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盾—2024”青岛市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演习活动》新闻发布会

浏览:136


  发布会日期:
  2024年11月7日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熟悉防空防灾警报信号规定,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检验我市人民防空警报系统的可靠性,定于11月14日上午10点到10点20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演习。为向社会各界介绍相关情况,召开本场发布会。
  出席发布会的有:
  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 管成密先生;
  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赵承桥先生;
  市国防动员办公室指挥通信与应急处处长 吴立强先生;
  欢迎3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媒体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管成密先生发布介绍“金盾—2024”青岛市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演习活动相关情况。有请。
  管成密: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感谢市民朋友和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国防动员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青岛市人民政府自1998年起,将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青岛市防空警报试鸣日,这是因为1897年的11月14日,德国军队在胶州湾登陆,武装侵占青岛,开启了长达17年的殖民统治。选择这一天试鸣防空警报,一是警醒全市人民群众铭记历史,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二是提高人民群众识别、听辨防空防灾警报信号的能力,熟悉防空警报鸣放规则,正确区分警报信号,以便在空袭来临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三是检验警报设施的布局、技术性能和音响覆盖范围,建设更加可靠、稳定、完善、有效的预警报知体系,使其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人民防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危,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今年以来,全市国防动员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增强国防动员潜力、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国动办的坚强领导下,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扎实开展实战化训练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应战一体化水平,组织指挥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今年我市在全省国动系统通信岗位比武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青岛是我国东部海防前沿、北方重要军港,经济龙头城市,在当今空袭与防空袭已成为现代战争主要作战样式的情况下,全社会要警钟长鸣,强化忧患意识,共同做好防空袭斗争准备工作。组织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人民防空建设的需要,也是《人民防空法》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在和平环境中提高公民防空意识的重要宣传手段。通过警报试鸣,使市民能够正确识别和掌握防空警报鸣响信号规律、特点,为战时组织人民防空打好基础,达到战时能有效地组织进行防空袭斗争,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人民防空警报信号由国家统一规定,按发放时机分为预先警报信号、空袭警报信号和解除警报信号,平时试鸣防空警报信号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实施,其中国家人民防空重点城市,每年组织试鸣不少于1次。战时发放防空警报信号,由当地负责防空袭作战的最高指挥机构决定。
  灾情警报信号由山东省统一规定,其发布时机和具体内容根据《山东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执行,以确保公众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气象灾害信息,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预先警报信号是在敌方对我方有空袭预兆时发放。鸣响方式是: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战时根据需要可循环发放。预先警报信号的特点是声音低沉、有力、平缓,间隔时间较长。它告知市民,敌人可能对我城市进行空袭,要提前做好各种防空袭准备。听到预先警报信号后,在室内的人员,应当按照防空袭疏散掩蔽预案,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燃气、熄灭炉火,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按定人、定位、定路线的要求,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或疏散地域隐蔽。在公共场所的人员,应当听从有关部门人员的指挥,迅速到指定地点隐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熄灭灯火。
