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

浏览:109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诈法》)将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为切实抓好《反诈法》宣传贯彻工作,充分展现全市打击治理工作成效,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特别邀请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通报今年以来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情况,对近期多发诈骗犯罪手法进行预警提示。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联席会议召集人姜鲁青同志;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市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戚杰同志;

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副行长陈海青同志;

市通信管理局综合业务处处长张莉莉同志。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姜鲁青副秘书长通报今年以来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有关情况。有请。

姜鲁青: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好!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惩治、相关行业部门协同治理、问题风险源头防控、个人信息保护、涉案资金处置等方面作出具体制度性安排,进一步夯实了各方责任,构筑全面惩治防范措施,不断完善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民全社会防诈一体化格局,为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法制保障。该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推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以来,全市各区市、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打击的锋芒对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活动,破解打击治理工作中的难题,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得到明显遏制。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26.08%和19.84%,打击治理成效显著。

一、坚持党政主导,切实明确任务目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目标和任务,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行业监管、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三年攻坚战目标,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出重拳、下狠手,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深入推进打防管控宣各项措施。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市联席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青岛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职责任务的通知》,进一步厘清38个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强化各成员单位间协同联动,为深化打击治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组织保障。

二、坚持重拳出击,强力震慑违法犯罪

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紧盯犯罪形势变化,建立健全情报研判、数据侦查、落地抓捕、行动反馈等机制,持续深入开展“云剑”“断卡”“断流”“拔钉”“雷霆”等专项行动,以专业资源、专业手段、专业力量,聚焦高发类案,持续发起集群战役,实施全链条纵深打击,清缴本地窝点;对本地诈骗话务、新型设备等犯罪窝点,完善多警联动快查快打机制,不断优化数据算法模型,瞄准转账洗钱、引流推广、技术支撑、人员招募、收贩两卡等环节,持续深化专项打击,全力斩断犯罪链条。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2900余名,侦破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案件4500余起;会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青岛银保监局、青岛市通信管理局持续推进“断卡”行动,打掉“两卡”犯罪团伙160余个,捣毁非法假设GOIP等设备实施诈骗的窝点56个,查处嫌疑人1500余名,对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形成强有力震慑。

三、坚持全民反诈,持续营造浓厚氛围

市、区(市)两级联席办积极组织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百日宣传”,持续推进“全民反诈、守护平安”主题宣传活动。发动基层组织、群团力量组建专兼职宣传团队200余支,结合反诈宣传“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万家”活动,开展线下反诈巡回宣讲3000余场次,发放反诈宣传手册50余万份;推动教育、市场监管、税务等相关部门开展重点行业宣传,创新建立银行业、电信运营商反诈宣防“标准化、示范化”行业服务窗口,在全市4051个银行运营商网点窗口复制推广。市反诈中心联合市网信办、青岛广播电视台、青岛新闻网、民生新闻网等各类媒体开展“青岛反诈空中课堂”直播活动31期,联合制作12集《铜墙铁壁》反诈短剧和60余个反诈小视频,在全市地铁9600余个电子屏滚动播放;联合基础运营商开通15条反诈视频彩铃、发布公益短信500余万条。市公安局启动“全民反诈守护平安”公安金盾志愿服务校园行活动,联合驻青高校开展反诈宣防120余场次;组织“青岛市优秀反诈宣传文艺作品展播周”,推出优秀反诈作品800余份;为提升反诈宣传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市联席办联合半岛传媒创建全省首个反诈联盟媒体频道,在全市范围内评选200名“反诈先锋”,通过频道对事迹进行展播,提升了群众反诈积极性、参与性。全市“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注册量达到720余万人次,努力营造了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

四、突出防范反制,全力减少案件发生

市反诈中心会同相关科技公司,依托警企实验室资源研发“大数据智能化反诈平台”,整合部、省、市三级预警平台,进一步细化对涉诈预警信息的核查研判,全面提升了涉诈手段主动感知能力和对潜在受害人群的精准发现能力,大幅提升了预警信息的精准度和覆盖面。依托预警平台研发“反诈云盾”小程序,全市注册量达292万人次,利用该程序同步发布诈骗预警59.7万次。扩容96110预警专线至236部,实时更新劝阻“话术”,开展分级分类劝阻,劝阻人次同比提升20%。强化警银、警信快速联动开展对涉案资金紧急止付冻结和对涉案电话网址的封堵拦截和阻断。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通过电话、短信、登门等方式开展劝阻426万人次,止付冻结涉案资金10亿余元,封停阻断涉案嫌疑电话720余个。努力做到“有害信息进不来、涉案资金出不去”。

五、强化部门联动,深化综合治理质效

市联席办聚力“联动共治”,全面压实属地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企业安全管理社会责任,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不断深化综合治理质效。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市通信管理局扛牢主体责任,加强行业监管,牵头各银行金融机构、基础运营商强化风险管控措施,加强源头治理管控,遏制涉案“两卡”犯罪多发势头。市联席办会同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青岛银保监局、市通管局对“两卡”数量较多的银行机构和电信运营商多次进行约谈,压实企业“两卡”管理责任。强化区域治理,各区(市)以属地管控为基本原则,全面摸清管控本地重点人员,落实管控措施。对辖内滞留境外人员逐人规劝逼投。截至目前,已累计劝返滞留境外重点人员331人,极大消除了社会隐患。

