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新闻发布会

浏览:126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由市科技局发布。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
  市科技局副局长 刘学辉同志;
  市科技局高新技术与重大专项处副处长 李香同志;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高级经理 李树成同志;
  海信电子信息集团副总经理 朱春波同志。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刘学辉副局长介绍“科技创新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有请。
  刘学辉:各位新闻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首先,衷心感谢各新闻媒体一直以来对青岛科技创新工作的鼓励与支持。
  去年以来,我们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主动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目前已经有70%以上的科技创新平台、60%以上的在研科技攻关专项、75%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在了十大新兴产业链上,为全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蓄积了强劲动能。为贯彻落实全市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大会精神,我们今年将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从科技创新的全链条全方位进行加力提速,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塑造科技自立自强新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力提速高端创新平台与重大科技项目建设,提升先进制造业的创新策源力
  一是围绕创新驱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建好用好高能级平台。全力推动崂山实验室打造海洋领域“国之重器”,建设崂山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大数据、蓝色生命与生物资源开发、海洋高端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助推青岛持续“领跑”国内海洋新兴产业赛道。发挥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引领作用,开展下一代列车轻量化、轨道交通运载装备等关键技术攻关,带动“青岛制造”“驶向世界”。争创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新建市重点实验室10家以上,深度聚焦重大产业需求,集成发力重点技术方向,以高能级创新平台带动更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二是聚焦先进制造业前沿技术领域,加快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山东能源研究院和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加强储能技术、氢能技术、节能技术等“双碳”关键技术研究,抢占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指导高端智能家电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关键技术研究,突破智能家电定制化高可靠性芯片、基础软件等关键技术,推进智能家电产业链更高能级发展。以高水平研发载体计划支持和推进高端轴承青岛示范基地、青岛高空实验基地、一汽解放(青岛)研究院等项目建设,推动高端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打造产业动能新策源。
  三是着眼解决先进制造业重大科技问题,积极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进“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建设,支撑未来新原理吸气式发动机设计体系的建立,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品,为我国先进吸气式发动机自主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条件支撑。推动“观澜号”海洋科学卫星首发星座工程、海洋生态系统智能模拟研究设施、极端海洋全向流场水池等大科学装置预研建设,推动科学研究交叉融合,引领突破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
  二、加力提速关键技术攻关与技术成果转化,提升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面向先进制造业的迫切需求,迅速组织重点攻关计划。围绕7条优势产业链和10条新兴产业链,将组织实施多批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类项目,打好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今年1月已下达2023年科技计划的第一批项目资金,支持103项关键技术攻关,总额超1.63亿元。这些项目从先进封装到AI算法,从智能家居到海工装备,从特种机器人到一类新药,全部是面向先进制造业竞争赛道上最为迫切的突破方向。并且这些项目大范围采取“揭榜”制,最大程度地调动社会各方智力潜能,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今年还将组织开展新兴产业链的技术预见,用未来之眼审视现在,前瞻性分析识别技术发展趋势,布局抢占技术创新的前沿,争取在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二是聚焦打造先进制造业的非对称优势,深入实施重大科技示范工程。积极争取“国芯万屏”科技示范工程在海信实施,总投资达10.3亿元。该项目将推进我市在新型显示产业关键技术上率先突破,占据产业赛道“领跑”地位。此外,“虚拟现实”科技示范工程也已正式立项,争取省财政资金达到1亿元,总投资达6.18亿元。该示范工程将推动我市建设成全球领先的虚拟现实技术研发基地、高端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创新试验基地、产业培育基地和重大成果输出基地。
  三是围绕夯实先进制造业的源头创新,设立实施自然科学基金。去年我们首次设立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以最高100万元的支持力度,鼓励围绕城市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规划布局,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科学技术基础支撑。今年率先启动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项目和原创探索项目,激励青年科研人员源头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我市基础研究水平。
  四是坚决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深入推进“硕果计划”。研究中试熟化基地支持政策,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行业谋划打造中试熟化平台,补齐成果转化中试短板。建设科技成果交易平台,积累市场需求,挖掘优质成果,解决成果转化信息不对称问题,争取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450亿元、高校院所本地转化科技成果累计超过1200项。探索建立“硕果金”项目库,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助力优质制造业创新型项目落地转化。完善推进驻青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举措,做实高校院所技术转移联合办公室,建立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和市场化服务机制,争取专业技术转移人才达1500名。
  三、加力提速科技企业培育与企业研发能力建设,提升先进制造业的增长持续力
  一是大力完善科技企业培育体系,壮大先进制造业市场主体的“生力军”。深入实施“沃土计划”,完善“高企育苗-高企认定-高企上市”梯次培育体系,构建量质并举、有序成长的科技型企业发展梯队,争取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300家。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工程,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选苗”入库、定制化培育,2022年已遴选近千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培育。