  空袭警报信号,是在敌方对我方空袭征候明显,将要展开攻击或已开始攻击时发放。鸣响方式是: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空袭警报信号的特点是声音低沉、急促,鸣停时间相同。它告知市民,敌机或其他空袭兵器已经临近,空袭行动即将或已经开始,市民应迅速就近进入人防工程或疏散地域隐蔽。情况紧急无法进入防空工程或疏散地域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在室内的市民,可在5层以上钢筋混凝土结构房的楼房底层走廊或楼梯下,或在跨度较小的卫生间等处藏身,或在靠墙角桌下床下卧倒。要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在公共场所的人员,不要慌张、拥挤、乱跑,可就近进入地下室、地铁站或钢筋混凝土建筑底层隐蔽,也可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隐蔽,不要在高压线、加油站、加气站等危险处停留。在空旷地带的人员,可就近选择低洼地、路沟边、土堆旁、大树下隐蔽,迅速卧倒,脸向下、双手置于胸前,在空袭中,尽力使头和胸部离开地面。
  解除警报信号,是在敌方对我方阶段空袭危险消除或战情缓和时发放,鸣放方式是:连续鸣3分钟。解除警报信号的特点是声音低沉、缓慢、连续鸣放,没有间隔。它告知市民,空袭情况已解除,可以按照防空袭预案消除空袭后果,恢复城市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市民应配合人防专业队伍开展消除空袭后果工作,就近救护伤员、找寻被困人员,扑灭初起火灾、清理废墟等。警报解除后,市民仍要注意收听广播,了解解除警报后人员行动的注意事项,关注疫情、放射性沾染、染毒或带菌情况等通报,了解敌空袭规模、方式及城市破坏情况通报,以便做好再次防空袭行动准备。
  灾情警报信号,是在重大自然灾害或有毒、有害物质等灾害即将来临时发放。鸣响方式是:鸣15秒停10秒,再鸣5秒停10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计时2分钟。灾情警报信号的特点是声音低沉、短促,间隔时间相同。它告知市民,重大自然灾害或有毒、有害物质即将来临,要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以应对自然灾害的突然袭击。
  全市各级国防动员部门在“11·14”警报试鸣当天,将组织相关演习。警报试鸣工作涉及单位多,参与面广,要求高,组织实施相对复杂。为组织开展好今年的警报试鸣,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组织指挥,做到上下协同、一体联动。本次警报试鸣演习,由青岛市防空防灾警报试鸣临时演习指挥部统一领导,市国动办和各区(市)国动办按实战化要求组织实施。全市宣传、公安、教育、民政、卫健等40余个国防动员委员会成员单位,组织本系统相关单位参与演习行动保障。二是加强设施管理,做到通信畅通、性能良好。组织全市警报管理人员进行了警报设施及警报分级控制管理与使用理论培训,开展了防空警报系统设施的检测与维护保养;为了解决传统警报器的覆盖盲区问题,使公众能够清晰的听到防空警报信号,今年我们联合广播电视台建立了应急广播信息发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应急广播精准高效的信息播发优势,进一步拓展国防动员信息发布渠道,扩大警报鸣响范围。三是加强信息发布,做到广泛知晓、安全有序。多渠道发布关于组织“11·14”全市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活动的公告;全市广播、短信、媒体、公交和地铁等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民众公告这次警报试鸣的时间、范围和形式,广泛告知提醒市民群众,以确保警报试鸣安全有序。
  “11·14”警报试鸣演习期间,将由青岛电视台、地铁、公交分别同步鸣放警报信号。请广大市民注意收听收看。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11·14”警报试鸣是我市一项规范化、制度化的例行工作。每年的11月14日都会进行警报试鸣演习。因此,警报试鸣期间,请广大市民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秩序,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
  我就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管成密先生的发布介绍。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媒体朋友。请媒体朋友就发布的内容举手示意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法治时代网 记者:
  刚才发布中提到我们与应急广播管理部门建立了应急广播信息发布工作机制,能介绍一下该机制的详细情况吗?
  吴立强: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应急广播是国家应急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国防灾减灾救灾智能化、精细化、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力量,是确保应急信息及时传达到村、到户、到人的骨干传输渠道。青岛市应急广播体系已经构建起包括海滨、社区、文化场馆、交通、商超、医院、学校、办公楼宇、城市公园、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在内的十余种应急广播应用场景,是防控警报系统的有效补充。
  根据山东省国防动员办公室、山东省广播电视局联合印发的《山东省国防动员应急广播信息发布工作机制(试行)》的通知要求,我办已初步与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广播电视台建立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拓展信息发布渠道,深化资源融合共享。
  国防动员应急广播信息共分为三类。一类是防空警报信息,为最高级别,包括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等战时防空警报信号,按照地域范围即报即发;二类是重大行动提示信息,为中等级别,包括国防动员重要行动、演习演练活动等,按照时间节点、地域范围进行播发;三类是宣传教育信息,为最低级别,包括国防动员政策法规解读、国防动员知识等,根据日常工作需要进行常态化播发。在今年11月14日防空警报试鸣期间,将通过青岛市应急广播系统在市南、市北、李沧三区的户外音柱同步发放一类防空警报信号。为防止应急广播播放防空警报信号对社区居民造成恐慌,我们会在警报鸣放前,通过应急广播语音告知居民。
  下一步,我们将与应急广播管理部门加强协同配合,明确信息传输、控制、发放的方式方法,逐步配套完善相关软硬件和网络通信设施,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实现信息服务和资源共享,加大国防动员宣传教育信息的播放,普及国防动员、人民防空相关知识,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国防人防意识和防灾救灾能力。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山东商报 记者:
  据了解,市国动办打造了青岛市首个以人防宣传为主题的教育基地,能介绍一下该基地的情况吗?
