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青岛市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浏览:191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我市金融系统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面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各项金融重点指标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向大家介绍1-10月份我市金融运行情况,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王锦玉同志;

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张朝晖同志;

青岛银保监局副局长丰朝晖同志;

青岛证监局副局长万景初同志。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王锦玉局长发布1-10月青岛市金融运行情况,有请。

 

王锦玉: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感谢一直以来对我市金融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在全国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之际,青岛市金融系统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学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金融的使命担当。今年以来,全市金融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引领,着力抓好金融政策传导和金融服务落地,扎实推进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各项重点任务,金融主要指标快速增长,金融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态势,在应对疫情助企纾困、稳住全市经济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总体概括为“一个稳中提质、两个精准有力、三个富有成效”。

一、金融产业发展稳中提质,有力支持全市经济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741.7亿元,同比增长6.4%,高于GDP增速2.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10.7%,是去年同期3.1倍;1-10月份,金融业实现税收203.9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为14.2%,金融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显著提升。一是存贷款稳定增长。截至10月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24740亿元,同比增长12.04%,高于全国1.6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365亿元,新增存款超过去年全年总量。本外币贷款规模在全省率先突破2.6万亿元,贷款余额达26556亿元,同比增长11.38%,高于全国0.8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466亿元,占全省比重为21%。本外币存贷比达到107.34%,高于全国、全省24个和22个百分点,资金运用充分,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二是直接融资稳定增长。社会融资结构持续优化,前10个月,全市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债券等各种形式实现直接融资2872.76亿元,同比增加292.7亿元,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三是保费收入稳定增长。出台支持航运保险业务发展政策措施,持续发挥保险经济社会“稳定器”作用。前10个月,全市保费收入437.9亿元,同比增长9.2%,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保险累计赔付支出140亿元,累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52.8万亿元。

二、服务实体经济精准有力,强力推动实体经济振兴

一是聚焦金融政策传导和要素保障。有效落实国家关于金融支持稳增长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出金融服务保障疫情防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振兴、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政策措施。创新建立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评价机制,激发信贷供给积极性。

二是聚焦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提前谋划并深入开展“春雨行动”,开展多层次、多样化金企对接活动,畅通融资对接渠道,构建起“金企对接+热线咨询+金融辅导+平台对接”融资服务新模式,“金企通”金融数字化平台累计服务企业融资超380亿元。全市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新增企(事)业单位贷款2306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增量,占全部新增贷款的93.5%,新增贷款更多流向实体企业。

三是聚焦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力度,普惠小微贷款新增402亿元,同比增长26.2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5个百分点。发挥地方金融组织灵活、高效、面广的特色优势,以支农支小为重点,各类地方金融组织累计为社会提供融资支持超1000亿元。鼓励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不断扩大普惠业务规模,政府性融资担保余额较年初增长157.4%。

三、金融招商引资精准有力,加速聚集优质金融资源

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强化项目清单化、责任化管理。今年以来,恒丰理财开业运营,意才证券报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青岛银行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42亿元,陆家嘴信托、海尔消费金融公司分别增资14亿元和5亿元,光大理财产品规模超过1.2万亿元,法人机构实现做优做强。完善“创投风投十条”政策2.0版,国盛资盈、上合双循环等百亿元基金落地,QDLP跨境投资基金试点机构扩大到14家。全市在中基协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和管理规模分别突破2000只和1800亿元,两项增速持续保持全国前列。私募基金管理人户均管理规模4.34亿元,同比增长31.5%,在山东现代金融(私募股权)行业领军10强中,我市占据6家,这说明本土创投机构实力不断壮大。支持各类创投风投平台及专业化中介机构发展,全市22家专业化投融资路演机构统一备案运行,为创投风投机构和创新创业企业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成功举办2022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市企业家青岛行等招商合作活动,签约规模超过600亿元。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东方证券等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合作。今年以来,36个重点现代金融产业链项目到位内资252.4亿元,外资6亿美元,均居24条产业链招商引资前列。

四、企业上市工作富有成效,全力赋能现代产业转型升级

将推动企业上市作为金融助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建立企业上市合规证明工作专班、上市和拟上市企业“白名单”等十项工作机制,企业上市生态持续优化;深化与各交易所务实合作,落地北交所山东省首家服务基地,与上交所、深交所合作在青举办资本市场培训活动;对重点拟上市企业开展“一对一”问诊把脉,加快推进企业上市进程。截至目前,新增创新奇智、泰德股份、科捷智能、国新健康等上市及过会企业12家,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78家,稳居全省首位。精准建立442家重点拟上市企业后备库,目前全市在中国证监会及交易所待审企业12家,在证监局辅导企业20家,形成上市梯队良性发展格局。

五、金融改革创新富有成效,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突出创新引领,积极争取新一批金融创新试点政策,获批全国首批特定养老储蓄、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跨境融资便利化、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等多项国家试点,金融改革成效获国家金融管理部门肯定。出台金融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支持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出台支持企业开展汇率避险扶持办法,增强金融对重大战略支持力度。发展数字金融服务,数字人民币落地应用场景54万个,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青岛银行设立数字金融场景应用实验室,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升级。开展青岛市金融创新奖评选,全球首个蓝色资产分类标准、全国首批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等一批优秀创新成果脱颖而出,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人才贷”余额超过4亿元,今年新增超过1.7亿元,是去年的2倍多,营造了优良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青岛位列第36位,较年初前进2个位次。

六、防控金融风险富有成效,持续优化金融发展生态

坚持底线思维,巩固金融稳定发展基础,全市在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的同时,保持了金融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保持对非法集资严打高压态势,组建防范非法集资“星火”志愿宣讲团,招募1700余名志愿者,开展各类宣讲活动400多场,通过开展“云课堂”网络直播、电视访谈等形式线上宣讲以及进社区、进学校、进村居等形式线下活动,受众超50万人次,有效提升我市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的精准度和普及率,增强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稳妥化解重点企业、重点机构、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发挥银行债委会、资产管理公司作用,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截至10月末,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27%,持续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下步,全市金融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按照“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工作标准,加快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未来金融科技中心和现代化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努力在全市开新局、谱新篇、建新功,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金融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锦玉局长。接下来请大家围绕我们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请提问。

 

中国报道记者:请问人民银行张朝晖副行长,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今年以来青岛市货币信贷运行情况,以及全市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谢谢。

 

