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全力服务营商环境提升》新闻发布会

浏览:165


  发布会日期:
  2023年9月5日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年,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把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实现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营商环境改进提升。为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召开本场发布会。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薛洪利同志;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李沧分局负责人 矫恒涛同志;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崂山分局局长 王明菲同志;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 王建红同志。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薛洪利副局长介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开展基本情况。有请。
  薛洪利:
  各位媒体朋友:
  上午好!衷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下面,我代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介绍我局“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优化“六个环境”,积极打造“自然能办”服务品牌,深入推进“政通自然”“便捷自然”“高效自然”“活力自然”“法润自然”“宜商自然”六大专项提升行动,着力构建“要素保障有力,规划审批高效”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自然资源和规划全领域、全链条营商环境。
  一、创新三个工作机制,政企互动零距离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提升涉企政务服务能力,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创新三个工作机制,强化政企良性互动,全面了解对接企业、群众反映的土地规划领域营商环境各类问题,点对点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一是建立“自然能办”专线专办机制。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开通“自然能办”服务热线、监督热线,开展“处长接电话”活动,建立“专线接听、统一派单、依责办理、限时办结”工作机制,实现企业、群众诉求承接、转办、答复“全链条”“闭环式”办理,推动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国信中学项目落地等问题的解决。发布《青岛市土地规划领域营商环境需求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听取市场主体的意见和建议。对部分企业反映的不了解规划手续办理流程、项目房产手续不全无法进行转移登记等具体问题,全部分解责任,持续督办解决,努力打造“自然能办”服务金招牌。
  二是建立企业联络员机制。在充分调研市场主体需求基础上,创新建立企业联络员机制,首批向40个重点企业或项目一对一派出处级领导干部担任企业联络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想方设法为企业解决问题,当好“办事员”;为企业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规划方面的意见建议,当好“参谋员”;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法规政策指导,当好“宣传员”,不断提升服务的精准度和企业的满意度。
  三是建立省市重点项目土地报批专员制度。为解决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政策信息不对称、项目选址不明确等六类问题,建立重点项目土地报批专员制度。与用地单位负责人直接联络,减少中间层级和信息流失,对项目报批“一地一策”一揽子调度推动,存在问题协同各部门并联解决。一竿子插到底、一揽子管到底、一清单办到底,有效缩短项目手续办理周期,提高项目落地效率。目前青兰高速公路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项目、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等13个项目用地报卷已获批。其中,潍柴动力全球未来科技研发中心项目将实施电控零部件、燃料电池、固态锂电池等多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建立全球高端工业设计、中试、生产、推广应用生态圈,对推动我市全球人才集聚和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二、紧盯市场主体需求,政策赋能更精准
  把政策支撑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狠抓政策供给、政策落地,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一方面,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加强政策创新,保障政策供给。今年以来,聚焦企业最迫切、最急需的政策需求,累计研究出台政策16项,持续释放政策创新红利。针对事关项目落地、企业发展的用地空间、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关键事项,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6项措施”,其中包括“建设项目多部门联合选址”“持续推广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服务”等内容,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帮助企业发展、群众办事。针对控规调整,影响企业发展预期的客观情况,推动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范围内形成控规批准后不得随意修改、变更的共识,出台《青岛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管理规定》,分别明确各类型控规调整的内容和程序,进一步增强控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增强市场主体投资信心。