“当好排头兵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以实干求突破 以创新开新局 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胶州样板”》

浏览:84


  发布会日期:
  2024年11月27日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反映全市上下“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和“打头阵、当先锋”的使命担当。今天,召开“当好排头兵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5场,也是胶州市专场。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胶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于冬泉先生;
  胶州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周兆和先生;
  胶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书满先生;
  胶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胶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服务中心主任 张德友先生;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媒体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于冬泉先生发布介绍:以实干求突破,以创新开新局,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胶州样板”。有请。
  于冬泉: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胶州工作。首先,我代表胶州市委、市政府,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胶州发展的媒体朋友、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胶州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今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赋予了上合示范区“推进综合改革、打造制度型开放示范区”的全新使命,省、青岛市分别出台重磅文件,给予示范区建设最大力度的支持政策。作为上合示范区核心区所在地,胶州市心怀感恩之情、牢记嘱托重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青岛市和市委部署要求,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全面发起“十大突破行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93亿元,增长5.8%,增速高于全国、好于全省、快于青岛,中国式现代化“胶州样板”建设迈出新步伐。
  我们从更高站位拓宽发展格局,“五大新城”建设实现新突破。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发挥上合示范区等机制平台作用,全力破解务实合作堵点难点问题”重要指示要求,我们突出公共产品属性,放大平台示范效应,在全市范围内组团式布局“五大新城”新架构,规划建设16个基地、40个组团,全面建设上合国际城、空港新城、枢纽港新城、卡奥斯新城和板桥新城,进一步拓展上合示范区产业承载空间、流量导入空间和政策落地空间。自去年10月30日正式发布启动以来,“五大新城”建设获得各级一致性肯定支持,不仅写入省21条、青岛28条支持措施,青岛国际枢纽港建设更是列入中发14号文件,上升到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的高度。在省市层面顶格推动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五大新城”仅用一年时间,就从最初的战略构想转变为坚实的战略支撑,充分发挥了“强链接、强枢纽、强产业”的重要价值。强链接方面,深入建设上合经贸综服平台、青岛能源国际交易中心、“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上合组织经贸学院等平台载体,先后举办承接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2024“上合之夏”等重要活动90余场,上合示范区的国际坐标更加鲜明,影响力持续升级。强枢纽方面,对标上海虹桥,从“海陆空铁”四个维度系统建设“上合枢纽”,新开通上合组织国家客运航线3条,开行中欧班列915列,同比增长18.1%,TIR国际道路运输集结中心开行237车,总量排名全国第二,对俄发运量居全国首位。强产业方面,先后建成如意湖总部基地、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50个,开工建设空港综合配套服务中心等54个项目,签约储备中国物流央地合作园等64个产业类项目,汇聚起产业链式集群、突破发展的强劲势能。
  我们从更高能级集聚发展动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跃升。面对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新环境,我们坚决扛牢经济大市的应有担当,按照总书记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指示要求,全力以赴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以新提效、向新而行、聚新而强。这里的“新”有3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是项目建设方面的新模式、新路径。今年以来,我们成立上合新区高质量招商引资指挥部,细化“1515”招商一体化作战体系,强化项目全过程闭环管理,全力推动项目招引建设提质增效、提速升级。截至目前,新签约项目236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5个,与省部共建的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上合国际免税城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先后落地。益海嘉里二期等206个重点项目加速建设,168个建设类重点项目全部开工,持续呈现“项目落地源源不断、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的实干场景。其次,是产业发展方面的新动能、新业态。胶州是典型的工业立市,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1个,以及全省同级城市中数量最多的规上工业企业,共有近千家,产业基础扎实、业态多样、场景丰富。今年以来,我们精准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外延,全力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对于钢结构、食品加工、香辛料、帽饰、锻压机械和节能环保设备“六大地标产业”,同时也是我市优势产业,我们持续深化园区化集聚、平台化升级、数字化改造三条路径,上合国际食品创新中心启动建设,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开园运营,尼得科全球电器产业园竣工验收,260家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签约落地“一镇一业”项目93个,“六大地标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聚焦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新赛道、发展新蓝海,我们以先人一步的创新举措,高规格举办人工智能暨低空经济发展大会、集成电路发展大会,在全市率先出台系列产业扶持政策,落地深兰人工智能、上合青岛-罗氏诊断创新中心等一批新兴产业优质项目,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超过60%,新质生产力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强引擎作用。第三,是营造更优质、更便捷、更公平的发展新环境。根据企业发展所需,精准发布第二批22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上线运行“工赋上合”惠企e家云平台2.0版,解决各类诉求1371项,助力69家企业达成订单37.94亿元,为企业发展解压松绑、保驾护航。特别是我们把信用作为营商环境的亮丽底色,搭建上合新区信用综合服务平台,拓展13个“信用+”应用场景,归集各类数据近6000万条,涵盖3亿家海外企业,进一步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深化信用结果运用,全面营造“诚信处处受益、失信事事受限”的浓厚氛围。
  我们从更高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品质城市建设焕发新形象。聚焦可观、可感、可共享,全力打好城市更新行动,121个攻坚项目如期开工,推动城市“面子”更靓、民生“里子”更实。城市面貌焕颜蝶变。坚持见缝插绿、空地补绿、拆违建绿相结合,充分利用城市闲置地、桥下空间等“金角银边”,建设5处口袋公园,让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去处”越来越多。高标准改造74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7000余户、2.2万余人,市南小区社区作为山东省唯一社区,入选住建部第二批完整社区建设推广案例,数字住建建设成果亮相第22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获10余名部委领导认可肯定。城市功能持续提升。稳步推进地铁8号线支线等重大交通基础工程,上合大道东半幅全线通车,融合大道一期工程全线贯通,南坦大街建成通车,内联外畅的城市路网加速构建。20处停车资源联网共享,1.2万套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投入使用,新城区污水泵站建成运行,更多变化发生在群众身边,广大市民普遍可感可及。城市魅力日益彰显。深入挖潜胶州5000年的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建成开园两河历史文化公园,打造胶州版“清明上河图”。创新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等新型文化服务方式,开展各类文化活动5000余场、送戏下乡350余场,线上线下服务市民140余万人次,为城市内涵注入更多文化基因。
