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以色列周”活动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

浏览:186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2022年,是中国同以色列建交30周年。为服务国家外交,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深化互利合作,扩大人文交流,青岛市人民政府将于近期联合以色列驻华大使馆举办2022年青岛“以色列周”系列活动。活动由市外办、高新区管委和市北区政府承办。为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

  市外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真珠同志;

  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纪芳同志;

  市北区政府副区长严俊同志。

  欢迎3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真珠副主任介绍情况,有请。

  真珠: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感谢各位一直以来对我市外事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提升我市国际化水平,在庆祝中以建交30周年之际,青岛市将于2022年6月13-19日举办青岛“以色列周”系列活动,从而深化青岛与以色列的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此次活动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和以色列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青岛高新区管委、青岛市北区人民政府承办。

  今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就两国建交30周年互致贺电,表示将以两国建交30周年为契机,深化互利共赢合作,扩大人文交流,推动中以创新全面伙伴关系稳定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近年来,青岛与以色列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和合作。双方高层交往频繁,在科技创新、友城交往、港口物流等领域合作取得一系列成果。截至目前,我市在以色列结有两对友城,分别是耐斯茨奥纳市和拉马特甘市。

  2021年12月,以色列驻华大使访青期间,与我市就进一步深化农业、医疗、科技等领域合作达成共识。此次举办“以色列周”活动将进一步挖掘我市各领域对以合作潜力,提升对以合作水平,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本次活动主要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涉及领域广泛。此次青岛“以色列周”活动从产业对接、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三个维度,全方位展现双方创新赋能、合作共赢的宗旨和理念,更好地为双方企业、机构开展双向交流合作提供服务,同时通过艺术作品展等活动为市民提供参与国际交流的平台。

  二是活动内容丰富。此次系列活动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将举办启动仪式、两场产业对接交流会、经贸论坛等主体活动,以及相关人文交流活动,全方位推进双方务实合作,增强相互了解。

  三是力求务实高效。活动期间,以色列优质创新资源将云聚青岛,与我市相关企业围绕农业、医疗、高科技等多领域产业合作进行对接,推动青岛市农业、医疗健康等领域对以合作。

  下面我介绍一下此次青岛“以色列周”主要活动。

  首先是6月14日的启动仪式。我们将邀请以色列驻华大使、中国驻以色列大使和青岛市政府领导线上出席活动并致辞。我市相关部门和以色列驻华使馆将分别进行推介。

  启动仪式结束后,我们将举办两场产业对接活动:分别是青岛——以色列农业科技对接交流会和青岛——以色列智慧养老对接交流会。

  以色列在现代农业领域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如节水灌溉、温室大棚、种子研发、化学农药等。此次农业科技对接交流会优选多家以色列农业创新企业,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农业领域的交流沟通,以实现以色列先进农业技术与青岛乃至山东农业市场的互补效应。

  以色列医疗产业发达,医疗器械制造、远程医疗、智能医院建设等方面具有领先水平,加之以色列得天独厚的创新生态,催生出大批医疗健康领域的初创企业。中国医疗产业市场巨大,特别是近年来线上医疗、病毒检测等技术需求增大,双方在医疗领域合作前景广阔。此次智慧医疗对接交流会将邀请多家以色列医疗科技领域企业,与我市相关企业进行精准对接,推动我市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以色列周”的另外一场重要活动是中国(青岛)——以色列经贸合作论坛。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中以两国政商代表、以色列驻华使节、专家学者发表演讲和对话交流。此次论坛将为中以两国的企业、机构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深化双方了解和沟通,并向以色列有关方面宣介我市优势资源和营商环境,搭建合作桥梁。

  我们相信,通过此次青岛“以色列周”系列活动的举办,将进一步深化我市与以色列的务实合作,增进民心相通,推动我市对以合作实现新突破。

  谢谢大家,我的介绍就到这里。

  主持人:感谢真珠副主任的介绍。接下来是记者提问时间。请媒体朋友们就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代表的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各位好,香港商报提问。据了解,以色列是我市对外交往的重点国家之一,能否介绍一下青岛与以色列的交流合作情况?谢谢。