针对打造更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的现实需求,动态调整了土地招拍挂出让条件“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明确禁止设置影响公平竞争的限制性、排他性条件等内容,确保土地招拍挂出让合规合法、有序高效实施,支持市场主体充分参与竞争,促进土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强化政策解读,推动政策落地。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政策解读会,对国土空间规划过渡期内规划保障、新增用地指标保障、耕地占补平衡、不动产登记服务等方面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进一步帮助企业把握政策内容,用好政策措施,服务企业发展。研究制作《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能办”服务手册》,向重点企业介绍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政策、“自然能办”企业办事高频事项服务指南等内容,让企业更清晰“如何办事”。联合市工商联,举办工商联首席政策官政策宣讲会,为60名工商联首席政策官解读土地征收等企业最关心关注的政策,现场为土地房屋产权人不一致、体育项目建设审批等实际问题提出解决路径。开展“法润自然”法规政策系列宣讲活动,举办“惠企赋能促发展”“不动产登记知识进万家”“城市更新产业用地政策及投融资模式法律实务讲座”等专题宣讲,提升土地规划领域营商环境政策宣传解读精准性,帮助企业吃透用活政策,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红利。
  三、坚持分级分类施策,破解难题见实效
  突出问题导向,将化解难题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解决一批企业、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对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常态化推动化解。针对重点建设项目、民生项目落地实施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成立“解难题”工作专班,定期到区(市)、企业调研走访,集中调度研究,梳理问题症结,提出工作路径,推动问题解决。今年来,对10个区(市)进行了全覆盖走访,各区(市)提出需要研究、协调、解决的事项44个。这些问题大多时间跨度大、涉及利益主体多、情况错综复杂,其中,市北区盐滩剩余片区“一地两证”问题、郑州路片区权属纠纷问题等15个问题已解决。特别是郑州路片区项目,我局坚持特事特办,会同市北区政府,创新性采用搁置争议、设立补偿安置资金共管账户的形式推动项目土地出让,最终该项目以线上价格“熔断”后线下“竞品质”成功出让土地。
  对群众办证难题,开展专项整治。启动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成立由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高标准制定实施方案,开展网格化大排查。截至8月31日,我市专项整治摸排阶段的工作已结束。全市144个街道100%完成摸排,共摸排1.84万个项目、涉及居民316万,将285个新摸排项目纳入专项整治台账、涉及居民10.96万户。另有44个上一轮转移登记率较低等项目,涉及1.9万余户,一并纳入此次专项整治继续推进个人产权证办理。我局坚持群众无过错即可办证,针对建设单位灭失、手续不完善、未缴纳税费等八类突出问题,打通各部门责任链条,用足用好各级政策,差别化提出指定责任主体、依法完善手续、实行“证缴分离”等处置措施,防止将企业责任转嫁成群众负担。截至8月31日,全市新纳入专项整治台账项目中,已有154个项目完成化解,涉及居民5.66万户,化解项目数量已过半,化解数量在全省位居首位。
  四、聚焦发展重要领域,项目落地有保障
  重点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我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自然资源要素精准高效供给,多措并举保障重点项目在我市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实施“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力做好规划空间保障,为推动建设项目落地,组织相关区市采用附图承诺的方式,预支规划规模6368亩,保障了地铁4号线、动投创新园一期等16个项目用地空间。实行允许不限数量的预支计划指标,用于保障急需落地的重点及民生项目,全市使用计划指标 1.7万亩,满足了小沽河、青兰高速等省市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二是加大土地供应力度。优先安排重点项目土地供应,坚持能供快供。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出让标准地84宗,5452亩。探索建立工业用地“供给-监管-退出”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实现工业用地利用管理系统化、精细化、动态化,为我市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化土地要素支撑,推动全市完成土地供应2.48万亩。
  三是拓展项目用地空间。以盘活挖潜存量土地为重要抓手,推进产业区域“二次创业”,引导优先使用批而未供用地、闲置地和低效片区腾空土地建设重点项目,推动土地存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今年以来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2.48万亩,低效片区新增腾空土地1.35万亩,为产业发展创造了用地空间。全市启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百日攻坚”行动,全面提升我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四是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能。制定第二批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建设工程免于审批范围由14类扩至24类;实行规划审批“告知承诺许可”“图证分离”及全流程“多测合一”,推动项目“拿地即可办证”。
  五是“三个一”定制服务保障重点项目落地。为省市重点项目建立一套信息台账和问题台账,为每个项目配备一位项目管家,提供从项目策划生成、前期工作到土地规划审批全过程的一整套定制服务,全力保障实施类项目按进度要求落地开工。推动虚拟现实创享中心、官路水库等423个省市重点实施类项目落地开工建设。
  五、赋能城市品质提升,规划引领促发展
  城市品质的提升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我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创新创业最优生态。
  一是强化工业用地控制线管理。针对我市工业用地布局分散、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较低、工业项目发展“同质化”等现实问题,加快编制工业用地布局专项规划,稳定城市近远期工业用地规模总量;分级明确工业用地用途转换正负面清单,严格用途管控;按照“基本规模不减少、产业布局更合理”的原则,实施工业用地“占补平衡”,严格工业用地控制线管理,保障产业发展空间。