张朝晖:谢谢您的提问。

我先介绍一下全市货币信贷运行情况。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在总分行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把稳增长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强化政策引领,扎实开展金融支持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百日攻坚”行动,指导银行机构加大对助企纾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支持。前10个月,全市金融运行稳中有进,存贷款余额保持快速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为稳定全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贷款保持快速增长,“金融活水”更多流入生产经营领域。5月份以来,全市经济恢复进度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融资需求有序回升,贷款增长持续加快。10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556亿元,同比增长11.38%,前10个月增量2466亿元。其中,全市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8387亿元,同比增长15.14%,前10个月增量2306亿元,如果加上个人经营性贷款,流入生产经营领域的贷款增量达到2462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99.81%。

(二)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力度加大,制造业和普惠小微贷款高速增长。货币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制造业、普惠小微和涉农领域等经济重点领域。一是制造业贷款增速持续攀升。10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67%,比去年同期提高6.75个百分点,比各项贷款增速高6.29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新增476亿元,同比多增158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497亿元,信用贷款新增330亿元。二是普惠小微贷款保持高速增长。10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25%,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4.87个百分点;贷款新增402亿元,同比多增8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户数突破26万户,新增3万户。三是涉农贷款增速持续回升。10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61%,比上年同期提高3.7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13亿元。

(三)服务“双碳”目标,绿色贷款高速增长。金融机构紧跟政策导向,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新动能领域的信贷供给强度。截至三季度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3110亿元,同比增长55.55%,增速比各项贷款高43.6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95亿元,同比多增294亿元。

(四)贷款利率持续下降,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今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前10个月全市金融机构新发放人民币贷款(含贴现)加权平均利率3.87%,同比下降0.49个百分点。其中,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新发放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43%,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五)居民和企业存款快速增长,为下一步扩大消费和生产提供了储备。10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740亿元,同比增长12.0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86个百分点;前10个月增加2365亿元,同比多增79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8.25%,前10个月新增1327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增长16.35%,前10个月新增1017亿元。

关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实情况,今年以来我们围绕推动货币政策工具落地见效,联合市有关部门,主动作为、靠前发力,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政策引导效能,有力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前10个月,通过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科技创新再贷款等9项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向5.4万户市场主体发放优惠贷款1087.82亿元,为我市企业纾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是持续发挥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引导作用,精准高效支持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今年前10个月,累计发放再贷款110.5亿元,惠及市场主体7694户;发放再贴现113.86亿元,惠及市场主体2228户。

二是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引导法人银行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服务能力。今年已发放两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合计1.44亿元。通过政策激励撬动法人银行前三季度普惠小微贷款较年初增加89亿元。

三是推动两项助力“双碳”工具落地见效,引导加大对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截至3季度末,辖内13家金融机构向62个碳减排重点项目发放贷款22.6亿元,带动碳减排量171.4万吨;5家机构向10个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重点项目发放贷款9.71亿元。

四是推动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高效落地,着力加大对科技型企业金融支持。截至3季度末,21家金融机构全部实现名单内科技型企业贷款投放,已累计向1353户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425.2亿元。

五是积极推动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落地,加大对“两企两个”重点企业和个人融资支持,助力做好金融保通保畅。截至10月末,辖内金融机构已向472户“两企两个”市场主体发放交通物流贷款7.13亿元。

六是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见效,支持我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尽早开工并形成实物工作量。截至10月末,青岛市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机构共为48个基础设施基金投资备选项目投放113.94亿元基金,带动我市主要银行机构配套32.47亿元项目贷款。

七是迅速推动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政策尽快落地,推动全省首笔和第二笔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先后落地我市。截至10月末,全市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实现签约30个,金额35.7亿元;完成贷款投放7.9亿元。

下阶段,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按照总分行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用好用足各项货币政策信贷工具,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投放,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合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更好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张朝晖副行长的介绍,接下来请继续提问。

 

山东商报记者:能否请银保监局丰朝晖副局长详细介绍一下,今年以来青岛市银行业保险业具体运行情况?以及银行业保险业在支持全市重点项目、制造业、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方面有哪些重要的举措?谢谢。

 

丰朝晖:谢谢您的提问。首先,我介绍一下青岛前10个月银行保险业的整体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银行保险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银保监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青岛市经济发展战略,全力支持稳住地方经济大盘,着力防范化解辖区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银行业保险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总体来看,目前辖区行业运行健康平稳、稳中向好。截至10月末,银行业资产总额3.5万亿元,同比增长9%;负债总额3.3万亿元,同比增长8.8%;不良贷款余额340亿元,不良率1.27%,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0.51和0.13个百分点。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437.9亿元,同比增长9.2%;新增保障金额52.8万亿元,同比增长30.9%。主要体现出五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谱写了支持实体经济的“新篇章”。坚持精准滴灌,持续提升信贷投放力度,充分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保险产品,全力支持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特别是对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和“保交楼、稳民生”等重点领域的金融资源投入不断加大,为经济企稳向好提供了有力金融保障。截至10月末,各项贷款余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比年初增加2522亿元。其中,政府基建相关贷款比年初增加665亿元,同比增长12.8%;制造业贷款比年初增加670亿元,增量是去年同期的1.4倍。开展住宅工程质量综合保险创新试点,为新建住宅项目提供综合保障1.9亿元。

二是趟出了助力企业纾困的“新路子”。印发《关于开展助企纾困专项行动的通知》,组织辖区银行业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助企纾困专项行动,采取新增授信支持、融资接续安排、保险保障服务等针对性支持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前三季度,辖区银行机构累计为1.7万户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货车司机等市场主体实施延期偿还贷款本息312亿元,为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272.4亿元;通过专利权质押贷款保证保险“青岛模式”帮助66家科技型小微企业获得低成本贷款2.55亿元;创新推出“新冠疫情导致港口货物损失保险”等创新产品,为21家重点运输企业提供专属风险保障8000多万元。

三是探索了普惠金融发展的“新实践”。聚焦中小民营企业和广大基层群众的金融需求特点,稳步加大普惠性信贷投放和保险产品供给,持续降低融资成本,拓宽金融服务维度。10月末,辖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2.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7个百分点;小微企业“银税互动”项下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3.7%。前10个月,普惠型小微企业平均利率为4.5%,较上年度下降0.49个百分点,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保险险种达66个,基本覆盖了我市主要农产品,提供风险保障97.6亿元,支付赔款2.21亿元,同比增长60.3%;“琴岛e保”起付线进一步下调,保险责任范围三次扩充,累计承保379万人次。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覆盖899万市民,累计赔付22.1万人次,支付赔款5.9亿元;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市顺利落地,全市累计销售1439万元。

