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 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新闻发布会

浏览:75


  发布会日期:
  2023年11月15日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充分展示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立足优势特色,强化使命担当,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政策举措、创新案例、生动实践、阶段成果,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由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共同围绕“青岛市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 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进行发布。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青岛市副市长  宋明杰同志;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  杨钊贤同志;
  市水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旭东同志;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正局级)、新闻发言人  杜绍波同志。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宋明杰副市长介绍我市水环境治理保护等领域有关工作情况,有请。
  宋明杰: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感谢长期以来对青岛市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借此机会,我谨代表青岛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青岛市“十四五”以来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进展情况。
  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顺应群众对良好水生态环境的美好期盼,围绕改善水环境质量这一核心目标,以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为重点,多措并举、创新手段、协调共治,全市碧水保卫战取得积极进展。
  一、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青岛市国省控地表水断面共有20个,其中国控14个、省控6个,市控地表水断面46个,
  分布在大沽河、白沙河、李村河、北胶莱河、泽河、南胶莱河、白马河、风河、墨水河、云溪河、嵯阳河等11个流域。
  “十四五”以来,全市重点河流水质不断改善,水生态功能逐步恢复。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20个国省控地表水断面全部达标,水质均达到Ⅳ类及以上,在2020年历史性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的基础上,V类及以下水体自2021年起连续保持清零。14个国控地表水断面中,Ⅲ类及以上优良水体比例71.4%,同比增加7.1%,较2020年提升了21.4个百分点。全市46个市控断面基本消除劣V类。市民身边的清水绿岸明显增多,李村河获评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二)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目前,我市共有16处城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其中,作为我市城市供水主要来源的棘洪滩水库(供水量占比约60%)水质达到Ⅱ类,优于国家Ⅲ类目标要求,群众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三)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得到巩固。河道黑臭水体不仅损害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我市首批排查发现的14处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已全部完成治理。每月组织对已治理黑臭水体进行水质监测,实行动态监管,避免出现水体返黑返臭。开展建成区城市黑臭水体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和日常巡查机制,工作重点由“治”转为“管”,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效,为市民创造出更多优质亲水空间。
  (四)近岸海域水质优良。在全国率先推行湾长制,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湾长的三级湾长体系,对全市海洋生态环保工作实施顶格协调和统一指挥。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巡湾3049次、里程1908公里。全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青岛灵山湾获评首批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第一名。
  二、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一)强化规划统筹引领。系统编制实施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出台《青岛市进一步提升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工作方案》并抓好落实,对全市国省控断面所在的11个水体20个断面制定了治理保护方案,“一河一策”精准施治。
  (二)精准管护水源地环境。立法先行,依法保护群众的“大水缸”,出台了新的《青岛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织密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安全网”。印发实施《青岛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在全省率先完成新一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调整及勘界立标等工作,水源保护区划更加科学、精准。突出实战效果,在崂山水库、小珠山水库、尹府水库等水源地组织开展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保护与预防并重,切实守牢水源地环境安全底线。