  二是大力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提升先进制造业头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落实《青岛市规上工业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奖补实施方案》,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开拓创新需求,规范研发活动,增强企业创新动力,争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85%以上。推动头部企业牵头与高校院所组建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利益共同体,推进6家创新创业共同体健康发展。
  三是大力推广“云端研发”模式,推动广大制造业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聚焦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需求,借助大数据平台、工业互联网等方式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突出生态系统开放性、需求发布即时性、数据对接精准性、资源匹配高效性,解决广大中小企业因视野局限不想创新、因资源薄弱不会创新、因承担风险不敢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帮助中小企业卸掉思想负担,助力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今年还要谋划打造云端研发智造工厂,进一步赋能中小企业技术产业化、规模化。
  四、加力提速国际科技合作与科技生态建设,提升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保障力
  一是推进科技合作深耕工程,深层次提升我市先进制造业的国际化水平。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依托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中泰轨道交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沙石油能源“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开展与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先进制造业方向的科技合作。支持本地企业与境外知名高校院所、机构合作,组织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提高我市先进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
  二是加快推进科技园区提升工程,构筑先进制造业集群式发展的重要支点。加快高新区分园区培育建设,构建“一区多园”全域覆盖高新区发展格局,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抓好首批四家都市科技创新园、专业科技产业园“园中园”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创业微生态。推动孵化载体专业化发展,建设一批成长型、引领型标杆孵化器,培育2-3家专业孵化载体,争取孵化器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500家以上。
  三是推进科技人才引育工程,助推打造先进制造业的人才高地。先进制造的本质是人才密集型行业。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实施产业领军人才计划,引进培育一批优秀科技人才(团队)。推动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发挥各类科创平台和引智平台作用,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优化外国专家服务,提升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管理。
  四是推进科技服务创优工程,全面提升对先进制造业的科技服务水平。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深化与金融机构常态化对接机制,促进科技金融产品提标扩面。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挑战赛等创新品牌活动,争取全国颠覆性技术项目联合推荐办公室试点,构建央地联动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挖掘长期机制。
  下步,我们将坚持发展有需求、科技有作为,围绕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个重点,进一步夯实作风能力,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服务,真正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推动全市先进制造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刘学辉副局长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大家就刚才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网 记者:刘局长好,刚才听了您的介绍,“云端研发”模式对助力企业研发能力提升方面卓有成效,请具体介绍一下工作经验和思路。谢谢。
  刘学辉: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刚才我在通报情况的时候介绍了,中小企业在研发的过程中,研发条件弱、研发意识不强、不想不敢不能研发的问题还是存在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科技局聚焦中小企业创新需求,探索“云端研发”新模式,通过大数据平台、互联网等方式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畅通产学研渠道,从而推动先进制造业创意涌流、活力迸发。从2022年的情况看,已注册云上研发中心2500多家,帮助企业发布创新需求1000多项,推荐创新资源达到11475项,开展产学研对接1348次,推动产品升级156项、工艺改造466项、生产线改造318项。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特别是在疫情给中小企业带来压力的情况下,“云端研发”模式对企业研发、企业扩大再生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云端研发”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研发服务“云端化”。一是生态系统开放性。我们汇集100多家高校院所、1万多名专家、7万多家企业、5万多项技术成果,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市场化运营的方式搭建了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把资源聚集到一起,构建起“产学研金服用”各类创新要素快速整合、深度融合,形成了一个创新的生态系统。二是需求发布即时性。“云端研发”服务团队接收企业研发需求后,第一时间开展综合分析、拆解需求要素,通过平台面向全国“张榜”,征集技术难题攻关团队,从以往的数据看,80%以上需求一周内就可得到响应,最快的短短几分钟就可以进行对接,供需对接时间成本降低90%以上。三是数据对接精准性。通过挖掘特征、加注标签等方式,为每一项企业研发需求精准画像,帮助企业按图索骥寻找技术供给方。四是资源匹配高效性。从前期的工作情况看,我们对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症结梳理了1000余项,通过技术专场对接会等形式,帮助企业快速匹配成果,可满足80%以上中小企业需求。这是我给诸位介绍的第一个方面的特点,研发服务“云端化”。
  二、资源匹配“定制化”。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需求,不同发展阶段对研发要求也是不同的,同样,每个企业的基础条件、产品不同,所以对研发的需求也不同。为此,我们结合不同类型的企业需求,分类匹配、对症下药。对于依赖传统发展路径、无法提出明确研发需求的企业,帮助开拓视野,解决“不想”创新的问题;对于能主动提出创新需求,但缺少人才、场所、经验等方面创新资源的企业,通过“云端研发”全方位、多路径对接,帮助嫁接资源,解决“不会”创新的问题。对具有一定发展规模和研发实力,却担心投入成本和研发风险的企业,通过“云端研发”跨界协作,帮助降低风险,解决“不敢”创新的问题。这是第二个特点,资源匹配“定制化”。
