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青岛市公园城市建设重点任务》新闻发布会

浏览:166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2023年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4场。由市公园城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发布。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公园城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市园林和林业局党组书记 局长 耿以龙同志;
  市园林和林业局副局长 丛锦松同志;
  市公园城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市园林和林业局副局级领导干部 钱达勇同志。
  欢迎3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耿以龙局长介绍2023年度青岛市公园城市建设重点任务情况,有请。
  耿以龙: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公园城市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2022年,市委、市政府印发《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公园城市建设攻坚行动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一年来,共建设山头公园60个、城市绿道163公里、口袋公园79个、林荫廊道59条、立体绿化114处,各项任务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绿色距离市民更近了,进山入园更方便了。2023年,市公园城市建设指挥部将聚力攻坚,推进城市绿化品质提升,力争完成三年攻坚任务的90%,三年任务力争两年完成,大块的工作、主要的任务,立足于前两年基本完成,明年就进入收尾阶段,力争把更多绿色带到市民身边。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今年公园城市建设重点任务。
  一、工作目标
  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以“公园+”“绿道+”为统领,以绿化为民、绿化惠民为根本宗旨,2023年全市将组织实施101个公园城市建设项目,具体为287项攻坚任务。包括新、改建滨海绿道57.8公里,建设山头公园7个、综合公园7个、口袋公园80个,林荫廊道45条,立体绿化113处、荒山造林5000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万亩、复壮古树名木150株,建设古树公园2处。
  二、重点任务
  依托青岛“山、海、城”自然生态基底,依据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布局,在2022年建设项目的基础上,串园为带、聚带成网,重点推进“一带两园六十山,多廊多点一示范”项目建设,让市民“出门入园”的愿望更近一步,让市民离绿色更近一步。
  (一)一带:做美一条滨海绿化风光带。以滨海绿道建设为引领,完善服务驿站,丰富节点公园,做好绿地更新,打造一步一景的绿色景观带。一是攻坚滨海绿道建设。全面提升栈桥海水浴场段、贯通海军博物馆段,改造东海东路段,完善西海岸蓝湾绿道段,新建城阳区科技馆段、胶州市大沽河段,实现滨海绿道全面品质提升。二是做好节点公园建设。全面推进石老人滨海公园开工,完成栈桥公园、小青岛公园、八大关景区绿地提升、唐岛湾南岸公园改造、蓝色硅谷滨河公园建设,提升区域服务功能。三是做好城区向海一侧绿地更新。推进滨海绿地精细化管护,因地制宜“减绿透海”,为市民留足沿海休憩空间,展示“蓝绿交织”的和谐滨海景观。
  (二)两园:做韵太平山、浮山两大公园。以太平山、浮山环山绿道为基础,结合景观性、功能性、服务性,全面提升太平山中央公园、浮山森林公园。一是完善太平山、浮山环山绿道周边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增设景观小品,丰富绿化植物景观,依托现有植物资源打造杜鹃谷、丁香谷、桦树谷等景点,确保3月底环山绿道全面向市民开放。二是进一步排查太平山、浮山绿线范围内建筑,拆除无利用价值的建筑,除必要的管理用房外,保留建筑全部作为公益服务场所向市民开放。三是进一步扩大太平山、浮山出入口,挖掘停车资源,建设停车场,让市民更加便捷游园。四是全面提升园区品质,对太平山中央公园内中山公园、植物园、动物园设施逐步提升,更新榉林公园内老化服务设施,全面梳理太平山水系,提升防洪能力,做好园区交通引导,实现太平山中央公园“多园一体”。进一步挖掘浮山绿道周边休闲空间,设立景观小品,增加服务设施,建设滨湖游园、体育运动公园,完善浮山服务功能。五是对太平山、浮山实施森林生态修复,通过间伐、修枝、补植、林相改造等方式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提升山林景观效果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形成太平山、浮山森林景观,让我们城市拥有一片森林。对太平山、浮山实行市级集中统一管理,维护好建设成果。
