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无证明城市”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

浏览:100


  发布会日期:
  2023年12月11日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2022年以来,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数字便民利企水平,我市全面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也是我市今年“重点办好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16件实事之一。为向社会各界介绍我市“无证明城市”建设情况,召开本场发布会。
  出席本场发布会的有:
  市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艳同志;
  市大数据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张万波同志;
  市司法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刘文建同志;
  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刘瑞金同志;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 任焕盛同志;
  欢迎5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张艳局长发布介绍近两年来我市“无证明城市”建设的有关情况,有请。
  张艳: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市大数据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减证便民,提升市民和企业办事数字化和便利化水平,去年以来,我市组织开展了“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下面,我介绍一下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是优化营商环境、便利群众办事的重要举措,今年,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被列入全市“市办实事”,我们围绕交通出行、社会保障、金融服务等领域,创新打造“无证明”应用场景,实现“民有所呼、数有所应”。截至目前,累计打造了102个“无证明”应用场景,全市1.3万项服务可使用电子证照办理,为市民办事减免提交纸质材料2500余万份。
  一、统一标准、应归尽归,规范开展“归数制证”
  我市按照“标准统一、应归尽归”原则,全面开展电子证照数据归集和规范制发工作。今年组织编制《青岛市电子证照发证清单(第四版)》,明确证照类型、归集时间、地域范围等要素,已完成112类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同步归集、同步制发、同步更新。组织各级各单位整改问题数据、补齐缺失要素,持续提升电子证照的数据质量。截至目前,全市已归集证照数据880万条,数据质检合格率达99.98%。
  二、创新举措、打造典型,重点推动“亮证办事”
  今年以来,我们以需求为牵引,以场景应用为导向,逐步拓展多领域“亮电子证照办事”。政务服务领域,审批、公安、交通、城管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电子证照证明数据归集和共享应用等要求,打造“审批部门发证-企业群众亮证-监管部门查证”的“无证明”办理闭环,累计提供“扫码亮证”服务10万余次。通信服务领域,在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395家青岛线下自有营业厅,市民可使用电子身份证办理套餐变更、补换卡、名下号码查询等业务。社会保障领域,市民可使用电子证照在线办理工伤认定、社保参保、失业申报、退休申请等服务事项。今年,社保领域通过调用营业执照、居民身份证等电子证照,实现市民免提交实体材料2万余次。义务教育领域,我们将幼儿园、中小学入学所需的户籍、常住人口、不动产等9部门14项数据全部共享到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家长无需上传证明材料,即可在平台上给孩子报名,实现入学报名“零跑腿”“零证明”。金融服务领域,青岛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实现了企业无纸化开户,免除企业开户申请书、授权书等5份资料,开户时长缩短20%以上。便民生活领域,市民在青岛市中心血站和市内四区献血时,可以亮电子身份证,实现个人信息免填写和身份验证。国信体育中心、健身中心、羽毛球馆等相关场所,全面应用电子证照办理补卡、冻卡、转卡等业务。
  三、精简材料、优化流程,全面推行“减证办事”
  我们聚焦企业、群众高频办理事项,组织优化业务流程,推动环节压缩和材料精简。全市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市级可承诺证明事项扩容至643项,较2021年增长86.4%,全市通过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办理政务服务37.88万件,有效降低了办事成本。全国首创“退役军人一件事”集成服务,退役军人报到由跑7个部门减少至跑1个部门,跑腿次数减少71%;提交材料由35份减少至9份,材料缩减74%。创新实施“退休一件事”,整合民政、公安、医疗、交通等部门数据,实现200万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零打扰”,认证率达99.6%。公积金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服务窗口和“用证大户”,线下全市11个营业大厅的全部业务柜台都支持“爱山东”APP亮码办事。线上采用客户授权、共享数据查验的方式,将电子证照广泛运用于公积金贷款、购房提取、商贷提取等业务。通过数据共享,减少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不动产权证书等材料提交,惠及8.6万缴存单位、208万缴存职工,年均网办业务量达360多万笔,基本实现“能够通过电子证照和数据共享方式进行查验核实的证明,不再要求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实体证照或复印件”的目标。市行政审批局打造了41个全流程数字化审批“一件事”,涉及14个行业领域,通过关联定制,实现电子证照由“手动选用”变为“自动调用”,累计调用国家、省、市各项数据资源28万余次,为企业群众减填写34.8万项、减材料9.7万份。另外,我们在审批服务工作中,还探索应用了AI智能预审、智能辅审等方式,企业群众在线一次申报通过率提高25%以上,审批效率明显提升。
