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交心办 事事通”一流交通运输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浏览:69


  发布会日期:
  2023年12月6日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是市交通运输局“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2023年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相关工作情况。
  出席本场发布会的有: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路玉军同志;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袁海波同志;
  市交通运输局城市交通处处长 陈刚同志;
  市交通运输局物流业发展处处长 张永堃同志。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路玉军局长介绍“打造‘交心办·事事通’一流交通运输营商环境”相关情况。有请。
  路玉军: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交通运输局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扎实开展“深化作风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聚力打造“交心办·事事通”一流营商环境品牌,交通运输领域的政策、服务、要素、市场、法治、人文等6大环境显著提升。下面,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交心办·事事通”的品牌内涵,以及我们今年围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做的几项重点工作。
  一、工作推进情况
  “交心办·事事通”是对如何打造交通运输营商环境、打造什么样的营商环境的总体概括,“交心办”是方式方法,“事事通”是目标要求,首尾相连的“交”“通”代表交通运输部门。为了打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做到“事交我办 事事皆通”,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与民“交心”,让群众办事高效畅通。
  加强审管衔接。建立形成信息联享、业务联学、技术联动、要事联席、多方联督的“五联”审批监管协同机制,确保“审管分离”模式下的审批高效顺畅、监管实时到位。
  加快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数字化”建设。对行政许可、备案等6类、114个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系统梳理,办事指南编制完成率、发布率、可网办率、可全程网办率、进驻大厅率达到5个100%。持续推进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证换证、补证等4个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办结率达100%。
  延伸政务服务窗口。依托分布在全市各个区域的机动车检测机构,设立50处道路运输便民服务站,开展营运车辆安全技术检验、综合性能检测、排放检验和道路运输政务事项审验“一站式”便民服务,将营运车辆年审、换证、客运车辆等级评定等全部入驻便民服务站,实现服务窗口延伸。目前月均办理8000余件,各审批窗口线下业务减少近一半,办理满意率100%。
  畅通群众意见反映渠道。开发政务微信、政务微博、公开电话等渠道受理端口,一并纳入12328热线业务系统流转,实现“统一标准要求、统一转办督办、统一分析研判”。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热线转办事项5万余件,按期办结率99%以上。举办山东省12328热线业务和技术培训班,持续提升12328热线业务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
  (二)为政“用心”,让政策落实上下贯通。聚焦港口航运等9个领域,出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55条政策措施和50条创新举措,开展“送政策上门”企业服务月活动,确保企业能够第一时间直达快享各类政策红利。落实航空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兑现航空客货运航线补贴10批次,补助7条货运航线950个货运航班、5条客运航线322个客运航班。落实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助力800余家中小道路货运企业融资30亿元。发放农村客运补贴、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9697万元。新培育国家A级物流企业4家,总数达到110家。深化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改革,1-11月,减免车辆通行费3.49亿元。
  (三)法治“安心”,让管理服务交汇融通。
  健全法规规范。《青岛市海上旅游客运管理办法》拟于近期制定出台,进一步规范海上旅游客运经营行为,促进海上旅游客运健康有序发展。我省首个游艇码头工程质量检验方面的地方标准——《游艇码头工程质量检验规范》印发实施,有效填补该领域地方标准空白,让从业单位质量管理有据可依,使建设过程质量检验有据可循。
  强化信用监管。巩固提升“信用交通市”创建成果,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企业,实行差异化监管,对合法经营企业一视同仁,对严重违法违规企业坚决严厉打击,营造“保护合法、服务守法、制裁违法”的行业发展环境。
  彰显执法温度。推进胶东五市、市级部门、区市联合执法常态化,积极推行说理式执法,把普法融入行政执法工作全过程。落实“不罚”“轻罚”清单。创新“移动式案件处理”模式。将高速公路交通运输违法案件处理窗口转移到服务区或收费站,方便客运班车及大件运输车辆往返途中进行案件处理,降低当事人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四)改革“强心”,让市场要素加快流通。
