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总体情况》新闻发布会

浏览:52


  发布会日期:
  2023年8月23日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们,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市海洋发展局积极落实《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组织开展了我市首届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加快培育一批创新性强、成长性高、发展潜力大的海洋企业,助力我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戚永战同志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戚永战副局长介绍情况,有请。
  戚永战:
  各位媒体朋友: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青岛市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的总体情况。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和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目标任务,为落实好《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发现和树立一批创新性强、成长性高、发展潜力大的海洋企业,市海洋发展局组织开展了我市首届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下面,我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评选活动背景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2021年中央有关文件赋予了青岛强化海洋功能和特色、带动形成一批现代海洋城市的重任。
  青岛海洋经济发达,海洋产业基础雄厚,28个海洋及相关产业门类在青岛都有布局,但在海洋新兴产业培育方面,我市还处于起步阶段。为进一步鼓励海洋企业做大做强、跨越发展,发挥好企业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去年我们在制定《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中,提出开展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旨在精准服务青岛市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目标定位,构建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树立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鲜明导向,助力我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由于这是国内首次开展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我们重点在评选活动过程中把握好三个原则,从各行各业中优选最具成长性的海洋企业,为全市海洋企业发展树立示范标杆。一是突出成长性,既衡量企业当前的成长情况,也考量企业未来的持续成长能力,让真正有成长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海洋企业脱颖而出。二是突出涉海性,紧扣涉海这个关键,重点支持一批核心产品、生产(服务)与海洋密切相关的企业,鼓励更多企业向海发展。三是突出引领性,在把握好前两个原则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评价企业的产品服务、业态模式等在细分行业是否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二、评选主要过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深化十项机制推动作风能力提升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和《青岛市“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精神,立足我市海洋经济特点,充分学习借鉴其他领域企业评选经验,深入区市、企业调查研究,紧扣高成长、海洋、创新等关键要素,科学设置能够有效体现企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优化申报、初审、复评、考察公示等评选流程,力争做到评选工作客观、公正、透明、科学。
  (一)科学设置评价指标
  在申报和初审阶段,设置了持续发展能力、创新研发能力两类一级指标,以及营收增长、地方贡献、品牌质量、荣誉、科研人员构成、涉海研发投入强度、人才科技实力、创新平台等8个二级指标。


 
  初审评价指标采取百分制。其中,持续发展能力占比60%,主要从企业的营收增长、地方贡献、品牌质量、荣誉等方面进行赋分。营收增长、地方贡献两项指标按照企业规模分三个层次评价,分别衡量企业涉海营业收入和地方贡献的增长量,分别占比35%和15%;品牌质量、荣誉两项指标分别占比5%,从企业是否获得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瞪羚企业等荣誉方面来进行赋分。创新研发能力占比40%,主要从科研人员构成、涉海研发投入强度、人才科技实力、创新平台等方面进行赋分。科研人员构成指标占比15%,主要衡量企业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全职员工数量;涉海研发投入强度占比15%,考量企业近三年平均涉海研发投入经费、所获得发明专利证书等情况;人才科技实力占比5%,主要考量企业获得各类科技、人才等奖项情况;创新平台占比5%,考量企业拥有海洋类科技创新平台情况。
  在复评阶段,设置了申报得分、涉海关联、社会效益、综合评价等指标维度,采用百分制。申报得分占比40%,对初审分数经过统一审核后按40%计入;涉海关联占比15%,主要衡量企业涉海营业收入占企业总营收的比重;社会效益占比15%,主要考察企业年度新增地方贡献情况;综合评价占比30%,主要由专家评审组根据企业的行业引领型、产品创新性、模式示范性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二)严格规范评选流程
  此次评选活动,因参与企业数量多、类型广,如何在科学设置评选指标的同时,保证评选过程的公平公正,是确保评选质量的关键。我们针对不同评选阶段,进一步优化完善评选程序,在保证公平的同时兼顾科学高效。
  在申报阶段,广泛宣传发动,设置较为宽松的申报门槛,企业涉海营收达到500万元以上均可参评,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申报,提高政策知晓率和参与度。
  在初审阶段,主要由区(市)、功能区海洋经济主管部门负责,采取资料审查、现场核验、专家评审等多种方式,综合考量企业情况,形成推荐企业名单,并集中征求了所在地生态环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务、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意见,保证企业申报数据的真实、可靠。
  在复评阶段,为确保评分标准客观、统一,我们聘请了第三方会计师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了审核,邀请山东海洋经济监测评估中心、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中国海洋学会等单位的5位外地高层次海洋领域专家,组建专家评审组,确保评选过程公平公正。
  在考察公示阶段,对入围复评阶段的企业进行实地勘查,了解企业真实经营情况,交流行业发展趋势现状。考察结束后,按程序在市海洋发展局网站进行了5个工作日的公示。
  (三)建立高成长性海洋企业培育库
  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建立高成长性海洋企业培育库,本次评选活动入围复评阶段的48家企业全部入库。针对今年入选20强的企业,将积极联合财政部门,按程序逐步兑现奖补资金,实实在在让获评企业享受到我市海洋政策的红利。针对其他未入选企业,将加强分类指导和跟踪分析,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领域、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对企业积极开展辅导和培育,引导企业快速发展,争取在今后的评选中脱颖而出。
  三、获评企业有关情况