当前,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案件处于高位,形势严峻复杂,打击治理工作任务艰巨繁重。全市各区市、各有关部门将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为契机,继续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加强烈的政治担当、使命担当、责任担当,强力推进打击治理工作,进一步夯实齐抓共管,协同共治的全民反诈工作格局,全力遏制案件多发态势,坚决打赢这场反诈人民战争。

我就通报这些情况,再次感谢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主持人:谢谢姜鲁青副秘书长的介绍。下面,请陈海青副行长通报今年以来我市金融机构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犯罪工作情况。有请。

陈海青: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立场的重要体现,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正式实施将对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金融行业“资金链”治理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从提高政治性、增强人民性的高度,把纵深推进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体现,积极构建“治本治源、科技赋能、联防联控、警示教育”综合防控体系,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断卡行动”以来,全市涉诈账户数明显下降。

(一)坚持治本治源,压紧压实账户管理主体责任。

2022年人民银行青岛市中支再次将“账户风险防控及资金链治理”纳入党委重点工作,召开专题工作会加大督查督办,实施“4+58”账户风险管理评估体系,构建“涉案账户倒查、网点现场巡查、联合公安督查”常态化机制,对15家重点银行监管约谈,对3家银行开展相关执法检查,对5家银行现场查访,通过风险提示、银行内部通报、绩效考核、网点实施暂时管制等措施,全面提升打击治理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强化科技赋能,增强风险防控精准度和有效性。

研发上线账户风控信息支持服务平台,支持企业注册及经营信息实时查询、异常开户人员及行为监测和涉案负面人员信息共享,覆盖全市1000多个银行网点,累计提供查询10万余次,相关工作经验入选省金融系统提升数字素养创新实践案例。针对涉案账户典型特征和风险变化趋势,多次召开经验交流会,指导银行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不断完善监测拦截机制,对及时有效识别账户和资金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凝聚部门合力,提升综合打击治理质效。

组织10家银行入驻市反诈中心现场办公,协助公安止付冻结涉案账户3万余个、资金10亿余元。今年以来,继续配合公安倒查涉案账户,移送重点线索600余条。组织银行排查账户1140万个,对11.63万个可疑账户采取分类管控措施,对公安移送的2.59万个单位和个人实施金融惩戒。协同成立反诈联盟15个,有效堵截异常开户631个,协助侦案1391起、抓获嫌疑人1697名,警银工作成效得到人总行、公安部高度肯定。

(四)加大警示教育,营造全行业防诈反诈氛围。

组织银行业实施客户开户告知和承诺机制,建设推广反诈示范网点,筑牢银行业“第一道防线”。制作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宣传折页,联合公安制作警示教育片。依托人民银行青岛市中支官微、新闻媒体开设“以案说险”专栏宣传49期,组织成立400余支金融志愿宣传队,2022年以来共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渠道宣传4395次,累计受众达145万人次。

当前,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形势依旧严峻复杂。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深入推进“资金链”治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统筹金融行业风险防控与优化服务,全力保障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各项规定落实落细,推动金融领域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向纵深发展,为维护全市金融秩序、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做出贡献!

我就通报这些情况,感谢各位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主持人:谢谢陈海青副行长的介绍。下面,请张莉莉处长通报今年以来我市通信系统推进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

张莉莉: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按照会议安排,将青岛市通信管理局及信息通信行业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工作情况做个汇报。

近年来,全行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工信部和市联席会议的部署,担当作为,持续开展“断卡”行动,全力推进防范治理工作,配合公安机关严打黑灰产犯罪。今年以来,全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连续10个月呈下降态势。涉案号卡线索逐月下降明显,月均量较去年下降327%。电信网络诈骗多发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行业治理,压实行业企业主体责任

强化源头治理,严把用户入网关。编印《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手册》,修订用户入网协议,对新入网用户严格落实“两问、两签、两提醒”,签署电话卡合规使用告知书,提醒用户不得违规出租、出售、出借电话卡。强化督导检查,整治风险隐患。重点督查电信企业的用户实名登记、个人信息保护情况、以及呼叫中心、物联网卡、语音专线等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涉诈的业务规范情况,督促电信企业及各级代理商落实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和重点业务安全管理要求,整改风险隐患,严控通信资源合法使用。强化问责追责,确保治理效果。对涉案号码逐一溯源、挖掘原因,对政策执行不到位、用户入网把关不严、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问责。2021年以来行业处理30多人次,关停代理渠道10余家,补签代理协议1400份。对4290名行业一线从业人员进行反诈知识专项考试。