  我们从更多维度共享发展成果,人民美好生活迈上新台阶。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民有所盼、政有所为,确保财政收入的75%以上流向民生领域,持续答好有温度、有质感、有品位的民生答卷。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速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稳步推进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粮食产量40.75万吨;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青岛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富士康植物工厂、上合清水湾数字农业示范园等智慧园区建成运营,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入驻企业120余家,乡村产业基础持续夯实。建成“四好农村路”51条、106公里,官路水库完成总投资的56%,规模化供水实际使用率年底前提升至91%以上;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19个、绿化示范村13个,获评山东省第二批“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和美乡村颜值持续擦亮。严格农村“三资”管理,稳妥推进宅基地改革试点,培育壮大20家家庭农场、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高素质农民616人,新增“齐鲁乡村之星”8人,乡村发展活力持续激发。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突出就业优先导向,迭代升级零工社区2.0版,建成“就享家”服务站12个,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帮扶再就业8900余人。逐步扩大社保、医保覆盖范围,新型补充工伤保险参保率居青岛首位。持续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阳光民生999”发放救助资金1.57亿元,惠及困难群众33.78万人次,民生底线兜得更牢、覆盖面更加广泛。民生供给更加精准。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成启用振华中学风雨操场等5个项目,打造香港路小学等20个教育集团,获评首批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稳步推进市妇幼保健院等6个项目,22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500余家村卫生室全部接入青岛市“全市一家医院”平台,老百姓看病难、看病慢问题有效化解。全市千人托位数提升至3.98个,建成96处村(社区)养老服务站,新建提升130处体育场地设施,加速构建全龄友好社会,进一步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社会治理更加稳定。强化数字赋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综合服务平台受理群众诉求办结率达到98.4%,迭代升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农民工维权中心,切实推动各类矛盾发现在基层、处置在前端、化解在一线,12345热线满意度始终保持86%以上,持续位列青岛市首位。我们聚力攻坚让群众更放心,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治安打击整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50%和85.7%,刑事案件下降18.2%,治安案件下降13.6%,道路交通亡人事故和死亡人数,在前两年连续下降超过20%的基础上,再下降30%以上,累计三年下降超过50%,进一步夯实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
  新征程上,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开放创新改革,努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下好先手棋、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继续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中打头阵、当先锋。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胶州建设发展的帮助支持,也恳请大家继续支持、共同见证胶州发展新进程。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于冬泉先生的发布介绍。接下来是媒体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新闻社 记者:
  今年以来,全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胶州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请问在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发挥区域经济“压舱石”作用方面都有哪些举措和成果?
  周兆和: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近年来,胶州市聚焦抓紧抓实工业经济“头号工程”,认真落实青岛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2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县级市,先后获评“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市”“山东省工业强市”,成功入选2024年产业名县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位列第13名。下面,从四个方面向各位介绍有关情况:
  一是工业经济平稳增长。①指标数据持续向好。在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5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下平均增速12.9%,今年1-10月份,98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9.7%,指标持续保持良好势头,切实发挥了工业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特别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24.0%、13.9%,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②做强做优经济增量。建立“20+3+4”的“倍增计划”企业培育梯队,推动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倍增企业高效集聚,“倍增计划”实施三年来,累计实现企业净增产值147.5亿元,占胶州全市总净增额的26.86%。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示范园、益海嘉里食品工业园等一批百亿级大项目陆续投产达产。③技改投资企稳反弹。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积极抢抓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建立更新项目储备库,储备500万元以上项目38个,计划总投资47亿元,前丰帽艺等5家企业成功入选国家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名单,投资5亿元的卡奥斯冰箱技改项目获得国家技改试点城市专项资金支持。
  二是产业体系持续优化。①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补链强链,锚定钢结构、绿色食品、香辛料、帽饰、锻压机械、节能环保等“六大地标”产业破局成势。其中,加快打造“钢刚好”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全产业链协同,重构行业“微笑曲线”,钢结构“产业大脑”入选省级“产业大脑”入库培育名单。前三季度,“六大地标”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15亿元,同比增长9.16%,占胶州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②强化新兴未来产业建链延链,重点突破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产业,重点培育生物医药、海洋物联网产业,前瞻布局智能产业,形成“3+2+1”新兴未来产业梯次培育梯队。出台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发展方案,高质量召开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城市暨低空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在航空航天领域,青岛上合航天科技突破了“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中低速卫星通信全覆盖核心技术,通过三个轨道面30颗卫星,已实现24小时全球90%区域覆盖,并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阿曼苏丹国完成首次海外通信商用部署测试,实现我国商业低轨卫星星座首次海外应用落地。③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发展壮大了钢结构、智能家居、香辛料等一批特色产业,例如胶州占全国辣椒出口份额的8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辣椒加工贸易集散地,李哥庄镇年产各类帽子12亿顶,享有“中国制帽之乡”美誉。截至目前,已培育智能家电电子、电力钢结构等两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占青岛总数的五分之一,培育智慧家居制造、电力钢结构等两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占青岛总数的三分之一。下步,将推动电力钢结构产业积极争创省级“十佳”特色产业集群,胶州辣椒制品积极争创国家级地方特色产品。
