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向党 医心为民”2023年青岛市医师行业典型代表媒体见面会第三场:健康守门人

浏览:173

 
  发布会日期:
  2023年8月18日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医心向党 医心为民”2023年青岛市医师行业典型代表媒体见面会。
  首先我介绍一下本场的四位医师代表:
  青岛市李沧区沧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主任 蓝孝钏医生;
  青岛市崂山区北宅卫生院副院长 刘军医生;
  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周兆敬医生;
  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山色峪社区联合卫生室负责人 孙黎明医生。
  欢迎四位的莅临。
  下面,我们看一个短片。
  下面有请四位医师代表依次进行自我介绍。首先,请蓝孝钏医生。
  蓝孝钏:大家好,我是蓝孝钏,来自李沧区沧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全科门诊负责人。在基层从事全科诊疗工作20余年。现主要从事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管理、家庭医生签约、三高一慢等工作。针对社区居民及家庭开展常见病、慢性病的基本诊疗及健康管理、生活方式的干预指导。
  作为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总负责人,近期主要在中心开展了医防流程改造,打造了公卫医疗慢病管理无感融合门诊。实行规范管理,注重家庭医生个性化履约服务,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我们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在2023年第四届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大会中获得“健康守门人——家医榜样”称号。我带领的家医团队签约2000人,以慢性病和重点人群为主。我的团队每年服务辖区居民1.5万余人次,建立家庭医生联系微信群服务1300余人,每年为签约患者预约上级住院及大型检查100余人次,接受患者的微信和电话咨询2000余人次。除常规巡诊及家庭病床服务外,下班后主动入户为行动不便及急症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近60人次。我个人先后获得山东省齐鲁基层名医,首届岛城基层名医,青岛市“卫生计生系统岗位技术能手”“全国百佳健康守门人”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也督促和激励着我今后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谢谢。
  主持人:感谢。下面有请刘军副院长。
  刘军:大家好。我叫刘军,来自崂山区北宅卫生院,是一名副主任医师,扎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27年,始终以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作为努力方向。
  一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健康社区样板。我带领家庭医生团队从“大卫生、大健康”出发,开展“健康北宅”项目,精准解决群众就医诉求。作为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我和队员们一起走进社区、走进居民家中,把健康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和居民的热炕头。近三年,共免费入户巡诊186人次,免费骨密度筛查4000人次,免费口腔检查1.2万人次,免费眼底筛查1.6万人次,举办健康教育大讲堂65场,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做好居民的健康管家。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六个拓展三个延伸”“四送四进四提升”等活动,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免费发放降压、降糖药物,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为不同人群提供健康评估、体检报告解读、健康咨询等服务,同时宣传健康知识,引导大家践行科学的健康行为,当好辖区居民和企业职工的“健康管家”。
  谢谢。
  主持人:感谢刘军副院长。有请周兆敬主任。
  周兆敬:大家好。我是来自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周兆敬。我自2000年参加工作后一直在基层工作,现任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负责中心的全面工作。
  灵山岛是中国北方第一高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落于灵山岛内,为改善灵山岛基本医疗保障落后的局面,2018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卫生健康局选聘6名医务人员,成立了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筹备组,我是筹备组的组长。我和同事们结合海岛的实际情况,经过艰苦筹建,不断完善科室建设,持续加强医护专业能力提升,现已具备完善的海岛医疗保障服务能力。中心工作人员从筹建时的6人增加到现在的23人,医疗服务项目涉及全科医学、内、外科、中医药、精神卫生等专业,业务范围从最初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扩展至中医药服务、健康证办理、住院服务以及医疗转运保障等。工作轨迹不仅遍布全岛,还延伸到灵山岛周边海域。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下面有请孙黎明主任介绍。
  孙黎明:大家好,我是孙黎明,是一名集体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内科主治医师,共产党员。自2011年至今已在城阳区夏庄街道山色峪社区联合卫生室工作十余年,担任卫生室负责人。先后荣获城阳区工人先锋、优秀医师等荣誉称号。2022年,中央电视台17频道以山东青岛:“心理健康服务走进乡村”为题播出专访报道。
