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 同心共绘美好李沧新画卷》新闻发布会

浏览:110


  发布会日期:
  2023年11月28日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充分反映我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生动实践,全力展现青岛市公共服务品质的可喜变化,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召开“感受身边变化 共享城市美好”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本场是区长畅谈板块的第三场,李沧区专场。
  出席本场发布会的有:
  李沧区委副书记、区长 魏瑞雪同志;
  李沧区新旧动能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城市建设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晶海同志;
  李沧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晓光同志;
  生态环境局李沧分局党组书记、局长 单海峰同志。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魏瑞雪区长介绍“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同心共绘美好李沧新画卷”,有请。
  魏瑞雪: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出席“感受身边变化 共享城市美好”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李沧区民生工作开展情况。首先,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李沧区工作的媒体记者朋友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李沧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部署要求,从群众身边小事入手,尽心尽力推进民生实事,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在区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持续稳定在70%以上。截至目前,15件30项区办实事进展顺利,16项已完成年度既定目标,14项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将全部按期完成。现将相关情况向大家介绍如下:
  一、持续提升群众居住品质,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
  今年以来,我们结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深入实施城市管理领域13项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对居民楼院、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进行全方位整治。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11个老旧片区33个小区提前两个月完成改造,惠及居民4300余户。合水路、枣园路实现通车,枣山路二期等6条道路全部开工建设。新建、续建停车场15处,增加停车泊位9200余个;开放共享停车场38处,释放共享泊位6400余个。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维修车行道、人行道36.6万平米,改造无障碍设施115处,完成122公里、148个社区楼院缆线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缆线入地全部完成。实施物业服务“六个一”专项行动,持续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实现物业服务及党的工作全覆盖,有效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倾心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新建改建广水路、东川路等6处口袋公园,完成惠水路、唐山路等6条林荫路建设,新增城区立体绿化10处,李村河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启动,金水河综合整治等5个项目均提前完工。全市最大的山头公园建设项目—双峰山公园将在年底实现山体绿道全线贯通。10月份,李沧区获评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二、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迈进
  近年来,我们努力让居住在李沧的家长们,不再为追求高质量学校而忍受“奔波之苦”,深入开展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中考成绩屡创佳绩,已进入全市第一梯队,李沧教育正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一方面,继续加大优质学位供给,扩增量。“十二五”以来,高水平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8所,新增学位5.5万个,从学位数上来说,相当于再建了一个李沧教育。在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全部建成后将再新增学位1.5万个。同时,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青岛二中、青岛五十八中、青岛实验初中等一批名校纷纷落户李沧,2023年青钢片区引进青岛五十八中北校区并托管片区内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引入山东大学优秀基础教育资源,将合作创办高水平九年一贯制学校。另一方面,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存量。着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主动寻标对标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优质学校,先后与120余所学校建立交流联系,不断学习新办学经验。实施集团化办学,坚持以强带弱、以强带新、以强促强,建成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12个、覆盖率近70%,建成学前教育联盟办园片区7个、区域内幼儿园实现全覆盖,集团内干部教师有序流动,教学资源共建共研,文化成果共生共享,促进教育资源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李沧区代表青岛市率先接受了第一批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县的实地评估认定。
  三、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推动“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迈进
