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季度青岛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浏览:65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年是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征程的开局之年,社会各界对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十分关注。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特别邀请到:

  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刘伟同志;

  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 毛小美同志。

  请以上两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刘伟副局长介绍“2022年一季度青岛市经济运行情况”。

  刘伟: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一季度,面对国内疫情多发频发和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等多重考验,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2022年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为3372.4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4.20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25.90亿元,同比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212.37亿元,同比增长5.9%。

  一、农业生产有序开展,农牧产品供应充足

  一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春耕备播有序推进,据全年种植意向调查显示,粮食意向播种面积总体稳定,冬小麦苗情转化向好,为夏粮丰收奠定良好基础。一季度,蔬菜瓜果产量同比增长1.0%,同比提升7.7个百分点。猪牛羊禽肉产量12.8万吨,牛奶产量4.0万吨,禽蛋产量6.8万吨。渔业发展基本稳定,水产品产量9.8万吨,增长4.2%。

  二、工业生产稳健增长,高技术引领作用凸显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其中,3月当月增长9.8%。分行业看,一季度,35个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分产品看,321种工业主要产品中有162种产品产量同比实现增长。新动能增长引擎作用持续显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1%,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15.7%和17.6%。一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0%,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三、服务业延续增长,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

  据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调查显示,规模以上服务业9个门类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重点服务业领域表现活跃,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1%。新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城市数字化转型推动下,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等服务业分别增长20.2%、34.7%和75.4%。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展提速,营业收入增长48.4%。一季度,邮政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0.91亿元,同比增长1.5%。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速增长,新经济投资持续发力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8%。全市在建项目4195个,同比增加327个。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9.8%;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8.8%;第三产业投资同比持平。重点领域投资稳步增强,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8.4%和14.9%,分别快于全市投资11.6和8.1个百分点。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4.9%,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49.0%。新经济持续发力,“四新”投资占投资比重达到54.6%,投资额同比增长32.6%,在建项目2200个,同比增加309个。

  五、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线上消费较为活跃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2.6亿元,同比增长3.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44.4亿元,同比增长3.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2亿元,同比增长4.0%。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133.6亿元,增长4.0%;餐饮收入119.1亿元,增长2.5%。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较快的增长速度,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倍和2.3倍。网络销售保持较高热度,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1.9%。

  六、外贸发展韧性强劲,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958.6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出口1151.0亿元,增长16.6%;进口807.6亿元,增长0.9%。贸易结构继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7.2%,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7.0%。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2.6%,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5.9%,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对外合作不断深化,对RCEP其他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出口分别增长8.9%、9.4%和18.1%。

  七、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88万人。服务业吸纳就业4.13万人,占就业总量的70.3%,继续发挥吸纳就业主力军作用;制造业吸纳就业1.25万人,占就业总量的21.2%。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分8个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4%,衣着价格上涨0.6%,居住价格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4%,交通通信价格上涨6.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8%,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1%,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7%。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涨幅与上月持平。

  八、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缩小

  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22元,同比名义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18元,同比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32元,同比增长6.2%。从收入来源看,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7%、4.4%、6.9%、11.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89,比上年同期缩小0.01。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开局平稳,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大,阶段性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阶段,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扩需求强实体,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发展质效,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刘伟副局长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大家就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通报所代表的新闻单位。

  记者:主持人好,各位领导好,山东商报记者提问。刘局长您好,从您刚才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主要指标中,工业生产保持了较快增长,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今年工业的走势又会是什么样?谢谢。

  刘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刚才发布的数据当中,大家也关注到了,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了稳的基础上较快增长,主要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特别是3月份青岛有疫情发生之后,我市强化了统筹协调和精准服务,在保持生产稳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统筹协调作用。具体来讲,工业跑得比较稳、比较快,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产业升级带动作用明显。在刚才的新闻稿当中也提到了,高技术制造业增长了16.1%,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制造业当中占比比较高的,达到48.5%的装备制造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均超过10%,这两个行业,包括高技术制造业涉及到的行业,一并拉动工业增长约2.2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投资加大持续释放效能,而且后期的增长比较给力。大家也了解,青岛的工业,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制造业的投资,去年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快较高的增长,特别是技改投资方面,力度非常大。包括今年一季度工业改革投资达到42.3%(我们在新闻稿中用到的是制造业投资),工业涵盖了制造业,包括采矿业和水电气的生产供应业,制造业投资更高。延续下来的技改投资和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对存量工业的提质增效起到了关键作用。从一季度的投资来看,刚才记者也谈到了全年工业增加样或者更长远的工业发展怎么样,这个就可以从投资来看,当季的投资就是后期的产出。一季度工业投资增速达到了28.7%,357个省级、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为工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非常关键的基础。

