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

浏览:138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的现场。

  为促进互联网技术与青岛市养老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互联网+养老”发展,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业成为高成长性产业,市民政局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主旨,以提升全市养老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水平为着力点,组织开发了“青岛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为提升青岛智慧养老平台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让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宣传、使用智慧养老平台,我们以智慧养老平台上线为主题,特别邀请到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曹勇同志,市老龄办副主任高恒文同志对智慧养老平台有关情况进行发布。下面,请曹局长向大家介绍“青岛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的有关情况。

  曹勇: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新闻发布会,共同见证“青岛智慧养老”平台上线。首先,我谨代表青岛市民政局,对诸位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养老平台的建设背景和主要内容,向大家做一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句话应该讲我们这几年,年年说,年年的数据都不一样,那么到去年年底,我们一个最新的数据,也就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我们户籍人口到了168万,占人口总数是21.3%,前年这个数还是19%,我们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26万,占老年人口的15.5%,这个比重也在快速的增长。面对这种老龄化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些年应该讲出台了各类优惠的政策来加快养老服务的发展,我们现在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已经达到了1345个,实际上已经覆盖了城市的所有社区和农村的72%,这是日间照料。床位总数到去年年底我们已经达到了6.33万张,这也是一个最新的数据,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是38张,这个数在副省级城市位居前列。

  一方面,我们老年人口在快速的增加;一方面,我们各类设施在不断的加快建设,日间照料,还有我们的机构养老。我们按照“十三五”规划,我们9073的模式,也就是90%以上的老年人要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居家养老可能有些问题需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支持,还有3%的老人主要是失能的老人、失智的老人,在家里居家养老很难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所以这部分老年人将要住在机构养老,就是各类养老院进行养老,就是9073模式。面对这种需求快速增长,供给加快建设的时期,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管理水平、拓展服务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们青岛智慧养老平台是由青岛市民政局主导,旨在建设全市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也就是说把过去我们的一些碎片的,有些局限于各区市的,有些局限于市里面条条的,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敬老院及军休等养老方式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并对外提供服务。平台分为市民版,也就是需求方;服务人员版;机构版,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包括日间照料中心,包括各类的养老院、养老敬老院等等;民政版,加强监管大数据分析等等。平台以实现全市养老服务供需平衡、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制定养老信息化标准及应用养老大数据为目标,具有“互联网+”、“开放性”、“融合性”、“模块化”、“大数据”等特点,将成为养老服务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青岛智慧养老平台是“互联网+养老”模式的重大变革,对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以及政府有效加强对养老机构监管起到重要的作用。

  经过前期需求调研、软件研发、专家验收评审,2016年12月智慧养老平台在高新区民政、市福彩养老院、伊春路日间照料中心、市北E家养老院投入试运行。从去年年底开始在部分的区和养老机构进行试运行,在此期间,又不断进行了调整完善,目前系统功能更具操作性、更符合应用实际,已部署应用了养老机构基础信息管理和民政系统养老补贴发放功能。当然在这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大量的基础数据录入,所有公办的养老机构数据,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办的养老机构数据全部都录入进来,包括日间照料中心的数据等等。今后,我局还将进一步完善本系统,拓展其它功能。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宣布青岛智慧养老平台今天正式上线。各位媒体的朋友们,这次青岛智慧养老平台的上线,对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将通过“互联网+养老”的方式,促进养老服务业大发展,打造颐养青岛品牌。智慧养老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相信,我们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今天在我们各位媒体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广而告之的加大宣传力度,我想我们这个平台一定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为不断的提升青岛养老的服务质量、服务的效率、监管的质量,必将起到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实现颐养青岛,我们不懈的努力,我想大家都带着手机,一扫码我们平台都在手机上,我相信这个平台的上线运行,不仅仅是168万老年人所关注的,更是他们的子女给予高度关注的,能够通过这个信息平台让更多的需要服务的老年人能够有效的知道需求和供方的信息,不断的把各类资源导入到家庭、社区甚至机构,为老年人提供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周到的养老服务。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曹局长全面的介绍。曹局长亲自来参加发布会,说明我们的这项工作多么的重要,同时老龄办的同志也非常重视这项活动,市老龄办副主任高恒文同志亲自参加发布会,也请高主任对“青岛智慧养老”平台的有关功能进行介绍。