  赵承桥: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下面我介绍一下基地的具体情况。青岛市人防宣传教育基地位于青岛世博园景区内,于今年5月15日正式开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场馆集“展览、教育、体验、培训”于一体,以“居安思危”为主题,据我们了解,这个展馆是目前国内专门围绕人民防空主题建设的规模比较大的展馆。宣传人防知识,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全馆布展面积约4000平方米,分为序厅、人防起源展区、高技术战争展区、世界先进战机展区、精确制导展区、超常规武器展区、人防设施展区、人防知识教育区、自救互救体验区、人防发展历程等十大展区,综合运用实景建模、交互全息投影、裸眼3D等技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中国人民防空的发展历程和职能任务。特别是展馆内还有一个球幕影院,同时可以容纳五六十名观众观看,通过比较先进的技术来让参观、游览的群众能够深切的体验到战争带来的残酷,很多大中小学生参观以后,都表示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去年以来,省国动办提出了打造全省国防动员宣传教育“一张图”工作目标。青岛市人防宣传教育基地的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全省国防动员宣传教育“一张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工作在老百姓心目当中的认知度提升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也更好地展现了青岛市国防动员和人防历年的建设成果。
  开馆以来,社会各界给予了很大关注,很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小学校组织参观,青岛科技大学挂牌宣教基地,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思政课教育基地,通过国防教育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共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截止到10月底,基地累计接受近万人参观学习,逐渐成为我市开展国防和防空防灾教育的重要阵地。下一步,欢迎广大媒体继续关心、支持帮助推介我们的人防宣传教育基地,希望通过各位媒体的帮助推介,能够使广大市民更加深入的了解人民防空、了解国防动员,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青岛日报 记者:
  防空警报设施是向市民发出警示信号的重要战备设施。请问近年来,青岛市在防空警报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吴立强: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我办一直致力于防空警报器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以防空警报信号覆盖率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布局,狠抓防空警报系统建设,实现城市建成区防空警报覆盖率基本达到100%。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点。根据人防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设置防空警报建设点,新建大型小区基本能够覆盖防空警报信号;开发了防空警报布点软件,根据地形条件、人口密度等,结合现有警报点位情况,在电子地图上,依据防空警报的覆盖半径,选择防空警报器设点位置,实现防空警报布点可视化,重点规划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区及高端产业集聚区。组织专业人员现场踏勘选点,综合考虑电力供应、建筑物遮挡、安装环境等,在保证覆盖率的同时尽量避免对周边居民造成干扰,提高防空警报安装的可行性、安全性。
  二是依托高校、助力创新。与青岛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了无人值守防空防灾警报系统,实现了防空警报终端设备无人值守,简化维护管理流程;研制了社区防空预警与居民疏散指挥管理系统,在试点街道安装后,实现了对防空警报分级管理、区域控制、应急联动、远程管理和监控等功能,该系统拓展了防空警报管理层级,发挥了街道在防空警报中的重要管理作用,后续将根据试点情况逐步向全市推广;开发了室内多媒体防空警报器,结合智慧人防宣教终端系统,可一键试听三种防空警报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防空警报信号的类别。该终端还可点读、播放其他人防相关知识。防空警报与人防宣传相结合,实现了宣传的多媒体、数字化。
  三是多方联动、定期巡检。根据《青岛市警报报知系统维护管理办法》,今年我办先后两次组织全市防空警报系统设备设施巡检,警报设施管理单位、研发单位、维保单位等人员到警报设点单位现场检查,测试警报功能是否正常,对警报器开展维护维修等工作,确保警报设施安全有效,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严格规范警报设施“身份证”信息,做好通过识别码对警报设施信息的溯源工作,确保警报设施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控工作;落实“专人专管”制度,定期对辖区内的警报设施进行“地毯式”检查,确保辖区内警报鸣响率达到100%。
  警报鸣放期间,可能会有个别区域听不到警报声音或者听到的声音较小,是因为随着城市总体规划的不断扩大、城市建筑密度不断增加、房屋隔音性能不断增强、城市噪音不断增多,防空警报音响信号传送反射面也随之增多、信号衰减增大、警报音响覆盖盲点增多。每年我们都会通过警报试鸣来检验警报设施的布局、技术性能和音响覆盖范围,为我们建设更加可靠、稳定、完善、有效的预警报知体系提供依据。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齐鲁法制网 记者:
  请问,我市近几年在人防工程服务群众方面都做了哪些主要工作?另外在人防工程开发利用管理方面出台了哪些相关政策?