  总体来看,本次获评的20强海洋企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均在各自海洋细分领域引领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引领型。具体名单如下:
  青岛海大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海德威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
  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国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森科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
  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儒海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青岛地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青岛密尔克卫化工储运有限公司
  山东朝辉自动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中海潮科技有限公司
  逢时(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科海健堂生物有限公司
  特瑞堡海洋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青岛海智源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海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青岛国赫通供应链有限公司
  青岛浩大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博研海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怡之航物流有限公司
  (共20家企业)
  从企业规模看,2022年营业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占比20%;1亿到5亿元之间的企业6家,占比30%;5000万到1亿元之间的企业6家,占比30%;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4家,占比20%。获评企业中民营企业达到17家,占比85%。
  从产业类型看,20强企业分布于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涉海设备制造、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信息服务、海洋技术服务等7个海洋产业类型。其中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企业6家,占比30%,主要生产南极磷虾油、深海鱼油、胶原蛋白肽等海洋保健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两类企业共6家,占比30%,主要是海洋工程装备生产企业和海洋船舶工业配套企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企业3家,占比15%,主要是与海洋港口、海洋交通运输有关的物流、货代、供应链管理类企业;海洋信息服务和海洋技术服务类企业3家,占比15%,主要是海洋信息处理、海洋软件开发、海洋环境评价服务类企业;涉海设备制造企业2家,占比10%,主要是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设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类企业。
  从地域分布看,获评企业基本体现了所在区(市)、功能区的海洋主导产业发展优势。比如,崂山区、西海岸新区海洋产业比较多元,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信息服务等类型企业均有获评。城阳区和即墨区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企业入选较多。市南区、市北区航运、物流等海洋交通运输业企业较为集聚。
  青岛市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吹响了我市服务海洋企业、大力发展海洋产业的集结号,发出了我市进一步强化海洋功能特色,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评选活动为契机,分领域、分赛道、分批次开展海洋优质企业培育计划,推进我市海洋规模以上企业爆发增长、海洋优质企业活力迸发、海洋上市企业突破发展、海洋龙头企业全面引领,逐步形成梯次跃动、良性互动、全产业链拉动的海洋产业发展生态,推动我市海洋经济实现新飞跃,开拓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新局面。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戚永战副局长的介绍。下面的时间请大家围绕发布的主题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现在请提问。
  中国自然资源报 记者:
  请问戚局长,开展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对于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戚永战:
  感谢您的提问。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细胞,也是城市创新发展的活力源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和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目标任务,要实现这一愿景和目标,离不开众多优质的海洋企业。我们开展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就是要补短板、树标杆、优环境,鼓励海洋企业做大做强、跨越发展,开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补短板。青岛海洋经济发达,连续多年在全国同类城市海洋经济体量排名第一,海洋产业基础雄厚,28个海洋及相关产业门类在青岛都有布局,但在海洋新兴产业培育方面,我市还处于起步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只有10%左右。我们通过此次评选活动,发现和树立了一批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信息服务等海洋新兴产业领域的优质海洋企业,我们相信通过持续开展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将会逐步补齐我市海洋产业的短板,助力我市海洋经济全面发展。
  二是树标杆。我市因海而生、凭海而兴,近年来,我们先后培育了山东港口、国信集团、北船重工、中海油海洋工程、明月海藻、聚大洋等一批海洋领域骨干企业。但对照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目标定位,对比国内其他先进海洋城市,我市在海洋细分领域还缺乏一批带动辐射能力强的标杆企业。通过此次评选活动,我们确实也发现了一批创新性强、成长性高、发展潜力大的隐形冠军企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全力支持和培育这些企业做优做强,树立青岛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典型、新标杆。
  三是优环境。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也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本月初我局印发实施了《青岛市海洋发展领域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在海洋领域打造“海洋好办”服务品牌,通过这些举措,我们不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海洋领域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导更多企业向海发展、来青投资,形成海洋企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谢谢。
  齐鲁晚报 记者:
  请问这次评选活动之后,在培育海洋企业方面,青岛市还将采取哪些举措?