  高恒文:尊敬的各位媒体界的朋友,刚才曹局长对青岛智慧养老平台的建设背景、主要内容等给大家做了介绍,接下来,我会从养老平台应用的角度对平台功能和应用再做一个简要说明。青岛智慧养老平台由市民政局组织开发,旨在建设全市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按照“一级开发,多级使用”的原则,平台共分4个模版。从政府做什么、养老机构做什么、服务工作人员做什么、需求人员做什么、什么内容、什么标准、结果是什么,从四个板块都能够体现出来。

  (一)市民版

  市民版的使用对象为全市范围内所有老年人及其亲属,其主要功能为:资讯推送、服务检索、服务预约、在线支付、服务评价、养老地图等。该平台通过依托12349养老服务热线、电视、网站、微信等多种渠道面向老年人及家属,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解决方案,多渠道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二)服务人员版

  服务人员版的使用对象为全市范围内的养老服务人员,其主要功能为:订单执行、服务定位、在线收款、在线培训、绩效统计等。通过该平台为服务人员提供基于微信企业号的移动应用,满足从业人员的服务需求。

  (三)机构版

  机构版的使用对象为全市范围内的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其主要功能为:订单操作、内部管理(包括从业人员管理、服务对象管理等)、统计分析、补助申请、床位管理(针对养老机构的特色功能)、日照移动端(针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特色功能)、服务时长记录(针对居家养老送时服务的特色功能)等。通过该平台,将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纳入平台进行统一管理,满足机构内部基本的管理需求,实现从服务管理、人员管理到补贴资金申请的规范化管理。

  (四)民政版

  民政版的使用对象为各级民政部门,其主要功能为:养老服务组织系统认证、养老相关补助资金统计、养老服务行业监督管理和养老相关大数据统计分析等。通过该平台,民政部门可以实现对养老服务的全面监管,同时,应用大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智慧养老平台作为一个新的平台运作模式,使用初期一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为了使各区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街道(镇)养老工作负责人、业务人员及养老服务组织(含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和助老大食堂等)负责人、业务人员尽快掌握平台功能和操作,市民政局组织了青岛智慧养老平台的培训。

  平台培训工作于今年2月20日启动,采用集中培训和辅导式培训的双重培训方式。其中,平台集中培训工作已于3月10日完成,随之,上门辅导式培训工作同步展开。截至3月底,各街道(镇)以及各养老服务组织,按照《青岛智慧养老平台数据录入有关要求》已经完成数据录入工作。今天,青岛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进入日常应用,各区市的养老补贴和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助老大食堂运营补助及保险补助等资金的发放,都将以智慧养老平台的数据为准。与此同时,平台开始对市民开放。届时,老年人或家属可以通过青岛智慧养老平台的微信(qingdaoyanglao)、网站(www.qingdaoyanglao.com)、热线(12349)等渠道,非常方便的查询和预约附近的养老服务资源,比如周边养老院的特色、收费、床位情况等等。而且所有的养老服务均接受专业运营团队的监管,对服务质量进行把关。大概的情况就是这些,今天上线后,在应用中的任何问题,市民都可以通过青岛智慧养老平台的微信或拨打12349热线反馈,以便我们更好的优化系统,为全市的老年朋友们营造一个方便、温馨、舒适的颐养环境。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高恒文主任的介绍。今天两位领导都介绍了有关情况,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媒体朋友们,有问题可以提问。

  提问:我是半岛都市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个问题,这次建设智慧养老的平台,这对于青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曹勇:应该讲,我刚才也提到,过去我们信息化的层次和水平是有些问题,碎片化的问题、自成体系的问题等等,这次我们平台建设是通过顶层设计,考虑到各类养老资源的不同情况,各类需求人员的不同需要,通过顶层设计组成了四个大的模块,这四个版面包含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全部内容,特别是突出以需求为导向。市民版提出需求为导向,其他的板块来跟进,比如说养老系统的服务怎么接单,怎么提供服务,各类养老机构不仅仅是养老院,还有日间照料中心等等,这些机构方的需求怎么进行顶层化的设计,当然还有民政版怎么样加强监管、怎么样把各类政府补助的资金能够通过即时的信息采集来补贴到位,应该讲这是以前所没有的。其根本的目标就是解决了一个供需信息不对称、供需平衡的问题,我们讲供需双方不仅仅是我需要养老服务,这是一个需方,但是服务人员也有一个供需双方信息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提供服务,它还有一个需求,它还要抢单,还要及时的得到他需要得到的一些服务,所以把这类问题在我们通过反复调研、比对同类城市的一些做法、一些经验,甚至一些教训基础上来建立了这么一个大的平台。