  (三)六十山:做精60个山头公园管护。对2022年完成的60处山头公园,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提升绿化品质和服务功能。实行山头公园管理市级考核制度,推进山头公园管护向精细化转变,维护绿化成果,完善服务设施,坚决杜绝占绿、毁绿现象发生。启动合肥路北山(齐鲁康体公园)、双峰山公园、盟旺山公园、老虎山公园(城阳区范围)等7个山头公园建设,拆除私搭乱建、毁绿种菜,实施生态修复,建设登山步道和休闲设施,增强绿化景观功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
  (四)多廊:做细45条林荫廊道。以道路、水系为载体,种植高大乔木,对具备条件的单一景观型绿化带适当增加“可进入”节点,通过游步道建设、休闲空间改造和行道树补植、立体绿化、拆墙透绿等措施,提升公交站、地铁站至居民小区的慢行绿荫率,覆盖“最后一公里”,贴心服务市民。一是推进沿路绿道建设。对城市道路周边绿化带综合提升,完善行道树和绿道等服务设施,包括宁夏路、高雄路、银川路、合肥路、唐山路、同安路、深圳路等重点道路。二是建设河道绿廊。实施白沙河西段、金水河、西海岸新区乔家洼河、胶州市云溪河、平度市围山河等河道整治,提升河岸绿化水平,建设沿河绿道,打造气韵生动的滨河景观。
  (五)多点:做实200处城市微更新。全面梳理、挖掘老城区空间,结合拆违治乱、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建绿与插缝建绿相结合,建设口袋公园,实施立体绿化,给百姓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福利。一是深入做好老公园改造。完成海泊河公园提升,拓展城市空共空间,目前正在对海泊河进行拆墙透绿,拆除海泊河周边的围栏、外墙,让海泊河这块绿地跟城区融为一体。同时,结合拆除围栏增设出入口,方便市民进出。做好胶州公园、莱西月湖公园等老公园更新,完成平度长水湖公园水系改造、现河公园整治提升,维持公园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提升服务功能和品质,让老公园迸发新活力。老公园的改造提升也是这几年国内一些先进城市的做法,最近在做的上海、北京、成都等城市,都在根据市民对公共绿地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增加功能,满足市民的需要。二是挖掘空间建设口袋公园。以老旧居住区为重点,在江西路、泰州路、逍遥三路、居仁路等拥挤的老旧城区挖掘灰色空间,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为老城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和交流空间,助力老城复兴。三是做好桥下空间绿化整治。对拆违、腾挪的桥下空间实施立体绿化,重点完善重庆路高架桥、胶宁高架桥下立体绿化,建设绿色空间,推进城市绿化多维扩展。四是开展重点道路和区域周边公园绿地品质提升行动。积极配合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环境整治,对“两主、两备、一区”69条道路周边绿地进行绿化提升,因地制宜增加园林小品和植物景观,确保绿地卫生整洁、精细美观,擦亮城市名片。
  (六)一示范:做强省级公园城市试点区。2022年12月,城阳区被省住建厅确定为山东省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区,2023年,全市公园城市建设将以城阳区为模板,根据公园城市建设规划确定的布局,全面推进白沙河综合治理、河套滨海公园、山水路公园、崇阳路公园等建设项目,聚焦厚植城市生态本底、完善城市绿化体系、提升城市园林品质、促进城市宜居宜业等重点任务,优化区域生态绿化布局,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园城市政策标准、发展路径和建设方式,为全面建成人、城、境、业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公园城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各位媒体朋友,2023年是全市公园城市建设攻坚年,我们将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城市环境,让城市拥有更多绿色,最大限度便民、利民、惠民,增加市民的绿色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市民宜居幸福指数。欢迎媒体朋友和广大市民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耿以龙局长的介绍。接下来的时间给在座的媒体朋友们,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党政理论网 记者:刚才您介绍到将进一步挖掘浮山停车资源,能否介绍一下浮山停车场的建设情况?