  近年来,李沧区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要。优化调整医疗机构布局。启动区中心医院迁建项目,按照“小综合、有特色”的办院标准,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就医诊疗环境、提升医疗水平。加快推动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八医东院区预计年底将投入使用,市内三区规模最大的康养中心—世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也将于明年竣工交付。深化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更好满足居民就近享受高品质医疗服务的需求,积极推进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联合市三医、市八医与区中心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格化构建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实现专家坐诊、远程会诊和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已惠及居民1.7万名。强化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覆盖率。成立家庭医生团队182支,上线官方小程序,让居民可精准快速找到身边的家庭医生提出签约需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累计覆盖42.6万人,实现了街道、社区全覆盖。
  四、持续提升文体服务供给,推动“民有所享”向“民有所乐”迈进
  我们积极创新公共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文化体育供给,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让居民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有效焕新都市核心商圈。全面优化升级李村商圈基础设施配套,推动商圈智慧化建设,从灯光亮化、美陈升级、增设互动空间等方面提升商圈品质,让“老商圈”焕发“新活力”,李村商圈已成为特色凸显的消费新地标。深度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高标准举办梅花节、茶文化节、荷花节、够级文化节等特色活动,成功打造李村商圈特色啤酒街区,举办青岛世博园啤酒狂欢嘉年华活动,吸引游客35万人次。引进落地王府井集团和“青铁·超极合生汇”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文商产游高度融合的城市示范区。持续加强体育活动供给。组织开展体育大篷车进社区活动110余场次,以趣味运动会形式,吸引不同年龄阶段居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更新、新建体育公园、笼式篮球场地、颗粒运动地面、儿童乐园等健身场地60余处,健身设施470余件,社区“8分钟健身圈”日渐完善。高标准规划建设总面积4.1万平米的上臧山时尚体育公园,配备室外篮球场、羽毛球场、全民健身广场、健身步道等多种设施,已成为新晋体育网红打卡地。
  五、持续提升社会帮扶力度,推动“弱有所扶”向“弱有众扶”迈进
  我们积极回应民生保障新期待,不断拓展服务方式、强化救助响应,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救助体系,促进社会帮扶水平稳步提升。做优做精养老服务。目前共建成39家养老机构,其中五星级机构有5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建成72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服务站、62处为老助餐点,可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今年以来,为7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1300余万元,完成1处示范性失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建设、提升2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签约人数达到3600余名,进一步提升了养老服务品质,推动“养老”到“享老”跨越。兜准兜好保障底线。制定出台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建立区街居楼四级网格化服务机制,在11个街道均设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窗口,积极撬动社会资源,参与“暖家行动”等8个救助项目。深入开展入户走访,今年以来共进行4轮摸排,通过入户调查、数据比对、邻里走访等方式排查“沉默少数”,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发放低保、残疾人补贴等民生资金3000余万元,努力让每一位需要救助的群众得到相应救助。
  六、持续提升社会治安水平,推动“住有所安”向“安居乐业”迈进
  为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我们不断研究新方法、探索新途径,坚持严打严防、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社会治安水平,为全区居民营造安全、幸福的良好社会氛围。实施立体治安防控,维护稳定环境。坚持主动防范,以“数字李沧”建设为依托,新建611个智能感知前端,补点建设186个智慧安防小区,建立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今年以来,全区刑事、治安警情分别同比下降14.1%和9.6%。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化解矛盾纠纷。聚焦基层治理、矛盾纠纷化解、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妥善处置噪音扰民问题220余件,查处不文明养犬行为24起,抓捕、收容流浪犬320余只,排查化解民间纠纷、邻里纠纷等2600余起,全区未发生“民转刑”恶性刑事案件,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虽然我们在民生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深知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一步,李沧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补齐民生短板弱项,增进民生福祉,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也欢迎居民朋友和社会各界对我们民生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将虚心接受、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地抓好民生工作,让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我的发布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魏瑞雪区长的介绍。下面是媒体提问环节,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报道 记者:
  我们知道李沧区近几年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优异的成绩离不开优秀老师的辛勤付出,李沧区是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的?谢谢。