(二)加强技术防范和协同联动,提升综合管控能力

依托反诈技术平台,不断提升数据汇聚和分析处置能力,对利用电话、短信、互联网实施的诈骗行为开展预警防范和处置反制。2022年已拦截诈骗电话89万次,拦截诈骗短信580万条,对34.6万个用户号码经二次实人认证后重新开通。行业与公安机关密切协作,定期信息共享、研判会商,建立监测发现、警示劝阻、拦截封停、线索追溯、落地查人的闭环工作机制。2022年协助公安机关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500余起,捣毁非法架设GOIP等设备实施诈骗的窝点50余个,封停阻断涉案嫌疑电话729个,有效减少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断卡行动”中,会同公安机关和银行部门对357名通信不良用户实施了仅保留一张移动号卡、停止新办业务的联合惩戒。

(三)加强宣传引导,提升人民群众识诈防骗能力

指导电信企业强化入网环节提醒和责任告知,尤其是对老年人、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办理开卡业务时重点提醒、告知风险。全行业近万名从业人员既是业务员也是反诈宣传专员,在业务受理、服务开通、故障处理、电信施工中强化用户宣传、规范业务办理,多渠道筑牢基层反诈屏障。今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在崂山周哥庄开展“信达天下守护万家”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主题宣传活动。联合市检察院和市公安局开设反诈科普讲堂和法律咨询台,向村民发放宣传材料,讲解手机电话卡和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操作流程,提升人民群众识诈防骗能力。2022年行业累计开展180余场次防诈宣传“六进”活动,不断加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防火墙”。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青岛市通信管理局将组织信息通信行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压实主体责任,持续整治电信服务薄弱环节,重点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宣传贯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系统观念和法治思维,坚持源头治理和精准施策,坚持宣传引导和群防群治,持续强化新形势下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反诈工作新局面,为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做出行业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张莉莉处长的介绍。下面,请戚杰支队长发布近期多发诈骗犯罪手法预警提示。有请。

戚杰: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近年来,通信和互联网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犯罪形态和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主的新型犯罪已成为主流犯罪,犯罪的手段也不断翻新升级,成为侵害群众利益,危害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从当前我市公安机关受理的涉诈警情来看,多发的诈骗手段主要是刷单类诈骗、虚假投资类诈骗和网络贷款类诈骗,特别是刷单诈骗发案数长期居各类诈骗的首位,且增幅较大,1-11月份我市刷单类诈骗警情占到40%,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危害十分突出,虚假投资类诈骗和网络带宽类诈骗警情总量虽然相对较少,但损失金额较大,危害也是十分突出的,诈骗团伙紧盯社会热点,随时变换诈骗手法和话述,近期多次出现诈骗团伙冒充疫情防控人员以疫情流调为借口,编造虚假信息实施诈骗,手法迷惑性强,使群众防不胜防。虽然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升级,但是只要群众熟悉了解诈骗的手段和方式,不断提升自我的防范意识,是可以有效防止踏入诈骗陷阱,避免财产损失的。下面,我将这几类多发诈骗手段和作案方法通报给大家,通过媒体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一是网络刷单类诈骗。此类诈骗发案数一直高居首位,很多大中学生和无业人员热衷于在网上寻找兼职,成为诈骗分子重点侵害对象。犯罪嫌疑人假冒电商客服,通过短信或网络群发兼职刷单信息,以工作简单、赚取佣金多诱导受害人充值做任务,后返还小额佣金,尝到甜头的受害人很容易落入陷阱,信以为真。之后犯罪嫌疑人便会以系列任务需要连续刷单、系统故障等理由引诱受害人不断刷单,一步步诈骗钱财。

在此提醒大家:刷单是违法违规行为,邀请刷单做任务返佣金的都是诈骗。请大家不要相信任何刷单工作的广告和推荐宣传,自觉抵制任何形式的刷单行为。

二是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不法分子冒充“理财专家”“炒股专家”身份,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以指导投资理财或能获取内幕信息为诱饵,并承诺可以获取高额收益,诱导受害人下载虚假APP或在虚假投资平台上投资理财,从而骗取钱财。

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投资,不轻易点击和安装他人推荐来历不明的APP,登录不明网站。凡是涉及自称高收益、稳赚不赔的网络理财,一定要提高警惕,更不能盲目加入投资理财群。

三是网络贷款诈骗。由于今年疫情原因,很多个人或小型企业资金紧张,诈骗分子建立虚假网站或通过短信、QQ、邮件等方式群发信息,以“低息、无抵押、放款快”等“利好”条件吸引受害人贷款。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后,诈骗分子便会冒充银行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理由实施诈骗。

在此提醒大家,办理贷款有着严格的条件和审批的手续,一定要选择有正规资质的贷款机构。同时,要牢记以检验还贷能力、做流水等借口在未放款前就要求你转账的一定是诈骗。同时,不要在网络上随意填写个人姓名、手机号、银行卡等个人信息,避免被犯罪分子利用进行诈骗。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疫情反复,假冒疫情防控部门和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警情多发。不法分子以事主可能因身份信息泄露,导致健康码或检测报告出现异常,需要向公安机关进行核实为借口,引诱事主与假冒的公安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联系,不法分子在以事主身份可能涉及刑事案件为由,核查名下所有财产信息,一旦事主轻信并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就会踏入诈骗陷阱,造成财产损失。在此提醒大家,公检法机关不会线上办案,如果需要核查个人资金信息必须出具法律手续在金融机构的配合下才能进行,所有以疫情防控等理由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汇款进行核查的都是诈骗,一定要提高警惕!

