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全市旧城旧村改造建设攻坚行动情况》新闻发布会

浏览:157


  发布会日期:
  2023年12月15日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是“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阶段性成果”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6场。发布主题是:2023年度全市旧城旧村改造建设攻坚情况。由市旧城旧村改造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西海岸新区共同发布。
  出席本场发布会的有: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丁树更同志;
  市南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 崔卫东同志;
  市北区城市建设更新局副局长、副书记 赵忠同志;
  李沧区开发建设推进中心主任 郝永成同志;
  西海岸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纪晓东同志。
  欢迎5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媒体朋友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丁树更副局长发布介绍有关情况,有请。
  丁树更: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感谢一直以来对住房和城乡发展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实施旧城旧村改造是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民心工程,也是补齐城市建设短板、激发城市内在活力的发展工程。今年以来,市旧城旧村改造建设指挥部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要求,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为民、便民、安民”,以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为目标,会同各部门和区(市)协同发力、精准施策。2023年,全市改造473个老旧小区,当年开工、当年完工,14个城中村项目启动签约,66个续建项目顺利推进,通过一年的改造建设,居住环境更加优美、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有效提升了广大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老旧小区改造方面,今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473个,惠及居民13.77万户,老旧小区改造数量达到我市历史峰值;改造小区上半年全部开工建设,年内全部完工。创新性出台《青岛市老旧街区改造管理办法》以及技术导则等配套文件,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完成13个老旧街区改造示范项目,单个小区改造向整体街区更新的思路得到实践。住建部印发《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七批)》,推广我市老旧小区改造经验。
  城中村改造方面,今年计划新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14个、0.8万户,推进续建项目66个、3.7万户,竣工回迁16个。目前,14个新项目全部启动签约,66个续建项目顺利推进,有14个项目、5000户居民完成回迁。全市上下共同发力、联合作战,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崂山区仅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三年任务;市北区实现城中村历史性清零。住建部等国家部委以及省有关领导先后到我市调研城中村改造工作,对我市改造经验做法表示高度认可;相关经验做法两次在全国房地产领域重点工作现场会上做典型交流发言,获得中央电视台多次宣传报道。
  二、主要经验做法
  老旧小区改造方面
  (一)做实居民参与三个环节。一是坚持改造前问需于民,提高居民知晓度。街道、社区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媒体介质,广泛宣传老旧小区改造政策,通过制发明白纸、组织座谈会等形式,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转变政府“派单”为群众“点单”,改造方案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真正让居民成为改造的“主角”。二是注重改造中问计于民,提高居民参与度。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施工现场公示改造进度、材料样本、投诉电话等信息,通过“居民议事会”等形式,积极搭建沟通议事平台,广泛倾听民声、征集民意,精准了解、落实居民需求。三是落实改造后问效于民,提高居民满意度。改造效果交给居民评判,邀请居民参与竣工验收,将满意度设为联合验收的最后一道“关卡”,并根据居民意见建议落实整改,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解、有难必帮。
  (二)推进改造工作三个革命。一是推进“楼道革命”。加快实施外墙保温、管线整治、楼道清理,消除安全隐患,净化楼宇空间;大力推进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落实奖补政策。累计实施外墙保温改造498万平方米、加装电梯163部。二是推进“环境革命”。实施相邻小区联动改造、整个片区统筹改造,全面整治小区及周边的照明、绿化环境,丰富完善公共卫生、体育建设、文化休闲等配套设施;围绕满足“一老一小”生活便利需求,因地制宜开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累计实施绿化提升37.7万平方米,增设公共休闲场地514片、52万平方米。三是推进“管理革命”。结合改造同步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推动社区党组织、物管企业、小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合作共治;通过专业物业服务、大物管、居民自管等多种形式,逐步实现改造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三)严把工程实施三个关口。一是严把方案设计关。市、区(市)主管部门对改造方案进行两轮联合审查,审查结果及时反馈设计单位并落实整改。二是严把质量安全关。压实建设、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管理要求;辖区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做好改造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降低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三是严把竣工验收关。建设单位组织相关部门、专营单位、物业、居民实施联合验收,明确小区配套设施产权归属和养护责任。