  三是创新活力不断增强。①强化优质企业培育。加快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2024年新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总数达到35家,占青岛总数的18%,位居青岛各区市首位;新认定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2家,总数达到884家,占青岛总数的18%,居青岛各区市第3位。绿色制造示范创建方面,新认定青岛市绿色制造示范企业31家、省级绿色工厂9家,数量均居青岛各区市首位。②深化技术持续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完善创新链。19个技改项目入选省技改重点项目导向目录,数量居青岛各区市首位,目前已有14个项目开工,完成投资14.2亿元。新认定青岛市“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3家,总数达到105家,居青岛各区市首位。累计认定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66件,占青岛总数的23.66%。③全面实施“工赋上合 数字领航”行动。创新搭建“工赋上合”综合赋能平台,加速形成“智改数转”平台体系。全年推动260余家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94家企业申报青岛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企业,占青岛总数的14.75%,成功获评全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县。海尔胶州空调互联工厂获评“端到端灯塔工厂”,在供应链、产品、服务等方面实现了端到端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全球首个外销空调“灯塔工厂”,并获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
  四是营商环境稳步提升。①创新搭建“工赋上合”惠企e家云平台,平台注册企业突破1万家,浏览量超23万次,通过“政策直达、免申即享、企业诉求、产业云脑、供需对接”等五大板块功能,全面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惠企资金直达快享。累计为1256家企业拨付资金3.5亿元,是青岛市唯一一个获评“全国优秀基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的平台。②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赋能。持续强化政策供给,连续两年发布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支持我市存量骨干企业扩大投资、破解企业痛点堵点问题的普惠性政策措施,出台支持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三美”等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制定与海尔、软控、福生集团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方案,以“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打出扶持企业、行业、产业发展系列“组合拳”。③持续开展高质量涉企服务。以“树百强 育千规 链万企”十大行动为统领,常态化开展中小企业创新大赛、数字化转型诊断、“春雨行动”及“访千企解难题”等系列活动,创新开展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活动13期,2024年以来,累计为69家企业达成订单金额37.94亿元。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企业服务经理人服务规上企业全覆盖工作方案》,畅通企业服务经理人与规上企业常态化服务交流。今年以来,累计收集企业有效诉求1431项,办结诉求1371项,办结率95.81%,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山东广播电视台 记者:
  胶州市有着上合示范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请问依托对外开放平台,今年的对外贸易情况如何?在促进外贸健康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书满: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借助上合示范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胶州市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塑造开放新优势。前三季度,完成外贸进出口615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青岛市12.8、15.1、15.2个百分点,增速和增量均列青岛十区市第一。
  在夯实外贸基本盘、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推动跨境电商集成创新,开辟产品出海新路径
  一是打造“丝路电商”综服基地,破解跨境结算难通关慢问题。依托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实现跨境支付结算功能,收付款业务可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支持10个以上全球主流币种本地收款快速到账。打造“丝路电商”选品和展销中心,服务本地13个产业带50余个产品类目,赋能实体产业出海。启用青岛首个区市级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累计开展跨境电商大讲堂30余场,培训本地企业210余家、600余人次。开展跨境电商清单模式出口,前三季度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21亿元。
  二是探索“9810”海外仓业务,破解跨境产品退税难问题。针对一般贸易模式退税周期长,易导致货物积压等问题,加强与税务、海关等部门协同联动,选取源氏木语为试点企业,将计价核准、分批退税、报关通关等环节打开分析,逐个制定解决方案,在青岛地区首次实施实体企业“单未下、货先行”的9810海外仓业务。目前,已助力企业实现出口额3800万元。
  三是探索“1210”保税业务,破解跨境经营退货成本高问题。依托空港综保区监管政策优势,探索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1210)业务,成为青岛较早完成该业务合规化测试的区市。企业产品既能入区退税,也可实现海外退货保税存储。目前,该业务在空港综保区已全面落地,业务规模稳步扩大,年底前有望突破2亿元。
  (二)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带动对外贸易新增量
  一是依托上合国际枢纽港全力开行中欧班列。实施“前港后站、一体运作”的海铁联运胶州模式,实行“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票结算”的便捷服务,打造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国际国内班列线路已增至32条,开行915列,通达23个上合组织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辐射国外54个重要节点城市。
  二是开辟国际TIR公路运输线路。针对传统跨境物流海运和班列时效慢、空运航线少价格高等问题,胶州市与胶州海关、传化集团联动合作,依托TIR国际道路集结中心,省内首次开辟中国至哈萨克斯坦、中国至乌兹别克斯坦、中国至俄罗斯3条国际TIR公路运输线路,运输时间较中欧班列缩短一半。中俄TIR卡班8天直达莫斯科,口岸不换装,可提供俄罗斯全境到门服务。今年以来,“中俄专线”常态化开行237车次,贸易额1.2亿元。
  三是航空货运航线持续扩容。胶东国际机场作为4F级国际机场,开通客运航线217条,今年1-10月份旅客吞吐量2052万人次;货运航线15条,1-10月份完成货邮吞吐量23万吨。联邦快递全货运包机今年5月份正式通航,每周5班从青岛飞往美国孟菲斯,为跨境电商出口提供便利通道。
  (三)发挥外贸功能平台作用,拓展海外新市场
  一是发挥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作用。为注册企业提供选市场、找客户、控风险、追账款、促融资全流程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在国际贸易投资增长中遇到的市场拓展、风险管控、贸易融资难等问题。目前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注册企业数量已达1.7万家,“上合码”累计赋码企业已超过1亿家。
  二是借助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拓展农产品贸易。今年7月份,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正式启用,整合多模式、多语种、多币种交易模式,完善仓储物流、现代金融、技贸评议、国际认证等功能,为农产品进出口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我们还出台了《关于支持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意见》,汇集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业务模式、引导产业集聚三方面合计16条措施,为农产品贸易提供政策支持。前三季度,我市实现农产品进出口123亿元,增长18%。
  三是发挥境内外展会平台作用拓展海外新市场。指导企业利用好广交会、进博会等国内重点展会资源,加强与优质客商的交流合作,定向开展洽谈。组织企业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韩国国际食品产业展、中国山东出口商品展览会等50余场境外展会,帮助企业走出国门,稳步拓展海外市场。
  下一步,胶州市将继续发挥好“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优势,抓好国际物流服务能力提升,加快推进上合国际枢纽港建设,加快上合自贸空港申建工作,鼓励企业用好中欧班列、TIR国际公路运输等物流新通道,通过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等平台开拓外贸业务,聚焦绿色贸易、出口“新三样”,持续扩大进出口规模。同时深化外贸企业服务力度,扩大海关AEO认证企业、“上合码”赋码企业范围,为稳住外贸基本盘提供有力支撑。持续开展跨境电商集成创新,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助力我市制帽、首饰、塑料机械等优势产业加速跨境电商业务转型,塑造外贸竞争新优势。
  青岛日报 记者:
  城市建设管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上合示范区核心区所在地,胶州市住建部门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做好民生保障,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呢?