  推广“先培后付”驾培改革模式。全市135家驾校全面推行“先培后付、计时支付”模式,对培训内容进行全流程信息化监管,从根源上破解学员退费难题,该模式推行以来,全市已有6万余名学员报名学车,有关收费退费纠纷投诉较之前下降95%以上。
  深化数字便民服务。深化ETC智慧停车城市试点,新增ETC停车场50个、总数超200个,市内主要景区周边实现路侧停车ETC收费、覆盖车位5万个。全市71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全部实现数字人民币支付,全国首创轨道交通数字人民币无电无网支付。
  创新班列服务。创新推出点对点、门到门全程定制班列服务和大客户、冷链、跨境电商供应链专列,开通首班中欧班列(山东-越南同奈)、首班奇瑞汽车出口专列、首班上合示范区-莫斯科“中俄快线”,解决外向型企业国际物流供应链难题。1-11月,中欧班列(齐鲁号)开行814列,位居全省前列。
  (五)服务“贴心”,让物流运输快达直通。
  完善口岸服务收费公示制度。认真落实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公示制度并强化动态更新,督促港口经营企业和港口服务企业进行收费公示情况自查,积极引导口岸收费主体通过“单一窗口”公开收费标准、服务项目等信息,增强口岸收费的透明度、可比性。鼓励口岸企业提供“一站式”收缴费服务,推广“一站式阳光价格”服务模式。根据中国(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正式升级增加企业收费公示自动更新功能的最新变化情况,第一时间督促港口企业及时更新口岸服务收费目录,强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收费公示,扩大口岸企业“单一窗口”公示率,实施口岸服务收费动态管理。
  实施船舶引航效率变革。全国首创港池内“套泊热接”作业新模式。2023年1-11月底,港池内“套泊热接”共完成655组,节约983.62小时,为码头增收4080.5万余元,为船公司节约租金572.8万余元,节约燃油费用825.1万余元,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增收约9807.1万余元。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下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深化交通行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积极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大力宣传推广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持续跟踪政策落实成效,聚焦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治理效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便利化程度。大力推进交通运输业务“掌上办”,实现行业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办理全面扩容。深入推进交通运输数据资源一体化整合,以数字化赋能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强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全面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说理执法,包容审慎监管新业态。大力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联合执法,深入落实“综合一次查”“检查计划审批备案”等制度,坚持对企业“无事不扰”。
  (二)强化政策落实,提升产业能级。出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措施清单(3.0)版,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跟踪问效,打造行业政策制定、宣传到兑现问效全链条闭环模式,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持续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全程跟踪服务力度。主动定期上门走访,全力帮助企业稳订单、稳业务、稳收入。持续开展国家A级物流企业评估,开展2023年现代物流产业链头部企业评选工作,加大骨干企业和服务品牌培育力度。
  (三)破解项目难题,提升出行品质。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重大交通建设项目要素保障和项目落地全链条服务。继续坚持项目清单化管理和“立行立改”,加强实践学习锻炼,坚持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困难在现场的工作方法,提高服务项目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统筹市民通勤通学需求、地铁及枢纽衔接、场站及道路条件等因素,做好新打通道路公交覆盖,重点解决城阳、高新区等新建城区新打通道路公交不便问题。适当延长地铁沿线公交线路运营时间,方便市民换乘出行,进一步提升夜间公共交通线网的服务能力,助力夜经济发展。
  市交通运输局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好现代化“开路先锋”作用,凝心聚力打造“交心办·事事通”一流营商环境品牌,为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交通力量。
  主持人:
  感谢路局长的介绍。接下来是媒体提问环节,请就我们今天发布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网 记者:
  近年来,伴随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青岛市的驾驶员培训行业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朋友关注,请问咱们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驾驶员培训行业高质量发展都有哪些工作成效?