  三、创新赋能“平台化”。一是“平台+高校院所”促进成果转化。联合高校院所开设“窗口”,建立高校(院所)工作站,一端链接专家,一端连接企业,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双向奔赴。二是“平台+产业链”增强场景赋能。联合条件成熟企业打造应用场景,将企业生产线作为中试基地开放给专家和中小企业。三是“平台+金融”破解融资难题。联合金融机构打造供应链金融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量体裁衣”的金融产品。四是“平台+平台”放大融合功能。联合其他各类平台,构建平台生态网络,从而实现“1+1>2”,放大融合功能。五是“平台+标准化”规范研发活动。联合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共同制定全国首个云上研发中心团体标准。这是第三个特点。
  四、政策举措“体系化”。一是政策引导。坚持结果导向,突出绩效激励,对于注册使用云上研发中心并实际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每年遴选不超过500家给予资金奖补。二是服务引路。这些云上研发平台都是依托市场化运营平台,通过坚实的工业互联网基础、海量的科创大数据资源、强劲的运营维护团队,提供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内容。
  对这个问题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中国报道 记者:刚才听到刘学辉副局长介绍中提到了高水平研发载体和科技示范工程等计划项目,请详细介绍一下青岛市在这方面的情况。
  李香: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高水平研发载体和科技示范工程是科技赋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市科技局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项目形式推动制造领域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其中,高水平研发载体计划,主要是对新引进的高端研发机构给予政策支持。这里所指的高水平研发载体,是指我市与青岛辖区以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平台等。
  比如,今天到场的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研究院是我市汽车产业链发展的重要补链项目,对破解我市当前汽车产业研发能力不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该项目以高水平研发载体计划形式给予支持,主要用于建设燃油车、新能源车和智能车三大整车开发平台。该项目的实施,将推动一汽解放在我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打造整车开发的核心能力。
  您提到的“科技示范工程”是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聚焦重点产业中的重大需求,实行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工程化中试到产业化应用示范的全链条设计,推动重大集成性创新,打通由技术到产品的通道,培育具有牵引性、支柱性的重大产品和装备,能够有效带动区域和行业创新能力、水平的整体跃升。
  经过我市积极争取,“国芯万屏”和“虚拟现实”两个科技示范工程在我市实施,获批省财政资金达到3亿元,其中“国芯万屏”科技示范工程支持资金近2亿元,这是我市近年来获得的科技资金额度最高的项目。这两个项目将有效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我市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产业链韧性,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新引擎。
  在这里我也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类计划的要点:高水平研发载体主要面向与我市重点产业高度契合,具备在我市进行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开发能力的新型研发机构等,主要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组织实施。科技示范工程主要聚焦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采取“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项目形式,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组织实施。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好项目过程管理,引进更多高水平研发载体,在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等制造领域继续争取更多国家、省科技政策,增强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加速实现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
  我先回答这些,谢谢。
  党政理论网 记者:刚才介绍中提到海信集团承接了“国芯万屏”重大示范工程,请问海信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支撑发展和增长的?
  朱春波: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我来代表海信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向大家介绍一下海信的整体情况。
  (播放短片)
  以上是一个整体情况介绍的短片。
  海信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发展理念。追求技术领先一直是海信超越行业技术迭代挑战、实现规模增长的核心秘诀之一,坚守科技创新、长期主义是海信穿越周期的精神底色,海信坚持长期的研发规划及投入机制。为保障研发投入的持续性和强度,海信以三年为周期滚动制定研发投入计划,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研发,遵循着“预研一代、储备一代、应市一代”的研发路径,主动投入资源对前瞻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进行立项研究。
  海信的ULED技术自2013年推出以来,已完成6次技术迭代,2022年9月通过基于光学系统图像处理技术、显示技术的融合创新,海信发布了全新一代ULED X显示技术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评价海信ULED X显示技术超越了OLED的画质效果,将液晶电视画质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以ULED X为代表的创新技术成为支撑海信在全球高端市场不断突破的钥匙,有力助推海信“大头在海外”的全球化战略坚定执行和整体规模的持续增长。
  今天的海信站在科技转型和大踏步国际化发展的新起点上,面对行业竞争的新常态,海信将用技术创新形成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带动新需求,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首先,守正创新,海信继续做强、做优、做大新型显示产业。新型显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导性支柱产业,也是我省、我市的优势产业。海信将在省科技厅和市科技局的支持和指导下,以科技示范工程为载体,聚焦我省显示领域集成和产业化的领先优势,促进新型显示、核心芯片、关键器件的开发与量产,做强做大一批不可替代的产业技术,推动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同时,海信下一步将以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为契机,汇聚行业顶端研发资源,立足基础研究与卡点突破,推动我国形成新型显示全产业链技术生态体系。此外,海信还将围绕长期能力建设,积极谋划全局和未来,持续推动向B2B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山东省和青岛市科技政策,聚焦精准医疗、智慧城市、芯片、家电智能化、汽车电子等重点产业,在税收贡献、产业链聚集、城市科技创新实力提升等方面为青岛市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相信,只有致力于科技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坚持引领先进制造,才能坚定不移地走好全球化发展道路。
  以上是我的回答,感谢。
  青岛日报 记者:请问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研究院建设项目有哪些目的和意义,目前产品研发有什么样的技术创新和突破?