  山色峪社区地处城阳夏庄东部偏远山区,原来居民看病十分不便。现在以我为代表的家庭医生团队,被山里人亲切地称为“山村120”。作为一名家庭医生,为了糖尿病患者空腹来卫生室测血糖后能够早点回家吃饭,从去年开始,我由早晨8点上班改为7点。工作中我不仅肩负着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还承担社区居民的公共卫生工作,负责村民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的随访管理工作。日常工作中,免费为村民测血压、测血糖,科普健康知识,开展健康教育。定期为行动不便的患者上门开展服务。
  多年来,我始终心怀“仁爱之心”,充分发挥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践行着医者初心和使命担当,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会义无反顾地冲到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线,真正做到了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默默奉献,当好山区居民身体健康的守门人。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四位代表的介绍。本场是健康守门人篇,所以也想请这四位代表谈一谈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哪一件事情能够让您印象最深,或者是能够对您影响最大的一件事。
  下面有请蓝主任。
  蓝孝钏: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的付出,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有一件小事,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很暖。2018年辖区的于大爷,从重庆退休后回到青岛老家租房住,儿女都不在身边,到中心就诊后发现患有糖尿病,我们给他建立档案进行管理,留下了电话微信。于大爷和老伴有时会打电话给我,我会远程指导他测血压、测血糖。一天早晨还没上班,就接到于大爷老伴的电话,说于大爷早晨突然站不起来,说话也不利索,由于儿女远在外地,老人第一反应就是打给我。通过老人的描述,我初步判断为脑卒中,就嘱咐老人别乱动,并立即赶到老人家里,经过进一步检查后,判断老人急需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在征得老人同意后,我马上打了“120”,并为其联系好了上级医联体医院床位,还在住院期间进行了随访。由于发现和转诊及时,于大爷堵塞的血管得到了及时溶栓取栓,没有留下严重的并发症。出院后因需要继续康复,于大爷就回到了重庆。
  原来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一年半后的一天,一个小伙子突然来到诊室,说外面有个老人找我,我出来一看,是于大爷老伴在几个孩子陪同下专门过来感谢我。于大爷中风后就回重庆了,这次回来处理事情,专门让孩子陪同过来感谢我。跟老人告别的时候正好临近傍晚,老人、孩子、日落相伴的场景,真的让我感到很温暖。我觉得这就是双向奔赴的医患关系。基层的工作虽然平凡繁琐,但也能够得到居民的认可,收获我们自己的成就和满足。我们既能够做到对常见病进行诊治,也能够对急危症做到早发现、早转诊,使其得到早治疗,这就是我们家庭医生的意义。
  谢谢。
  主持人:有请刘军主任。
  刘军:工作27年来,有很多难忘的事情,但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北宅卫生院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20年如一日为山区群众免费巡诊的事情。
  北宅街道地处山区,2004年,北宅卫生院组建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针对辖区地处偏远、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提供免费入户巡诊服务。历经20年的志愿服务发展,红马甲队员由最初的5人陆续增加到67人,巡诊服务对象由最初的残疾人和老年人扩面到低保户、失能患者,巡诊内容也从最初的量血压、测血糖扩增到健康评估与指导、B超、心电图、中医理疗技术等内容。20年间,参与巡诊的医务人员约9600人次,服务患者约7200人次,减免服务对象巡诊费用约50万元。让有需求的群众在家里就能享受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年间,红马甲这一志愿服务不仅没有褪色,而且越来越鲜艳。从北宅街道扩展到崂山全区,从单纯志愿服务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简单的查体到全方位的健康保障,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已走向常态化、制度化,必将有更多群众受益。
  谢谢。
  主持人:有请周兆敬主任。
  周兆敬:在职业生涯中,到目前为止印象最深就是上岛工作以后的经历。因为海岛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座孤岛上,去筹备升级改建一个新的医院,对自己是一个挑战。从最初的房屋简陋、缺医少药、医疗设备严重不足,到房屋改造、科室布局、补充人员、配备各种医疗设备,从头开始和同事们一起脚踏实地做好工作。海岛的每一项医疗服务升级,都会留下难忘的记忆。
  为解决急危重症病人转诊难题,我们与西岸新区皓翔海上救援队建立了“陆岛统筹”联动,与青岛市120急救中心建立了直升机绿色转诊通道,构筑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海陆空”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建立以后,印象最为深刻、难忘的就是2021年7月28日,灵山岛内有位姓张的大爷因急腹症、尿路结石,在岛内医院进行处置后,症状未得到有效缓解,急需出岛治疗。当时受“烟花”台风影响,海上刮起了9级阵风,救援船舶无法出航转诊。我们立即对接青岛市120急救中心、西海岸新区急救中心,启动了直升机救援,将患者安全转至岛外医院治疗。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让海岛居民就医转诊得到了保障,六年来全岛累计完成转诊38人次,为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争取了时间。
