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浏览:183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是“走在前开新局·喜迎二十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重点介绍我市打造“六个城市”奋斗目标中的“宜居宜业宜游品质湾区城市”有关情况。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政府副市长常红军同志;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毕维准同志;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刘学俊同志;

  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蔡全记同志。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常红军副市长介绍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品质湾区城市”的总体情况,有请。

  常红军: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总体情况,首先向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青岛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应有之义,也是全体市民的共同追求,对于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五个城市”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前期,经过组织多轮专家咨询,综合国内和本土高水平专家意见,鲜明的海洋特质、多元的文化特色、包容的城市情怀、优质的人居环境、幸福的生活感受是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的基本内涵。我市对标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湾区,形成了“1355”的总体工作思路,其中:“1”就是一个核心,即打造高品质湾区城市;“3”就是三条发展主线,即宜居、宜业、宜游;第一个“5”就是五个具体目标,即打造城市更新建设新示范、蓝天碧水净土新形态、文旅繁荣发展新高地、市民安居乐业新家园、美丽宜居乡村新图景;第二个“5”就是对应目标的五个攻坚方向。

  一是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聚焦市民群众迫切需求,全面打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战,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为高品质湾区城市提供关键支撑。

  二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珍惜青岛的自然禀赋,厚植绿色发展理念,着力保护生态安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筑牢高品质湾区城市生态本底。

  三是加强文化和旅游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塑造湾区人文精神,聚焦推动城市文化繁荣发展、旅游服务品质升级、历史文脉传承保护、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凸显高品质湾区城市重要特质。

  四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以完善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为方向,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网底,聚力完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为高品质湾区城市提供根本保障。

  五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城乡融合为导向,构建激励相容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补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高品质湾区城市提供战略空间。

  未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突出“共享型”城市发展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普惠、绿色发展、系统观念的基本原则,从城市更新建设、生态环境改善、文化和旅游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乡村振兴发展五个领域入手,推动高质量发展,赋能高品质生活,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

  一是打造城市更新建设新示范。一批基础性全局性的重大城市建设工程、利民惠民的民生项目落地见效,一批制约高品质发展的城市建设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景观显著提升,城市空间更具活力,城市交通更加顺畅。到2026年,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取得整体性、突破性成果,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应有的城市风貌基本呈现。

  二是打造蓝天碧水净土新形态。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空气质量全面优化,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土壤安全利用水平巩固提升。到2026年,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基本建成,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成为常态。

  三是打造文旅繁荣发展新高地。树立主客共享理念,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全面凸显,旅游消费环境不断优化;坚持文化铸魂、文化赋能,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更加鲜明,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到2026年,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基本建成,年接待游客达1.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四是打造市民安居乐业新家园。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切实把改革发展红利转化为民生幸福指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市住房、教育、医疗、文化、养老、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充足、均等、便利,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民。到2026年,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美好家园初步建成,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基本形成,打造全域共同富裕先行城市。

  五是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新图景。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城乡要素的均衡配置,有序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到2026年,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取得积极成效,打造10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10个乡村振兴示范区。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将以城市体检为抓手,强调城市的可评估性,建立健全“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研判发展优势,发现城市短板和“城市病”,形成“动态监测、定期评估、问题反馈、决策调整、持续改进”的城市建设管理闭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游水平,让青岛的广大市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常红军副市长。下面,请毕维准局长介绍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品质湾区城市”的相关情况,有请。

  毕维准: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刚才,常市长系统介绍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工作的总体情况。下面,我再具体介绍一下这项工作的基础条件和具体安排。

  青岛坐拥得天独厚的魅力湾区,拥有蓝绿相融的一流生态基底,美丽的海洋和海岸线是青岛最亮眼的财富、最宝贵的生态资源。近年来,青岛依托湾区形态的独特优势,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重要理念,积极顺应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美好追求,在城市更新建设、生态环境改善、文化和旅游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乡村振兴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城市建设提速增质激发发展活力。中山路、馆陶路等历史城区加速蝶变,老四方工业区、楼山后等重点低效片区持续盘活,城市骨干路网、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老旧小区、棚户区旧貌换新颜,城市发展方式由规模型、外延型向质量型、内涵型转变,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能力实现跃升,入选“中国十大宜居城市”。

  二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彰显发展品质。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8%以上,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40%,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总体保持稳定,入选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三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释放发展动能。全域旅游功能逐步增强,旅游产业效能持续提升,旅游彰显城市文化、赋能美好生活、展示城市形象取得显著进步,文化和旅游实现双向赋能,先后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务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激励城市。