  李树成:好的,非常感谢记者的提问。青岛汽车产业规模近几年迅猛发展,全市整车生产规模突破百万辆,成功跻身千亿级产业之列,成为青岛制造业的重要支柱。其中我们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规模20万辆,有效拉动青岛地区汽车上下游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想先给大家看一下我们公司的展示视频,也好让大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播放短片)
  一汽解放作为共和国汽车长子,卡车行业引领者,始终致力于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智慧交通运输解决方案提供者。青岛解放作为解放四大生产基地之一,对于解放事业至关重要,为抢抓行业新四化机遇,强化青汽高质量发展,持续发挥青汽重要作用,一汽解放2022年策划并实施青岛基地研发能力提升项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研究院建设项目,本项目选址崂山区株洲路1号园区,在现有1万平米办公大楼的基础上,新增5万平米办公区,新增试制、试验配套设备设施60台套,总资金投入12亿。重点围绕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网联关键技术、汽车电子电气核心总成开发技术、测试仿真技术和创意造型技术,聚焦燃油、燃气及新能源商用整车设计和开发。
  青岛具备未来汽车“新四化”转型期所具备的条件,有大量的软件人才,材料供应和家电业都很发达,也拥有很多大数据处理企业。在青岛投资商用车整车研发中心,既能充分利用青岛上下游产业的配套支撑,助力解放事业持续领航;又能弥补青岛汽车领域当前的产业“缺口”, 助力青岛汽车产业壮大青岛实体经济;实现解放和青岛共赢,意义非凡。
  解放青汽是一汽解放全资子公司,整车平台开发借助一汽解放商用车开发院雄厚的研发实力,但同时解放青汽又是一个自主程度很高、独立运营的业务单元,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研发能力。青汽研发始终坚持“基于用户、始于需求、忠于品质、源于品质”的研发思路,秉承面向市场、创新引领的研发模式,技术持续创新升级,新产品陆续上市。
  在传统燃油车方面,聚焦节能、可靠、舒适,突破轻量化、低风阻、低滚阻、整车能量管理、家居化等核心技术。2022年行业首创实现预见性自适应巡航pacc、主动电子格栅、电控apu、智能冷却系统控制等节油技术批产应用,实现百公里油耗行业领先。
  在新能源方面,解放青汽重点发展纯电和混动技术,并储备燃电技术。解放自主开发全新整车电控系统和EBS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实现整车动力系统智能控制和高效能量管理。混动车型推出PTO、P2和E-CVT多种构型整车产品,深度聚焦用户需求进行专业定制开发,创新性突破基于前方道路路形的预见性能量及温度控制、集成式整车热管理、高低压电池集成和低压电池智能电源管理等技术,实现新能源整车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借此机会,再次感谢青岛市各级政府和领导对一汽解放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尤其在研究院建设项目中,市科技局及时拨付专项支持资金,有针对性地给予人才引进政策指导,同时对于项目中产学研高校以及产业链企业间合作进行积极联络协调,一汽解放将高质高效推进研究院项目建设和实施,进一步增强解放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实力,助力青岛汽车产业壮大青岛实体经济。
  谢谢。
  山东商报 记者:园区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请问市科技部门在高质量推进科技园区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刘学辉:感谢你的提问,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正如你刚才说的,园区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我们市科技局以高新区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高地,“一区多园”全覆盖作为引领,专业化的科技创新产业园作为支点,形成了一个园区建设的体系化推进机制,从而推动整个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讲,我们现在拥有一流的高新区,大家都知道,不久以前,青岛国家高新区的排名由去年的16位上升到第13位,两年时间我们上升了7个位次,这就是我们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高地。具体来讲,“十四五”期间高新区要实施七大工程,包括:创新驱动、产业引领、企业培育、人才招引、开放发展、产城融合、治理创新。通过实施这七大工程,未来我们青岛高新区就会打造成为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海洋创新核心区、具有全国显示度的新兴产业引领区、沿黄沿海高质量开放发展先行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产城融合示范区。换句话讲,这就是我们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地。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我们要实现高新区的全域覆盖,从而为全市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起引领带动作用。现在我们已经印发《青岛国家高新区分园区(培育)实施方案(试行)》,将胶州市装备制造园区、平度市智能家电和现代农业园区、莱西市新能源汽车园区等6个园区认定为青岛高新区培育分园区,这些分园区在市级层面享受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的相关政策措施,现在青岛市所有的行政区市都布局了高新区的分园区,所以说青岛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梯次培育的体系已经开始,实现了高新区的全域覆盖和提质扩容,这就是我们下一步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引领者。
  第三,我们要建设专业的科技创新产业园区,这是我们细分领域的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支点。市科技局已经印发实施《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实施细则(试行)》,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4条重点产业链,三年内我们要在“一区多园”范围内规划建设10个左右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区,这也是我们通俗讲的“园中园”。去年,我们有4家园区确定为第一批科技产业园区,刚才通报情况的时候我也作了介绍,包括:崂山区青岛国际创新园、高新区康复产业园、青岛蓝谷海洋技术装备产业园、市南区现代都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园。园中园一般分为都市科技创新园和专业科技产业园两类园区,其中都市科技创新园主要聚焦1-2个主导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专业科技产业园主要聚焦1个主导产业,由园区龙头企业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实现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组团发展,实现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
  这就是近一个时期科技局在推进科技园区进而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做的一些工作,简要报告这些,谢谢。
  主持人:感谢刘学辉副局长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可以联系市科技局,联系电话:85911337。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由市科技局发布。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
  市科技局副局长 刘学辉同志;
  市科技局高新技术与重大专项处副处长 李香同志;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高级经理 李树成同志;