  袁海波: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近年来,我们聚焦驾培行业的痛点难点堵点,转思路、强作风、求突破、务实效,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参考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在驾培行业推广了“先培后付、计时支付”新模式,在防范化解市场风险中变被动为主动,有效维护了学员及驾校的合法权益,探索了一条稳中有进、健康有序的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之路。截至目前,青岛市“先培后付”模式已经覆盖全市全部135所驾校,服务学员6万余人,学员培训满意度持续提升,退费类投诉数量同比降低95%以上,可以说成效显著:
  一、学员权益得到全面有效保障
  突出高效透明服务导向,联合协会、第三方银行机构、技术服务商共同搭建“先培后付”一体化平台,功能涵盖驾校信息查询、学员培训报名、培训过程管理、培训费用冻结结算、信用评价等,精准满足学员、驾校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多层次服务、管理需求。同步推出“青学驾”微信公众号,实现学员在线对驾校比质比价及报名。学员所交学费不再直接交给培训机构,而是通过一体化平台先转入学员在第三方银行开设的个人账户进行冻结存管,再按照完成的培训学时每日向驾校划转结算,学员与第三方银行及驾校间形成明确的合同约束,学员不必担心“退费难”“退费慢”“学财两空”等问题,学员重获驾培消费的主动权。为尽快回笼资金,驾校和教练不再拖学、拖考,培训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学员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二、监管服务实现全程“一体化”
  通过“先培后付”一体化平台,学员、驾校均可方便实现相关信息的查询获取及业务办理,学员享受驾培服务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安全精准。行业主管部门也可依托“一体化平台”与公安等部门进行数据对接,实现对驾驶培训进行学时共享,对培训期间全面实施教练员执教过程验证,教练员与每名接受培训学员同签到、签退,且进行绑定,确保依照法规标准要求实现教练员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只能用一辆教练车培训一名学员,强化对“停车打学时”“跑马”等学时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线上、线下“齐发力”,相关各方“共联动”,不间断对学时造假行为进行巡查,自计时培训以来,共查处学时造假行为1000余起,对相应教练员及教练车进行三个月停训处理并移送执法部门调查处罚,有力震慑了学时造假行为,营造了规范有序的计时培训环境,确保学员获得足额培训学时同时保证培训质量,保障学员培训权益,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监管,进一步放大监管成效。
  三、行业发展更加规范透明有序
  由市驾培行业联合会发起,根据交通运输部“先培后付”培训示范合同指导精神,结合我市行业实际,研究提出了全市统一的培训合同并在一体化平台全面应用,重点对培训科目及流程、学费支付机制、退费规则等进行了明确,进一步规范收费、培训、退费等经营行为,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实施“先培后付”模式以来,违法违规招生、网络招生及乱收费的生存土壤被有效铲除,驾培市场资金运行风险得到防范化解。教练员队伍得到有序管理,投机取巧、买卖学员等乱象得到有效治理。全市驾校在同一平台公开竞争、阳光运行,多次收费、吃拿卡要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培训收费回归透明,倒逼驾校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有序发展。另外,我们联合市驾培联合会与第三方银行谈判,实现学员开户、划转学费及驾校结算收款等“先培后付”全资金流程免收手续费,全市年免除费用约160万元,为学员及驾校减轻了负担,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四、市场主体信用水平显著提升
  学员通过一体化平台,可对驾校及教练员的服务质量、教学水平等信用情况进行精准评价,评价情况面向社会大众公示,学员掌握了驾驶培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行业主管部门可充分利用学员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强对行业企业的信用管理,实施分级监管,信用好的驾校“无事不扰”,信用差的驾校“重点监管”,推动行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不断提升。近期,一体化平台还将上线涵盖质量信誉考核等级、投诉处理满意率、考试合格率、违规通报发生率等指标的驾校排名体系,进一步引导行业规范向好经营,打造行业过硬信誉口碑。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与公安交管、市场监管、大数据等部门协同联动,打破驾培行业信息壁垒,推动新模式在更多场景、更深层次广泛应用,争取实现机动车驾驶培训、考试等多环节一体化监督和多维度全方位管理,努力争创“青岛智驾”行业服务典范!
  齐鲁法制网 记者:
  网约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也已逐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App叫车存在困难,路边等出租车又不方便。对此,我们交通部门做了哪方面的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陈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推进,老年人打车难问题逐步成为出行领域的聚焦点,对此,我们交通主管部门全面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城市出租汽车领域适老化服务提升,围绕加强数字化、适老化出行服务在老年人群体中的普及方面做了诸多努力,进一步巩固提升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服务。
  一方面,升级完善巡游出租汽车扬召电召服务能力。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升级建设了我市巡游出租汽车95128电话约车服务平台,为出行不便人群,尤其是老年乘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畅通的叫车渠道,乘客可通过拨打约车服务电话—95128,告知客服人员乘车时间、出发地、目的地,服务平台将实时发布约车信息,待司机接单后,将按乘客提供相关信息及时接送,享受专业司机、专车接送、随叫随到的便捷服务。乘车费用依据巡游出租车打表计费,价格透明公正,且不额外收取其他费用。自今年4月上线以来,95128平台注册巡游车超过2000辆,叫车电话超过1万单,为老年人等出行不便人群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畅通的叫车渠道。