此类诈骗中,不法分子的诈骗“话术”也在不断翻新。如声称事主可能是密切接触者,需要单独核查或者事主有快递检测出阳性将被销毁,需要进行赔付等等。对此大家一律不要轻信,也不要随意点击陌生网址和链接或开启屏幕共享,更不能随意透露个人重要身份信息。对转账等资金操作务必进行事先核实确认。

可以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无孔不入,网络、电话、短信等都是他们实施犯罪的渠道。在此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即陌生来电不轻信、未知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此外,市民朋友对96110预警来电一定要接,12381短信预警提示一定要看,以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也请市民朋友及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也请关注青岛公安反诈服务号,注册青岛市反诈中心研发的“反诈云盾”小程序,能第一时间守护好您和家人的“钱袋子”。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戚杰支队长。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围绕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现在请提问。

齐鲁法制网记者:请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实施对个人和企业产生哪些影响?谢谢。

戚杰: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2022年12月1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反电信网络诈骗的专门立法,该法对电信网络诈骗各个环节进行了针对性的制度设计,从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三个维度出发,明确了各个主体的义务和职责,对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等都提出了新要求。

一、办理电话卡、开立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不能超出限制数量,对经识别存在异常开卡、开户情形的,运营商和银行有权加强核查或拒绝办理。而且办理电话卡必须实名登记,对非实名电话卡运营商将限制、暂停有关电话卡功能。

二、任何人都不能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和互联网账号,违法行为将被记入信用记录,同时限制相关卡、账户、账号功能,停止非柜面业务、暂停新业务、限制入网等。

三、明确非法制造、买卖、使用GOIP、猫池等设备是违法犯罪行为,如果你是房东,明知道你的房子被租客安装使用这些设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那么你也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四、对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被刑事处罚的人员,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对其限制出境。对前往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严重地区的人员,出境活动存在重大涉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嫌疑的,移民管理机构可以决定不准其出境。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还将诈骗罪和帮助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情形进行细化,在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惩戒措施等方面协同发力,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行为重拳出击。

大众网记者:通信主管部门在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开展电信治理和互联网治理两项工作的结合中,有哪些做法?突出亮点是什么?谢谢。

张莉莉: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为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电话用户合法权益,2013年9月1日,我国正式启动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经过行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2016年底全部电话用户实现了实名登记。在行业治理过程当中,电信和互联网行业要持续落实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这也是马上要实行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和已经实行的《网络安全法》要求的底线,用户实名登记这个要求不仅是对基础电信企业和移动通信转售企业、以及他们的各级代理商的要求,也是对各类互联网服务商和互联网服务平台的要求。

作为通信主管部门,鼓励指导电信和互联网的从业者、经营者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主动监测和识别,识别出涉诈高风险电话卡和互联网账号,并采取二次实人认证等措施核验用户身份信息,确保人证卡号一致。近年来,在工信部指导下,信息通信行业开通了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提醒、访问涉诈页面主动跳接、以及反诈名片等行业的特色服务。特别是“一证通查”公益查询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这项功能查询本人身份证名下办理的所有在网使用的移动电话卡及跟移动电话卡关联的主要互联网账号情况。【具体查询入口:可以关注“工信微报”或“中国信通院CAICT”公众号、通过“一证通查”服务查询;也可以搜索支付宝、微信小程序“一证通查”进行查询】

感谢您的提问。

青岛日报记者:我关注到新出台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于实施非法买卖、出租、出借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行为的单位、个人及相关组织者,将承担包括限制账户功能等一系列的金融惩戒后果,请问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此举有什么重要意义?另外,新法落地后,市民在办卡、用卡等方面需要注意什么?谢谢。

陈海青: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刚刚提到的内容,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一条的有关规定,对于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认定的实施非法买卖、出租、出借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为非法买卖账户提供实名核验以及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账户行为的单位、个人及相关组织者以及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关联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行为人,金融机构有权采取限制银行账户、支付账户功能和停止非柜面业务、暂停新业务等措施进行金融惩戒。

可以说,这项规定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了买卖、出租、出借账户行为人应当承担的后果,同时赋予了金融机构对上述行为人进行金融惩戒的合法权利,对金融领域“资金链”治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将对提高买卖、出租、出借账户行为人的违法成本、增强震慑作用、遏制涉账户的违法犯罪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此借这个机会也提醒广大市民,一方面要合法使用自己的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不得买卖、出借、出租账户或假冒身份、虚构代理关系开立账户,以免沦为犯罪分子转移涉诈资金的“工具”及面临可能承担的信用限制、金融惩戒甚至罚没、拘留等处罚;另一方面要安全保管自己的账户,不随意透露银行卡号及密码,不轻信来历不明的购物网站、不明付款链接,不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守好“钱袋子”,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感谢陈海青副行长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要,请会后联系市公安局,联系电话:66578510。

今天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通过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观海、蓝睛视听“新闻发布会”频道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