  应该讲,这个平台我们知道,你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查一查附近,比如说老人家附近有哪些养老资源,有哪些养老院,有哪些日间照料中心,有哪些社会化的服务提供,比如助餐、助洁等等服务,这些应该讲老人更便捷,当然我们还有一个过程,我们还要不断的把各个行业的社会资源包括公司的很多助老资源要导入到养老服务体系当中来,有效的解决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当然,我们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通过这个平台的建设,我们可以加快和促进养老产业化的发展,为不同需求、多元需求的老人提供更丰富的养老资源,满足养老的需要。我就回答到这里。

  提问:曹局长您好,我是青岛广播的记者,咱们平台下一步的规划是什么?如何围绕平台做更具体的工作?

  曹勇:我刚刚谈到,我们慎重起见,去年年底开始试运行,到今年的第一季度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数据的录入,今天是正式上线,上线以后我们可能会碰到一些各类的问题,当然我们是要以问题为导向,碰到问题我们会不断的来完善我们的体系,不断的来丰富我们的内容。我相信,只要本着一个更方便,我说的这个“更方便”不仅仅是为老人更方便,为其他的人群也更方便,为提供老龄服务的社会和市场的资源主体更方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更方便”。另一个,质量要更好。我们要不断的完善各类资源的准入的一些信息的收集和甄别,我相信提供医疗服务的有其他专业的部门把关,提供食品安全的也有专业的部门把关,我们主要是甄别,确保资质安全。另一个,我们要为我们社会监管提供更多的接口,比如说第三方的监管,第三方的评价,质量的好坏进行评价,当然我们还有12349热线回访来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我们的系统和提高各类养老形式的质量。另外我们想还要在运行的基础上实时的进行一些数据的分析,特别是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的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形式,我们收集上来的一些信息要进行认真的比对和数据分析,为我们不断的改进、完善服务的平台提供有力的支撑,谢谢!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的现场。

  为促进互联网技术与青岛市养老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互联网+养老”发展,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业成为高成长性产业,市民政局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主旨,以提升全市养老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水平为着力点,组织开发了“青岛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为提升青岛智慧养老平台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让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宣传、使用智慧养老平台,我们以智慧养老平台上线为主题,特别邀请到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曹勇同志,市老龄办副主任高恒文同志对智慧养老平台有关情况进行发布。下面,请曹局长向大家介绍“青岛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的有关情况。

  曹勇: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新闻发布会,共同见证“青岛智慧养老”平台上线。首先,我谨代表青岛市民政局,对诸位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养老平台的建设背景和主要内容,向大家做一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句话应该讲我们这几年,年年说,年年的数据都不一样,那么到去年年底,我们一个最新的数据,也就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我们户籍人口到了168万,占人口总数是21.3%,前年这个数还是19%,我们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26万,占老年人口的15.5%,这个比重也在快速的增长。面对这种老龄化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些年应该讲出台了各类优惠的政策来加快养老服务的发展,我们现在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已经达到了1345个,实际上已经覆盖了城市的所有社区和农村的72%,这是日间照料。床位总数到去年年底我们已经达到了6.33万张,这也是一个最新的数据,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是38张,这个数在副省级城市位居前列。

  一方面,我们老年人口在快速的增加;一方面,我们各类设施在不断的加快建设,日间照料,还有我们的机构养老。我们按照“十三五”规划,我们9073的模式,也就是90%以上的老年人要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居家养老可能有些问题需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支持,还有3%的老人主要是失能的老人、失智的老人,在家里居家养老很难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所以这部分老年人将要住在机构养老,就是各类养老院进行养老,就是9073模式。面对这种需求快速增长,供给加快建设的时期,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管理水平、拓展服务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们青岛智慧养老平台是由青岛市民政局主导,旨在建设全市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也就是说把过去我们的一些碎片的,有些局限于各区市的,有些局限于市里面条条的,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敬老院及军休等养老方式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并对外提供服务。平台分为市民版,也就是需求方;服务人员版;机构版,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包括日间照料中心,包括各类的养老院、养老敬老院等等;民政版,加强监管大数据分析等等。平台以实现全市养老服务供需平衡、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制定养老信息化标准及应用养老大数据为目标,具有“互联网+”、“开放性”、“融合性”、“模块化”、“大数据”等特点,将成为养老服务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青岛智慧养老平台是“互联网+养老”模式的重大变革,对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以及政府有效加强对养老机构监管起到重要的作用。