  海信电子信息集团副总经理 朱春波同志。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刘学辉副局长介绍“科技创新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有请。
  刘学辉:各位新闻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首先,衷心感谢各新闻媒体一直以来对青岛科技创新工作的鼓励与支持。
  去年以来,我们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主动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目前已经有70%以上的科技创新平台、60%以上的在研科技攻关专项、75%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在了十大新兴产业链上,为全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蓄积了强劲动能。为贯彻落实全市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大会精神,我们今年将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从科技创新的全链条全方位进行加力提速,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塑造科技自立自强新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力提速高端创新平台与重大科技项目建设,提升先进制造业的创新策源力
  一是围绕创新驱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建好用好高能级平台。全力推动崂山实验室打造海洋领域“国之重器”,建设崂山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大数据、蓝色生命与生物资源开发、海洋高端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助推青岛持续“领跑”国内海洋新兴产业赛道。发挥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引领作用,开展下一代列车轻量化、轨道交通运载装备等关键技术攻关,带动“青岛制造”“驶向世界”。争创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新建市重点实验室10家以上,深度聚焦重大产业需求,集成发力重点技术方向,以高能级创新平台带动更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二是聚焦先进制造业前沿技术领域,加快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山东能源研究院和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加强储能技术、氢能技术、节能技术等“双碳”关键技术研究,抢占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指导高端智能家电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关键技术研究,突破智能家电定制化高可靠性芯片、基础软件等关键技术,推进智能家电产业链更高能级发展。以高水平研发载体计划支持和推进高端轴承青岛示范基地、青岛高空实验基地、一汽解放(青岛)研究院等项目建设,推动高端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打造产业动能新策源。
  三是着眼解决先进制造业重大科技问题,积极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进“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建设,支撑未来新原理吸气式发动机设计体系的建立,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品,为我国先进吸气式发动机自主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条件支撑。推动“观澜号”海洋科学卫星首发星座工程、海洋生态系统智能模拟研究设施、极端海洋全向流场水池等大科学装置预研建设,推动科学研究交叉融合,引领突破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
  二、加力提速关键技术攻关与技术成果转化,提升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面向先进制造业的迫切需求,迅速组织重点攻关计划。围绕7条优势产业链和10条新兴产业链,将组织实施多批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类项目,打好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今年1月已下达2023年科技计划的第一批项目资金,支持103项关键技术攻关,总额超1.63亿元。这些项目从先进封装到AI算法,从智能家居到海工装备,从特种机器人到一类新药,全部是面向先进制造业竞争赛道上最为迫切的突破方向。并且这些项目大范围采取“揭榜”制,最大程度地调动社会各方智力潜能,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今年还将组织开展新兴产业链的技术预见,用未来之眼审视现在,前瞻性分析识别技术发展趋势,布局抢占技术创新的前沿,争取在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二是聚焦打造先进制造业的非对称优势,深入实施重大科技示范工程。积极争取“国芯万屏”科技示范工程在海信实施,总投资达10.3亿元。该项目将推进我市在新型显示产业关键技术上率先突破,占据产业赛道“领跑”地位。此外,“虚拟现实”科技示范工程也已正式立项,争取省财政资金达到1亿元,总投资达6.18亿元。该示范工程将推动我市建设成全球领先的虚拟现实技术研发基地、高端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创新试验基地、产业培育基地和重大成果输出基地。
  三是围绕夯实先进制造业的源头创新,设立实施自然科学基金。去年我们首次设立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以最高100万元的支持力度,鼓励围绕城市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规划布局,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科学技术基础支撑。今年率先启动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项目和原创探索项目,激励青年科研人员源头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我市基础研究水平。
  四是坚决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深入推进“硕果计划”。研究中试熟化基地支持政策,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行业谋划打造中试熟化平台,补齐成果转化中试短板。建设科技成果交易平台,积累市场需求,挖掘优质成果,解决成果转化信息不对称问题,争取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450亿元、高校院所本地转化科技成果累计超过1200项。探索建立“硕果金”项目库,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助力优质制造业创新型项目落地转化。完善推进驻青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举措,做实高校院所技术转移联合办公室,建立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和市场化服务机制,争取专业技术转移人才达1500名。
  三、加力提速科技企业培育与企业研发能力建设,提升先进制造业的增长持续力
  一是大力完善科技企业培育体系,壮大先进制造业市场主体的“生力军”。深入实施“沃土计划”,完善“高企育苗-高企认定-高企上市”梯次培育体系,构建量质并举、有序成长的科技型企业发展梯队,争取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300家。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工程,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选苗”入库、定制化培育,2022年已遴选近千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培育。