  四是公共服务供给高效高质树立发展典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织密纵贯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社会救助的“民生网”,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7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全国前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青岛模式”全国推广,城乡低保标准持续提高,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美好生活城市”。

  五是城乡融合稳步推进厚植发展优势。扎实推动“三农”工作提质增效,重要农产品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清洁乡村覆盖率达4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保持全省前列,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基本实现村内道路“户户通”。即墨、平度、莱西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在深入研究分析我市基础条件的前提下,按照“六个城市”总体部署,综合全市和各行业“十四五”规划、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等重点任务,形成了《青岛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五年规划(2022-2026年)》《青岛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五年规划》包括发展基础、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四部分内容,《三年行动方案》从五个攻坚方向提出具体67项重点任务,由五个牵头单位分别负责落实,通过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努力建设具有青岛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

  一是实施城市更新建设行动。包括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有序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市韧性建设、强化城市精细管理等四方面,统筹推进旧城旧村改造、市政设施建设、城区积水点改造等18项重点任务。

  二是加快生态环境改善行动。包括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等四方面,包含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等15项重点任务。

  三是开展文旅提升行动。包括推动城市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城市旅游服务品质、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等四方面,包含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大力发展文旅融合业态等13项重点任务。

  四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行动。包括全面促进居民就业增收、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速构筑人才聚集高地等四方面,包含调整优化收入分配、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营造一流人才服务环境等11项重点任务。

  五是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包括有序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等三方面,包含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整体提升村容村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10项重点任务。

  同时,我们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世界湾区发展指标、中国人居环境奖、“上海指数”综合指标等国内外先进指标体系,建立了以8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89个三级指标为支撑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社会满意度调查工作,每年形成评估报告,直观展现和评价高品质湾区城市建设成效。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会同各相关部门切实抓好“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建设工作,服务好打造“六个城市”总体布局,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毕维准局长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现在请提问。

  记者:主持人好,各位领导好,我是齐鲁晚报的记者。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湾区城市,宜业很关键、是基础,而经济下行和疫情反复给就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请问我市围绕稳就业、让城市更宜业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刘学俊: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优化就业环境,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打造宜业城市的题中之义,也是我们人社部门的重要职责。今年以来,为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人社系统强化责任担当,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努力营造良好就业生态,就业形势也是稳中向好。

  一是政策加力促就业。先后出台强化就业优先18条新政、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15条措施、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若干措施等“一揽子”政策,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扶持、激发创业带动就业活力等方面集中发力,全力稳存量、扩增量,1-8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8.11万人,完成了全年任务的80%,全年任务是新增就业35万人,增量、总量均居全省第一;1-8月份,实现政策性扶持创业2.32万人,发放创业扶持资金3.68亿元。

  二是助企纾困稳岗位。综合运用新一轮“缓、降、补”等惠企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1-8月份,全市共为2.72万户企业发放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3.6亿元,稳定岗位6.1万个。实施人社助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20条意见,为27万多户企业降费减负9.7亿元,为3200户困难企业缓征社保费3.1亿元。围绕服务企业建立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机制,设立用工服务人社专员,为各类企业发布岗位25万余个。深入推进跨区域劳务协作,输送1680多名定西、陇南劳务工和菏泽4.2万名劳务工来青务工。

  三是靶向施策保重点。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我们组织实施就业见习万岗募集计划、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攻坚行动、“‘就’在青岛”直播带岗系列活动,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截至目前,全市吸纳首次来青就业青年人才9万多人,在青高校应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将近87%,留青率达到41%多。针对就业困难人员,我们聚力实施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行动,兜底安置城镇大龄失业人员、农村低收入人口等就业困难人员3.7万人;实施就业援助“暖心活动”,采取线上“点对点”岗位定向推送、线下在家门口举办小规模精准化招聘等方式帮扶困难人员实现市场化就业。1-8月份,全市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4.19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18万、同比下降16.7%,为近五年来最低。针对农民工群体,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农民工招聘大集等活动,建成公益性“零工市场”6处,可同时为1.4万人提供招聘对接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在岗农民工200.11万人、同比增长3.5%。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十三次党代会“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的部署要求,着力构建有利于各类劳动者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服务支撑,争取让每一位有就业意愿的人都能根据自身身体条件、教育水平、能力禀赋等,找到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的同时,更好地体现人生价值,享受幸福美好生活!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记者:您好,我是中国旅游报的记者,青岛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滨海旅游城市,为真正实现走在前、开新局,将青岛打造为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请问市文旅局在提高城市旅游服务品质方面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蔡全记:感谢中国旅游报记者的提问,也感谢各位记者参加今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为全面提升我市旅游服务品质,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提升旅游产品供给。指导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引导景区打造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争取年底前完成奥帆文化旅游区创5A级景区的突破性进展,积极推动完善崂山景区、海滨风景区的休闲游憩服务设施,实现游客高层次体验旅游的需求。加快地中海俱乐部等一批文旅项目的建成,形成新的核心吸引物。强化旅游餐饮住宿服务功能,希望尽快建成钓鱼台和美高梅高端酒店、丽思卡尔顿等高端酒店;开展旅游饭店、旅游民宿星级评定工作,争取5星级标准旅游饭店达到15家、5星级民宿达到10家。

