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岛市拆违治乱攻坚行动情况》新闻发布会

浏览:51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是:2023年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十一场,也是本主题系列发布会的最后一场。主要介绍:2023年拆违治乱攻坚行动情况,由市拆违治乱办公室发布。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市拆违治乱办公室副主任 王博彤同志;
  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 尤顺玲同志;
  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物业执法大队大队长 尹兆云同志。
  欢迎3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王博彤支队长介绍2023年拆违治乱行动有关情况,有请。
  王博彤: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以及广大市民群众一直以来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和鼓励。下面我介绍一下拆违治乱相关工作情况。
  违法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项顽瘴痼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全面彻底解决好这一问题,去年以来,全市发起了拆违治乱攻坚行动,全年共拆除违建909万平方米,创历年新高;办结历史积案7800余件,政务服务热线投诉量同比下降45%;新生违建发生率、投诉举报量均大幅降低,违建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市委市政府紧扣城市发展所需和市民群众所思所盼,对拆违治乱作出新的部署,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和城市更新建设动员大会精神,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奋进姿态和“攻坚克难、务求实效”的实干精神,持续攻坚拆违治乱,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全力推进问题大清理、环境大整治、品质大提升,推动我市违建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今年拆违治乱几项重点工作。
  一、提速加压推进“三线清零”
  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迎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等重点工作,聚焦城市重点道路(红线)、前海一带(蓝线)和太平山、浮山周边(绿线)等核心区域,全面排查,系统治理,确保可视范围内违建应拆尽拆、全面清零。
  一是对城区主次干道组织系统梳理,明确将297条主要道路作为今年治理重点区域。对道路沿线违建问题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专项台账,明确整治方案,加快推进拆除,6月底前实现基本清零。二是结合即将召开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开展集中会战,将前海一带团岛至石老人段作为违建治理重中之重,向影响城市景观、破坏历史风貌、有碍市容观瞻的违法建设重拳出击,全面清理整治,提升品质环境。三是结合太平山、浮山环境整治和公园建设工作安排,加快推进周边区域违建排查治理,确保3月底前公园出入口等园区重要节点可视范围违建完成拆除,6月底前全面完成太平山、浮山公园周边区域违建治理工作。在完成好上述三项重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我们还将逐步扩大治理范围,以城郊结合部、商业街区等区域为重点,持续深入推进治理,全面深化拆违成效。
  二、拆改结合推动“两域提升”
  紧盯城市桥下空间、居民楼院等区域私搭乱建、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将拆违治乱与城市“微更新”等工作统筹结合,一体推进环境整治和改造提升,实现城区桥下空间及老旧居民楼院等“两域提升”取得明显成效,群众生活环境实现大幅改善。
  一是扎实推进桥下空间综合整治。对城区26座桥梁的桥下空间进行全面整治,拆除清理各类私搭乱建、乱圈乱占、乱堆乱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一桥一策”“一点一案”进行方案设计,因地制宜实施改造提升,结合实际建设口袋公园、立体绿化、公益停车场等,满足周边群众健身、休闲活动和停车需求,使广大市民共享治理成果。
  二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深入开展居民楼院环境整治。采取“先治理、后改造”的模式,在老旧小区改造开工前,要完成违建治理,以点带面推动居民楼院深度治理、综合治理,年内完成300个环境秩序示范楼院创建,全面清理楼院内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圈乱占等问题,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同时,高质量推进“无违建”镇街、社区创建活动,坚持层层把关、优中选优,年底前10个镇街、30个社区达到“无违建”创建标准。
  三、综合施策改善环境品质
  持续推进“840重点片区”综合整治提升,打造一批“拆改结合、综合整治”标杆。统筹考虑城市规划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布局、城市更新发展计划及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分类施策制定治理计划,明确整治标准和具体措施,一体推进拆除清理和改造提升。在拆除违建基础上,对环境品质较差的片区,做好垃圾清运、立面整治、场地硬化绿化等;对长期闲置、利用不足的杂乱空间,结合实际建设公园绿地、景观小品和公益设施等,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脏乱差情况。6月底前,完成“840重点片区”整治提升任务。
  四、健全完善长效治理机制