  耿以龙: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浮山和太平山“两山”整治之初,我们就在考虑如何能更方便地解决市民的出行问题,围绕对浮山建设的整治我们做了两件事,一是梳理周边的公共交通资源,二是梳理周边的停车场资源,这是对现有的存量进行分析。
  第二个,研究增量的问题。目前整体浮山的建设,绿道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新地标和打卡地,浮山13.5公里的绿道已经贯通。随着前往浮山游玩的市民日益增多,目前看对停车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件事我们在启动之初就对浮山周边的停车场资源进行了优化。
  目前正在建设的停车场有四处,分别是市南区宁德路、市北区劲松三路、崂山区青大一路和山东头路停车场,这四处停车场立足于挖掘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停车场,地上部分覆绿建成公园,同时作为整个浮山森林公园的主出入口。目前在建的四处地下停车场可以提供停车位894个。一是市南区宁德路停车场。这是原来的精工机械厂,利用它的地下空间,这个面积可以达到2.3万平米,地下4层建筑,停车位280个,地上建设入口集散广场及驿站,场地东端有无障碍人行坡道与浮山主绿道相连,计划6月底竣工,目前正在加紧施工建设。二是市北区劲松三路停车场。位于银川西路以南、劲松三路以东,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设地下2层,建设车位267个,地上部分进行绿化,是个休闲广场,预计9月底完工。三是崂山区青大一路停车场。位于宁德路与青大一路交口处,建设地下车位159个,同时还要满足公交场站的停车需求,地上全部进行覆土绿化,这个也是作为浮山的主入口。各位媒体朋友知道,这个地方有康有为墓和王献堂墓资源,均列入省级文物保护范围,这处停车场计划年底前建成。四是山东头路停车场。目前也在建设,可以满足停车位188个。
  在这四处的基础上,海宁路入口处原来的崂山体育场地下有4层建筑,也规划2层以上作为停车资源。在新建的基础上,我们也梳理了周边的停车场,国信体育场的停车场,这个可以满足停车位近3000个,将来要考虑建一个跨银川路的天桥,解决浮山和停车场的串联问题。第二个就是动漫产业园,节假日可以满足近2000个停车位的需求。同时,我们也梳理了浮山南麓、青岛大学等区域的停车场,加起来大约有6000个停车场。我们经过计算,加上新建的停车场,可以满足约2万辆车的停车需求。
  半岛都市报 记者:今年我市计划启动7处山头公园建设,请问具体是哪7处?能否介绍一下双峰山公园、齐鲁康体公园的具体位置和建设情况。
  丛锦松:非常感谢半岛都市报媒体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我们今年计划建设7处山头公园,分别是双峰山、合肥路北山(齐鲁康体公园)、老虎山(城阳区)、即墨区盟旺山、崂山区平顶山、崂山区柱顶山、崂山区囤山。
  双峰山公园在李沧区,位于铜川路以东、习水路以南,大约是140公顷,主要是以保护原生态的生态山林为前提。我们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地势、水位等自然资源条件,采取了“海绵城市”的理念,打造了水系、景观、休闲和运动设施,未来为市民建设一处集康体运动、文化休闲、科普教育和研学为一体的,它是属于一个综合性的城市山头公园。目前我们已经全面开始启动违建拆除、垃圾清运等工作,计划今年下半年正式全面启动建设,在明年年底前完工。
  齐鲁康体公园位于齐鲁医院以北、规划同德路以南、劲松四路以东、劲松五路以西,面积约15.3公顷,和双峰山相比稍微小一点,刚才说到双峰山是原生态为主,齐鲁康体公园作为浮山后区域极为稀缺的绿地资源,大家都知道浮山附近人口是非常密集的,它作为一个非常稀缺的绿地空间,将满足周边居民的健身活动需求。据我们统计,将惠及周边1.1万余户居民。公园建设以“双环、一径、两区、十景”为主框架,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康体休闲区,一个是山林体验区。康体休闲区主要是市民康养科普互动、健身运动的空间;山林体验区顾名思义,就是在山林里面让广大市民来拥抱自然、来放松体验自然的感受,为市民提供登山健步的全年龄段的沉浸式的体验,全年龄段顾名思义,就是老年、青年和儿童都适宜,都可以沉浸在这里面放松自我的一个空间。公园具备四大特色,包括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构建、山林康养的风景营造、全龄康体的活动功能、碳中和的示范地。目前,公园已全面开工建设,计划今年上半年完工并向市民完全开放。
  我的回答到这里,谢谢。
  鲁网 记者:刚才提到城阳区被省住建厅确定为山东省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区,请问城阳区将怎样建设,愿景是什么?