  四、率先示范、码上发力,全面推进“码上办事”
  2023年,我市建成全省首个“一码通城”综合服务平台。市民可通过“爱山东”APP亮“鲁通码”,享受一码通行、一码办事、一码入园、一码就医等数字化便利服务。我市在省内率先实现亮“鲁通码”乘车出行,目前,市民无需切换APP或乘车码,即可在全市923条公交线路的1万余辆公交车,7条地铁线路的150座车站实现亮一个“码”乘车。市、区(市)10个政务服务大厅、198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使用“鲁通码”取号、办事,实现了全市镇(街)以上政务服务场所“鲁通码”应用全覆盖。崂山风景区、湛山寺、即墨古城等景区实现亮“码”入园。全市4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72家社区医疗机构实现亮“码”就医。
  五、数据共享、无感服务,大力推行“主动办事”
  我们通过汇聚电子证照证明数据,依托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赋能”,为各类业务融合互通提供助力,实现“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让办事人享受到“主动服务”“无感服务”。社会救助领域,民政部门通过数据共享与比对,就可准确掌握申请人的有关经济情况,无需申请人申请和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企业办事领域,市行政审批局通过数据共享等方式,推出涵盖民政、人社、住建、文旅等10余个业务领域的无感审批事项347项,为全市3万余家企业提供无感服务,打造了无感审批智享政务模式。企业托管领域,市企业托管中心打通了4部门19项数据,实现社会保障等9项业务“一站式”服务,惠及企业职工近2万人。公积金领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依托青岛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与民政、公安、不动产等18个政务部门建立数据共享关系,实时获取婚姻、社保、房产等30余项常用信息。加大“金银”数字化合作力度,推动28家金融机构,共享商业住房贷款信息,发挥数据赋能优势,推出商贷自助提取“无感签约”等便民服务,实现更深层次减证增效。目前,年均访问共享数据达到4000多万次。
  各位媒体朋友,“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工程,是优化营商环境、便利企业市民办事的创新之举、利民之举,也是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下一步,市大数据局将会同各相关部门,不断提升服务事项标准化水平,持续推进办事材料“应减尽减”,抓好“无证明”社会化应用,创新电子证照“全周期、主动型、智慧化”集成服务,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迭代升级,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便利。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张艳局长的发布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我们开始提问。
  中国报道 记者:
  请问我市在围绕建设“无证明城市”、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
  刘文建:
  感谢中国报道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今年以来,青岛市司法局全面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把梳理证明事项、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作为“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行动,着力念好“清、简、控”三字诀。全市通过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办理政务服务37.88万件,有效解决了办证难、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让企业群众省心省力又省时。
  一是持续做好证明事项集中清理和动态调整,“清”出“高效率”。自2019年开始,连续五年组织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工作,烦扰群众和企业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多头证明已基本清理完毕。今年对证明事项组织开展“拉网式”集中清理,着力实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对所有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事项证明材料全面梳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清单之外无证明”;二是确保所有证明事项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依据,否则一律取消;三是确保国家和省级层面已公布取消的证明事项在我市不需当事人提供。在各单位自查基础上,市司法局严格审核形成了《青岛市证明事项实施清单》,涉及28个部门738项,并同步在山东政务服务网、青岛市门户网站进行公示,供广大市民登录查询。同时,对清单实施“动态式”管理,要求各相关单位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国务院决定和服务事项变更情况,及时落实动态调整、审查报备、统一公布。