  赵承桥: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是近年来围绕老城区更新改造,我办对中山路及周边区域早期人防工程改建停车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龙山商业街、禹城路与中山商城连接通道工程、中山商城等人防工程纳入市政府城市更新建设一期工程。目前,上述的早期工程改造公共停车场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提供车位大概800余个,有效缓解了中山路历史城区及青大附院周边停车难问题。前一阶段我们又组织对其他区域的早期人防工程是否适宜于改建为公共停车场的课题进行研究,摸排出了一批早期人防工程,分别位于市南区和市北区的相关区域,方案已经提交给市停车建设指挥部将择期进行建设。
  二是我办牵头相关区市和华通集团,对早期人防工程口部管理房进行梳理,部分符合条件的用作环卫工人休息室。前期,我办联合市城管局等相关单位,对首批梳理的4个口部房进行现场踏勘,下步拟对其进行装修改造,争取冬季来临之前为环卫工人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爱心驿站,后面工作中,将围绕服务民生,把更多的人防设施挖掘出来,免费提供给周边的社区和群众使用。围绕这项工作,今年,市国动办制定印发《关于加强人防工程管理使用提高人防工程使用效益的通知》。鼓励人防工程权属单位在确保人防工程战备效益的同时,进一步积极提升其平时使用的社会效益,通过改造为周边居民提供公共停车泊位、文体娱乐、避暑纳凉场所。
  三是近期依据《山东省早期人防工程评估分类与处置导则》,我市对早期人防工程实施分类管理。其中占比绝大多数的三类工程将退出人防工程序列,相关单位后续开发利用不再要求按照进行战时设防的相关设计,按普通地下空间进行相关的开发建设管理即可,进一步释放了大多数早期工程开发利用潜能。四类工程列入拟报废范围,开发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发时涉及四类工程,经国防动员主管部门批准,不再补建或补偿。经初步估算,预计可为开发建设单位减免人防工程相关补偿费用约2.9亿元。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主持人:
  感谢赵承桥先生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其他采访需要的,请会后联系市国动办,联系电话:82938077。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的参会报道,谢谢大家!


  发布会日期:
  2024年11月7日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熟悉防空防灾警报信号规定,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检验我市人民防空警报系统的可靠性,定于11月14日上午10点到10点20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演习。为向社会各界介绍相关情况,召开本场发布会。
  出席发布会的有:
  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 管成密先生;
  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赵承桥先生;
  市国防动员办公室指挥通信与应急处处长 吴立强先生;
  欢迎3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媒体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管成密先生发布介绍“金盾—2024”青岛市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演习活动相关情况。有请。
  管成密: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感谢市民朋友和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国防动员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青岛市人民政府自1998年起,将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青岛市防空警报试鸣日,这是因为1897年的11月14日,德国军队在胶州湾登陆,武装侵占青岛,开启了长达17年的殖民统治。选择这一天试鸣防空警报,一是警醒全市人民群众铭记历史,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二是提高人民群众识别、听辨防空防灾警报信号的能力,熟悉防空警报鸣放规则,正确区分警报信号,以便在空袭来临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三是检验警报设施的布局、技术性能和音响覆盖范围,建设更加可靠、稳定、完善、有效的预警报知体系,使其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人民防空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危,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今年以来,全市国防动员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增强国防动员潜力、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国动办的坚强领导下,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扎实开展实战化训练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应战一体化水平,组织指挥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今年我市在全省国动系统通信岗位比武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青岛是我国东部海防前沿、北方重要军港,经济龙头城市,在当今空袭与防空袭已成为现代战争主要作战样式的情况下,全社会要警钟长鸣,强化忧患意识,共同做好防空袭斗争准备工作。组织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人民防空建设的需要,也是《人民防空法》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在和平环境中提高公民防空意识的重要宣传手段。通过警报试鸣,使市民能够正确识别和掌握防空警报鸣响信号规律、特点,为战时组织人民防空打好基础,达到战时能有效地组织进行防空袭斗争,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人民防空警报信号由国家统一规定,按发放时机分为预先警报信号、空袭警报信号和解除警报信号,平时试鸣防空警报信号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实施,其中国家人民防空重点城市,每年组织试鸣不少于1次。战时发放防空警报信号,由当地负责防空袭作战的最高指挥机构决定。