  城中村改造方面
  (一)科学谋划、先谋后动。一是明确改造方式。采取逐村走访、实地座谈等方式摸清我市城中村情况底数,结合资金平衡、文化保护、居民意愿等区分出拆除新建类和综合整治类。二是突出区域统筹。坚持“区域统筹、连片开发、产城融合、整体配套”,坚持用“三分之一”理念统筹片区规划设计,把拆迁腾出的土地各三分之一用于居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引入优质产业。不搞运动式改造,不走过度市场化和单一房地产化的老路子。三谋求连片开发。将城中村改造,与周边低效工业用地、闲置国有用地以及无法单独开发的“插花地”用地整合,实施区域统筹和成片开发,解决部分资金平衡、土地闲置等问题。
  (二)政府主导、动则必快。一是政府牵头融资。城中村改造需求大量启动资金,我市通过多部门联动,研究国家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探索采取由国有平台公司或国有平台公司与综合实力雄厚的企业合作等模式,同时按照市场化原则推动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二是高效组织搬迁。把准备工作最大程度前置,今年新启动的14个城中村绝大部分由区级国有平台公司或国有平台公司联合其他企业共同提供补偿安置资金。由辖区政府牵头,街道组织社区(村庄)集体、拆迁企业、群众等共同实施建筑物高效拆除。三是狠抓回迁进度。安置房建设多由国有公司负责组织实施,按照“当年拆、当年建、三年回迁”标准,对各关键环节逐一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并向居民公示,给居民吃下“定心丸”。
  (三)以人为本、动则必成。一是优化拆迁补偿政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拆迁补偿标准,通过发放搬迁奖励费、上调临时过渡费、上靠20平方米价格优惠、兜底解决“早签约早得实惠,我们家先签”等举措,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利益。二是做实居民广泛参与。广泛发动居民参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工程验收、设施配套、服务管理等重要环节和重点事项决策,召开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进行集体表决,将户型设计、配比、规划方案等选择权交给居民,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居民得房率;由居民代表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对关键材料、设备全程跟踪监督,实现安置区“选在哪、怎么建、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三是提高安置房建设标准。出台《关于青岛市安置房建设品质提升的指导意见》,各区(市)也出台相关细则,对安置房面积与套型、智能化系统、景观布局等方面予以明确,充分考虑居民意愿、居住习惯、得房率等因素,设计多种优质户型。
  三、2024年计划安排
  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方面,计划改造老旧小区433个,惠及居民约13.26万户;城中村改造方面,计划新启动20个城中村,推进70个续建项目。我们将紧跟市委市政府步伐,加速项目实施、确保群众满意,切实把旧城旧村改造建设这一重大发展工程、民生工程办到群众心里,努力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也欢迎媒体朋友们和广大市民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谢谢!
  主持人:
  感谢丁树更副局长的发布介绍。接下来请媒体朋友提问,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报道 记者:
  请问,市南区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崔卫东: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2023年作为市南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管理三年攻坚行动的决胜之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呈现“四个最”——历年来投资额最大、改造面积最多、改造标准最高、受益居民最广,共涉及11个街道,60个居民街区,1081栋楼座,改造面积242万平方米。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三类提升压茬推进,城市形象提速更新
  基础类改造加速进行。2023年拆除违法建筑1.2万平方米;雨污管线整治13.1万米;围墙修缮5.1万米;线缆整治98万米;绿化整治10.7万平方米;道路整治40.3万平方米。完善类改造同步进行。2023年外墙加装保温层节能改造250万平方米;加装电梯89部;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打造休闲健身场所138处。提升类改造压茬推进。推行大物管模式,试点打造智慧化物业管理街区,构建“一次改造、长期保持”的管理机制。
  (二)打造精品示范街区,以点带面发展共建
  紧抓城市更新三年行动重大机遇,推动三明路片区、观城花园、江苏路36号、镇江南路小区等老旧楼院焕新。改造围绕公共空间最大化、宅间优化、停车优化、适老适儿化、景观特色化等特点,打造全龄友好型社区,形成有文化认同感,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小区。
  (三)智慧物业精细管理,线上线下优化服务