  (三)实施流域综合整治。围绕李村河、北胶莱河、大沽河等重点流域,以截污治污、河道清淤、中水回补和河道生态修复为主,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去年,重点推进实施了北胶莱河昌平路桥上游人工湿地、灵山卫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等33个水污染防治工程,今年正在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河道综合整治等方面的50个重点工程项目,实施重点环节或节点配档管理,夯实全市水环境保护基础。
  (四)提速推进“两清零一提标”。开展青岛市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清零、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三年攻坚行动,已完成市政污水管网排查约6160公里,改造市政雨污合流管网49公里,完成685处雨污管网缺陷问题和177个雨污合流管网建筑小区改造。自2022年以来,已完成即墨即发污水处理厂、平度崇杰污水处理厂等4座城市污水处理提标改造项目,以及城阳区“五水绕城”生态环境提升中水回用、西海岸新区龙泉河污水厂再生水利用等工程,全市城市再生水利用总量达到3.1亿吨/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以上。
  (五)防治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以河湖、海域周边为重点,以“优质化投入、清洁化生产、资源化利用”为主要内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全市化肥农药年使用量持续保持“负增长”。其中,2022年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为24.6113万吨和0.4979万吨,比上年分别减少1.15%和2.49%。建成具有贮存、转运、无害化处理等功能完善的废旧地膜回收站340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232个,覆盖所有涉农区(市)、镇(街)、村(居),农业废弃物实现了统一收集、运输和处理。全市2700多个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部配建了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并正常使用。采取沉淀(堆肥)发酵还田、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生产沼气(生物天然气)和加工有机肥等方式,对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全市每年畜禽粪污利用量达646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5%。
  (六)排查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综合运用无人机、卫星遥感、水下机器人以及现场核查相结合的“空天地”一体化技术手段,排查河流153条、湖库22个,创新实施“排查、监测、交办、溯源、整治、销号、核查、监督”八步法工作机制,完成全市772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同步建立入河排污口动态排查评估和雨后加密监测制度,促进入河排污口工作走深走实。按照“取缔一批、治理一批、规范一批”的要求,6174个入海排污口整治全面完成,根治陆源污染入海。
  (七)丰富水环境管理手段。落实好横纵结合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补偿断面78个(有52个实行市区之间纵向补偿,14个市域内跨区界断面实行区与区之间横向补偿,另外12个为跨市界横向补偿断面),运用经济激励约束手段,撬动辖区治污积极性。严格水环境执法,坚持“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在推行网格化执法监管基础上,实施联合执法、交叉执法,“十四五”以来,查处涉水违法排污行为86个,处罚金额2212 万元。提升水质精细化、自动化监测水平,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54处,实现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人工加密监测及有条件的断面水质自动监测两个全覆盖。创新水环境智能化监管新模式,打造全市水环境监控管理的智能化综合信息系统,不断提升全市水生态环境管护的工作效能。
  保护水生态、治理水环境,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关系群众福祉。干净的水、清澈的河流、碧蓝的大海是我们青岛的骄傲,我们生活在美丽岛城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去呵护,改善水环境没有旁观者。“十四五”以来,虽然我市碧水保卫战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重点领域有待突破、难点问题有待攻坚、痛点部位有待消除、堵点之处有待疏通,我们将持续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保障全市水环境的“长治久清”,让一波碧水滋养美丽岛城。
  最后,衷心感谢广大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我市碧水保卫战工作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理解和参与。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宋明杰副市长的发布。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发布内容举手提问,提问前请说明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人民网 记者:
  刚才通报中,我们看到李村河获评了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请问我们在李村河的治理和保护中,有哪些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
  杨钊贤:
  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李村河是我市主城区的最大水系,发源于李沧区世园会区域,在环湾大道汇入胶州湾,主河道全长约21公里,主要支流张村河约20公里,这是这条河的基本情况,跨市北、李沧、崂山三区,整个流域汇水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伴随城市化快速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受河道水涵养功能不断弱化、污水收纳处理系统缺失等影响,李村河出现长期干涸、断流等现象,大量河道被人为占用,中、上游大部分河段河底硬化,枯水期河道高达3到4米的护堤常年裸露在外,影响了城市的自身形象和原有的生态环境。虽经多轮治理,但李村河水环境问题并未根治,到“十三五”初期,多个水质指标严重超标,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等都严重超标,下游多个河段甚至被确认为黑臭水体,严重影响了周边市民生活和青岛城市形象。2018年起,我市把李村河治理作为重点治水任务来抓,经过全方位的综合整治,李村河实现了从城市“黑臭水体”向“美丽河湖”的华丽转身。国家监测结果显示,李村河入海口国控断面水质已由2018年前的劣V类,转变为2020年至今的Ⅲ类。
  在李村河的治理保护中,我们主要做了“三个结合”。
  一是“陆域与水域”结合。陆域方面:大力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对流域内老旧小区、公园绿地、雨污管网等190个项目实施海绵改造,不断恢复地表土壤的水涵养功能;
  水域方面:将处理规模30万吨/日的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出水整体提标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每年约1.2亿吨水,用于李村河生态补水,确保了补水水质与李村河河流功能相匹配,其他沿线污水处理厂,流域内的有张村河的水质净化厂,还有世园会水质净化厂,也正在按照地表水准Ⅳ类的标准提标改造,预计到明年可以完成提标任务,都在逐步开展提标改造。坚持补水配套设施与污水处理厂提标同谋划,集中建设中水回补管网和动力系统,完成了李村河污水处理厂中水回补管网(动力系统)工程,通过污水处理厂中水为李村河补充稳定水源,污水资源化再利用,破解了城市河道无自然径流难题。
  二是“点与面”结合。对李村河入河排水口开展全流域排查整治,刚才全市的情况宋市长也给各位媒体朋友作了介绍,李村河共排查发现529个排口,其中市北区150多个、李沧区180多个、崂山区180多个。529个排口已全部完成溯源,其中需要进行整治的有36个,目前,已整治完成27个,剩余整治难度较大的9个排口正在抓紧治理中,计划年底前全部完工。
  在李村河中上游新建、扩容两座污水处理厂,其中新建张村河水质净化厂污水处理能力4万吨/日,扩容世园会水质净化厂污水处理能力0.6万吨/日。通过多点布局、生态耦联、梯级利用方式,设置再生水补水点12个,实现自上而下补水,日补水能力达到34.6万吨/日,从根本上解决了李村河无源头水的难题。
  三是“水质与颜值”结合。李村河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不仅确保水质达标,而且坚持“美”字当先,打造滨河亲水长廊,沿河建设了包括李村河党建生态主题公园在内的30处、2万平米休闲娱乐场所,岸边植被超过50余种,在河岸两侧打造集休闲健身、生态调节、商务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滨河绿色商住廊道。
  李村河治理的成功,始于问题导向、控源截污,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成于再生水循环利用创造的生态径流,同时在生态保护修复的赋能下,有效破解城市内无源之水的治理难题,走出了一条富含着“青岛智慧”的城市河流治理思路,为北方缺水城市内河治理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我就给大家汇报这么多。
  齐鲁法制网 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特别是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为做好上述工作,省市相继提出“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任务,请问我们青岛市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张旭东:
  感谢记者的提问。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重大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2021年,山东省委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责任分工》,第一次提出要深入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可以理解这项工作是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的一个提法,也是一项对山东省来讲的战略性任务。
  “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具体讲,“两个清零”第一个就是城市雨污河流管网要实现清零,第二个就是城市的黑臭水体要实现清零,一个是对管网,一个是对黑臭水体,一个提标就是城市污水处理厂要实现提标改造。这项任务提的标准在全国提出来以后,完成了以后要走在全国前列。
  为了贯彻省委的要求,青岛市8个部门在2022月8月份联合印发了《青岛市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要求青岛市提前一年率先于2024年实现“两个清零、一个提标”,也就是说省里要求三年完成这项攻坚任务,青岛市提出来要提前一年完成,增加了压力。具体来讲:一是城市雨污河流管网清零,城市黑臭水体清零,这是两个清零。对青岛市来讲,就是环胶州湾和延河流域,向这些流域排放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要实现提标改造,排放标准要提高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我们现在大多数叫一级A类标准,在这个基础上要提高一个档次。围绕这样一个任务,两年来,全市税务系统围绕这个目标推进了三个方面的工作,有望提前完成“两个清零、一个提标”的任务。
  一是基本完成排水管网排查任务,实现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刚才宋市长给大家通报情况的时候讲到了,全市进行了市政雨污排水管网的排查,排查长度6160公里,排查完成率99%,预计到今年11月底将完成全部的排查任务。根据这些排查的结果,把这些排查的情况分类整理归档,纳入到各个区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来各个区市根据我们排查的现状底子,有针对性、有序地进行老旧管网的改造。这是一大成果,提供了一个依据。再一个就是2022年底,我们青岛市完成了既有49.82公里市政雨污合流建筑小区的改造,原来的建设条件有限,排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有一些漏接错接的,有一些连在一起的,这个在青岛市,到去年年底已经实现了清零。这个区域过去主要集中在黄岛、胶州和平度,整个投资5.67亿。今年2月和6月,省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组成督导组、检查组,对我们青岛市的建成区整县制雨污合流管网进行抽检,青岛抽检合格,这就标志着青岛市成为省内首个实现整市域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清零任务的城市,我们是率先的。这是第一个。
