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时指出,“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要求,去年以来,市委组织部会同市政府办公厅坚持党建引领、数字赋能,构建了“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体系,一体化受理和解决群众、市场主体和基层的民生、发展、执法三大类诉求,提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为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今天我们举办新闻发布会。为此,特别邀请到:
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专职副书记 梁述军同志;
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 门杰同志;
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 牛向荣同志。
欢迎3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梁述军书记介绍:“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体系的相关情况,有请。
梁述军: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在这里同大家见面,介绍“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体系有关情况,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一起交流。
“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体系于去年10月份建设完成并试运行,经过近半年的反复测试完善,今天正式上线运行。这次发布会以后,标志着“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体系的正式运行,下面,我介绍一下“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体系的有关情况。
一、背景和意义
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组织部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在深入调研和学习借鉴外地做法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建设“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体系,探索以信息化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的新路径。
首先,这是贯彻落实上级要求的具体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社会治理效能实现新跃升”的目标要求。通过建设“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体系,将进一步拓宽和畅通群众、市场主体和基层的诉求表达通道,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推动“人人都是网格员”变为现实,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其次,这是加快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的有力抓手。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的目标。市委要求,市委组织部负责,学习借鉴外地在智慧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提升我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工作水平。通过建设“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体系,强化数字化赋能,能够更加精准有效地回应解决群众诉求,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智能化智慧化水平。
再次,这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在建设“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体系过程中,始终坚持为民导向,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群众诉求有人响应、有人解决、有人回复,解决好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体系基本情况
(一)名称内涵。“青诉”谐音“倾诉”,寓意平台倾听群众诉求。“即办”就是立即办理、即刻办理、快速办理。“青诉即办”就是指对群众诉求快速响应、快速解决,努力做到解决精准、服务精细,让群众满意。
(二)目标任务。主要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着力解决好群众、市场主体和基层“民生、发展、执法”三大类诉求,努力将诉求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提高群众满意度、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加快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探索有效路径、提供重要支撑。
(三)主要架构
平台体系的主要架构是“10+1”:
“10”,即10个区(市)级诉求解决平台。一般包括综合指挥平台、工作端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直接受理群众诉求。10个区(市)平台分别是市南区“暖南诉办”平台、市北区“北尚诉办”平台、李沧区“李即办”平台、崂山区“崂先办”平台、黄岛区“诉速办”平台、城阳区“城心办”平台、即墨区“即诉即办”平台、胶州市“胶心办”平台、平度市“平读心声”平台和莱西市“爱莱西”平台。区(市)平台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办事流程、技术标准都是统一的。大家可以打开微信,通过搜索区(市)平台名称或者扫一扫区(市)平台二维码,关注所在区(市)平台微信公众号,点击下面菜单栏上报诉求,即可实现诉求一键办理。
“1”,即市级“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包括指挥中心、数据分析、监测预警等模块。主要功能是展示各区(市)平台诉求事项办理情况、转办区(市)需要市直部门办理的诉求事项、对区(市)平台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等,不直接受理群众诉求。市政府办公厅具体负责市级平台的运营管理,市级平台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信息平台联动运行,实行数据和信息的共享。
(四)主要特点。
一是党建引领。把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作为诉求解决的前提和保障,由党组织牵头凝聚政府部门、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形成诉求解决合力。
二是闭环管理。各类诉求全部通过区(市)平台微信公众号上报平台,实现“一个门进”,诉求办理结果全部通过平台审核把关后统一反馈,实现“一个门出”,形成工作闭环。
三是信息支撑。群众使用微信公众号,网格员和工作人员使用工作端APP,区(市)平台使用综合指挥系统,所有诉求事项线上管理、线下解决,实现全程留痕、全程追溯、实时监督。
四是法治保障。对照“三定”方案,制定统一的镇街、部门职责任务清单,作为诉求分办和镇街、部门履职的依据,确保“法定职责必须为”。制定出台《“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诉求办理工作规范(试行)》,提高诉求办理的规范化水平。
五是平台权威。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将诉求办理情况考核结果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强化监督问责,各级党员干部在诉求办理工作中,存在作风不实、落实不力、推诿扯皮、拒不执行等问题的,依规依纪依法进行问责追责。
(五)初步成效。截至今天上午,10个区(市)平台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为295万人,共受理各类诉求事项15.5万件,诉求解决率为90.46%,满意率为96.55%,群众、市场主体和基层的大量诉求在平台上得到了有效解决。