  另一方面,完善约车软件老年人服务功能。指导督促各网约车平台公司进一步优化约车软件,增设了更加方便、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一键叫车”功能,通过更加简化的手机约车操作流程和更加清晰的手机约车软件界面,切实降低老年人使用网约车的操作难度。目前为止,我市主要网约车平台叫车软件和高德聚合打车软件均增设了“一键叫车”功能。同时,积极鼓励网约车平台公司探索开发客服热线语音接单、后台下单、线下结算等功能,为老年人使用网约车提供更完善、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鼓励有条件的网约车平台公司通过技术手段,精准施策,为老年人提供优先派单服务。
  下一步,我们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聚焦提高老年人交通出行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智能信息化服务,推进出租汽车行业规范化与精细化,助力行业实现转型升级,满足广大乘客美好出行新体验,让老年人出行省心更暖心。
  百度青岛 记者:
  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论述,请问,在构建海铁联运特色体系、提升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永堃: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感谢您对青岛交通的关注。近年来,青岛市将构建海铁联运特色体系、提升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作为支撑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着力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逐步构建“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海铁联运量连续8年位居全国沿海港口城市首位,通过便捷的海铁运输,实现东接日韩亚太、西联中亚欧洲,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经贸往来。
  一、加快拓展通道网络
  海港方面,建成投产世界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无人码头,拥有世界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45万吨级原油码头,可停靠世界最大2.4万标准箱的集装箱船,目前,青岛港共运营生产性泊位122个,拥有集装箱外贸航线223条,航线密度位居中国北方港口第一位,共建内陆港39个、海铁联运班列线路达到74条。今年1-10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89.3万TEU、货物吞吐量5.79亿吨,分别同比增长11.7%、4.75%;海铁联运量达到206.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6.2%,持续位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陆港方面,强化与霍尔果斯等国际陆路运输口岸合作,构建面向中亚、欧洲、上合组织国家的国际公路、国际铁路运输通道。今年以来开行全省首班“中俄快线”、首班 JSQ 奇瑞汽车出口专列,截至目前,已常态化开行31条国际国内班列,可通达23个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54个城市。前十个月中欧班列开行量已达去年全年,1-11月,开行中欧班列814列,同比增长16.5%,位居全省前列。空港方面,成功获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为全国获批类型最全的综合物流枢纽城市之一。今年以来,青岛机场分别与新加坡、深圳、西安、新疆、辽宁等机场达成“双枢纽”共建合作协议;新开通青岛至纽约、多伦多、法兰克福3条国际全货机航线(总数达11条),航线覆盖亚洲、欧洲、美洲、上合及“一带一路”国家,完成国际货邮吞吐量23.3万吨,同比增长15.09%。
  二、创新优化组织模式
  (一)创新“胶黄小运转”港站一体化模式
  依托青岛港集装箱自动化码头与黄岛新设卡口铁路港站之间运行的“海关直通闸口”机制,在全国率先实现“前港后站、一体运作”的海铁联运模式。今年1-11月,上合多式联运中心完成到发32.4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4%。
  (二)创新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
  中欧中亚班列上合多式联运“一单制”进口试点工程、上合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分别获批省试点工程。设立全国首个中欧·中俄铁路运输客户服务中心客服中心。今年7月17日,中欧班列(齐鲁号)首笔线上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成功落地,标志着“班列+进出口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取得新突破。
  (三)创新“班列+”服务生态
  做优“上合快线”“日韩陆海快线”“鲁欧快线”“中老国际货运列车”等服务产品,实现常态化、班期化稳定开行,推动中欧班列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今年1-11月,“日韩陆海快线”共发运256列,同比增长20.8%;“上合快线”开行553列,同比增长21%。
  (四)创新国际道路运输试点
  积极探索国际道路运输通道,常态化开行中哈、中乌、中欧等线路的同时,拓展开通面向上合组织及欧盟国家TIR专线,在物流运输方式上为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选择。9月21日,开通上合示范区至莫斯科的中俄TIR专线,实现跨境运输的一次申报、一证直达,有效促进与上合国家的互联互通。
  三、提升政策保障能力