  钱达勇: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2022年12月,城阳区经市园林和林业局推荐,被山东省住建厅确定为6个省级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区之一。我们以此为契机,将城阳区打造为全市公园城市建设的龙头和标杆,结合城阳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厚的人文资源,编制了城阳区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制定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明确2023-2024年度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各项工作。
  市公园城市建设指挥部以建设北方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目标,指导城阳区推进四项基本任务。一是推进胶州湾生态岸线修复、东部山林绿化恢复等生态修复项目,坚持生态保护为先,筑牢胶州湾滨海岸线。二是建设崇阳路公园、河套滨湖公园、山水路公园等综合公园和华城路、康城路、兴阳路等林荫绿道,坚持“一园一品”“一路一策”,以园为绿心、以路为绿脉,构建完善的绿地系统。三是改造提升行政广场等景观节点,建设德江路、铁骑山路等口袋公园,以点带面绣出宜居美景,实现魅力靓城。四是综合治理白沙河、墨水河、祥茂河等水系,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实现六水环城。五是探索多维增绿,因地制宜实施长城路、和阳路、正阳路等道路立体绿化,提高城市绿量。通过规划引领,多类型公园实施,特色林荫廊道贯通,生态立体绿化营造等方式,全面构建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等复层公园体系。到2024年底,基本搭建完成公园城市体系框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园城市政策标准、发展路径和建设方式,为全面建成人、城、境、业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公园城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谢谢,回答完毕。
  主持人: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会后可以联系市园林和林业局,联系电话:88011303。
  本场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2023年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4场。由市公园城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发布。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公园城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市园林和林业局党组书记 局长 耿以龙同志;
  市园林和林业局副局长 丛锦松同志;
  市公园城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市园林和林业局副局级领导干部 钱达勇同志。
  欢迎3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耿以龙局长介绍2023年度青岛市公园城市建设重点任务情况,有请。
  耿以龙: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公园城市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2022年,市委、市政府印发《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公园城市建设攻坚行动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一年来,共建设山头公园60个、城市绿道163公里、口袋公园79个、林荫廊道59条、立体绿化114处,各项任务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绿色距离市民更近了,进山入园更方便了。2023年,市公园城市建设指挥部将聚力攻坚,推进城市绿化品质提升,力争完成三年攻坚任务的90%,三年任务力争两年完成,大块的工作、主要的任务,立足于前两年基本完成,明年就进入收尾阶段,力争把更多绿色带到市民身边。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今年公园城市建设重点任务。
  一、工作目标