  《青岛市违法建设治理条例》(简称《条例》)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作为全省首部违建治理地方性法规,《条例》对于全面加强和规范我市违建治理工作,进一步理顺工作体制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将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中宣贯活动,通过政策解读、社区宣讲、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营造强大声势。同时,针对《条例》相关要求,配套制定违法建设认定、新生违建快速处置、信息共享、高位协调和部门协同等方面政策文件,固化治理成果,强化部门合力,积极构建全流程闭环、各部门协同、多方位监管的治理防控体系,推动我市违建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以上就是我们今年拆违治乱的重点工作任务。近期,市拆违治乱办公室印发了《2023年拆违治乱行动违建治理实施方案》,明确并细化了全年违建治理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安排。全市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乘势而上、真抓实干,拆违治乱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目前,全市共摸排各类违建350万平方米,已拆除161万平方米,城区桥下空间私搭乱建等问题得到全面清理,对全市297条城市重点道路两侧违法建设进行全面摸排治理,李村河(张村河)流域范围拆除违建11万平方米,浮山周边鲁信长春、湖光山色等居民小区楼顶违建已启动拆除,市南区澳柯玛桥下等关键节点得到有效盘活;“840重点片区”中,市北区历史文化街、李沧区地铁7号线文安路站等340个片区完成整治提升任务,205个片区进度过半,已引进项目落地40个。同时,针对《条例》发布实施,组织开展了系统培训宣讲、专题新闻发布、社区普法宣传、公益广告投放等活动,全民抵违治违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不敢建、不能建、不想建”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有关情况我先介绍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也请广大市民对我们工作一如既往地进行监督,积极参与支持违建治理工作。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高”字立标、“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坚定不移推进拆违治乱,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博彤支队长的介绍。下面请媒体朋友们就发布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报道 记者:今年拆违治乱工作在服务城市更新建设方面将开展哪些重点工作?谢谢。
  王博彤: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市委、市政府将拆违治乱列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十大攻坚行动之一,这既是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举措,也是改善环境品质、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抓手,今年重点从三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是坚决打好拆违治乱攻坚战。以重点道路两侧、前海一带、太平山浮山周边等区域为重点,展开“空天地人”立体式巡查,确保“三线清零”,应拆尽拆。坚持新生违建“零容忍”,进一步强化新生违建源头管控,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坚决做到即查即拆。深度融入全市大局,聚焦城市更新建设“重点片区”,一案一策推动城市空间活化利用、蝶变升级,推动形成更多可触可感的城市更新成果。
  二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我们将抢抓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承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的黄金机遇,系统推动城区问题大整治、环境大清理、品质大提升。进一步对标一流城市,紧盯城区重要区域、重要节点、重要道路,以精细化标准开展整治,实现城市管理全要素规范提升。进一步加快工作节奏,综合运用督导观摩、考核通报、媒体曝光等手段,倒逼各项任务快推进、快落实、快见效。我们将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推进局长包区处长包街道的扁平化工作机制,带动全系统干部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确保全面完成环境品质提升任务。
  三是在服务民生上持续加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既是发展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我们将聚焦城市管理“小细节”,做好民生改善“大文章”,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以问题为导向,推动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有效解决小区楼院私搭乱建、乱圈乱占、乱堆乱放、占绿毁绿等各类环境秩序问题,一体提升老旧小区宜居环境。4月底前完成一批精品标杆项目打造,8月底前实现城区环境品质显着提升,全年打造300个以上环境秩序示范楼院,10个“无违建”镇街、30个“无违建”社区,让城市更新建设成果更多惠及市民群众的身边。
  我就回答到这里。