  推动落实《山东省“十四五”多式联运发展规划》《山东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发挥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引领作用,研究制定《青岛市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出台《青岛市促进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有关措施实施细则(试行)》,大力支持海铁联运发展。发挥物流研究机构作用,发布青岛物流景气指数、“一带一路”海铁联运集装箱货运指数等,为企业研判市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下一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将延续落实海铁联运支持政策引导作用,深化“四港联动”,推动青岛港在沿黄流域积极布局内陆港,拓展海铁联运网络,打造“衔接顺畅、经济高效、绿色低碳”的多式联运体系,为推动全国主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城市、助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建设提供强力保障。
  主持人:
  感谢张处长的回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会后请联系市交通运输局,联系电话:88018693。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



  发布会日期:
  2023年12月6日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是市交通运输局“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2023年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相关工作情况。
  出席本场发布会的有: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路玉军同志;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袁海波同志;
  市交通运输局城市交通处处长 陈刚同志;
  市交通运输局物流业发展处处长 张永堃同志。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路玉军局长介绍“打造‘交心办·事事通’一流交通运输营商环境”相关情况。有请。
  路玉军: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交通运输局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扎实开展“深化作风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聚力打造“交心办·事事通”一流营商环境品牌,交通运输领域的政策、服务、要素、市场、法治、人文等6大环境显著提升。下面,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交心办·事事通”的品牌内涵,以及我们今年围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做的几项重点工作。
  一、工作推进情况
  “交心办·事事通”是对如何打造交通运输营商环境、打造什么样的营商环境的总体概括,“交心办”是方式方法,“事事通”是目标要求,首尾相连的“交”“通”代表交通运输部门。为了打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做到“事交我办 事事皆通”,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与民“交心”,让群众办事高效畅通。
  加强审管衔接。建立形成信息联享、业务联学、技术联动、要事联席、多方联督的“五联”审批监管协同机制,确保“审管分离”模式下的审批高效顺畅、监管实时到位。
  加快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数字化”建设。对行政许可、备案等6类、114个政务服务事项进行系统梳理,办事指南编制完成率、发布率、可网办率、可全程网办率、进驻大厅率达到5个100%。持续推进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证换证、补证等4个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办结率达100%。
  延伸政务服务窗口。依托分布在全市各个区域的机动车检测机构,设立50处道路运输便民服务站,开展营运车辆安全技术检验、综合性能检测、排放检验和道路运输政务事项审验“一站式”便民服务,将营运车辆年审、换证、客运车辆等级评定等全部入驻便民服务站,实现服务窗口延伸。目前月均办理8000余件,各审批窗口线下业务减少近一半,办理满意率100%。
  畅通群众意见反映渠道。开发政务微信、政务微博、公开电话等渠道受理端口,一并纳入12328热线业务系统流转,实现“统一标准要求、统一转办督办、统一分析研判”。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热线转办事项5万余件,按期办结率99%以上。举办山东省12328热线业务和技术培训班,持续提升12328热线业务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
  (二)为政“用心”,让政策落实上下贯通。聚焦港口航运等9个领域,出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55条政策措施和50条创新举措,开展“送政策上门”企业服务月活动,确保企业能够第一时间直达快享各类政策红利。落实航空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兑现航空客货运航线补贴10批次,补助7条货运航线950个货运航班、5条客运航线322个客运航班。落实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助力800余家中小道路货运企业融资30亿元。发放农村客运补贴、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9697万元。新培育国家A级物流企业4家,总数达到110家。深化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改革,1-11月,减免车辆通行费3.49亿元。
  (三)法治“安心”,让管理服务交汇融通。
  健全法规规范。《青岛市海上旅游客运管理办法》拟于近期制定出台,进一步规范海上旅游客运经营行为,促进海上旅游客运健康有序发展。我省首个游艇码头工程质量检验方面的地方标准——《游艇码头工程质量检验规范》印发实施,有效填补该领域地方标准空白,让从业单位质量管理有据可依,使建设过程质量检验有据可循。
  强化信用监管。巩固提升“信用交通市”创建成果,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企业,实行差异化监管,对合法经营企业一视同仁,对严重违法违规企业坚决严厉打击,营造“保护合法、服务守法、制裁违法”的行业发展环境。