《青岛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

浏览:109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诈法》)将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为切实抓好《反诈法》宣传贯彻工作,充分展现全市打击治理工作成效,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特别邀请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通报今年以来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情况,对近期多发诈骗犯罪手法进行预警提示。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联席会议召集人姜鲁青同志;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市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戚杰同志;

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副行长陈海青同志;

市通信管理局综合业务处处长张莉莉同志。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姜鲁青副秘书长通报今年以来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有关情况。有请。

姜鲁青: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好!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惩治、相关行业部门协同治理、问题风险源头防控、个人信息保护、涉案资金处置等方面作出具体制度性安排,进一步夯实了各方责任,构筑全面惩治防范措施,不断完善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民全社会防诈一体化格局,为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法制保障。该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推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以来,全市各区市、各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打击的锋芒对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活动,破解打击治理工作中的难题,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得到明显遏制。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26.08%和19.84%,打击治理成效显著。

一、坚持党政主导,切实明确任务目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目标和任务,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行业监管、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三年攻坚战目标,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出重拳、下狠手,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深入推进打防管控宣各项措施。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市联席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青岛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职责任务的通知》,进一步厘清38个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强化各成员单位间协同联动,为深化打击治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组织保障。

二、坚持重拳出击,强力震慑违法犯罪

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紧盯犯罪形势变化,建立健全情报研判、数据侦查、落地抓捕、行动反馈等机制,持续深入开展“云剑”“断卡”“断流”“拔钉”“雷霆”等专项行动,以专业资源、专业手段、专业力量,聚焦高发类案,持续发起集群战役,实施全链条纵深打击,清缴本地窝点;对本地诈骗话务、新型设备等犯罪窝点,完善多警联动快查快打机制,不断优化数据算法模型,瞄准转账洗钱、引流推广、技术支撑、人员招募、收贩两卡等环节,持续深化专项打击,全力斩断犯罪链条。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2900余名,侦破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案件4500余起;会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青岛银保监局、青岛市通信管理局持续推进“断卡”行动,打掉“两卡”犯罪团伙160余个,捣毁非法假设GOIP等设备实施诈骗的窝点56个,查处嫌疑人1500余名,对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形成强有力震慑。

三、坚持全民反诈,持续营造浓厚氛围

市、区(市)两级联席办积极组织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百日宣传”,持续推进“全民反诈、守护平安”主题宣传活动。发动基层组织、群团力量组建专兼职宣传团队200余支,结合反诈宣传“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万家”活动,开展线下反诈巡回宣讲3000余场次,发放反诈宣传手册50余万份;推动教育、市场监管、税务等相关部门开展重点行业宣传,创新建立银行业、电信运营商反诈宣防“标准化、示范化”行业服务窗口,在全市4051个银行运营商网点窗口复制推广。市反诈中心联合市网信办、青岛广播电视台、青岛新闻网、民生新闻网等各类媒体开展“青岛反诈空中课堂”直播活动31期,联合制作12集《铜墙铁壁》反诈短剧和60余个反诈小视频,在全市地铁9600余个电子屏滚动播放;联合基础运营商开通15条反诈视频彩铃、发布公益短信500余万条。市公安局启动“全民反诈守护平安”公安金盾志愿服务校园行活动,联合驻青高校开展反诈宣防120余场次;组织“青岛市优秀反诈宣传文艺作品展播周”,推出优秀反诈作品800余份;为提升反诈宣传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市联席办联合半岛传媒创建全省首个反诈联盟媒体频道,在全市范围内评选200名“反诈先锋”,通过频道对事迹进行展播,提升了群众反诈积极性、参与性。全市“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注册量达到720余万人次,努力营造了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

四、突出防范反制,全力减少案件发生

市反诈中心会同相关科技公司,依托警企实验室资源研发“大数据智能化反诈平台”,整合部、省、市三级预警平台,进一步细化对涉诈预警信息的核查研判,全面提升了涉诈手段主动感知能力和对潜在受害人群的精准发现能力,大幅提升了预警信息的精准度和覆盖面。依托预警平台研发“反诈云盾”小程序,全市注册量达292万人次,利用该程序同步发布诈骗预警59.7万次。扩容96110预警专线至236部,实时更新劝阻“话术”,开展分级分类劝阻,劝阻人次同比提升20%。强化警银、警信快速联动开展对涉案资金紧急止付冻结和对涉案电话网址的封堵拦截和阻断。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通过电话、短信、登门等方式开展劝阻426万人次,止付冻结涉案资金10亿余元,封停阻断涉案嫌疑电话720余个。努力做到“有害信息进不来、涉案资金出不去”。

五、强化部门联动,深化综合治理质效

市联席办聚力“联动共治”,全面压实属地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企业安全管理社会责任,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不断深化综合治理质效。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市通信管理局扛牢主体责任,加强行业监管,牵头各银行金融机构、基础运营商强化风险管控措施,加强源头治理管控,遏制涉案“两卡”犯罪多发势头。市联席办会同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青岛银保监局、市通管局对“两卡”数量较多的银行机构和电信运营商多次进行约谈,压实企业“两卡”管理责任。强化区域治理,各区(市)以属地管控为基本原则,全面摸清管控本地重点人员,落实管控措施。对辖内滞留境外人员逐人规劝逼投。截至目前,已累计劝返滞留境外重点人员331人,极大消除了社会隐患。