  真珠: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近年来,青岛与以色列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多个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一是高层交往频繁。我市曾派出多个政府代表团访问以色列,深入推进青岛与以色列地方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历任以色列驻华大使多次访青,推动双方在科技、农业、经贸等领域合作。二是经贸往来比较密切。2021年,青岛与以色列贸易额4.39亿美元,同比增长30.8%。以色列累计在青投资项目21个,合同外资3112万美元,双方合作交流的领域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我市海尔、海信等企业也在以色列开展业务,产品受到当地消费者的欢迎。三是友城合作密切。刚才介绍到,青岛在以色列有两个友好城市,分别是耐斯茨奥纳市和拉马特甘市,都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其中,为纪念两市友好关系,耐斯茨奥纳市专门修建了“青岛花园”。我市赠送了一座具有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友谊亭”安放在“青岛花园”内,成为两市友谊的象征。四是团结抗击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双方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在疫情之初,形势十分严峻、防疫物资极为紧缺的时候,我市以色列籍经济顾问盖伊先生第一时间协助我市采购口罩,助力我市抗击疫情。此后,我市积极协助以方采购防疫物资并及时运往以色列。

  下一步,我市将以两国建交30周年和青岛“以色列周”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与以色列各领域务实合作,更好造福两市人民,助力我市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

  记者:谢谢主持人,青岛日报记者提问。作为青岛市对外开放平台之一的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由青岛高新区承建并运营。今年是中以建交30周年,适逢高新区成立3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青岛高新区也提出了“1264”战略目标,能否谈一谈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对高新区实现新目标可以发挥什么作用?谢谢。

  纪芳:感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在中以建交30周年和青岛高新区成立30周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能够承办青岛“以色列周”活动对高新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青岛市重点打造的创新创业高地,青岛高新区积极依托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等对外开放平台,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和全球创新体系,加强与国际创新产业高地联动发展,加快引进集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努力在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展现“高新担当”,做出“高新贡献”。

  一是擦亮对外开放的靓丽名片。作为青岛市以及高新区链接“创新国度”以色列的重要桥梁,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在线下建成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实体客厅平台;在线上打造链接以色列创投数据中心、青岛技术交易市场等信息的“数字客厅”,建立包含千余个中以人才、项目、机构的数据库,实现中以合作信息互通共享。截止目前,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已成功举办各类产业、技术、文化等交流活动80余场,通过新华社、科技日报、青岛日报等知名媒体发布新闻报道180余篇,为高新区持续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树立产业提质的坚定决心。当前,高新区正加快构建“1+2+1”现代产业体系,其中,1个核心产业,即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高新区将依托康复大学,突出康养特色,坚持招大育强,加快建设5000亩产业园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竞争力的“中国康谷”。此外,还将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2个支柱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1个支撑产业。特别是,高新区以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为平台,不断导入以色列创新技术,积极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赋能,优质资源集聚效应持续放大。一方面,做强项目招引,积极走出去赴省内外等多地开展洽谈合作,围绕医疗医药、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举办中以交流活动60余场次,引入高端创新项目近50个,设立创新实践基地7家。另一方面,做优项目运营,创新实践“双平台”模式,与海创汇共建中以跨境双核创新孵化器,并与以色列海外孵化器合作,实现优质初创项目的联合筛选培育。目前,已促成16个初创项目入孵位于以色列荷兹利亚的孵化器,特别是,推动以色列4D毫米波雷达公司与海创汇的合作,为中国养老社区提出健康监测的方案,该双核孵化器连续两年荣登以色列“中国最理想创业加速平台TOP5”榜首。

  三是培优引才育才的创新生态。一方面,强化人才储备。创新性设立“顾问委员会”“中以合作人才库”“中以企业家联谊会”,汇聚各领域科技力量和资源,促进中以人才合作交流。目前,客厅已集聚各类人才超3000名,吸纳行业顶尖专家200余人,持续放大特色人才平台“磁吸”作用。另一方面,优化育才生态。设立“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工作站”“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业园分园”,全力打造国际人才及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社区,实现服务人群精准定位、创业难题定向解决,有效缓解海外人才对国内营商环境“水土不服”的情况,全方位打造不仅“引得来”,更能“留得住”的多元人才发展生态。

  各位媒体朋友们,这次青岛“以色列周”是庆祝中以建交30周年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将从6月13日持续到6月19日,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式新颖,不仅有农业、医疗领域的产业路演,还有艺术作品展、马伽术体验、科普展开放日等多项人文交流活动。在此,我诚挚邀请广大市民朋友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家可以在线下预约体验马伽术、参观“我眼中的爱因斯坦”展,也可以在线上观看艺术作品展,感受以色列独特的文化风采。具体参与方式我们会通过“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资讯”公众号及时发布,敬请大家关注!