  二是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统筹优化公共服务设施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用地比例由8%提高至10.5%,保障医疗、教育、文化、社区、停车等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供给。针对停车设施规划建设有关问题,对标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学习借鉴先进做法,深入一线进行现场调研,找准停车难题症结根源,系统研究提出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推进停车资源开放联网共享、优化路内停车设置、加大停车管理力度等对策及建议,从停车场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土地供应、不动产登记等一系列方面做好停车设施要素保障,加快我市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多措并举缓解停车难题。
  三是加强城市设计引领。聚焦城市更新建设,开展张村河区域城市设计,国际公开招标,市区两级一体化推动,邀请国际顶级专家团队共同参与,携力将张村河片区打造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窗口示范区。完成李村河(张村河)下游、重庆路高架城市设计,打造绿色休闲健身长廊和生态环保“腰带”,建设城市迎宾大道门户形象。建立社区规划师工作机制,征集了22家设计单位、252位设计师组成的39个社区规划师团队下沉社区,为八大湖街道、湖岛街道等31个街道提供社区规划师服务,助力打造美丽家园。
  六、推进便民利民创新实践,登记改革惠民企
  财产登记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企业和群众重大财产安全,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我局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登记质效,着力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为企业群众营造温馨便捷的服务环境。
  一是全面推广不动产“带押过户”。为有效解决存量房交易过户中“转贷”办理时间长、资金负担重、交易效率低等问题,创新开展不动产登记存量房“带押过户”服务。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在原按揭抵押权不解除情况下,房屋买卖双方可直接办理住房所有权转移登记。自4月该业务常态化推广以来至8月底,共办理存量房“带押过户”业务287笔,抵押总金额8.6亿元,业务范围遍及全市域。
  二是实行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与税务、财政、银联系统建立联动机制,推动业务系统集成,企业和群众扫一次码即可缴清不动产登记涉及的各项税费,改变以往税和费分别缴纳的情况,提高了企业和群众不动产登记便捷度。
  三是扩大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服务范围。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服务范围在原来的26项登记业务基础上,新增存量房赠与、抵押期间夫妻更名等19种不动产登记小类,更多不动产登记业务在全市范围跨地界、无差别办理。
  营商环境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下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开展好“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全力打造“自然能办”服务品牌,真正把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打造成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新高地,为青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动力、聚活力、育潜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再立新功!
  谢谢!
  主持人:
  感谢薛洪利副局长的发布介绍。现在进入媒体提问环节。请媒体朋友就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记者:
  据了解,不久前,贵局建立了企业联络员机制,搭建政企沟通“桥梁”,让服务更加贴心便捷,请问,在接下来的实际工作中,如何充分发挥企业联络员的作用,更好服务于企业发展?谢谢。
  薛洪利:
  十分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注。
  建立企业联络员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在我局走深走实的一项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共收集企业反映问题164个,已解决的问题6个,其余158个问题正在有序推进办理中。
  为充分发挥企业联络员作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我局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有求必应、无事不扰。采取“全程跟进、实时反馈、马上解决”的动态模式提供全链条保姆式服务,随叫随到,为企业送上急需管用的好政策,践行“一线工作法”积极破解企业发展遇到的难题。
  二是督查问效、清单推进。局分管领导定期调度企业联络员工作开展情况,对企业重大事项和棘手问题,由局重点项目服务专员办公室列出清单,实行部门联动,接力处置,一周内必须有反馈、拿出解决举措,必要时上党组会顶格推进,以常态化调度督导确保工作落实、效果显现。
  三是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强化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 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对担当负责、做出实绩、表现突出的企业联络员选树典型、大力宣扬;对不担当不作为、造成不良影响的,该问责的问责、该调整的调整,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同时,在服务企业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以制度固定下来,不断完善,形成长效机制。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打造“自然能办”服务品牌,构建“要素保障有力,规划审批高效”服务体系,以更多“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不断提高服务市场主体能力,助推我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众网 记者:
  李沧区是全市城市更新的主战场,2023年上半年各重点低效片区推进取得明显效果。能否介绍下市自规局在服务保障李沧重点低效片区推进中都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矫恒涛:
  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作为青岛城市更新主战场,李沧区北客站及周边区域、世博园及周边区域和楼山区域的青钢片区、碱厂片区、瑞金路片区,都纳入全市城市更新重点低效片区范围。按照全市城市更新三年攻坚行动总体部署和要求:
  一是通过国际招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等方式科学编制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为片区建设、项目落地提供规划依据,为广大市民创造环境优美、尺度宜人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如青钢片区已经开工建设的文化公园,碱厂片区结合老胶济铁路设置、即将实施的“十字绿轴”,北站核心区结合站前广场设置的“活力云环”等。
  二是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创新开展城市规划和产业策划同步编制,一体化研究,增强了城市规划的可实施性,确保更多优质、高端资源的导入。如北站核心区东西广场地下空间商业开发项目和已签约的合生汇项目,世博园片区正在招商洽谈的王府井商业项目等。
  三是前瞻性、高标准配建各项市政和公服配套设施,并先行组织实施,确保更多优质文化、教育、医疗资源落地,不断提升片区品质和城市价值。目前三大低效片区已有16条道路陆续开工建设,碱厂片区筒仓艺术中心即将开工,青钢片区幼儿园、小学已经开工建设,五十八中北校区已经完成签约。
  四是通过实施“管家式服务”“图证分离”“承诺许可”等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截止目前,已完成李沧区重点低效片区47个项目的土地、规划手续办理,约占三年攻坚行动总任务量的65%。
  下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总体要求,结合“自然能办”服务品牌创建,围绕项目落地、功能完善、产业升级等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和规划服务工作,为实现重点低效片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谢谢。
  齐鲁法制网 记者:
  崂山区张村河片区拆迁前是青岛主城规模最大的“城中村”,这个区域的建设对青岛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023年张村河低效片区城市建设不断蝶变焕新,能否介绍下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张村河片区工作开展情况?谢谢。
  王明菲: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为高标准推进张村河片区开发建设,围绕“自然能办”服务品牌打造,我局统筹推进张村河片区城市设计,盘活低效用地,奋力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打头阵、蹚新路、谱新篇,助力崂山焕新“蝶变”。
  一是新一轮城市设计方案评审活动结果出炉。8月31日,由孟建民院士领衔的专家评审团,从5家顶级设计机构提交的方案中,评选出3个最具创意、最能体现青岛特色和崂山形象、又兼具落地实施性的城市设计方案。下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崂山区政府将在优胜城市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整个片区的规划设计进行全面优化提升,将张村河片区真正打造成为生态之城、幸福之城、未来之城。
  二是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对整个区域的生境网络进行分析和认知,形成基于生态基础上的开发建设。强调“蓝、绿、文”三脉的共生交融,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加强对“公园+”场景营造。打造崂山文化特色传承示范,将本土传统形式和现代化相结合。目前,张村河综合治理工程示范段开工建设。
  三是片区提级管理。全市率先试点总师制度,院士总师团队进驻崂山,增速提质优化营商环境,成立市区一体化专班,强化专班服务,每周召开区局专题会议,目前已对40余项议题进行提级审查,项目运作效率明显提高。
  四是强化配套先行。将融合城市色彩、公服设施、产业策划等10个专项研究成果,对片区规划设计进行全面深化整合,合理布局文教卫体等公共服务设施。目前,海洋大学附属学校、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优质教育、医疗配套及株洲路、合肥路等道路规划审批,崂山区人民医院、文化艺术馆群正在进行方案征集。
  五是产城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虚拟现实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城市设计已通过市级层面审议。通过承诺许可、图证分离、模拟审批和压茬土地手续等方式,护航产业发展,为创想中心等总投资774.7亿元的97个重点项目提供管家服务,推进12个安置区高标准设计。
  下步,我局将紧盯城市空间有机更新,持续加强要素保障,深化“自然能办”服务品牌建设,助力崂山区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示范窗口区。
  青岛财经日报 记者:
  今年我市在不动产登记服务方面有什么提升措施?谢谢。
  王建红: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聚焦打造“青易登”服务品牌,我市持续提升不动产登记效率和便民利企服务水平,推动实现营商环境、作风能力、发展质量“三个大提升”。
  在提升登记服务效率方面,实现全部登记业务2个工作日办结,98%业务“即时办结”。逐步扩大系统辅助审核登簿范围,实现46项不动产登记事项“秒批办结”。将更多登记类型纳入“全市通办”,服务事项由原有的26项增加至45项。
  在优化税费缴纳便利度方面,推行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服务将所需缴纳的登记费、税费合并为一笔支付订单,企业群众只需要扫一次码或刷一次卡即可完成支付。支付成功后,系统实时将资金分别清分至国库和财政专户,实现不动产登记费、税费“前台一次收缴,后台自动清分入账(库)”。
  在惠企利民服务改革方面,积极稳妥开展存量房“带押过户”,提供“双预告”等服务模式满足交易各方需求,引入“公证提存”强化购房资金安全;推行“交房即可办证”手机端办理,为新建房屋转移登记提供更便捷的网上申请服务;将遗产管理人制度引入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登记,改变以往群众办理非公证继承登记全体继承人均须到场的情况,进一步简化不动产继承(受遗赠)登记业务办事环节。
  主持人:
  感谢王主任,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其他要采访需求的,请会后联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系电话:83893721。