  张德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社会经济发展。今年以来,胶州市住建局聚焦上合示范区“五大新城”建设,以“建设品质城市、缔造美好生活”为目标,以“数字、智慧、绿色、低碳”为导向,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推动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品质提升。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城市更新有序推进。我们更新市政设施,上合大道改建段东半幅6月27日通车,实现了上合示范区核心区至胶东国际机场30分钟通达。胶平路、朱诸路完成整治,南坦大街建成通车,城市路网结构持续完善,市民出行环境更加畅通。20个经营性停车场及住宅小区停车资源联网共享,公共停车资源使用率持续提升,市民出行难、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我们更新绿化景观,两河历史文化公园建成开园,打造了“文化范、烟火气”城市滨水绿轴。5处口袋公园建成开放,“公园+”赋能模式积极拓展,推动了“公园里”与“公园外”有机融合,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实现。我们更新老旧小区,74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惠及居民7000余户、2.2万人;“放心充”安全惠民充电服务新模式全面铺开,1.1万套电动自行车、1000套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投入使用,市民居住品质持续提升。
  二是坚持智慧赋能,城市管理提质增效。我们优化体制机制,组建城市综合运行服务中心,实现了市政、园林、环卫、社会救援、智慧住建等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单位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建成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实现城市资源的统一调度、统一受理和实时监督。组建城市管理执法一体化运转专班,推动执法工作由串联变并联,破解城市管理领域行刑衔接难题。我们创新管理模式,制发《“五大新城”工程建设及长效管理实施意见》,将“五大新城”范围内所有房建、市政工程全部纳入全过程管理,重点打通了房建项目室外配套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移交全生命周期监管链条,填补了该领域长期的监管空白。与头部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推行市政、园林、环卫一体化、智慧化管养新模式,推动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智慧、高效。我们打造“数字住建”,启动胶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城市管理一张网2.0”平台建设,初步完成住建系统多个专项管理平台的系统整合、数据融合,力争2024年底先行建成指挥协调系统、智慧工地系统,并上线试运行,助力城市“一网统管”。
  三是坚持精准发力,城乡环境焕新增彩。我们聚焦诉求办理,建立四级处置机制、每周调度通报机制,前三季度共办结群众诉求问题2.9万件,诉求问题办理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得到持续提升。深入开展“徒步行随手拍”活动,328名路长园长对包联的市政道路、城市公园定期开展巡查,前三季度共解决各类城市建设管理问题1万件,持续降低问题投诉率。我们聚焦重点领域,中骏汇景城等6个小区如期实现供热,上合示范区持续多年的供热难题得到化解。新城区污水泵站完成扩建,城区污水处置效能持续提升。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有序推进,中心医院片区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实施,防汛排涝能力整体改善。我们聚焦村镇建设,推进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洋河镇入选省级试点镇,李哥庄镇、铺集镇入选青岛市级试点镇,李哥庄镇进入全国千强镇行列。全面完成35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797户农村清洁取暖任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验做法获评全省首批、青岛唯一的健康山东行动典型经验案例金奖。
  四是坚持绿色低碳,行业发展更可持续。我们打造示范样板,抢抓青岛市入选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有利机遇,推进建筑企业与智能制造企业联合开展试点,打造了中建八局的山东省首个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天蝉”、德才高科的高端家装门窗品牌“星光门窗”等一批智能建造样板项目,山东省建筑工程智能建造现场观摩活动、全国智能建造工作现场会陆续在我市成功举办,智能建造工作形成示范样板。我们开展城市推介,作为主宾城市参展第22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并成功举办数字住建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数字住建”工作获住建部倪虹部长充分肯定。参加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全方位宣传推介上合示范区及“五大新城”建设,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我们推动行业发展,建筑业总体规模不断壮大,前三季度建筑业产值达226亿元、增速7.2%,列青岛十区市第2位,巩固了全省建筑业综合实力10强县“排头兵”的优势地位。严格落实“四项制度”和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新开工项目工程款支付担保办理率达100%,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以创建“匠心筑城 情系民生”党建服务品牌为抓手,全面履行好“行业监管员、民生服务员、城市观察员、文明引导员”四大员的职责,一方面,聚焦让群众住上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一体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加快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让城市运行更有保障、群众生活更加舒心。再一方面,抢抓上合示范区打造绿色城市建设示范区的契机,加快培育住建领域新质生产力,搭建绿色建设全产业链,打造数字住建“上合模式”,不断输出具有普适性、引领性的城市建设类“公共产品”。
  主持人:
  感谢张德友先生的回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记者朋友们如果有深度采访的需求,请会后联系胶州市委宣传部。联系电话:82288071。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四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


  发布会日期:
  2024年11月27日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反映全市上下“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和“打头阵、当先锋”的使命担当。今天,召开“当好排头兵 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5场,也是胶州市专场。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胶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于冬泉先生;
  胶州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周兆和先生;
  胶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书满先生;
  胶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胶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服务中心主任 张德友先生;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媒体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于冬泉先生发布介绍:以实干求突破,以创新开新局,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胶州样板”。有请。
  于冬泉: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胶州工作。首先,我代表胶州市委、市政府,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胶州发展的媒体朋友、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胶州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今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赋予了上合示范区“推进综合改革、打造制度型开放示范区”的全新使命,省、青岛市分别出台重磅文件,给予示范区建设最大力度的支持政策。作为上合示范区核心区所在地,胶州市心怀感恩之情、牢记嘱托重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青岛市和市委部署要求,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全面发起“十大突破行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93亿元,增长5.8%,增速高于全国、好于全省、快于青岛,中国式现代化“胶州样板”建设迈出新步伐。