  谢谢大家,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儿。

  记者:您好,我是大众日报记者。能否介绍一下中国(青岛)-以色列经贸论坛的相关情况,市北区举办该活动有什么预期效果或意义?谢谢。

  严俊: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中国(青岛)——以色列经贸合作论坛是本次“以色列周”的重要活动之一,拟于6月14日在市北区新金融产业园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商会、青岛市政府个以色列商会联合会联合主办,由市北区政府和青岛市贸促会承办,论坛将以“创新激发活力,合作实现共赢”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中以两国政商界代表、专家学者发表演讲和对话交流,届时与会嘉宾将围绕疫情背景下中以产业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以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共赢等议题开展讨论,旨在增进交流,凝聚共识,为深化两地合作搭建平台、创造机遇。

  本次论坛能够落在市北,我们倍感荣幸。市北区是青岛主城核心区,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110万,GDP超过千亿元,是青岛因港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原点,一百多年前,青岛港就建在市北,山东的第一条铁路——胶济铁路的起点也在市北。市北区也是青岛市工商业的发祥地,孕育了青岛啤酒、颐中烟草、四方机车等知名企业。当前,市北区正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快建设“繁荣美丽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为此,一方面,我们加快推动城市更新,市北是青岛市城市更新的主战场,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投入600多亿,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城区品质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主城都市区。另一方面,我们也将充分发挥市北区港、产、城一体化的独特优势,加快构建以总部经济、数字经济为引领,航运贸易、商务商贸、现代金融、都市工业、医养健康、文化创意为重点的“2+6”特色产业体系,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色列是全球重要的科技强国,在金融科技、生命健康、信息通信、绿色环保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就市北来讲,不管是在城市更新还是2+6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与以色列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所以我们期待通过本次论坛能够促进市北区与以色列在金融、贸易、大健康、科技、城市建设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同时我们也欢迎各兄弟区是利用这个平台共同分享中以经贸合作的新机遇。

  谢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好,我是山东商报的记者。我注意到,4月13日,参考消息报社首次发布了《中国城市对外交往影响力分析报告(2022)》,青岛位列第9位。报告指出,国际友城作为城市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大国外交、促进地方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可否请真主任详细介绍一下青岛国际友城的相关情况?谢谢。

  真珠:谢谢您的提问。

  的确,在对外交往中,一个城市作为国际交往的主体、跨国合作的纽带、全球治理的前沿,近年来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国际友城作为城市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促进城市各发展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我市的国际友城工作来看,自1979年与日本下关市缔结友好城市以来,青岛友城布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现已形成覆盖46个国家84个城市的国际友城网络。其中,与26个国家的28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与32个国家的56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城市关系。青岛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合作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为我市带来了与上合地区友城合作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打开了青岛对上合组织国家交往新局面。目前,我市已与上合组织11个国家的14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或确立友好意向,逐步构建起以中欧班列沿线主要节点城市为支撑的陆上友城网络体系。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交织,对国际友城间交往产生一定冲击。新形势下,国际友城工作一方面要“心怀世界”,以全球视野谋划友城布局,推动友城成为讲好青岛故事的国际窗口。同时,更要“脚踏实地”,站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在助推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RCEP青岛经贸合作创新试验基地等方面发挥作用,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

  “十四五”期间,我市友城工作将进一步突出青岛的“双节点”价值,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等“六个城市”集中发力、全面推进,统筹构建陆、海两个友城网络体系,推动友城工作成为我市开展国际合作的高端平台和扩大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的重要窗口。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青岛市国际友城数量达到100对,国际友城布局更加优化,交往水平进一步提升,合作成果进一步丰富,2035年前初步形成我市“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立体式”国际友城工作布局。

  打造陆海两个友城网络体系:一是围绕服务上合示范区、上合经贸学院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构建以上合组织国家友城为主体的陆上友城网络体系,助力我市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二是围绕打造“活力海洋之都”的城市愿景和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目标,以港口交流为纽带,加速集聚国际航运、贸易、金融、涉海高校、科研机构等高端要素,推动建立政府、港口、贸易、航运、金融、智库“六位一体”的海上友城网络体系。通过两个友城网络体系,进一步拓展我市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和提升青岛的城市国际化水平、竞争力和影响力。