  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区域物业管理工作,积极探索成立业主委员会、引进物业的可能性。市南区坚持“一二三四”工作法,夯实党建引领基础,搭建“线上线下”两个平台,促进政府、企业、居民三方融通,实现科学化、智慧化、便利化、精细化四个目标,依托区属企业开发的“慧安佳”智慧物业服务小程序,为居民同步提供“线上+线下”物业管理服务。目前平台注册用户5000余户,录入车辆信息1000余辆,累计完成报事报修事项128条,注册量随服务完善度逐渐提高。
  (四)三全五步高效管理,五个转变深入民心
  整个改造我区严格按照“三全五步”工作法(推行街区全要素改造,落实居民全过程参与,实施全方位监管。具体过程实施“五步工作法”:一是全面梳理问题短板;二是按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制定改造方案;三是广泛征求街区居民的意见,将改造方案与居民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认同;四是优化方案,明确工作时间节点及责任主体、责任人;五是现场公告,便于抽检、核实,让市民了解情况、共同监督实施)要求,事前全面征求居民意见,事中邀请居民参与,事后接受居民监管,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五个转变”(变“院内改”为“区域改”、变“粗放改”为“精细改”、变“各自改”为“协同改”、变“传统改”为“智慧改”、变“群众愿景”为“幸福实景”),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盈。
  大众网 记者:
  请问西海岸新区在2023年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中采取了哪些做法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出成果、出成效,改出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纪晓东: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2023年,西海岸新区对长江路、薛家岛、隐珠、珠海、灵山卫、王台六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47个小区、296栋楼、87.13万平方米进行升级改造,涉及居民8832户。如何“改”出幸福感,“造”出满意度,是贯穿我区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的课题。我区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民意、问计于民;创新筹资路径,狠抓工程质量,切实把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惠民工程做实、做好,让居民群众早日享受小区提档升级的成果。主要采取了以下经验做法:
  (一)规划引领,率先编制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规划
  为全面落实《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编制了《青岛西海岸新区老旧街区(老旧小区)改造调查研究以及专项规划》。深入摸底,综合调研内外资源状况、小区硬件条件、社区管理软环境建设等方面要素,最终形成规划方案。在老旧小区改造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合理性、居民需求等问题,制定个性化的闲置资源的利用规划方案。该项规划已于2023年6月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全省首批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规划,建立了老旧小区改造的规划体系,为推动实现老旧小区改造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引导居民全过程参与,落实居民主体地位
  利用报刊、网站、微信、公示栏、“码上办”小程序等媒介,贯穿全年广泛开展“三问于民”“请您阅卷”等宣传发动活动,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在方案设计阶段,围绕改造方案充分征求居民意见,采纳建筑节能、停车位改造、适老化建设等有效建议27条;工程施工阶段,每个小区推选1-3名具有一定建筑工程知识的业主,作为“阳光监理员”,随时督导整改问题,让改造质量更加安心;工程完工后,邀请业主委员会、小区居民代表,共同参与验收,让改造成果更加舒心。
  (三)创新筹资路径,形成居民出资机制
  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多出资标准高”的原则,将小区居民直接出资额作为老旧小区改造入围的重要得分项,鼓励引导业主直接出资参与改造,并将小区居民直接出资额与小区改造标准挂钩,既落实居民直接出资责任,又调动居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经过实践探索,居民直接出资参与改造热情持续高涨,出资额从2021年181.8万元、2022年245.3万元,逐渐攀升至2023年396万元。该项做法先后被《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报道。同时我区居民出资做法于2023年5月29日被住建部列入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七批)。
  (四)创建精品,狠抓工程质量安全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将47个老旧小区分成三个片区,成立三个项目部,常驻现场,实施现场管理,对各小区施工、监理单位实行评分制度,高标准严要求,狠抓改造工程质量和现场施工安全。在施工现场设立“居民联络处”,印制“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业主意见记录表”,由设计、监理、施工人员驻场值班,让居民积极参与改造方案制定、配合施工、参与监督和后续管理、评价和反馈小区改造效果。
  (五)注重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小区
  根据老旧小区居住群体、历史文化等,集合城市风貌、建筑类别等基础条件,从2023年实施改造的小区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区进行文化板块建设试点,在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环境品质的同时,打造文化、绿色、智慧、和谐、幸福小区,展现城市特色、延续历史文脉,增强小区居民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和谐邻里关系。
  青岛财经日报 记者:
  市北区在主城区率先实现城中村清零,请介绍一下咱们采取的措施和经验做法?