  二是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简”出“加速度”。对照省级清单,结合本市实际,对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进行多轮审核、论证、校对,形成《青岛市市级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第二版)》。对使用频次较高、当事人获取难度较大、行政机关容易核查,特别是市场主体准营、不动产登记、资格认定等重点民生领域证明事项,原则上全部纳入告知承诺制范围,实现“应纳尽纳”。新版清单推出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643项,涵盖公安、司法行政、社会保障、交通运输等22个领域,较2021年第一版清单新增298项,增长86.4%。企业和群众在办理适用承诺制条件的清单内事项时,只需书面承诺即可办理,极大简化了办事流程,变“群众跑”为“部门跑”,大幅提升了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聚焦风险点、隐患点、薄弱点,“控”出“低风险”。聚焦告知承诺制风险点、隐患点和薄弱点,为“告知承诺”拴上事前事中事后三把“安全锁”。一是评估预警,做好事前预防。将风险防范贯穿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始终,综合考虑法律风险、安全风险、社会风险等,制定防控措施。对涉及经济利益价值较高、事中事后核查难度较大事项,探索引入责任保险制度;二是信息核查,做好事中鉴别。指导各单位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互联网+监管”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管、信息核查,避免监管真空、监管缺位,有效规避风险;三是责任追究,做好事后管控。在信息核查和事中事后监管中,发现企业和群众承诺不实的,行政执法单位将依法终止办理、责令限期整改、撤销行政决定或者予以行政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
  下一步,市司法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持续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进一步完善协同配合机制,全面强化监督检查,推动信息数据共享,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从“一摞证明”向“一纸承诺”转变,为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半岛都市报 记者:
  刚才提到下一步要推行电子证照“全周期、主动型、智慧化”服务,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刘瑞金: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审批局计划打造电子证照“全周期、主动型、智慧化”集成服务,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证照领补线上办。在新办审批业务纸质证照和电子证照同步发放的基础上,将电子证照补发申请与全流程数字化审批“一件事”融合应用,对历史上仅申领纸质证照,无法调用共享电子证照数据的,系统主动提醒申请人补领电子证照。二是证照临期提醒办。对我局发放的历史证照,上线临期提醒功能,证照即将到期时,通过手机短信、在线消息等方式发起主动提醒,并与证照延期业务协同联动。三是证照变更关联办。梳理市区两级关联业务及证照清单,申请人某一类电子证照发生变更时,系统自动研判是否需要办理其它业务或变更其它证照信息,主动提醒申请人进行“一件事”关联办理。总之,作为“无证明城市”建设主要“发证”和“用证”部门,我们将始终坚持“想企业所想、急群众所急”的“乙方思维”,“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成功想方法”的“有解思维”,强化服务意识,推动电子证照由“能用”向“愿用”“多用”“好用”转变,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观海新闻 记者:
  请问今年住房公积金在“无证明城市”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业务应用亮点?
  任焕盛: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住房公积金以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减证便民”改革,着力减免办事要件,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今年我们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一是打造了高效支付新模式。全国首创建立“住房公积金支付”体系,突破先消费、再提取的传统资金流转方式,依托个人不动产信息、婚姻信息等数据,联网核实职工家庭住房情况,支持实时划转住房公积金用于多场景住房消费,提高住房消费能力。目前,“住房公积金支付”已在租赁住房场景落地,将逐步扩展至购房、还贷等领域,租购并举保障群众住房需求。
  二是提供了线上服务新体验。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商贷自助提取“无感签约”服务,将借款合同、还款明细等需要人工审核的纸质材料,转为共享数据核验,合并商贷提取的签约开通环节与提取办理环节,职工在线申请,系统验证通过即可一键提取,实现了“零材料、零跑腿、零等待”办理。
  三是推行了亮码办事新服务。我们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署要求,积极推动住房公积金个人证明事项“亮码可办”。依托全国住房公积金小程序和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整合职工缴存、异地贷款缴存使用、贷款结清三项证明,以电子码代替纸质证明,亮码实时核查证明材料,缴存人异地办事不需往返两地,不用担心证明过期,极大提高了办理便捷度。
  青岛广播电视台 记者:
  “无证明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请问下一步我市计划在哪些方面继续推进?