  二是大力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提升先进制造业头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落实《青岛市规上工业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奖补实施方案》,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开拓创新需求,规范研发活动,增强企业创新动力,争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85%以上。推动头部企业牵头与高校院所组建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利益共同体,推进6家创新创业共同体健康发展。
  三是大力推广“云端研发”模式,推动广大制造业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聚焦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需求,借助大数据平台、工业互联网等方式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突出生态系统开放性、需求发布即时性、数据对接精准性、资源匹配高效性,解决广大中小企业因视野局限不想创新、因资源薄弱不会创新、因承担风险不敢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帮助中小企业卸掉思想负担,助力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今年还要谋划打造云端研发智造工厂,进一步赋能中小企业技术产业化、规模化。
  四、加力提速国际科技合作与科技生态建设,提升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保障力
  一是推进科技合作深耕工程,深层次提升我市先进制造业的国际化水平。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依托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中泰轨道交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沙石油能源“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开展与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先进制造业方向的科技合作。支持本地企业与境外知名高校院所、机构合作,组织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提高我市先进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
  二是加快推进科技园区提升工程,构筑先进制造业集群式发展的重要支点。加快高新区分园区培育建设,构建“一区多园”全域覆盖高新区发展格局,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抓好首批四家都市科技创新园、专业科技产业园“园中园”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创业微生态。推动孵化载体专业化发展,建设一批成长型、引领型标杆孵化器,培育2-3家专业孵化载体,争取孵化器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500家以上。
  三是推进科技人才引育工程,助推打造先进制造业的人才高地。先进制造的本质是人才密集型行业。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实施产业领军人才计划,引进培育一批优秀科技人才(团队)。推动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发挥各类科创平台和引智平台作用,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优化外国专家服务,提升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管理。
  四是推进科技服务创优工程,全面提升对先进制造业的科技服务水平。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深化与金融机构常态化对接机制,促进科技金融产品提标扩面。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挑战赛等创新品牌活动,争取全国颠覆性技术项目联合推荐办公室试点,构建央地联动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挖掘长期机制。
  下步,我们将坚持发展有需求、科技有作为,围绕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个重点,进一步夯实作风能力,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服务,真正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推动全市先进制造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刘学辉副局长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大家就刚才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网 记者:刘局长好,刚才听了您的介绍,“云端研发”模式对助力企业研发能力提升方面卓有成效,请具体介绍一下工作经验和思路。谢谢。
  刘学辉: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刚才我在通报情况的时候介绍了,中小企业在研发的过程中,研发条件弱、研发意识不强、不想不敢不能研发的问题还是存在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科技局聚焦中小企业创新需求,探索“云端研发”新模式,通过大数据平台、互联网等方式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畅通产学研渠道,从而推动先进制造业创意涌流、活力迸发。从2022年的情况看,已注册云上研发中心2500多家,帮助企业发布创新需求1000多项,推荐创新资源达到11475项,开展产学研对接1348次,推动产品升级156项、工艺改造466项、生产线改造318项。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特别是在疫情给中小企业带来压力的情况下,“云端研发”模式对企业研发、企业扩大再生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云端研发”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研发服务“云端化”。一是生态系统开放性。我们汇集100多家高校院所、1万多名专家、7万多家企业、5万多项技术成果,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市场化运营的方式搭建了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把资源聚集到一起,构建起“产学研金服用”各类创新要素快速整合、深度融合,形成了一个创新的生态系统。二是需求发布即时性。“云端研发”服务团队接收企业研发需求后,第一时间开展综合分析、拆解需求要素,通过平台面向全国“张榜”,征集技术难题攻关团队,从以往的数据看,80%以上需求一周内就可得到响应,最快的短短几分钟就可以进行对接,供需对接时间成本降低90%以上。三是数据对接精准性。通过挖掘特征、加注标签等方式,为每一项企业研发需求精准画像,帮助企业按图索骥寻找技术供给方。四是资源匹配高效性。从前期的工作情况看,我们对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症结梳理了1000余项,通过技术专场对接会等形式,帮助企业快速匹配成果,可满足80%以上中小企业需求。这是我给诸位介绍的第一个方面的特点,研发服务“云端化”。
  二、资源匹配“定制化”。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需求,不同发展阶段对研发要求也是不同的,同样,每个企业的基础条件、产品不同,所以对研发的需求也不同。为此,我们结合不同类型的企业需求,分类匹配、对症下药。对于依赖传统发展路径、无法提出明确研发需求的企业,帮助开拓视野,解决“不想”创新的问题;对于能主动提出创新需求,但缺少人才、场所、经验等方面创新资源的企业,通过“云端研发”全方位、多路径对接,帮助嫁接资源,解决“不会”创新的问题。对具有一定发展规模和研发实力,却担心投入成本和研发风险的企业,通过“云端研发”跨界协作,帮助降低风险,解决“不敢”创新的问题。这是第二个特点,资源匹配“定制化”。