四是涌现了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新亮点”。今年以来,积极推进助力新市民5项金融提升工程,将符合条件的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有效提升。截至10月末,全市创业担保贷款余额8.41亿元,为4764户创业者提供了资金支持。前10个月,雇主责任险签单量达7.69万笔,累计提供风险保障9088亿元,同比增长45.2%;出台城阳区物流快递骑手政策性保险项目,6000余名骑手享受到人均4.5万元的职业伤害保障;出台西海岸新区新市民政策性保险项目,在新区生活满3天的非本区户籍人群均可享受人均3.3万元意外伤害保障。

五是迈出了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新步伐”。深入开展金融知识联合宣传教育、“3·15”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创新推出“银发金融大讲堂”“金融知识高校行”“金融线上宣讲课”等特色活动,累计开展各类教育宣传3.7万余次,触及消费者约1.2亿人次。聚焦涉老金融服务痛点难点问题,指导银行保险机构设立老年人特色网点1002个,开通长者专区、咨诉专柜等老年人服务窗口及绿色通道2100多个,上门办理业务13.8万次,消费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关于您提到的第二个问题,银行保险业在支持一些重点领域方面,我们青岛银保监局今年以来主要是引领辖区银行业保险业聚焦青岛市的经济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在支持重点项目方面,紧跟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聚焦交通发展、居住环境改善等重点领域,加大对轨道交通、自动化港口码头、城中村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投放。截至10月末政府基建相关贷款余额6501亿元,较年初增加665亿元,同比增长12.8%。积极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作用,青岛辖区政策性银行共投放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122.2亿元,支持项目49个。

在支持制造业方面,围绕优质制造业、“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联合市工信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制造业产业链重点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等多份文件,督促银行机构加大对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截至10月末,制造业贷款比年初增加670亿元,增量是去年同期的1.4倍,同比增长20.6%,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9个百分点。

在支持海洋经济方面,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完善组织体系、加强产品服务创新,联合市海洋局印发《关于推进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工作的意见》,大力推动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创新服务方式,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这个数据是截至到三季度末的数据,海洋经济贷款余额424.6亿元,较年初增加了38.8亿元,同比增长10.6%。

在支持绿色发展方面,督促银行保险机构认真落实我局出台的《关于推进青岛辖区绿色金融发展与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创新绿色金融服务,加大对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农业、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金融支持。三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3224亿元,同比增长26%;我市保险机构签发全国首张公共建筑节能“减碳保”保单,为胶州市能效提升项目提供为期三年的风险保障,最低年减碳量可达130吨。

下一步,青岛银保监局将继续落实银保监会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控金融风险以及支持银行保险业改革创新三条主线继续引领银行保险业做好自己的工作,更好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丰朝晖副局长的介绍。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鲁网记者:10月份,三柏硕和歌尔微于同一日分别实现上市和过会,青岛企业点燃上市“双响炮”。请问证监局万景初副局长,今年以来青岛市资本市场运行情况,以及推动企业上市工作的特点和亮点有哪些?谢谢。

 

万景初:谢谢您的提问。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刚才记者朋友提问的青岛资本市场的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青岛证监局统筹推进青岛资本市场“三稳三进”,“三稳”就是市场稳、主体稳、生态稳,“三进”在三个方面要实现“进”,落实注册制改革、推进监管转型和服务实体经济上体现“进”,围绕保稳定、抓改革、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综合施策,以实际行动保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市资本市场呈现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质效不断提升。这些成效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一)企业上市延续良好势头。随着注册制改革深入推进,受惠于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我市企业上市积极性得到激发。刚才王局长已经介绍了相关情况。截至目前,我市年内已有12家公司过会或上市,这里面包含外地迁入青岛的2家,还有1家H股公司,其中6家已经实现上市或者迁入,这里面有泰德股份、科捷智能、国新健康、三柏硕、创新奇智、鹏博士,鹏博士是最新迁入的,还有6家过会待注册或核准,这些公司有豪江智能、大牧人、盘古智能、歌尔微、雷神科技、三祥科技;拟上市公司33家,其中在审企业7家、辅导备案企业20家。境内上市公司数量63家,刚才王局长介绍的78家是含着境外的上市公司。从板块分布来看,沪深主板41家,科创板6家,创业板13家,北交所3家;另外新三板挂牌企业66家;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114家,我通过介绍大家能感觉到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容。

(二)直接融资规模稳步扩大。我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能力不断增强,融资方式更加多样。截至10月底,在股权融资方面,通过首发、增发、配股、可转债等方式合计融资70.24亿元。债券融资方面,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合计融资近465.50亿元,这些融资都有力支持国家战略和重点项目落实落地。现在有一个新的融资品种叫公募REITs,我们局三次提出推动基础设施REITs发展的一揽子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也亲自作出了批示和部署,我们市政府也出台《关于支持青岛市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产业发展的若干支持措施》,多部门正合力推进有关项目。在私募基金方面,我市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现在已经达到了1804.57亿元,同比增长约27%,这个增速是很快的;其中,股权创投类基金管理规模1403.25亿元,同比增长约18%,助力重点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市场主体质量显著提升。我市资本市场主体积极践行高质量发展之路,首先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持牌机构业务转型成效初显。上市公司方面,前三季度,我市境内上市公司营业收入4267.70亿元,同比增长11%,这是很难得的,因为现在受经济增速下滑和疫情的影响很大,占全市GDP总量约39%;净利润333.3亿元,同比增长12%,表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行业机构方面,意才证券设立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是我市首家获正式受理的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国联证券设立资管子公司申请材料获得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另外青岛银行获批公募基金托管资格,中信证券(山东)公司获批基金投顾试点资格,我们的经营业态,刚才介绍了四家不同的机构申设情况,我们的经营业态进一步完善。今年以来,我市新增各类证券基金期货类机构合计37家,有效助力了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建设和财富管理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其中里面有私募基金机构27家,证券营业部5家,证券投资咨询分公司2家,期货分公司3家,体现出行业机构进一步聚集。另外大家应该也是比较关注一个数,截至10月底,我们青岛市证券期货投资者开户数342.12万户,这个大家可以和青岛的市人口数作一个对比;客户资产管理规模6835.33亿元,较年初增加近286亿元。

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到了几家企业上市的情况,我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年我们推动企业上市的工作和一些特点。

今年以来,我们证监局提出推动企业上市工作九字方针——“抓统筹、抓重点、抓基础”,加快推进全市场注册制顺利落地。“抓统筹”就是坚持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一体推进,优先支持优势产业、优秀企业、优良资产上市;“抓重点”就是支持优质“专精特新”企业在北交所早上市、快上市;“抓基础”就是发挥蓝海股交“塔基”作用,加强挂牌企业梯队建设。此外,我局还将“抓服务”融入工作各环节,联合多部门举办各层次培训,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加速推动企业上市进程。具体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重培育,优化企业上市生态