  三是消费品制造业生产扩大。疫情之后,特别是进入“十四五”之后,宏观政策是扩消费提供给质效,在这个政策作用下,一季度消费品制造业当中,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业,包括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都实现了较快增长,增速达到10.7%、15%、20%,这些行业也拉动了工业增长上行约1个百分点左右。

  四是受益于工业出口增长较快。“外循环”市场扩展能力不断增强。一季度对外出口的机电产品占比超过4成。从规模以上对应着来看,相关的机电产品、装备制造产品,增长也是比较快,比如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增长都在25%以上,超过了出口的增长,而且是由工业拉动的出口增长,既带动了工业发展,也保证了出口外需的市场拓展。

  五是原材料制造业行业生产增长较快。在能源、原材料市场保供持续加力的作用下,一季度,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8.9%,石油、煤炭及其燃料加工业增长9.6%,也是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体增速的。这些行业增长上拉工业增长速度为2.4个百分点。

  这是经济层面的一些直接原因,同时还有一系列支持企业纾困解难的政策正在发力,比如今年在金融方面国家出台的“春雨行动”,对工业、大项目投资,对中小微企业起到了解困支持的作用,在政策层面也对制造业包括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有一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意向调查,在这个意向调查当中,企业对于各项优惠政策的满意度均有提高,特别是对减税降费政策的满意度超过了90%。这是在政策层面对于行业发展起到的作用。

  未来发展看,我们在新闻稿中也谈到了,仍然面临着国内外比较复杂的经济风险,国内也是疫情散发频发,在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方面还有一些未知数,这些都是风险和不利于发展的层面。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和精度不断提升的环境下,青岛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前几天发布了出台实体经济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包括新出台了24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实施细则等等一系列措施,也会对未来整个经济发展以及工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明确目标。下一阶段,全市将按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加大有关行动方案和措施的落实力度,继续抓好助企纾困一系列政策的落实,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努力实现工业平稳健康发展。

  谢谢。

  主持人:感谢刘伟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请记者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青岛广播电台的记者。从一季度的数据看,一季度CPI上涨1.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6.1%,请问这两个数据意味着什么?谢谢。

  毛小美: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今天非常高兴在这里与记者朋友们见面。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将与市统计局联合发布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这是青岛调查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作为中央驻青单位,一直以来得到媒体朋友们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也希望各位朋友今后继续支持青岛调查队的工作,进一步加大对统计调查工作的宣传报道。

  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看一下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同比上涨1.5%。与近年一季度相比,涨幅高于2021年的0.4%,但低于2020年的4.9%和2019年的2.2%。与1-2月份累计相比,1-2月份累计上涨1.3,这个涨幅略为扩大了0.2个百分点,但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是1.5%,比1-2月份的1.6%略为降低0.1个百分点。

  从月度来看,3月份CPI涨幅最大,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但核心CPI上涨1.3%,涨幅比上月降低0.3个百分点。这个主要是受鲜菜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受疫情影响,3月份鲜菜价格由上月的同比上涨0.1%扩大为上涨23.4%,这个涨幅非常大。3月份国内能源价格同比上涨12.2%,涨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二者合计影响当月CPI上涨1.37个百分点,占当月CPI总涨幅的近八成这两个影响非常大。

  从主要类别看,有涨有跌,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食品价格下降。一季度,食品类价格同比下降2.3%,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44.8%,影响CPI总指数下降约0.78个百分点,是拉动食品类价格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但3月份食品价格降幅收窄,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3.9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43.3%,收窄1.7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品价格上涨。一季度,青岛CPI工业品价格同比上涨3.1%,影响CPI总指数上涨约0.99个百分点。主要是能源类商品价格涨幅明显的影响。受国际形势及原油价格波动影响,一季度,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3.3%、25.6%、15.5%,三项合计影响CPI总指数上涨约0.76个百分点。

  三是服务价格小幅上涨。一季度,青岛CPI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4%,影响CPI总指数上涨约0.58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部分收费项目受政策影响价格发生变动和春节效应拉高部分服务项目价格的影响。受成品油价格上涨影响,根据相关规定,2月份和3月份我市启动巡游出租汽车运价动态调整共两次,影响一季度出租汽车价格同比上涨3.0%。