当前,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案件处于高位,形势严峻复杂,打击治理工作任务艰巨繁重。全市各区市、各有关部门将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为契机,继续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加强烈的政治担当、使命担当、责任担当,强力推进打击治理工作,进一步夯实齐抓共管,协同共治的全民反诈工作格局,全力遏制案件多发态势,坚决打赢这场反诈人民战争。

我就通报这些情况,再次感谢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主持人:谢谢姜鲁青副秘书长的介绍。下面,请陈海青副行长通报今年以来我市金融机构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犯罪工作情况。有请。

陈海青: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立场的重要体现,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必然要求。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正式实施将对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金融行业“资金链”治理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从提高政治性、增强人民性的高度,把纵深推进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体现,积极构建“治本治源、科技赋能、联防联控、警示教育”综合防控体系,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断卡行动”以来,全市涉诈账户数明显下降。

(一)坚持治本治源,压紧压实账户管理主体责任。

2022年人民银行青岛市中支再次将“账户风险防控及资金链治理”纳入党委重点工作,召开专题工作会加大督查督办,实施“4+58”账户风险管理评估体系,构建“涉案账户倒查、网点现场巡查、联合公安督查”常态化机制,对15家重点银行监管约谈,对3家银行开展相关执法检查,对5家银行现场查访,通过风险提示、银行内部通报、绩效考核、网点实施暂时管制等措施,全面提升打击治理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强化科技赋能,增强风险防控精准度和有效性。

研发上线账户风控信息支持服务平台,支持企业注册及经营信息实时查询、异常开户人员及行为监测和涉案负面人员信息共享,覆盖全市1000多个银行网点,累计提供查询10万余次,相关工作经验入选省金融系统提升数字素养创新实践案例。针对涉案账户典型特征和风险变化趋势,多次召开经验交流会,指导银行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不断完善监测拦截机制,对及时有效识别账户和资金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凝聚部门合力,提升综合打击治理质效。

组织10家银行入驻市反诈中心现场办公,协助公安止付冻结涉案账户3万余个、资金10亿余元。今年以来,继续配合公安倒查涉案账户,移送重点线索600余条。组织银行排查账户1140万个,对11.63万个可疑账户采取分类管控措施,对公安移送的2.59万个单位和个人实施金融惩戒。协同成立反诈联盟15个,有效堵截异常开户631个,协助侦案1391起、抓获嫌疑人1697名,警银工作成效得到人总行、公安部高度肯定。

(四)加大警示教育,营造全行业防诈反诈氛围。

组织银行业实施客户开户告知和承诺机制,建设推广反诈示范网点,筑牢银行业“第一道防线”。制作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宣传折页,联合公安制作警示教育片。依托人民银行青岛市中支官微、新闻媒体开设“以案说险”专栏宣传49期,组织成立400余支金融志愿宣传队,2022年以来共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渠道宣传4395次,累计受众达145万人次。

当前,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形势依旧严峻复杂。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深入推进“资金链”治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统筹金融行业风险防控与优化服务,全力保障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各项规定落实落细,推动金融领域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向纵深发展,为维护全市金融秩序、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做出贡献!

我就通报这些情况,感谢各位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主持人:谢谢陈海青副行长的介绍。下面,请张莉莉处长通报今年以来我市通信系统推进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

张莉莉: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按照会议安排,将青岛市通信管理局及信息通信行业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工作情况做个汇报。

近年来,全行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工信部和市联席会议的部署,担当作为,持续开展“断卡”行动,全力推进防范治理工作,配合公安机关严打黑灰产犯罪。今年以来,全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连续10个月呈下降态势。涉案号卡线索逐月下降明显,月均量较去年下降327%。电信网络诈骗多发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行业治理,压实行业企业主体责任

强化源头治理,严把用户入网关。编印《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手册》,修订用户入网协议,对新入网用户严格落实“两问、两签、两提醒”,签署电话卡合规使用告知书,提醒用户不得违规出租、出售、出借电话卡。强化督导检查,整治风险隐患。重点督查电信企业的用户实名登记、个人信息保护情况、以及呼叫中心、物联网卡、语音专线等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涉诈的业务规范情况,督促电信企业及各级代理商落实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和重点业务安全管理要求,整改风险隐患,严控通信资源合法使用。强化问责追责,确保治理效果。对涉案号码逐一溯源、挖掘原因,对政策执行不到位、用户入网把关不严、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问责。2021年以来行业处理30多人次,关停代理渠道10余家,补签代理协议1400份。对4290名行业一线从业人员进行反诈知识专项考试。

