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工业互联网“四新领航 能级跃升”三年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
浏览:158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实施“工赋青岛”专项行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引领,全面提升工业互联网建设能级,助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编制了《青岛市工业互联网“四新领航能级跃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卢阳同志;
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张立平同志;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互联网处处长周林同志。
请3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卢阳副局长介绍情况,有请。
卢阳: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代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感谢新闻界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青岛工业互联网工作的关心、关爱,感谢各位对这次新闻发布会的大力支持。借这次机会,我简要介绍一下《青岛市工业互联网“四新领航能级跃升”三年行动计划》。
一、出台背景及总体要求
近年来,青岛抢抓窗口机遇期,持续深耕布局,相继出台《青岛市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规划方案》和《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2)》,坚定实施“工赋青岛”行动,着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由“试验场”步入“深水区”。为深入实施“工赋青岛”专项行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引领,全面提升工业互联网建设能级,加快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助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编制了《青岛市工业互联网“四新领航能级跃升”三年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新技术融合创新引领产业未来,以新业态工赋筑基夯实产业底座,以新模式场景驱动释放产业活力,以新产业原生倍增打造产业生态,坚定不移推动数字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推动青岛数字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二、主要目标
《行动计划》充分考虑青岛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的基础,目标基本涵盖了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除标准和安全生产以外的所有指标。力争通过三年攻坚,数字产业化力争实现倍增,产业数字化保持领先优势,基本建成新兴技术融合创新、工赋业态全省推广、六化模式广泛普及、原生产业高端集聚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
新兴技术融合创新方面。建设并开通5G基站3.5万个以上,10G-PON及以上端口数达到9万个以上,保持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建设水平全国领先;规模化应用的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不少于8个,企业节点不少于1000个;面向细分行业建设3-5个集成化工业软件平台。
工赋业态全省推广方面。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赋能企业5万家次以上,孵化30个以上“杀手锏”级工业APP;优化“一超多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新培育30家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平台,为10万家以上企业提供赋能服务,带动新增产值超千亿元;培育3个以上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示范项目,全市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到45%。
六化模式广泛普及方面。公开发布3000个“工业赋能”场景清单,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遴选300个左右新模式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培育100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在线服务,通过“场景开放”为万家企业提供新模式应用赋能服务。
原生产业高端集聚方面。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相关服务业为代表的原生产业领域,培育雏鹰企业50家以上、瞪羚企业20家以上,引进300个以上高质量核心企业、领先技术和品牌产品,打造工业互联网原生产业集聚园区3家以上,带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三、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中包含实施新技术融合创新行动、新业态工赋筑基行动、新模式场景驱动行动和新产业原生倍增行动等四项内容,具体包括15条措施。
一是实施新技术融合创新行动。打造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优势,推动5G网络全面深度覆盖,争创全国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培育100个以上工业场景应用,打造5G全链接工厂;建设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等算力载体规模建设,推动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山东分中心与国家中心互联互通,加速工业互联网Handle标识解析(青岛)全球根节点建设,推动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规模化应用;创新关键领域技术产品,开展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物联网边缘计算操作系统标志性产品研发,加快工业软件在制造执行系统、新一代科学计算与工程建模仿真平台、流程制造业计划排产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等软件技术攻关,建设3-5个集成化工业软件平台;提升工业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面向工业企业开展在线监测,提升态势感知、应急通报、协调处置能力。
二是实施新业态工赋筑基行动。全力支持卡奥斯平台保持领先优势,持续推广“大企业共建、中小企业共享”生态赋能模式,做强跨行业跨领域平台;每年新培育10家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平台监测分析系统,实时汇聚监测40家以上平台数据,做优特色型专业型平台;编制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服务规范指南,支持工赋(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先行先试,将“工赋”模式向全省全国推广落地,做大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国字号平台功能迭代和服务创新,加快专业服务平台载体建设,每年遴选一批产业数字化赋能中心,做实专业化服务平台;推动重点园区与重点平台企业、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合作,在园区管理、公共服务、模式创新、产业培育等方面率先开展“平台+园区”试点示范,探索数字化园区转型新路径。
