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和统战智库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浏览:100


  发布会日期:
  2023年11月17日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主动在服务中心大局中找定位、开新局,大胆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深耕新型统战智库,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新打法。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开展教育培训和统战智库工作情况,今天,我们举办新闻发布会。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 宋立清同志;
  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 李军同志;
  欢迎两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宋立清书记就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统战智库的工作进行发布介绍。有请。
  宋立清:
  各位媒体朋友:
  感谢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的各项工作。借此机会,我向各位媒体朋友介绍一下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青岛社院)的情况。
  青岛社院的前身,为1957年成立的青岛市工商界政治学校,至今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青岛社院现为市委直属正局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由市委统战部指导和管理。2001年,学院加挂青岛中华文化学院牌子。
  青岛社院紧紧围绕“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和宣传”“决策咨询”“开展中华文化教育研究和对外交流”“联谊交友”等五项基本任务,始终锚定建设“全国一流特色社会主义学院”的奋斗目标,牢牢把握“五个是”性质定位,秉持“爱国、团结、民主、求实”的良好学风,坚持功能定位,承担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统一战线其他领域代表人士、统战干部及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人才等培训任务。
  在教育培训方面,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紧紧围绕新时代统战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突出政治培训,强化政治共识,为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育了大批优秀党外干部和统一战线各类人才,为促进青岛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立足新思想、新使命、新青岛“三新”,统筹大统战、大历史、大文化“三大”,着眼初心之旅、复兴之路、统战之窗、人文之基、创新之岛、蓝色之光“六线”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加强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模块建设,着力构建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从政治共识到文化共识的知识链条,增强共识教育的公信力和说服力。多项课程在中央社院、省社院和全市教学竞赛中荣获佳绩。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创新开设“青岛统一战线云课堂”,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新格局。据统计,近三年线上培训总数已超百万人次。“336”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在全国社院工作会议作经验交流,沉浸式实践教学被评为全国社院优秀教学成果。
  在统战智库方面,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要求,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聚焦制约青岛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统战智库平台作用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对策研究,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年来,我们先后举办各类专题研讨会等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50余场,报送咨政报告250余篇,被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借鉴采用230余篇,大量咨政建议落地落实。2023年,共形成《社院资讯》调研报告90余期,获得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70余期、110余人次。目前,统战智库已成为青岛本地成立时间短、成长速度快、成果转化效率高的新型高端智库。
  我们主动在服务中心大局中找定位、开新局,大胆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深耕新型统战智库,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新打法。
  具体给大家介绍一下,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秉持“三破”理念。我们突破思想藩篱,打破统战智库“统战人研究统战事”的固有模式,大胆创新实施“三破”,放大咨政格局。广泛团结破“属人”。运用统战思维,吸纳各方有真知灼见、敢说真话的专家人才进入智库,推动人才由“单一储备”向“社会共用”转变。凡应邀参加专题研讨会人员“免审即入”成为智库专家。高远站位破“属事”。突破传统研究范畴,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谋篇布局,主动把研究重心放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上。拓宽视野破“属地”。打破地域限制,立足青岛,服务山东,面向全国邀请专家,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持续扩大智库服务半径和对外影响力。
  二是完善“三聚”导向。具体说来就是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堵点开展研究,形成针对性、可行性、操作性强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持续提高智库决策咨询服务水平。“一聚”是聚焦重点,靶向发力。准确掌握、积极服务党委和政府工作重点、决策需求。聚焦核心主题,召开专题研讨会、座谈会,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完善调研机制,持续深入开展研究。“二聚”是聚焦难点,攻坚克难。紧盯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难题,深挖根源、找准症结,提出新思路、硬实招,以非常之勇,真刀真枪、动真碰硬破难中之难。“三聚”是聚焦堵点,明理释惑。针对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堵点,以基础理论和学术研究的高度厚度支撑拓宽决策咨询研究的深度广度,立足实际严谨论述、透彻说理,确保建言献策有理有据、务实管用。