  赵忠: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的“托底”工程,市北区把该项工作列为全区头等大事,坚持以民为本谋全局、有解思维破难题,工作得到居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有力支持。河西片区包括河崖、河西两个村共1394户,其中河崖村仅用6天实现100%签约,河西村10天签约率达99%,盐滩片区共894户,12天实现100%签约,2023年7月市北区在主城区率先实现城中村历史性清零。
  我们在工作中严格把握“改得动、改得起、改得稳、改得好”四原则。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启动改造前期,对症施策,解决了河西、河崖村土地互有交叉、改造意见不统一问题,盐滩片区历史遗留的“一地两证”问题,向市政府申请了相关政策支持,确保“改得动”;二是坚持三级联动,创新构建“区指挥部+街道专班+农工商公司”的攻坚架构,政府主导、区属平台公司筹措资金、农工商公司自主改造、居民协议搬迁的模式推进,形成上下一体、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做到一个政策、一视同仁,形成“依法推进、阳光征迁”浓厚氛围,确保“改得起”;三是坚持政策惠民,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掌握群众改造诉求,以群众意见为主导,量身定制签约方案,提供房屋安置和货币补偿两种方式供居民选择,实行按时签约奖励措施,通过律师团队、专业部门介入,妥善解决邻居土地界限争议、私自加建房屋认定、家庭纠纷、涉法涉诉等疑难问题,确保“改得稳”;四是坚持系统推进,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放在首位,充分征求居民意见,优先确定交通便利、配套完善、区位优势明显区域作为安置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构建方便宜居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河西片区31万平方米安置房已先期开工建设,系统谋划产业和经济发展载体,发挥临近海尔工业园区优势,在河西片区规划产业园区,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为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拉动作用,确保“改得好”。
  下一步,市北区将继续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之又严把好项目设计关、安全关、质量关,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民生工程、精品工程,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让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观海新闻 记者: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请问李沧区是如何推进城中村改造的?
  郝永成: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李沧区共有55个城中村,其中47个已完成改造或正在收尾。2022年青岛市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以来,李沧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妥善化解资金平衡难、产权争议多等一系列现实难题和历史遗留问题。顺利完成戴家、长涧、十梅庵、东南渠4个社区拆迁签约任务,戴家安置房实现主体封顶。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多种方式,按照城市标准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城中村改造,切实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李沧区迅速落实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十梅庵和东南渠2个社区拆迁工作,不断探索创新、稳扎稳打,有力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政府主导、多方协同,推进片区开发建设。为推进十梅庵和东南渠2个旧村改造。李沧区在充分总结过去改造经验的基础上,实施“政府主导、平台运作、社会参与、综合平衡”的合作模式,授权世园集团作为土地收储整理单位,成功引进中国能建集团,探索实施多级联动、全产业导入、共同经营的大片区更新方案,投资430亿元,将十梅庵片区6.45平方公里打造成“生态魅力与创新智慧于一体的青岛生态创享新城”。
  二是区域统筹、成片开发,打造产城融合新城。统筹考虑十梅庵片区旧改盈亏平衡和产业能级提升,高规格推进城市设计,高质量导入优质产业,将城中村改造与低效片区开发建设、新兴产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能建集团在低碳领域系统集成、投建营一体化和产业联盟的优势,导入优质、高端产业资源,以长期产业收益支撑区域长远发展。坚持安置先行、配套优先,统筹规划学校、医院、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路网、停车场等市政配套设施,提升片区道路能级、打造舒适便捷环境,实现十梅庵片区6.4平方公里土地上居民生活品质、公建配套服务和产业能级的全方位提升。
  三是以民为本、让利于民,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在东南渠和十梅庵社区旧村改造中,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到拆迁评估、方案确定和拆迁签约等各个环节,以居民全过程参与、信息全过程公开、工作全流程监督赢得群众支持,实现从“想拆不愿拆”,到“想拆争着拆”的转变。目前,东南渠、十梅庵社区已完成旧村住宅签约任务,正在有序开展房屋拆除工作,力争年底安置房陆续开工建设。坚持安置房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优先把好的地块留给安置区,真正将户型设计、配比、规划方案等选择权交给居民,切实满足社区居民安置需求。严格履行安置房建设程序和建设标准,成立社区质监工作小组,全过程监督安置房建设,切实做到安置区“选在哪、怎么建、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实现改得放心、拆得安心、住得舒心。
  下一步,李沧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扎实做好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土地开发、安置建设、设施配套和居民回迁等全过程管理,稳妥推进全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确保实施一项做成一项。