  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以“公园+”“绿道+”为统领,以绿化为民、绿化惠民为根本宗旨,2023年全市将组织实施101个公园城市建设项目,具体为287项攻坚任务。包括新、改建滨海绿道57.8公里,建设山头公园7个、综合公园7个、口袋公园80个,林荫廊道45条,立体绿化113处、荒山造林5000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万亩、复壮古树名木150株,建设古树公园2处。
  二、重点任务
  依托青岛“山、海、城”自然生态基底,依据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布局,在2022年建设项目的基础上,串园为带、聚带成网,重点推进“一带两园六十山,多廊多点一示范”项目建设,让市民“出门入园”的愿望更近一步,让市民离绿色更近一步。
  (一)一带:做美一条滨海绿化风光带。以滨海绿道建设为引领,完善服务驿站,丰富节点公园,做好绿地更新,打造一步一景的绿色景观带。一是攻坚滨海绿道建设。全面提升栈桥海水浴场段、贯通海军博物馆段,改造东海东路段,完善西海岸蓝湾绿道段,新建城阳区科技馆段、胶州市大沽河段,实现滨海绿道全面品质提升。二是做好节点公园建设。全面推进石老人滨海公园开工,完成栈桥公园、小青岛公园、八大关景区绿地提升、唐岛湾南岸公园改造、蓝色硅谷滨河公园建设,提升区域服务功能。三是做好城区向海一侧绿地更新。推进滨海绿地精细化管护,因地制宜“减绿透海”,为市民留足沿海休憩空间,展示“蓝绿交织”的和谐滨海景观。
  (二)两园:做韵太平山、浮山两大公园。以太平山、浮山环山绿道为基础,结合景观性、功能性、服务性,全面提升太平山中央公园、浮山森林公园。一是完善太平山、浮山环山绿道周边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增设景观小品,丰富绿化植物景观,依托现有植物资源打造杜鹃谷、丁香谷、桦树谷等景点,确保3月底环山绿道全面向市民开放。二是进一步排查太平山、浮山绿线范围内建筑,拆除无利用价值的建筑,除必要的管理用房外,保留建筑全部作为公益服务场所向市民开放。三是进一步扩大太平山、浮山出入口,挖掘停车资源,建设停车场,让市民更加便捷游园。四是全面提升园区品质,对太平山中央公园内中山公园、植物园、动物园设施逐步提升,更新榉林公园内老化服务设施,全面梳理太平山水系,提升防洪能力,做好园区交通引导,实现太平山中央公园“多园一体”。进一步挖掘浮山绿道周边休闲空间,设立景观小品,增加服务设施,建设滨湖游园、体育运动公园,完善浮山服务功能。五是对太平山、浮山实施森林生态修复,通过间伐、修枝、补植、林相改造等方式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提升山林景观效果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形成太平山、浮山森林景观,让我们城市拥有一片森林。对太平山、浮山实行市级集中统一管理,维护好建设成果。
  (三)六十山:做精60个山头公园管护。对2022年完成的60处山头公园,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提升绿化品质和服务功能。实行山头公园管理市级考核制度,推进山头公园管护向精细化转变,维护绿化成果,完善服务设施,坚决杜绝占绿、毁绿现象发生。启动合肥路北山(齐鲁康体公园)、双峰山公园、盟旺山公园、老虎山公园(城阳区范围)等7个山头公园建设,拆除私搭乱建、毁绿种菜,实施生态修复,建设登山步道和休闲设施,增强绿化景观功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空间。
  (四)多廊:做细45条林荫廊道。以道路、水系为载体,种植高大乔木,对具备条件的单一景观型绿化带适当增加“可进入”节点,通过游步道建设、休闲空间改造和行道树补植、立体绿化、拆墙透绿等措施,提升公交站、地铁站至居民小区的慢行绿荫率,覆盖“最后一公里”,贴心服务市民。一是推进沿路绿道建设。对城市道路周边绿化带综合提升,完善行道树和绿道等服务设施,包括宁夏路、高雄路、银川路、合肥路、唐山路、同安路、深圳路等重点道路。二是建设河道绿廊。实施白沙河西段、金水河、西海岸新区乔家洼河、胶州市云溪河、平度市围山河等河道整治,提升河岸绿化水平,建设沿河绿道,打造气韵生动的滨河景观。
  (五)多点:做实200处城市微更新。全面梳理、挖掘老城区空间,结合拆违治乱、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建绿与插缝建绿相结合,建设口袋公园,实施立体绿化,给百姓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福利。一是深入做好老公园改造。完成海泊河公园提升,拓展城市空共空间,目前正在对海泊河进行拆墙透绿,拆除海泊河周边的围栏、外墙,让海泊河这块绿地跟城区融为一体。同时,结合拆除围栏增设出入口,方便市民进出。做好胶州公园、莱西月湖公园等老公园更新,完成平度长水湖公园水系改造、现河公园整治提升,维持公园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提升服务功能和品质,让老公园迸发新活力。老公园的改造提升也是这几年国内一些先进城市的做法,最近在做的上海、北京、成都等城市,都在根据市民对公共绿地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增加功能,满足市民的需要。