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青岛市人民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

浏览:179

 
  吹风会日期:
  2023年12月22日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活力,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今天我们召开政策吹风会,对《意见》内容进行解读。
  出席本场吹风会的有: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 袁瑞先先生;
  市财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朱洪杰先生;
  市农业农村局二级巡视员 史跃林先生;
  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 陈言智先生。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袁瑞先先生介绍《关于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有请。
  袁瑞先: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前期,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政策起草情况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建设乡村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中央、省对培育乡村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系列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发〔2023〕1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农产发〔2021〕2号)山东省委农办《关于印发〈山东省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的通知》(鲁农委办发〔2021〕35号)等文件要求,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深入总结近年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经验,广泛开展调研、座谈,充分征求了各有关区(市)、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意见建议,通过整合、调整和优化措施,切实提升政策精准度,结合青岛实际,制定了《意见》。
  二、政策主要内容
  《意见》旨在引导农业产业化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进建设农业强市。《意见》包括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三大部分,共14条具体措施。
  (一)第一部分,明确发展目标。围绕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产业发展引领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能力。提出到2026年,新一代农业金花企业达到20家以上,新培育20个以上市级知名农产品品牌,支持2-3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做大做强农业全产业链,培育10个产值超50亿元、3个产值超100亿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全市农业产业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二)第二部分,细化重点任务,落实工作举措。重点实施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农业产业化提升四大工程,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链条完整、优势互补、创新能力强、联农带农紧密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1.实施强龙头工程。具体包括百强企业培育计划、龙头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上市三方面政策措施。一是实施百强企业培育计划。在主要农产品领域以及现代种业、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做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引领力的头部企业。对首次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山东民营企业100强的我市企业,给予奖励。二是实施龙头企业梯次培育计划。鼓励农业企业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推进市级、省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级联创。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上市融资。加强对涉农企业的上市辅导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上市发展。
  2.实施补链条工程。具体包括推进项目建设、支持科技创新两方面内容。在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项目建设方面,培育农业全产业链“链主”企业,重点培育粮油、畜禽、果蔬等3条超百亿级产业链。鼓励龙头企业联合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广泛联结带动广大从业农户,建立产业发展共同体。支持申报创建市级、省级、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对新认定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参照省有关政策,给予3000万元奖补。在支持农业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方面,引导企业在现代种业、现代设施装备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对主导或自主选育的农作物新品种、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给予奖励。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鼓励企业创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
  3.实施兴业态工程。具体包括推动农业数字化智慧化升级、培育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三方面内容。一是推动农业数字化智慧化升级,创建数字化应用场景,开展农作物高产创建、智慧牧场建设等提升行动,培育农村电商主体,支持建设市级数字农业示范园,争创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对符合要求的,给予财政奖补。二是培育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资源要素跨界融合、集成集约,积极推进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引导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乡村新型服务业等新产业。三是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实施产业带头人培育行动,重点培育一批乡村产业发展人才,鼓励农业企业家参加各类荣誉称号和先进模范评选,培育一支专业型、管理型、实用型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
  4.实施树品牌工程。包括支持打造知名品牌、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提升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三方面内容。一是支持打造知名品牌。深化“青岛农品”整体品牌形象塑造,提升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培育一批名品、名企和名产业,对获得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的,给予奖励。二是加强品牌宣传推广。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品牌推广活动,提高品牌推介能力,讲好青岛农业品牌故事,开展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活动。三是提升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升农产品贸易规模与质量。鼓励参与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促进国际对接交流合作。
  (三)第三部分,完善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优化为企服务三个方面提出明确的保障措施。将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加强政策支持,落实各项财政支持政策,强化融资和农业保险支持,为农业产业化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为提高政策知晓度,我们在青岛政务网公开政策内容,下一步将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各政策具体实施部门也将尽快跟进发布实施细则,明确政策申报要求、享受标准、申报渠道,提高政策兑现落实便利度,推动政策直达快享、落地见效。
  最后,再次感谢社会各界和广大新闻媒体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袁局长的介绍。接下来是媒体提问环节,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农民日报 记者:
  在《意见》中涉及到很多财政政策,请问近年来财政部门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考虑?