  鲁网 记者:“840重点片区”的综合治理作为今年拆违治乱服务城市更新建设的重要工作,请问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尤顺玲: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今年以来,我们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发展大局,与市城市更新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密切配合,全力推进“840重点片区”综合整治提升。我们与各区(市)一对一对接调度,逐项目梳理基本情况,因地制宜确定整治计划,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目前已汇总形成《环境品质提升任务台账》《环境品质提升工作清单》,督导各区(市)对账销号、加快推进。同时,严密督导推进,开展现场办公20余次,局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实地查看山东路5号、飞拉利建材市场等100多处项目进展情况,针对堵点、难点问题开展现场研判,加快推进问题解决。
  截至目前,“840重点片区”中,有340个片区完成整治提升,205个片区完成违建拆除整治,修缮粉刷建筑立面26.93万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5517个,建设口袋公园22处、健身场所9处,增加绿地及休闲活动场地28余万平方米,引进城市更新建设项目40个。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推进力度,采取“1+1+N”工作机制和联动模式,建立重难点问题专项台账,每周督导核查、每月通报点评、每季考核排名,加快推进“840重点片区”综合治理,确保6月底前完成整治提升任务。谢谢。
  观海新闻 记者:请介绍一下桥下空间整治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谢谢。
  尹兆云: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市拆违治乱办公室主动担当作为,锚定清零目标,针对主城区桥下空间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圈乱占等“脏乱差”问题,牵头组织开展了桥下空间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拆除桥下空间私搭乱建110处、7162平方米,清理乱圈乱占38处、4.7万平方米,涉及的乱堆乱放、物资均已同步清空,腾出桥下空间5.7万平方米。利用清理后的空闲场地,目前已优化建成口袋公园2处、4100平方米,原本“脏乱差”的灰色空间蝶变为集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活力”空间;新建停车场4处、增加停车泊位384个,缓解了周边居民“停车难”问题。通过专项整治行动,桥下空间及周边市容环境秩序得到了明显改观,有效助力了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在查缺补漏,深化治理解决桥下空间“脏乱差”问题的基础上,“一桥一策”“一点一案”,组织开展改造提升,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停车场、景观小品和公益设施等,满足周边群众健身、休闲活动和停车需求,让广大市民更好地共享治理成果。谢谢。
  主持人: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深度采访需要的,请会后联系市拆违治乱办公室,联系电话为:87758315。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再次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是:2023年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十一场,也是本主题系列发布会的最后一场。主要介绍:2023年拆违治乱攻坚行动情况,由市拆违治乱办公室发布。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市拆违治乱办公室副主任 王博彤同志;
  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 尤顺玲同志;
  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物业执法大队大队长 尹兆云同志。
  欢迎3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王博彤支队长介绍2023年拆违治乱行动有关情况,有请。
  王博彤: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以及广大市民群众一直以来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和鼓励。下面我介绍一下拆违治乱相关工作情况。
  违法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项顽瘴痼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全面彻底解决好这一问题,去年以来,全市发起了拆违治乱攻坚行动,全年共拆除违建909万平方米,创历年新高;办结历史积案7800余件,政务服务热线投诉量同比下降45%;新生违建发生率、投诉举报量均大幅降低,违建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市委市政府紧扣城市发展所需和市民群众所思所盼,对拆违治乱作出新的部署,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和城市更新建设动员大会精神,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奋进姿态和“攻坚克难、务求实效”的实干精神,持续攻坚拆违治乱,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全力推进问题大清理、环境大整治、品质大提升,推动我市违建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今年拆违治乱几项重点工作。
  一、提速加压推进“三线清零”
  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迎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等重点工作,聚焦城市重点道路(红线)、前海一带(蓝线)和太平山、浮山周边(绿线)等核心区域,全面排查,系统治理,确保可视范围内违建应拆尽拆、全面清零。