二是挖掘空间建设口袋公园。以老旧居住区为重点,在江西路、泰州路、逍遥三路、居仁路等拥挤的老旧城区挖掘灰色空间,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为老城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和交流空间,助力老城复兴。三是做好桥下空间绿化整治。对拆违、腾挪的桥下空间实施立体绿化,重点完善重庆路高架桥、胶宁高架桥下立体绿化,建设绿色空间,推进城市绿化多维扩展。四是开展重点道路和区域周边公园绿地品质提升行动。积极配合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环境整治,对“两主、两备、一区”69条道路周边绿地进行绿化提升,因地制宜增加园林小品和植物景观,确保绿地卫生整洁、精细美观,擦亮城市名片。
  (六)一示范:做强省级公园城市试点区。2022年12月,城阳区被省住建厅确定为山东省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区,2023年,全市公园城市建设将以城阳区为模板,根据公园城市建设规划确定的布局,全面推进白沙河综合治理、河套滨海公园、山水路公园、崇阳路公园等建设项目,聚焦厚植城市生态本底、完善城市绿化体系、提升城市园林品质、促进城市宜居宜业等重点任务,优化区域生态绿化布局,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园城市政策标准、发展路径和建设方式,为全面建成人、城、境、业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公园城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各位媒体朋友,2023年是全市公园城市建设攻坚年,我们将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城市环境,让城市拥有更多绿色,最大限度便民、利民、惠民,增加市民的绿色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市民宜居幸福指数。欢迎媒体朋友和广大市民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耿以龙局长的介绍。接下来的时间给在座的媒体朋友们,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党政理论网 记者:刚才您介绍到将进一步挖掘浮山停车资源,能否介绍一下浮山停车场的建设情况?
  耿以龙: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浮山和太平山“两山”整治之初,我们就在考虑如何能更方便地解决市民的出行问题,围绕对浮山建设的整治我们做了两件事,一是梳理周边的公共交通资源,二是梳理周边的停车场资源,这是对现有的存量进行分析。
  第二个,研究增量的问题。目前整体浮山的建设,绿道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新地标和打卡地,浮山13.5公里的绿道已经贯通。随着前往浮山游玩的市民日益增多,目前看对停车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件事我们在启动之初就对浮山周边的停车场资源进行了优化。
  目前正在建设的停车场有四处,分别是市南区宁德路、市北区劲松三路、崂山区青大一路和山东头路停车场,这四处停车场立足于挖掘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停车场,地上部分覆绿建成公园,同时作为整个浮山森林公园的主出入口。目前在建的四处地下停车场可以提供停车位894个。一是市南区宁德路停车场。这是原来的精工机械厂,利用它的地下空间,这个面积可以达到2.3万平米,地下4层建筑,停车位280个,地上建设入口集散广场及驿站,场地东端有无障碍人行坡道与浮山主绿道相连,计划6月底竣工,目前正在加紧施工建设。二是市北区劲松三路停车场。位于银川西路以南、劲松三路以东,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设地下2层,建设车位267个,地上部分进行绿化,是个休闲广场,预计9月底完工。三是崂山区青大一路停车场。位于宁德路与青大一路交口处,建设地下车位159个,同时还要满足公交场站的停车需求,地上全部进行覆土绿化,这个也是作为浮山的主入口。各位媒体朋友知道,这个地方有康有为墓和王献堂墓资源,均列入省级文物保护范围,这处停车场计划年底前建成。四是山东头路停车场。目前也在建设,可以满足停车位188个。
  在这四处的基础上,海宁路入口处原来的崂山体育场地下有4层建筑,也规划2层以上作为停车资源。在新建的基础上,我们也梳理了周边的停车场,国信体育场的停车场,这个可以满足停车位近3000个,将来要考虑建一个跨银川路的天桥,解决浮山和停车场的串联问题。第二个就是动漫产业园,节假日可以满足近2000个停车位的需求。同时,我们也梳理了浮山南麓、青岛大学等区域的停车场,加起来大约有6000个停车场。我们经过计算,加上新建的停车场,可以满足约2万辆车的停车需求。