  朱洪杰:
  感谢您的提问。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市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健全完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优化涉农资金支出结构,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兴旺。
  一是坚持平台思维,引领产业发展。加强财政涉农资金、资源等要素统筹,依托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各类农业先行县、省级现代农业强县、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政策平台,近两年统筹资金约4.4亿元,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其中,充分发挥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平台作用,统筹衔接资金、行业资金、项目资金等涉农资金约1亿元,调动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按照“一区一产业”的理念支持将省级集中推进区打造成产业集聚核心区,在强村富民增收的同时,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全产业链条,为核心区引进优势产业企业集群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已成功打造即墨区移风店镇种业核心区和平度市崔家集镇小西红柿产业核心区,累计引进重点产业链企业32家,带动社会资本投入3.9亿元。
  二是强化财金联动,引入市场机制。2021年,由我市政府引导基金出资5000万元,联合新希望集团发起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新希望鑫农股权投资基金,目前实缴规模15亿元,已投资3个项目、投资额14.8亿元,通过发挥引导基金市场化、专业化的优势,培育农业领域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为我市现代高效农业、养殖业发展提供资本活力。此外,通过其他政府引导基金参股基金,为我市引入七河生物科技、七河食用菌、朕宅电子商务、绿和新能源等4个乡村振兴领域优质项目,助推农村产业提档升级。2023年,我市率先在全国创新设立种业领域财政股权投资资金“种子金”,通过财政资金“拨改投”,变“无偿资金补助”为“有偿股权投资”,变“一次性”投入为“可持续”增收。首期投资3000万元,通过股权直投的方式,助力金妈妈、清原农冠等“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发展,带动社会投资7亿元。
  三是完善政策体系,激活发展动力。突出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统筹财政政策、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其中,在企业培育方面,对符合要求的民营企业,按规定给予100万元-200万元奖励;对拟在国内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及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和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企业,按照相关政策给予补助。在产业链打造方面,对新认定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给予3000万元奖补;鼓励种业高质量发展,对符合要求的各类种业企业,按规定给予10万-100万元补助;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对实施技术改造并达到一定标准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制造业支持政策给予奖补;鼓励企业创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给予10-15万元奖补。在新业态拓展方面,对符合要求的数字农业示范园,按规定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财政奖补。在品牌提升方面,对获得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的,按规定分别给予50万元、15万元一次性奖励。
  下一步,市财政将全力做好各项财政支持政策的兑现工作,通过强化绩效管理,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并将会同市农业农村部门,探索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化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凤凰网 记者:
  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是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请问青岛市打算怎样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史跃林: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乡村产业体系、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立足特色农业资源,以“十百千”亿级农业全产业链打造,通过强链、建链、延链,推动茶叶、葡萄、胡萝卜等十亿级特色产业由“小特产”转变为“大产业”,推动粮油、奶业、生猪、禽肉等百亿级产业集群由“平面分布”转变为“集群发展”,推动农副食品加工业、畜牧业等千亿级产业链的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
  一是抓住“链主企业”关键点,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布局,从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中,按照粮油、果蔬、畜禽等细分行业,遴选出18家市场竞争力大、产业发展引领力强、社会责任感高的农业产业链“链主企业”。我们以“链主企业”为抓手,联合育种育苗、生产基地、仓储设施、科研院所、加工流通、服务贸易等环节主体,一体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重点培育粮油、畜禽、果蔬等3条超百亿级产业链。下一步,我们将突出补齐链条短板,支持申报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全产业链项目,支持申报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国家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引导企业从“一片茶叶”“一颗蓝莓”“一杯牛奶”带动标准化种养、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和电商销售全产业链。
  二是搭建“土特产”优势平台,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蓬勃发展。立足区域主导产业,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产业集群等产业发展平台,有效整合政策、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弥补发展短板,打造村、镇、县、市四级产业集聚经济圈,培育发展店埠胡萝卜、宝山蓝莓、新河草编等品质优、基础好、市场广、影响力大的乡村产业。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乡村产业“超十亿元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青岛市手造乡土名村,促进产镇融合、产村融合,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我们将健全园区联农带农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实现特色资源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三是拓展“新业态”发展布局,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延伸发展。深挖产业资源,在注重发挥农产品优势的同时,融入“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元素,丰富产业内涵,以“休闲农业+”为重点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积极发展节庆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创建集高效农业、休闲观光、田园生活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新路径。今年以来,即墨区鳌角石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总数达到11个,开展了宝山蓝莓节等37场休闲农业节会活动,举办“乡约青岛 金秋出游记”等3场乡村旅游直播推介活动,乡村休闲旅游已经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资源要素跨界融合、集成集约,在延伸产业链方面打造盈利点、观赏点和突破点,创造提升农业附加值。
  青岛新闻网 记者:
  《意见》实施的四大工程之一是强龙头工程,《意见》的实施将对农业产业化企业提升发展质量起到重要引导作用,请您介绍一下我市农业产业化企业培育情况?