  二是发展智慧旅游。完善景区信息化基础数据库,加快推进26家景区网上分时预约。健全25家景区视频监控和广播系统,指导景区开通网络平台官方账号、建立线上票务平台。加强19家4A级及以上非开放式景区和20家星级酒店智慧化建设,上线运营“一部手机游青岛”文旅公共服务平台。

  三是完善设施配套。高标准建设3处以上城市旅游服务中心。健全完善景区标识系统,合理规划建设景区游步道和休憩设施。26家4A级及以上景区全部配备第三卫生间,101家A级景区厕所全部达到A级以上标准。结合实际规划建设景区生态停车场,具备条件的4A级以上景区全部设立电动汽车专用充电区域。

  四是加强旅游营销。加强旅游市场营销推广力度,培育“胶东海洋童玩季”“海誓山盟-海洋婚恋文化周”产品品牌,针对重点客源地实施精准营销,打造“山海微度假”精品旅游线路5条以上。

  五是构建良好市场秩序。联合市场监管、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开展“净市”“清网”“立信”三大专项行动,健全旅游诚信系统。

  我们希望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提升城市旅游品质,实现青岛旅游特色充分彰显,旅游线路日趋丰富,山海城湾一体特色优势全面释放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感谢蔡全记副局长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要,请会后联系市住建局,联系电话:13963944844;市人社局,联系电话:85912361;市文旅局,联系电话:85810822。

  今天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请登陆“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观海、蓝睛视听“新闻发布会”栏目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是“走在前开新局·喜迎二十大”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重点介绍我市打造“六个城市”奋斗目标中的“宜居宜业宜游品质湾区城市”有关情况。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政府副市长常红军同志;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毕维准同志;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刘学俊同志;

  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蔡全记同志。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常红军副市长介绍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品质湾区城市”的总体情况,有请。

  常红军: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总体情况,首先向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青岛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应有之义,也是全体市民的共同追求,对于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五个城市”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前期,经过组织多轮专家咨询,综合国内和本土高水平专家意见,鲜明的海洋特质、多元的文化特色、包容的城市情怀、优质的人居环境、幸福的生活感受是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的基本内涵。我市对标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湾区,形成了“1355”的总体工作思路,其中:“1”就是一个核心,即打造高品质湾区城市;“3”就是三条发展主线,即宜居、宜业、宜游;第一个“5”就是五个具体目标,即打造城市更新建设新示范、蓝天碧水净土新形态、文旅繁荣发展新高地、市民安居乐业新家园、美丽宜居乡村新图景;第二个“5”就是对应目标的五个攻坚方向。

  一是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聚焦市民群众迫切需求,全面打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战,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为高品质湾区城市提供关键支撑。

  二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珍惜青岛的自然禀赋,厚植绿色发展理念,着力保护生态安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筑牢高品质湾区城市生态本底。

  三是加强文化和旅游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塑造湾区人文精神,聚焦推动城市文化繁荣发展、旅游服务品质升级、历史文脉传承保护、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凸显高品质湾区城市重要特质。

  四是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以完善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为方向,切实兜牢基本民生保障网底,聚力完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为高品质湾区城市提供根本保障。

  五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城乡融合为导向,构建激励相容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补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高品质湾区城市提供战略空间。

  未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突出“共享型”城市发展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普惠、绿色发展、系统观念的基本原则,从城市更新建设、生态环境改善、文化和旅游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乡村振兴发展五个领域入手,推动高质量发展,赋能高品质生活,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

  一是打造城市更新建设新示范。一批基础性全局性的重大城市建设工程、利民惠民的民生项目落地见效,一批制约高品质发展的城市建设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景观显著提升,城市空间更具活力,城市交通更加顺畅。到2026年,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取得整体性、突破性成果,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应有的城市风貌基本呈现。