  打造友城工作品牌矩阵:“友城合作·共创未来”品牌活动。自2021年会同相关单位创建“友城合作·共创未来”品牌活动之后,又根据地域创新提出了品牌框架下的“相约上合”“友邻亚洲”“遇见欧洲”“印象拉美”等一系列的品牌。截至目前,我市已在该品牌框架下组织开展了50余场活动,下步将重点推动友城间合作从经贸向文化、教育、人才培训等更多领域的扩展和延伸。

  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记者:我是青岛财经日报的记者。我注意到外办在上合示范区设立了“APEC商务旅行卡服务直通车”,这是咱们外办“外事为民”的一项具体工作举措,包括我们的市民朋友经常会问,我们老百姓如何参与外事工作,可否请真主任介绍一下外办在“外事为民”方面所做的工作?谢谢。

  真珠: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非常感谢您对外办工作的关注。

  其实,不光在上合示范区,我们今年在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都设立了“APEC商务旅行卡服务直通车”,更好服务我市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

  近年来,市外办积极践行“外事为民”理念,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意识,特别是今年全市“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市外办聚焦锻造“谋事为群众”等作风能力,不断提升外事为民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三个外事为民服务“直通车”品牌矩阵,推动惠民惠企举措落到实处。

  第一,开通“APEC商务旅行卡服务直通车”。大家可能有所了解,APEC商务旅行卡是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贸易投资便利化所作的一项多边签证安排。我们的企业家凭借这张卡和有效护照可在5年之内无须办理签证手续、自由往来16个经济体,并在各经济体主要机场入境时享有专用通道的便利,真正实现了“说走就走”。今年以来,“APEC商务旅行卡服务直通车”业务分别在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启动,这既服务了我市承担的国家战略和重要对外合作平台,也是市级政务服务项目延伸至区级政务服务的创新举措,将为区内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疑点解答等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APEC商务旅行卡大大节省了持卡人时间成本和签证费用,对助力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设立领事认证服务直通车。什么文书需要办理领事认证?虽然现在受疫情影响,国际间人员往来受到了较大限制,但是企业和个人必要的出入国境还是存在的,而且数量也不小。对市民来说,如果市民要到国外学习、工作,或是在国内办理出国签证时,通常需要使用某些国内公证处出具的涉外公证书(如出生公证、未受刑事处分公证、授权委托书公证、合同公证等等);对企业来说,企业因境外经贸活动需要,需要向贸促会申请原产地证、发票、装箱单等,或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原产地证明、动植物出口检疫证明书等,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上述这些文书在发往国外使用前,都可能会有办理领事认证。

  市外办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市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角度出发,提供了一些便利服务。一是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开展业务流程再造,优化窗口办证环境,切实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和各项便民承诺,做到服务零投诉。同时不断升级完善“外事服务微平台”,增加服务提醒与查询、邮寄提示与快递单号点对点微信推送等功能,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群众“不见面办理”需求。二是务实担当作为,提高服务质量。用好用活公证认证联动沟通机制和“青岛市公证认证工作联络微信群”,做好相关政策与信息的沟通与联络工作,及时共享外交部和各驻华使领馆的最新认证要求等,尽最大可能为申请人提供便利。

  第三,打造外国人来华邀请服务直通车。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疫情期间外国人入境来青从事必要的经贸、科技等活动,保障我市外向型企业复工复产和正常生产经营以及大项目引进,市外办发挥外国人来华邀请归口管理职能,在全力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前提下,践行外事为企、外事为民,为我市各企业单位因工作邀请必需入境来青外籍人员提供便利和服务。疫情发生以来,截至目前共受理外国人来华赴青申请1980批3375人次,有力服务保障了600余家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我们采取的主要做法:

  一是上门走访企业,为企业介绍我们的来华政策,另外加强协调,为企业纾困解难。包括空客、一汽大众、海信集团等在内的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及生产经营急需人员及时办理邀请函和取得签证,工作当中积极协调外交部、驻外使领馆,想方设法为企业解决困难。例如:市外办协调为壳牌公司总投资30多亿元钻井平台项目邀请多批亟需工程技术人员紧急办妥相关手续,避免了因项目无法按时交工造成重大损失。三是优化流程,实行网上办理。

  除了上面三个“外事服务直通车”之外,市外办立足本职工作,妥善处置境外领事保护案(事)件,包括积极落实外交部“春苗行动”,帮助我市在海外的企业人员接种新冠疫苗,有效维护了市民、企业在海外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主持人:感谢真珠副主任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求,请会后联系市外办,联系电话为:85912619。