  现在,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是一处医药齐全、设备优良,集中西医结合、医防融合为一体的一级综合医院,能够满足海岛居民的就医需求。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灵山岛已不再是卫生健康服务的“荒岛”,而是一个承载着生命之光的“绿色之岛”。
  谢谢。
  主持人:感谢周兆敬主任。下面有请孙黎明主任。
  孙黎明:记得是在5年前,我们本村的一位居民,因为患有肠癌,在医院做了手术切除,但术后因为身体体质比较差,腹部伤口一直没有愈合,之后又伴有癌细胞转移,最终决定回家保守治疗。出院到家后,患者后续的伤口换药、输液支持治疗成了难题。家属第一时间找到我,我到患者家里了解病情后,制定了后续治疗方案,指导家属患者的日常护理。后来我每天到他家里给他输液治疗,伤口换药,更换导尿管。每一次到他家里去,他都会用微弱的语气给家里人说“给小孙倒水”,让我先坐坐歇一歇,你能看到他那种带有渴望和感激的眼神。有一天我因为门诊患者比较多,晚去了一个多小时。到了以后,家属对我说:“你哥哥在床上不停的念叨,小孙怎么还不来,小孙怎么还不来”。听到这,我在想,这或许是对生命的渴望又或者是对我的信任吧,我没有理由不把病人当亲人。
  其实像这样的事情,在工作中还有很多很多。我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家庭医生,是居民身体健康的“晴雨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乡村医生,我必须要求自己做到急患者所需,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患者,用这一份热情和执着,做到“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为乡亲们筑好守好健康阵地。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孙主任。下面的时间请媒体朋友们围绕这个篇章的主题提问,提问前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现在请提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请问蓝孝钏主任,作为一名健康守门人,怎么在基层落实好“健康中国”工作,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
  蓝孝钏:谢谢您的提问。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我们在落实“健康中国”目标、做好居民健康管理中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因为我们是对辖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掌握最全面的,从妇女怀孕在中心建册开始,到新生儿出生打疫苗、普通门诊就诊、慢病的管理筛查、疾病终末期的家庭病床和死亡证明开具,这些都在我们的工作范围。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系统性地做好居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拓宽医共体合作范围和服务深度,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强化患者自我管理意识。特别是要做好居民的慢性病管理,重点落实好青岛市办实事“三高一慢”工作。基层是最适合、最能做好慢性病管理的地方,我们在市卫健委的指导下,正在完善流程,通过实施个性化管理、发挥三高中心专家的指导作用、畅通转诊协作机制,为三高并发症患者探索更好的上下联动治疗方案,我觉得这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也欢迎居民尽快到就近的社区医疗机构,做三高一慢的相关筛查,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总之,我们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补短板、增特色、优服务。为发挥好中医药在基层的作用,我们建立了小儿推拿、督灸、葫芦灸等特色门诊,成立了青岛蜂毒疗法专家工作站,开展了二十四节气汤等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深受居民欢迎。同时我们也将做好新老传染病发现和管理、“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最终通过我们的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做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谢谢。
  青岛日报 记者:请问刘军院长,作为一名基层医生,同时也是卫生院的管理人员,请您谈谈当前基层医生的“使命担当”。
  刘军:感谢您的提问。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我深深的地认识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战争年代,医务人员的担当就是不怕牺牲,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今天医务人员的担当,是站在新时代的前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更是要守正创新、倾情奉献、钻研医术、精益求精,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病,看好病。
  下一步,我将带领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和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的全体队员,继续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入户巡诊、中医药文化宣传、健康素养提升等工作,更好地满足慢病患者、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谢谢。
  大众网 记者:请问周兆敬主任,灵山岛交通不便,外出交通要依靠船舶,如何让海岛的居民享受到跟岛外的居民同样的卫生健康服务保障?