  二是打造蓝天碧水净土新形态。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空气质量全面优化,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土壤安全利用水平巩固提升。到2026年,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青岛基本建成,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成为常态。

  三是打造文旅繁荣发展新高地。树立主客共享理念,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全面凸显,旅游消费环境不断优化;坚持文化铸魂、文化赋能,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更加鲜明,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到2026年,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基本建成,年接待游客达1.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四是打造市民安居乐业新家园。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切实把改革发展红利转化为民生幸福指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市住房、教育、医疗、文化、养老、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充足、均等、便利,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民。到2026年,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美好家园初步建成,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基本形成,打造全域共同富裕先行城市。

  五是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新图景。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城乡要素的均衡配置,有序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到2026年,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取得积极成效,打造10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10个乡村振兴示范区。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将以城市体检为抓手,强调城市的可评估性,建立健全“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研判发展优势,发现城市短板和“城市病”,形成“动态监测、定期评估、问题反馈、决策调整、持续改进”的城市建设管理闭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游水平,让青岛的广大市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常红军副市长。下面,请毕维准局长介绍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品质湾区城市”的相关情况,有请。

  毕维准: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刚才,常市长系统介绍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工作的总体情况。下面,我再具体介绍一下这项工作的基础条件和具体安排。

  青岛坐拥得天独厚的魅力湾区,拥有蓝绿相融的一流生态基底,美丽的海洋和海岸线是青岛最亮眼的财富、最宝贵的生态资源。近年来,青岛依托湾区形态的独特优势,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重要理念,积极顺应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美好追求,在城市更新建设、生态环境改善、文化和旅游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乡村振兴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城市建设提速增质激发发展活力。中山路、馆陶路等历史城区加速蝶变,老四方工业区、楼山后等重点低效片区持续盘活,城市骨干路网、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老旧小区、棚户区旧貌换新颜,城市发展方式由规模型、外延型向质量型、内涵型转变,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能力实现跃升,入选“中国十大宜居城市”。

  二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彰显发展品质。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8%以上,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40%,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总体保持稳定,入选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三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释放发展动能。全域旅游功能逐步增强,旅游产业效能持续提升,旅游彰显城市文化、赋能美好生活、展示城市形象取得显著进步,文化和旅游实现双向赋能,先后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务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激励城市。

  四是公共服务供给高效高质树立发展典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织密纵贯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社会救助的“民生网”,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7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全国前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青岛模式”全国推广,城乡低保标准持续提高,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美好生活城市”。

  五是城乡融合稳步推进厚植发展优势。扎实推动“三农”工作提质增效,重要农产品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清洁乡村覆盖率达4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保持全省前列,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基本实现村内道路“户户通”。即墨、平度、莱西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在深入研究分析我市基础条件的前提下,按照“六个城市”总体部署,综合全市和各行业“十四五”规划、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等重点任务,形成了《青岛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五年规划(2022-2026年)》《青岛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五年规划》包括发展基础、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四部分内容,《三年行动方案》从五个攻坚方向提出具体67项重点任务,由五个牵头单位分别负责落实,通过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努力建设具有青岛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

  一是实施城市更新建设行动。包括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有序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市韧性建设、强化城市精细管理等四方面,统筹推进旧城旧村改造、市政设施建设、城区积水点改造等18项重点任务。

  二是加快生态环境改善行动。包括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等四方面,包含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等15项重点任务。

  三是开展文旅提升行动。包括推动城市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城市旅游服务品质、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等四方面,包含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大力发展文旅融合业态等13项重点任务。

  四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行动。包括全面促进居民就业增收、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速构筑人才聚集高地等四方面,包含调整优化收入分配、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营造一流人才服务环境等11项重点任务。

  五是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包括有序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等三方面,包含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整体提升村容村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10项重点任务。

  同时,我们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世界湾区发展指标、中国人居环境奖、“上海指数”综合指标等国内外先进指标体系,建立了以8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89个三级指标为支撑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社会满意度调查工作,每年形成评估报告,直观展现和评价高品质湾区城市建设成效。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会同各相关部门切实抓好“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建设工作,服务好打造“六个城市”总体布局,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毕维准局长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现在请提问。

  记者:主持人好,各位领导好,我是齐鲁晚报的记者。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湾区城市,宜业很关键、是基础,而经济下行和疫情反复给就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请问我市围绕稳就业、让城市更宜业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刘学俊: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优化就业环境,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打造宜业城市的题中之义,也是我们人社部门的重要职责。今年以来,为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人社系统强化责任担当,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努力营造良好就业生态,就业形势也是稳中向好。