  今天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蓝睛视听新闻发布会的栏目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2022年,是中国同以色列建交30周年。为服务国家外交,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深化互利合作,扩大人文交流,青岛市人民政府将于近期联合以色列驻华大使馆举办2022年青岛“以色列周”系列活动。活动由市外办、高新区管委和市北区政府承办。为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

  市外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真珠同志;

  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纪芳同志;

  市北区政府副区长严俊同志。

  欢迎3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真珠副主任介绍情况,有请。

  真珠: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感谢各位一直以来对我市外事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提升我市国际化水平,在庆祝中以建交30周年之际,青岛市将于2022年6月13-19日举办青岛“以色列周”系列活动,从而深化青岛与以色列的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此次活动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和以色列驻华大使馆联合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青岛高新区管委、青岛市北区人民政府承办。

  今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就两国建交30周年互致贺电,表示将以两国建交30周年为契机,深化互利共赢合作,扩大人文交流,推动中以创新全面伙伴关系稳定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近年来,青岛与以色列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和合作。双方高层交往频繁,在科技创新、友城交往、港口物流等领域合作取得一系列成果。截至目前,我市在以色列结有两对友城,分别是耐斯茨奥纳市和拉马特甘市。

  2021年12月,以色列驻华大使访青期间,与我市就进一步深化农业、医疗、科技等领域合作达成共识。此次举办“以色列周”活动将进一步挖掘我市各领域对以合作潜力,提升对以合作水平,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本次活动主要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涉及领域广泛。此次青岛“以色列周”活动从产业对接、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三个维度,全方位展现双方创新赋能、合作共赢的宗旨和理念,更好地为双方企业、机构开展双向交流合作提供服务,同时通过艺术作品展等活动为市民提供参与国际交流的平台。

  二是活动内容丰富。此次系列活动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将举办启动仪式、两场产业对接交流会、经贸论坛等主体活动,以及相关人文交流活动,全方位推进双方务实合作,增强相互了解。

  三是力求务实高效。活动期间,以色列优质创新资源将云聚青岛,与我市相关企业围绕农业、医疗、高科技等多领域产业合作进行对接,推动青岛市农业、医疗健康等领域对以合作。

  下面我介绍一下此次青岛“以色列周”主要活动。

  首先是6月14日的启动仪式。我们将邀请以色列驻华大使、中国驻以色列大使和青岛市政府领导线上出席活动并致辞。我市相关部门和以色列驻华使馆将分别进行推介。

  启动仪式结束后,我们将举办两场产业对接活动:分别是青岛——以色列农业科技对接交流会和青岛——以色列智慧养老对接交流会。

  以色列在现代农业领域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如节水灌溉、温室大棚、种子研发、化学农药等。此次农业科技对接交流会优选多家以色列农业创新企业,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农业领域的交流沟通,以实现以色列先进农业技术与青岛乃至山东农业市场的互补效应。

  以色列医疗产业发达,医疗器械制造、远程医疗、智能医院建设等方面具有领先水平,加之以色列得天独厚的创新生态,催生出大批医疗健康领域的初创企业。中国医疗产业市场巨大,特别是近年来线上医疗、病毒检测等技术需求增大,双方在医疗领域合作前景广阔。此次智慧医疗对接交流会将邀请多家以色列医疗科技领域企业,与我市相关企业进行精准对接,推动我市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以色列周”的另外一场重要活动是中国(青岛)——以色列经贸合作论坛。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中以两国政商代表、以色列驻华使节、专家学者发表演讲和对话交流。此次论坛将为中以两国的企业、机构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深化双方了解和沟通,并向以色列有关方面宣介我市优势资源和营商环境,搭建合作桥梁。

  我们相信,通过此次青岛“以色列周”系列活动的举办,将进一步深化我市与以色列的务实合作,增进民心相通,推动我市对以合作实现新突破。

  谢谢大家,我的介绍就到这里。

  主持人:感谢真珠副主任的介绍。接下来是记者提问时间。请媒体朋友们就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代表的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各位好,香港商报提问。据了解,以色列是我市对外交往的重点国家之一,能否介绍一下青岛与以色列的交流合作情况?谢谢。