  王晓光: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李沧区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大力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目前,全区3300多名中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99%。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等市级以上名师、名校长近百人,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600余人。仅今年以来,在市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评选中,就有355人次获奖,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一是坚持师德为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持续引导广大教师向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向时代楷模张桂梅教师学习,培育践行教育家精神。深入挖掘树立身边榜样,推出了踏上教师岗位时间不长、却像母亲和姐姐一样用心关爱照顾家庭困难学生的振华路小学刘婷婷老师;长期坚持家访班级每个学生家庭、不让班级每一名学生掉队的青岛49中优秀班主任高泗凤老师等一批师德高尚、乐教爱生的优秀教师群体,在全区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当“四有”好老师的优良风气。
  二是坚持校长引领,用培养一批好校长来办好一批好学校。持续开展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邀请上海建平中学冯恩洪校长、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校长等一批全国知名校长来李沧传道授业,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全区齐鲁名校长、青岛名校长达到11人。同时,李沧校长坚持扎根教学一线,带头上课听课评课、带头集备教研、带头承担课题研究,在全区教育系统营造了聚精会神抓教学、一心一意提质量的浓厚氛围,赢得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三是坚持学高为师,持续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和整体素养。组织教师深入北京十一学校、重庆谢家湾小学等全国多所名校,开展沉浸式跟岗学习,开阔视野、提升能力。与华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教师协同培养机制。搭建了“菁英计划”“领航工程”“名师工程”等多个平台,构建起新教师跟踪培养、骨干教师精细培养、名师提升培养的梯队培养体系。一支理念先进、学养丰厚、功底扎实的教师队伍正逐步形成,持续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如重庆中路学校刘燕燕教师,今年10月代表青岛市参加全省英语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并将代表山东参加全国优质课选拔。
  四是坚持教师为本,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各类教师评选表彰,对连续担任班主任满30年的教师,授予功勋班主任荣誉称号,为每名退休教师都组织荣休仪式,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健全完善各项惠师政策,在职称评审、绩效奖励、荣誉评选等各方面,向一线教师、向班主任教师、向育人成效突出的教师倾斜。注重为教师减负,对各类进校园活动严格把关。出台李沧区教师容错纠错制度,用心保护广大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的工作热情。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大众日报 记者: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今年以来,城中村改造在中央及各部门重要会议中多次被提及,请问李沧区目前的城中村改造现状如何?谢谢。
  杨晶海: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李沧区共有55个城中村,其中47个已完成改造或正在收尾。2022年青岛市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以来,李沧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妥善化解资金平衡难、产权争议多等一系列现实难题和历史遗留问题。顺利完成戴家、长涧、十梅庵、东南渠4个社区拆迁签约任务,戴家安置房实现主体封顶。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多种方式,按照城市标准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城中村改造,切实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李沧区迅速落实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十梅庵和东南渠2个社区拆迁工作,不断探索创新、稳扎稳打,有力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政府主导、多方协同,推进片区开发建设。为推进十梅庵和东南渠2个旧村改造。李沧区在充分总结过去改造经验的基础上,实施“政府主导、平台运作、社会参与、综合平衡”的合作模式,授权世园集团作为土地收储整理单位,成功引进中国能建集团,探索实施多级联动、全产业导入、共同经营的大片区更新方案,投资430亿元,将十梅庵片区6.45平方公里打造成“生态魅力与创新智慧于一体的青岛生态创享新城”。
  二是区域统筹、成片开发,打造产城融合新城。统筹考虑十梅庵片区旧改盈亏平衡和产业能级提升,高规格推进城市设计,高质量导入优质产业,将城中村改造与低效片区开发建设、新兴产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能建集团在低碳领域系统集成、投建营一体化和产业联盟的优势,导入优质、高端产业资源,以长期产业收益支撑区域长远发展。坚持安置先行、配套优先,统筹规划学校、医院、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路网、停车场等市政配套设施,提升片区道路能级、打造舒适便捷环境,实现十梅庵片区6.4平方公里土地上居民生活品质、公建配套服务和产业能级的全方位提升。
  三是以民为本、让利于民,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在东南渠和十梅庵社区旧村改造中,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到拆迁评估、方案确定和拆迁签约等各个环节,以居民全过程参与、信息全过程公开、工作全流程监督赢得群众支持,实现从“想拆不愿拆”,到“想拆争着拆”的转变。目前,东南渠、十梅庵社区已完成旧村住宅签约任务,正在有序开展房屋拆除工作,力争年底安置房陆续开工建设。坚持安置房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优先把好的地块留给安置区,真正将户型设计、配比、规划方案等选择权交给居民,切实满足社区居民安置需求。严格履行安置房建设程序和建设标准,成立社区质监工作小组,全过程监督安置房建设,切实做到安置区“选在哪、怎么建、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实现改得放心、拆得安心、住得舒心。
  下一步,李沧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扎实做好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土地开发、安置建设、设施配套和居民回迁等全过程管理,稳妥推进全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确保实施一项做成一项。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青岛晚报 记者:
  近年来,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持续开展,李沧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有目共睹,今年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开展情况?谢谢。