  周兆敬:谢谢你的提问。我作为一名海岛的基层医务人员和管理者,在工作中面对的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作为身处最前沿的基层医务人员这根“针”,如何让海岛居民少生病,多健康,患病以后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救治和康复,首先就是穿针引线、承上启下,落实好上级的各项卫生健康、医疗保障政策,把政策落实到每一个居民,并结合海岛工作实际,探索海岛医疗保障模式,采取有效措施,贴近群众需求,真正把海岛群众的健康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实现卫生健康政策与群众得到的普惠服务有针对性的完美结合,实现“上”与“下”的和谐统一。其次是作为基层医务人员,多学习新的医学技术、多实践,积累医疗救治经验,让海岛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防融合式的医疗服务。因为岛内的居民以老年人居多,岛内的道路崎岖,对活动不便的居民,我们的家庭医生就提供“炕头上”的医疗服务,为居民提供更加贴心的保障。
  按照有关规定,两年前我就可以调到城区工作了。但为了海岛的医疗保障有一个更好的连续性,我申请继续留岛工作、坚守海岛,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管理职能,带领新的团队为海岛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加坚强的卫生健康保障,让海岛居民得到跟岛外一样好的医疗保障。
  谢谢。
  百度青岛 记者:请问孙黎明主任,今年医师节的主题是“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作为一名村医,请您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孙黎明:谢谢您的提问。我觉得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就是要立足山区实际,心中常常挂着村民的健康,这既是神圣使命,也是我的工作目标。
  我们山色峪社区地处夏庄东部山区,交通相对不便,老年人居多,儿女多不在身边。老百姓但凡病情不是很严重,都会先到卫生室看看。前几天,有一位居民因为前胸不适,早晨6点半就来到卫生室门口等着我了。我7点到了,询问病史后赶紧给她做了心电图,显示下壁心梗。我赶紧联系老人的儿子,就近到城阳区人民医院做了相应的检查,确诊后做了支架植入手术,术后良好。出院后,患者和家属来卫生室向我表达了谢意。
  我常想,作为一名村医,我们在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要多考虑考虑怎样提高我们基层医生的医疗服务水平,怎样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满意度,这应该是我们的工作重点。“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将每一位山村居民当成自己的家人,将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中,才是我工作的主线。虽然从事着平凡的医务工作,但唯有一份热情和执着让我不断前行。另外我发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医中药有很大的需求。居民有需求,就是我前行的动力。因此,我今年又报考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西学中”课程。我想今后能用我的所学所用,更好地服务山区居民。只有在业务水平上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正真急患者之所急,真正做到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孙黎明主任的介绍。
  医师是一个充满爱的职业,这份爱不仅是对医疗事业的热爱,同时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全身心奉献的医师,仁心仁术,是需要更多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四位代表扎根基层,默默奉献,是人民群众的健康守门人。我们也希望他们的精神,能够让各行各业的追梦人坚定信仰、奋力拼搏、勇毅前行!