三是实施新模式场景驱动行动。完善工业赋能场景清单分类目录,绘制全场景图谱,实现重点产业链全覆盖。发布工业互联网服务能力图谱和产业技术图谱,持续深化应用场景开放工作;围绕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六化”新模式,分类梳理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典型特征、应用场景和落地路径,开展“六化”模式应用推广工程;编制“工业互联网+行业”融合应用指南,推动市属国有“工业企业”在数字赋能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以数字化转型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重点产业领域转型变革。
四是实施新产业原生倍增行动。探索构建工业互联网原生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统筹谋划产业空间布局,鼓励各区市结合自身产业基础,突出发展重点,支持各区市制定出台原生产业配套政策,加强原生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公共服务,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用户单位、高校院所组建联合创新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攻关和本地信息通信类企业转型发展,释放原生产业创新创业活力;编制青岛工业互联网原生产业图谱,发布原生产业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重点企业、技术、产品目录,开展工业互联网原生产业“双招双引”专题活动。
五是为保障“四新领航、能级跃升”三年行动计划有效实施,《行动计划》中设置了健全组织机制、创新支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加快人才培养、加强交流合作等五项措施。
蓝图已然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希望通过三年攻坚,进一步探索“青岛能突破、山东能推广、全国能借鉴”的发展模式,推动青岛制造做大、做强、做新。今天主要就介绍这些,再次感谢新闻界各位朋友多年来对青岛工业互联网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卢阳副局长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就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你们好,我是中国报道的记者。2020年青岛市发布了《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去年出台了《工赋青岛专项行动计划》,今年发布《四新领航行动方案》,三个方案有什么不同,之间有怎样的传承和接续?谢谢。
卢阳: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从国家层面,工业互联网已经连续五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这也充分说明国家层面利用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工信部2018年发布《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后,2021年再次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工业互联网建设如同一场定力、耐力、爆发力多维比拼的铁人三项赛事,按部就班很难满足“四新”产业的增长逻辑。经过前几年的积累,青岛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要想长期保持领先,必须持续发力。2020年的《三年攻坚实施方案》是将工业互联网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顶层规划,去年《工赋青岛专项行动计划》是青岛对工业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卡奥斯荣获中国社科院“2021年度工赋强国奖”,“工赋青岛”作为我市唯一案例受到2021年度山东改革品牌表彰,这也证明了我们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认可。今年在全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振兴的大背景下,我们从产业落地层面,出台“加强版本”的全新三年行动计划,既是对以往“工赋青岛”专项行动的传承,更是青岛抢抓产业时机,力争提前完成十四五各项指标的态度和解题之策。
我先回答这些,谢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好,我是山东商报的记者。工业互联网平台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青岛的优势,也初步形成了“一超多专”的平台体系,我们注意到《行动计划》中用了最重的篇幅描绘了平台发展蓝图,请再进一步给大家介绍一下青岛市平台发展的一些具体情况?谢谢。
卢阳: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这些年我们以“工赋青岛”为抓手,建设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现在在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100家,具体的情况我们请周林处长为大家介绍一下。
周林:感谢您的关注。正如刚才卢阳局长所说,工业互联网平台一直是工业互联网这项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在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垂直行业平台、关键技术平台和产业互联网平台等几个门类上,我们在库培育的重点项目超过了100个,像卡奥斯平台已经连续三年蝉联工信部双跨平台首位,像中车四方所、特来电、橡链云等特色平台都获得了工信部的认定,另外还涌现出像柠檬豆集结优选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特色平台,应该说这个平台体系在全国具有一定的领先性。
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从概念普及走向落地深耕,其对数字经济贡献也愈发显著。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我市平台发展具有的产业基础好、重视程度高、推进力度大等诸多优势,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高质量完成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监测分析工作。青岛是首批试点城市,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集合各方力量,加快探索研制平台数据字典、平台数据分级分类、确权交易、统计上报等创新机制,力争年底前有40家以上的重点平台实现数据互联和服务互认。
二是继续优化“一超多专”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支持卡奥斯做大做强,继续保持全国双跨领域的平台优势。二是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建设垂直行业平台,年底前力争实现重点产业链的全覆盖。三是围绕信息通信的关键技术,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关键领域建设极视角、彼图科技、慧心智造等关键技术平台,带动工业软件研发服务能力快速提升。此外,今年的将重点支持集结优选、全球优鲜、能链、黑鸽网等15个产业互联网平台加速成长,打造交易中心、结算中心、技术中心,有效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跃升。