  单海峰: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近年来,李沧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部署,坚决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自2020年起,环境空气质量6项指标已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持续改善;两个国、省控河流考核断面连续三年保持均值达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始终保持100%。具体来说,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源头防控,深入推进开展各类治气工程。连续两年累计完成治气项目400余个,总投资3.8亿元。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城市更新重点项目,细化扬尘防治工作标准。调整道路扬尘重点区域降尘作业安排,精准提高道路养护水平,防止道路颠簸造成撒漏等扬尘污染。借助科技手段,着力提高工作质效。采用“人防+技防”相结合模式,用好在线监测、用电监管等非现场执法平台,提高生态环境执法效能。综合采用激光雷达、走航车等技术手段,精准高效发现污染成因,有效解决各类大气污染问题。
  二、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快推进流域治理项目,完成李沧东部14个小区阳台洗衣污水、李村河上游老旧排水管网改造,全面实现城市黑臭水体清零、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加强流域协同管控力度,完善常态化联合巡查,各级河长巡河4540次,清理河道垃圾2万余立方米,清割杂草6万余平方米。提升源头治理水平,在重点河流沿线安装视频监控设备,提高非现场监管能力,对全区37个入海、入河排污口组织溯源核查和分类整治。
  三、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20余批次“6+1”行业地块排查,组织对102个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累计推动完成红星化工等6个污染地块治理修复,修复地块面积1887亩、污染土方量约40万立方米,治理资金达3.8亿元。探索实施“现场+视频监控”、全处置链联动等执法监管措施,青钢地块污染修复分阶段效果评估试点落地见效,比常规修复节省时间10个月。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扎实推动污染防治攻坚,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联防联控,提高精细管理。继续组织辖区相关部门、单位,将生态环保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加强对辖区重点区域污染源的巡查管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工作责任。强化“四不两直”现场检查督导,确保问题闭环解决。继续推行环保督察网格化监管模式,确保督察整改成效长久保持,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三是持续源头治理,推进减污降碳。着力推动油气储罐、污水提升池等废气治理项目开展;协调推进污水厂提标改造项目及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结合地块开发建设进度需求,落实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要求,确保土壤100%安全利用;积极推进第三批非道路移动机械定位安装工作,计划完成不少于1000台设备安装。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
  感谢单局长的回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深度采访需要的,如有深度采访需求,会后请联系请会后联系李沧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为:51983593。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发布会日期:
  2023年11月28日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充分反映我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生动实践,全力展现青岛市公共服务品质的可喜变化,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召开“感受身边变化 共享城市美好”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本场是区长畅谈板块的第三场,李沧区专场。
  出席本场发布会的有:
  李沧区委副书记、区长 魏瑞雪同志;
  李沧区新旧动能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城市建设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晶海同志;
  李沧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晓光同志;
  生态环境局李沧分局党组书记、局长 单海峰同志。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魏瑞雪区长介绍“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同心共绘美好李沧新画卷”,有请。
  魏瑞雪: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出席“感受身边变化 共享城市美好”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李沧区民生工作开展情况。首先,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李沧区工作的媒体记者朋友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李沧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部署要求,从群众身边小事入手,尽心尽力推进民生实事,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在区财政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持续稳定在70%以上。截至目前,15件30项区办实事进展顺利,16项已完成年度既定目标,14项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将全部按期完成。现将相关情况向大家介绍如下:
  一、持续提升群众居住品质,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
  今年以来,我们结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深入实施城市管理领域13项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对居民楼院、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进行全方位整治。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11个老旧片区33个小区提前两个月完成改造,惠及居民4300余户。合水路、枣园路实现通车,枣山路二期等6条道路全部开工建设。新建、续建停车场15处,增加停车泊位9200余个;开放共享停车场38处,释放共享泊位6400余个。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维修车行道、人行道36.6万平米,改造无障碍设施115处,完成122公里、148个社区楼院缆线整治,老旧小区改造缆线入地全部完成。实施物业服务“六个一”专项行动,持续推进“红色物业”建设,实现物业服务及党的工作全覆盖,有效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倾心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新建改建广水路、东川路等6处口袋公园,完成惠水路、唐山路等6条林荫路建设,新增城区立体绿化10处,李村河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启动,金水河综合整治等5个项目均提前完工。全市最大的山头公园建设项目—双峰山公园将在年底实现山体绿道全线贯通。10月份,李沧区获评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二、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迈进