  本场媒体见面会就到这里。感谢四位医师代表,也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

 
  发布会日期:
  2023年8月18日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医心向党 医心为民”2023年青岛市医师行业典型代表媒体见面会。
  首先我介绍一下本场的四位医师代表:
  青岛市李沧区沧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主任 蓝孝钏医生;
  青岛市崂山区北宅卫生院副院长 刘军医生;
  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周兆敬医生;
  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山色峪社区联合卫生室负责人 孙黎明医生。
  欢迎四位的莅临。
  下面,我们看一个短片。
  下面有请四位医师代表依次进行自我介绍。首先,请蓝孝钏医生。
  蓝孝钏:大家好,我是蓝孝钏,来自李沧区沧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全科门诊负责人。在基层从事全科诊疗工作20余年。现主要从事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管理、家庭医生签约、三高一慢等工作。针对社区居民及家庭开展常见病、慢性病的基本诊疗及健康管理、生活方式的干预指导。
  作为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总负责人,近期主要在中心开展了医防流程改造,打造了公卫医疗慢病管理无感融合门诊。实行规范管理,注重家庭医生个性化履约服务,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我们中心的家庭医生团队在2023年第四届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大会中获得“健康守门人——家医榜样”称号。我带领的家医团队签约2000人,以慢性病和重点人群为主。我的团队每年服务辖区居民1.5万余人次,建立家庭医生联系微信群服务1300余人,每年为签约患者预约上级住院及大型检查100余人次,接受患者的微信和电话咨询2000余人次。除常规巡诊及家庭病床服务外,下班后主动入户为行动不便及急症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近60人次。我个人先后获得山东省齐鲁基层名医,首届岛城基层名医,青岛市“卫生计生系统岗位技术能手”“全国百佳健康守门人”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也督促和激励着我今后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谢谢。
  主持人:感谢。下面有请刘军副院长。
  刘军:大家好。我叫刘军,来自崂山区北宅卫生院,是一名副主任医师,扎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27年,始终以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作为努力方向。
  一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健康社区样板。我带领家庭医生团队从“大卫生、大健康”出发,开展“健康北宅”项目,精准解决群众就医诉求。作为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我和队员们一起走进社区、走进居民家中,把健康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和居民的热炕头。近三年,共免费入户巡诊186人次,免费骨密度筛查4000人次,免费口腔检查1.2万人次,免费眼底筛查1.6万人次,举办健康教育大讲堂65场,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做好居民的健康管家。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六个拓展三个延伸”“四送四进四提升”等活动,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免费发放降压、降糖药物,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为不同人群提供健康评估、体检报告解读、健康咨询等服务,同时宣传健康知识,引导大家践行科学的健康行为,当好辖区居民和企业职工的“健康管家”。
  谢谢。
  主持人:感谢刘军副院长。有请周兆敬主任。
  周兆敬:大家好。我是来自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周兆敬。我自2000年参加工作后一直在基层工作,现任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负责中心的全面工作。
  灵山岛是中国北方第一高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落于灵山岛内,为改善灵山岛基本医疗保障落后的局面,2018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卫生健康局选聘6名医务人员,成立了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筹备组,我是筹备组的组长。我和同事们结合海岛的实际情况,经过艰苦筹建,不断完善科室建设,持续加强医护专业能力提升,现已具备完善的海岛医疗保障服务能力。中心工作人员从筹建时的6人增加到现在的23人,医疗服务项目涉及全科医学、内、外科、中医药、精神卫生等专业,业务范围从最初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扩展至中医药服务、健康证办理、住院服务以及医疗转运保障等。工作轨迹不仅遍布全岛,还延伸到灵山岛周边海域。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下面有请孙黎明主任介绍。
  孙黎明:大家好,我是孙黎明,是一名集体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内科主治医师,共产党员。自2011年至今已在城阳区夏庄街道山色峪社区联合卫生室工作十余年,担任卫生室负责人。先后荣获城阳区工人先锋、优秀医师等荣誉称号。2022年,中央电视台17频道以山东青岛:“心理健康服务走进乡村”为题播出专访报道。