  陈言智: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工作,把龙头企业培育作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来抓。综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集聚资源,培育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一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今年前十个月,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30家,营业收入达到2038亿元,位列全省前3位,实现了企业数量和营业收入双增长。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7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的1/3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化发展,胶州市、莱西市、青岛西海岸新区等3个区市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店埠镇、宝山镇等5个镇街创建为国家级产业强镇,大泽山镇、海青镇等52个镇街创建为省级产业强镇。
  二是企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实施了新一代农业“青岛金花”企业培育行动,遴选32家科技含量高、成长前景好、市场占有率大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着力提升粮油、菜果茶、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产业化加工能力,企业国际化经营特点更加彰显,形成了一大批加工能力强、出口特征明显的企业集团,全市省级以上农产品出口示范企业达到7家,15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入选青岛市民营企业100强,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排名青岛市民营企业第1位。在最新公布的全国农业企业500强名单中,我市有24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入选,其中4家企业进入全国前100名,入选企业数量位居副省市城市第一位。
  三是带动能力不断增强。龙头企业通过实施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推行“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订单生产、利润返还、入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壮大了企业实力,也带动了农民收入的提升,引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持续稳定发展,市级以上产业化企业累计带动农户170多万户,通过租金、原料收购、工资福利、分红等方式对农户支出总额430多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做大做强,落实各项支持政策,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着力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引进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集团,增强企业辐射力、影响力、引领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不断提升产能和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农业领军企业。
  二是打造行业龙头企业。引导产业链条长、行业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立足当地农业产业特色,整合行业资源,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打造具有区域特色、适应新型消费的乡村产业集群。支持龙头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培育一批农业标准“领跑者”。
  三是落实企业支持政策。落细落实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各项支持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激励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融合项目建设。引导企业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农业重要领域布局育种研发、加工转化等产业,推动产品、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提高我市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主持人:
  现场提问就到这里。今天发布的内容关系到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涉及的政策内容比较多,希望媒体朋友们能够宣传好、报道好,让更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了解政策、用好政策,让政策发挥积极作用。有关政策详细内容,会后请登录青岛政务网查询。如有深度采访需要,会后请联系市农业农村局,联系电话:66999664。
  今天的政策例行吹风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

 
  吹风会日期:
  2023年12月22日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活力,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今天我们召开政策吹风会,对《意见》内容进行解读。
  出席本场吹风会的有: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 袁瑞先先生;
  市财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朱洪杰先生;
  市农业农村局二级巡视员 史跃林先生;
  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 陈言智先生。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袁瑞先先生介绍《关于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有请。
  袁瑞先: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前期,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政策起草情况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建设乡村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中央、省对培育乡村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系列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发〔2023〕1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农产发〔2021〕2号)山东省委农办《关于印发〈山东省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的通知》(鲁农委办发〔2021〕35号)等文件要求,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深入总结近年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经验,广泛开展调研、座谈,充分征求了各有关区(市)、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意见建议,通过整合、调整和优化措施,切实提升政策精准度,结合青岛实际,制定了《意见》。
  二、政策主要内容
  《意见》旨在引导农业产业化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进建设农业强市。《意见》包括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三大部分,共14条具体措施。
  (一)第一部分,明确发展目标。围绕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产业发展引领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能力。提出到2026年,新一代农业金花企业达到20家以上,新培育20个以上市级知名农产品品牌,支持2-3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做大做强农业全产业链,培育10个产值超50亿元、3个产值超100亿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全市农业产业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二)第二部分,细化重点任务,落实工作举措。重点实施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农业产业化提升四大工程,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链条完整、优势互补、创新能力强、联农带农紧密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1.实施强龙头工程。具体包括百强企业培育计划、龙头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上市三方面政策措施。一是实施百强企业培育计划。在主要农产品领域以及现代种业、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做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引领力的头部企业。对首次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山东民营企业100强的我市企业,给予奖励。二是实施龙头企业梯次培育计划。鼓励农业企业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推进市级、省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级联创。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上市融资。加强对涉农企业的上市辅导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上市发展。