  一是政策加力促就业。先后出台强化就业优先18条新政、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15条措施、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若干措施等“一揽子”政策,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扶持、激发创业带动就业活力等方面集中发力,全力稳存量、扩增量,1-8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8.11万人,完成了全年任务的80%,全年任务是新增就业35万人,增量、总量均居全省第一;1-8月份,实现政策性扶持创业2.32万人,发放创业扶持资金3.68亿元。

  二是助企纾困稳岗位。综合运用新一轮“缓、降、补”等惠企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1-8月份,全市共为2.72万户企业发放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3.6亿元,稳定岗位6.1万个。实施人社助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20条意见,为27万多户企业降费减负9.7亿元,为3200户困难企业缓征社保费3.1亿元。围绕服务企业建立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机制,设立用工服务人社专员,为各类企业发布岗位25万余个。深入推进跨区域劳务协作,输送1680多名定西、陇南劳务工和菏泽4.2万名劳务工来青务工。

  三是靶向施策保重点。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我们组织实施就业见习万岗募集计划、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攻坚行动、“‘就’在青岛”直播带岗系列活动,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截至目前,全市吸纳首次来青就业青年人才9万多人,在青高校应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将近87%,留青率达到41%多。针对就业困难人员,我们聚力实施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行动,兜底安置城镇大龄失业人员、农村低收入人口等就业困难人员3.7万人;实施就业援助“暖心活动”,采取线上“点对点”岗位定向推送、线下在家门口举办小规模精准化招聘等方式帮扶困难人员实现市场化就业。1-8月份,全市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4.19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18万、同比下降16.7%,为近五年来最低。针对农民工群体,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农民工招聘大集等活动,建成公益性“零工市场”6处,可同时为1.4万人提供招聘对接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在岗农民工200.11万人、同比增长3.5%。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十三次党代会“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的部署要求,着力构建有利于各类劳动者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服务支撑,争取让每一位有就业意愿的人都能根据自身身体条件、教育水平、能力禀赋等,找到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的同时,更好地体现人生价值,享受幸福美好生活!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记者:您好,我是中国旅游报的记者,青岛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滨海旅游城市,为真正实现走在前、开新局,将青岛打造为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请问市文旅局在提高城市旅游服务品质方面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蔡全记:感谢中国旅游报记者的提问,也感谢各位记者参加今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为全面提升我市旅游服务品质,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提升旅游产品供给。指导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引导景区打造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争取年底前完成奥帆文化旅游区创5A级景区的突破性进展,积极推动完善崂山景区、海滨风景区的休闲游憩服务设施,实现游客高层次体验旅游的需求。加快地中海俱乐部等一批文旅项目的建成,形成新的核心吸引物。强化旅游餐饮住宿服务功能,希望尽快建成钓鱼台和美高梅高端酒店、丽思卡尔顿等高端酒店;开展旅游饭店、旅游民宿星级评定工作,争取5星级标准旅游饭店达到15家、5星级民宿达到10家。

  二是发展智慧旅游。完善景区信息化基础数据库,加快推进26家景区网上分时预约。健全25家景区视频监控和广播系统,指导景区开通网络平台官方账号、建立线上票务平台。加强19家4A级及以上非开放式景区和20家星级酒店智慧化建设,上线运营“一部手机游青岛”文旅公共服务平台。

  三是完善设施配套。高标准建设3处以上城市旅游服务中心。健全完善景区标识系统,合理规划建设景区游步道和休憩设施。26家4A级及以上景区全部配备第三卫生间,101家A级景区厕所全部达到A级以上标准。结合实际规划建设景区生态停车场,具备条件的4A级以上景区全部设立电动汽车专用充电区域。

  四是加强旅游营销。加强旅游市场营销推广力度,培育“胶东海洋童玩季”“海誓山盟-海洋婚恋文化周”产品品牌,针对重点客源地实施精准营销,打造“山海微度假”精品旅游线路5条以上。

  五是构建良好市场秩序。联合市场监管、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开展“净市”“清网”“立信”三大专项行动,健全旅游诚信系统。

  我们希望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提升城市旅游品质,实现青岛旅游特色充分彰显,旅游线路日趋丰富,山海城湾一体特色优势全面释放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感谢蔡全记副局长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要,请会后联系市住建局,联系电话:13963944844;市人社局,联系电话:85912361;市文旅局,联系电话:85810822。

  今天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请登陆“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观海、蓝睛视听“新闻发布会”栏目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