  一是对城区主次干道组织系统梳理,明确将297条主要道路作为今年治理重点区域。对道路沿线违建问题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专项台账,明确整治方案,加快推进拆除,6月底前实现基本清零。二是结合即将召开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开展集中会战,将前海一带团岛至石老人段作为违建治理重中之重,向影响城市景观、破坏历史风貌、有碍市容观瞻的违法建设重拳出击,全面清理整治,提升品质环境。三是结合太平山、浮山环境整治和公园建设工作安排,加快推进周边区域违建排查治理,确保3月底前公园出入口等园区重要节点可视范围违建完成拆除,6月底前全面完成太平山、浮山公园周边区域违建治理工作。在完成好上述三项重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我们还将逐步扩大治理范围,以城郊结合部、商业街区等区域为重点,持续深入推进治理,全面深化拆违成效。
  二、拆改结合推动“两域提升”
  紧盯城市桥下空间、居民楼院等区域私搭乱建、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将拆违治乱与城市“微更新”等工作统筹结合,一体推进环境整治和改造提升,实现城区桥下空间及老旧居民楼院等“两域提升”取得明显成效,群众生活环境实现大幅改善。
  一是扎实推进桥下空间综合整治。对城区26座桥梁的桥下空间进行全面整治,拆除清理各类私搭乱建、乱圈乱占、乱堆乱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一桥一策”“一点一案”进行方案设计,因地制宜实施改造提升,结合实际建设口袋公园、立体绿化、公益停车场等,满足周边群众健身、休闲活动和停车需求,使广大市民共享治理成果。
  二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深入开展居民楼院环境整治。采取“先治理、后改造”的模式,在老旧小区改造开工前,要完成违建治理,以点带面推动居民楼院深度治理、综合治理,年内完成300个环境秩序示范楼院创建,全面清理楼院内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圈乱占等问题,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同时,高质量推进“无违建”镇街、社区创建活动,坚持层层把关、优中选优,年底前10个镇街、30个社区达到“无违建”创建标准。
  三、综合施策改善环境品质
  持续推进“840重点片区”综合整治提升,打造一批“拆改结合、综合整治”标杆。统筹考虑城市规划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布局、城市更新发展计划及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分类施策制定治理计划,明确整治标准和具体措施,一体推进拆除清理和改造提升。在拆除违建基础上,对环境品质较差的片区,做好垃圾清运、立面整治、场地硬化绿化等;对长期闲置、利用不足的杂乱空间,结合实际建设公园绿地、景观小品和公益设施等,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脏乱差情况。6月底前,完成“840重点片区”整治提升任务。
  四、健全完善长效治理机制
  《青岛市违法建设治理条例》(简称《条例》)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作为全省首部违建治理地方性法规,《条例》对于全面加强和规范我市违建治理工作,进一步理顺工作体制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将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中宣贯活动,通过政策解读、社区宣讲、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营造强大声势。同时,针对《条例》相关要求,配套制定违法建设认定、新生违建快速处置、信息共享、高位协调和部门协同等方面政策文件,固化治理成果,强化部门合力,积极构建全流程闭环、各部门协同、多方位监管的治理防控体系,推动我市违建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以上就是我们今年拆违治乱的重点工作任务。近期,市拆违治乱办公室印发了《2023年拆违治乱行动违建治理实施方案》,明确并细化了全年违建治理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安排。全市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乘势而上、真抓实干,拆违治乱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目前,全市共摸排各类违建350万平方米,已拆除161万平方米,城区桥下空间私搭乱建等问题得到全面清理,对全市297条城市重点道路两侧违法建设进行全面摸排治理,李村河(张村河)流域范围拆除违建11万平方米,浮山周边鲁信长春、湖光山色等居民小区楼顶违建已启动拆除,市南区澳柯玛桥下等关键节点得到有效盘活;“840重点片区”中,市北区历史文化街、李沧区地铁7号线文安路站等340个片区完成整治提升任务,205个片区进度过半,已引进项目落地40个。同时,针对《条例》发布实施,组织开展了系统培训宣讲、专题新闻发布、社区普法宣传、公益广告投放等活动,全民抵违治违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不敢建、不能建、不想建”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有关情况我先介绍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也请广大市民对我们工作一如既往地进行监督,积极参与支持违建治理工作。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高”字立标、“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坚定不移推进拆违治乱,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博彤支队长的介绍。下面请媒体朋友们就发布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报道 记者:今年拆违治乱工作在服务城市更新建设方面将开展哪些重点工作?谢谢。