  三是实行“三即”运行。我们坚持“短、平、快”的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创建“编发即立项”“批示即结项”“结项即奖励”的“三即”工作运行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 “编发即立项”。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和统一战线工作大局,紧跟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顺应需求,即时精准选题,快速整合各方资源,深入调研,形成咨政报告。优化报送流程,建立直通车制度,专家建议成稿后,第一时间迅速编辑上报,保证咨政报告时效性。“批示即结项”。注重和强调实践导向,以质取胜,能快则快,力求谋在关键时,参到关键处。树立鲜明的绩效导向,打破论资排辈弊端,严格以业绩论英雄,从结果端倒推实施流程再造,创新结项审核机制,报告获领导肯定性批示即为结项。营造创新务实、开放包容、和谐向上的人才环境,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提升决策咨询水平和智库对外影响力。“结项即奖励”。厚待人才,厚爱专家,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打造有温度的学术交流新平台,健全完善智库课题经费使用办法,建立精准高效的激励机制。确保从确定选题到推出成果仅用时1-2周时间,周期短、质量高、评价好,以低成本撬动高收益。通过高效激励,为智库高质量、专业化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我就发布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宋立清书记的发布。下面的时间请大家围绕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山东商报 记者:
  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作为我市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李军:
  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我们始终坚持“社院姓社”,这是总书记给我们提出的要求,突出政治培训,强化政治共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战教育培训工作的头等大事和核心内容,保证系统权威进教材,生动有效进课堂,刻骨铭心进头脑,教育引导广大学员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求、丰富内涵以及在青岛的生动实践。
  我们做法主要体现为“三个好”:
  一是上好第一课。我们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类培训班次的必修课、第一课,科学设置总论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统一战线6个分论单元,配备16门主干课程,组织教师第一时间加强研究阐释,开展集体备课,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实现所有培训班次的全覆盖。
  二是守好主阵地。我们充分发挥社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作用,全力办好各类专题培训班、集中轮训班等重点班次,实现统一战线各领域培训对象全覆盖。今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次48期,2300人次,可以说比历史最高水平提高近30%,今年相对量比较大。我们还在主体班次举办“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班会,开展学员论坛、读书沙龙、红色观影、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三是办好大宣讲。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我们举办全市社会主义学院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大赛,评选出精品课程8门。同时,我们也以专职教师为主组建宣讲小分队,深入到机关、企业、社区等开展分众化宣讲达到20余次、听众上千人,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大家!
  半岛都市报 记者:
  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在强化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领,提升教学培训针对性与实效性等方面有哪些做法?谢谢。
  李军:
  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学院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我们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学院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抓培训、促发展,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凝聚统一战线力量。我们创建“导之有方”教学品牌,开展名师名课进学院活动,每年都邀请一些全国的知名教师到我们学院授课,面向全国遴选高端师资,聘请国内名师大家达到二十余名,我们与北京大学也进行了合作,聘请多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在我院登台授课;我们也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运用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情景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成效。
  具体来说,我们就是做到“五个注重”:
  一是理论教学注重有根有据。我们围绕新思想、新使命、新青岛、大统战、大历史、大文化6个教学模块,加大核心课程开发力度,形成包括300余门课程在内的课程库,年度内课程更新率超过10%,每年都在更新。我们构建起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的知识链条,增强了共识教育的公信力和说服力。
  二是现场教学注重有血有肉。我们打造了六条教学线路,分别是初心之旅、复兴之路、统战之窗、人文之光、创新之岛、蓝色之城这六条教学线路,涵盖教学点现在达到50余个;举办现场教学优秀微课程评审,深入挖掘青岛故事,让教学内容更加鲜活立体。
  三是案例教学注重有板有眼。我们结合工作需要,推出《干部作风能力提升》《新时代基层宗教事务治理》等案例教学课程,让学员从台下走到台上,成为课堂的主角,着力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能力。
  四是体验教学注重有滋有味。我们深入挖掘统战历史文化资源,以“寻足迹、品文化、聚共识、强根基”为主题,开发了《追寻先贤足迹·继续携手前进》体验课程,通过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让学员走进历史文化街区,沿路而行,循路而思,在探寻统战历史文化旧址中,重温老一辈党外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同心、爱国为民、精诚合作、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让统一战线初心永挚、薪火相传。
  五是影视教学注重有声有色。我们联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推出高质量网络课程近20部。搜集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影片20部,开展红色观影活动;开发《光影里的统一战线》《歌声里的统一战线》,开展红色观影活动,推出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影片20部,视频教学片总数突破100部,推动教学工作“走新”更“走心”。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大家!