  山色峪社区地处城阳夏庄东部偏远山区,原来居民看病十分不便。现在以我为代表的家庭医生团队,被山里人亲切地称为“山村120”。作为一名家庭医生,为了糖尿病患者空腹来卫生室测血糖后能够早点回家吃饭,从去年开始,我由早晨8点上班改为7点。工作中我不仅肩负着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还承担社区居民的公共卫生工作,负责村民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的随访管理工作。日常工作中,免费为村民测血压、测血糖,科普健康知识,开展健康教育。定期为行动不便的患者上门开展服务。
  多年来,我始终心怀“仁爱之心”,充分发挥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践行着医者初心和使命担当,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会义无反顾地冲到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线,真正做到了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默默奉献,当好山区居民身体健康的守门人。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四位代表的介绍。本场是健康守门人篇,所以也想请这四位代表谈一谈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哪一件事情能够让您印象最深,或者是能够对您影响最大的一件事。
  下面有请蓝主任。
  蓝孝钏: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的付出,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有一件小事,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很暖。2018年辖区的于大爷,从重庆退休后回到青岛老家租房住,儿女都不在身边,到中心就诊后发现患有糖尿病,我们给他建立档案进行管理,留下了电话微信。于大爷和老伴有时会打电话给我,我会远程指导他测血压、测血糖。一天早晨还没上班,就接到于大爷老伴的电话,说于大爷早晨突然站不起来,说话也不利索,由于儿女远在外地,老人第一反应就是打给我。通过老人的描述,我初步判断为脑卒中,就嘱咐老人别乱动,并立即赶到老人家里,经过进一步检查后,判断老人急需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在征得老人同意后,我马上打了“120”,并为其联系好了上级医联体医院床位,还在住院期间进行了随访。由于发现和转诊及时,于大爷堵塞的血管得到了及时溶栓取栓,没有留下严重的并发症。出院后因需要继续康复,于大爷就回到了重庆。
  原来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一年半后的一天,一个小伙子突然来到诊室,说外面有个老人找我,我出来一看,是于大爷老伴在几个孩子陪同下专门过来感谢我。于大爷中风后就回重庆了,这次回来处理事情,专门让孩子陪同过来感谢我。跟老人告别的时候正好临近傍晚,老人、孩子、日落相伴的场景,真的让我感到很温暖。我觉得这就是双向奔赴的医患关系。基层的工作虽然平凡繁琐,但也能够得到居民的认可,收获我们自己的成就和满足。我们既能够做到对常见病进行诊治,也能够对急危症做到早发现、早转诊,使其得到早治疗,这就是我们家庭医生的意义。
  谢谢。
  主持人:有请刘军主任。
  刘军:工作27年来,有很多难忘的事情,但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北宅卫生院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20年如一日为山区群众免费巡诊的事情。
  北宅街道地处山区,2004年,北宅卫生院组建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针对辖区地处偏远、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提供免费入户巡诊服务。历经20年的志愿服务发展,红马甲队员由最初的5人陆续增加到67人,巡诊服务对象由最初的残疾人和老年人扩面到低保户、失能患者,巡诊内容也从最初的量血压、测血糖扩增到健康评估与指导、B超、心电图、中医理疗技术等内容。20年间,参与巡诊的医务人员约9600人次,服务患者约7200人次,减免服务对象巡诊费用约50万元。让有需求的群众在家里就能享受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年间,红马甲这一志愿服务不仅没有褪色,而且越来越鲜艳。从北宅街道扩展到崂山全区,从单纯志愿服务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从简单的查体到全方位的健康保障,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已走向常态化、制度化,必将有更多群众受益。
  谢谢。
  主持人:有请周兆敬主任。
  周兆敬:在职业生涯中,到目前为止印象最深就是上岛工作以后的经历。因为海岛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座孤岛上,去筹备升级改建一个新的医院,对自己是一个挑战。从最初的房屋简陋、缺医少药、医疗设备严重不足,到房屋改造、科室布局、补充人员、配备各种医疗设备,从头开始和同事们一起脚踏实地做好工作。海岛的每一项医疗服务升级,都会留下难忘的记忆。
  为解决急危重症病人转诊难题,我们与西岸新区皓翔海上救援队建立了“陆岛统筹”联动,与青岛市120急救中心建立了直升机绿色转诊通道,构筑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海陆空”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建立以后,印象最为深刻、难忘的就是2021年7月28日,灵山岛内有位姓张的大爷因急腹症、尿路结石,在岛内医院进行处置后,症状未得到有效缓解,急需出岛治疗。当时受“烟花”台风影响,海上刮起了9级阵风,救援船舶无法出航转诊。我们立即对接青岛市120急救中心、西海岸新区急救中心,启动了直升机救援,将患者安全转至岛外医院治疗。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让海岛居民就医转诊得到了保障,六年来全岛累计完成转诊38人次,为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争取了时间。