  本场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发布会日期:
  2023年9月5日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年,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把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实现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营商环境改进提升。为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召开本场发布会。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薛洪利同志;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李沧分局负责人 矫恒涛同志;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崂山分局局长 王明菲同志;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 王建红同志。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薛洪利副局长介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开展基本情况。有请。
  薛洪利:
  各位媒体朋友:
  上午好!衷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下面,我代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介绍我局“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优化“六个环境”,积极打造“自然能办”服务品牌,深入推进“政通自然”“便捷自然”“高效自然”“活力自然”“法润自然”“宜商自然”六大专项提升行动,着力构建“要素保障有力,规划审批高效”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自然资源和规划全领域、全链条营商环境。
  一、创新三个工作机制,政企互动零距离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提升涉企政务服务能力,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创新三个工作机制,强化政企良性互动,全面了解对接企业、群众反映的土地规划领域营商环境各类问题,点对点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一是建立“自然能办”专线专办机制。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开通“自然能办”服务热线、监督热线,开展“处长接电话”活动,建立“专线接听、统一派单、依责办理、限时办结”工作机制,实现企业、群众诉求承接、转办、答复“全链条”“闭环式”办理,推动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国信中学项目落地等问题的解决。发布《青岛市土地规划领域营商环境需求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听取市场主体的意见和建议。对部分企业反映的不了解规划手续办理流程、项目房产手续不全无法进行转移登记等具体问题,全部分解责任,持续督办解决,努力打造“自然能办”服务金招牌。
  二是建立企业联络员机制。在充分调研市场主体需求基础上,创新建立企业联络员机制,首批向40个重点企业或项目一对一派出处级领导干部担任企业联络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想方设法为企业解决问题,当好“办事员”;为企业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规划方面的意见建议,当好“参谋员”;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法规政策指导,当好“宣传员”,不断提升服务的精准度和企业的满意度。
  三是建立省市重点项目土地报批专员制度。为解决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政策信息不对称、项目选址不明确等六类问题,建立重点项目土地报批专员制度。与用地单位负责人直接联络,减少中间层级和信息流失,对项目报批“一地一策”一揽子调度推动,存在问题协同各部门并联解决。一竿子插到底、一揽子管到底、一清单办到底,有效缩短项目手续办理周期,提高项目落地效率。目前青兰高速公路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项目、青特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等13个项目用地报卷已获批。其中,潍柴动力全球未来科技研发中心项目将实施电控零部件、燃料电池、固态锂电池等多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建立全球高端工业设计、中试、生产、推广应用生态圈,对推动我市全球人才集聚和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二、紧盯市场主体需求,政策赋能更精准
  把政策支撑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狠抓政策供给、政策落地,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一方面,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加强政策创新,保障政策供给。今年以来,聚焦企业最迫切、最急需的政策需求,累计研究出台政策16项,持续释放政策创新红利。针对事关项目落地、企业发展的用地空间、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关键事项,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6项措施”,其中包括“建设项目多部门联合选址”“持续推广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服务”等内容,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帮助企业发展、群众办事。针对控规调整,影响企业发展预期的客观情况,推动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范围内形成控规批准后不得随意修改、变更的共识,出台《青岛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管理规定》,分别明确各类型控规调整的内容和程序,进一步增强控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增强市场主体投资信心。针对打造更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的现实需求,动态调整了土地招拍挂出让条件“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明确禁止设置影响公平竞争的限制性、排他性条件等内容,确保土地招拍挂出让合规合法、有序高效实施,支持市场主体充分参与竞争,促进土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强化政策解读,推动政策落地。