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浏览:113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感谢参加即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9月5日上午,我区发现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系在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时核酸检测发现,相关信息已通过即墨区卫生健康局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布。为向大家更详细地介绍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
出席发布会的有:
即墨区委常委、副区长 王志俊同志;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姜法春同志;
即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宋卫东同志。
请以上3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王志俊副区长介绍情况。
 
王志俊: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感谢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自9月5日我区发现本土疫情以来,截至9月6日12时,累计发现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5例,发现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例。
疫情发生后,省、市、区一体化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快速有力有序开展医疗救治、流调溯源、隔离转运、核酸检测、风险区域管控等疫情防控相关处置工作。下面,我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医疗救治情况。目前,5名确诊病例和13名无症状感染者均已转运至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医院按照“一人一案”的原则,制定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全力以赴开展救治工作。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二)流调溯源情况。疫情发生后,市、区两级专业流调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开展随访摸排、流调溯源,对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密接、密接的密接等情况进行详细排查。目前,已排查出的密接、密接的密接及相关重点人员,全部按要求落实了隔离管控措施。
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本轮疫情发现病例所感染的病毒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与省外部分地区近期流行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初步判定为因外省返回即墨人员感染引发。
(三)核酸检测情况。第一时间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坚持核酸检测全覆盖和快采、快运、快检,确保第一时间查明筛出风险人员。已完成第一轮区域全员核酸检测,第二轮区域全员核酸检测正在有序进行中。截至9月6日12时,除今天已公布的新增阳性病例外,其他均为阴性。
(四)风险区域管控情况。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规定,经综合研判,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决定,自2022年9月5日21时起,将即墨区长江二路369号鼎泰丰小区、淮涉河一路893号梧桐巷文旅中心划为高风险区;将岘山路兰州拉面馆(绿城店)、大信镇润霖优选超市、楼子疃如海超市、段泊岚镇赵戈庄村划为中风险区;将即墨区除以上中高风险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划为低风险区。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区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市部署要求,抓牢抓实疫情应急处置各项措施,坚决遏制疫情传播风险,确保全区社会秩序平稳有序,坚定不移维护好全市社会稳定大局。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工作。二是持续深入开展流调溯源,进一步梳理重点人员活动轨迹,落实好排查管控措施。三是规范高效组织好辖区内应检尽检人员和有关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四是全力做好中高风险区群众生活物资保障和就医需求。五是切实做好中小学校、养老院、医院等人员聚集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请市民朋友们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严格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常通风、一米线”等个人防护措施,减少人员聚集,减少非必要外出。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我就通报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请大家举手示意,提问前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半岛都市报 记者:请详细介绍一下本次疫情确诊病例的诊疗情况?
 
宋卫东: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9月5日疫情发生后,我区第一时间启动转运程序,安排负压救护车将阳性感染者点对点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入院后,定点医院立即对阳性感染者进行了病情评估,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专家组对所有阳性感染者进行了诊断分型,5人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其余 13人均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在治疗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嘱其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目前在院所有病例情绪稳定,病情平稳。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关注患者治疗情况,尽最大努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谢谢,我就回答这些。
 
即墨电视台 记者:请问中高风险区是如何划定的?对于身处中高风险区的市民有哪些具体要求?
 
姜法春: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发生本土疫情后,应根据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及疫情传播风险大小划定高、中、低风险区域。
将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原则上以居住小区(村)为单位划定,可根据流调研判结果调整风险区域范围。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管控措施,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管控期间如发现新的感染者,由当地联防控联控机制组织开展风险研判,按照“一区一策”要求,可将原管控区域全部或部分延长管控时间。
将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中风险区,风险区域范围根据流调研判结果划定。中风险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等管控措施,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将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的其他地区,划为低风险区。低风险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等防控措施。
谢谢,我就回答这些。
 
大众网 记者:请问我们是如何做好中高风险区居民的医疗保障的?
 
宋卫东: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疫情发生以后,我区对中高风险地区分类实施区域管控、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全力保障中高风险区居民的医疗需求
组织人员对涉疫风险区域人员医疗服务需求进行了摸底,对慢性病患者、透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孕产妇、新生儿、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行动不便老人等特殊重点人群进行全面统计,第一时间启动区人民医院龙泉院区作为风险区域人员就医定点医院,由区人民医院安排专家医护团队入驻,全力保障相关人员就医。指导镇街对“一点两区”和居家隔离人员确需就诊的,安排专车,提供“点对点”接送服务,实行闭环管理。截至今天下午3点,共接诊56人,涵盖外伤骨折、孕产妇、犬咬伤、发热等患者。
谢谢,我就回答这些。
 
青岛日报 记者:请详细介绍一下此次疫情的流调溯源情况?
 