  二是进一步夯实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青岛市经过排查,一共有城市黑臭水体14处,已于2017年完成治理。为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效,青岛市现在委托第三方每月都对这14处城市黑臭水体进行动态水质监测。给大家报告这个情况,这14处黑臭水体总体上水质保持稳定,没有发生返黑返臭现象。同时,今年年初以来,我们开展了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大排查大整治,除了这14处集中的黑臭水体之外,对全市域,包括城市县城的建成区大排查,看有没有新的黑臭水体,对其中102处水体进行重点抽检,也没有发现新的城市黑臭水体。目前,全市城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已实现动态清零。
  三是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大家知道,青岛市排海包括排河,所有的水都要进行治理,污水处理厂排放达不达标,是不是全部经过治理,这就是一道关口在整个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改造提升上。所以这项任务我们列为两年攻坚的一个目标,全省是三年,我们是两年攻坚。青岛市现在有24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244.6万吨/日,“两个清零、一个提标”任务中,其他的已经达标了,重点对这24座当中的16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到目前为止,即墨即发、西部、北部及平度崇杰等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已完成提标改造任务,16座当中这4座完成了改造任务,达到准Ⅳ类出水标准的污水处理能力达114万吨/日,占全部污水处理能力的46.6%,提前完成当时排的目标,要达到40%,现在已经超过了。同时,有12座污水处理厂现在正在进行提标改造,已经开工建设,正在进行提标改造,这12座污水处理厂项目包括李村河北岸水质净化厂、娄山河污水处理厂、龙泉河污水处理厂、城阳区污水处理厂、高新区污水处理厂、莱西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以及平度东部污水处理厂新建,这7座改造和新建任务现在正在大力度推进。同时,还有5座污水处理厂正在全力推进前期工作,明年将开工建设,明年也必须完工,这5座污水处理厂包括刚才杨局长给大家通报的世园会污水处理厂,也叫再生水的净化厂,再就是团岛污水处理厂要进行提标改造,还有张村河水质净化厂要进行扩建,还有高新区出口加工区污水处理厂,还有一座是胶州的崇杰污水处理厂,也就是城区的污水处理厂,这些污水处理厂都将在明年年底完成改造任务,到时青岛市整个污水处理厂和“两清零一提标”任务将全面完成。
  感谢。
  山东商报记者:
  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息息相关,请问:我市在治理农业生产污染,改善水生态环境方面都作了哪些工作。
  杜绍波:
  谢谢这位记者对农业生态保护的关注。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青岛市先后出台了《农业废弃物管理暂行办法》(青岛市政府令第280号)、《关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构建起了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按照“源头减量、过程监管、末端利用”的原则,我们实施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和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建“清零”行动,对种植业使用的化肥农药进行减量增效,对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这些工作有力促进了水体质量的提升。
  一是源头减量。我们把河湖、海域周边作为重点区域,大力推广使用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新技术,每年推广绿色发展的新技术15项以上,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生产对水质的影响。2022年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为24.6万吨和4979吨,分别比2021年下降2.49%和1.15%,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8年实现“负增长”。2023年,全市继续新增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9.6万亩,总面积达到130万亩,主要农作物的绿色防控率达到54%,据预测,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将会继续保持“负增长”。
  二是过程监管。为防控畜禽粪污处理不当对水体造成污染,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应建必建、运转正常,粪污无直排污染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建“清零”行动,把每年的汛期作为“必查”时段,组织力量开展全覆盖检查。目前,全市2700多个畜禽养殖场全部配建粪污处理设施并正常使用。
  三是末端利用。把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作为治理畜禽粪污对水体污染的根本措施,推广使用堆肥还田、生产沼气、加工有机肥、生物垫料、发酵床养殖等多种符合青岛实际的粪污处理利用新技术,不断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目前,全市每年畜禽粪污利用量达646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5%。
  改善提升水环境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快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发力,为保障全市水环境“长治久清”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杜绍波副局长。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其他需要了解的问题,会后请联系市生态环境局联系,联系电话:82899033。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