  张万波:
  谢谢你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无证明城市”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持续性工作。今年以来,我市围绕交通出行、社会保障、金融服务等领域,大力推动“亮证办”“减证办”“码上办”“主动办”,累计打造了若干典型应用场景。目前,市民朋友“少带证、不带证、办成事”已成为市民便捷生活的新常态。
  2024年,我市将围绕企业和市民关心关注的相关领域,继续在拓展场景上下功夫,一是持续提升证照证明数据的汇聚、治理和溯源,实现电子证照证明与实体证照证明同步制发、同步更新,为“无证明”应用提供基础支撑。二是充分挖掘“无证明”应用场景,从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向社会民生、城市治理等领域全面拓展,加快实现电子证照证明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调协同管理和服务,让办事人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办更多的事、更快捷地办事。三是聚焦基层“急难愁盼”办事事项,优化基层业务办理流程,强化数据共享和应用,把该取消的取消、能简化的简化、可共享的共享,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向基层延伸,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四是推动建立健全“无证明城市”建设规范运行工作制度,从制度层面明确和规范证照证明数据共享、部门核验、告知承诺、信息安全等工作流程,为“无证明城市”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主持人:
  感谢张万波副局长的解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深度采访需要的,请会后联系市大数据局,联系电话:85912097。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5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发布会日期:
  2023年12月11日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2022年以来,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数字便民利企水平,我市全面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也是我市今年“重点办好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16件实事之一。为向社会各界介绍我市“无证明城市”建设情况,召开本场发布会。
  出席本场发布会的有:
  市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艳同志;
  市大数据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张万波同志;
  市司法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刘文建同志;
  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刘瑞金同志;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 任焕盛同志;
  欢迎5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张艳局长发布介绍近两年来我市“无证明城市”建设的有关情况,有请。
  张艳: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市大数据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减证便民,提升市民和企业办事数字化和便利化水平,去年以来,我市组织开展了“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下面,我介绍一下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是优化营商环境、便利群众办事的重要举措,今年,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被列入全市“市办实事”,我们围绕交通出行、社会保障、金融服务等领域,创新打造“无证明”应用场景,实现“民有所呼、数有所应”。截至目前,累计打造了102个“无证明”应用场景,全市1.3万项服务可使用电子证照办理,为市民办事减免提交纸质材料2500余万份。
  一、统一标准、应归尽归,规范开展“归数制证”
  我市按照“标准统一、应归尽归”原则,全面开展电子证照数据归集和规范制发工作。今年组织编制《青岛市电子证照发证清单(第四版)》,明确证照类型、归集时间、地域范围等要素,已完成112类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同步归集、同步制发、同步更新。组织各级各单位整改问题数据、补齐缺失要素,持续提升电子证照的数据质量。截至目前,全市已归集证照数据880万条,数据质检合格率达99.98%。
  二、创新举措、打造典型,重点推动“亮证办事”
  今年以来,我们以需求为牵引,以场景应用为导向,逐步拓展多领域“亮电子证照办事”。政务服务领域,审批、公安、交通、城管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电子证照证明数据归集和共享应用等要求,打造“审批部门发证-企业群众亮证-监管部门查证”的“无证明”办理闭环,累计提供“扫码亮证”服务10万余次。通信服务领域,在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395家青岛线下自有营业厅,市民可使用电子身份证办理套餐变更、补换卡、名下号码查询等业务。社会保障领域,市民可使用电子证照在线办理工伤认定、社保参保、失业申报、退休申请等服务事项。今年,社保领域通过调用营业执照、居民身份证等电子证照,实现市民免提交实体材料2万余次。义务教育领域,我们将幼儿园、中小学入学所需的户籍、常住人口、不动产等9部门14项数据全部共享到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家长无需上传证明材料,即可在平台上给孩子报名,实现入学报名“零跑腿”“零证明”。金融服务领域,青岛银行、青岛农商银行实现了企业无纸化开户,免除企业开户申请书、授权书等5份资料,开户时长缩短20%以上。便民生活领域,市民在青岛市中心血站和市内四区献血时,可以亮电子身份证,实现个人信息免填写和身份验证。国信体育中心、健身中心、羽毛球馆等相关场所,全面应用电子证照办理补卡、冻卡、转卡等业务。
  三、精简材料、优化流程,全面推行“减证办事”