  大众日报 记者:
  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在发挥新型智库作用,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宋立清:
  谢谢大众日报的记者,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今年以来,统战智库主动投身优化营商环境主战场,着力在重大问题、关键短板上发力,心系企业,为政建言,今年,共形成《社院资讯》调研报告90余期,其中,营商环境专题《社院资讯》调研报告20余期,相关建议有序落地,在助力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营商环境发展的一支尖兵、奇兵。
  一是聚力营商不发散。我们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咨政建言,今年主动把研究重心放在营商环境建设上。开年第一个研讨会就聚焦招商引资工作,组织典型企业、招商中介主要负责人开展专题研讨,形成《关于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建议》,其中的多条建议被修订版《青岛市“以商招商”及社会化招商支持政策》吸纳。
  二是精准聚焦抓关键。青岛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项行动,亟需构建符合青岛实际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为解决这一难题,今年4月,市社会主义学院迅速组成调研组,南下浙江开展专题调研,报告《关于借鉴浙江经验 构建我市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并实施“无感监测”的建议》被有关部门借鉴采纳。今年10月,我们提报“关于党外人士对营商环境的几点建言”后,市“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指挥部召集15个有关部门,召开专题调度会,就党外人士建言落实情况进行调度。
  三是下沉一线摸实情。统战智库成立开始就沉到基层一线,跟企业交朋友,倾听企业家心声,原汁原味反映问题,提出有辣味的建议。精准的咨政服务,赢得了广大企业的信任和尊重。在青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的战役中,我们充分利用资源多、人脉广、讲真话、受信任的优势,主动把解决中小企业发展深层次问题作为重点来抓。比如,我们了解到主管部门在第三方检测行业资质申请、职业教育培训等方面设置了一定的“门槛”,及时深入企业调研并形成报告,向行业主管部门如实反映,协助有关部门深入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彰显了咨政建言工作的独特价值。
  四是以案说法解难题。今年4月初,我们呈送的系列咨政报告《从典型案例看青岛营商环境差距》,从实际案例入手,分析南北差距,开门见山。各相关职能部门深挖根源,再造流程,优化制度,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点带面促进营商环境整体提升,全市上下由此掀起一波抓营商环境整改的热潮。比如,某公司因种种原因十多年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我们主动靠前了解情况,积极为企业反映实际问题,推动多年悬而未决的企业不动产权证问题彻底解决。
  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媒体朋友持续关注和宣传。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宋立清书记。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会后可以联系市社会主义学院,联系电话:58259006。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2位发布人,也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


  发布会日期:
  2023年11月17日
 
  主持人: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主动在服务中心大局中找定位、开新局,大胆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深耕新型统战智库,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新打法。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开展教育培训和统战智库工作情况,今天,我们举办新闻发布会。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 宋立清同志;
  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 李军同志;
  欢迎两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宋立清书记就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统战智库的工作进行发布介绍。有请。
  宋立清:
  各位媒体朋友:
  感谢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的各项工作。借此机会,我向各位媒体朋友介绍一下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青岛社院)的情况。
  青岛社院的前身,为1957年成立的青岛市工商界政治学校,至今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青岛社院现为市委直属正局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由市委统战部指导和管理。2001年,学院加挂青岛中华文化学院牌子。
  青岛社院紧紧围绕“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和宣传”“决策咨询”“开展中华文化教育研究和对外交流”“联谊交友”等五项基本任务,始终锚定建设“全国一流特色社会主义学院”的奋斗目标,牢牢把握“五个是”性质定位,秉持“爱国、团结、民主、求实”的良好学风,坚持功能定位,承担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统一战线其他领域代表人士、统战干部及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人才等培训任务。
  在教育培训方面,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紧紧围绕新时代统战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突出政治培训,强化政治共识,为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育了大批优秀党外干部和统一战线各类人才,为促进青岛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立足新思想、新使命、新青岛“三新”,统筹大统战、大历史、大文化“三大”,着眼初心之旅、复兴之路、统战之窗、人文之基、创新之岛、蓝色之光“六线”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加强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模块建设,着力构建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从政治共识到文化共识的知识链条,增强共识教育的公信力和说服力。多项课程在中央社院、省社院和全市教学竞赛中荣获佳绩。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创新开设“青岛统一战线云课堂”,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新格局。据统计,近三年线上培训总数已超百万人次。“336”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在全国社院工作会议作经验交流,沉浸式实践教学被评为全国社院优秀教学成果。
