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成果发布应用》新闻发布会

浏览:59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的主题是:介绍《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成果发布应用》情况。

  按照上级相关部署,实景三维青岛建设从立项启动到建成,历时一年的时间。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实施的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成果通过了验收,成果将广泛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为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今天的发布会邀请到了: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刘龙江同志;

  市财政局副局长李红同志;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测绘和地理信息处处长胡国军同志。 欢迎3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刘龙江副局长介绍《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成果发布应用》有关情况。

  刘龙江:各位新闻界朋友:

  大家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自然资源和规划以及市财政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加快实景三维中国、实景三维山东建设的部署要求,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2020年7月,我市出台《关于加快青岛市城市云脑建设的实施意见》,确定了“构建三维空间基准,建设实景三维模型底图,推进实景三维青岛建设”的目标。2021年3月,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综合利用遥感测绘、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感知等新技术,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和表现我市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建(构)筑物等物理世界的数字虚拟空间,具有直观、精度高、可量测等特点,是数字青岛的空间定位框和分析基础,为城市云脑和政府各部门信息化应用提供统一、权威的数字空间底座。

  为满足各政府部门对实景三维数据的急迫需求,我局在市财政局支持下会同承建单位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加快项目推进,历时1年,提前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形成了“四大底图、一个平台和一套标准”等成果。近日,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领衔的专家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成果首次实现了青岛全市陆域和7个有居民海岛高精度、多类型、多尺度的陆海实景三维立体全覆盖,建立了陆海统筹、二三维一体化空间信息平台,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提供了“青岛示范”,贡献了“青岛经验”,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从此,我市基础地理信息底图实现了由平面二维向实景三维的历史跨越。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成果的内容。

  一、主要成果及工作亮点

  成果包括4大数据底图,即全市域地形三维底图、重点区域高精度三维底图、全市域二维底图和重点山林激光雷达点云数据;1个平台,即多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1套标准,即实景三维数据和平台建设规范。

  (一)建成“二三维一体、多尺度融合、陆海统筹”的四大底图

  第一张底图,是全市域地形三维底图。成果覆盖全市11000平方公里陆域和7个有居民海岛,整体建设规模全国最大,首次实现15厘米分辨率倾斜三维全覆盖,已广泛应用于我市国土空间规划、城乡统筹治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修复、应急管理等领域。

  第二张底图,是7区重点区域高精度三维底图。成果覆盖市内7区城区和镇驻地1290平方公里,影像分辨率达到3厘米,可以精准反映交通设施、牌匾名称、建筑结构等细节。完成了28万栋重要建筑、293条主要道路和9万个城市部件的三维实体化和属性赋值,满足“地楼房人”治理、建筑设计、智能交通等精细化场景需求。

  第三张底图,是全市域二维底图。成果覆盖范围与全市域地形三维底图一致,包含政务版、影像版、蓝黑版3种不同风格,满足不同政务场景应用需求。

  第四张底图,是重点山林激光点云数据。成果覆盖崂山自然保护区、大泽山自然保护区、小珠山和藏马山铁橛山等4个山系,每平方米山林获取不少于16个点的激光点云数据,形成高精度数字表面模型成果,可应用于森林防火、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保护修复、森林资源调查分析等领域,可用于森林蓄积量、碳汇估算,为“双碳”目标评价分析提供支撑。

  (二)建立“陆海统筹、二三维一体”平台

  多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兼容国内3种主流三维数据服务标准,突破性建立了海量三维数据管理与发布机制,具备二三维一体、海陆一体、室内室外一体、地上地下一体的“八位一体”数据支撑能力,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开放性,可以实现超大场景的快速加载和流畅浏览。

  (三)编制实景三维采集、处理、应用系列标准规范

  制定国家标准3项、省标准1项、市技术规范1项,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贡献“青岛标准”。其中,《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技术规范(系列)》申报了青岛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建立起全市统一的实景三维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服务标准体系。

  (四)为实景三维发展贡献“青岛力量”

  在实景三维数据采集、模型自动化构建、三维成果保密处理技术、多源数据融合、模型轻量化发布、时空大数据优化渲染与分析、时空时序物联感知接入、森林碳汇估算、超融合算力集群等方面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为实景三维发展贡献了“青岛力量”。同时,基于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我们先后与深圳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以及海克斯康、土豆科技、易智瑞等10余家业界顶尖企业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为实景三维产业发展提供了“青岛试验田”。