  近年来,我们努力让居住在李沧的家长们,不再为追求高质量学校而忍受“奔波之苦”,深入开展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中考成绩屡创佳绩,已进入全市第一梯队,李沧教育正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一方面,继续加大优质学位供给,扩增量。“十二五”以来,高水平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8所,新增学位5.5万个,从学位数上来说,相当于再建了一个李沧教育。在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全部建成后将再新增学位1.5万个。同时,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青岛二中、青岛五十八中、青岛实验初中等一批名校纷纷落户李沧,2023年青钢片区引进青岛五十八中北校区并托管片区内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引入山东大学优秀基础教育资源,将合作创办高水平九年一贯制学校。另一方面,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存量。着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主动寻标对标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优质学校,先后与120余所学校建立交流联系,不断学习新办学经验。实施集团化办学,坚持以强带弱、以强带新、以强促强,建成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12个、覆盖率近70%,建成学前教育联盟办园片区7个、区域内幼儿园实现全覆盖,集团内干部教师有序流动,教学资源共建共研,文化成果共生共享,促进教育资源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李沧区代表青岛市率先接受了第一批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县的实地评估认定。
  三、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推动“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迈进
  近年来,李沧区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要。优化调整医疗机构布局。启动区中心医院迁建项目,按照“小综合、有特色”的办院标准,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就医诊疗环境、提升医疗水平。加快推动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八医东院区预计年底将投入使用,市内三区规模最大的康养中心—世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也将于明年竣工交付。深化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更好满足居民就近享受高品质医疗服务的需求,积极推进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联合市三医、市八医与区中心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格化构建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实现专家坐诊、远程会诊和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已惠及居民1.7万名。强化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覆盖率。成立家庭医生团队182支,上线官方小程序,让居民可精准快速找到身边的家庭医生提出签约需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累计覆盖42.6万人,实现了街道、社区全覆盖。
  四、持续提升文体服务供给,推动“民有所享”向“民有所乐”迈进
  我们积极创新公共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文化体育供给,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让居民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有效焕新都市核心商圈。全面优化升级李村商圈基础设施配套,推动商圈智慧化建设,从灯光亮化、美陈升级、增设互动空间等方面提升商圈品质,让“老商圈”焕发“新活力”,李村商圈已成为特色凸显的消费新地标。深度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高标准举办梅花节、茶文化节、荷花节、够级文化节等特色活动,成功打造李村商圈特色啤酒街区,举办青岛世博园啤酒狂欢嘉年华活动,吸引游客35万人次。引进落地王府井集团和“青铁·超极合生汇”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文商产游高度融合的城市示范区。持续加强体育活动供给。组织开展体育大篷车进社区活动110余场次,以趣味运动会形式,吸引不同年龄阶段居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更新、新建体育公园、笼式篮球场地、颗粒运动地面、儿童乐园等健身场地60余处,健身设施470余件,社区“8分钟健身圈”日渐完善。高标准规划建设总面积4.1万平米的上臧山时尚体育公园,配备室外篮球场、羽毛球场、全民健身广场、健身步道等多种设施,已成为新晋体育网红打卡地。
  五、持续提升社会帮扶力度,推动“弱有所扶”向“弱有众扶”迈进
  我们积极回应民生保障新期待,不断拓展服务方式、强化救助响应,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救助体系,促进社会帮扶水平稳步提升。做优做精养老服务。目前共建成39家养老机构,其中五星级机构有5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建成72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服务站、62处为老助餐点,可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今年以来,为7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1300余万元,完成1处示范性失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建设、提升2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签约人数达到3600余名,进一步提升了养老服务品质,推动“养老”到“享老”跨越。兜准兜好保障底线。制定出台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建立区街居楼四级网格化服务机制,在11个街道均设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窗口,积极撬动社会资源,参与“暖家行动”等8个救助项目。深入开展入户走访,今年以来共进行4轮摸排,通过入户调查、数据比对、邻里走访等方式排查“沉默少数”,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发放低保、残疾人补贴等民生资金3000余万元,努力让每一位需要救助的群众得到相应救助。