  在统战智库方面,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要求,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聚焦制约青岛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统战智库平台作用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对策研究,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年来,我们先后举办各类专题研讨会等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50余场,报送咨政报告250余篇,被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借鉴采用230余篇,大量咨政建议落地落实。2023年,共形成《社院资讯》调研报告90余期,获得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70余期、110余人次。目前,统战智库已成为青岛本地成立时间短、成长速度快、成果转化效率高的新型高端智库。
  我们主动在服务中心大局中找定位、开新局,大胆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深耕新型统战智库,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新打法。
  具体给大家介绍一下,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秉持“三破”理念。我们突破思想藩篱,打破统战智库“统战人研究统战事”的固有模式,大胆创新实施“三破”,放大咨政格局。广泛团结破“属人”。运用统战思维,吸纳各方有真知灼见、敢说真话的专家人才进入智库,推动人才由“单一储备”向“社会共用”转变。凡应邀参加专题研讨会人员“免审即入”成为智库专家。高远站位破“属事”。突破传统研究范畴,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谋篇布局,主动把研究重心放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上。拓宽视野破“属地”。打破地域限制,立足青岛,服务山东,面向全国邀请专家,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持续扩大智库服务半径和对外影响力。
  二是完善“三聚”导向。具体说来就是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堵点开展研究,形成针对性、可行性、操作性强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持续提高智库决策咨询服务水平。“一聚”是聚焦重点,靶向发力。准确掌握、积极服务党委和政府工作重点、决策需求。聚焦核心主题,召开专题研讨会、座谈会,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完善调研机制,持续深入开展研究。“二聚”是聚焦难点,攻坚克难。紧盯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难题,深挖根源、找准症结,提出新思路、硬实招,以非常之勇,真刀真枪、动真碰硬破难中之难。“三聚”是聚焦堵点,明理释惑。针对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堵点,以基础理论和学术研究的高度厚度支撑拓宽决策咨询研究的深度广度,立足实际严谨论述、透彻说理,确保建言献策有理有据、务实管用。
  三是实行“三即”运行。我们坚持“短、平、快”的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创建“编发即立项”“批示即结项”“结项即奖励”的“三即”工作运行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 “编发即立项”。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和统一战线工作大局,紧跟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顺应需求,即时精准选题,快速整合各方资源,深入调研,形成咨政报告。优化报送流程,建立直通车制度,专家建议成稿后,第一时间迅速编辑上报,保证咨政报告时效性。“批示即结项”。注重和强调实践导向,以质取胜,能快则快,力求谋在关键时,参到关键处。树立鲜明的绩效导向,打破论资排辈弊端,严格以业绩论英雄,从结果端倒推实施流程再造,创新结项审核机制,报告获领导肯定性批示即为结项。营造创新务实、开放包容、和谐向上的人才环境,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提升决策咨询水平和智库对外影响力。“结项即奖励”。厚待人才,厚爱专家,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打造有温度的学术交流新平台,健全完善智库课题经费使用办法,建立精准高效的激励机制。确保从确定选题到推出成果仅用时1-2周时间,周期短、质量高、评价好,以低成本撬动高收益。通过高效激励,为智库高质量、专业化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我就发布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宋立清书记的发布。下面的时间请大家围绕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山东商报 记者:
  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作为我市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有哪些具体做法,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李军:
  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我们始终坚持“社院姓社”,这是总书记给我们提出的要求,突出政治培训,强化政治共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战教育培训工作的头等大事和核心内容,保证系统权威进教材,生动有效进课堂,刻骨铭心进头脑,教育引导广大学员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求、丰富内涵以及在青岛的生动实践。
  我们做法主要体现为“三个好”:
  一是上好第一课。我们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类培训班次的必修课、第一课,科学设置总论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统一战线6个分论单元,配备16门主干课程,组织教师第一时间加强研究阐释,开展集体备课,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实现所有培训班次的全覆盖。
  二是守好主阵地。我们充分发挥社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作用,全力办好各类专题培训班、集中轮训班等重点班次,实现统一战线各领域培训对象全覆盖。今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次48期,2300人次,可以说比历史最高水平提高近30%,今年相对量比较大。我们还在主体班次举办“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班会,开展学员论坛、读书沙龙、红色观影、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
  三是办好大宣讲。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我们举办全市社会主义学院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大赛,评选出精品课程8门。同时,我们也以专职教师为主组建宣讲小分队,深入到机关、企业、社区等开展分众化宣讲达到20余次、听众上千人,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大家!