  主持人:
  感谢郝永成主任的解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深度采访需要的,请会后联系市旧城旧村改造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联系电话:85933937。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5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发布会日期:
  2023年12月15日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是“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阶段性成果”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6场。发布主题是:2023年度全市旧城旧村改造建设攻坚情况。由市旧城旧村改造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西海岸新区共同发布。
  出席本场发布会的有: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丁树更同志;
  市南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 崔卫东同志;
  市北区城市建设更新局副局长、副书记 赵忠同志;
  李沧区开发建设推进中心主任 郝永成同志;
  西海岸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纪晓东同志。
  欢迎5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媒体朋友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丁树更副局长发布介绍有关情况,有请。
  丁树更: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感谢一直以来对住房和城乡发展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实施旧城旧村改造是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民心工程,也是补齐城市建设短板、激发城市内在活力的发展工程。今年以来,市旧城旧村改造建设指挥部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要求,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为民、便民、安民”,以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为目标,会同各部门和区(市)协同发力、精准施策。2023年,全市改造473个老旧小区,当年开工、当年完工,14个城中村项目启动签约,66个续建项目顺利推进,通过一年的改造建设,居住环境更加优美、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有效提升了广大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老旧小区改造方面,今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473个,惠及居民13.77万户,老旧小区改造数量达到我市历史峰值;改造小区上半年全部开工建设,年内全部完工。创新性出台《青岛市老旧街区改造管理办法》以及技术导则等配套文件,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完成13个老旧街区改造示范项目,单个小区改造向整体街区更新的思路得到实践。住建部印发《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七批)》,推广我市老旧小区改造经验。
  城中村改造方面,今年计划新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14个、0.8万户,推进续建项目66个、3.7万户,竣工回迁16个。目前,14个新项目全部启动签约,66个续建项目顺利推进,有14个项目、5000户居民完成回迁。全市上下共同发力、联合作战,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崂山区仅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三年任务;市北区实现城中村历史性清零。住建部等国家部委以及省有关领导先后到我市调研城中村改造工作,对我市改造经验做法表示高度认可;相关经验做法两次在全国房地产领域重点工作现场会上做典型交流发言,获得中央电视台多次宣传报道。
  二、主要经验做法
  老旧小区改造方面
  (一)做实居民参与三个环节。一是坚持改造前问需于民,提高居民知晓度。街道、社区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媒体介质,广泛宣传老旧小区改造政策,通过制发明白纸、组织座谈会等形式,提高居民参与积极性。转变政府“派单”为群众“点单”,改造方案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真正让居民成为改造的“主角”。二是注重改造中问计于民,提高居民参与度。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施工现场公示改造进度、材料样本、投诉电话等信息,通过“居民议事会”等形式,积极搭建沟通议事平台,广泛倾听民声、征集民意,精准了解、落实居民需求。三是落实改造后问效于民,提高居民满意度。改造效果交给居民评判,邀请居民参与竣工验收,将满意度设为联合验收的最后一道“关卡”,并根据居民意见建议落实整改,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解、有难必帮。