  彰显执法温度。推进胶东五市、市级部门、区市联合执法常态化,积极推行说理式执法,把普法融入行政执法工作全过程。落实“不罚”“轻罚”清单。创新“移动式案件处理”模式。将高速公路交通运输违法案件处理窗口转移到服务区或收费站,方便客运班车及大件运输车辆往返途中进行案件处理,降低当事人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四)改革“强心”,让市场要素加快流通。
  推广“先培后付”驾培改革模式。全市135家驾校全面推行“先培后付、计时支付”模式,对培训内容进行全流程信息化监管,从根源上破解学员退费难题,该模式推行以来,全市已有6万余名学员报名学车,有关收费退费纠纷投诉较之前下降95%以上。
  深化数字便民服务。深化ETC智慧停车城市试点,新增ETC停车场50个、总数超200个,市内主要景区周边实现路侧停车ETC收费、覆盖车位5万个。全市71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全部实现数字人民币支付,全国首创轨道交通数字人民币无电无网支付。
  创新班列服务。创新推出点对点、门到门全程定制班列服务和大客户、冷链、跨境电商供应链专列,开通首班中欧班列(山东-越南同奈)、首班奇瑞汽车出口专列、首班上合示范区-莫斯科“中俄快线”,解决外向型企业国际物流供应链难题。1-11月,中欧班列(齐鲁号)开行814列,位居全省前列。
  (五)服务“贴心”,让物流运输快达直通。
  完善口岸服务收费公示制度。认真落实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公示制度并强化动态更新,督促港口经营企业和港口服务企业进行收费公示情况自查,积极引导口岸收费主体通过“单一窗口”公开收费标准、服务项目等信息,增强口岸收费的透明度、可比性。鼓励口岸企业提供“一站式”收缴费服务,推广“一站式阳光价格”服务模式。根据中国(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正式升级增加企业收费公示自动更新功能的最新变化情况,第一时间督促港口企业及时更新口岸服务收费目录,强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收费公示,扩大口岸企业“单一窗口”公示率,实施口岸服务收费动态管理。
  实施船舶引航效率变革。全国首创港池内“套泊热接”作业新模式。2023年1-11月底,港池内“套泊热接”共完成655组,节约983.62小时,为码头增收4080.5万余元,为船公司节约租金572.8万余元,节约燃油费用825.1万余元,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增收约9807.1万余元。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下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深化交通行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积极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大力宣传推广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持续跟踪政策落实成效,聚焦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治理效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便利化程度。大力推进交通运输业务“掌上办”,实现行业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办理全面扩容。深入推进交通运输数据资源一体化整合,以数字化赋能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强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全面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说理执法,包容审慎监管新业态。大力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联合执法,深入落实“综合一次查”“检查计划审批备案”等制度,坚持对企业“无事不扰”。
  (二)强化政策落实,提升产业能级。出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措施清单(3.0)版,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跟踪问效,打造行业政策制定、宣传到兑现问效全链条闭环模式,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持续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全程跟踪服务力度。主动定期上门走访,全力帮助企业稳订单、稳业务、稳收入。持续开展国家A级物流企业评估,开展2023年现代物流产业链头部企业评选工作,加大骨干企业和服务品牌培育力度。
  (三)破解项目难题,提升出行品质。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重大交通建设项目要素保障和项目落地全链条服务。继续坚持项目清单化管理和“立行立改”,加强实践学习锻炼,坚持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困难在现场的工作方法,提高服务项目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统筹市民通勤通学需求、地铁及枢纽衔接、场站及道路条件等因素,做好新打通道路公交覆盖,重点解决城阳、高新区等新建城区新打通道路公交不便问题。适当延长地铁沿线公交线路运营时间,方便市民换乘出行,进一步提升夜间公共交通线网的服务能力,助力夜经济发展。
  市交通运输局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好现代化“开路先锋”作用,凝心聚力打造“交心办·事事通”一流营商环境品牌,为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交通力量。
  主持人:
  感谢路局长的介绍。接下来是媒体提问环节,请就我们今天发布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网 记者:
  近年来,伴随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青岛市的驾驶员培训行业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朋友关注,请问咱们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驾驶员培训行业高质量发展都有哪些工作成效?