  2.实施补链条工程。具体包括推进项目建设、支持科技创新两方面内容。在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项目建设方面,培育农业全产业链“链主”企业,重点培育粮油、畜禽、果蔬等3条超百亿级产业链。鼓励龙头企业联合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广泛联结带动广大从业农户,建立产业发展共同体。支持申报创建市级、省级、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对新认定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参照省有关政策,给予3000万元奖补。在支持农业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方面,引导企业在现代种业、现代设施装备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对主导或自主选育的农作物新品种、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给予奖励。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鼓励企业创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
  3.实施兴业态工程。具体包括推动农业数字化智慧化升级、培育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三方面内容。一是推动农业数字化智慧化升级,创建数字化应用场景,开展农作物高产创建、智慧牧场建设等提升行动,培育农村电商主体,支持建设市级数字农业示范园,争创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对符合要求的,给予财政奖补。二是培育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资源要素跨界融合、集成集约,积极推进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引导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乡村新型服务业等新产业。三是培养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实施产业带头人培育行动,重点培育一批乡村产业发展人才,鼓励农业企业家参加各类荣誉称号和先进模范评选,培育一支专业型、管理型、实用型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
  4.实施树品牌工程。包括支持打造知名品牌、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提升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三方面内容。一是支持打造知名品牌。深化“青岛农品”整体品牌形象塑造,提升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培育一批名品、名企和名产业,对获得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的,给予奖励。二是加强品牌宣传推广。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品牌推广活动,提高品牌推介能力,讲好青岛农业品牌故事,开展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活动。三是提升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升农产品贸易规模与质量。鼓励参与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促进国际对接交流合作。
  (三)第三部分,完善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优化为企服务三个方面提出明确的保障措施。将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纳入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加强政策支持,落实各项财政支持政策,强化融资和农业保险支持,为农业产业化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为提高政策知晓度,我们在青岛政务网公开政策内容,下一步将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各政策具体实施部门也将尽快跟进发布实施细则,明确政策申报要求、享受标准、申报渠道,提高政策兑现落实便利度,推动政策直达快享、落地见效。
  最后,再次感谢社会各界和广大新闻媒体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袁局长的介绍。接下来是媒体提问环节,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农民日报 记者:
  在《意见》中涉及到很多财政政策,请问近年来财政部门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考虑?
  朱洪杰:
  感谢您的提问。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市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健全完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优化涉农资金支出结构,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兴旺。
  一是坚持平台思维,引领产业发展。加强财政涉农资金、资源等要素统筹,依托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各类农业先行县、省级现代农业强县、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政策平台,近两年统筹资金约4.4亿元,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其中,充分发挥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平台作用,统筹衔接资金、行业资金、项目资金等涉农资金约1亿元,调动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按照“一区一产业”的理念支持将省级集中推进区打造成产业集聚核心区,在强村富民增收的同时,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全产业链条,为核心区引进优势产业企业集群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已成功打造即墨区移风店镇种业核心区和平度市崔家集镇小西红柿产业核心区,累计引进重点产业链企业32家,带动社会资本投入3.9亿元。
  二是强化财金联动,引入市场机制。2021年,由我市政府引导基金出资5000万元,联合新希望集团发起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新希望鑫农股权投资基金,目前实缴规模15亿元,已投资3个项目、投资额14.8亿元,通过发挥引导基金市场化、专业化的优势,培育农业领域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为我市现代高效农业、养殖业发展提供资本活力。此外,通过其他政府引导基金参股基金,为我市引入七河生物科技、七河食用菌、朕宅电子商务、绿和新能源等4个乡村振兴领域优质项目,助推农村产业提档升级。2023年,我市率先在全国创新设立种业领域财政股权投资资金“种子金”,通过财政资金“拨改投”,变“无偿资金补助”为“有偿股权投资”,变“一次性”投入为“可持续”增收。首期投资3000万元,通过股权直投的方式,助力金妈妈、清原农冠等“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发展,带动社会投资7亿元。
  三是完善政策体系,激活发展动力。突出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统筹财政政策、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其中,在企业培育方面,对符合要求的民营企业,按规定给予100万元-200万元奖励;对拟在国内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及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和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企业,按照相关政策给予补助。在产业链打造方面,对新认定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给予3000万元奖补;鼓励种业高质量发展,对符合要求的各类种业企业,按规定给予10万-100万元补助;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对实施技术改造并达到一定标准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制造业支持政策给予奖补;鼓励企业创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给予10-15万元奖补。在新业态拓展方面,对符合要求的数字农业示范园,按规定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财政奖补。在品牌提升方面,对获得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的,按规定分别给予50万元、15万元一次性奖励。
  下一步,市财政将全力做好各项财政支持政策的兑现工作,通过强化绩效管理,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并将会同市农业农村部门,探索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化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凤凰网 记者:
  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是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请问青岛市打算怎样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史跃林: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乡村产业体系、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立足特色农业资源,以“十百千”亿级农业全产业链打造,通过强链、建链、延链,推动茶叶、葡萄、胡萝卜等十亿级特色产业由“小特产”转变为“大产业”,推动粮油、奶业、生猪、禽肉等百亿级产业集群由“平面分布”转变为“集群发展”,推动农副食品加工业、畜牧业等千亿级产业链的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
  一是抓住“链主企业”关键点,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布局,从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中,按照粮油、果蔬、畜禽等细分行业,遴选出18家市场竞争力大、产业发展引领力强、社会责任感高的农业产业链“链主企业”。我们以“链主企业”为抓手,联合育种育苗、生产基地、仓储设施、科研院所、加工流通、服务贸易等环节主体,一体打造农业全产业链,重点培育粮油、畜禽、果蔬等3条超百亿级产业链。下一步,我们将突出补齐链条短板,支持申报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全产业链项目,支持申报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国家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引导企业从“一片茶叶”“一颗蓝莓”“一杯牛奶”带动标准化种养、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和电商销售全产业链。
  二是搭建“土特产”优势平台,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蓬勃发展。立足区域主导产业,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产业集群等产业发展平台,有效整合政策、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弥补发展短板,打造村、镇、县、市四级产业集聚经济圈,培育发展店埠胡萝卜、宝山蓝莓、新河草编等品质优、基础好、市场广、影响力大的乡村产业。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乡村产业“超十亿元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青岛市手造乡土名村,促进产镇融合、产村融合,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我们将健全园区联农带农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实现特色资源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三是拓展“新业态”发展布局,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延伸发展。深挖产业资源,在注重发挥农产品优势的同时,融入“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元素,丰富产业内涵,以“休闲农业+”为重点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开发农业产业新功能,农村生态新价值,积极发展节庆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创建集高效农业、休闲观光、田园生活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新路径。今年以来,即墨区鳌角石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总数达到11个,开展了宝山蓝莓节等37场休闲农业节会活动,举办“乡约青岛 金秋出游记”等3场乡村旅游直播推介活动,乡村休闲旅游已经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资源要素跨界融合、集成集约,在延伸产业链方面打造盈利点、观赏点和突破点,创造提升农业附加值。
  青岛新闻网 记者:
  《意见》实施的四大工程之一是强龙头工程,《意见》的实施将对农业产业化企业提升发展质量起到重要引导作用,请您介绍一下我市农业产业化企业培育情况?
  陈言智: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工作,把龙头企业培育作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来抓。综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集聚资源,培育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一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今年前十个月,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30家,营业收入达到2038亿元,位列全省前3位,实现了企业数量和营业收入双增长。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7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的1/3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化发展,胶州市、莱西市、青岛西海岸新区等3个区市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店埠镇、宝山镇等5个镇街创建为国家级产业强镇,大泽山镇、海青镇等52个镇街创建为省级产业强镇。
  二是企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实施了新一代农业“青岛金花”企业培育行动,遴选32家科技含量高、成长前景好、市场占有率大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着力提升粮油、菜果茶、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产业化加工能力,企业国际化经营特点更加彰显,形成了一大批加工能力强、出口特征明显的企业集团,全市省级以上农产品出口示范企业达到7家,15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入选青岛市民营企业100强,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排名青岛市民营企业第1位。在最新公布的全国农业企业500强名单中,我市有24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入选,其中4家企业进入全国前100名,入选企业数量位居副省市城市第一位。
  三是带动能力不断增强。龙头企业通过实施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推行“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订单生产、利润返还、入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壮大了企业实力,也带动了农民收入的提升,引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持续稳定发展,市级以上产业化企业累计带动农户170多万户,通过租金、原料收购、工资福利、分红等方式对农户支出总额430多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做大做强,落实各项支持政策,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着力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引进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集团,增强企业辐射力、影响力、引领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不断提升产能和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农业领军企业。
  二是打造行业龙头企业。引导产业链条长、行业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立足当地农业产业特色,整合行业资源,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打造具有区域特色、适应新型消费的乡村产业集群。支持龙头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培育一批农业标准“领跑者”。
  三是落实企业支持政策。落细落实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各项支持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激励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融合项目建设。引导企业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农业重要领域布局育种研发、加工转化等产业,推动产品、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提高我市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主持人:
  现场提问就到这里。今天发布的内容关系到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涉及的政策内容比较多,希望媒体朋友们能够宣传好、报道好,让更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了解政策、用好政策,让政策发挥积极作用。有关政策详细内容,会后请登录青岛政务网查询。如有深度采访需要,会后请联系市农业农村局,联系电话:66999664。
  今天的政策例行吹风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