  (二)推进改造工作三个革命。一是推进“楼道革命”。加快实施外墙保温、管线整治、楼道清理,消除安全隐患,净化楼宇空间;大力推进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落实奖补政策。累计实施外墙保温改造498万平方米、加装电梯163部。二是推进“环境革命”。实施相邻小区联动改造、整个片区统筹改造,全面整治小区及周边的照明、绿化环境,丰富完善公共卫生、体育建设、文化休闲等配套设施;围绕满足“一老一小”生活便利需求,因地制宜开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累计实施绿化提升37.7万平方米,增设公共休闲场地514片、52万平方米。三是推进“管理革命”。结合改造同步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推动社区党组织、物管企业、小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合作共治;通过专业物业服务、大物管、居民自管等多种形式,逐步实现改造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三)严把工程实施三个关口。一是严把方案设计关。市、区(市)主管部门对改造方案进行两轮联合审查,审查结果及时反馈设计单位并落实整改。二是严把质量安全关。压实建设、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管理要求;辖区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做好改造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降低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三是严把竣工验收关。建设单位组织相关部门、专营单位、物业、居民实施联合验收,明确小区配套设施产权归属和养护责任。
  城中村改造方面
  (一)科学谋划、先谋后动。一是明确改造方式。采取逐村走访、实地座谈等方式摸清我市城中村情况底数,结合资金平衡、文化保护、居民意愿等区分出拆除新建类和综合整治类。二是突出区域统筹。坚持“区域统筹、连片开发、产城融合、整体配套”,坚持用“三分之一”理念统筹片区规划设计,把拆迁腾出的土地各三分之一用于居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引入优质产业。不搞运动式改造,不走过度市场化和单一房地产化的老路子。三谋求连片开发。将城中村改造,与周边低效工业用地、闲置国有用地以及无法单独开发的“插花地”用地整合,实施区域统筹和成片开发,解决部分资金平衡、土地闲置等问题。
  (二)政府主导、动则必快。一是政府牵头融资。城中村改造需求大量启动资金,我市通过多部门联动,研究国家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探索采取由国有平台公司或国有平台公司与综合实力雄厚的企业合作等模式,同时按照市场化原则推动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二是高效组织搬迁。把准备工作最大程度前置,今年新启动的14个城中村绝大部分由区级国有平台公司或国有平台公司联合其他企业共同提供补偿安置资金。由辖区政府牵头,街道组织社区(村庄)集体、拆迁企业、群众等共同实施建筑物高效拆除。三是狠抓回迁进度。安置房建设多由国有公司负责组织实施,按照“当年拆、当年建、三年回迁”标准,对各关键环节逐一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并向居民公示,给居民吃下“定心丸”。
  (三)以人为本、动则必成。一是优化拆迁补偿政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拆迁补偿标准,通过发放搬迁奖励费、上调临时过渡费、上靠20平方米价格优惠、兜底解决“早签约早得实惠,我们家先签”等举措,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利益。二是做实居民广泛参与。广泛发动居民参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工程验收、设施配套、服务管理等重要环节和重点事项决策,召开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进行集体表决,将户型设计、配比、规划方案等选择权交给居民,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居民得房率;由居民代表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对关键材料、设备全程跟踪监督,实现安置区“选在哪、怎么建、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三是提高安置房建设标准。出台《关于青岛市安置房建设品质提升的指导意见》,各区(市)也出台相关细则,对安置房面积与套型、智能化系统、景观布局等方面予以明确,充分考虑居民意愿、居住习惯、得房率等因素,设计多种优质户型。
  三、2024年计划安排
  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方面,计划改造老旧小区433个,惠及居民约13.26万户;城中村改造方面,计划新启动20个城中村,推进70个续建项目。我们将紧跟市委市政府步伐,加速项目实施、确保群众满意,切实把旧城旧村改造建设这一重大发展工程、民生工程办到群众心里,努力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也欢迎媒体朋友们和广大市民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谢谢!
  主持人:
  感谢丁树更副局长的发布介绍。接下来请媒体朋友提问,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报道 记者:
  请问,市南区2023年老旧小区改造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崔卫东: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2023年作为市南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管理三年攻坚行动的决胜之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呈现“四个最”——历年来投资额最大、改造面积最多、改造标准最高、受益居民最广,共涉及11个街道,60个居民街区,1081栋楼座,改造面积242万平方米。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三类提升压茬推进,城市形象提速更新
  基础类改造加速进行。2023年拆除违法建筑1.2万平方米;雨污管线整治13.1万米;围墙修缮5.1万米;线缆整治98万米;绿化整治10.7万平方米;道路整治40.3万平方米。完善类改造同步进行。2023年外墙加装保温层节能改造250万平方米;加装电梯89部;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打造休闲健身场所138处。提升类改造压茬推进。推行大物管模式,试点打造智慧化物业管理街区,构建“一次改造、长期保持”的管理机制。
  (二)打造精品示范街区,以点带面发展共建
  紧抓城市更新三年行动重大机遇,推动三明路片区、观城花园、江苏路36号、镇江南路小区等老旧楼院焕新。改造围绕公共空间最大化、宅间优化、停车优化、适老适儿化、景观特色化等特点,打造全龄友好型社区,形成有文化认同感,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小区。
  (三)智慧物业精细管理,线上线下优化服务