  袁海波: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近年来,我们聚焦驾培行业的痛点难点堵点,转思路、强作风、求突破、务实效,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参考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在驾培行业推广了“先培后付、计时支付”新模式,在防范化解市场风险中变被动为主动,有效维护了学员及驾校的合法权益,探索了一条稳中有进、健康有序的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之路。截至目前,青岛市“先培后付”模式已经覆盖全市全部135所驾校,服务学员6万余人,学员培训满意度持续提升,退费类投诉数量同比降低95%以上,可以说成效显著:
  一、学员权益得到全面有效保障
  突出高效透明服务导向,联合协会、第三方银行机构、技术服务商共同搭建“先培后付”一体化平台,功能涵盖驾校信息查询、学员培训报名、培训过程管理、培训费用冻结结算、信用评价等,精准满足学员、驾校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多层次服务、管理需求。同步推出“青学驾”微信公众号,实现学员在线对驾校比质比价及报名。学员所交学费不再直接交给培训机构,而是通过一体化平台先转入学员在第三方银行开设的个人账户进行冻结存管,再按照完成的培训学时每日向驾校划转结算,学员与第三方银行及驾校间形成明确的合同约束,学员不必担心“退费难”“退费慢”“学财两空”等问题,学员重获驾培消费的主动权。为尽快回笼资金,驾校和教练不再拖学、拖考,培训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学员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二、监管服务实现全程“一体化”
  通过“先培后付”一体化平台,学员、驾校均可方便实现相关信息的查询获取及业务办理,学员享受驾培服务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安全精准。行业主管部门也可依托“一体化平台”与公安等部门进行数据对接,实现对驾驶培训进行学时共享,对培训期间全面实施教练员执教过程验证,教练员与每名接受培训学员同签到、签退,且进行绑定,确保依照法规标准要求实现教练员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只能用一辆教练车培训一名学员,强化对“停车打学时”“跑马”等学时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线上、线下“齐发力”,相关各方“共联动”,不间断对学时造假行为进行巡查,自计时培训以来,共查处学时造假行为1000余起,对相应教练员及教练车进行三个月停训处理并移送执法部门调查处罚,有力震慑了学时造假行为,营造了规范有序的计时培训环境,确保学员获得足额培训学时同时保证培训质量,保障学员培训权益,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监管,进一步放大监管成效。
  三、行业发展更加规范透明有序
  由市驾培行业联合会发起,根据交通运输部“先培后付”培训示范合同指导精神,结合我市行业实际,研究提出了全市统一的培训合同并在一体化平台全面应用,重点对培训科目及流程、学费支付机制、退费规则等进行了明确,进一步规范收费、培训、退费等经营行为,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实施“先培后付”模式以来,违法违规招生、网络招生及乱收费的生存土壤被有效铲除,驾培市场资金运行风险得到防范化解。教练员队伍得到有序管理,投机取巧、买卖学员等乱象得到有效治理。全市驾校在同一平台公开竞争、阳光运行,多次收费、吃拿卡要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培训收费回归透明,倒逼驾校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有序发展。另外,我们联合市驾培联合会与第三方银行谈判,实现学员开户、划转学费及驾校结算收款等“先培后付”全资金流程免收手续费,全市年免除费用约160万元,为学员及驾校减轻了负担,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四、市场主体信用水平显著提升
  学员通过一体化平台,可对驾校及教练员的服务质量、教学水平等信用情况进行精准评价,评价情况面向社会大众公示,学员掌握了驾驶培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行业主管部门可充分利用学员评价机制进一步加强对行业企业的信用管理,实施分级监管,信用好的驾校“无事不扰”,信用差的驾校“重点监管”,推动行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不断提升。近期,一体化平台还将上线涵盖质量信誉考核等级、投诉处理满意率、考试合格率、违规通报发生率等指标的驾校排名体系,进一步引导行业规范向好经营,打造行业过硬信誉口碑。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与公安交管、市场监管、大数据等部门协同联动,打破驾培行业信息壁垒,推动新模式在更多场景、更深层次广泛应用,争取实现机动车驾驶培训、考试等多环节一体化监督和多维度全方位管理,努力争创“青岛智驾”行业服务典范!
  齐鲁法制网 记者:
  网约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也已逐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App叫车存在困难,路边等出租车又不方便。对此,我们交通部门做了哪方面的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陈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推进,老年人打车难问题逐步成为出行领域的聚焦点,对此,我们交通主管部门全面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城市出租汽车领域适老化服务提升,围绕加强数字化、适老化出行服务在老年人群体中的普及方面做了诸多努力,进一步巩固提升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服务。
  一方面,升级完善巡游出租汽车扬召电召服务能力。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升级建设了我市巡游出租汽车95128电话约车服务平台,为出行不便人群,尤其是老年乘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畅通的叫车渠道,乘客可通过拨打约车服务电话—95128,告知客服人员乘车时间、出发地、目的地,服务平台将实时发布约车信息,待司机接单后,将按乘客提供相关信息及时接送,享受专业司机、专车接送、随叫随到的便捷服务。乘车费用依据巡游出租车打表计费,价格透明公正,且不额外收取其他费用。自今年4月上线以来,95128平台注册巡游车超过2000辆,叫车电话超过1万单,为老年人等出行不便人群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畅通的叫车渠道。