  再来看一下收入。一季度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稳增长,同比增长6.1%,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分收入来源来看,一季度我市居民四项收入全面增长,呈现“一快三稳”。“一快”是转移净收入保持两位数的较快增长。“三稳”是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稳步增长。具体来看,一是工资性收入拉动作用比较明显。去年以来,我市出台了多项稳岗保就业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这些措施促进了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一季度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5.7%,拉动居民收入增长3.4个百分点,对居民增收贡献率达55.1%。二是转移净收入增长最快。主要是受到养老金和低保标准上调、社会保障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一季度我市全体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同比增长11.5%,拉动居民收入增长1.2个百分点,对居民增收贡献率为19.1%。三是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我市全体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4.4%,拉动居民收入增长0.9个百分点,对居民增收贡献率为15.2%;一季度我市全体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同比增长6.9%,拉动居民收入增长0.6个百分点,对居民增收贡献率为10.5%。

  分城乡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比继续缩小。2022年一季度,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0.6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为1.89:1,低于全国的2.39:1和全省的2.08:1。从2020年一季度的1.99:1,到2021年一季度的1.90:1,再到今年一季度的1.89:1,不断缩小的城乡收入比,体现了我市在共同富裕和城乡一体化方面取得的可喜成效。

  以上这些居民收入数据,均来自于青岛调查队所开展的住户调查,是由分布在各区市的1000多位记账户每日记账数据汇总而来的。按照国家调查制度设计要求,需要每5年进行一次大样本轮换,以保证调查样本代表性、确保调查数据质量。而今年正是住户调查大样本轮换之年,我市全部的调查点和全体记账户均需要进行轮换。“为国记账、为己理财”,如果有市民朋友被抽中作为新一轮记账户,希望您能理解、支持并积极配合我们开展调查工作。谢谢!

  主持人:好,感谢毛小美发言人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求,会后可以联系市统计局,电话是85912232。

  今天发布的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比较多,请媒体朋友们做好精准解读报道,也进一步鼓舞干劲、激发活力,助推全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两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

  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年是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征程的开局之年,社会各界对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十分关注。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特别邀请到:

  市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刘伟同志;

  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 毛小美同志。

  请以上两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刘伟副局长介绍“2022年一季度青岛市经济运行情况”。

  刘伟: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一季度,面对国内疫情多发频发和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等多重考验,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2022年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为3372.4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4.20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25.90亿元,同比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212.37亿元,同比增长5.9%。

  一、农业生产有序开展,农牧产品供应充足

  一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春耕备播有序推进,据全年种植意向调查显示,粮食意向播种面积总体稳定,冬小麦苗情转化向好,为夏粮丰收奠定良好基础。一季度,蔬菜瓜果产量同比增长1.0%,同比提升7.7个百分点。猪牛羊禽肉产量12.8万吨,牛奶产量4.0万吨,禽蛋产量6.8万吨。渔业发展基本稳定,水产品产量9.8万吨,增长4.2%。

  二、工业生产稳健增长,高技术引领作用凸显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其中,3月当月增长9.8%。分行业看,一季度,35个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分产品看,321种工业主要产品中有162种产品产量同比实现增长。新动能增长引擎作用持续显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1%,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15.7%和17.6%。一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0%,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三、服务业延续增长,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

  据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调查显示,规模以上服务业9个门类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重点服务业领域表现活跃,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1%。新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城市数字化转型推动下,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等服务业分别增长20.2%、34.7%和75.4%。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展提速,营业收入增长48.4%。一季度,邮政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0.91亿元,同比增长1.5%。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速增长,新经济投资持续发力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8%。全市在建项目4195个,同比增加327个。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9.8%;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8.8%;第三产业投资同比持平。重点领域投资稳步增强,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8.4%和14.9%,分别快于全市投资11.6和8.1个百分点。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4.9%,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49.0%。新经济持续发力,“四新”投资占投资比重达到54.6%,投资额同比增长32.6%,在建项目2200个,同比增加309个。

  五、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线上消费较为活跃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2.6亿元,同比增长3.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44.4亿元,同比增长3.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2亿元,同比增长4.0%。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133.6亿元,增长4.0%;餐饮收入119.1亿元,增长2.5%。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较快的增长速度,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倍和2.3倍。网络销售保持较高热度,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1.9%。