  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区域物业管理工作,积极探索成立业主委员会、引进物业的可能性。市南区坚持“一二三四”工作法,夯实党建引领基础,搭建“线上线下”两个平台,促进政府、企业、居民三方融通,实现科学化、智慧化、便利化、精细化四个目标,依托区属企业开发的“慧安佳”智慧物业服务小程序,为居民同步提供“线上+线下”物业管理服务。目前平台注册用户5000余户,录入车辆信息1000余辆,累计完成报事报修事项128条,注册量随服务完善度逐渐提高。
  (四)三全五步高效管理,五个转变深入民心
  整个改造我区严格按照“三全五步”工作法(推行街区全要素改造,落实居民全过程参与,实施全方位监管。具体过程实施“五步工作法”:一是全面梳理问题短板;二是按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制定改造方案;三是广泛征求街区居民的意见,将改造方案与居民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认同;四是优化方案,明确工作时间节点及责任主体、责任人;五是现场公告,便于抽检、核实,让市民了解情况、共同监督实施)要求,事前全面征求居民意见,事中邀请居民参与,事后接受居民监管,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五个转变”(变“院内改”为“区域改”、变“粗放改”为“精细改”、变“各自改”为“协同改”、变“传统改”为“智慧改”、变“群众愿景”为“幸福实景”),努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盈。
  大众网 记者:
  请问西海岸新区在2023年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中采取了哪些做法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出成果、出成效,改出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纪晓东: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2023年,西海岸新区对长江路、薛家岛、隐珠、珠海、灵山卫、王台六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47个小区、296栋楼、87.13万平方米进行升级改造,涉及居民8832户。如何“改”出幸福感,“造”出满意度,是贯穿我区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的课题。我区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民意、问计于民;创新筹资路径,狠抓工程质量,切实把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惠民工程做实、做好,让居民群众早日享受小区提档升级的成果。主要采取了以下经验做法:
  (一)规划引领,率先编制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规划
  为全面落实《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编制了《青岛西海岸新区老旧街区(老旧小区)改造调查研究以及专项规划》。深入摸底,综合调研内外资源状况、小区硬件条件、社区管理软环境建设等方面要素,最终形成规划方案。在老旧小区改造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合理性、居民需求等问题,制定个性化的闲置资源的利用规划方案。该项规划已于2023年6月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全省首批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规划,建立了老旧小区改造的规划体系,为推动实现老旧小区改造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引导居民全过程参与,落实居民主体地位
  利用报刊、网站、微信、公示栏、“码上办”小程序等媒介,贯穿全年广泛开展“三问于民”“请您阅卷”等宣传发动活动,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在方案设计阶段,围绕改造方案充分征求居民意见,采纳建筑节能、停车位改造、适老化建设等有效建议27条;工程施工阶段,每个小区推选1-3名具有一定建筑工程知识的业主,作为“阳光监理员”,随时督导整改问题,让改造质量更加安心;工程完工后,邀请业主委员会、小区居民代表,共同参与验收,让改造成果更加舒心。
  (三)创新筹资路径,形成居民出资机制
  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多出资标准高”的原则,将小区居民直接出资额作为老旧小区改造入围的重要得分项,鼓励引导业主直接出资参与改造,并将小区居民直接出资额与小区改造标准挂钩,既落实居民直接出资责任,又调动居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经过实践探索,居民直接出资参与改造热情持续高涨,出资额从2021年181.8万元、2022年245.3万元,逐渐攀升至2023年396万元。该项做法先后被《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报道。同时我区居民出资做法于2023年5月29日被住建部列入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七批)。
  (四)创建精品,狠抓工程质量安全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将47个老旧小区分成三个片区,成立三个项目部,常驻现场,实施现场管理,对各小区施工、监理单位实行评分制度,高标准严要求,狠抓改造工程质量和现场施工安全。在施工现场设立“居民联络处”,印制“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业主意见记录表”,由设计、监理、施工人员驻场值班,让居民积极参与改造方案制定、配合施工、参与监督和后续管理、评价和反馈小区改造效果。
  (五)注重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小区
  根据老旧小区居住群体、历史文化等,集合城市风貌、建筑类别等基础条件,从2023年实施改造的小区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区进行文化板块建设试点,在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环境品质的同时,打造文化、绿色、智慧、和谐、幸福小区,展现城市特色、延续历史文脉,增强小区居民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和谐邻里关系。
  青岛财经日报 记者:
  市北区在主城区率先实现城中村清零,请介绍一下咱们采取的措施和经验做法?