  经过前期需求调研、软件研发、专家验收评审,2016年12月智慧养老平台在高新区民政、市福彩养老院、伊春路日间照料中心、市北E家养老院投入试运行。从去年年底开始在部分的区和养老机构进行试运行,在此期间,又不断进行了调整完善,目前系统功能更具操作性、更符合应用实际,已部署应用了养老机构基础信息管理和民政系统养老补贴发放功能。当然在这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大量的基础数据录入,所有公办的养老机构数据,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办的养老机构数据全部都录入进来,包括日间照料中心的数据等等。今后,我局还将进一步完善本系统,拓展其它功能。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宣布青岛智慧养老平台今天正式上线。各位媒体的朋友们,这次青岛智慧养老平台的上线,对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将通过“互联网+养老”的方式,促进养老服务业大发展,打造颐养青岛品牌。智慧养老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相信,我们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今天在我们各位媒体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广而告之的加大宣传力度,我想我们这个平台一定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为不断的提升青岛养老的服务质量、服务的效率、监管的质量,必将起到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实现颐养青岛,我们不懈的努力,我想大家都带着手机,一扫码我们平台都在手机上,我相信这个平台的上线运行,不仅仅是168万老年人所关注的,更是他们的子女给予高度关注的,能够通过这个信息平台让更多的需要服务的老年人能够有效的知道需求和供方的信息,不断的把各类资源导入到家庭、社区甚至机构,为老年人提供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周到的养老服务。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曹局长全面的介绍。曹局长亲自来参加发布会,说明我们的这项工作多么的重要,同时老龄办的同志也非常重视这项活动,市老龄办副主任高恒文同志亲自参加发布会,也请高主任对“青岛智慧养老”平台的有关功能进行介绍。

  高恒文:尊敬的各位媒体界的朋友,刚才曹局长对青岛智慧养老平台的建设背景、主要内容等给大家做了介绍,接下来,我会从养老平台应用的角度对平台功能和应用再做一个简要说明。青岛智慧养老平台由市民政局组织开发,旨在建设全市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按照“一级开发,多级使用”的原则,平台共分4个模版。从政府做什么、养老机构做什么、服务工作人员做什么、需求人员做什么、什么内容、什么标准、结果是什么,从四个板块都能够体现出来。

  (一)市民版

  市民版的使用对象为全市范围内所有老年人及其亲属,其主要功能为:资讯推送、服务检索、服务预约、在线支付、服务评价、养老地图等。该平台通过依托12349养老服务热线、电视、网站、微信等多种渠道面向老年人及家属,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解决方案,多渠道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二)服务人员版

  服务人员版的使用对象为全市范围内的养老服务人员,其主要功能为:订单执行、服务定位、在线收款、在线培训、绩效统计等。通过该平台为服务人员提供基于微信企业号的移动应用,满足从业人员的服务需求。

  (三)机构版

  机构版的使用对象为全市范围内的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其主要功能为:订单操作、内部管理(包括从业人员管理、服务对象管理等)、统计分析、补助申请、床位管理(针对养老机构的特色功能)、日照移动端(针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特色功能)、服务时长记录(针对居家养老送时服务的特色功能)等。通过该平台,将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纳入平台进行统一管理,满足机构内部基本的管理需求,实现从服务管理、人员管理到补贴资金申请的规范化管理。

  (四)民政版

  民政版的使用对象为各级民政部门,其主要功能为:养老服务组织系统认证、养老相关补助资金统计、养老服务行业监督管理和养老相关大数据统计分析等。通过该平台,民政部门可以实现对养老服务的全面监管,同时,应用大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智慧养老平台作为一个新的平台运作模式,使用初期一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为了使各区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街道(镇)养老工作负责人、业务人员及养老服务组织(含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和助老大食堂等)负责人、业务人员尽快掌握平台功能和操作,市民政局组织了青岛智慧养老平台的培训。