  我们从更高站位拓宽发展格局,“五大新城”建设实现新突破。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发挥上合示范区等机制平台作用,全力破解务实合作堵点难点问题”重要指示要求,我们突出公共产品属性,放大平台示范效应,在全市范围内组团式布局“五大新城”新架构,规划建设16个基地、40个组团,全面建设上合国际城、空港新城、枢纽港新城、卡奥斯新城和板桥新城,进一步拓展上合示范区产业承载空间、流量导入空间和政策落地空间。自去年10月30日正式发布启动以来,“五大新城”建设获得各级一致性肯定支持,不仅写入省21条、青岛28条支持措施,青岛国际枢纽港建设更是列入中发14号文件,上升到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的高度。在省市层面顶格推动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五大新城”仅用一年时间,就从最初的战略构想转变为坚实的战略支撑,充分发挥了“强链接、强枢纽、强产业”的重要价值。强链接方面,深入建设上合经贸综服平台、青岛能源国际交易中心、“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上合组织经贸学院等平台载体,先后举办承接上海合作组织妇女论坛、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2024“上合之夏”等重要活动90余场,上合示范区的国际坐标更加鲜明,影响力持续升级。强枢纽方面,对标上海虹桥,从“海陆空铁”四个维度系统建设“上合枢纽”,新开通上合组织国家客运航线3条,开行中欧班列915列,同比增长18.1%,TIR国际道路运输集结中心开行237车,总量排名全国第二,对俄发运量居全国首位。强产业方面,先后建成如意湖总部基地、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50个,开工建设空港综合配套服务中心等54个项目,签约储备中国物流央地合作园等64个产业类项目,汇聚起产业链式集群、突破发展的强劲势能。
  我们从更高能级集聚发展动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跃升。面对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新环境,我们坚决扛牢经济大市的应有担当,按照总书记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指示要求,全力以赴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以新提效、向新而行、聚新而强。这里的“新”有3个层面的含义。首先,是项目建设方面的新模式、新路径。今年以来,我们成立上合新区高质量招商引资指挥部,细化“1515”招商一体化作战体系,强化项目全过程闭环管理,全力推动项目招引建设提质增效、提速升级。截至目前,新签约项目236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5个,与省部共建的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上合国际免税城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先后落地。益海嘉里二期等206个重点项目加速建设,168个建设类重点项目全部开工,持续呈现“项目落地源源不断、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的实干场景。其次,是产业发展方面的新动能、新业态。胶州是典型的工业立市,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1个,以及全省同级城市中数量最多的规上工业企业,共有近千家,产业基础扎实、业态多样、场景丰富。今年以来,我们精准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外延,全力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对于钢结构、食品加工、香辛料、帽饰、锻压机械和节能环保设备“六大地标产业”,同时也是我市优势产业,我们持续深化园区化集聚、平台化升级、数字化改造三条路径,上合国际食品创新中心启动建设,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开园运营,尼得科全球电器产业园竣工验收,260家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签约落地“一镇一业”项目93个,“六大地标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聚焦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新赛道、发展新蓝海,我们以先人一步的创新举措,高规格举办人工智能暨低空经济发展大会、集成电路发展大会,在全市率先出台系列产业扶持政策,落地深兰人工智能、上合青岛-罗氏诊断创新中心等一批新兴产业优质项目,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超过60%,新质生产力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强引擎作用。第三,是营造更优质、更便捷、更公平的发展新环境。根据企业发展所需,精准发布第二批22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上线运行“工赋上合”惠企e家云平台2.0版,解决各类诉求1371项,助力69家企业达成订单37.94亿元,为企业发展解压松绑、保驾护航。特别是我们把信用作为营商环境的亮丽底色,搭建上合新区信用综合服务平台,拓展13个“信用+”应用场景,归集各类数据近6000万条,涵盖3亿家海外企业,进一步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深化信用结果运用,全面营造“诚信处处受益、失信事事受限”的浓厚氛围。
  我们从更高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品质城市建设焕发新形象。聚焦可观、可感、可共享,全力打好城市更新行动,121个攻坚项目如期开工,推动城市“面子”更靓、民生“里子”更实。城市面貌焕颜蝶变。坚持见缝插绿、空地补绿、拆违建绿相结合,充分利用城市闲置地、桥下空间等“金角银边”,建设5处口袋公园,让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去处”越来越多。高标准改造74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7000余户、2.2万余人,市南小区社区作为山东省唯一社区,入选住建部第二批完整社区建设推广案例,数字住建建设成果亮相第22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获10余名部委领导认可肯定。城市功能持续提升。稳步推进地铁8号线支线等重大交通基础工程,上合大道东半幅全线通车,融合大道一期工程全线贯通,南坦大街建成通车,内联外畅的城市路网加速构建。20处停车资源联网共享,1.2万套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投入使用,新城区污水泵站建成运行,更多变化发生在群众身边,广大市民普遍可感可及。城市魅力日益彰显。深入挖潜胶州5000年的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建成开园两河历史文化公园,打造胶州版“清明上河图”。创新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等新型文化服务方式,开展各类文化活动5000余场、送戏下乡350余场,线上线下服务市民140余万人次,为城市内涵注入更多文化基因。
  我们从更多维度共享发展成果,人民美好生活迈上新台阶。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民有所盼、政有所为,确保财政收入的75%以上流向民生领域,持续答好有温度、有质感、有品位的民生答卷。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速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稳步推进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粮食产量40.75万吨;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青岛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富士康植物工厂、上合清水湾数字农业示范园等智慧园区建成运营,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入驻企业120余家,乡村产业基础持续夯实。建成“四好农村路”51条、106公里,官路水库完成总投资的56%,规模化供水实际使用率年底前提升至91%以上;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19个、绿化示范村13个,获评山东省第二批“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和美乡村颜值持续擦亮。严格农村“三资”管理,稳妥推进宅基地改革试点,培育壮大20家家庭农场、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高素质农民616人,新增“齐鲁乡村之星”8人,乡村发展活力持续激发。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突出就业优先导向,迭代升级零工社区2.0版,建成“就享家”服务站12个,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帮扶再就业8900余人。