一是坚持统筹推进。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这里面我们和金融局合作是最密切的。围绕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开展深度摸排,建立动态储备库,加强梯队建设。二是聚焦重点发力。我们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北交所上市培育重点;对照4套标准全面梳理辖区北交所上市后备情况,先后梳理出10家符合北交所条件的挂牌公司、21家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的北交所意向企业。三是夯实发展基础。充分发挥蓝海股交“塔基”作用,支持其实施分类分层改革,争取四板、三板联动试点资格。

(二)重引导,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先后开展的工作一是突出重点开展专题座谈会。先后组织过7家创新层公司、北交所拟上市公司,还有部分创业板拟上市企业的座谈会,深入了解企业的上市进展,倾听企业诉求。二是实地调研送政策、送服务。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密集调研走访6家在审和拟申报企业,了解公司审核和申报进展,提醒公司夯实主业、规范运作。三是联合举办高端培训。先后组织召开“‘青心’北交所,携手向未来”北交所上市工作推进会,邀请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和证监会公众公司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北交所上市政策、围绕公司治理开展专项培训。联合相关部门举办2022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金企对接会议、“专精特新”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论坛协调会,邀请专家授课,介绍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青岛案例,极大激发了优质企业的上市热情。

(三)重规范,提升企业申报成效

这方面主要是我们局做好服务工作,一是优化制度流程。进一步规范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实现辅导监管标准、程序、过程、结果公开。二是强化便民服务。用好证监会辅导监管电子化系统,目前我们已经实现申报材料报送“电子化”、辅导备案“网上办”、企业券商“零跑腿”。三是严格辅导验收。靠前服务,严把辅导验收关,督促中介机构提高企业上市辅导质量。前期,克服验收申请非常集中、人手紧缺的困难,全局调配人员力量,加班加点,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完成6家企业辅导验收,推动优质企业尽快进入上市审核程序。

下一步,我们青岛证监局在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和推动企业上市方面将做好“两个对接”,一方面对接好青岛企业,发挥属地监管优势,深入了解企业口碑、声誉,充分了解企业特色、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对接好证监会、交易所等单位和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为我市企业争取更多关注、更大支持,助力更多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与市各相关部门一起共创我市上市工作新局面。

谢谢。

 

主持人:感谢万景初副局长的介绍。接下来请继续提问。

 

半岛网记者: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刚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王锦玉局长在介绍中提到,今年年初启动了全市服务实体经济“春雨行动”。请介绍一下“春雨行动”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谢谢。

 

王锦玉: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金融有三大任务,一个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第二个是防控金融风险,第三个是深化金融改革。其中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是金融的初心和使命。围绕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我们起了一个名字叫“春雨行动”,年初的时候我们就搞了启动仪式。主要我们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了中央驻青的金融管理部门以及市里的有关部门和相关的区市联手来做“春雨行动”。这项工作主要是围绕一些有效需求,围绕实体经济振兴、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落实、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以政策高效落地和银企精准对接为抓手,在不同的领域我们也搞了“四大行动”,一个是“工业企业全面对接行动”,第二是“重大投资项目精准对接行动”,第三是“重点领域专项对接行动”,第四个是“民营中小微企业常态对接行动”,通过这“四大行动”来畅通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生态,为经济大盘的稳定做出相应的贡献。

“春雨行动”重点在三个方面进行谋划和运营,一是在政策优化方面,我们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金融服务疫情防控、金融支持稳经济保民生、航运保险补贴、信贷投放奖励、无还本续贷奖补等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出台有力地支持了银行和企业搞好相应的银企对接,做好相应的产品供给。今年同时我们还和青岛银保监局联合建立了全市重点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考核的评价办法,对驻青的银行机构从贷款的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考核评价,首次实现了地方政府对银行机构的考核考评,目的也是使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通过这些政策的供给,使银行能够建立敢贷、愿贷、会贷的相应工作机制,为深入服务稳经济增长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政策出台以后,我们要深化这些政策的宣传和贯彻。我们组建了金融助企“百人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60余场次,涵盖制造业、外贸、文旅等八大行业,累计受众15万人次。编制金融产品和政策汇编,制作短视频宣传片,推介产品450余个。通过这种宣传有力地使这些政策和产品能够深入企业、深入客户。

三是我们在融资“春雨行动”当中把相应的工作机制也进行了利企化的建立,构建了“金企对接+金融辅导+热线咨询+平台服务”立体化融资服务新模式。“金企对接”包括在银行、证券、保险、投行等等的一些金融机构和企业加强这种对接,一行两局和我们地方金融监管局从各个方面加强这方面的金企对接,都有各自的渠道和各自的工作措施来实现这种金企对接。第二考虑到金融的专业性,我们实行了金融辅导员的指导,我们在全市的25家金融机构组建了228支金融辅导队,一共有金融辅导员746名,今年以来我们对口辅导了5000余家企业,通过这种金融辅导,在政策咨询、融资规划、上市辅导等进行了全流程陪伴式金融服务,今年以来共推动实现融资231亿元。“金融管家”和金融辅导也是它的一个重要内容,“金融管家”主要是在园区里面,金融辅导员主要是对着企业,“金融管家”主要是在重点产业园区及24条重点产业链全面推行“金融管家”试点,创新“链式”金融服务模式,探索“园区整体授信”,推动产业园区金融服务全覆盖。因为今年我们全市做了15个新型产业园区,我们也从金融这方面积极地对接这个战略。目前,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即墨区汽车产业新城等园区“金融管家”试点也获得了省级试点,另外我们15个产业园区也出台相应的“金融管家”试点意见。热线咨询我们主要是设立了166的融资服务热线,只要企业和居民有融资需求就可以打这个热线,我们提供专业的咨询。另外我们还考虑了平台的服务,因为现在是数字化的社会,我们通过“金企通”APP的线上服务进行融资的对接。“金企通”我们今年以来一共对接了很多的企业和融资的需求,它的融资突破了380亿元,通过线上应该也发挥了很好的线上融资对接的作用。

通过这些措施,今年以来,截至三季度末,“春雨行动”累计走访企业1.35万家次,推动实现融资1222亿元。全市制造业、小微企业贷款这些重点领域均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增速分别高于各项贷款6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这也是我们金融服务实体里面重点的领域,全市的制造业和特别小微的企业,通过这种“春雨行动”应该说有效地解决了这些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融资需求。

我的回答结束,谢谢记者的提问。

 

主持人:感谢王锦玉局长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其他采访需求,会后可以联系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电话:85913426。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也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