三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一是推动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功能迭代,成为“工赋山东”专项行动的有力支撑;二是深化场景赋能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将“工业赋能”场景清单推向全省;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山东分中心,成为全国首个省级上线运行的数据中心。谢谢。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鲁网记者。请问去年我市成功入围全国首批“千兆城市”,这标志着我市网络设施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未来青岛在5G、千兆光纤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哪些新动作?谢谢。
卢阳: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请张立平副局长来回答。
张立平:感谢您的提问。2021年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5G基站建设和千兆城市创建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对每个新建5G基站奖补一万元,制定出台了四项清单:主要有任务清单、协调清单、开放清单和电费清单;2021年我市新建成了1万个5G基站离不开各有关部门、各区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通信企业省级公司将全省投资向青岛倾斜的支持。2021年底,青岛市由工信部评为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其中的主要7项指标截止到2021年底,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由创建之初的78%提高到147%(目标80%)、城市10G-PON端口占比由创建之初的9%提高到34%(目标25%)、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由创建之初的70%提高到95%(目标80%)、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由创建之初的11个提高到17.12个(目标12个/万人)、500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由创建之初的2%提高到32.9%(目标25%)、5G用户占比由创建之初的15%提高到29%(目标25%)、双千兆应用创新指标超过30个(目标5个)。今年上半年,我市将建成并开通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把青岛的网络速度和网络质量提升到国家最高级别,为青岛经济建设、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发展工业互联网应用提供坚实的网络基础。2022年将再新建5G基站1万个,年底将超过3万个;持续推进5G网络在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智慧城市、乡村振兴深度覆盖;深入推进工业、交通、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5G应用。
未来青岛市将建设第五代超高速光纤网络(F5G),完成县级以上城区10G-PON设备大规模部署,推进千兆光网乡镇和农村全覆盖。我们有信心完成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的“聚力数字青岛建设”宏伟目标,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塑造数字化发展新优势”的要求,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谢谢。
主持人:感谢张立平副局长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要,请会后联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系电话:85911192。本场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深入实施“工赋青岛”专项行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引领,全面提升工业互联网建设能级,助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编制了《青岛市工业互联网“四新领航能级跃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卢阳同志;
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张立平同志;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业互联网处处长周林同志。
请3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卢阳副局长介绍情况,有请。
卢阳: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代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感谢新闻界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青岛工业互联网工作的关心、关爱,感谢各位对这次新闻发布会的大力支持。借这次机会,我简要介绍一下《青岛市工业互联网“四新领航能级跃升”三年行动计划》。
一、出台背景及总体要求
近年来,青岛抢抓窗口机遇期,持续深耕布局,相继出台《青岛市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规划方案》和《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2)》,坚定实施“工赋青岛”行动,着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由“试验场”步入“深水区”。为深入实施“工赋青岛”专项行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引领,全面提升工业互联网建设能级,加快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助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编制了《青岛市工业互联网“四新领航能级跃升”三年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新技术融合创新引领产业未来,以新业态工赋筑基夯实产业底座,以新模式场景驱动释放产业活力,以新产业原生倍增打造产业生态,坚定不移推动数字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推动青岛数字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二、主要目标
《行动计划》充分考虑青岛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的基础,目标基本涵盖了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除标准和安全生产以外的所有指标。力争通过三年攻坚,数字产业化力争实现倍增,产业数字化保持领先优势,基本建成新兴技术融合创新、工赋业态全省推广、六化模式广泛普及、原生产业高端集聚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
新兴技术融合创新方面。建设并开通5G基站3.5万个以上,10G-PON及以上端口数达到9万个以上,保持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建设水平全国领先;规模化应用的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不少于8个,企业节点不少于1000个;面向细分行业建设3-5个集成化工业软件平台。