(二)加强技术防范和协同联动,提升综合管控能力

依托反诈技术平台,不断提升数据汇聚和分析处置能力,对利用电话、短信、互联网实施的诈骗行为开展预警防范和处置反制。2022年已拦截诈骗电话89万次,拦截诈骗短信580万条,对34.6万个用户号码经二次实人认证后重新开通。行业与公安机关密切协作,定期信息共享、研判会商,建立监测发现、警示劝阻、拦截封停、线索追溯、落地查人的闭环工作机制。2022年协助公安机关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500余起,捣毁非法架设GOIP等设备实施诈骗的窝点50余个,封停阻断涉案嫌疑电话729个,有效减少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断卡行动”中,会同公安机关和银行部门对357名通信不良用户实施了仅保留一张移动号卡、停止新办业务的联合惩戒。

(三)加强宣传引导,提升人民群众识诈防骗能力

指导电信企业强化入网环节提醒和责任告知,尤其是对老年人、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办理开卡业务时重点提醒、告知风险。全行业近万名从业人员既是业务员也是反诈宣传专员,在业务受理、服务开通、故障处理、电信施工中强化用户宣传、规范业务办理,多渠道筑牢基层反诈屏障。今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在崂山周哥庄开展“信达天下守护万家”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主题宣传活动。联合市检察院和市公安局开设反诈科普讲堂和法律咨询台,向村民发放宣传材料,讲解手机电话卡和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操作流程,提升人民群众识诈防骗能力。2022年行业累计开展180余场次防诈宣传“六进”活动,不断加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防火墙”。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青岛市通信管理局将组织信息通信行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压实主体责任,持续整治电信服务薄弱环节,重点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宣传贯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系统观念和法治思维,坚持源头治理和精准施策,坚持宣传引导和群防群治,持续强化新形势下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反诈工作新局面,为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做出行业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张莉莉处长的介绍。下面,请戚杰支队长发布近期多发诈骗犯罪手法预警提示。有请。

戚杰: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近年来,通信和互联网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犯罪形态和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主的新型犯罪已成为主流犯罪,犯罪的手段也不断翻新升级,成为侵害群众利益,危害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从当前我市公安机关受理的涉诈警情来看,多发的诈骗手段主要是刷单类诈骗、虚假投资类诈骗和网络贷款类诈骗,特别是刷单诈骗发案数长期居各类诈骗的首位,且增幅较大,1-11月份我市刷单类诈骗警情占到40%,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危害十分突出,虚假投资类诈骗和网络带宽类诈骗警情总量虽然相对较少,但损失金额较大,危害也是十分突出的,诈骗团伙紧盯社会热点,随时变换诈骗手法和话述,近期多次出现诈骗团伙冒充疫情防控人员以疫情流调为借口,编造虚假信息实施诈骗,手法迷惑性强,使群众防不胜防。虽然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升级,但是只要群众熟悉了解诈骗的手段和方式,不断提升自我的防范意识,是可以有效防止踏入诈骗陷阱,避免财产损失的。下面,我将这几类多发诈骗手段和作案方法通报给大家,通过媒体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一是网络刷单类诈骗。此类诈骗发案数一直高居首位,很多大中学生和无业人员热衷于在网上寻找兼职,成为诈骗分子重点侵害对象。犯罪嫌疑人假冒电商客服,通过短信或网络群发兼职刷单信息,以工作简单、赚取佣金多诱导受害人充值做任务,后返还小额佣金,尝到甜头的受害人很容易落入陷阱,信以为真。之后犯罪嫌疑人便会以系列任务需要连续刷单、系统故障等理由引诱受害人不断刷单,一步步诈骗钱财。

在此提醒大家:刷单是违法违规行为,邀请刷单做任务返佣金的都是诈骗。请大家不要相信任何刷单工作的广告和推荐宣传,自觉抵制任何形式的刷单行为。

二是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不法分子冒充“理财专家”“炒股专家”身份,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以指导投资理财或能获取内幕信息为诱饵,并承诺可以获取高额收益,诱导受害人下载虚假APP或在虚假投资平台上投资理财,从而骗取钱财。

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投资,不轻易点击和安装他人推荐来历不明的APP,登录不明网站。凡是涉及自称高收益、稳赚不赔的网络理财,一定要提高警惕,更不能盲目加入投资理财群。

三是网络贷款诈骗。由于今年疫情原因,很多个人或小型企业资金紧张,诈骗分子建立虚假网站或通过短信、QQ、邮件等方式群发信息,以“低息、无抵押、放款快”等“利好”条件吸引受害人贷款。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后,诈骗分子便会冒充银行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理由实施诈骗。

在此提醒大家,办理贷款有着严格的条件和审批的手续,一定要选择有正规资质的贷款机构。同时,要牢记以检验还贷能力、做流水等借口在未放款前就要求你转账的一定是诈骗。同时,不要在网络上随意填写个人姓名、手机号、银行卡等个人信息,避免被犯罪分子利用进行诈骗。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疫情反复,假冒疫情防控部门和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警情多发。不法分子以事主可能因身份信息泄露,导致健康码或检测报告出现异常,需要向公安机关进行核实为借口,引诱事主与假冒的公安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联系,不法分子在以事主身份可能涉及刑事案件为由,核查名下所有财产信息,一旦事主轻信并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就会踏入诈骗陷阱,造成财产损失。在此提醒大家,公检法机关不会线上办案,如果需要核查个人资金信息必须出具法律手续在金融机构的配合下才能进行,所有以疫情防控等理由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汇款进行核查的都是诈骗,一定要提高警惕!