  三、创新赋能“平台化”。一是“平台+高校院所”促进成果转化。联合高校院所开设“窗口”,建立高校(院所)工作站,一端链接专家,一端连接企业,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双向奔赴。二是“平台+产业链”增强场景赋能。联合条件成熟企业打造应用场景,将企业生产线作为中试基地开放给专家和中小企业。三是“平台+金融”破解融资难题。联合金融机构打造供应链金融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量体裁衣”的金融产品。四是“平台+平台”放大融合功能。联合其他各类平台,构建平台生态网络,从而实现“1+1>2”,放大融合功能。五是“平台+标准化”规范研发活动。联合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共同制定全国首个云上研发中心团体标准。这是第三个特点。
  四、政策举措“体系化”。一是政策引导。坚持结果导向,突出绩效激励,对于注册使用云上研发中心并实际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每年遴选不超过500家给予资金奖补。二是服务引路。这些云上研发平台都是依托市场化运营平台,通过坚实的工业互联网基础、海量的科创大数据资源、强劲的运营维护团队,提供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内容。
  对这个问题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中国报道 记者:刚才听到刘学辉副局长介绍中提到了高水平研发载体和科技示范工程等计划项目,请详细介绍一下青岛市在这方面的情况。
  李香: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高水平研发载体和科技示范工程是科技赋能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市科技局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项目形式推动制造领域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其中,高水平研发载体计划,主要是对新引进的高端研发机构给予政策支持。这里所指的高水平研发载体,是指我市与青岛辖区以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平台等。
  比如,今天到场的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研究院是我市汽车产业链发展的重要补链项目,对破解我市当前汽车产业研发能力不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该项目以高水平研发载体计划形式给予支持,主要用于建设燃油车、新能源车和智能车三大整车开发平台。该项目的实施,将推动一汽解放在我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打造整车开发的核心能力。
  您提到的“科技示范工程”是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聚焦重点产业中的重大需求,实行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工程化中试到产业化应用示范的全链条设计,推动重大集成性创新,打通由技术到产品的通道,培育具有牵引性、支柱性的重大产品和装备,能够有效带动区域和行业创新能力、水平的整体跃升。
  经过我市积极争取,“国芯万屏”和“虚拟现实”两个科技示范工程在我市实施,获批省财政资金达到3亿元,其中“国芯万屏”科技示范工程支持资金近2亿元,这是我市近年来获得的科技资金额度最高的项目。这两个项目将有效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我市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产业链韧性,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新引擎。
  在这里我也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类计划的要点:高水平研发载体主要面向与我市重点产业高度契合,具备在我市进行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开发能力的新型研发机构等,主要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组织实施。科技示范工程主要聚焦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采取“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项目形式,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组织实施。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好项目过程管理,引进更多高水平研发载体,在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等制造领域继续争取更多国家、省科技政策,增强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加速实现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
  我先回答这些,谢谢。
  党政理论网 记者:刚才介绍中提到海信集团承接了“国芯万屏”重大示范工程,请问海信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支撑发展和增长的?
  朱春波: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我来代表海信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向大家介绍一下海信的整体情况。
  (播放短片)
  以上是一个整体情况介绍的短片。
  海信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发展理念。追求技术领先一直是海信超越行业技术迭代挑战、实现规模增长的核心秘诀之一,坚守科技创新、长期主义是海信穿越周期的精神底色,海信坚持长期的研发规划及投入机制。为保障研发投入的持续性和强度,海信以三年为周期滚动制定研发投入计划,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研发,遵循着“预研一代、储备一代、应市一代”的研发路径,主动投入资源对前瞻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进行立项研究。
  海信的ULED技术自2013年推出以来,已完成6次技术迭代,2022年9月通过基于光学系统图像处理技术、显示技术的融合创新,海信发布了全新一代ULED X显示技术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评价海信ULED X显示技术超越了OLED的画质效果,将液晶电视画质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以ULED X为代表的创新技术成为支撑海信在全球高端市场不断突破的钥匙,有力助推海信“大头在海外”的全球化战略坚定执行和整体规模的持续增长。
  今天的海信站在科技转型和大踏步国际化发展的新起点上,面对行业竞争的新常态,海信将用技术创新形成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带动新需求,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首先,守正创新,海信继续做强、做优、做大新型显示产业。新型显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导性支柱产业,也是我省、我市的优势产业。海信将在省科技厅和市科技局的支持和指导下,以科技示范工程为载体,聚焦我省显示领域集成和产业化的领先优势,促进新型显示、核心芯片、关键器件的开发与量产,做强做大一批不可替代的产业技术,推动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同时,海信下一步将以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为契机,汇聚行业顶端研发资源,立足基础研究与卡点突破,推动我国形成新型显示全产业链技术生态体系。此外,海信还将围绕长期能力建设,积极谋划全局和未来,持续推动向B2B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山东省和青岛市科技政策,聚焦精准医疗、智慧城市、芯片、家电智能化、汽车电子等重点产业,在税收贡献、产业链聚集、城市科技创新实力提升等方面为青岛市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相信,只有致力于科技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坚持引领先进制造,才能坚定不移地走好全球化发展道路。
  以上是我的回答,感谢。
  青岛日报 记者:请问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研究院建设项目有哪些目的和意义,目前产品研发有什么样的技术创新和突破?