  戚永战:
  感谢您的提问。
  这次活动之后,下一步,我们将以海洋实体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建立涉海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为目标,以推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政策、平台等要素集聚为手段,分领域、分赛道、分规模开展海洋企业培育计划,发挥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力、辐射引领力的涉海产业集群,助力青岛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能级提升。
  一是在海洋规上企业数量方面实现扩增。加强对海洋小微企业培育力度,引导海洋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并纳入“四上”企业库。通过专项活动,实现规模纳统企业数量显著扩增,进一步夯实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形成海洋规上企业千帆竞发的活跃氛围。我们现在的海洋规上企业大约2700多家,因为去年增长了接近200家,增长速度还是挺快的,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也能够让很多小微企业上规。
  二是扶持海洋优质企业数量倍增。加快推进海洋中小企业发展,支持涉海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企业、雏鹰企业等称号,鼓励涉海企业加大科研创新投入,不断强化核心竞争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涉海企业品牌,增强我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整体提升我市涉海企业的优质化水平。
  三是推动涉海上市企业突破激增。提升海洋领域金融服务水平,开展海洋拟上市企业精准指导帮扶,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壮大青岛市海洋领域核心上市企业梯队。
  四是打造涉海企业龙头矩阵。通过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做优做强,通过龙头带动,在现代渔业、海洋装备业、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海洋新能源、航运贸易与金融服务业等领域,打造一批海洋特色产业园区,推动我市海洋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矩阵的模式来推动集群化提升。
  谢谢。
  青岛信息港 记者:
  从20家获评企业看,我市海洋经济发展令人鼓舞,今年上半年我市海洋经济总体情况如何?
  戚永战:
  感谢您的提问,也感谢您的关心。
  今年以来,青岛市海洋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召开全市经略海洋工作会议暨市委海洋委全体会议,组织全市海洋重点项目观摩、“亮绩、赛绩”活动和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区(市)擂台赛,成功举办部、省、市共建联合国“海洋十年”合作中心签约仪式和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4月27号在北京举办了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北京)推介大会,今年活动不断,发展态势良好。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增长7.6%,去年是7.5%,我们上半年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增速,海洋一、二、三产分别增长2.9%、5%和10.5%,三次产业占比为2.4:47.3:50.3,三产占比超过一半。上半年,全市投资2000亿的90个海洋重点项目开工在建率84.4%,完成投资183.2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超过一半以上;全市海洋领域新签约项目55个,总投资额571.57亿元。
  海洋一产方面: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37.8万吨,同比增长2.34%,渔业产值98亿元,增长3%,保持了渔业的稳定增长。这个增长是来之不易的,因为我们现在对沿海的禁养区已经完全禁养了,限养区也正在清理过程中,我们的养殖腹地越来越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一产保持了增长,这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深蓝1号”网箱累计收鱼800吨,全球首艘10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累计收鱼超过1500吨;“国信2-1号”“国信2-2号”养殖工船开工建造。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增至21处,约占全国1/8,列全国第二位。6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今年我们成功邀请所罗门、巴新、基里巴斯、库克等太平洋岛国多位农渔业部长来青考察,务实推动双方在海洋渔业、科教互动、人文交流等领域国际合作,今年一产发展态势还是非常好的。
  海洋二产方面:海洋装备产业延续平稳增长势头,上半年全市海工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船舶工业增加值增长20.1%。国内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等高端海工装备在青建成交付,我国自主设计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开工建设。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总体平稳,增加值增长5%。成功举办“蓝色药库共同梦想”主题活动暨“蓝色药库”创新发展大会,海洋创新药物BG136启动临床试验,抗凝血GS19等4款海洋创新药正进行临床前研究。涉海材料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
  海洋三产方面:海洋旅游业迅速恢复增长,客流量和旅游收入均实现高位数增长。成功举办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完善服务配套设施,进入5A标准化运营阶段,新开通2条“海上观青岛”航线,旺季日均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海洋交通运输业综合实力稳步增长,增加值增长9.7%。今年上半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3.45亿吨和1394万标准箱,分别居全国第四、第三位,分别比去年上升一位。海铁联运量达115.2万标准箱,连续九年稳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名。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围绕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狠抓工作落实,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持续提升海洋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力度。持续加大对海洋经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力度,特别是对2700多家规上企业,密切关注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利税和就业用工等指标变化情况,深入把握苗头性、倾向性运行趋势,积极做好应对,保障海洋经济平稳运行。