  赵忠: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的“托底”工程,市北区把该项工作列为全区头等大事,坚持以民为本谋全局、有解思维破难题,工作得到居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有力支持。河西片区包括河崖、河西两个村共1394户,其中河崖村仅用6天实现100%签约,河西村10天签约率达99%,盐滩片区共894户,12天实现100%签约,2023年7月市北区在主城区率先实现城中村历史性清零。
  我们在工作中严格把握“改得动、改得起、改得稳、改得好”四原则。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启动改造前期,对症施策,解决了河西、河崖村土地互有交叉、改造意见不统一问题,盐滩片区历史遗留的“一地两证”问题,向市政府申请了相关政策支持,确保“改得动”;二是坚持三级联动,创新构建“区指挥部+街道专班+农工商公司”的攻坚架构,政府主导、区属平台公司筹措资金、农工商公司自主改造、居民协议搬迁的模式推进,形成上下一体、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做到一个政策、一视同仁,形成“依法推进、阳光征迁”浓厚氛围,确保“改得起”;三是坚持政策惠民,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掌握群众改造诉求,以群众意见为主导,量身定制签约方案,提供房屋安置和货币补偿两种方式供居民选择,实行按时签约奖励措施,通过律师团队、专业部门介入,妥善解决邻居土地界限争议、私自加建房屋认定、家庭纠纷、涉法涉诉等疑难问题,确保“改得稳”;四是坚持系统推进,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放在首位,充分征求居民意见,优先确定交通便利、配套完善、区位优势明显区域作为安置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构建方便宜居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河西片区31万平方米安置房已先期开工建设,系统谋划产业和经济发展载体,发挥临近海尔工业园区优势,在河西片区规划产业园区,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为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拉动作用,确保“改得好”。
  下一步,市北区将继续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之又严把好项目设计关、安全关、质量关,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民生工程、精品工程,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让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观海新闻 记者: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请问李沧区是如何推进城中村改造的?
  郝永成: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李沧区共有55个城中村,其中47个已完成改造或正在收尾。2022年青岛市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以来,李沧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妥善化解资金平衡难、产权争议多等一系列现实难题和历史遗留问题。顺利完成戴家、长涧、十梅庵、东南渠4个社区拆迁签约任务,戴家安置房实现主体封顶。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采取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等多种方式,按照城市标准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城中村改造,切实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李沧区迅速落实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十梅庵和东南渠2个社区拆迁工作,不断探索创新、稳扎稳打,有力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政府主导、多方协同,推进片区开发建设。为推进十梅庵和东南渠2个旧村改造。李沧区在充分总结过去改造经验的基础上,实施“政府主导、平台运作、社会参与、综合平衡”的合作模式,授权世园集团作为土地收储整理单位,成功引进中国能建集团,探索实施多级联动、全产业导入、共同经营的大片区更新方案,投资430亿元,将十梅庵片区6.45平方公里打造成“生态魅力与创新智慧于一体的青岛生态创享新城”。
  二是区域统筹、成片开发,打造产城融合新城。统筹考虑十梅庵片区旧改盈亏平衡和产业能级提升,高规格推进城市设计,高质量导入优质产业,将城中村改造与低效片区开发建设、新兴产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能建集团在低碳领域系统集成、投建营一体化和产业联盟的优势,导入优质、高端产业资源,以长期产业收益支撑区域长远发展。坚持安置先行、配套优先,统筹规划学校、医院、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路网、停车场等市政配套设施,提升片区道路能级、打造舒适便捷环境,实现十梅庵片区6.4平方公里土地上居民生活品质、公建配套服务和产业能级的全方位提升。
  三是以民为本、让利于民,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在东南渠和十梅庵社区旧村改造中,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到拆迁评估、方案确定和拆迁签约等各个环节,以居民全过程参与、信息全过程公开、工作全流程监督赢得群众支持,实现从“想拆不愿拆”,到“想拆争着拆”的转变。目前,东南渠、十梅庵社区已完成旧村住宅签约任务,正在有序开展房屋拆除工作,力争年底安置房陆续开工建设。坚持安置房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优先把好的地块留给安置区,真正将户型设计、配比、规划方案等选择权交给居民,切实满足社区居民安置需求。严格履行安置房建设程序和建设标准,成立社区质监工作小组,全过程监督安置房建设,切实做到安置区“选在哪、怎么建、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实现改得放心、拆得安心、住得舒心。
  下一步,李沧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扎实做好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土地开发、安置建设、设施配套和居民回迁等全过程管理,稳妥推进全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确保实施一项做成一项。
  主持人:
  感谢郝永成主任的解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深度采访需要的,请会后联系市旧城旧村改造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联系电话:85933937。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5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