  现在,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是一处医药齐全、设备优良,集中西医结合、医防融合为一体的一级综合医院,能够满足海岛居民的就医需求。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灵山岛已不再是卫生健康服务的“荒岛”,而是一个承载着生命之光的“绿色之岛”。
  谢谢。
  主持人:感谢周兆敬主任。下面有请孙黎明主任。
  孙黎明:记得是在5年前,我们本村的一位居民,因为患有肠癌,在医院做了手术切除,但术后因为身体体质比较差,腹部伤口一直没有愈合,之后又伴有癌细胞转移,最终决定回家保守治疗。出院到家后,患者后续的伤口换药、输液支持治疗成了难题。家属第一时间找到我,我到患者家里了解病情后,制定了后续治疗方案,指导家属患者的日常护理。后来我每天到他家里给他输液治疗,伤口换药,更换导尿管。每一次到他家里去,他都会用微弱的语气给家里人说“给小孙倒水”,让我先坐坐歇一歇,你能看到他那种带有渴望和感激的眼神。有一天我因为门诊患者比较多,晚去了一个多小时。到了以后,家属对我说:“你哥哥在床上不停的念叨,小孙怎么还不来,小孙怎么还不来”。听到这,我在想,这或许是对生命的渴望又或者是对我的信任吧,我没有理由不把病人当亲人。
  其实像这样的事情,在工作中还有很多很多。我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家庭医生,是居民身体健康的“晴雨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乡村医生,我必须要求自己做到急患者所需,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患者,用这一份热情和执着,做到“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为乡亲们筑好守好健康阵地。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孙主任。下面的时间请媒体朋友们围绕这个篇章的主题提问,提问前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现在请提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请问蓝孝钏主任,作为一名健康守门人,怎么在基层落实好“健康中国”工作,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
  蓝孝钏:谢谢您的提问。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我们在落实“健康中国”目标、做好居民健康管理中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因为我们是对辖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掌握最全面的,从妇女怀孕在中心建册开始,到新生儿出生打疫苗、普通门诊就诊、慢病的管理筛查、疾病终末期的家庭病床和死亡证明开具,这些都在我们的工作范围。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系统性地做好居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拓宽医共体合作范围和服务深度,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强化患者自我管理意识。特别是要做好居民的慢性病管理,重点落实好青岛市办实事“三高一慢”工作。基层是最适合、最能做好慢性病管理的地方,我们在市卫健委的指导下,正在完善流程,通过实施个性化管理、发挥三高中心专家的指导作用、畅通转诊协作机制,为三高并发症患者探索更好的上下联动治疗方案,我觉得这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也欢迎居民尽快到就近的社区医疗机构,做三高一慢的相关筛查,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总之,我们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补短板、增特色、优服务。为发挥好中医药在基层的作用,我们建立了小儿推拿、督灸、葫芦灸等特色门诊,成立了青岛蜂毒疗法专家工作站,开展了二十四节气汤等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深受居民欢迎。同时我们也将做好新老传染病发现和管理、“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最终通过我们的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做好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谢谢。
  青岛日报 记者:请问刘军院长,作为一名基层医生,同时也是卫生院的管理人员,请您谈谈当前基层医生的“使命担当”。
  刘军:感谢您的提问。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我深深的地认识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战争年代,医务人员的担当就是不怕牺牲,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今天医务人员的担当,是站在新时代的前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更是要守正创新、倾情奉献、钻研医术、精益求精,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病,看好病。
  下一步,我将带领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和红马甲医疗志愿服务队的全体队员,继续践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入户巡诊、中医药文化宣传、健康素养提升等工作,更好地满足慢病患者、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谢谢。
  大众网 记者:请问周兆敬主任,灵山岛交通不便,外出交通要依靠船舶,如何让海岛的居民享受到跟岛外的居民同样的卫生健康服务保障?