《1-10月青岛市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浏览:191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我市金融系统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面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各项金融重点指标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向大家介绍1-10月份我市金融运行情况,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王锦玉同志;

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张朝晖同志;

青岛银保监局副局长丰朝晖同志;

青岛证监局副局长万景初同志。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王锦玉局长发布1-10月青岛市金融运行情况,有请。

 

王锦玉: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感谢一直以来对我市金融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在全国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之际,青岛市金融系统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学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金融的使命担当。今年以来,全市金融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引领,着力抓好金融政策传导和金融服务落地,扎实推进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各项重点任务,金融主要指标快速增长,金融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态势,在应对疫情助企纾困、稳住全市经济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总体概括为“一个稳中提质、两个精准有力、三个富有成效”。

一、金融产业发展稳中提质,有力支持全市经济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741.7亿元,同比增长6.4%,高于GDP增速2.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10.7%,是去年同期3.1倍;1-10月份,金融业实现税收203.9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为14.2%,金融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显著提升。一是存贷款稳定增长。截至10月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24740亿元,同比增长12.04%,高于全国1.6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365亿元,新增存款超过去年全年总量。本外币贷款规模在全省率先突破2.6万亿元,贷款余额达26556亿元,同比增长11.38%,高于全国0.8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466亿元,占全省比重为21%。本外币存贷比达到107.34%,高于全国、全省24个和22个百分点,资金运用充分,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二是直接融资稳定增长。社会融资结构持续优化,前10个月,全市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债券等各种形式实现直接融资2872.76亿元,同比增加292.7亿元,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三是保费收入稳定增长。出台支持航运保险业务发展政策措施,持续发挥保险经济社会“稳定器”作用。前10个月,全市保费收入437.9亿元,同比增长9.2%,高于全国4.2个百分点。保险累计赔付支出140亿元,累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52.8万亿元。

二、服务实体经济精准有力,强力推动实体经济振兴

一是聚焦金融政策传导和要素保障。有效落实国家关于金融支持稳增长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出金融服务保障疫情防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振兴、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政策措施。创新建立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评价机制,激发信贷供给积极性。

二是聚焦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提前谋划并深入开展“春雨行动”,开展多层次、多样化金企对接活动,畅通融资对接渠道,构建起“金企对接+热线咨询+金融辅导+平台对接”融资服务新模式,“金企通”金融数字化平台累计服务企业融资超380亿元。全市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新增企(事)业单位贷款2306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增量,占全部新增贷款的93.5%,新增贷款更多流向实体企业。

三是聚焦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力度,普惠小微贷款新增402亿元,同比增长26.2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5个百分点。发挥地方金融组织灵活、高效、面广的特色优势,以支农支小为重点,各类地方金融组织累计为社会提供融资支持超1000亿元。鼓励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不断扩大普惠业务规模,政府性融资担保余额较年初增长157.4%。

三、金融招商引资精准有力,加速聚集优质金融资源

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强化项目清单化、责任化管理。今年以来,恒丰理财开业运营,意才证券报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青岛银行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42亿元,陆家嘴信托、海尔消费金融公司分别增资14亿元和5亿元,光大理财产品规模超过1.2万亿元,法人机构实现做优做强。完善“创投风投十条”政策2.0版,国盛资盈、上合双循环等百亿元基金落地,QDLP跨境投资基金试点机构扩大到14家。全市在中基协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和管理规模分别突破2000只和1800亿元,两项增速持续保持全国前列。私募基金管理人户均管理规模4.34亿元,同比增长31.5%,在山东现代金融(私募股权)行业领军10强中,我市占据6家,这说明本土创投机构实力不断壮大。支持各类创投风投平台及专业化中介机构发展,全市22家专业化投融资路演机构统一备案运行,为创投风投机构和创新创业企业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成功举办2022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市企业家青岛行等招商合作活动,签约规模超过600亿元。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东方证券等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合作。今年以来,36个重点现代金融产业链项目到位内资252.4亿元,外资6亿美元,均居24条产业链招商引资前列。

四、企业上市工作富有成效,全力赋能现代产业转型升级

将推动企业上市作为金融助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建立企业上市合规证明工作专班、上市和拟上市企业“白名单”等十项工作机制,企业上市生态持续优化;深化与各交易所务实合作,落地北交所山东省首家服务基地,与上交所、深交所合作在青举办资本市场培训活动;对重点拟上市企业开展“一对一”问诊把脉,加快推进企业上市进程。截至目前,新增创新奇智、泰德股份、科捷智能、国新健康等上市及过会企业12家,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78家,稳居全省首位。精准建立442家重点拟上市企业后备库,目前全市在中国证监会及交易所待审企业12家,在证监局辅导企业20家,形成上市梯队良性发展格局。

五、金融改革创新富有成效,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突出创新引领,积极争取新一批金融创新试点政策,获批全国首批特定养老储蓄、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跨境融资便利化、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等多项国家试点,金融改革成效获国家金融管理部门肯定。出台金融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支持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出台支持企业开展汇率避险扶持办法,增强金融对重大战略支持力度。发展数字金融服务,数字人民币落地应用场景54万个,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青岛银行设立数字金融场景应用实验室,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升级。开展青岛市金融创新奖评选,全球首个蓝色资产分类标准、全国首批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等一批优秀创新成果脱颖而出,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人才贷”余额超过4亿元,今年新增超过1.7亿元,是去年的2倍多,营造了优良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青岛位列第36位,较年初前进2个位次。

六、防控金融风险富有成效,持续优化金融发展生态

坚持底线思维,巩固金融稳定发展基础,全市在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的同时,保持了金融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保持对非法集资严打高压态势,组建防范非法集资“星火”志愿宣讲团,招募1700余名志愿者,开展各类宣讲活动400多场,通过开展“云课堂”网络直播、电视访谈等形式线上宣讲以及进社区、进学校、进村居等形式线下活动,受众超50万人次,有效提升我市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的精准度和普及率,增强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稳妥化解重点企业、重点机构、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发挥银行债委会、资产管理公司作用,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截至10月末,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27%,持续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下步,全市金融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按照“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工作标准,加快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未来金融科技中心和现代化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努力在全市开新局、谱新篇、建新功,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金融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锦玉局长。接下来请大家围绕我们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请提问。

 

中国报道记者:请问人民银行张朝晖副行长,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今年以来青岛市货币信贷运行情况,以及全市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谢谢。

 