  另一方面,完善约车软件老年人服务功能。指导督促各网约车平台公司进一步优化约车软件,增设了更加方便、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一键叫车”功能,通过更加简化的手机约车操作流程和更加清晰的手机约车软件界面,切实降低老年人使用网约车的操作难度。目前为止,我市主要网约车平台叫车软件和高德聚合打车软件均增设了“一键叫车”功能。同时,积极鼓励网约车平台公司探索开发客服热线语音接单、后台下单、线下结算等功能,为老年人使用网约车提供更完善、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鼓励有条件的网约车平台公司通过技术手段,精准施策,为老年人提供优先派单服务。
  下一步,我们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聚焦提高老年人交通出行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智能信息化服务,推进出租汽车行业规范化与精细化,助力行业实现转型升级,满足广大乘客美好出行新体验,让老年人出行省心更暖心。
  百度青岛 记者:
  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论述,请问,在构建海铁联运特色体系、提升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张永堃: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感谢您对青岛交通的关注。近年来,青岛市将构建海铁联运特色体系、提升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作为支撑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促进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着力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逐步构建“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海铁联运量连续8年位居全国沿海港口城市首位,通过便捷的海铁运输,实现东接日韩亚太、西联中亚欧洲,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经贸往来。
  一、加快拓展通道网络
  海港方面,建成投产世界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无人码头,拥有世界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45万吨级原油码头,可停靠世界最大2.4万标准箱的集装箱船,目前,青岛港共运营生产性泊位122个,拥有集装箱外贸航线223条,航线密度位居中国北方港口第一位,共建内陆港39个、海铁联运班列线路达到74条。今年1-10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89.3万TEU、货物吞吐量5.79亿吨,分别同比增长11.7%、4.75%;海铁联运量达到206.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6.2%,持续位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陆港方面,强化与霍尔果斯等国际陆路运输口岸合作,构建面向中亚、欧洲、上合组织国家的国际公路、国际铁路运输通道。今年以来开行全省首班“中俄快线”、首班 JSQ 奇瑞汽车出口专列,截至目前,已常态化开行31条国际国内班列,可通达23个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54个城市。前十个月中欧班列开行量已达去年全年,1-11月,开行中欧班列814列,同比增长16.5%,位居全省前列。空港方面,成功获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为全国获批类型最全的综合物流枢纽城市之一。今年以来,青岛机场分别与新加坡、深圳、西安、新疆、辽宁等机场达成“双枢纽”共建合作协议;新开通青岛至纽约、多伦多、法兰克福3条国际全货机航线(总数达11条),航线覆盖亚洲、欧洲、美洲、上合及“一带一路”国家,完成国际货邮吞吐量23.3万吨,同比增长15.09%。
  二、创新优化组织模式
  (一)创新“胶黄小运转”港站一体化模式
  依托青岛港集装箱自动化码头与黄岛新设卡口铁路港站之间运行的“海关直通闸口”机制,在全国率先实现“前港后站、一体运作”的海铁联运模式。今年1-11月,上合多式联运中心完成到发32.4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4%。
  (二)创新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
  中欧中亚班列上合多式联运“一单制”进口试点工程、上合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分别获批省试点工程。设立全国首个中欧·中俄铁路运输客户服务中心客服中心。今年7月17日,中欧班列(齐鲁号)首笔线上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成功落地,标志着“班列+进出口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取得新突破。
  (三)创新“班列+”服务生态
  做优“上合快线”“日韩陆海快线”“鲁欧快线”“中老国际货运列车”等服务产品,实现常态化、班期化稳定开行,推动中欧班列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今年1-11月,“日韩陆海快线”共发运256列,同比增长20.8%;“上合快线”开行553列,同比增长21%。
  (四)创新国际道路运输试点
  积极探索国际道路运输通道,常态化开行中哈、中乌、中欧等线路的同时,拓展开通面向上合组织及欧盟国家TIR专线,在物流运输方式上为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选择。9月21日,开通上合示范区至莫斯科的中俄TIR专线,实现跨境运输的一次申报、一证直达,有效促进与上合国家的互联互通。
  三、提升政策保障能力
  推动落实《山东省“十四五”多式联运发展规划》《山东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发挥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引领作用,研究制定《青岛市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出台《青岛市促进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有关措施实施细则(试行)》,大力支持海铁联运发展。发挥物流研究机构作用,发布青岛物流景气指数、“一带一路”海铁联运集装箱货运指数等,为企业研判市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下一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将延续落实海铁联运支持政策引导作用,深化“四港联动”,推动青岛港在沿黄流域积极布局内陆港,拓展海铁联运网络,打造“衔接顺畅、经济高效、绿色低碳”的多式联运体系,为推动全国主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城市、助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建设提供强力保障。
  主持人:
  感谢张处长的回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会后请联系市交通运输局,联系电话:88018693。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