逐步扩大社保、医保覆盖范围,新型补充工伤保险参保率居青岛首位。持续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阳光民生999”发放救助资金1.57亿元,惠及困难群众33.78万人次,民生底线兜得更牢、覆盖面更加广泛。民生供给更加精准。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成启用振华中学风雨操场等5个项目,打造香港路小学等20个教育集团,获评首批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稳步推进市妇幼保健院等6个项目,22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500余家村卫生室全部接入青岛市“全市一家医院”平台,老百姓看病难、看病慢问题有效化解。全市千人托位数提升至3.98个,建成96处村(社区)养老服务站,新建提升130处体育场地设施,加速构建全龄友好社会,进一步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社会治理更加稳定。强化数字赋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综合服务平台受理群众诉求办结率达到98.4%,迭代升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农民工维权中心,切实推动各类矛盾发现在基层、处置在前端、化解在一线,12345热线满意度始终保持86%以上,持续位列青岛市首位。我们聚力攻坚让群众更放心,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治安打击整治,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50%和85.7%,刑事案件下降18.2%,治安案件下降13.6%,道路交通亡人事故和死亡人数,在前两年连续下降超过20%的基础上,再下降30%以上,累计三年下降超过50%,进一步夯实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
  新征程上,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开放创新改革,努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下好先手棋、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继续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中打头阵、当先锋。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胶州建设发展的帮助支持,也恳请大家继续支持、共同见证胶州发展新进程。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于冬泉先生的发布介绍。接下来是媒体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新闻社 记者:
  今年以来,全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胶州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请问在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发挥区域经济“压舱石”作用方面都有哪些举措和成果?
  周兆和: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近年来,胶州市聚焦抓紧抓实工业经济“头号工程”,认真落实青岛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2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县级市,先后获评“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市”“山东省工业强市”,成功入选2024年产业名县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位列第13名。下面,从四个方面向各位介绍有关情况:
  一是工业经济平稳增长。①指标数据持续向好。在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5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下平均增速12.9%,今年1-10月份,98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9.7%,指标持续保持良好势头,切实发挥了工业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特别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24.0%、13.9%,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②做强做优经济增量。建立“20+3+4”的“倍增计划”企业培育梯队,推动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倍增企业高效集聚,“倍增计划”实施三年来,累计实现企业净增产值147.5亿元,占胶州全市总净增额的26.86%。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示范园、益海嘉里食品工业园等一批百亿级大项目陆续投产达产。③技改投资企稳反弹。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积极抢抓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建立更新项目储备库,储备500万元以上项目38个,计划总投资47亿元,前丰帽艺等5家企业成功入选国家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名单,投资5亿元的卡奥斯冰箱技改项目获得国家技改试点城市专项资金支持。
  二是产业体系持续优化。①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补链强链,锚定钢结构、绿色食品、香辛料、帽饰、锻压机械、节能环保等“六大地标”产业破局成势。其中,加快打造“钢刚好”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全产业链协同,重构行业“微笑曲线”,钢结构“产业大脑”入选省级“产业大脑”入库培育名单。前三季度,“六大地标”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15亿元,同比增长9.16%,占胶州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②强化新兴未来产业建链延链,重点突破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产业,重点培育生物医药、海洋物联网产业,前瞻布局智能产业,形成“3+2+1”新兴未来产业梯次培育梯队。出台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发展方案,高质量召开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城市暨低空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在航空航天领域,青岛上合航天科技突破了“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中低速卫星通信全覆盖核心技术,通过三个轨道面30颗卫星,已实现24小时全球90%区域覆盖,并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阿曼苏丹国完成首次海外通信商用部署测试,实现我国商业低轨卫星星座首次海外应用落地。③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发展壮大了钢结构、智能家居、香辛料等一批特色产业,例如胶州占全国辣椒出口份额的8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辣椒加工贸易集散地,李哥庄镇年产各类帽子12亿顶,享有“中国制帽之乡”美誉。截至目前,已培育智能家电电子、电力钢结构等两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占青岛总数的五分之一,培育智慧家居制造、电力钢结构等两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占青岛总数的三分之一。下步,将推动电力钢结构产业积极争创省级“十佳”特色产业集群,胶州辣椒制品积极争创国家级地方特色产品。
  三是创新活力不断增强。①强化优质企业培育。加快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2024年新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总数达到35家,占青岛总数的18%,位居青岛各区市首位;新认定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2家,总数达到884家,占青岛总数的18%,居青岛各区市第3位。绿色制造示范创建方面,新认定青岛市绿色制造示范企业31家、省级绿色工厂9家,数量均居青岛各区市首位。②深化技术持续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完善创新链。19个技改项目入选省技改重点项目导向目录,数量居青岛各区市首位,目前已有14个项目开工,完成投资14.2亿元。新认定青岛市“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3家,总数达到105家,居青岛各区市首位。累计认定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66件,占青岛总数的23.66%。③全面实施“工赋上合 数字领航”行动。创新搭建“工赋上合”综合赋能平台,加速形成“智改数转”平台体系。全年推动260余家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94家企业申报青岛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企业,占青岛总数的14.75%,成功获评全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县。海尔胶州空调互联工厂获评“端到端灯塔工厂”,在供应链、产品、服务等方面实现了端到端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全球首个外销空调“灯塔工厂”,并获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