张朝晖:谢谢您的提问。

我先介绍一下全市货币信贷运行情况。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在总分行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把稳增长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强化政策引领,扎实开展金融支持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百日攻坚”行动,指导银行机构加大对助企纾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支持。前10个月,全市金融运行稳中有进,存贷款余额保持快速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为稳定全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贷款保持快速增长,“金融活水”更多流入生产经营领域。5月份以来,全市经济恢复进度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融资需求有序回升,贷款增长持续加快。10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556亿元,同比增长11.38%,前10个月增量2466亿元。其中,全市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8387亿元,同比增长15.14%,前10个月增量2306亿元,如果加上个人经营性贷款,流入生产经营领域的贷款增量达到2462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的99.81%。

(二)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力度加大,制造业和普惠小微贷款高速增长。货币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制造业、普惠小微和涉农领域等经济重点领域。一是制造业贷款增速持续攀升。10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67%,比去年同期提高6.75个百分点,比各项贷款增速高6.29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新增476亿元,同比多增158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497亿元,信用贷款新增330亿元。二是普惠小微贷款保持高速增长。10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25%,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4.87个百分点;贷款新增402亿元,同比多增8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户数突破26万户,新增3万户。三是涉农贷款增速持续回升。10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61%,比上年同期提高3.7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13亿元。

(三)服务“双碳”目标,绿色贷款高速增长。金融机构紧跟政策导向,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新动能领域的信贷供给强度。截至三季度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3110亿元,同比增长55.55%,增速比各项贷款高43.6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95亿元,同比多增294亿元。

(四)贷款利率持续下降,有效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今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前10个月全市金融机构新发放人民币贷款(含贴现)加权平均利率3.87%,同比下降0.49个百分点。其中,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新发放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43%,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五)居民和企业存款快速增长,为下一步扩大消费和生产提供了储备。10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740亿元,同比增长12.0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86个百分点;前10个月增加2365亿元,同比多增79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8.25%,前10个月新增1327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增长16.35%,前10个月新增1017亿元。

关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实情况,今年以来我们围绕推动货币政策工具落地见效,联合市有关部门,主动作为、靠前发力,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政策引导效能,有力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前10个月,通过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科技创新再贷款等9项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向5.4万户市场主体发放优惠贷款1087.82亿元,为我市企业纾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是持续发挥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引导作用,精准高效支持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今年前10个月,累计发放再贷款110.5亿元,惠及市场主体7694户;发放再贴现113.86亿元,惠及市场主体2228户。

二是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引导法人银行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服务能力。今年已发放两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合计1.44亿元。通过政策激励撬动法人银行前三季度普惠小微贷款较年初增加89亿元。

三是推动两项助力“双碳”工具落地见效,引导加大对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截至3季度末,辖内13家金融机构向62个碳减排重点项目发放贷款22.6亿元,带动碳减排量171.4万吨;5家机构向10个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重点项目发放贷款9.71亿元。

四是推动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高效落地,着力加大对科技型企业金融支持。截至3季度末,21家金融机构全部实现名单内科技型企业贷款投放,已累计向1353户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425.2亿元。

五是积极推动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落地,加大对“两企两个”重点企业和个人融资支持,助力做好金融保通保畅。截至10月末,辖内金融机构已向472户“两企两个”市场主体发放交通物流贷款7.13亿元。

六是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见效,支持我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尽早开工并形成实物工作量。截至10月末,青岛市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机构共为48个基础设施基金投资备选项目投放113.94亿元基金,带动我市主要银行机构配套32.47亿元项目贷款。

七是迅速推动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政策尽快落地,推动全省首笔和第二笔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先后落地我市。截至10月末,全市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实现签约30个,金额35.7亿元;完成贷款投放7.9亿元。

下阶段,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按照总分行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用好用足各项货币政策信贷工具,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投放,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合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更好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张朝晖副行长的介绍,接下来请继续提问。

 

山东商报记者:能否请银保监局丰朝晖副局长详细介绍一下,今年以来青岛市银行业保险业具体运行情况?以及银行业保险业在支持全市重点项目、制造业、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方面有哪些重要的举措?谢谢。

 

丰朝晖:谢谢您的提问。首先,我介绍一下青岛前10个月银行保险业的整体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银行保险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银保监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青岛市经济发展战略,全力支持稳住地方经济大盘,着力防范化解辖区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银行业保险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总体来看,目前辖区行业运行健康平稳、稳中向好。截至10月末,银行业资产总额3.5万亿元,同比增长9%;负债总额3.3万亿元,同比增长8.8%;不良贷款余额340亿元,不良率1.27%,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0.51和0.13个百分点。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437.9亿元,同比增长9.2%;新增保障金额52.8万亿元,同比增长30.9%。主要体现出五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谱写了支持实体经济的“新篇章”。坚持精准滴灌,持续提升信贷投放力度,充分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保险产品,全力支持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特别是对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和“保交楼、稳民生”等重点领域的金融资源投入不断加大,为经济企稳向好提供了有力金融保障。截至10月末,各项贷款余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比年初增加2522亿元。其中,政府基建相关贷款比年初增加665亿元,同比增长12.8%;制造业贷款比年初增加670亿元,增量是去年同期的1.4倍。开展住宅工程质量综合保险创新试点,为新建住宅项目提供综合保障1.9亿元。

二是趟出了助力企业纾困的“新路子”。印发《关于开展助企纾困专项行动的通知》,组织辖区银行业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助企纾困专项行动,采取新增授信支持、融资接续安排、保险保障服务等针对性支持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前三季度,辖区银行机构累计为1.7万户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货车司机等市场主体实施延期偿还贷款本息312亿元,为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272.4亿元;通过专利权质押贷款保证保险“青岛模式”帮助66家科技型小微企业获得低成本贷款2.55亿元;创新推出“新冠疫情导致港口货物损失保险”等创新产品,为21家重点运输企业提供专属风险保障8000多万元。

三是探索了普惠金融发展的“新实践”。聚焦中小民营企业和广大基层群众的金融需求特点,稳步加大普惠性信贷投放和保险产品供给,持续降低融资成本,拓宽金融服务维度。10月末,辖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2.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7个百分点;小微企业“银税互动”项下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3.7%。前10个月,普惠型小微企业平均利率为4.5%,较上年度下降0.49个百分点,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保险险种达66个,基本覆盖了我市主要农产品,提供风险保障97.6亿元,支付赔款2.21亿元,同比增长60.3%;“琴岛e保”起付线进一步下调,保险责任范围三次扩充,累计承保379万人次。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覆盖899万市民,累计赔付22.1万人次,支付赔款5.9亿元;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市顺利落地,全市累计销售1439万元。