  李树成:好的,非常感谢记者的提问。青岛汽车产业规模近几年迅猛发展,全市整车生产规模突破百万辆,成功跻身千亿级产业之列,成为青岛制造业的重要支柱。其中我们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规模20万辆,有效拉动青岛地区汽车上下游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想先给大家看一下我们公司的展示视频,也好让大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播放短片)
  一汽解放作为共和国汽车长子,卡车行业引领者,始终致力于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智慧交通运输解决方案提供者。青岛解放作为解放四大生产基地之一,对于解放事业至关重要,为抢抓行业新四化机遇,强化青汽高质量发展,持续发挥青汽重要作用,一汽解放2022年策划并实施青岛基地研发能力提升项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研究院建设项目,本项目选址崂山区株洲路1号园区,在现有1万平米办公大楼的基础上,新增5万平米办公区,新增试制、试验配套设备设施60台套,总资金投入12亿。重点围绕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网联关键技术、汽车电子电气核心总成开发技术、测试仿真技术和创意造型技术,聚焦燃油、燃气及新能源商用整车设计和开发。
  青岛具备未来汽车“新四化”转型期所具备的条件,有大量的软件人才,材料供应和家电业都很发达,也拥有很多大数据处理企业。在青岛投资商用车整车研发中心,既能充分利用青岛上下游产业的配套支撑,助力解放事业持续领航;又能弥补青岛汽车领域当前的产业“缺口”, 助力青岛汽车产业壮大青岛实体经济;实现解放和青岛共赢,意义非凡。
  解放青汽是一汽解放全资子公司,整车平台开发借助一汽解放商用车开发院雄厚的研发实力,但同时解放青汽又是一个自主程度很高、独立运营的业务单元,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研发能力。青汽研发始终坚持“基于用户、始于需求、忠于品质、源于品质”的研发思路,秉承面向市场、创新引领的研发模式,技术持续创新升级,新产品陆续上市。
  在传统燃油车方面,聚焦节能、可靠、舒适,突破轻量化、低风阻、低滚阻、整车能量管理、家居化等核心技术。2022年行业首创实现预见性自适应巡航pacc、主动电子格栅、电控apu、智能冷却系统控制等节油技术批产应用,实现百公里油耗行业领先。
  在新能源方面,解放青汽重点发展纯电和混动技术,并储备燃电技术。解放自主开发全新整车电控系统和EBS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实现整车动力系统智能控制和高效能量管理。混动车型推出PTO、P2和E-CVT多种构型整车产品,深度聚焦用户需求进行专业定制开发,创新性突破基于前方道路路形的预见性能量及温度控制、集成式整车热管理、高低压电池集成和低压电池智能电源管理等技术,实现新能源整车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借此机会,再次感谢青岛市各级政府和领导对一汽解放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尤其在研究院建设项目中,市科技局及时拨付专项支持资金,有针对性地给予人才引进政策指导,同时对于项目中产学研高校以及产业链企业间合作进行积极联络协调,一汽解放将高质高效推进研究院项目建设和实施,进一步增强解放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实力,助力青岛汽车产业壮大青岛实体经济。
  谢谢。
  山东商报 记者:园区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请问市科技部门在高质量推进科技园区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刘学辉:感谢你的提问,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正如你刚才说的,园区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我们市科技局以高新区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高地,“一区多园”全覆盖作为引领,专业化的科技创新产业园作为支点,形成了一个园区建设的体系化推进机制,从而推动整个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讲,我们现在拥有一流的高新区,大家都知道,不久以前,青岛国家高新区的排名由去年的16位上升到第13位,两年时间我们上升了7个位次,这就是我们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高地。具体来讲,“十四五”期间高新区要实施七大工程,包括:创新驱动、产业引领、企业培育、人才招引、开放发展、产城融合、治理创新。通过实施这七大工程,未来我们青岛高新区就会打造成为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海洋创新核心区、具有全国显示度的新兴产业引领区、沿黄沿海高质量开放发展先行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产城融合示范区。换句话讲,这就是我们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地。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我们要实现高新区的全域覆盖,从而为全市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起引领带动作用。现在我们已经印发《青岛国家高新区分园区(培育)实施方案(试行)》,将胶州市装备制造园区、平度市智能家电和现代农业园区、莱西市新能源汽车园区等6个园区认定为青岛高新区培育分园区,这些分园区在市级层面享受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的相关政策措施,现在青岛市所有的行政区市都布局了高新区的分园区,所以说青岛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梯次培育的体系已经开始,实现了高新区的全域覆盖和提质扩容,这就是我们下一步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引领者。
  第三,我们要建设专业的科技创新产业园区,这是我们细分领域的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支点。市科技局已经印发实施《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实施细则(试行)》,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4条重点产业链,三年内我们要在“一区多园”范围内规划建设10个左右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区,这也是我们通俗讲的“园中园”。去年,我们有4家园区确定为第一批科技产业园区,刚才通报情况的时候我也作了介绍,包括:崂山区青岛国际创新园、高新区康复产业园、青岛蓝谷海洋技术装备产业园、市南区现代都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园。园中园一般分为都市科技创新园和专业科技产业园两类园区,其中都市科技创新园主要聚焦1-2个主导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专业科技产业园主要聚焦1个主导产业,由园区龙头企业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实现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组团发展,实现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
  这就是近一个时期科技局在推进科技园区进而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做的一些工作,简要报告这些,谢谢。
  主持人:感谢刘学辉副局长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可以联系市科技局,联系电话:85911337。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