  四是营商环境稳步提升。①创新搭建“工赋上合”惠企e家云平台,平台注册企业突破1万家,浏览量超23万次,通过“政策直达、免申即享、企业诉求、产业云脑、供需对接”等五大板块功能,全面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惠企资金直达快享。累计为1256家企业拨付资金3.5亿元,是青岛市唯一一个获评“全国优秀基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的平台。②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赋能。持续强化政策供给,连续两年发布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支持我市存量骨干企业扩大投资、破解企业痛点堵点问题的普惠性政策措施,出台支持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三美”等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制定与海尔、软控、福生集团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方案,以“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打出扶持企业、行业、产业发展系列“组合拳”。③持续开展高质量涉企服务。以“树百强 育千规 链万企”十大行动为统领,常态化开展中小企业创新大赛、数字化转型诊断、“春雨行动”及“访千企解难题”等系列活动,创新开展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活动13期,2024年以来,累计为69家企业达成订单金额37.94亿元。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企业服务经理人服务规上企业全覆盖工作方案》,畅通企业服务经理人与规上企业常态化服务交流。今年以来,累计收集企业有效诉求1431项,办结诉求1371项,办结率95.81%,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山东广播电视台 记者:
  胶州市有着上合示范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请问依托对外开放平台,今年的对外贸易情况如何?在促进外贸健康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书满: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借助上合示范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胶州市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塑造开放新优势。前三季度,完成外贸进出口615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青岛市12.8、15.1、15.2个百分点,增速和增量均列青岛十区市第一。
  在夯实外贸基本盘、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推动跨境电商集成创新,开辟产品出海新路径
  一是打造“丝路电商”综服基地,破解跨境结算难通关慢问题。依托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实现跨境支付结算功能,收付款业务可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支持10个以上全球主流币种本地收款快速到账。打造“丝路电商”选品和展销中心,服务本地13个产业带50余个产品类目,赋能实体产业出海。启用青岛首个区市级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累计开展跨境电商大讲堂30余场,培训本地企业210余家、600余人次。开展跨境电商清单模式出口,前三季度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21亿元。
  二是探索“9810”海外仓业务,破解跨境产品退税难问题。针对一般贸易模式退税周期长,易导致货物积压等问题,加强与税务、海关等部门协同联动,选取源氏木语为试点企业,将计价核准、分批退税、报关通关等环节打开分析,逐个制定解决方案,在青岛地区首次实施实体企业“单未下、货先行”的9810海外仓业务。目前,已助力企业实现出口额3800万元。
  三是探索“1210”保税业务,破解跨境经营退货成本高问题。依托空港综保区监管政策优势,探索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1210)业务,成为青岛较早完成该业务合规化测试的区市。企业产品既能入区退税,也可实现海外退货保税存储。目前,该业务在空港综保区已全面落地,业务规模稳步扩大,年底前有望突破2亿元。
  (二)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带动对外贸易新增量
  一是依托上合国际枢纽港全力开行中欧班列。实施“前港后站、一体运作”的海铁联运胶州模式,实行“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票结算”的便捷服务,打造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今年以来,中欧班列国际国内班列线路已增至32条,开行915列,通达23个上合组织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辐射国外54个重要节点城市。
  二是开辟国际TIR公路运输线路。针对传统跨境物流海运和班列时效慢、空运航线少价格高等问题,胶州市与胶州海关、传化集团联动合作,依托TIR国际道路集结中心,省内首次开辟中国至哈萨克斯坦、中国至乌兹别克斯坦、中国至俄罗斯3条国际TIR公路运输线路,运输时间较中欧班列缩短一半。中俄TIR卡班8天直达莫斯科,口岸不换装,可提供俄罗斯全境到门服务。今年以来,“中俄专线”常态化开行237车次,贸易额1.2亿元。
  三是航空货运航线持续扩容。胶东国际机场作为4F级国际机场,开通客运航线217条,今年1-10月份旅客吞吐量2052万人次;货运航线15条,1-10月份完成货邮吞吐量23万吨。联邦快递全货运包机今年5月份正式通航,每周5班从青岛飞往美国孟菲斯,为跨境电商出口提供便利通道。
  (三)发挥外贸功能平台作用,拓展海外新市场
  一是发挥上合经贸综服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作用。为注册企业提供选市场、找客户、控风险、追账款、促融资全流程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在国际贸易投资增长中遇到的市场拓展、风险管控、贸易融资难等问题。目前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注册企业数量已达1.7万家,“上合码”累计赋码企业已超过1亿家。
  二是借助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拓展农产品贸易。今年7月份,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正式启用,整合多模式、多语种、多币种交易模式,完善仓储物流、现代金融、技贸评议、国际认证等功能,为农产品进出口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我们还出台了《关于支持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意见》,汇集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业务模式、引导产业集聚三方面合计16条措施,为农产品贸易提供政策支持。前三季度,我市实现农产品进出口123亿元,增长18%。
  三是发挥境内外展会平台作用拓展海外新市场。指导企业利用好广交会、进博会等国内重点展会资源,加强与优质客商的交流合作,定向开展洽谈。组织企业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韩国国际食品产业展、中国山东出口商品展览会等50余场境外展会,帮助企业走出国门,稳步拓展海外市场。
  下一步,胶州市将继续发挥好“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优势,抓好国际物流服务能力提升,加快推进上合国际枢纽港建设,加快上合自贸空港申建工作,鼓励企业用好中欧班列、TIR国际公路运输等物流新通道,通过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等平台开拓外贸业务,聚焦绿色贸易、出口“新三样”,持续扩大进出口规模。同时深化外贸企业服务力度,扩大海关AEO认证企业、“上合码”赋码企业范围,为稳住外贸基本盘提供有力支撑。持续开展跨境电商集成创新,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助力我市制帽、首饰、塑料机械等优势产业加速跨境电商业务转型,塑造外贸竞争新优势。
  青岛日报 记者:
  城市建设管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上合示范区核心区所在地,胶州市住建部门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做好民生保障,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呢?