四是涌现了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新亮点”。今年以来,积极推进助力新市民5项金融提升工程,将符合条件的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有效提升。截至10月末,全市创业担保贷款余额8.41亿元,为4764户创业者提供了资金支持。前10个月,雇主责任险签单量达7.69万笔,累计提供风险保障9088亿元,同比增长45.2%;出台城阳区物流快递骑手政策性保险项目,6000余名骑手享受到人均4.5万元的职业伤害保障;出台西海岸新区新市民政策性保险项目,在新区生活满3天的非本区户籍人群均可享受人均3.3万元意外伤害保障。

五是迈出了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新步伐”。深入开展金融知识联合宣传教育、“3·15”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创新推出“银发金融大讲堂”“金融知识高校行”“金融线上宣讲课”等特色活动,累计开展各类教育宣传3.7万余次,触及消费者约1.2亿人次。聚焦涉老金融服务痛点难点问题,指导银行保险机构设立老年人特色网点1002个,开通长者专区、咨诉专柜等老年人服务窗口及绿色通道2100多个,上门办理业务13.8万次,消费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关于您提到的第二个问题,银行保险业在支持一些重点领域方面,我们青岛银保监局今年以来主要是引领辖区银行业保险业聚焦青岛市的经济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在支持重点项目方面,紧跟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聚焦交通发展、居住环境改善等重点领域,加大对轨道交通、自动化港口码头、城中村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投放。截至10月末政府基建相关贷款余额6501亿元,较年初增加665亿元,同比增长12.8%。积极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作用,青岛辖区政策性银行共投放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122.2亿元,支持项目49个。

在支持制造业方面,围绕优质制造业、“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联合市工信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制造业产业链重点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等多份文件,督促银行机构加大对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截至10月末,制造业贷款比年初增加670亿元,增量是去年同期的1.4倍,同比增长20.6%,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9个百分点。

在支持海洋经济方面,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完善组织体系、加强产品服务创新,联合市海洋局印发《关于推进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工作的意见》,大力推动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创新服务方式,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这个数据是截至到三季度末的数据,海洋经济贷款余额424.6亿元,较年初增加了38.8亿元,同比增长10.6%。

在支持绿色发展方面,督促银行保险机构认真落实我局出台的《关于推进青岛辖区绿色金融发展与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创新绿色金融服务,加大对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农业、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金融支持。三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3224亿元,同比增长26%;我市保险机构签发全国首张公共建筑节能“减碳保”保单,为胶州市能效提升项目提供为期三年的风险保障,最低年减碳量可达130吨。

下一步,青岛银保监局将继续落实银保监会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控金融风险以及支持银行保险业改革创新三条主线继续引领银行保险业做好自己的工作,更好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丰朝晖副局长的介绍。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鲁网记者:10月份,三柏硕和歌尔微于同一日分别实现上市和过会,青岛企业点燃上市“双响炮”。请问证监局万景初副局长,今年以来青岛市资本市场运行情况,以及推动企业上市工作的特点和亮点有哪些?谢谢。

 

万景初:谢谢您的提问。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刚才记者朋友提问的青岛资本市场的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青岛证监局统筹推进青岛资本市场“三稳三进”,“三稳”就是市场稳、主体稳、生态稳,“三进”在三个方面要实现“进”,落实注册制改革、推进监管转型和服务实体经济上体现“进”,围绕保稳定、抓改革、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综合施策,以实际行动保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市资本市场呈现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质效不断提升。这些成效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一)企业上市延续良好势头。随着注册制改革深入推进,受惠于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我市企业上市积极性得到激发。刚才王局长已经介绍了相关情况。截至目前,我市年内已有12家公司过会或上市,这里面包含外地迁入青岛的2家,还有1家H股公司,其中6家已经实现上市或者迁入,这里面有泰德股份、科捷智能、国新健康、三柏硕、创新奇智、鹏博士,鹏博士是最新迁入的,还有6家过会待注册或核准,这些公司有豪江智能、大牧人、盘古智能、歌尔微、雷神科技、三祥科技;拟上市公司33家,其中在审企业7家、辅导备案企业20家。境内上市公司数量63家,刚才王局长介绍的78家是含着境外的上市公司。从板块分布来看,沪深主板41家,科创板6家,创业板13家,北交所3家;另外新三板挂牌企业66家;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114家,我通过介绍大家能感觉到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容。

(二)直接融资规模稳步扩大。我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能力不断增强,融资方式更加多样。截至10月底,在股权融资方面,通过首发、增发、配股、可转债等方式合计融资70.24亿元。债券融资方面,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合计融资近465.50亿元,这些融资都有力支持国家战略和重点项目落实落地。现在有一个新的融资品种叫公募REITs,我们局三次提出推动基础设施REITs发展的一揽子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也亲自作出了批示和部署,我们市政府也出台《关于支持青岛市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产业发展的若干支持措施》,多部门正合力推进有关项目。在私募基金方面,我市私募基金管理规模现在已经达到了1804.57亿元,同比增长约27%,这个增速是很快的;其中,股权创投类基金管理规模1403.25亿元,同比增长约18%,助力重点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市场主体质量显著提升。我市资本市场主体积极践行高质量发展之路,首先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持牌机构业务转型成效初显。上市公司方面,前三季度,我市境内上市公司营业收入4267.70亿元,同比增长11%,这是很难得的,因为现在受经济增速下滑和疫情的影响很大,占全市GDP总量约39%;净利润333.3亿元,同比增长12%,表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行业机构方面,意才证券设立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是我市首家获正式受理的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国联证券设立资管子公司申请材料获得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另外青岛银行获批公募基金托管资格,中信证券(山东)公司获批基金投顾试点资格,我们的经营业态,刚才介绍了四家不同的机构申设情况,我们的经营业态进一步完善。今年以来,我市新增各类证券基金期货类机构合计37家,有效助力了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建设和财富管理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其中里面有私募基金机构27家,证券营业部5家,证券投资咨询分公司2家,期货分公司3家,体现出行业机构进一步聚集。另外大家应该也是比较关注一个数,截至10月底,我们青岛市证券期货投资者开户数342.12万户,这个大家可以和青岛的市人口数作一个对比;客户资产管理规模6835.33亿元,较年初增加近286亿元。

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到了几家企业上市的情况,我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年我们推动企业上市的工作和一些特点。

今年以来,我们证监局提出推动企业上市工作九字方针——“抓统筹、抓重点、抓基础”,加快推进全市场注册制顺利落地。“抓统筹”就是坚持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一体推进,优先支持优势产业、优秀企业、优良资产上市;“抓重点”就是支持优质“专精特新”企业在北交所早上市、快上市;“抓基础”就是发挥蓝海股交“塔基”作用,加强挂牌企业梯队建设。此外,我局还将“抓服务”融入工作各环节,联合多部门举办各层次培训,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加速推动企业上市进程。具体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重培育,优化企业上市生态