  二、成果推广与应用

  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边建设边应用,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重大项目规划方案论证、自然资源管理、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智慧公安、城市应急、拆违治乱、疫情防控、防火防汛等领域,为全市20多个政府部门40多项重点工作提供了服务支撑,体现出“广、精、快、省”的优势。

  一是成果应用面广。二、三维底图覆盖全市,可充分满足城乡建设、城市更新、城乡治理、应急管理、生态修复保护等各方面需求。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融合高空全景、无人机视频等数据源,对攻坚行动涉及的近千个项目实现了进度动态管理和可视化展示,管理效能大幅提升。去年,台风“烟花”过境期间,为全市21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市区易积水点的应急调度提供了三维场景支撑。搭建三维防火管理系统,实现了森林防火资源管理和应急调度的三维可视化、智能化。

  二是服务精准、精细。重点区域高精度三维底图,影像分辨率3厘米,能精准表现路面灯杆、检修井位置、单位牌匾等内容,充分满足城市管理等精细化场景需求。在“智慧公安”建设中,实现了重要区域安防管控、部署调度的智能立体可视化管理。在市重要交通项目规划论证中,将规划和建筑设计与三维场景融合,真实呈现出建成后的空间形态,显著提升了规划决策的效率和质量。

  三是应用快捷、高效。依托多维地理信息平台,使用部门可以随时随地调取三维底图,将传统图纸、PPT展示升级为三维场景演示,实现了“一屏观全市”“一键助决策”,大幅提升工作效能和精准决策水平。在城管拆违治乱、山头公园违建清查工作中,利用实景三维真实、直观的优势,快速梳理出城区待提升节点600余处,为工作开展提供了现实场景,大大提高工作效能。

  四是大幅节省资金。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成果一次建设、动态更新、多方兼容,为公安、应急、城市管理、住建等部门提供统一、权威的空间数据底座,大幅节省了基础数据设施建设资金。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做好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成果的数据更新维护,推动成果共享,发挥最大应用价值,进一步提升建设项目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刘龙江副局长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就刚才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下午好,中国自然资源报社记者提问。请问实景三维青岛建设的背景以及青岛为什么要建设实景三维?谢谢。

  刘龙江:感谢这位记者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实景三维是客观真实反映现实世界的三维模型,具有单体化、实体化、结构化、语义化的特点,是新型基础测绘的标准化产品,是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上级有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以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2019年11月,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首次提出“推进三维实景数据库建设”任务。2020年7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青岛市城市云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构建三维空间基准,建设实景三维模型底图,推进实景三维青岛建设。2022年2月自然资源部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推广实景三维,明确实景三维作为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时空信息,是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跟“铁公机”一样,都是基础设施,为数字中国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是数字政府、数字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和生产要素。

  二是社会有需求。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应用场景不断深化拓展,传统的二维地图无法真实反映现实城市实景环境,青岛市的城市更新、拆违治乱、规划论证、地质灾害治理、智慧公安、森林防火、防汛应急等很多工作都对实景三维数据提出迫切需求。作为数字城市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实景三维以“三维、真实、结构化、语义化”的特点担当起了城市数字空间底座的重任。因此,地理信息服务从二维向三维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三是技术有支撑。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现有的硬件、软件、网络、安全设备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非常完善,实景三维技术日趋成熟,发展实景三维产业的技术条件更加充足,具备推进实景三维建设的基础,完全能够满足实景三维建设的需求。

  因此,基于政策要求、社会需求,同时依托先进成熟的技术体系,实景三维青岛建设势在必行,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是全面落实数字中国、平安中国、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部署,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它的建设必将为青岛市高能级城市的打造贡献力量。

  回答完毕,谢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鲁网的记者。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成果非常丰富,应用面也非常广,但是建设和更新成本也比较高,请问如何做好资金保障?谢谢。

  李红: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实景三维建设是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政府、数字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和生产要素。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是落实数字青岛、平安青岛、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举措,市财政局高度重视,面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压力,创新运用了“政府债券+社会化融资”的模式,分两年通过发行政府一般债券方式筹集资金1.64亿元,吸引社会资本投资4000万元,有效保障项目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持续围绕打造高标准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和绩效目标,不断加强资金管理,合理控制成本,规范资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项目取得了“四大底图、一个平台、一套标准”的重要成果,打造了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青岛示范”,并已成功应用于发展规划、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提升了城市建设和治理效能。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结合项目建设和数据维护更新的进程,继续做好资金保障工作,让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助力我市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助力!