  发布会日期:
  2023年11月15日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充分展示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立足优势特色,强化使命担当,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政策举措、创新案例、生动实践、阶段成果,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由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共同围绕“青岛市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 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进行发布。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青岛市副市长  宋明杰同志;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  杨钊贤同志;
  市水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旭东同志;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正局级)、新闻发言人  杜绍波同志。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宋明杰副市长介绍我市水环境治理保护等领域有关工作情况,有请。
  宋明杰: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感谢长期以来对青岛市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借此机会,我谨代表青岛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青岛市“十四五”以来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进展情况。
  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顺应群众对良好水生态环境的美好期盼,围绕改善水环境质量这一核心目标,以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为重点,多措并举、创新手段、协调共治,全市碧水保卫战取得积极进展。
  一、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青岛市国省控地表水断面共有20个,其中国控14个、省控6个,市控地表水断面46个,
  分布在大沽河、白沙河、李村河、北胶莱河、泽河、南胶莱河、白马河、风河、墨水河、云溪河、嵯阳河等11个流域。
  “十四五”以来,全市重点河流水质不断改善,水生态功能逐步恢复。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20个国省控地表水断面全部达标,水质均达到Ⅳ类及以上,在2020年历史性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的基础上,V类及以下水体自2021年起连续保持清零。14个国控地表水断面中,Ⅲ类及以上优良水体比例71.4%,同比增加7.1%,较2020年提升了21.4个百分点。全市46个市控断面基本消除劣V类。市民身边的清水绿岸明显增多,李村河获评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二)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目前,我市共有16处城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其中,作为我市城市供水主要来源的棘洪滩水库(供水量占比约60%)水质达到Ⅱ类,优于国家Ⅲ类目标要求,群众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三)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得到巩固。河道黑臭水体不仅损害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我市首批排查发现的14处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已全部完成治理。每月组织对已治理黑臭水体进行水质监测,实行动态监管,避免出现水体返黑返臭。开展建成区城市黑臭水体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和日常巡查机制,工作重点由“治”转为“管”,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效,为市民创造出更多优质亲水空间。
  (四)近岸海域水质优良。在全国率先推行湾长制,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湾长的三级湾长体系,对全市海洋生态环保工作实施顶格协调和统一指挥。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巡湾3049次、里程1908公里。全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青岛灵山湾获评首批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第一名。
  二、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一)强化规划统筹引领。系统编制实施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出台《青岛市进一步提升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工作方案》并抓好落实,对全市国省控断面所在的11个水体20个断面制定了治理保护方案,“一河一策”精准施治。
  (二)精准管护水源地环境。立法先行,依法保护群众的“大水缸”,出台了新的《青岛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织密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安全网”。印发实施《青岛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在全省率先完成新一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调整及勘界立标等工作,水源保护区划更加科学、精准。突出实战效果,在崂山水库、小珠山水库、尹府水库等水源地组织开展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保护与预防并重,切实守牢水源地环境安全底线。