  二是加速推进海洋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组织召开下半年全市海洋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全力推进海洋重点项目建设,适时谋划建设一批海洋特色产业园区。
  三是聚焦重点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高标准筹办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上海)推介会(8月30日),聚焦六条赛道,绘制产业招商图谱,组建招商专班,重点引进一批投资强度高、产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的海洋项目。
  四是推进海洋市场主体培育工程。这个与我们的高成长性企业是密切相关的,实施海洋产业和冠军企业倍增计划,组建“海洋之星”企业阵容,建立分领域、分赛道、分规模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努力打造一批海洋领域领军企业、链主型企业、行业骨干企业,通过企业的培育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谢谢。
  主持人:
  感谢戚局长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会后可以联系市海洋发展局,联系电话:85883870。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戚局长,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


  发布会日期:
  2023年8月23日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们,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市海洋发展局积极落实《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组织开展了我市首届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加快培育一批创新性强、成长性高、发展潜力大的海洋企业,助力我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戚永战同志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戚永战副局长介绍情况,有请。
  戚永战:
  各位媒体朋友: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青岛市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的总体情况。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和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目标任务,为落实好《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发现和树立一批创新性强、成长性高、发展潜力大的海洋企业,市海洋发展局组织开展了我市首届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下面,我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评选活动背景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2021年中央有关文件赋予了青岛强化海洋功能和特色、带动形成一批现代海洋城市的重任。
  青岛海洋经济发达,海洋产业基础雄厚,28个海洋及相关产业门类在青岛都有布局,但在海洋新兴产业培育方面,我市还处于起步阶段。为进一步鼓励海洋企业做大做强、跨越发展,发挥好企业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去年我们在制定《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中,提出开展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旨在精准服务青岛市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目标定位,构建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树立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鲜明导向,助力我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由于这是国内首次开展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我们重点在评选活动过程中把握好三个原则,从各行各业中优选最具成长性的海洋企业,为全市海洋企业发展树立示范标杆。一是突出成长性,既衡量企业当前的成长情况,也考量企业未来的持续成长能力,让真正有成长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海洋企业脱颖而出。二是突出涉海性,紧扣涉海这个关键,重点支持一批核心产品、生产(服务)与海洋密切相关的企业,鼓励更多企业向海发展。三是突出引领性,在把握好前两个原则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评价企业的产品服务、业态模式等在细分行业是否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二、评选主要过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深化十项机制推动作风能力提升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和《青岛市“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精神,立足我市海洋经济特点,充分学习借鉴其他领域企业评选经验,深入区市、企业调查研究,紧扣高成长、海洋、创新等关键要素,科学设置能够有效体现企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优化申报、初审、复评、考察公示等评选流程,力争做到评选工作客观、公正、透明、科学。
  (一)科学设置评价指标
  在申报和初审阶段,设置了持续发展能力、创新研发能力两类一级指标,以及营收增长、地方贡献、品牌质量、荣誉、科研人员构成、涉海研发投入强度、人才科技实力、创新平台等8个二级指标。


 