  灾情警报信号由山东省统一规定,其发布时机和具体内容根据《山东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执行,以确保公众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气象灾害信息,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预先警报信号是在敌方对我方有空袭预兆时发放。鸣响方式是: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战时根据需要可循环发放。预先警报信号的特点是声音低沉、有力、平缓,间隔时间较长。它告知市民,敌人可能对我城市进行空袭,要提前做好各种防空袭准备。听到预先警报信号后,在室内的人员,应当按照防空袭疏散掩蔽预案,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燃气、熄灭炉火,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按定人、定位、定路线的要求,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或疏散地域隐蔽。在公共场所的人员,应当听从有关部门人员的指挥,迅速到指定地点隐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熄灭灯火。
  空袭警报信号,是在敌方对我方空袭征候明显,将要展开攻击或已开始攻击时发放。鸣响方式是: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空袭警报信号的特点是声音低沉、急促,鸣停时间相同。它告知市民,敌机或其他空袭兵器已经临近,空袭行动即将或已经开始,市民应迅速就近进入人防工程或疏散地域隐蔽。情况紧急无法进入防空工程或疏散地域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在室内的市民,可在5层以上钢筋混凝土结构房的楼房底层走廊或楼梯下,或在跨度较小的卫生间等处藏身,或在靠墙角桌下床下卧倒。要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在公共场所的人员,不要慌张、拥挤、乱跑,可就近进入地下室、地铁站或钢筋混凝土建筑底层隐蔽,也可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隐蔽,不要在高压线、加油站、加气站等危险处停留。在空旷地带的人员,可就近选择低洼地、路沟边、土堆旁、大树下隐蔽,迅速卧倒,脸向下、双手置于胸前,在空袭中,尽力使头和胸部离开地面。
  解除警报信号,是在敌方对我方阶段空袭危险消除或战情缓和时发放,鸣放方式是:连续鸣3分钟。解除警报信号的特点是声音低沉、缓慢、连续鸣放,没有间隔。它告知市民,空袭情况已解除,可以按照防空袭预案消除空袭后果,恢复城市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市民应配合人防专业队伍开展消除空袭后果工作,就近救护伤员、找寻被困人员,扑灭初起火灾、清理废墟等。警报解除后,市民仍要注意收听广播,了解解除警报后人员行动的注意事项,关注疫情、放射性沾染、染毒或带菌情况等通报,了解敌空袭规模、方式及城市破坏情况通报,以便做好再次防空袭行动准备。
  灾情警报信号,是在重大自然灾害或有毒、有害物质等灾害即将来临时发放。鸣响方式是:鸣15秒停10秒,再鸣5秒停10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计时2分钟。灾情警报信号的特点是声音低沉、短促,间隔时间相同。它告知市民,重大自然灾害或有毒、有害物质即将来临,要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以应对自然灾害的突然袭击。
  全市各级国防动员部门在“11·14”警报试鸣当天,将组织相关演习。警报试鸣工作涉及单位多,参与面广,要求高,组织实施相对复杂。为组织开展好今年的警报试鸣,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组织指挥,做到上下协同、一体联动。本次警报试鸣演习,由青岛市防空防灾警报试鸣临时演习指挥部统一领导,市国动办和各区(市)国动办按实战化要求组织实施。全市宣传、公安、教育、民政、卫健等40余个国防动员委员会成员单位,组织本系统相关单位参与演习行动保障。二是加强设施管理,做到通信畅通、性能良好。组织全市警报管理人员进行了警报设施及警报分级控制管理与使用理论培训,开展了防空警报系统设施的检测与维护保养;为了解决传统警报器的覆盖盲区问题,使公众能够清晰的听到防空警报信号,今年我们联合广播电视台建立了应急广播信息发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应急广播精准高效的信息播发优势,进一步拓展国防动员信息发布渠道,扩大警报鸣响范围。三是加强信息发布,做到广泛知晓、安全有序。多渠道发布关于组织“11·14”全市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活动的公告;全市广播、短信、媒体、公交和地铁等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民众公告这次警报试鸣的时间、范围和形式,广泛告知提醒市民群众,以确保警报试鸣安全有序。
  “11·14”警报试鸣演习期间,将由青岛电视台、地铁、公交分别同步鸣放警报信号。请广大市民注意收听收看。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11·14”警报试鸣是我市一项规范化、制度化的例行工作。每年的11月14日都会进行警报试鸣演习。因此,警报试鸣期间,请广大市民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秩序,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
  我就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管成密先生的发布介绍。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媒体朋友。请媒体朋友就发布的内容举手示意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法治时代网 记者:
  刚才发布中提到我们与应急广播管理部门建立了应急广播信息发布工作机制,能介绍一下该机制的详细情况吗?