  回答完毕,谢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下午好,请问青岛的实景三维建设成果在国内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成果应用有什么特色?谢谢。

  胡国军: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正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清泉等行业内专家学者的评价一样: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成果整体建设规模在国内是最大的,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提供了“青岛示范”、贡献了“青岛经验”,项目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一是建设规模方面。青岛是全国首个实现倾斜三维全覆盖的城市,建设总面积达到了1.1万平方公里,目前在国内是最大的。建设范围还包括了7个有居民海岛,是率先实现陆海统筹实景三维建设的城市。

  二是技术指标方面。全市的地形三维采用分辨率15厘米的倾斜航摄方式,地物立面表达更真实、空间分辨率更优。重点区域的建筑实体化建模精度达到0.2米,高于目前国内先进城市0.5-0.8米的指标。

  三是成果种类方面。实景三维底图包括全市15厘米和重点区域3厘米两种分辨率,可以满足不同精细度场景需求。对传统二维底图进行了更新,并形成政务版、蓝黑版和影像版三种风格,可以满足各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对基础二维底图的需求。同时建成重点山林点云和高精度数字表面模型,为地质灾害监测、森林防火和林业资源调查监测提供高精度数据支撑。

  在成果应用上,我们将持续推动成果应用,探索向符合条件的建设单位免费提供实景三维数据成果,用于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论证等。具体办理流程将在我局门户网站发布,请大家关注,届时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可以通过我局门户网站的“实景三维成果申请”端口进行申请。同时,实景三维青岛成果属于基础测绘数据,成果的申请、使用和后期保管都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使用部门应依法依规使用成果,并做好成果的保管工作。

  谢谢。

  主持人:好,感谢胡国军处长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会后可以联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系电话:83892535。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的主题是:介绍《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成果发布应用》情况。

  按照上级相关部署,实景三维青岛建设从立项启动到建成,历时一年的时间。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实施的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成果通过了验收,成果将广泛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为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今天的发布会邀请到了: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刘龙江同志;

  市财政局副局长李红同志;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测绘和地理信息处处长胡国军同志。 欢迎3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刘龙江副局长介绍《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成果发布应用》有关情况。

  刘龙江:各位新闻界朋友:

  大家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自然资源和规划以及市财政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加快实景三维中国、实景三维山东建设的部署要求,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2020年7月,我市出台《关于加快青岛市城市云脑建设的实施意见》,确定了“构建三维空间基准,建设实景三维模型底图,推进实景三维青岛建设”的目标。2021年3月,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综合利用遥感测绘、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感知等新技术,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和表现我市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建(构)筑物等物理世界的数字虚拟空间,具有直观、精度高、可量测等特点,是数字青岛的空间定位框和分析基础,为城市云脑和政府各部门信息化应用提供统一、权威的数字空间底座。

  为满足各政府部门对实景三维数据的急迫需求,我局在市财政局支持下会同承建单位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加快项目推进,历时1年,提前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形成了“四大底图、一个平台和一套标准”等成果。近日,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领衔的专家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成果首次实现了青岛全市陆域和7个有居民海岛高精度、多类型、多尺度的陆海实景三维立体全覆盖,建立了陆海统筹、二三维一体化空间信息平台,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提供了“青岛示范”,贡献了“青岛经验”,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从此,我市基础地理信息底图实现了由平面二维向实景三维的历史跨越。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成果的内容。

  一、主要成果及工作亮点

  成果包括4大数据底图,即全市域地形三维底图、重点区域高精度三维底图、全市域二维底图和重点山林激光雷达点云数据;1个平台,即多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1套标准,即实景三维数据和平台建设规范。

  (一)建成“二三维一体、多尺度融合、陆海统筹”的四大底图

  第一张底图,是全市域地形三维底图。成果覆盖全市11000平方公里陆域和7个有居民海岛,整体建设规模全国最大,首次实现15厘米分辨率倾斜三维全覆盖,已广泛应用于我市国土空间规划、城乡统筹治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修复、应急管理等领域。