工赋业态全省推广方面。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赋能企业5万家次以上,孵化30个以上“杀手锏”级工业APP;优化“一超多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新培育30家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平台,为10万家以上企业提供赋能服务,带动新增产值超千亿元;培育3个以上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示范项目,全市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到45%。
六化模式广泛普及方面。公开发布3000个“工业赋能”场景清单,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遴选300个左右新模式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培育100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在线服务,通过“场景开放”为万家企业提供新模式应用赋能服务。
原生产业高端集聚方面。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相关服务业为代表的原生产业领域,培育雏鹰企业50家以上、瞪羚企业20家以上,引进300个以上高质量核心企业、领先技术和品牌产品,打造工业互联网原生产业集聚园区3家以上,带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三、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中包含实施新技术融合创新行动、新业态工赋筑基行动、新模式场景驱动行动和新产业原生倍增行动等四项内容,具体包括15条措施。
一是实施新技术融合创新行动。打造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优势,推动5G网络全面深度覆盖,争创全国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培育100个以上工业场景应用,打造5G全链接工厂;建设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等算力载体规模建设,推动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山东分中心与国家中心互联互通,加速工业互联网Handle标识解析(青岛)全球根节点建设,推动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规模化应用;创新关键领域技术产品,开展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物联网边缘计算操作系统标志性产品研发,加快工业软件在制造执行系统、新一代科学计算与工程建模仿真平台、流程制造业计划排产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等软件技术攻关,建设3-5个集成化工业软件平台;提升工业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面向工业企业开展在线监测,提升态势感知、应急通报、协调处置能力。
二是实施新业态工赋筑基行动。全力支持卡奥斯平台保持领先优势,持续推广“大企业共建、中小企业共享”生态赋能模式,做强跨行业跨领域平台;每年新培育10家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平台监测分析系统,实时汇聚监测40家以上平台数据,做优特色型专业型平台;编制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服务规范指南,支持工赋(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先行先试,将“工赋”模式向全省全国推广落地,做大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国字号平台功能迭代和服务创新,加快专业服务平台载体建设,每年遴选一批产业数字化赋能中心,做实专业化服务平台;推动重点园区与重点平台企业、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合作,在园区管理、公共服务、模式创新、产业培育等方面率先开展“平台+园区”试点示范,探索数字化园区转型新路径。
三是实施新模式场景驱动行动。完善工业赋能场景清单分类目录,绘制全场景图谱,实现重点产业链全覆盖。发布工业互联网服务能力图谱和产业技术图谱,持续深化应用场景开放工作;围绕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六化”新模式,分类梳理工业互联网新模式典型特征、应用场景和落地路径,开展“六化”模式应用推广工程;编制“工业互联网+行业”融合应用指南,推动市属国有“工业企业”在数字赋能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以数字化转型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重点产业领域转型变革。
四是实施新产业原生倍增行动。探索构建工业互联网原生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统筹谋划产业空间布局,鼓励各区市结合自身产业基础,突出发展重点,支持各区市制定出台原生产业配套政策,加强原生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公共服务,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用户单位、高校院所组建联合创新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攻关和本地信息通信类企业转型发展,释放原生产业创新创业活力;编制青岛工业互联网原生产业图谱,发布原生产业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重点企业、技术、产品目录,开展工业互联网原生产业“双招双引”专题活动。
五是为保障“四新领航、能级跃升”三年行动计划有效实施,《行动计划》中设置了健全组织机制、创新支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加快人才培养、加强交流合作等五项措施。
蓝图已然绘就,奋斗正当其时,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希望通过三年攻坚,进一步探索“青岛能突破、山东能推广、全国能借鉴”的发展模式,推动青岛制造做大、做强、做新。今天主要就介绍这些,再次感谢新闻界各位朋友多年来对青岛工业互联网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卢阳副局长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就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你们好,我是中国报道的记者。2020年青岛市发布了《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去年出台了《工赋青岛专项行动计划》,今年发布《四新领航行动方案》,三个方案有什么不同,之间有怎样的传承和接续?谢谢。
卢阳: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从国家层面,工业互联网已经连续五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这也充分说明国家层面利用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工信部2018年发布《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后,2021年再次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工业互联网建设如同一场定力、耐力、爆发力多维比拼的铁人三项赛事,按部就班很难满足“四新”产业的增长逻辑。经过前几年的积累,青岛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要想长期保持领先,必须持续发力。2020年的《三年攻坚实施方案》是将工业互联网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顶层规划,去年《工赋青岛专项行动计划》是青岛对工业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卡奥斯荣获中国社科院“2021年度工赋强国奖”,“工赋青岛”作为我市唯一案例受到2021年度山东改革品牌表彰,这也证明了我们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认可。今年在全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振兴的大背景下,我们从产业落地层面,出台“加强版本”的全新三年行动计划,既是对以往“工赋青岛”专项行动的传承,更是青岛抢抓产业时机,力争提前完成十四五各项指标的态度和解题之策。