  周兆敬:谢谢你的提问。我作为一名海岛的基层医务人员和管理者,在工作中面对的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作为身处最前沿的基层医务人员这根“针”,如何让海岛居民少生病,多健康,患病以后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救治和康复,首先就是穿针引线、承上启下,落实好上级的各项卫生健康、医疗保障政策,把政策落实到每一个居民,并结合海岛工作实际,探索海岛医疗保障模式,采取有效措施,贴近群众需求,真正把海岛群众的健康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实现卫生健康政策与群众得到的普惠服务有针对性的完美结合,实现“上”与“下”的和谐统一。其次是作为基层医务人员,多学习新的医学技术、多实践,积累医疗救治经验,让海岛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防融合式的医疗服务。因为岛内的居民以老年人居多,岛内的道路崎岖,对活动不便的居民,我们的家庭医生就提供“炕头上”的医疗服务,为居民提供更加贴心的保障。
  按照有关规定,两年前我就可以调到城区工作了。但为了海岛的医疗保障有一个更好的连续性,我申请继续留岛工作、坚守海岛,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管理职能,带领新的团队为海岛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加坚强的卫生健康保障,让海岛居民得到跟岛外一样好的医疗保障。
  谢谢。
  百度青岛 记者:请问孙黎明主任,今年医师节的主题是“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作为一名村医,请您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孙黎明:谢谢您的提问。我觉得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就是要立足山区实际,心中常常挂着村民的健康,这既是神圣使命,也是我的工作目标。
  我们山色峪社区地处夏庄东部山区,交通相对不便,老年人居多,儿女多不在身边。老百姓但凡病情不是很严重,都会先到卫生室看看。前几天,有一位居民因为前胸不适,早晨6点半就来到卫生室门口等着我了。我7点到了,询问病史后赶紧给她做了心电图,显示下壁心梗。我赶紧联系老人的儿子,就近到城阳区人民医院做了相应的检查,确诊后做了支架植入手术,术后良好。出院后,患者和家属来卫生室向我表达了谢意。
  我常想,作为一名村医,我们在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要多考虑考虑怎样提高我们基层医生的医疗服务水平,怎样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满意度,这应该是我们的工作重点。“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将每一位山村居民当成自己的家人,将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中,才是我工作的主线。虽然从事着平凡的医务工作,但唯有一份热情和执着让我不断前行。另外我发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医中药有很大的需求。居民有需求,就是我前行的动力。因此,我今年又报考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西学中”课程。我想今后能用我的所学所用,更好地服务山区居民。只有在业务水平上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正真急患者之所急,真正做到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孙黎明主任的介绍。
  医师是一个充满爱的职业,这份爱不仅是对医疗事业的热爱,同时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全身心奉献的医师,仁心仁术,是需要更多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四位代表扎根基层,默默奉献,是人民群众的健康守门人。我们也希望他们的精神,能够让各行各业的追梦人坚定信仰、奋力拼搏、勇毅前行!
  本场媒体见面会就到这里。感谢四位医师代表,也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