姜法春: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流调溯源工作主要基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血清学抗体检测和基因组测序等多种方法综合判定。
尤其是基因组测序,已经成为目前新冠病毒溯源分型的主要手段,通过将病毒的全部基因序列,与全球其他地区的病毒序列进行比对,根据其相似度来判断病毒的来源、传播及变异演化,为后续的流调指明方向,也可为及早锁定感染来源提供重要依据。
本次疫情采取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大数据追踪等多种方法,排查风险场所和风险人群;聚焦国内和国外两个源头,从人和物两个方面,以阳性感染者及其密接、次密接为重点,排查可能与国内外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和物品相关的流行病学史,同步开展流调溯源工作。
在发现人员核酸检测阳性后,我们立即启动了病毒基因组测序,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本轮疫情发现病例所感染的病毒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与省外部分地区近期流行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初步判定为因外省返回即墨人员感染引发。
 
齐鲁晚报 记者:在目前的疫情之下,市民如何科学的做好自我防护?
姜法春: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当前,国内疫情呈多点散发、局地暴发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我市部分区市相继出现本土病例。中秋、国庆将至,人员流动和聚集性增加,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为更好地保障广大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力维护和谐健康的节日氛围,请广大市民时刻绷紧常态化防控的弦,要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来落实好个人的防护措施。
一是要严格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常测温、少聚集”等个人防护措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非必要外出,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味(嗅)觉减退等症状,不要自行用药,要规范佩戴好口罩,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就医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如实告知个人接触史、旅居史和活动史,以免延误诊疗。
二是要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餐等活动,按时参加核酸筛查,遵守采样检测点现场秩序。接到流调电话,积极主动配合,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三是要合理安排出行,建议出行前提前通过中国政府网及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查询目的地的最新疫情防控政策,主动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措施,途中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限制前往发生本土疫情的中高风险区;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满足脱离工作岗位7天以上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向所在单位报备;发热病人、健康码“黄码”等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
四是要积极接种疫苗。接种疫苗仍是预防新冠肺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对减少重症和死亡效果明显。请符合条件的市民朋友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和加强免疫,尤其建议60岁以上符合疫苗接种要求的老年人尽快完成全程免疫。已完成疫苗接种的朋友们,依然不可放松警惕,仍需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谢谢,我就回答这些。
 
主持人: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关于即墨区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我们会及时通过即墨区卫生健康局微信公众号和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社会公布,请媒体朋友们持续关注。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感谢参加即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9月5日上午,我区发现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系在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时核酸检测发现,相关信息已通过即墨区卫生健康局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布。为向大家更详细地介绍此次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
出席发布会的有:
即墨区委常委、副区长 王志俊同志;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姜法春同志;
即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宋卫东同志。
请以上3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王志俊副区长介绍情况。
 
王志俊: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感谢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自9月5日我区发现本土疫情以来,截至9月6日12时,累计发现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5例,发现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例。
疫情发生后,省、市、区一体化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快速有力有序开展医疗救治、流调溯源、隔离转运、核酸检测、风险区域管控等疫情防控相关处置工作。下面,我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医疗救治情况。目前,5名确诊病例和13名无症状感染者均已转运至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医院按照“一人一案”的原则,制定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全力以赴开展救治工作。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二)流调溯源情况。疫情发生后,市、区两级专业流调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开展随访摸排、流调溯源,对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密接、密接的密接等情况进行详细排查。目前,已排查出的密接、密接的密接及相关重点人员,全部按要求落实了隔离管控措施。
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本轮疫情发现病例所感染的病毒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与省外部分地区近期流行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初步判定为因外省返回即墨人员感染引发。
(三)核酸检测情况。第一时间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坚持核酸检测全覆盖和快采、快运、快检,确保第一时间查明筛出风险人员。已完成第一轮区域全员核酸检测,第二轮区域全员核酸检测正在有序进行中。截至9月6日12时,除今天已公布的新增阳性病例外,其他均为阴性。
(四)风险区域管控情况。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规定,经综合研判,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决定,自2022年9月5日21时起,将即墨区长江二路369号鼎泰丰小区、淮涉河一路893号梧桐巷文旅中心划为高风险区;将岘山路兰州拉面馆(绿城店)、大信镇润霖优选超市、楼子疃如海超市、段泊岚镇赵戈庄村划为中风险区;将即墨区除以上中高风险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划为低风险区。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区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市部署要求,抓牢抓实疫情应急处置各项措施,坚决遏制疫情传播风险,确保全区社会秩序平稳有序,坚定不移维护好全市社会稳定大局。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工作。二是持续深入开展流调溯源,进一步梳理重点人员活动轨迹,落实好排查管控措施。三是规范高效组织好辖区内应检尽检人员和有关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四是全力做好中高风险区群众生活物资保障和就医需求。五是切实做好中小学校、养老院、医院等人员聚集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请市民朋友们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严格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常通风、一米线”等个人防护措施,减少人员聚集,减少非必要外出。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我就通报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请大家举手示意,提问前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半岛都市报 记者:请详细介绍一下本次疫情确诊病例的诊疗情况?
 