  真珠: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近年来,青岛与以色列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多个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一是高层交往频繁。我市曾派出多个政府代表团访问以色列,深入推进青岛与以色列地方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历任以色列驻华大使多次访青,推动双方在科技、农业、经贸等领域合作。二是经贸往来比较密切。2021年,青岛与以色列贸易额4.39亿美元,同比增长30.8%。以色列累计在青投资项目21个,合同外资3112万美元,双方合作交流的领域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我市海尔、海信等企业也在以色列开展业务,产品受到当地消费者的欢迎。三是友城合作密切。刚才介绍到,青岛在以色列有两个友好城市,分别是耐斯茨奥纳市和拉马特甘市,都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其中,为纪念两市友好关系,耐斯茨奥纳市专门修建了“青岛花园”。我市赠送了一座具有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友谊亭”安放在“青岛花园”内,成为两市友谊的象征。四是团结抗击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双方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在疫情之初,形势十分严峻、防疫物资极为紧缺的时候,我市以色列籍经济顾问盖伊先生第一时间协助我市采购口罩,助力我市抗击疫情。此后,我市积极协助以方采购防疫物资并及时运往以色列。

  下一步,我市将以两国建交30周年和青岛“以色列周”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与以色列各领域务实合作,更好造福两市人民,助力我市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

  记者:谢谢主持人,青岛日报记者提问。作为青岛市对外开放平台之一的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由青岛高新区承建并运营。今年是中以建交30周年,适逢高新区成立3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青岛高新区也提出了“1264”战略目标,能否谈一谈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对高新区实现新目标可以发挥什么作用?谢谢。

  纪芳:感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在中以建交30周年和青岛高新区成立30周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能够承办青岛“以色列周”活动对高新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青岛市重点打造的创新创业高地,青岛高新区积极依托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等对外开放平台,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和全球创新体系,加强与国际创新产业高地联动发展,加快引进集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努力在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展现“高新担当”,做出“高新贡献”。

  一是擦亮对外开放的靓丽名片。作为青岛市以及高新区链接“创新国度”以色列的重要桥梁,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在线下建成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实体客厅平台;在线上打造链接以色列创投数据中心、青岛技术交易市场等信息的“数字客厅”,建立包含千余个中以人才、项目、机构的数据库,实现中以合作信息互通共享。截止目前,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已成功举办各类产业、技术、文化等交流活动80余场,通过新华社、科技日报、青岛日报等知名媒体发布新闻报道180余篇,为高新区持续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树立产业提质的坚定决心。当前,高新区正加快构建“1+2+1”现代产业体系,其中,1个核心产业,即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高新区将依托康复大学,突出康养特色,坚持招大育强,加快建设5000亩产业园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竞争力的“中国康谷”。此外,还将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2个支柱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1个支撑产业。特别是,高新区以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为平台,不断导入以色列创新技术,积极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赋能,优质资源集聚效应持续放大。一方面,做强项目招引,积极走出去赴省内外等多地开展洽谈合作,围绕医疗医药、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举办中以交流活动60余场次,引入高端创新项目近50个,设立创新实践基地7家。另一方面,做优项目运营,创新实践“双平台”模式,与海创汇共建中以跨境双核创新孵化器,并与以色列海外孵化器合作,实现优质初创项目的联合筛选培育。目前,已促成16个初创项目入孵位于以色列荷兹利亚的孵化器,特别是,推动以色列4D毫米波雷达公司与海创汇的合作,为中国养老社区提出健康监测的方案,该双核孵化器连续两年荣登以色列“中国最理想创业加速平台TOP5”榜首。

  三是培优引才育才的创新生态。一方面,强化人才储备。创新性设立“顾问委员会”“中以合作人才库”“中以企业家联谊会”,汇聚各领域科技力量和资源,促进中以人才合作交流。目前,客厅已集聚各类人才超3000名,吸纳行业顶尖专家200余人,持续放大特色人才平台“磁吸”作用。另一方面,优化育才生态。设立“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工作站”“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业园分园”,全力打造国际人才及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社区,实现服务人群精准定位、创业难题定向解决,有效缓解海外人才对国内营商环境“水土不服”的情况,全方位打造不仅“引得来”,更能“留得住”的多元人才发展生态。

  各位媒体朋友们,这次青岛“以色列周”是庆祝中以建交30周年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将从6月13日持续到6月19日,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式新颖,不仅有农业、医疗领域的产业路演,还有艺术作品展、马伽术体验、科普展开放日等多项人文交流活动。在此,我诚挚邀请广大市民朋友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家可以在线下预约体验马伽术、参观“我眼中的爱因斯坦”展,也可以在线上观看艺术作品展,感受以色列独特的文化风采。具体参与方式我们会通过“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资讯”公众号及时发布,敬请大家关注!