  我们聚焦企业、群众高频办理事项,组织优化业务流程,推动环节压缩和材料精简。全市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市级可承诺证明事项扩容至643项,较2021年增长86.4%,全市通过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办理政务服务37.88万件,有效降低了办事成本。全国首创“退役军人一件事”集成服务,退役军人报到由跑7个部门减少至跑1个部门,跑腿次数减少71%;提交材料由35份减少至9份,材料缩减74%。创新实施“退休一件事”,整合民政、公安、医疗、交通等部门数据,实现200万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零打扰”,认证率达99.6%。公积金部门作为重要的民生服务窗口和“用证大户”,线下全市11个营业大厅的全部业务柜台都支持“爱山东”APP亮码办事。线上采用客户授权、共享数据查验的方式,将电子证照广泛运用于公积金贷款、购房提取、商贷提取等业务。通过数据共享,减少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不动产权证书等材料提交,惠及8.6万缴存单位、208万缴存职工,年均网办业务量达360多万笔,基本实现“能够通过电子证照和数据共享方式进行查验核实的证明,不再要求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实体证照或复印件”的目标。市行政审批局打造了41个全流程数字化审批“一件事”,涉及14个行业领域,通过关联定制,实现电子证照由“手动选用”变为“自动调用”,累计调用国家、省、市各项数据资源28万余次,为企业群众减填写34.8万项、减材料9.7万份。另外,我们在审批服务工作中,还探索应用了AI智能预审、智能辅审等方式,企业群众在线一次申报通过率提高25%以上,审批效率明显提升。
  四、率先示范、码上发力,全面推进“码上办事”
  2023年,我市建成全省首个“一码通城”综合服务平台。市民可通过“爱山东”APP亮“鲁通码”,享受一码通行、一码办事、一码入园、一码就医等数字化便利服务。我市在省内率先实现亮“鲁通码”乘车出行,目前,市民无需切换APP或乘车码,即可在全市923条公交线路的1万余辆公交车,7条地铁线路的150座车站实现亮一个“码”乘车。市、区(市)10个政务服务大厅、198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使用“鲁通码”取号、办事,实现了全市镇(街)以上政务服务场所“鲁通码”应用全覆盖。崂山风景区、湛山寺、即墨古城等景区实现亮“码”入园。全市42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72家社区医疗机构实现亮“码”就医。
  五、数据共享、无感服务,大力推行“主动办事”
  我们通过汇聚电子证照证明数据,依托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赋能”,为各类业务融合互通提供助力,实现“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让办事人享受到“主动服务”“无感服务”。社会救助领域,民政部门通过数据共享与比对,就可准确掌握申请人的有关经济情况,无需申请人申请和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企业办事领域,市行政审批局通过数据共享等方式,推出涵盖民政、人社、住建、文旅等10余个业务领域的无感审批事项347项,为全市3万余家企业提供无感服务,打造了无感审批智享政务模式。企业托管领域,市企业托管中心打通了4部门19项数据,实现社会保障等9项业务“一站式”服务,惠及企业职工近2万人。公积金领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依托青岛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与民政、公安、不动产等18个政务部门建立数据共享关系,实时获取婚姻、社保、房产等30余项常用信息。加大“金银”数字化合作力度,推动28家金融机构,共享商业住房贷款信息,发挥数据赋能优势,推出商贷自助提取“无感签约”等便民服务,实现更深层次减证增效。目前,年均访问共享数据达到4000多万次。
  各位媒体朋友,“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工程,是优化营商环境、便利企业市民办事的创新之举、利民之举,也是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下一步,市大数据局将会同各相关部门,不断提升服务事项标准化水平,持续推进办事材料“应减尽减”,抓好“无证明”社会化应用,创新电子证照“全周期、主动型、智慧化”集成服务,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迭代升级,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便利。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张艳局长的发布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我们开始提问。
  中国报道 记者:
  请问我市在围绕建设“无证明城市”、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
  刘文建:
  感谢中国报道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今年以来,青岛市司法局全面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把梳理证明事项、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作为“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行动,着力念好“清、简、控”三字诀。全市通过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办理政务服务37.88万件,有效解决了办证难、办事难、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让企业群众省心省力又省时。
  一是持续做好证明事项集中清理和动态调整,“清”出“高效率”。自2019年开始,连续五年组织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工作,烦扰群众和企业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多头证明已基本清理完毕。今年对证明事项组织开展“拉网式”集中清理,着力实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对所有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事项证明材料全面梳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清单之外无证明”;二是确保所有证明事项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依据,否则一律取消;三是确保国家和省级层面已公布取消的证明事项在我市不需当事人提供。在各单位自查基础上,市司法局严格审核形成了《青岛市证明事项实施清单》,涉及28个部门738项,并同步在山东政务服务网、青岛市门户网站进行公示,供广大市民登录查询。同时,对清单实施“动态式”管理,要求各相关单位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国务院决定和服务事项变更情况,及时落实动态调整、审查报备、统一公布。