宋卫东: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9月5日疫情发生后,我区第一时间启动转运程序,安排负压救护车将阳性感染者点对点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入院后,定点医院立即对阳性感染者进行了病情评估,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专家组对所有阳性感染者进行了诊断分型,5人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其余 13人均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在治疗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嘱其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目前在院所有病例情绪稳定,病情平稳。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关注患者治疗情况,尽最大努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谢谢,我就回答这些。
 
即墨电视台 记者:请问中高风险区是如何划定的?对于身处中高风险区的市民有哪些具体要求?
 
姜法春: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发生本土疫情后,应根据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及疫情传播风险大小划定高、中、低风险区域。
将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原则上以居住小区(村)为单位划定,可根据流调研判结果调整风险区域范围。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管控措施,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管控期间如发现新的感染者,由当地联防控联控机制组织开展风险研判,按照“一区一策”要求,可将原管控区域全部或部分延长管控时间。
将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中风险区,风险区域范围根据流调研判结果划定。中风险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等管控措施,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将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的其他地区,划为低风险区。低风险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等防控措施。
谢谢,我就回答这些。
 
大众网 记者:请问我们是如何做好中高风险区居民的医疗保障的?
 
宋卫东: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疫情发生以后,我区对中高风险地区分类实施区域管控、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全力保障中高风险区居民的医疗需求
组织人员对涉疫风险区域人员医疗服务需求进行了摸底,对慢性病患者、透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孕产妇、新生儿、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行动不便老人等特殊重点人群进行全面统计,第一时间启动区人民医院龙泉院区作为风险区域人员就医定点医院,由区人民医院安排专家医护团队入驻,全力保障相关人员就医。指导镇街对“一点两区”和居家隔离人员确需就诊的,安排专车,提供“点对点”接送服务,实行闭环管理。截至今天下午3点,共接诊56人,涵盖外伤骨折、孕产妇、犬咬伤、发热等患者。
谢谢,我就回答这些。
 
青岛日报 记者:请详细介绍一下此次疫情的流调溯源情况?
 
姜法春: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流调溯源工作主要基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血清学抗体检测和基因组测序等多种方法综合判定。
尤其是基因组测序,已经成为目前新冠病毒溯源分型的主要手段,通过将病毒的全部基因序列,与全球其他地区的病毒序列进行比对,根据其相似度来判断病毒的来源、传播及变异演化,为后续的流调指明方向,也可为及早锁定感染来源提供重要依据。
本次疫情采取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大数据追踪等多种方法,排查风险场所和风险人群;聚焦国内和国外两个源头,从人和物两个方面,以阳性感染者及其密接、次密接为重点,排查可能与国内外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和物品相关的流行病学史,同步开展流调溯源工作。
在发现人员核酸检测阳性后,我们立即启动了病毒基因组测序,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本轮疫情发现病例所感染的病毒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与省外部分地区近期流行的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初步判定为因外省返回即墨人员感染引发。
 
齐鲁晚报 记者:在目前的疫情之下,市民如何科学的做好自我防护?
姜法春: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当前,国内疫情呈多点散发、局地暴发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我市部分区市相继出现本土病例。中秋、国庆将至,人员流动和聚集性增加,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为更好地保障广大市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力维护和谐健康的节日氛围,请广大市民时刻绷紧常态化防控的弦,要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来落实好个人的防护措施。
一是要严格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常测温、少聚集”等个人防护措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非必要外出,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味(嗅)觉减退等症状,不要自行用药,要规范佩戴好口罩,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就医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如实告知个人接触史、旅居史和活动史,以免延误诊疗。
二是要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餐等活动,按时参加核酸筛查,遵守采样检测点现场秩序。接到流调电话,积极主动配合,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三是要合理安排出行,建议出行前提前通过中国政府网及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查询目的地的最新疫情防控政策,主动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措施,途中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限制前往发生本土疫情的中高风险区;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满足脱离工作岗位7天以上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向所在单位报备;发热病人、健康码“黄码”等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
四是要积极接种疫苗。接种疫苗仍是预防新冠肺炎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对减少重症和死亡效果明显。请符合条件的市民朋友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和加强免疫,尤其建议60岁以上符合疫苗接种要求的老年人尽快完成全程免疫。已完成疫苗接种的朋友们,依然不可放松警惕,仍需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谢谢,我就回答这些。
 
主持人: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关于即墨区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我们会及时通过即墨区卫生健康局微信公众号和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社会公布,请媒体朋友们持续关注。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