  初审评价指标采取百分制。其中,持续发展能力占比60%,主要从企业的营收增长、地方贡献、品牌质量、荣誉等方面进行赋分。营收增长、地方贡献两项指标按照企业规模分三个层次评价,分别衡量企业涉海营业收入和地方贡献的增长量,分别占比35%和15%;品牌质量、荣誉两项指标分别占比5%,从企业是否获得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瞪羚企业等荣誉方面来进行赋分。创新研发能力占比40%,主要从科研人员构成、涉海研发投入强度、人才科技实力、创新平台等方面进行赋分。科研人员构成指标占比15%,主要衡量企业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全职员工数量;涉海研发投入强度占比15%,考量企业近三年平均涉海研发投入经费、所获得发明专利证书等情况;人才科技实力占比5%,主要考量企业获得各类科技、人才等奖项情况;创新平台占比5%,考量企业拥有海洋类科技创新平台情况。
  在复评阶段,设置了申报得分、涉海关联、社会效益、综合评价等指标维度,采用百分制。申报得分占比40%,对初审分数经过统一审核后按40%计入;涉海关联占比15%,主要衡量企业涉海营业收入占企业总营收的比重;社会效益占比15%,主要考察企业年度新增地方贡献情况;综合评价占比30%,主要由专家评审组根据企业的行业引领型、产品创新性、模式示范性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二)严格规范评选流程
  此次评选活动,因参与企业数量多、类型广,如何在科学设置评选指标的同时,保证评选过程的公平公正,是确保评选质量的关键。我们针对不同评选阶段,进一步优化完善评选程序,在保证公平的同时兼顾科学高效。
  在申报阶段,广泛宣传发动,设置较为宽松的申报门槛,企业涉海营收达到500万元以上均可参评,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申报,提高政策知晓率和参与度。
  在初审阶段,主要由区(市)、功能区海洋经济主管部门负责,采取资料审查、现场核验、专家评审等多种方式,综合考量企业情况,形成推荐企业名单,并集中征求了所在地生态环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务、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意见,保证企业申报数据的真实、可靠。
  在复评阶段,为确保评分标准客观、统一,我们聘请了第三方会计师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了审核,邀请山东海洋经济监测评估中心、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中国海洋学会等单位的5位外地高层次海洋领域专家,组建专家评审组,确保评选过程公平公正。
  在考察公示阶段,对入围复评阶段的企业进行实地勘查,了解企业真实经营情况,交流行业发展趋势现状。考察结束后,按程序在市海洋发展局网站进行了5个工作日的公示。
  (三)建立高成长性海洋企业培育库
  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建立高成长性海洋企业培育库,本次评选活动入围复评阶段的48家企业全部入库。针对今年入选20强的企业,将积极联合财政部门,按程序逐步兑现奖补资金,实实在在让获评企业享受到我市海洋政策的红利。针对其他未入选企业,将加强分类指导和跟踪分析,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领域、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对企业积极开展辅导和培育,引导企业快速发展,争取在今后的评选中脱颖而出。
  三、获评企业有关情况
  总体来看,本次获评的20强海洋企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均在各自海洋细分领域引领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引领型。具体名单如下:
  青岛海大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海德威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
  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国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森科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
  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儒海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青岛地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青岛密尔克卫化工储运有限公司
  山东朝辉自动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中海潮科技有限公司
  逢时(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科海健堂生物有限公司
  特瑞堡海洋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青岛海智源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海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青岛国赫通供应链有限公司
  青岛浩大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博研海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怡之航物流有限公司
  (共20家企业)
  从企业规模看,2022年营业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占比20%;1亿到5亿元之间的企业6家,占比30%;5000万到1亿元之间的企业6家,占比30%;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4家,占比20%。获评企业中民营企业达到17家,占比85%。
  从产业类型看,20强企业分布于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涉海设备制造、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信息服务、海洋技术服务等7个海洋产业类型。其中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企业6家,占比30%,主要生产南极磷虾油、深海鱼油、胶原蛋白肽等海洋保健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两类企业共6家,占比30%,主要是海洋工程装备生产企业和海洋船舶工业配套企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企业3家,占比15%,主要是与海洋港口、海洋交通运输有关的物流、货代、供应链管理类企业;海洋信息服务和海洋技术服务类企业3家,占比15%,主要是海洋信息处理、海洋软件开发、海洋环境评价服务类企业;涉海设备制造企业2家,占比10%,主要是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设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类企业。