  (三)实施流域综合整治。围绕李村河、北胶莱河、大沽河等重点流域,以截污治污、河道清淤、中水回补和河道生态修复为主,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去年,重点推进实施了北胶莱河昌平路桥上游人工湿地、灵山卫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等33个水污染防治工程,今年正在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河道综合整治等方面的50个重点工程项目,实施重点环节或节点配档管理,夯实全市水环境保护基础。
  (四)提速推进“两清零一提标”。开展青岛市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清零、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三年攻坚行动,已完成市政污水管网排查约6160公里,改造市政雨污合流管网49公里,完成685处雨污管网缺陷问题和177个雨污合流管网建筑小区改造。自2022年以来,已完成即墨即发污水处理厂、平度崇杰污水处理厂等4座城市污水处理提标改造项目,以及城阳区“五水绕城”生态环境提升中水回用、西海岸新区龙泉河污水厂再生水利用等工程,全市城市再生水利用总量达到3.1亿吨/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以上。
  (五)防治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以河湖、海域周边为重点,以“优质化投入、清洁化生产、资源化利用”为主要内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全市化肥农药年使用量持续保持“负增长”。其中,2022年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为24.6113万吨和0.4979万吨,比上年分别减少1.15%和2.49%。建成具有贮存、转运、无害化处理等功能完善的废旧地膜回收站340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232个,覆盖所有涉农区(市)、镇(街)、村(居),农业废弃物实现了统一收集、运输和处理。全市2700多个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部配建了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并正常使用。采取沉淀(堆肥)发酵还田、农牧结合循环利用、生产沼气(生物天然气)和加工有机肥等方式,对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全市每年畜禽粪污利用量达646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5%。
  (六)排查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综合运用无人机、卫星遥感、水下机器人以及现场核查相结合的“空天地”一体化技术手段,排查河流153条、湖库22个,创新实施“排查、监测、交办、溯源、整治、销号、核查、监督”八步法工作机制,完成全市772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同步建立入河排污口动态排查评估和雨后加密监测制度,促进入河排污口工作走深走实。按照“取缔一批、治理一批、规范一批”的要求,6174个入海排污口整治全面完成,根治陆源污染入海。
  (七)丰富水环境管理手段。落实好横纵结合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补偿断面78个(有52个实行市区之间纵向补偿,14个市域内跨区界断面实行区与区之间横向补偿,另外12个为跨市界横向补偿断面),运用经济激励约束手段,撬动辖区治污积极性。严格水环境执法,坚持“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在推行网格化执法监管基础上,实施联合执法、交叉执法,“十四五”以来,查处涉水违法排污行为86个,处罚金额2212 万元。提升水质精细化、自动化监测水平,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54处,实现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人工加密监测及有条件的断面水质自动监测两个全覆盖。创新水环境智能化监管新模式,打造全市水环境监控管理的智能化综合信息系统,不断提升全市水生态环境管护的工作效能。
  保护水生态、治理水环境,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关系群众福祉。干净的水、清澈的河流、碧蓝的大海是我们青岛的骄傲,我们生活在美丽岛城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去呵护,改善水环境没有旁观者。“十四五”以来,虽然我市碧水保卫战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重点领域有待突破、难点问题有待攻坚、痛点部位有待消除、堵点之处有待疏通,我们将持续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保障全市水环境的“长治久清”,让一波碧水滋养美丽岛城。
  最后,衷心感谢广大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我市碧水保卫战工作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理解和参与。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宋明杰副市长的发布。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发布内容举手提问,提问前请说明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人民网 记者:
  刚才通报中,我们看到李村河获评了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请问我们在李村河的治理和保护中,有哪些主要做法和经验启示?
  杨钊贤:
  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李村河是我市主城区的最大水系,发源于李沧区世园会区域,在环湾大道汇入胶州湾,主河道全长约21公里,主要支流张村河约20公里,这是这条河的基本情况,跨市北、李沧、崂山三区,整个流域汇水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伴随城市化快速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受河道水涵养功能不断弱化、污水收纳处理系统缺失等影响,李村河出现长期干涸、断流等现象,大量河道被人为占用,中、上游大部分河段河底硬化,枯水期河道高达3到4米的护堤常年裸露在外,影响了城市的自身形象和原有的生态环境。虽经多轮治理,但李村河水环境问题并未根治,到“十三五”初期,多个水质指标严重超标,像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等都严重超标,下游多个河段甚至被确认为黑臭水体,严重影响了周边市民生活和青岛城市形象。2018年起,我市把李村河治理作为重点治水任务来抓,经过全方位的综合整治,李村河实现了从城市“黑臭水体”向“美丽河湖”的华丽转身。国家监测结果显示,李村河入海口国控断面水质已由2018年前的劣V类,转变为2020年至今的Ⅲ类。
  在李村河的治理保护中,我们主要做了“三个结合”。
  一是“陆域与水域”结合。陆域方面:大力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对流域内老旧小区、公园绿地、雨污管网等190个项目实施海绵改造,不断恢复地表土壤的水涵养功能;
  水域方面:将处理规模30万吨/日的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出水整体提标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每年约1.2亿吨水,用于李村河生态补水,确保了补水水质与李村河河流功能相匹配,其他沿线污水处理厂,流域内的有张村河的水质净化厂,还有世园会水质净化厂,也正在按照地表水准Ⅳ类的标准提标改造,预计到明年可以完成提标任务,都在逐步开展提标改造。坚持补水配套设施与污水处理厂提标同谋划,集中建设中水回补管网和动力系统,完成了李村河污水处理厂中水回补管网(动力系统)工程,通过污水处理厂中水为李村河补充稳定水源,污水资源化再利用,破解了城市河道无自然径流难题。
  二是“点与面”结合。对李村河入河排水口开展全流域排查整治,刚才全市的情况宋市长也给各位媒体朋友作了介绍,李村河共排查发现529个排口,其中市北区150多个、李沧区180多个、崂山区180多个。529个排口已全部完成溯源,其中需要进行整治的有36个,目前,已整治完成27个,剩余整治难度较大的9个排口正在抓紧治理中,计划年底前全部完工。
  在李村河中上游新建、扩容两座污水处理厂,其中新建张村河水质净化厂污水处理能力4万吨/日,扩容世园会水质净化厂污水处理能力0.6万吨/日。通过多点布局、生态耦联、梯级利用方式,设置再生水补水点12个,实现自上而下补水,日补水能力达到34.6万吨/日,从根本上解决了李村河无源头水的难题。
  三是“水质与颜值”结合。李村河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不仅确保水质达标,而且坚持“美”字当先,打造滨河亲水长廊,沿河建设了包括李村河党建生态主题公园在内的30处、2万平米休闲娱乐场所,岸边植被超过50余种,在河岸两侧打造集休闲健身、生态调节、商务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滨河绿色商住廊道。
  李村河治理的成功,始于问题导向、控源截污,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成于再生水循环利用创造的生态径流,同时在生态保护修复的赋能下,有效破解城市内无源之水的治理难题,走出了一条富含着“青岛智慧”的城市河流治理思路,为北方缺水城市内河治理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我就给大家汇报这么多。
  齐鲁法制网 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特别是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为做好上述工作,省市相继提出“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任务,请问我们青岛市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张旭东:
  感谢记者的提问。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重大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2021年,山东省委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责任分工》,第一次提出要深入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可以理解这项工作是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的一个提法,也是一项对山东省来讲的战略性任务。
  “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具体讲,“两个清零”第一个就是城市雨污河流管网要实现清零,第二个就是城市的黑臭水体要实现清零,一个是对管网,一个是对黑臭水体,一个提标就是城市污水处理厂要实现提标改造。这项任务提的标准在全国提出来以后,完成了以后要走在全国前列。
  为了贯彻省委的要求,青岛市8个部门在2022月8月份联合印发了《青岛市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要求青岛市提前一年率先于2024年实现“两个清零、一个提标”,也就是说省里要求三年完成这项攻坚任务,青岛市提出来要提前一年完成,增加了压力。具体来讲:一是城市雨污河流管网清零,城市黑臭水体清零,这是两个清零。对青岛市来讲,就是环胶州湾和延河流域,向这些流域排放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要实现提标改造,排放标准要提高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我们现在大多数叫一级A类标准,在这个基础上要提高一个档次。围绕这样一个任务,两年来,全市税务系统围绕这个目标推进了三个方面的工作,有望提前完成“两个清零、一个提标”的任务。
  一是基本完成排水管网排查任务,实现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刚才宋市长给大家通报情况的时候讲到了,全市进行了市政雨污排水管网的排查,排查长度6160公里,排查完成率99%,预计到今年11月底将完成全部的排查任务。根据这些排查的结果,把这些排查的情况分类整理归档,纳入到各个区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来各个区市根据我们排查的现状底子,有针对性、有序地进行老旧管网的改造。这是一大成果,提供了一个依据。再一个就是2022年底,我们青岛市完成了既有49.82公里市政雨污合流建筑小区的改造,原来的建设条件有限,排水管网和污水管网有一些漏接错接的,有一些连在一起的,这个在青岛市,到去年年底已经实现了清零。这个区域过去主要集中在黄岛、胶州和平度,整个投资5.67亿。今年2月和6月,省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组成督导组、检查组,对我们青岛市的建成区整县制雨污合流管网进行抽检,青岛抽检合格,这就标志着青岛市成为省内首个实现整市域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清零任务的城市,我们是率先的。这是第一个。