一是坚持统筹推进。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这里面我们和金融局合作是最密切的。围绕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开展深度摸排,建立动态储备库,加强梯队建设。二是聚焦重点发力。我们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北交所上市培育重点;对照4套标准全面梳理辖区北交所上市后备情况,先后梳理出10家符合北交所条件的挂牌公司、21家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的北交所意向企业。三是夯实发展基础。充分发挥蓝海股交“塔基”作用,支持其实施分类分层改革,争取四板、三板联动试点资格。

(二)重引导,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先后开展的工作一是突出重点开展专题座谈会。先后组织过7家创新层公司、北交所拟上市公司,还有部分创业板拟上市企业的座谈会,深入了解企业的上市进展,倾听企业诉求。二是实地调研送政策、送服务。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密集调研走访6家在审和拟申报企业,了解公司审核和申报进展,提醒公司夯实主业、规范运作。三是联合举办高端培训。先后组织召开“‘青心’北交所,携手向未来”北交所上市工作推进会,邀请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和证监会公众公司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北交所上市政策、围绕公司治理开展专项培训。联合相关部门举办2022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金企对接会议、“专精特新”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论坛协调会,邀请专家授课,介绍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青岛案例,极大激发了优质企业的上市热情。

(三)重规范,提升企业申报成效

这方面主要是我们局做好服务工作,一是优化制度流程。进一步规范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实现辅导监管标准、程序、过程、结果公开。二是强化便民服务。用好证监会辅导监管电子化系统,目前我们已经实现申报材料报送“电子化”、辅导备案“网上办”、企业券商“零跑腿”。三是严格辅导验收。靠前服务,严把辅导验收关,督促中介机构提高企业上市辅导质量。前期,克服验收申请非常集中、人手紧缺的困难,全局调配人员力量,加班加点,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完成6家企业辅导验收,推动优质企业尽快进入上市审核程序。

下一步,我们青岛证监局在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和推动企业上市方面将做好“两个对接”,一方面对接好青岛企业,发挥属地监管优势,深入了解企业口碑、声誉,充分了解企业特色、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对接好证监会、交易所等单位和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为我市企业争取更多关注、更大支持,助力更多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与市各相关部门一起共创我市上市工作新局面。

谢谢。

 

主持人:感谢万景初副局长的介绍。接下来请继续提问。

 

半岛网记者: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刚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王锦玉局长在介绍中提到,今年年初启动了全市服务实体经济“春雨行动”。请介绍一下“春雨行动”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谢谢。

 

王锦玉: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金融有三大任务,一个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第二个是防控金融风险,第三个是深化金融改革。其中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是金融的初心和使命。围绕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我们起了一个名字叫“春雨行动”,年初的时候我们就搞了启动仪式。主要我们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了中央驻青的金融管理部门以及市里的有关部门和相关的区市联手来做“春雨行动”。这项工作主要是围绕一些有效需求,围绕实体经济振兴、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落实、民生改善和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以政策高效落地和银企精准对接为抓手,在不同的领域我们也搞了“四大行动”,一个是“工业企业全面对接行动”,第二是“重大投资项目精准对接行动”,第三是“重点领域专项对接行动”,第四个是“民营中小微企业常态对接行动”,通过这“四大行动”来畅通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生态,为经济大盘的稳定做出相应的贡献。

“春雨行动”重点在三个方面进行谋划和运营,一是在政策优化方面,我们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金融支持制造业企业、金融服务疫情防控、金融支持稳经济保民生、航运保险补贴、信贷投放奖励、无还本续贷奖补等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出台有力地支持了银行和企业搞好相应的银企对接,做好相应的产品供给。今年同时我们还和青岛银保监局联合建立了全市重点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考核的评价办法,对驻青的银行机构从贷款的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考核评价,首次实现了地方政府对银行机构的考核考评,目的也是使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通过这些政策的供给,使银行能够建立敢贷、愿贷、会贷的相应工作机制,为深入服务稳经济增长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政策出台以后,我们要深化这些政策的宣传和贯彻。我们组建了金融助企“百人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60余场次,涵盖制造业、外贸、文旅等八大行业,累计受众15万人次。编制金融产品和政策汇编,制作短视频宣传片,推介产品450余个。通过这种宣传有力地使这些政策和产品能够深入企业、深入客户。

三是我们在融资“春雨行动”当中把相应的工作机制也进行了利企化的建立,构建了“金企对接+金融辅导+热线咨询+平台服务”立体化融资服务新模式。“金企对接”包括在银行、证券、保险、投行等等的一些金融机构和企业加强这种对接,一行两局和我们地方金融监管局从各个方面加强这方面的金企对接,都有各自的渠道和各自的工作措施来实现这种金企对接。第二考虑到金融的专业性,我们实行了金融辅导员的指导,我们在全市的25家金融机构组建了228支金融辅导队,一共有金融辅导员746名,今年以来我们对口辅导了5000余家企业,通过这种金融辅导,在政策咨询、融资规划、上市辅导等进行了全流程陪伴式金融服务,今年以来共推动实现融资231亿元。“金融管家”和金融辅导也是它的一个重要内容,“金融管家”主要是在园区里面,金融辅导员主要是对着企业,“金融管家”主要是在重点产业园区及24条重点产业链全面推行“金融管家”试点,创新“链式”金融服务模式,探索“园区整体授信”,推动产业园区金融服务全覆盖。因为今年我们全市做了15个新型产业园区,我们也从金融这方面积极地对接这个战略。目前,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即墨区汽车产业新城等园区“金融管家”试点也获得了省级试点,另外我们15个产业园区也出台相应的“金融管家”试点意见。热线咨询我们主要是设立了166的融资服务热线,只要企业和居民有融资需求就可以打这个热线,我们提供专业的咨询。另外我们还考虑了平台的服务,因为现在是数字化的社会,我们通过“金企通”APP的线上服务进行融资的对接。“金企通”我们今年以来一共对接了很多的企业和融资的需求,它的融资突破了380亿元,通过线上应该也发挥了很好的线上融资对接的作用。

通过这些措施,今年以来,截至三季度末,“春雨行动”累计走访企业1.35万家次,推动实现融资1222亿元。全市制造业、小微企业贷款这些重点领域均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增速分别高于各项贷款6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这也是我们金融服务实体里面重点的领域,全市的制造业和特别小微的企业,通过这种“春雨行动”应该说有效地解决了这些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融资需求。

我的回答结束,谢谢记者的提问。

 

主持人:感谢王锦玉局长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其他采访需求,会后可以联系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电话:85913426。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也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