  从地域分布看,获评企业基本体现了所在区(市)、功能区的海洋主导产业发展优势。比如,崂山区、西海岸新区海洋产业比较多元,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信息服务等类型企业均有获评。城阳区和即墨区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企业入选较多。市南区、市北区航运、物流等海洋交通运输业企业较为集聚。
  青岛市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吹响了我市服务海洋企业、大力发展海洋产业的集结号,发出了我市进一步强化海洋功能特色,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评选活动为契机,分领域、分赛道、分批次开展海洋优质企业培育计划,推进我市海洋规模以上企业爆发增长、海洋优质企业活力迸发、海洋上市企业突破发展、海洋龙头企业全面引领,逐步形成梯次跃动、良性互动、全产业链拉动的海洋产业发展生态,推动我市海洋经济实现新飞跃,开拓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新局面。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戚永战副局长的介绍。下面的时间请大家围绕发布的主题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现在请提问。
  中国自然资源报 记者:
  请问戚局长,开展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对于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戚永战:
  感谢您的提问。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细胞,也是城市创新发展的活力源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和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目标任务,要实现这一愿景和目标,离不开众多优质的海洋企业。我们开展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就是要补短板、树标杆、优环境,鼓励海洋企业做大做强、跨越发展,开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补短板。青岛海洋经济发达,连续多年在全国同类城市海洋经济体量排名第一,海洋产业基础雄厚,28个海洋及相关产业门类在青岛都有布局,但在海洋新兴产业培育方面,我市还处于起步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只有10%左右。我们通过此次评选活动,发现和树立了一批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信息服务等海洋新兴产业领域的优质海洋企业,我们相信通过持续开展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将会逐步补齐我市海洋产业的短板,助力我市海洋经济全面发展。
  二是树标杆。我市因海而生、凭海而兴,近年来,我们先后培育了山东港口、国信集团、北船重工、中海油海洋工程、明月海藻、聚大洋等一批海洋领域骨干企业。但对照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目标定位,对比国内其他先进海洋城市,我市在海洋细分领域还缺乏一批带动辐射能力强的标杆企业。通过此次评选活动,我们确实也发现了一批创新性强、成长性高、发展潜力大的隐形冠军企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全力支持和培育这些企业做优做强,树立青岛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典型、新标杆。
  三是优环境。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也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本月初我局印发实施了《青岛市海洋发展领域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在海洋领域打造“海洋好办”服务品牌,通过这些举措,我们不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海洋领域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引导更多企业向海发展、来青投资,形成海洋企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谢谢。
  齐鲁晚报 记者:
  请问这次评选活动之后,在培育海洋企业方面,青岛市还将采取哪些举措?
  戚永战:
  感谢您的提问。
  这次活动之后,下一步,我们将以海洋实体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建立涉海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为目标,以推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政策、平台等要素集聚为手段,分领域、分赛道、分规模开展海洋企业培育计划,发挥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力、辐射引领力的涉海产业集群,助力青岛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能级提升。
  一是在海洋规上企业数量方面实现扩增。加强对海洋小微企业培育力度,引导海洋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并纳入“四上”企业库。通过专项活动,实现规模纳统企业数量显著扩增,进一步夯实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形成海洋规上企业千帆竞发的活跃氛围。我们现在的海洋规上企业大约2700多家,因为去年增长了接近200家,增长速度还是挺快的,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也能够让很多小微企业上规。
  二是扶持海洋优质企业数量倍增。加快推进海洋中小企业发展,支持涉海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企业、雏鹰企业等称号,鼓励涉海企业加大科研创新投入,不断强化核心竞争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涉海企业品牌,增强我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整体提升我市涉海企业的优质化水平。
  三是推动涉海上市企业突破激增。提升海洋领域金融服务水平,开展海洋拟上市企业精准指导帮扶,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壮大青岛市海洋领域核心上市企业梯队。
  四是打造涉海企业龙头矩阵。通过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做优做强,通过龙头带动,在现代渔业、海洋装备业、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海洋新能源、航运贸易与金融服务业等领域,打造一批海洋特色产业园区,推动我市海洋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矩阵的模式来推动集群化提升。
  谢谢。
  青岛信息港 记者:
  从20家获评企业看,我市海洋经济发展令人鼓舞,今年上半年我市海洋经济总体情况如何?