  六、持续提升社会治安水平,推动“住有所安”向“安居乐业”迈进
  为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我们不断研究新方法、探索新途径,坚持严打严防、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社会治安水平,为全区居民营造安全、幸福的良好社会氛围。实施立体治安防控,维护稳定环境。坚持主动防范,以“数字李沧”建设为依托,新建611个智能感知前端,补点建设186个智慧安防小区,建立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今年以来,全区刑事、治安警情分别同比下降14.1%和9.6%。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化解矛盾纠纷。聚焦基层治理、矛盾纠纷化解、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妥善处置噪音扰民问题220余件,查处不文明养犬行为24起,抓捕、收容流浪犬320余只,排查化解民间纠纷、邻里纠纷等2600余起,全区未发生“民转刑”恶性刑事案件,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虽然我们在民生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深知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一步,李沧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补齐民生短板弱项,增进民生福祉,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也欢迎居民朋友和社会各界对我们民生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将虚心接受、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地抓好民生工作,让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我的发布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魏瑞雪区长的介绍。下面是媒体提问环节,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报道 记者:
  我们知道李沧区近几年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优异的成绩离不开优秀老师的辛勤付出,李沧区是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的?谢谢。
  王晓光: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李沧区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大力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目前,全区3300多名中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99%。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等市级以上名师、名校长近百人,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600余人。仅今年以来,在市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评选中,就有355人次获奖,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一是坚持师德为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持续引导广大教师向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向时代楷模张桂梅教师学习,培育践行教育家精神。深入挖掘树立身边榜样,推出了踏上教师岗位时间不长、却像母亲和姐姐一样用心关爱照顾家庭困难学生的振华路小学刘婷婷老师;长期坚持家访班级每个学生家庭、不让班级每一名学生掉队的青岛49中优秀班主任高泗凤老师等一批师德高尚、乐教爱生的优秀教师群体,在全区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当“四有”好老师的优良风气。
  二是坚持校长引领,用培养一批好校长来办好一批好学校。持续开展校长领导力提升工程,邀请上海建平中学冯恩洪校长、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窦桂梅校长等一批全国知名校长来李沧传道授业,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全区齐鲁名校长、青岛名校长达到11人。同时,李沧校长坚持扎根教学一线,带头上课听课评课、带头集备教研、带头承担课题研究,在全区教育系统营造了聚精会神抓教学、一心一意提质量的浓厚氛围,赢得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三是坚持学高为师,持续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和整体素养。组织教师深入北京十一学校、重庆谢家湾小学等全国多所名校,开展沉浸式跟岗学习,开阔视野、提升能力。与华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教师协同培养机制。搭建了“菁英计划”“领航工程”“名师工程”等多个平台,构建起新教师跟踪培养、骨干教师精细培养、名师提升培养的梯队培养体系。一支理念先进、学养丰厚、功底扎实的教师队伍正逐步形成,持续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如重庆中路学校刘燕燕教师,今年10月代表青岛市参加全省英语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并将代表山东参加全国优质课选拔。
  四是坚持教师为本,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各类教师评选表彰,对连续担任班主任满30年的教师,授予功勋班主任荣誉称号,为每名退休教师都组织荣休仪式,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健全完善各项惠师政策,在职称评审、绩效奖励、荣誉评选等各方面,向一线教师、向班主任教师、向育人成效突出的教师倾斜。注重为教师减负,对各类进校园活动严格把关。出台李沧区教师容错纠错制度,用心保护广大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的工作热情。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大众日报 记者: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今年以来,城中村改造在中央及各部门重要会议中多次被提及,请问李沧区目前的城中村改造现状如何?谢谢。