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政策解读会,对国土空间规划过渡期内规划保障、新增用地指标保障、耕地占补平衡、不动产登记服务等方面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进一步帮助企业把握政策内容,用好政策措施,服务企业发展。研究制作《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能办”服务手册》,向重点企业介绍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政策、“自然能办”企业办事高频事项服务指南等内容,让企业更清晰“如何办事”。联合市工商联,举办工商联首席政策官政策宣讲会,为60名工商联首席政策官解读土地征收等企业最关心关注的政策,现场为土地房屋产权人不一致、体育项目建设审批等实际问题提出解决路径。开展“法润自然”法规政策系列宣讲活动,举办“惠企赋能促发展”“不动产登记知识进万家”“城市更新产业用地政策及投融资模式法律实务讲座”等专题宣讲,提升土地规划领域营商环境政策宣传解读精准性,帮助企业吃透用活政策,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红利。
  三、坚持分级分类施策,破解难题见实效
  突出问题导向,将化解难题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解决一批企业、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对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常态化推动化解。针对重点建设项目、民生项目落地实施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成立“解难题”工作专班,定期到区(市)、企业调研走访,集中调度研究,梳理问题症结,提出工作路径,推动问题解决。今年来,对10个区(市)进行了全覆盖走访,各区(市)提出需要研究、协调、解决的事项44个。这些问题大多时间跨度大、涉及利益主体多、情况错综复杂,其中,市北区盐滩剩余片区“一地两证”问题、郑州路片区权属纠纷问题等15个问题已解决。特别是郑州路片区项目,我局坚持特事特办,会同市北区政府,创新性采用搁置争议、设立补偿安置资金共管账户的形式推动项目土地出让,最终该项目以线上价格“熔断”后线下“竞品质”成功出让土地。
  对群众办证难题,开展专项整治。启动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成立由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高标准制定实施方案,开展网格化大排查。截至8月31日,我市专项整治摸排阶段的工作已结束。全市144个街道100%完成摸排,共摸排1.84万个项目、涉及居民316万,将285个新摸排项目纳入专项整治台账、涉及居民10.96万户。另有44个上一轮转移登记率较低等项目,涉及1.9万余户,一并纳入此次专项整治继续推进个人产权证办理。我局坚持群众无过错即可办证,针对建设单位灭失、手续不完善、未缴纳税费等八类突出问题,打通各部门责任链条,用足用好各级政策,差别化提出指定责任主体、依法完善手续、实行“证缴分离”等处置措施,防止将企业责任转嫁成群众负担。截至8月31日,全市新纳入专项整治台账项目中,已有154个项目完成化解,涉及居民5.66万户,化解项目数量已过半,化解数量在全省位居首位。
  四、聚焦发展重要领域,项目落地有保障
  重点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我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自然资源要素精准高效供给,多措并举保障重点项目在我市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实施“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力做好规划空间保障,为推动建设项目落地,组织相关区市采用附图承诺的方式,预支规划规模6368亩,保障了地铁4号线、动投创新园一期等16个项目用地空间。实行允许不限数量的预支计划指标,用于保障急需落地的重点及民生项目,全市使用计划指标 1.7万亩,满足了小沽河、青兰高速等省市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二是加大土地供应力度。优先安排重点项目土地供应,坚持能供快供。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出让标准地84宗,5452亩。探索建立工业用地“供给-监管-退出”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实现工业用地利用管理系统化、精细化、动态化,为我市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化土地要素支撑,推动全市完成土地供应2.48万亩。
  三是拓展项目用地空间。以盘活挖潜存量土地为重要抓手,推进产业区域“二次创业”,引导优先使用批而未供用地、闲置地和低效片区腾空土地建设重点项目,推动土地存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今年以来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2.48万亩,低效片区新增腾空土地1.35万亩,为产业发展创造了用地空间。全市启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百日攻坚”行动,全面提升我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四是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能。制定第二批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建设工程免于审批范围由14类扩至24类;实行规划审批“告知承诺许可”“图证分离”及全流程“多测合一”,推动项目“拿地即可办证”。
  五是“三个一”定制服务保障重点项目落地。为省市重点项目建立一套信息台账和问题台账,为每个项目配备一位项目管家,提供从项目策划生成、前期工作到土地规划审批全过程的一整套定制服务,全力保障实施类项目按进度要求落地开工。推动虚拟现实创享中心、官路水库等423个省市重点实施类项目落地开工建设。
  五、赋能城市品质提升,规划引领促发展
  城市品质的提升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我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创新创业最优生态。
  一是强化工业用地控制线管理。针对我市工业用地布局分散、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较低、工业项目发展“同质化”等现实问题,加快编制工业用地布局专项规划,稳定城市近远期工业用地规模总量;分级明确工业用地用途转换正负面清单,严格用途管控;按照“基本规模不减少、产业布局更合理”的原则,实施工业用地“占补平衡”,严格工业用地控制线管理,保障产业发展空间。