我先回答这些,谢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好,我是山东商报的记者。工业互联网平台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青岛的优势,也初步形成了“一超多专”的平台体系,我们注意到《行动计划》中用了最重的篇幅描绘了平台发展蓝图,请再进一步给大家介绍一下青岛市平台发展的一些具体情况?谢谢。
卢阳: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这些年我们以“工赋青岛”为抓手,建设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现在在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100家,具体的情况我们请周林处长为大家介绍一下。
周林:感谢您的关注。正如刚才卢阳局长所说,工业互联网平台一直是工业互联网这项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在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垂直行业平台、关键技术平台和产业互联网平台等几个门类上,我们在库培育的重点项目超过了100个,像卡奥斯平台已经连续三年蝉联工信部双跨平台首位,像中车四方所、特来电、橡链云等特色平台都获得了工信部的认定,另外还涌现出像柠檬豆集结优选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特色平台,应该说这个平台体系在全国具有一定的领先性。
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从概念普及走向落地深耕,其对数字经济贡献也愈发显著。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我市平台发展具有的产业基础好、重视程度高、推进力度大等诸多优势,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高质量完成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监测分析工作。青岛是首批试点城市,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集合各方力量,加快探索研制平台数据字典、平台数据分级分类、确权交易、统计上报等创新机制,力争年底前有40家以上的重点平台实现数据互联和服务互认。
二是继续优化“一超多专”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支持卡奥斯做大做强,继续保持全国双跨领域的平台优势。二是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建设垂直行业平台,年底前力争实现重点产业链的全覆盖。三是围绕信息通信的关键技术,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关键领域建设极视角、彼图科技、慧心智造等关键技术平台,带动工业软件研发服务能力快速提升。此外,今年的将重点支持集结优选、全球优鲜、能链、黑鸽网等15个产业互联网平台加速成长,打造交易中心、结算中心、技术中心,有效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跃升。
三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一是推动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功能迭代,成为“工赋山东”专项行动的有力支撑;二是深化场景赋能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将“工业赋能”场景清单推向全省;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山东分中心,成为全国首个省级上线运行的数据中心。谢谢。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鲁网记者。请问去年我市成功入围全国首批“千兆城市”,这标志着我市网络设施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未来青岛在5G、千兆光纤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哪些新动作?谢谢。
卢阳: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们请张立平副局长来回答。
张立平:感谢您的提问。2021年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5G基站建设和千兆城市创建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对每个新建5G基站奖补一万元,制定出台了四项清单:主要有任务清单、协调清单、开放清单和电费清单;2021年我市新建成了1万个5G基站离不开各有关部门、各区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通信企业省级公司将全省投资向青岛倾斜的支持。2021年底,青岛市由工信部评为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其中的主要7项指标截止到2021年底,城市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由创建之初的78%提高到147%(目标80%)、城市10G-PON端口占比由创建之初的9%提高到34%(目标25%)、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由创建之初的70%提高到95%(目标80%)、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由创建之初的11个提高到17.12个(目标12个/万人)、500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由创建之初的2%提高到32.9%(目标25%)、5G用户占比由创建之初的15%提高到29%(目标25%)、双千兆应用创新指标超过30个(目标5个)。今年上半年,我市将建成并开通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把青岛的网络速度和网络质量提升到国家最高级别,为青岛经济建设、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发展工业互联网应用提供坚实的网络基础。2022年将再新建5G基站1万个,年底将超过3万个;持续推进5G网络在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智慧城市、乡村振兴深度覆盖;深入推进工业、交通、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5G应用。
未来青岛市将建设第五代超高速光纤网络(F5G),完成县级以上城区10G-PON设备大规模部署,推进千兆光网乡镇和农村全覆盖。我们有信心完成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的“聚力数字青岛建设”宏伟目标,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塑造数字化发展新优势”的要求,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谢谢。
主持人:感谢张立平副局长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要,请会后联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系电话:85911192。本场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