  二是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简”出“加速度”。对照省级清单,结合本市实际,对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进行多轮审核、论证、校对,形成《青岛市市级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第二版)》。对使用频次较高、当事人获取难度较大、行政机关容易核查,特别是市场主体准营、不动产登记、资格认定等重点民生领域证明事项,原则上全部纳入告知承诺制范围,实现“应纳尽纳”。新版清单推出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643项,涵盖公安、司法行政、社会保障、交通运输等22个领域,较2021年第一版清单新增298项,增长86.4%。企业和群众在办理适用承诺制条件的清单内事项时,只需书面承诺即可办理,极大简化了办事流程,变“群众跑”为“部门跑”,大幅提升了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聚焦风险点、隐患点、薄弱点,“控”出“低风险”。聚焦告知承诺制风险点、隐患点和薄弱点,为“告知承诺”拴上事前事中事后三把“安全锁”。一是评估预警,做好事前预防。将风险防范贯穿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始终,综合考虑法律风险、安全风险、社会风险等,制定防控措施。对涉及经济利益价值较高、事中事后核查难度较大事项,探索引入责任保险制度;二是信息核查,做好事中鉴别。指导各单位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互联网+监管”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管、信息核查,避免监管真空、监管缺位,有效规避风险;三是责任追究,做好事后管控。在信息核查和事中事后监管中,发现企业和群众承诺不实的,行政执法单位将依法终止办理、责令限期整改、撤销行政决定或者予以行政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
  下一步,市司法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持续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进一步完善协同配合机制,全面强化监督检查,推动信息数据共享,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从“一摞证明”向“一纸承诺”转变,为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半岛都市报 记者:
  刚才提到下一步要推行电子证照“全周期、主动型、智慧化”服务,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刘瑞金: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审批局计划打造电子证照“全周期、主动型、智慧化”集成服务,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证照领补线上办。在新办审批业务纸质证照和电子证照同步发放的基础上,将电子证照补发申请与全流程数字化审批“一件事”融合应用,对历史上仅申领纸质证照,无法调用共享电子证照数据的,系统主动提醒申请人补领电子证照。二是证照临期提醒办。对我局发放的历史证照,上线临期提醒功能,证照即将到期时,通过手机短信、在线消息等方式发起主动提醒,并与证照延期业务协同联动。三是证照变更关联办。梳理市区两级关联业务及证照清单,申请人某一类电子证照发生变更时,系统自动研判是否需要办理其它业务或变更其它证照信息,主动提醒申请人进行“一件事”关联办理。总之,作为“无证明城市”建设主要“发证”和“用证”部门,我们将始终坚持“想企业所想、急群众所急”的“乙方思维”,“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成功想方法”的“有解思维”,强化服务意识,推动电子证照由“能用”向“愿用”“多用”“好用”转变,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观海新闻 记者:
  请问今年住房公积金在“无证明城市”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业务应用亮点?
  任焕盛: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住房公积金以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减证便民”改革,着力减免办事要件,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今年我们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一是打造了高效支付新模式。全国首创建立“住房公积金支付”体系,突破先消费、再提取的传统资金流转方式,依托个人不动产信息、婚姻信息等数据,联网核实职工家庭住房情况,支持实时划转住房公积金用于多场景住房消费,提高住房消费能力。目前,“住房公积金支付”已在租赁住房场景落地,将逐步扩展至购房、还贷等领域,租购并举保障群众住房需求。
  二是提供了线上服务新体验。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商贷自助提取“无感签约”服务,将借款合同、还款明细等需要人工审核的纸质材料,转为共享数据核验,合并商贷提取的签约开通环节与提取办理环节,职工在线申请,系统验证通过即可一键提取,实现了“零材料、零跑腿、零等待”办理。
  三是推行了亮码办事新服务。我们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署要求,积极推动住房公积金个人证明事项“亮码可办”。依托全国住房公积金小程序和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整合职工缴存、异地贷款缴存使用、贷款结清三项证明,以电子码代替纸质证明,亮码实时核查证明材料,缴存人异地办事不需往返两地,不用担心证明过期,极大提高了办理便捷度。
  青岛广播电视台 记者:
  “无证明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请问下一步我市计划在哪些方面继续推进?
  张万波:
  谢谢你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无证明城市”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持续性工作。今年以来,我市围绕交通出行、社会保障、金融服务等领域,大力推动“亮证办”“减证办”“码上办”“主动办”,累计打造了若干典型应用场景。目前,市民朋友“少带证、不带证、办成事”已成为市民便捷生活的新常态。
  2024年,我市将围绕企业和市民关心关注的相关领域,继续在拓展场景上下功夫,一是持续提升证照证明数据的汇聚、治理和溯源,实现电子证照证明与实体证照证明同步制发、同步更新,为“无证明”应用提供基础支撑。二是充分挖掘“无证明”应用场景,从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向社会民生、城市治理等领域全面拓展,加快实现电子证照证明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调协同管理和服务,让办事人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办更多的事、更快捷地办事。三是聚焦基层“急难愁盼”办事事项,优化基层业务办理流程,强化数据共享和应用,把该取消的取消、能简化的简化、可共享的共享,推动“无证明城市”建设向基层延伸,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四是推动建立健全“无证明城市”建设规范运行工作制度,从制度层面明确和规范证照证明数据共享、部门核验、告知承诺、信息安全等工作流程,为“无证明城市”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主持人:
  感谢张万波副局长的解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深度采访需要的,请会后联系市大数据局,联系电话:85912097。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5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