  半岛都市报 记者:今年我市计划启动7处山头公园建设,请问具体是哪7处?能否介绍一下双峰山公园、齐鲁康体公园的具体位置和建设情况。
  丛锦松:非常感谢半岛都市报媒体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我们今年计划建设7处山头公园,分别是双峰山、合肥路北山(齐鲁康体公园)、老虎山(城阳区)、即墨区盟旺山、崂山区平顶山、崂山区柱顶山、崂山区囤山。
  双峰山公园在李沧区,位于铜川路以东、习水路以南,大约是140公顷,主要是以保护原生态的生态山林为前提。我们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地势、水位等自然资源条件,采取了“海绵城市”的理念,打造了水系、景观、休闲和运动设施,未来为市民建设一处集康体运动、文化休闲、科普教育和研学为一体的,它是属于一个综合性的城市山头公园。目前我们已经全面开始启动违建拆除、垃圾清运等工作,计划今年下半年正式全面启动建设,在明年年底前完工。
  齐鲁康体公园位于齐鲁医院以北、规划同德路以南、劲松四路以东、劲松五路以西,面积约15.3公顷,和双峰山相比稍微小一点,刚才说到双峰山是原生态为主,齐鲁康体公园作为浮山后区域极为稀缺的绿地资源,大家都知道浮山附近人口是非常密集的,它作为一个非常稀缺的绿地空间,将满足周边居民的健身活动需求。据我们统计,将惠及周边1.1万余户居民。公园建设以“双环、一径、两区、十景”为主框架,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康体休闲区,一个是山林体验区。康体休闲区主要是市民康养科普互动、健身运动的空间;山林体验区顾名思义,就是在山林里面让广大市民来拥抱自然、来放松体验自然的感受,为市民提供登山健步的全年龄段的沉浸式的体验,全年龄段顾名思义,就是老年、青年和儿童都适宜,都可以沉浸在这里面放松自我的一个空间。公园具备四大特色,包括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构建、山林康养的风景营造、全龄康体的活动功能、碳中和的示范地。目前,公园已全面开工建设,计划今年上半年完工并向市民完全开放。
  我的回答到这里,谢谢。
  鲁网 记者:刚才提到城阳区被省住建厅确定为山东省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区,请问城阳区将怎样建设,愿景是什么?
  钱达勇: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2022年12月,城阳区经市园林和林业局推荐,被山东省住建厅确定为6个省级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区之一。我们以此为契机,将城阳区打造为全市公园城市建设的龙头和标杆,结合城阳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厚的人文资源,编制了城阳区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制定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明确2023-2024年度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各项工作。
  市公园城市建设指挥部以建设北方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目标,指导城阳区推进四项基本任务。一是推进胶州湾生态岸线修复、东部山林绿化恢复等生态修复项目,坚持生态保护为先,筑牢胶州湾滨海岸线。二是建设崇阳路公园、河套滨湖公园、山水路公园等综合公园和华城路、康城路、兴阳路等林荫绿道,坚持“一园一品”“一路一策”,以园为绿心、以路为绿脉,构建完善的绿地系统。三是改造提升行政广场等景观节点,建设德江路、铁骑山路等口袋公园,以点带面绣出宜居美景,实现魅力靓城。四是综合治理白沙河、墨水河、祥茂河等水系,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实现六水环城。五是探索多维增绿,因地制宜实施长城路、和阳路、正阳路等道路立体绿化,提高城市绿量。通过规划引领,多类型公园实施,特色林荫廊道贯通,生态立体绿化营造等方式,全面构建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等复层公园体系。到2024年底,基本搭建完成公园城市体系框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园城市政策标准、发展路径和建设方式,为全面建成人、城、境、业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公园城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谢谢,回答完毕。
  主持人: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会后可以联系市园林和林业局,联系电话:88011303。
  本场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