  吴立强: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应急广播是国家应急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国防灾减灾救灾智能化、精细化、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力量,是确保应急信息及时传达到村、到户、到人的骨干传输渠道。青岛市应急广播体系已经构建起包括海滨、社区、文化场馆、交通、商超、医院、学校、办公楼宇、城市公园、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在内的十余种应急广播应用场景,是防控警报系统的有效补充。
  根据山东省国防动员办公室、山东省广播电视局联合印发的《山东省国防动员应急广播信息发布工作机制(试行)》的通知要求,我办已初步与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广播电视台建立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拓展信息发布渠道,深化资源融合共享。
  国防动员应急广播信息共分为三类。一类是防空警报信息,为最高级别,包括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等战时防空警报信号,按照地域范围即报即发;二类是重大行动提示信息,为中等级别,包括国防动员重要行动、演习演练活动等,按照时间节点、地域范围进行播发;三类是宣传教育信息,为最低级别,包括国防动员政策法规解读、国防动员知识等,根据日常工作需要进行常态化播发。在今年11月14日防空警报试鸣期间,将通过青岛市应急广播系统在市南、市北、李沧三区的户外音柱同步发放一类防空警报信号。为防止应急广播播放防空警报信号对社区居民造成恐慌,我们会在警报鸣放前,通过应急广播语音告知居民。
  下一步,我们将与应急广播管理部门加强协同配合,明确信息传输、控制、发放的方式方法,逐步配套完善相关软硬件和网络通信设施,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实现信息服务和资源共享,加大国防动员宣传教育信息的播放,普及国防动员、人民防空相关知识,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国防人防意识和防灾救灾能力。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山东商报 记者:
  据了解,市国动办打造了青岛市首个以人防宣传为主题的教育基地,能介绍一下该基地的情况吗?
  赵承桥: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下面我介绍一下基地的具体情况。青岛市人防宣传教育基地位于青岛世博园景区内,于今年5月15日正式开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场馆集“展览、教育、体验、培训”于一体,以“居安思危”为主题,据我们了解,这个展馆是目前国内专门围绕人民防空主题建设的规模比较大的展馆。宣传人防知识,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全馆布展面积约4000平方米,分为序厅、人防起源展区、高技术战争展区、世界先进战机展区、精确制导展区、超常规武器展区、人防设施展区、人防知识教育区、自救互救体验区、人防发展历程等十大展区,综合运用实景建模、交互全息投影、裸眼3D等技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中国人民防空的发展历程和职能任务。特别是展馆内还有一个球幕影院,同时可以容纳五六十名观众观看,通过比较先进的技术来让参观、游览的群众能够深切的体验到战争带来的残酷,很多大中小学生参观以后,都表示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去年以来,省国动办提出了打造全省国防动员宣传教育“一张图”工作目标。青岛市人防宣传教育基地的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全省国防动员宣传教育“一张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工作在老百姓心目当中的认知度提升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也更好地展现了青岛市国防动员和人防历年的建设成果。
  开馆以来,社会各界给予了很大关注,很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小学校组织参观,青岛科技大学挂牌宣教基地,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思政课教育基地,通过国防教育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共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截止到10月底,基地累计接受近万人参观学习,逐渐成为我市开展国防和防空防灾教育的重要阵地。下一步,欢迎广大媒体继续关心、支持帮助推介我们的人防宣传教育基地,希望通过各位媒体的帮助推介,能够使广大市民更加深入的了解人民防空、了解国防动员,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青岛日报 记者:
  防空警报设施是向市民发出警示信号的重要战备设施。请问近年来,青岛市在防空警报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吴立强: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我办一直致力于防空警报器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以防空警报信号覆盖率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布局,狠抓防空警报系统建设,实现城市建成区防空警报覆盖率基本达到100%。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点。根据人防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设置防空警报建设点,新建大型小区基本能够覆盖防空警报信号;开发了防空警报布点软件,根据地形条件、人口密度等,结合现有警报点位情况,在电子地图上,依据防空警报的覆盖半径,选择防空警报器设点位置,实现防空警报布点可视化,重点规划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区及高端产业集聚区。组织专业人员现场踏勘选点,综合考虑电力供应、建筑物遮挡、安装环境等,在保证覆盖率的同时尽量避免对周边居民造成干扰,提高防空警报安装的可行性、安全性。
  二是依托高校、助力创新。与青岛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了无人值守防空防灾警报系统,实现了防空警报终端设备无人值守,简化维护管理流程;研制了社区防空预警与居民疏散指挥管理系统,在试点街道安装后,实现了对防空警报分级管理、区域控制、应急联动、远程管理和监控等功能,该系统拓展了防空警报管理层级,发挥了街道在防空警报中的重要管理作用,后续将根据试点情况逐步向全市推广;开发了室内多媒体防空警报器,结合智慧人防宣教终端系统,可一键试听三种防空警报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防空警报信号的类别。该终端还可点读、播放其他人防相关知识。防空警报与人防宣传相结合,实现了宣传的多媒体、数字化。
  三是多方联动、定期巡检。根据《青岛市警报报知系统维护管理办法》,今年我办先后两次组织全市防空警报系统设备设施巡检,警报设施管理单位、研发单位、维保单位等人员到警报设点单位现场检查,测试警报功能是否正常,对警报器开展维护维修等工作,确保警报设施安全有效,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严格规范警报设施“身份证”信息,做好通过识别码对警报设施信息的溯源工作,确保警报设施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控工作;落实“专人专管”制度,定期对辖区内的警报设施进行“地毯式”检查,确保辖区内警报鸣响率达到100%。
  警报鸣放期间,可能会有个别区域听不到警报声音或者听到的声音较小,是因为随着城市总体规划的不断扩大、城市建筑密度不断增加、房屋隔音性能不断增强、城市噪音不断增多,防空警报音响信号传送反射面也随之增多、信号衰减增大、警报音响覆盖盲点增多。每年我们都会通过警报试鸣来检验警报设施的布局、技术性能和音响覆盖范围,为我们建设更加可靠、稳定、完善、有效的预警报知体系提供依据。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齐鲁法制网 记者:
  请问,我市近几年在人防工程服务群众方面都做了哪些主要工作?另外在人防工程开发利用管理方面出台了哪些相关政策?
  赵承桥: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是近年来围绕老城区更新改造,我办对中山路及周边区域早期人防工程改建停车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龙山商业街、禹城路与中山商城连接通道工程、中山商城等人防工程纳入市政府城市更新建设一期工程。目前,上述的早期工程改造公共停车场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提供车位大概800余个,有效缓解了中山路历史城区及青大附院周边停车难问题。前一阶段我们又组织对其他区域的早期人防工程是否适宜于改建为公共停车场的课题进行研究,摸排出了一批早期人防工程,分别位于市南区和市北区的相关区域,方案已经提交给市停车建设指挥部将择期进行建设。
  二是我办牵头相关区市和华通集团,对早期人防工程口部管理房进行梳理,部分符合条件的用作环卫工人休息室。前期,我办联合市城管局等相关单位,对首批梳理的4个口部房进行现场踏勘,下步拟对其进行装修改造,争取冬季来临之前为环卫工人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爱心驿站,后面工作中,将围绕服务民生,把更多的人防设施挖掘出来,免费提供给周边的社区和群众使用。围绕这项工作,今年,市国动办制定印发《关于加强人防工程管理使用提高人防工程使用效益的通知》。鼓励人防工程权属单位在确保人防工程战备效益的同时,进一步积极提升其平时使用的社会效益,通过改造为周边居民提供公共停车泊位、文体娱乐、避暑纳凉场所。
  三是近期依据《山东省早期人防工程评估分类与处置导则》,我市对早期人防工程实施分类管理。其中占比绝大多数的三类工程将退出人防工程序列,相关单位后续开发利用不再要求按照进行战时设防的相关设计,按普通地下空间进行相关的开发建设管理即可,进一步释放了大多数早期工程开发利用潜能。四类工程列入拟报废范围,开发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发时涉及四类工程,经国防动员主管部门批准,不再补建或补偿。经初步估算,预计可为开发建设单位减免人防工程相关补偿费用约2.9亿元。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主持人:
  感谢赵承桥先生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其他采访需要的,请会后联系市国动办,联系电话:82938077。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的参会报道,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