  谢谢大家,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儿。

  记者:您好,我是大众日报记者。能否介绍一下中国(青岛)-以色列经贸论坛的相关情况,市北区举办该活动有什么预期效果或意义?谢谢。

  严俊: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中国(青岛)——以色列经贸合作论坛是本次“以色列周”的重要活动之一,拟于6月14日在市北区新金融产业园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商会、青岛市政府个以色列商会联合会联合主办,由市北区政府和青岛市贸促会承办,论坛将以“创新激发活力,合作实现共赢”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中以两国政商界代表、专家学者发表演讲和对话交流,届时与会嘉宾将围绕疫情背景下中以产业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以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共赢等议题开展讨论,旨在增进交流,凝聚共识,为深化两地合作搭建平台、创造机遇。

  本次论坛能够落在市北,我们倍感荣幸。市北区是青岛主城核心区,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110万,GDP超过千亿元,是青岛因港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原点,一百多年前,青岛港就建在市北,山东的第一条铁路——胶济铁路的起点也在市北。市北区也是青岛市工商业的发祥地,孕育了青岛啤酒、颐中烟草、四方机车等知名企业。当前,市北区正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快建设“繁荣美丽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为此,一方面,我们加快推动城市更新,市北是青岛市城市更新的主战场,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投入600多亿,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城区品质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主城都市区。另一方面,我们也将充分发挥市北区港、产、城一体化的独特优势,加快构建以总部经济、数字经济为引领,航运贸易、商务商贸、现代金融、都市工业、医养健康、文化创意为重点的“2+6”特色产业体系,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色列是全球重要的科技强国,在金融科技、生命健康、信息通信、绿色环保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就市北来讲,不管是在城市更新还是2+6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与以色列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所以我们期待通过本次论坛能够促进市北区与以色列在金融、贸易、大健康、科技、城市建设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同时我们也欢迎各兄弟区是利用这个平台共同分享中以经贸合作的新机遇。

  谢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好,我是山东商报的记者。我注意到,4月13日,参考消息报社首次发布了《中国城市对外交往影响力分析报告(2022)》,青岛位列第9位。报告指出,国际友城作为城市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大国外交、促进地方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可否请真主任详细介绍一下青岛国际友城的相关情况?谢谢。

  真珠:谢谢您的提问。

  的确,在对外交往中,一个城市作为国际交往的主体、跨国合作的纽带、全球治理的前沿,近年来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国际友城作为城市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促进城市各发展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我市的国际友城工作来看,自1979年与日本下关市缔结友好城市以来,青岛友城布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现已形成覆盖46个国家84个城市的国际友城网络。其中,与26个国家的28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与32个国家的56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城市关系。青岛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合作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为我市带来了与上合地区友城合作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打开了青岛对上合组织国家交往新局面。目前,我市已与上合组织11个国家的14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或确立友好意向,逐步构建起以中欧班列沿线主要节点城市为支撑的陆上友城网络体系。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交织,对国际友城间交往产生一定冲击。新形势下,国际友城工作一方面要“心怀世界”,以全球视野谋划友城布局,推动友城成为讲好青岛故事的国际窗口。同时,更要“脚踏实地”,站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在助推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RCEP青岛经贸合作创新试验基地等方面发挥作用,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

  “十四五”期间,我市友城工作将进一步突出青岛的“双节点”价值,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等“六个城市”集中发力、全面推进,统筹构建陆、海两个友城网络体系,推动友城工作成为我市开展国际合作的高端平台和扩大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的重要窗口。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青岛市国际友城数量达到100对,国际友城布局更加优化,交往水平进一步提升,合作成果进一步丰富,2035年前初步形成我市“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立体式”国际友城工作布局。

  打造陆海两个友城网络体系:一是围绕服务上合示范区、上合经贸学院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构建以上合组织国家友城为主体的陆上友城网络体系,助力我市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二是围绕打造“活力海洋之都”的城市愿景和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目标,以港口交流为纽带,加速集聚国际航运、贸易、金融、涉海高校、科研机构等高端要素,推动建立政府、港口、贸易、航运、金融、智库“六位一体”的海上友城网络体系。通过两个友城网络体系,进一步拓展我市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和提升青岛的城市国际化水平、竞争力和影响力。