  六、外贸发展韧性强劲,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958.6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出口1151.0亿元,增长16.6%;进口807.6亿元,增长0.9%。贸易结构继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7.2%,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7.0%。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2.6%,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5.9%,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对外合作不断深化,对RCEP其他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出口分别增长8.9%、9.4%和18.1%。

  七、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88万人。服务业吸纳就业4.13万人,占就业总量的70.3%,继续发挥吸纳就业主力军作用;制造业吸纳就业1.25万人,占就业总量的21.2%。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分8个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4%,衣着价格上涨0.6%,居住价格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4%,交通通信价格上涨6.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8%,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1%,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7%。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涨幅与上月持平。

  八、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缩小

  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22元,同比名义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18元,同比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32元,同比增长6.2%。从收入来源看,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7%、4.4%、6.9%、11.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89,比上年同期缩小0.01。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开局平稳,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大,阶段性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阶段,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扩需求强实体,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发展质效,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刘伟副局长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大家就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通报所代表的新闻单位。

  记者:主持人好,各位领导好,山东商报记者提问。刘局长您好,从您刚才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主要指标中,工业生产保持了较快增长,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今年工业的走势又会是什么样?谢谢。

  刘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刚才发布的数据当中,大家也关注到了,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现了稳的基础上较快增长,主要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特别是3月份青岛有疫情发生之后,我市强化了统筹协调和精准服务,在保持生产稳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统筹协调作用。具体来讲,工业跑得比较稳、比较快,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产业升级带动作用明显。在刚才的新闻稿当中也提到了,高技术制造业增长了16.1%,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制造业当中占比比较高的,达到48.5%的装备制造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均超过10%,这两个行业,包括高技术制造业涉及到的行业,一并拉动工业增长约2.2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投资加大持续释放效能,而且后期的增长比较给力。大家也了解,青岛的工业,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制造业的投资,去年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快较高的增长,特别是技改投资方面,力度非常大。包括今年一季度工业改革投资达到42.3%(我们在新闻稿中用到的是制造业投资),工业涵盖了制造业,包括采矿业和水电气的生产供应业,制造业投资更高。延续下来的技改投资和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对存量工业的提质增效起到了关键作用。从一季度的投资来看,刚才记者也谈到了全年工业增加样或者更长远的工业发展怎么样,这个就可以从投资来看,当季的投资就是后期的产出。一季度工业投资增速达到了28.7%,357个省级、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为工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非常关键的基础。

  三是消费品制造业生产扩大。疫情之后,特别是进入“十四五”之后,宏观政策是扩消费提供给质效,在这个政策作用下,一季度消费品制造业当中,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业,包括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都实现了较快增长,增速达到10.7%、15%、20%,这些行业也拉动了工业增长上行约1个百分点左右。

  四是受益于工业出口增长较快。“外循环”市场扩展能力不断增强。一季度对外出口的机电产品占比超过4成。从规模以上对应着来看,相关的机电产品、装备制造产品,增长也是比较快,比如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增长都在25%以上,超过了出口的增长,而且是由工业拉动的出口增长,既带动了工业发展,也保证了出口外需的市场拓展。

  五是原材料制造业行业生产增长较快。在能源、原材料市场保供持续加力的作用下,一季度,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8.9%,石油、煤炭及其燃料加工业增长9.6%,也是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体增速的。这些行业增长上拉工业增长速度为2.4个百分点。

  这是经济层面的一些直接原因,同时还有一系列支持企业纾困解难的政策正在发力,比如今年在金融方面国家出台的“春雨行动”,对工业、大项目投资,对中小微企业起到了解困支持的作用,在政策层面也对制造业包括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有一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意向调查,在这个意向调查当中,企业对于各项优惠政策的满意度均有提高,特别是对减税降费政策的满意度超过了90%。这是在政策层面对于行业发展起到的作用。

  未来发展看,我们在新闻稿中也谈到了,仍然面临着国内外比较复杂的经济风险,国内也是疫情散发频发,在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方面还有一些未知数,这些都是风险和不利于发展的层面。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和精度不断提升的环境下,青岛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前几天发布了出台实体经济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包括新出台了24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实施细则等等一系列措施,也会对未来整个经济发展以及工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明确目标。下一阶段,全市将按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加大有关行动方案和措施的落实力度,继续抓好助企纾困一系列政策的落实,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努力实现工业平稳健康发展。