  半岛都市报 记者:
  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在强化党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引领,提升教学培训针对性与实效性等方面有哪些做法?谢谢。
  李军:
  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学院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我们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学院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抓培训、促发展,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凝聚统一战线力量。我们创建“导之有方”教学品牌,开展名师名课进学院活动,每年都邀请一些全国的知名教师到我们学院授课,面向全国遴选高端师资,聘请国内名师大家达到二十余名,我们与北京大学也进行了合作,聘请多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在我院登台授课;我们也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运用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情景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成效。
  具体来说,我们就是做到“五个注重”:
  一是理论教学注重有根有据。我们围绕新思想、新使命、新青岛、大统战、大历史、大文化6个教学模块,加大核心课程开发力度,形成包括300余门课程在内的课程库,年度内课程更新率超过10%,每年都在更新。我们构建起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的知识链条,增强了共识教育的公信力和说服力。
  二是现场教学注重有血有肉。我们打造了六条教学线路,分别是初心之旅、复兴之路、统战之窗、人文之光、创新之岛、蓝色之城这六条教学线路,涵盖教学点现在达到50余个;举办现场教学优秀微课程评审,深入挖掘青岛故事,让教学内容更加鲜活立体。
  三是案例教学注重有板有眼。我们结合工作需要,推出《干部作风能力提升》《新时代基层宗教事务治理》等案例教学课程,让学员从台下走到台上,成为课堂的主角,着力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能力。
  四是体验教学注重有滋有味。我们深入挖掘统战历史文化资源,以“寻足迹、品文化、聚共识、强根基”为主题,开发了《追寻先贤足迹·继续携手前进》体验课程,通过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让学员走进历史文化街区,沿路而行,循路而思,在探寻统战历史文化旧址中,重温老一辈党外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同心、爱国为民、精诚合作、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让统一战线初心永挚、薪火相传。
  五是影视教学注重有声有色。我们联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推出高质量网络课程近20部。搜集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影片20部,开展红色观影活动;开发《光影里的统一战线》《歌声里的统一战线》,开展红色观影活动,推出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影片20部,视频教学片总数突破100部,推动教学工作“走新”更“走心”。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大家!
  大众日报 记者:
  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在发挥新型智库作用,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宋立清:
  谢谢大众日报的记者,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今年以来,统战智库主动投身优化营商环境主战场,着力在重大问题、关键短板上发力,心系企业,为政建言,今年,共形成《社院资讯》调研报告90余期,其中,营商环境专题《社院资讯》调研报告20余期,相关建议有序落地,在助力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营商环境发展的一支尖兵、奇兵。
  一是聚力营商不发散。我们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咨政建言,今年主动把研究重心放在营商环境建设上。开年第一个研讨会就聚焦招商引资工作,组织典型企业、招商中介主要负责人开展专题研讨,形成《关于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建议》,其中的多条建议被修订版《青岛市“以商招商”及社会化招商支持政策》吸纳。
  二是精准聚焦抓关键。青岛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项行动,亟需构建符合青岛实际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为解决这一难题,今年4月,市社会主义学院迅速组成调研组,南下浙江开展专题调研,报告《关于借鉴浙江经验 构建我市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并实施“无感监测”的建议》被有关部门借鉴采纳。今年10月,我们提报“关于党外人士对营商环境的几点建言”后,市“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指挥部召集15个有关部门,召开专题调度会,就党外人士建言落实情况进行调度。
  三是下沉一线摸实情。统战智库成立开始就沉到基层一线,跟企业交朋友,倾听企业家心声,原汁原味反映问题,提出有辣味的建议。精准的咨政服务,赢得了广大企业的信任和尊重。在青岛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的战役中,我们充分利用资源多、人脉广、讲真话、受信任的优势,主动把解决中小企业发展深层次问题作为重点来抓。比如,我们了解到主管部门在第三方检测行业资质申请、职业教育培训等方面设置了一定的“门槛”,及时深入企业调研并形成报告,向行业主管部门如实反映,协助有关部门深入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彰显了咨政建言工作的独特价值。
  四是以案说法解难题。今年4月初,我们呈送的系列咨政报告《从典型案例看青岛营商环境差距》,从实际案例入手,分析南北差距,开门见山。各相关职能部门深挖根源,再造流程,优化制度,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点带面促进营商环境整体提升,全市上下由此掀起一波抓营商环境整改的热潮。比如,某公司因种种原因十多年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我们主动靠前了解情况,积极为企业反映实际问题,推动多年悬而未决的企业不动产权证问题彻底解决。
  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媒体朋友持续关注和宣传。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宋立清书记。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会后可以联系市社会主义学院,联系电话:58259006。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2位发布人,也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