  平台培训工作于今年2月20日启动,采用集中培训和辅导式培训的双重培训方式。其中,平台集中培训工作已于3月10日完成,随之,上门辅导式培训工作同步展开。截至3月底,各街道(镇)以及各养老服务组织,按照《青岛智慧养老平台数据录入有关要求》已经完成数据录入工作。今天,青岛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进入日常应用,各区市的养老补贴和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助老大食堂运营补助及保险补助等资金的发放,都将以智慧养老平台的数据为准。与此同时,平台开始对市民开放。届时,老年人或家属可以通过青岛智慧养老平台的微信(qingdaoyanglao)、网站(www.qingdaoyanglao.com)、热线(12349)等渠道,非常方便的查询和预约附近的养老服务资源,比如周边养老院的特色、收费、床位情况等等。而且所有的养老服务均接受专业运营团队的监管,对服务质量进行把关。大概的情况就是这些,今天上线后,在应用中的任何问题,市民都可以通过青岛智慧养老平台的微信或拨打12349热线反馈,以便我们更好的优化系统,为全市的老年朋友们营造一个方便、温馨、舒适的颐养环境。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高恒文主任的介绍。今天两位领导都介绍了有关情况,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媒体朋友们,有问题可以提问。

  提问:我是半岛都市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个问题,这次建设智慧养老的平台,这对于青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曹勇:应该讲,我刚才也提到,过去我们信息化的层次和水平是有些问题,碎片化的问题、自成体系的问题等等,这次我们平台建设是通过顶层设计,考虑到各类养老资源的不同情况,各类需求人员的不同需要,通过顶层设计组成了四个大的模块,这四个版面包含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全部内容,特别是突出以需求为导向。市民版提出需求为导向,其他的板块来跟进,比如说养老系统的服务怎么接单,怎么提供服务,各类养老机构不仅仅是养老院,还有日间照料中心等等,这些机构方的需求怎么进行顶层化的设计,当然还有民政版怎么样加强监管、怎么样把各类政府补助的资金能够通过即时的信息采集来补贴到位,应该讲这是以前所没有的。其根本的目标就是解决了一个供需信息不对称、供需平衡的问题,我们讲供需双方不仅仅是我需要养老服务,这是一个需方,但是服务人员也有一个供需双方信息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提供服务,它还有一个需求,它还要抢单,还要及时的得到他需要得到的一些服务,所以把这类问题在我们通过反复调研、比对同类城市的一些做法、一些经验,甚至一些教训基础上来建立了这么一个大的平台。

  应该讲,这个平台我们知道,你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查一查附近,比如说老人家附近有哪些养老资源,有哪些养老院,有哪些日间照料中心,有哪些社会化的服务提供,比如助餐、助洁等等服务,这些应该讲老人更便捷,当然我们还有一个过程,我们还要不断的把各个行业的社会资源包括公司的很多助老资源要导入到养老服务体系当中来,有效的解决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当然,我们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通过这个平台的建设,我们可以加快和促进养老产业化的发展,为不同需求、多元需求的老人提供更丰富的养老资源,满足养老的需要。我就回答到这里。

  提问:曹局长您好,我是青岛广播的记者,咱们平台下一步的规划是什么?如何围绕平台做更具体的工作?

  曹勇:我刚刚谈到,我们慎重起见,去年年底开始试运行,到今年的第一季度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数据的录入,今天是正式上线,上线以后我们可能会碰到一些各类的问题,当然我们是要以问题为导向,碰到问题我们会不断的来完善我们的体系,不断的来丰富我们的内容。我相信,只要本着一个更方便,我说的这个“更方便”不仅仅是为老人更方便,为其他的人群也更方便,为提供老龄服务的社会和市场的资源主体更方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更方便”。另一个,质量要更好。我们要不断的完善各类资源的准入的一些信息的收集和甄别,我相信提供医疗服务的有其他专业的部门把关,提供食品安全的也有专业的部门把关,我们主要是甄别,确保资质安全。另一个,我们要为我们社会监管提供更多的接口,比如说第三方的监管,第三方的评价,质量的好坏进行评价,当然我们还有12349热线回访来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我们的系统和提高各类养老形式的质量。另外我们想还要在运行的基础上实时的进行一些数据的分析,特别是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的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形式,我们收集上来的一些信息要进行认真的比对和数据分析,为我们不断的改进、完善服务的平台提供有力的支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