  二是进一步夯实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青岛市经过排查,一共有城市黑臭水体14处,已于2017年完成治理。为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效,青岛市现在委托第三方每月都对这14处城市黑臭水体进行动态水质监测。给大家报告这个情况,这14处黑臭水体总体上水质保持稳定,没有发生返黑返臭现象。同时,今年年初以来,我们开展了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大排查大整治,除了这14处集中的黑臭水体之外,对全市域,包括城市县城的建成区大排查,看有没有新的黑臭水体,对其中102处水体进行重点抽检,也没有发现新的城市黑臭水体。目前,全市城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已实现动态清零。
  三是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大家知道,青岛市排海包括排河,所有的水都要进行治理,污水处理厂排放达不达标,是不是全部经过治理,这就是一道关口在整个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改造提升上。所以这项任务我们列为两年攻坚的一个目标,全省是三年,我们是两年攻坚。青岛市现在有24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244.6万吨/日,“两个清零、一个提标”任务中,其他的已经达标了,重点对这24座当中的16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到目前为止,即墨即发、西部、北部及平度崇杰等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已完成提标改造任务,16座当中这4座完成了改造任务,达到准Ⅳ类出水标准的污水处理能力达114万吨/日,占全部污水处理能力的46.6%,提前完成当时排的目标,要达到40%,现在已经超过了。同时,有12座污水处理厂现在正在进行提标改造,已经开工建设,正在进行提标改造,这12座污水处理厂项目包括李村河北岸水质净化厂、娄山河污水处理厂、龙泉河污水处理厂、城阳区污水处理厂、高新区污水处理厂、莱西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以及平度东部污水处理厂新建,这7座改造和新建任务现在正在大力度推进。同时,还有5座污水处理厂正在全力推进前期工作,明年将开工建设,明年也必须完工,这5座污水处理厂包括刚才杨局长给大家通报的世园会污水处理厂,也叫再生水的净化厂,再就是团岛污水处理厂要进行提标改造,还有张村河水质净化厂要进行扩建,还有高新区出口加工区污水处理厂,还有一座是胶州的崇杰污水处理厂,也就是城区的污水处理厂,这些污水处理厂都将在明年年底完成改造任务,到时青岛市整个污水处理厂和“两清零一提标”任务将全面完成。
  感谢。
  山东商报记者:
  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息息相关,请问:我市在治理农业生产污染,改善水生态环境方面都作了哪些工作。
  杜绍波:
  谢谢这位记者对农业生态保护的关注。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青岛市先后出台了《农业废弃物管理暂行办法》(青岛市政府令第280号)、《关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构建起了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按照“源头减量、过程监管、末端利用”的原则,我们实施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和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建“清零”行动,对种植业使用的化肥农药进行减量增效,对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这些工作有力促进了水体质量的提升。
  一是源头减量。我们把河湖、海域周边作为重点区域,大力推广使用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新技术,每年推广绿色发展的新技术15项以上,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生产对水质的影响。2022年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为24.6万吨和4979吨,分别比2021年下降2.49%和1.15%,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8年实现“负增长”。2023年,全市继续新增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9.6万亩,总面积达到130万亩,主要农作物的绿色防控率达到54%,据预测,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将会继续保持“负增长”。
  二是过程监管。为防控畜禽粪污处理不当对水体造成污染,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应建必建、运转正常,粪污无直排污染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建“清零”行动,把每年的汛期作为“必查”时段,组织力量开展全覆盖检查。目前,全市2700多个畜禽养殖场全部配建粪污处理设施并正常使用。
  三是末端利用。把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作为治理畜禽粪污对水体污染的根本措施,推广使用堆肥还田、生产沼气、加工有机肥、生物垫料、发酵床养殖等多种符合青岛实际的粪污处理利用新技术,不断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目前,全市每年畜禽粪污利用量达646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5%。
  改善提升水环境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快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发力,为保障全市水环境“长治久清”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杜绍波副局长。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其他需要了解的问题,会后请联系市生态环境局联系,联系电话:82899033。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