三、下步工作打算和考虑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优做实“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体系,不断提高群众诉求的解决率和满意率,确保群众诉求办得了、办得快、办得好。
一是完善制度保障。制定出台市、区(市)两级诉求办理考核办法、问责规定等配套制度,健全工作机构,配强工作力量,为平台体系运行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做强线下支撑。坚持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网格,推进资源、服务、管理更加向社区下沉、向网格聚焦,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能力。
三是持续加强创新。结合群众需求和治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平台功能,持续推动平台体系迭代升级。
在此,希望广大市民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关注和使用各区(市)诉求解决平台,多提意见建议,我们将持续努力,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我的发布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梁书记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网 记者:请问“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受理的诉求事项范围包括哪些?谢谢。
梁述军: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主要受理民生、发展和执法三类诉求,即群众反映的民生诉求,企业等市场主体提出的发展诉求,镇(街道)或部门(单位)提出的单个部门(单位)无法处理、需要联合执法或其他部门(单位)支持配合的执法诉求。我们坚持了一个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诉求事项不属于平台受理范围,一般会在诉求上报界面进行提示。不受理事项主要是指经平台审核后符合以下情况的,不列入受理范围:(1)须通过诉讼、仲裁、纪检监察、行政复议、政府信息公开等程序解决的事项和已进入信访渠道的事项;(2)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的事项;(3)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事项;(4)属于军队职责范围的事项;(5)依法应当通过110、119、120、122等紧急服务专线处理的事项;(6)恶意攻击、骚扰或无实质诉求的事项;(7)不在本辖区管辖范围的事项。需要说明的是,平台不受理,并不意味这些事项没人管没人问。我们在受理环节明确分流,找到更有效的途径去解决,请大家放心,只要是事关群众的合理诉求,我们都会努力解决,并限时办理,即使个别诉求短时间内解决不了也会明确告知解决时限和方式。
刚才这些内容是我们既有受理的范围的三大类诉求,还有我们不予受理的一些具体事项,我就回答到这儿,谢谢您的提问。
中国报道 记者:请问“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与12345热线平台如何联动运行,有哪些措施保证平台的运行?有哪些措施保证平台的运行?谢谢。
门杰: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您所说的12345热线,全称是“青岛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这个平台包括了12345热线电话、青岛12345微信公众号、市长信箱等20余条渠道,多年来一直面向市民企业,直接受理来电来信反映的各类非紧急类诉求。刚才也介绍了,“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是一个“10+1”的体系,其中10个区(市)平台负责直接受理各类诉求事项,市级平台主要是展示各区(市)平台工作办理的情况,监督对区(市)平台的运行情况,以及转办区(市)需要市直部门办理的诉求事项。简单来说,市级“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依托市12345热线平台,并在该平台上独立运行。
下一步,我们将多措并举,推动二者融合发展,努力为市民、企业服好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组织部和市政府办公厅将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健全工作规范。市12345热线现有的工作标准、运行规范,很多都可以为“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提供借鉴,我们也会根据“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的特点,增加相应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要把这项工作纳入2023年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通过考核督促各区(市)、各部门提高重视程度、切实解决好市民企业反映的问题。三是推动数据共享。2023年,我们将全面打通“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与市12345平台的数据连接,加强对诉求类型的分析,对有关业务量变化趋势的比对,实现“青诉即办”平台与市12345平台的耦合发展。同时,加强与市委党校“青年博士团”等专家智库合作,深挖细研相关数据,努力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更加精准的参考建议。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儿,谢谢。
百度青岛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的诉求办理流程?谢谢。
牛向荣: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市委组织部和市政府办公厅专门出台了《“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诉求办理工作规范》,对诉求办理工作流程作了全面规范。总的来讲,民生诉求是自下而上办理,发展诉求和执法诉求是自上而下办理。具体流程是:
第一步,受理。群众、企业、镇(街道)或部门(单位)通过所在区(市)的平台微信公众号反映诉求。对于民生诉求,一般先由村(社区)响应办理,村(社区)解决不了的上报镇(街道)办理,镇(街道)解决不了的上报区(市)平台,由平台分析研判,转交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办理。对于发展诉求,由区(市)平台分析研判,转交相关职能部门(单位)限时办理。对于执法诉求,由平台进行研判,明确主责部门(单位)、配合部门(单位)和完成时限,按规定开展联合执法。区(市)平台受理、需要市直部门(单位)协调解决的诉求事项,由区(市)平台流转市级平台,经市级平台审核后转交相关市直部门(单位)办理,办理结果向市级平台进行反馈。
第二步,办理。承办单位受理诉求后,对合理诉求应当及时解决,不合理诉求耐心解释清楚。对于民生诉求,属咨询、建议类的事项,在受理后1个工作日内办结;属投诉类的问题,从速办理,简单问题在受理后2个工作日内办结,复杂问题在受理后5个工作日办结。对于发展诉求和执法诉求,承办单位一般应在受理后10个工作日内办结,特别复杂的问题一般不超过20个工作日。平台通过红黄蓝灯模式智能提示剩余办理时限。诉求办理确需延期的,承办单位需向市级平台或区(市)平台提交申请。
第三步,答复。线下办理后,对诉求进行线上答复,答复内容包括诉求人的基本情况、答复的政策依据和办理结果、办理责任人、联系电话等要素。答复内容须经办理单位专门科(处)室及负责人审核把关后,提交区(市)平台,经平台审核通过后,由区(市)平台统一答复。市直部门(单位)的答复件,经市级平台审核后,流转至区(市)平台统一答复。
第四步,评价。答复意见经平台审核通过,反馈诉求人,诉求人对诉求办理结果进行评价,包括满意度评价和解决情况评价。诉求人对办理结果评价满意或基本满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视为诉求办结。诉求人对办理结果评价“不满意”“未解决”的,诉求事项返回平台进行二次办理,二次办理结果评价“不满意”或者“未解决”的,对承办单位进行履职评估,连续两次评估未完成的,移交有关部门依规依纪依法问责追责。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儿,谢谢。
主持人:感谢牛向荣处长的解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相关问题,会后可以联系市委组织部,联系电话:51915901。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