  打造友城工作品牌矩阵:“友城合作·共创未来”品牌活动。自2021年会同相关单位创建“友城合作·共创未来”品牌活动之后,又根据地域创新提出了品牌框架下的“相约上合”“友邻亚洲”“遇见欧洲”“印象拉美”等一系列的品牌。截至目前,我市已在该品牌框架下组织开展了50余场活动,下步将重点推动友城间合作从经贸向文化、教育、人才培训等更多领域的扩展和延伸。

  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记者:我是青岛财经日报的记者。我注意到外办在上合示范区设立了“APEC商务旅行卡服务直通车”,这是咱们外办“外事为民”的一项具体工作举措,包括我们的市民朋友经常会问,我们老百姓如何参与外事工作,可否请真主任介绍一下外办在“外事为民”方面所做的工作?谢谢。

  真珠: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非常感谢您对外办工作的关注。

  其实,不光在上合示范区,我们今年在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都设立了“APEC商务旅行卡服务直通车”,更好服务我市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

  近年来,市外办积极践行“外事为民”理念,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意识,特别是今年全市“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市外办聚焦锻造“谋事为群众”等作风能力,不断提升外事为民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三个外事为民服务“直通车”品牌矩阵,推动惠民惠企举措落到实处。

  第一,开通“APEC商务旅行卡服务直通车”。大家可能有所了解,APEC商务旅行卡是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贸易投资便利化所作的一项多边签证安排。我们的企业家凭借这张卡和有效护照可在5年之内无须办理签证手续、自由往来16个经济体,并在各经济体主要机场入境时享有专用通道的便利,真正实现了“说走就走”。今年以来,“APEC商务旅行卡服务直通车”业务分别在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启动,这既服务了我市承担的国家战略和重要对外合作平台,也是市级政务服务项目延伸至区级政务服务的创新举措,将为区内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疑点解答等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APEC商务旅行卡大大节省了持卡人时间成本和签证费用,对助力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设立领事认证服务直通车。什么文书需要办理领事认证?虽然现在受疫情影响,国际间人员往来受到了较大限制,但是企业和个人必要的出入国境还是存在的,而且数量也不小。对市民来说,如果市民要到国外学习、工作,或是在国内办理出国签证时,通常需要使用某些国内公证处出具的涉外公证书(如出生公证、未受刑事处分公证、授权委托书公证、合同公证等等);对企业来说,企业因境外经贸活动需要,需要向贸促会申请原产地证、发票、装箱单等,或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原产地证明、动植物出口检疫证明书等,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上述这些文书在发往国外使用前,都可能会有办理领事认证。

  市外办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市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角度出发,提供了一些便利服务。一是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开展业务流程再造,优化窗口办证环境,切实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和各项便民承诺,做到服务零投诉。同时不断升级完善“外事服务微平台”,增加服务提醒与查询、邮寄提示与快递单号点对点微信推送等功能,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群众“不见面办理”需求。二是务实担当作为,提高服务质量。用好用活公证认证联动沟通机制和“青岛市公证认证工作联络微信群”,做好相关政策与信息的沟通与联络工作,及时共享外交部和各驻华使领馆的最新认证要求等,尽最大可能为申请人提供便利。

  第三,打造外国人来华邀请服务直通车。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疫情期间外国人入境来青从事必要的经贸、科技等活动,保障我市外向型企业复工复产和正常生产经营以及大项目引进,市外办发挥外国人来华邀请归口管理职能,在全力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前提下,践行外事为企、外事为民,为我市各企业单位因工作邀请必需入境来青外籍人员提供便利和服务。疫情发生以来,截至目前共受理外国人来华赴青申请1980批3375人次,有力服务保障了600余家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我们采取的主要做法:

  一是上门走访企业,为企业介绍我们的来华政策,另外加强协调,为企业纾困解难。包括空客、一汽大众、海信集团等在内的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及生产经营急需人员及时办理邀请函和取得签证,工作当中积极协调外交部、驻外使领馆,想方设法为企业解决困难。例如:市外办协调为壳牌公司总投资30多亿元钻井平台项目邀请多批亟需工程技术人员紧急办妥相关手续,避免了因项目无法按时交工造成重大损失。三是优化流程,实行网上办理。

  除了上面三个“外事服务直通车”之外,市外办立足本职工作,妥善处置境外领事保护案(事)件,包括积极落实外交部“春苗行动”,帮助我市在海外的企业人员接种新冠疫苗,有效维护了市民、企业在海外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主持人:感谢真珠副主任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求,请会后联系市外办,联系电话为:85912619。

  今天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蓝睛视听新闻发布会的栏目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