  戚永战:
  感谢您的提问,也感谢您的关心。
  今年以来,青岛市海洋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召开全市经略海洋工作会议暨市委海洋委全体会议,组织全市海洋重点项目观摩、“亮绩、赛绩”活动和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区(市)擂台赛,成功举办部、省、市共建联合国“海洋十年”合作中心签约仪式和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4月27号在北京举办了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北京)推介大会,今年活动不断,发展态势良好。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增长7.6%,去年是7.5%,我们上半年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增速,海洋一、二、三产分别增长2.9%、5%和10.5%,三次产业占比为2.4:47.3:50.3,三产占比超过一半。上半年,全市投资2000亿的90个海洋重点项目开工在建率84.4%,完成投资183.2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超过一半以上;全市海洋领域新签约项目55个,总投资额571.57亿元。
  海洋一产方面: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37.8万吨,同比增长2.34%,渔业产值98亿元,增长3%,保持了渔业的稳定增长。这个增长是来之不易的,因为我们现在对沿海的禁养区已经完全禁养了,限养区也正在清理过程中,我们的养殖腹地越来越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一产保持了增长,这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深蓝1号”网箱累计收鱼800吨,全球首艘10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累计收鱼超过1500吨;“国信2-1号”“国信2-2号”养殖工船开工建造。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增至21处,约占全国1/8,列全国第二位。6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今年我们成功邀请所罗门、巴新、基里巴斯、库克等太平洋岛国多位农渔业部长来青考察,务实推动双方在海洋渔业、科教互动、人文交流等领域国际合作,今年一产发展态势还是非常好的。
  海洋二产方面:海洋装备产业延续平稳增长势头,上半年全市海工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船舶工业增加值增长20.1%。国内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等高端海工装备在青建成交付,我国自主设计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开工建设。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总体平稳,增加值增长5%。成功举办“蓝色药库共同梦想”主题活动暨“蓝色药库”创新发展大会,海洋创新药物BG136启动临床试验,抗凝血GS19等4款海洋创新药正进行临床前研究。涉海材料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
  海洋三产方面:海洋旅游业迅速恢复增长,客流量和旅游收入均实现高位数增长。成功举办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完善服务配套设施,进入5A标准化运营阶段,新开通2条“海上观青岛”航线,旺季日均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海洋交通运输业综合实力稳步增长,增加值增长9.7%。今年上半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3.45亿吨和1394万标准箱,分别居全国第四、第三位,分别比去年上升一位。海铁联运量达115.2万标准箱,连续九年稳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名。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围绕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狠抓工作落实,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持续提升海洋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力度。持续加大对海洋经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力度,特别是对2700多家规上企业,密切关注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利税和就业用工等指标变化情况,深入把握苗头性、倾向性运行趋势,积极做好应对,保障海洋经济平稳运行。
  二是加速推进海洋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组织召开下半年全市海洋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全力推进海洋重点项目建设,适时谋划建设一批海洋特色产业园区。
  三是聚焦重点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高标准筹办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上海)推介会(8月30日),聚焦六条赛道,绘制产业招商图谱,组建招商专班,重点引进一批投资强度高、产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的海洋项目。
  四是推进海洋市场主体培育工程。这个与我们的高成长性企业是密切相关的,实施海洋产业和冠军企业倍增计划,组建“海洋之星”企业阵容,建立分领域、分赛道、分规模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努力打造一批海洋领域领军企业、链主型企业、行业骨干企业,通过企业的培育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谢谢。
  主持人:
  感谢戚局长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会后可以联系市海洋发展局,联系电话:85883870。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戚局长,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