  王博彤: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市委、市政府将拆违治乱列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十大攻坚行动之一,这既是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举措,也是改善环境品质、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抓手,今年重点从三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是坚决打好拆违治乱攻坚战。以重点道路两侧、前海一带、太平山浮山周边等区域为重点,展开“空天地人”立体式巡查,确保“三线清零”,应拆尽拆。坚持新生违建“零容忍”,进一步强化新生违建源头管控,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坚决做到即查即拆。深度融入全市大局,聚焦城市更新建设“重点片区”,一案一策推动城市空间活化利用、蝶变升级,推动形成更多可触可感的城市更新成果。
  二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我们将抢抓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承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的黄金机遇,系统推动城区问题大整治、环境大清理、品质大提升。进一步对标一流城市,紧盯城区重要区域、重要节点、重要道路,以精细化标准开展整治,实现城市管理全要素规范提升。进一步加快工作节奏,综合运用督导观摩、考核通报、媒体曝光等手段,倒逼各项任务快推进、快落实、快见效。我们将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推进局长包区处长包街道的扁平化工作机制,带动全系统干部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确保全面完成环境品质提升任务。
  三是在服务民生上持续加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既是发展工程,也是民生工程,我们将聚焦城市管理“小细节”,做好民生改善“大文章”,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以问题为导向,推动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有效解决小区楼院私搭乱建、乱圈乱占、乱堆乱放、占绿毁绿等各类环境秩序问题,一体提升老旧小区宜居环境。4月底前完成一批精品标杆项目打造,8月底前实现城区环境品质显着提升,全年打造300个以上环境秩序示范楼院,10个“无违建”镇街、30个“无违建”社区,让城市更新建设成果更多惠及市民群众的身边。
  我就回答到这里。
  鲁网 记者:“840重点片区”的综合治理作为今年拆违治乱服务城市更新建设的重要工作,请问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尤顺玲: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今年以来,我们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发展大局,与市城市更新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密切配合,全力推进“840重点片区”综合整治提升。我们与各区(市)一对一对接调度,逐项目梳理基本情况,因地制宜确定整治计划,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目前已汇总形成《环境品质提升任务台账》《环境品质提升工作清单》,督导各区(市)对账销号、加快推进。同时,严密督导推进,开展现场办公20余次,局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实地查看山东路5号、飞拉利建材市场等100多处项目进展情况,针对堵点、难点问题开展现场研判,加快推进问题解决。
  截至目前,“840重点片区”中,有340个片区完成整治提升,205个片区完成违建拆除整治,修缮粉刷建筑立面26.93万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5517个,建设口袋公园22处、健身场所9处,增加绿地及休闲活动场地28余万平方米,引进城市更新建设项目40个。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推进力度,采取“1+1+N”工作机制和联动模式,建立重难点问题专项台账,每周督导核查、每月通报点评、每季考核排名,加快推进“840重点片区”综合治理,确保6月底前完成整治提升任务。谢谢。
  观海新闻 记者:请介绍一下桥下空间整治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谢谢。
  尹兆云: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市拆违治乱办公室主动担当作为,锚定清零目标,针对主城区桥下空间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圈乱占等“脏乱差”问题,牵头组织开展了桥下空间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拆除桥下空间私搭乱建110处、7162平方米,清理乱圈乱占38处、4.7万平方米,涉及的乱堆乱放、物资均已同步清空,腾出桥下空间5.7万平方米。利用清理后的空闲场地,目前已优化建成口袋公园2处、4100平方米,原本“脏乱差”的灰色空间蝶变为集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活力”空间;新建停车场4处、增加停车泊位384个,缓解了周边居民“停车难”问题。通过专项整治行动,桥下空间及周边市容环境秩序得到了明显改观,有效助力了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在查缺补漏,深化治理解决桥下空间“脏乱差”问题的基础上,“一桥一策”“一点一案”,组织开展改造提升,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停车场、景观小品和公益设施等,满足周边群众健身、休闲活动和停车需求,让广大市民更好地共享治理成果。谢谢。
  主持人: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深度采访需要的,请会后联系市拆违治乱办公室,联系电话为:87758315。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再次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