  第二张底图,是7区重点区域高精度三维底图。成果覆盖市内7区城区和镇驻地1290平方公里,影像分辨率达到3厘米,可以精准反映交通设施、牌匾名称、建筑结构等细节。完成了28万栋重要建筑、293条主要道路和9万个城市部件的三维实体化和属性赋值,满足“地楼房人”治理、建筑设计、智能交通等精细化场景需求。

  第三张底图,是全市域二维底图。成果覆盖范围与全市域地形三维底图一致,包含政务版、影像版、蓝黑版3种不同风格,满足不同政务场景应用需求。

  第四张底图,是重点山林激光点云数据。成果覆盖崂山自然保护区、大泽山自然保护区、小珠山和藏马山铁橛山等4个山系,每平方米山林获取不少于16个点的激光点云数据,形成高精度数字表面模型成果,可应用于森林防火、地质灾害治理、生态保护修复、森林资源调查分析等领域,可用于森林蓄积量、碳汇估算,为“双碳”目标评价分析提供支撑。

  (二)建立“陆海统筹、二三维一体”平台

  多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兼容国内3种主流三维数据服务标准,突破性建立了海量三维数据管理与发布机制,具备二三维一体、海陆一体、室内室外一体、地上地下一体的“八位一体”数据支撑能力,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开放性,可以实现超大场景的快速加载和流畅浏览。

  (三)编制实景三维采集、处理、应用系列标准规范

  制定国家标准3项、省标准1项、市技术规范1项,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贡献“青岛标准”。其中,《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技术规范(系列)》申报了青岛市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建立起全市统一的实景三维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服务标准体系。

  (四)为实景三维发展贡献“青岛力量”

  在实景三维数据采集、模型自动化构建、三维成果保密处理技术、多源数据融合、模型轻量化发布、时空大数据优化渲染与分析、时空时序物联感知接入、森林碳汇估算、超融合算力集群等方面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为实景三维发展贡献了“青岛力量”。同时,基于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我们先后与深圳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以及海克斯康、土豆科技、易智瑞等10余家业界顶尖企业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为实景三维产业发展提供了“青岛试验田”。

  二、成果推广与应用

  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边建设边应用,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重大项目规划方案论证、自然资源管理、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智慧公安、城市应急、拆违治乱、疫情防控、防火防汛等领域,为全市20多个政府部门40多项重点工作提供了服务支撑,体现出“广、精、快、省”的优势。

  一是成果应用面广。二、三维底图覆盖全市,可充分满足城乡建设、城市更新、城乡治理、应急管理、生态修复保护等各方面需求。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融合高空全景、无人机视频等数据源,对攻坚行动涉及的近千个项目实现了进度动态管理和可视化展示,管理效能大幅提升。去年,台风“烟花”过境期间,为全市21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市区易积水点的应急调度提供了三维场景支撑。搭建三维防火管理系统,实现了森林防火资源管理和应急调度的三维可视化、智能化。

  二是服务精准、精细。重点区域高精度三维底图,影像分辨率3厘米,能精准表现路面灯杆、检修井位置、单位牌匾等内容,充分满足城市管理等精细化场景需求。在“智慧公安”建设中,实现了重要区域安防管控、部署调度的智能立体可视化管理。在市重要交通项目规划论证中,将规划和建筑设计与三维场景融合,真实呈现出建成后的空间形态,显著提升了规划决策的效率和质量。

  三是应用快捷、高效。依托多维地理信息平台,使用部门可以随时随地调取三维底图,将传统图纸、PPT展示升级为三维场景演示,实现了“一屏观全市”“一键助决策”,大幅提升工作效能和精准决策水平。在城管拆违治乱、山头公园违建清查工作中,利用实景三维真实、直观的优势,快速梳理出城区待提升节点600余处,为工作开展提供了现实场景,大大提高工作效能。

  四是大幅节省资金。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成果一次建设、动态更新、多方兼容,为公安、应急、城市管理、住建等部门提供统一、权威的空间数据底座,大幅节省了基础数据设施建设资金。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做好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成果的数据更新维护,推动成果共享,发挥最大应用价值,进一步提升建设项目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刘龙江副局长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就刚才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下午好,中国自然资源报社记者提问。请问实景三维青岛建设的背景以及青岛为什么要建设实景三维?谢谢。