  张德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社会经济发展。今年以来,胶州市住建局聚焦上合示范区“五大新城”建设,以“建设品质城市、缔造美好生活”为目标,以“数字、智慧、绿色、低碳”为导向,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推动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品质提升。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城市更新有序推进。我们更新市政设施,上合大道改建段东半幅6月27日通车,实现了上合示范区核心区至胶东国际机场30分钟通达。胶平路、朱诸路完成整治,南坦大街建成通车,城市路网结构持续完善,市民出行环境更加畅通。20个经营性停车场及住宅小区停车资源联网共享,公共停车资源使用率持续提升,市民出行难、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我们更新绿化景观,两河历史文化公园建成开园,打造了“文化范、烟火气”城市滨水绿轴。5处口袋公园建成开放,“公园+”赋能模式积极拓展,推动了“公园里”与“公园外”有机融合,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实现。我们更新老旧小区,74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惠及居民7000余户、2.2万人;“放心充”安全惠民充电服务新模式全面铺开,1.1万套电动自行车、1000套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投入使用,市民居住品质持续提升。
  二是坚持智慧赋能,城市管理提质增效。我们优化体制机制,组建城市综合运行服务中心,实现了市政、园林、环卫、社会救援、智慧住建等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单位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建成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实现城市资源的统一调度、统一受理和实时监督。组建城市管理执法一体化运转专班,推动执法工作由串联变并联,破解城市管理领域行刑衔接难题。我们创新管理模式,制发《“五大新城”工程建设及长效管理实施意见》,将“五大新城”范围内所有房建、市政工程全部纳入全过程管理,重点打通了房建项目室外配套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移交全生命周期监管链条,填补了该领域长期的监管空白。与头部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推行市政、园林、环卫一体化、智慧化管养新模式,推动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智慧、高效。我们打造“数字住建”,启动胶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城市管理一张网2.0”平台建设,初步完成住建系统多个专项管理平台的系统整合、数据融合,力争2024年底先行建成指挥协调系统、智慧工地系统,并上线试运行,助力城市“一网统管”。
  三是坚持精准发力,城乡环境焕新增彩。我们聚焦诉求办理,建立四级处置机制、每周调度通报机制,前三季度共办结群众诉求问题2.9万件,诉求问题办理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得到持续提升。深入开展“徒步行随手拍”活动,328名路长园长对包联的市政道路、城市公园定期开展巡查,前三季度共解决各类城市建设管理问题1万件,持续降低问题投诉率。我们聚焦重点领域,中骏汇景城等6个小区如期实现供热,上合示范区持续多年的供热难题得到化解。新城区污水泵站完成扩建,城区污水处置效能持续提升。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有序推进,中心医院片区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实施,防汛排涝能力整体改善。我们聚焦村镇建设,推进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洋河镇入选省级试点镇,李哥庄镇、铺集镇入选青岛市级试点镇,李哥庄镇进入全国千强镇行列。全面完成35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797户农村清洁取暖任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验做法获评全省首批、青岛唯一的健康山东行动典型经验案例金奖。
  四是坚持绿色低碳,行业发展更可持续。我们打造示范样板,抢抓青岛市入选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有利机遇,推进建筑企业与智能制造企业联合开展试点,打造了中建八局的山东省首个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天蝉”、德才高科的高端家装门窗品牌“星光门窗”等一批智能建造样板项目,山东省建筑工程智能建造现场观摩活动、全国智能建造工作现场会陆续在我市成功举办,智能建造工作形成示范样板。我们开展城市推介,作为主宾城市参展第22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并成功举办数字住建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数字住建”工作获住建部倪虹部长充分肯定。参加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全方位宣传推介上合示范区及“五大新城”建设,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我们推动行业发展,建筑业总体规模不断壮大,前三季度建筑业产值达226亿元、增速7.2%,列青岛十区市第2位,巩固了全省建筑业综合实力10强县“排头兵”的优势地位。严格落实“四项制度”和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新开工项目工程款支付担保办理率达100%,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以创建“匠心筑城 情系民生”党建服务品牌为抓手,全面履行好“行业监管员、民生服务员、城市观察员、文明引导员”四大员的职责,一方面,聚焦让群众住上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一体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加快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让城市运行更有保障、群众生活更加舒心。再一方面,抢抓上合示范区打造绿色城市建设示范区的契机,加快培育住建领域新质生产力,搭建绿色建设全产业链,打造数字住建“上合模式”,不断输出具有普适性、引领性的城市建设类“公共产品”。
  主持人:
  感谢张德友先生的回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记者朋友们如果有深度采访的需求,请会后联系胶州市委宣传部。联系电话:82288071。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四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