  谢谢。

  主持人:感谢刘伟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请记者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青岛广播电台的记者。从一季度的数据看,一季度CPI上涨1.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6.1%,请问这两个数据意味着什么?谢谢。

  毛小美: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今天非常高兴在这里与记者朋友们见面。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将与市统计局联合发布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这是青岛调查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作为中央驻青单位,一直以来得到媒体朋友们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也希望各位朋友今后继续支持青岛调查队的工作,进一步加大对统计调查工作的宣传报道。

  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看一下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同比上涨1.5%。与近年一季度相比,涨幅高于2021年的0.4%,但低于2020年的4.9%和2019年的2.2%。与1-2月份累计相比,1-2月份累计上涨1.3,这个涨幅略为扩大了0.2个百分点,但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是1.5%,比1-2月份的1.6%略为降低0.1个百分点。

  从月度来看,3月份CPI涨幅最大,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但核心CPI上涨1.3%,涨幅比上月降低0.3个百分点。这个主要是受鲜菜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受疫情影响,3月份鲜菜价格由上月的同比上涨0.1%扩大为上涨23.4%,这个涨幅非常大。3月份国内能源价格同比上涨12.2%,涨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二者合计影响当月CPI上涨1.37个百分点,占当月CPI总涨幅的近八成这两个影响非常大。

  从主要类别看,有涨有跌,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食品价格下降。一季度,食品类价格同比下降2.3%,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44.8%,影响CPI总指数下降约0.78个百分点,是拉动食品类价格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但3月份食品价格降幅收窄,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3.9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43.3%,收窄1.7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品价格上涨。一季度,青岛CPI工业品价格同比上涨3.1%,影响CPI总指数上涨约0.99个百分点。主要是能源类商品价格涨幅明显的影响。受国际形势及原油价格波动影响,一季度,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3.3%、25.6%、15.5%,三项合计影响CPI总指数上涨约0.76个百分点。

  三是服务价格小幅上涨。一季度,青岛CPI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4%,影响CPI总指数上涨约0.58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部分收费项目受政策影响价格发生变动和春节效应拉高部分服务项目价格的影响。受成品油价格上涨影响,根据相关规定,2月份和3月份我市启动巡游出租汽车运价动态调整共两次,影响一季度出租汽车价格同比上涨3.0%。

  再来看一下收入。一季度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稳增长,同比增长6.1%,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分收入来源来看,一季度我市居民四项收入全面增长,呈现“一快三稳”。“一快”是转移净收入保持两位数的较快增长。“三稳”是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稳步增长。具体来看,一是工资性收入拉动作用比较明显。去年以来,我市出台了多项稳岗保就业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这些措施促进了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一季度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5.7%,拉动居民收入增长3.4个百分点,对居民增收贡献率达55.1%。二是转移净收入增长最快。主要是受到养老金和低保标准上调、社会保障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一季度我市全体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同比增长11.5%,拉动居民收入增长1.2个百分点,对居民增收贡献率为19.1%。三是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我市全体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4.4%,拉动居民收入增长0.9个百分点,对居民增收贡献率为15.2%;一季度我市全体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同比增长6.9%,拉动居民收入增长0.6个百分点,对居民增收贡献率为10.5%。

  分城乡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比继续缩小。2022年一季度,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0.6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为1.89:1,低于全国的2.39:1和全省的2.08:1。从2020年一季度的1.99:1,到2021年一季度的1.90:1,再到今年一季度的1.89:1,不断缩小的城乡收入比,体现了我市在共同富裕和城乡一体化方面取得的可喜成效。

  以上这些居民收入数据,均来自于青岛调查队所开展的住户调查,是由分布在各区市的1000多位记账户每日记账数据汇总而来的。按照国家调查制度设计要求,需要每5年进行一次大样本轮换,以保证调查样本代表性、确保调查数据质量。而今年正是住户调查大样本轮换之年,我市全部的调查点和全体记账户均需要进行轮换。“为国记账、为己理财”,如果有市民朋友被抽中作为新一轮记账户,希望您能理解、支持并积极配合我们开展调查工作。谢谢!

  主持人:好,感谢毛小美发言人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求,会后可以联系市统计局,电话是85912232。

  今天发布的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比较多,请媒体朋友们做好精准解读报道,也进一步鼓舞干劲、激发活力,助推全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两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