此类诈骗中,不法分子的诈骗“话术”也在不断翻新。如声称事主可能是密切接触者,需要单独核查或者事主有快递检测出阳性将被销毁,需要进行赔付等等。对此大家一律不要轻信,也不要随意点击陌生网址和链接或开启屏幕共享,更不能随意透露个人重要身份信息。对转账等资金操作务必进行事先核实确认。

可以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无孔不入,网络、电话、短信等都是他们实施犯罪的渠道。在此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即陌生来电不轻信、未知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此外,市民朋友对96110预警来电一定要接,12381短信预警提示一定要看,以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也请市民朋友及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也请关注青岛公安反诈服务号,注册青岛市反诈中心研发的“反诈云盾”小程序,能第一时间守护好您和家人的“钱袋子”。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戚杰支队长。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围绕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现在请提问。

齐鲁法制网记者:请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实施对个人和企业产生哪些影响?谢谢。

戚杰: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2022年12月1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反电信网络诈骗的专门立法,该法对电信网络诈骗各个环节进行了针对性的制度设计,从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三个维度出发,明确了各个主体的义务和职责,对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等都提出了新要求。

一、办理电话卡、开立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不能超出限制数量,对经识别存在异常开卡、开户情形的,运营商和银行有权加强核查或拒绝办理。而且办理电话卡必须实名登记,对非实名电话卡运营商将限制、暂停有关电话卡功能。

二、任何人都不能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和互联网账号,违法行为将被记入信用记录,同时限制相关卡、账户、账号功能,停止非柜面业务、暂停新业务、限制入网等。

三、明确非法制造、买卖、使用GOIP、猫池等设备是违法犯罪行为,如果你是房东,明知道你的房子被租客安装使用这些设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那么你也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四、对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被刑事处罚的人员,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对其限制出境。对前往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严重地区的人员,出境活动存在重大涉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嫌疑的,移民管理机构可以决定不准其出境。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还将诈骗罪和帮助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情形进行细化,在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惩戒措施等方面协同发力,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行为重拳出击。

大众网记者:通信主管部门在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开展电信治理和互联网治理两项工作的结合中,有哪些做法?突出亮点是什么?谢谢。

张莉莉: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为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电话用户合法权益,2013年9月1日,我国正式启动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经过行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2016年底全部电话用户实现了实名登记。在行业治理过程当中,电信和互联网行业要持续落实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这也是马上要实行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和已经实行的《网络安全法》要求的底线,用户实名登记这个要求不仅是对基础电信企业和移动通信转售企业、以及他们的各级代理商的要求,也是对各类互联网服务商和互联网服务平台的要求。

作为通信主管部门,鼓励指导电信和互联网的从业者、经营者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主动监测和识别,识别出涉诈高风险电话卡和互联网账号,并采取二次实人认证等措施核验用户身份信息,确保人证卡号一致。近年来,在工信部指导下,信息通信行业开通了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提醒、访问涉诈页面主动跳接、以及反诈名片等行业的特色服务。特别是“一证通查”公益查询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这项功能查询本人身份证名下办理的所有在网使用的移动电话卡及跟移动电话卡关联的主要互联网账号情况。【具体查询入口:可以关注“工信微报”或“中国信通院CAICT”公众号、通过“一证通查”服务查询;也可以搜索支付宝、微信小程序“一证通查”进行查询】

感谢您的提问。

青岛日报记者:我关注到新出台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于实施非法买卖、出租、出借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行为的单位、个人及相关组织者,将承担包括限制账户功能等一系列的金融惩戒后果,请问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此举有什么重要意义?另外,新法落地后,市民在办卡、用卡等方面需要注意什么?谢谢。

陈海青: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刚刚提到的内容,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一条的有关规定,对于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认定的实施非法买卖、出租、出借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为非法买卖账户提供实名核验以及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账户行为的单位、个人及相关组织者以及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关联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行为人,金融机构有权采取限制银行账户、支付账户功能和停止非柜面业务、暂停新业务等措施进行金融惩戒。

可以说,这项规定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了买卖、出租、出借账户行为人应当承担的后果,同时赋予了金融机构对上述行为人进行金融惩戒的合法权利,对金融领域“资金链”治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将对提高买卖、出租、出借账户行为人的违法成本、增强震慑作用、遏制涉账户的违法犯罪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此借这个机会也提醒广大市民,一方面要合法使用自己的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不得买卖、出借、出租账户或假冒身份、虚构代理关系开立账户,以免沦为犯罪分子转移涉诈资金的“工具”及面临可能承担的信用限制、金融惩戒甚至罚没、拘留等处罚;另一方面要安全保管自己的账户,不随意透露银行卡号及密码,不轻信来历不明的购物网站、不明付款链接,不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守好“钱袋子”,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感谢陈海青副行长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要,请会后联系市公安局,联系电话:66578510。

今天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通过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观海、蓝睛视听“新闻发布会”频道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