  杨晶海: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李沧区共有55个城中村,其中47个已完成改造或正在收尾。2022年青岛市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以来,李沧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妥善化解资金平衡难、产权争议多等一系列现实难题和历史遗留问题。顺利完成戴家、长涧、十梅庵、东南渠4个社区拆迁签约任务,戴家安置房实现主体封顶。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多种方式,按照城市标准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城中村改造,切实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李沧区迅速落实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十梅庵和东南渠2个社区拆迁工作,不断探索创新、稳扎稳打,有力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政府主导、多方协同,推进片区开发建设。为推进十梅庵和东南渠2个旧村改造。李沧区在充分总结过去改造经验的基础上,实施“政府主导、平台运作、社会参与、综合平衡”的合作模式,授权世园集团作为土地收储整理单位,成功引进中国能建集团,探索实施多级联动、全产业导入、共同经营的大片区更新方案,投资430亿元,将十梅庵片区6.45平方公里打造成“生态魅力与创新智慧于一体的青岛生态创享新城”。
  二是区域统筹、成片开发,打造产城融合新城。统筹考虑十梅庵片区旧改盈亏平衡和产业能级提升,高规格推进城市设计,高质量导入优质产业,将城中村改造与低效片区开发建设、新兴产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能建集团在低碳领域系统集成、投建营一体化和产业联盟的优势,导入优质、高端产业资源,以长期产业收益支撑区域长远发展。坚持安置先行、配套优先,统筹规划学校、医院、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路网、停车场等市政配套设施,提升片区道路能级、打造舒适便捷环境,实现十梅庵片区6.4平方公里土地上居民生活品质、公建配套服务和产业能级的全方位提升。
  三是以民为本、让利于民,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在东南渠和十梅庵社区旧村改造中,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到拆迁评估、方案确定和拆迁签约等各个环节,以居民全过程参与、信息全过程公开、工作全流程监督赢得群众支持,实现从“想拆不愿拆”,到“想拆争着拆”的转变。目前,东南渠、十梅庵社区已完成旧村住宅签约任务,正在有序开展房屋拆除工作,力争年底安置房陆续开工建设。坚持安置房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优先把好的地块留给安置区,真正将户型设计、配比、规划方案等选择权交给居民,切实满足社区居民安置需求。严格履行安置房建设程序和建设标准,成立社区质监工作小组,全过程监督安置房建设,切实做到安置区“选在哪、怎么建、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实现改得放心、拆得安心、住得舒心。
  下一步,李沧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扎实做好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土地开发、安置建设、设施配套和居民回迁等全过程管理,稳妥推进全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确保实施一项做成一项。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青岛晚报 记者:
  近年来,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持续开展,李沧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有目共睹,今年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开展情况?谢谢。
  单海峰: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近年来,李沧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部署,坚决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自2020年起,环境空气质量6项指标已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持续改善;两个国、省控河流考核断面连续三年保持均值达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始终保持100%。具体来说,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源头防控,深入推进开展各类治气工程。连续两年累计完成治气项目400余个,总投资3.8亿元。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城市更新重点项目,细化扬尘防治工作标准。调整道路扬尘重点区域降尘作业安排,精准提高道路养护水平,防止道路颠簸造成撒漏等扬尘污染。借助科技手段,着力提高工作质效。采用“人防+技防”相结合模式,用好在线监测、用电监管等非现场执法平台,提高生态环境执法效能。综合采用激光雷达、走航车等技术手段,精准高效发现污染成因,有效解决各类大气污染问题。
  二、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快推进流域治理项目,完成李沧东部14个小区阳台洗衣污水、李村河上游老旧排水管网改造,全面实现城市黑臭水体清零、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加强流域协同管控力度,完善常态化联合巡查,各级河长巡河4540次,清理河道垃圾2万余立方米,清割杂草6万余平方米。提升源头治理水平,在重点河流沿线安装视频监控设备,提高非现场监管能力,对全区37个入海、入河排污口组织溯源核查和分类整治。
  三、打好净土保卫战。开展20余批次“6+1”行业地块排查,组织对102个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累计推动完成红星化工等6个污染地块治理修复,修复地块面积1887亩、污染土方量约40万立方米,治理资金达3.8亿元。探索实施“现场+视频监控”、全处置链联动等执法监管措施,青钢地块污染修复分阶段效果评估试点落地见效,比常规修复节省时间10个月。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扎实推动污染防治攻坚,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联防联控,提高精细管理。继续组织辖区相关部门、单位,将生态环保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加强对辖区重点区域污染源的巡查管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工作责任。强化“四不两直”现场检查督导,确保问题闭环解决。继续推行环保督察网格化监管模式,确保督察整改成效长久保持,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三是持续源头治理,推进减污降碳。着力推动油气储罐、污水提升池等废气治理项目开展;协调推进污水厂提标改造项目及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结合地块开发建设进度需求,落实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要求,确保土壤100%安全利用;积极推进第三批非道路移动机械定位安装工作,计划完成不少于1000台设备安装。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
  感谢单局长的回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深度采访需要的,如有深度采访需求,会后请联系请会后联系李沧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电话为:51983593。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