  刘龙江:感谢这位记者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实景三维是客观真实反映现实世界的三维模型,具有单体化、实体化、结构化、语义化的特点,是新型基础测绘的标准化产品,是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上级有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以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2019年11月,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首次提出“推进三维实景数据库建设”任务。2020年7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青岛市城市云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构建三维空间基准,建设实景三维模型底图,推进实景三维青岛建设。2022年2月自然资源部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推广实景三维,明确实景三维作为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时空信息,是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跟“铁公机”一样,都是基础设施,为数字中国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是数字政府、数字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和生产要素。

  二是社会有需求。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应用场景不断深化拓展,传统的二维地图无法真实反映现实城市实景环境,青岛市的城市更新、拆违治乱、规划论证、地质灾害治理、智慧公安、森林防火、防汛应急等很多工作都对实景三维数据提出迫切需求。作为数字城市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实景三维以“三维、真实、结构化、语义化”的特点担当起了城市数字空间底座的重任。因此,地理信息服务从二维向三维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三是技术有支撑。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现有的硬件、软件、网络、安全设备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非常完善,实景三维技术日趋成熟,发展实景三维产业的技术条件更加充足,具备推进实景三维建设的基础,完全能够满足实景三维建设的需求。

  因此,基于政策要求、社会需求,同时依托先进成熟的技术体系,实景三维青岛建设势在必行,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是全面落实数字中国、平安中国、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部署,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它的建设必将为青岛市高能级城市的打造贡献力量。

  回答完毕,谢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鲁网的记者。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成果非常丰富,应用面也非常广,但是建设和更新成本也比较高,请问如何做好资金保障?谢谢。

  李红: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实景三维建设是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政府、数字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和生产要素。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是落实数字青岛、平安青岛、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举措,市财政局高度重视,面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压力,创新运用了“政府债券+社会化融资”的模式,分两年通过发行政府一般债券方式筹集资金1.64亿元,吸引社会资本投资4000万元,有效保障项目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持续围绕打造高标准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和绩效目标,不断加强资金管理,合理控制成本,规范资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项目取得了“四大底图、一个平台、一套标准”的重要成果,打造了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青岛示范”,并已成功应用于发展规划、城市建设、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提升了城市建设和治理效能。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结合项目建设和数据维护更新的进程,继续做好资金保障工作,让实景三维青岛建设项目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助力我市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助力!

  回答完毕,谢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下午好,请问青岛的实景三维建设成果在国内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成果应用有什么特色?谢谢。

  胡国军: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正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清泉等行业内专家学者的评价一样: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成果整体建设规模在国内是最大的,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提供了“青岛示范”、贡献了“青岛经验”,项目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一是建设规模方面。青岛是全国首个实现倾斜三维全覆盖的城市,建设总面积达到了1.1万平方公里,目前在国内是最大的。建设范围还包括了7个有居民海岛,是率先实现陆海统筹实景三维建设的城市。

  二是技术指标方面。全市的地形三维采用分辨率15厘米的倾斜航摄方式,地物立面表达更真实、空间分辨率更优。重点区域的建筑实体化建模精度达到0.2米,高于目前国内先进城市0.5-0.8米的指标。

  三是成果种类方面。实景三维底图包括全市15厘米和重点区域3厘米两种分辨率,可以满足不同精细度场景需求。对传统二维底图进行了更新,并形成政务版、蓝黑版和影像版三种风格,可以满足各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对基础二维底图的需求。同时建成重点山林点云和高精度数字表面模型,为地质灾害监测、森林防火和林业资源调查监测提供高精度数据支撑。

  在成果应用上,我们将持续推动成果应用,探索向符合条件的建设单位免费提供实景三维数据成果,用于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论证等。具体办理流程将在我局门户网站发布,请大家关注,届时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可以通过我局门户网站的“实景三维成果申请”端口进行申请。同时,实景三维青岛成果属于基础测绘数据,成果的申请、使用和后期保管都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使用部门应依法依规使用成果,并做好成果的保管工作。

  谢谢。

  主持人:好,感谢胡国军处长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会后可以联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系电话:83892535。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