  二是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统筹优化公共服务设施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用地比例由8%提高至10.5%,保障医疗、教育、文化、社区、停车等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供给。针对停车设施规划建设有关问题,对标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学习借鉴先进做法,深入一线进行现场调研,找准停车难题症结根源,系统研究提出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推进停车资源开放联网共享、优化路内停车设置、加大停车管理力度等对策及建议,从停车场建设、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土地供应、不动产登记等一系列方面做好停车设施要素保障,加快我市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多措并举缓解停车难题。
  三是加强城市设计引领。聚焦城市更新建设,开展张村河区域城市设计,国际公开招标,市区两级一体化推动,邀请国际顶级专家团队共同参与,携力将张村河片区打造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窗口示范区。完成李村河(张村河)下游、重庆路高架城市设计,打造绿色休闲健身长廊和生态环保“腰带”,建设城市迎宾大道门户形象。建立社区规划师工作机制,征集了22家设计单位、252位设计师组成的39个社区规划师团队下沉社区,为八大湖街道、湖岛街道等31个街道提供社区规划师服务,助力打造美丽家园。
  六、推进便民利民创新实践,登记改革惠民企
  财产登记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企业和群众重大财产安全,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我局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登记质效,着力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为企业群众营造温馨便捷的服务环境。
  一是全面推广不动产“带押过户”。为有效解决存量房交易过户中“转贷”办理时间长、资金负担重、交易效率低等问题,创新开展不动产登记存量房“带押过户”服务。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在原按揭抵押权不解除情况下,房屋买卖双方可直接办理住房所有权转移登记。自4月该业务常态化推广以来至8月底,共办理存量房“带押过户”业务287笔,抵押总金额8.6亿元,业务范围遍及全市域。
  二是实行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与税务、财政、银联系统建立联动机制,推动业务系统集成,企业和群众扫一次码即可缴清不动产登记涉及的各项税费,改变以往税和费分别缴纳的情况,提高了企业和群众不动产登记便捷度。
  三是扩大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服务范围。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服务范围在原来的26项登记业务基础上,新增存量房赠与、抵押期间夫妻更名等19种不动产登记小类,更多不动产登记业务在全市范围跨地界、无差别办理。
  营商环境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下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开展好“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全力打造“自然能办”服务品牌,真正把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打造成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新高地,为青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动力、聚活力、育潜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再立新功!
  谢谢!
  主持人:
  感谢薛洪利副局长的发布介绍。现在进入媒体提问环节。请媒体朋友就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记者:
  据了解,不久前,贵局建立了企业联络员机制,搭建政企沟通“桥梁”,让服务更加贴心便捷,请问,在接下来的实际工作中,如何充分发挥企业联络员的作用,更好服务于企业发展?谢谢。
  薛洪利:
  十分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注。
  建立企业联络员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在我局走深走实的一项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共收集企业反映问题164个,已解决的问题6个,其余158个问题正在有序推进办理中。
  为充分发挥企业联络员作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我局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有求必应、无事不扰。采取“全程跟进、实时反馈、马上解决”的动态模式提供全链条保姆式服务,随叫随到,为企业送上急需管用的好政策,践行“一线工作法”积极破解企业发展遇到的难题。
  二是督查问效、清单推进。局分管领导定期调度企业联络员工作开展情况,对企业重大事项和棘手问题,由局重点项目服务专员办公室列出清单,实行部门联动,接力处置,一周内必须有反馈、拿出解决举措,必要时上党组会顶格推进,以常态化调度督导确保工作落实、效果显现。
  三是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强化实干实绩的鲜明导向, 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对担当负责、做出实绩、表现突出的企业联络员选树典型、大力宣扬;对不担当不作为、造成不良影响的,该问责的问责、该调整的调整,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同时,在服务企业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以制度固定下来,不断完善,形成长效机制。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打造“自然能办”服务品牌,构建“要素保障有力,规划审批高效”服务体系,以更多“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不断提高服务市场主体能力,助推我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众网 记者:
  李沧区是全市城市更新的主战场,2023年上半年各重点低效片区推进取得明显效果。能否介绍下市自规局在服务保障李沧重点低效片区推进中都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矫恒涛:
  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作为青岛城市更新主战场,李沧区北客站及周边区域、世博园及周边区域和楼山区域的青钢片区、碱厂片区、瑞金路片区,都纳入全市城市更新重点低效片区范围。按照全市城市更新三年攻坚行动总体部署和要求:
  一是通过国际招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等方式科学编制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为片区建设、项目落地提供规划依据,为广大市民创造环境优美、尺度宜人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如青钢片区已经开工建设的文化公园,碱厂片区结合老胶济铁路设置、即将实施的“十字绿轴”,北站核心区结合站前广场设置的“活力云环”等。
  二是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创新开展城市规划和产业策划同步编制,一体化研究,增强了城市规划的可实施性,确保更多优质、高端资源的导入。如北站核心区东西广场地下空间商业开发项目和已签约的合生汇项目,世博园片区正在招商洽谈的王府井商业项目等。
  三是前瞻性、高标准配建各项市政和公服配套设施,并先行组织实施,确保更多优质文化、教育、医疗资源落地,不断提升片区品质和城市价值。目前三大低效片区已有16条道路陆续开工建设,碱厂片区筒仓艺术中心即将开工,青钢片区幼儿园、小学已经开工建设,五十八中北校区已经完成签约。
  四是通过实施“管家式服务”“图证分离”“承诺许可”等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截止目前,已完成李沧区重点低效片区47个项目的土地、规划手续办理,约占三年攻坚行动总任务量的65%。
  下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总体要求,结合“自然能办”服务品牌创建,围绕项目落地、功能完善、产业升级等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和规划服务工作,为实现重点低效片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谢谢。
  齐鲁法制网 记者:
  崂山区张村河片区拆迁前是青岛主城规模最大的“城中村”,这个区域的建设对青岛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023年张村河低效片区城市建设不断蝶变焕新,能否介绍下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张村河片区工作开展情况?谢谢。
  王明菲: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为高标准推进张村河片区开发建设,围绕“自然能办”服务品牌打造,我局统筹推进张村河片区城市设计,盘活低效用地,奋力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打头阵、蹚新路、谱新篇,助力崂山焕新“蝶变”。
  一是新一轮城市设计方案评审活动结果出炉。8月31日,由孟建民院士领衔的专家评审团,从5家顶级设计机构提交的方案中,评选出3个最具创意、最能体现青岛特色和崂山形象、又兼具落地实施性的城市设计方案。下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崂山区政府将在优胜城市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整个片区的规划设计进行全面优化提升,将张村河片区真正打造成为生态之城、幸福之城、未来之城。
  二是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对整个区域的生境网络进行分析和认知,形成基于生态基础上的开发建设。强调“蓝、绿、文”三脉的共生交融,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加强对“公园+”场景营造。打造崂山文化特色传承示范,将本土传统形式和现代化相结合。目前,张村河综合治理工程示范段开工建设。
  三是片区提级管理。全市率先试点总师制度,院士总师团队进驻崂山,增速提质优化营商环境,成立市区一体化专班,强化专班服务,每周召开区局专题会议,目前已对40余项议题进行提级审查,项目运作效率明显提高。
  四是强化配套先行。将融合城市色彩、公服设施、产业策划等10个专项研究成果,对片区规划设计进行全面深化整合,合理布局文教卫体等公共服务设施。目前,海洋大学附属学校、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优质教育、医疗配套及株洲路、合肥路等道路规划审批,崂山区人民医院、文化艺术馆群正在进行方案征集。
  五是产城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虚拟现实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城市设计已通过市级层面审议。通过承诺许可、图证分离、模拟审批和压茬土地手续等方式,护航产业发展,为创想中心等总投资774.7亿元的97个重点项目提供管家服务,推进12个安置区高标准设计。
  下步,我局将紧盯城市空间有机更新,持续加强要素保障,深化“自然能办”服务品牌建设,助力崂山区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示范窗口区。
  青岛财经日报 记者:
  今年我市在不动产登记服务方面有什么提升措施?谢谢。
  王建红: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聚焦打造“青易登”服务品牌,我市持续提升不动产登记效率和便民利企服务水平,推动实现营商环境、作风能力、发展质量“三个大提升”。
  在提升登记服务效率方面,实现全部登记业务2个工作日办结,98%业务“即时办结”。逐步扩大系统辅助审核登簿范围,实现46项不动产登记事项“秒批办结”。将更多登记类型纳入“全市通办”,服务事项由原有的26项增加至45项。
  在优化税费缴纳便利度方面,推行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服务将所需缴纳的登记费、税费合并为一笔支付订单,企业群众只需要扫一次码或刷一次卡即可完成支付。支付成功后,系统实时将资金分别清分至国库和财政专户,实现不动产登记费、税费“前台一次收缴,后台自动清分入账(库)”。
  在惠企利民服务改革方面,积极稳妥开展存量房“带押过户”,提供“双预告”等服务模式满足交易各方需求,引入“公证提存”强化购房资金安全;推行“交房即可办证”手机端办理,为新建房屋转移登记提供更便捷的网上申请服务;将遗产管理人制度引入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登记,改变以往群众办理非公证继承登记全体继承人均须到场的情况,进一步简化不动产继承(受遗赠)登记业务办事环节。
  主持人:
  感谢王主任,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其他要采访需求的,请会后联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系电话:83893721。
  本场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