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沃土计划”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新闻发布会

浏览:95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我市日前制定出台了《实施“沃土计划”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方案内容,我们特别邀请到青岛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吕鹏同志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吕局长介绍情况。

  吕鹏: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这个新闻发布会。

  总书记强调,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科技型企业队伍越强大,城市的发展才会越有活力和韧劲,人民群众的生活才会更好,我们看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无一不是科创发达的城市。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我们专程考察学习了苏州、杭州、南京、合肥、武汉在培育科技型企业方面的经验做法,结合青岛实际,制定了《实施“沃土计划”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目的是厚植企业成长沃土,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队伍,支撑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介绍如下:

  一、“沃土计划”制定背景

  今年以来,全市已经有6306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年底高企总数有望突破5400家,增长23%,上市高企总数要达到36家,今年上市大概15家,其中高企9家,是副省级城市当中上市排在第三位的城市。今年我们的城市科创实力的总体排名也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全球创新指数2021》榜单,在城市排行榜中青岛前进16位,升至全球第53、全国第10,去年进步了11位,连续两年成为全国进步最快城市。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9次报告》,青岛前进5位,排在第10位。作为全国仅有的3个创新型城市代表参展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企业这个创新主体的培育上,这是一项目根本性、基础性的工作,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跟苏州、杭州、南京在上市高企的数量差距比较大,差距就是我们奋进的号角、赶超的动力。我们到这几个城市学习、调研,感受体会非常深刻,这几个城市的科技型企业政策力度都非常大,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建设科技园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解决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借鉴他山之石,结合青岛实际,研究制定“沃土计划”,全方位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二、“沃土计划”主要内容

  (一)四项工作目标

  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到2024年,力争实现“三个翻一番、一个全覆盖”。

  “三个翻一番”: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翻一番,超过10000家;高企数量翻一番,超过8000家;上市高企数量翻一番,超过60家。

  “一个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大幅提升。

  (二)八项重点任务

  1.实施高企育苗工程。每年遴选10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对有成长性的入库企业,市、区(市)两级给予最高10万元奖补。

  2.支持企业认定高企。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强化前置辅导,帮助企业按高企标准健康发展。对首次通过高企认定的给予15万元奖补,在当年的研发费用要按照10%给予奖励,最高30万,高企有效期三年,再次通过认定的给予10万元奖补。

  3.支持高企上市发展。我们成立高企上市培育库,遴选100家左右高企入库,原则上培育企业不超过三年。对入库企业按照研发加计扣除费用上年新增部分20%给予奖补,每家企业最高可以拿到300万。符合的入库企业就给一次性20万元的科技项目支持,入库企业给市级技术创新中心的牌子,这几条对企业上科创板都是有加分的,增强企业的科技属性。

  4.支持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通过“线下+云上”方式,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加快建设研发机构。支持具备“六有”(有研发场地、有研发人员、有研发设备、有研发投入、有研发项目、有研发制度)条件的企业建设线下研发中心,每年遴选不超过300家认定为市技术创新中心。根据运营绩效遴选100家,每家给予最高30万元奖补。绩效突出的,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级创新平台。对不具备“六有”条件的企业支持建设“云上研发中心”,每年遴选不超过500家,每家给予最高5万元奖补。

  5.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纳统的规上工业及服务业企业,经核定当年企业研发费用较上年度新增100万元以上,且增量排序居前200位的,按研发经费增加额20%的标准,每家给予最高50万元奖补。

  6.强化创新载体建设。推动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加快科技型企业在园区的集聚,每个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用于技术攻关、平台建设。鼓励区(市)聚焦重点产业引进培育高水平研发平台和企业研发机构,市级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支持头部企业或知名科创服务机构建设专业化中试平台、熟化基地、创业载体,最高可给予2000万元支持。引导孵化器高质量发展,打造标杆孵化器,经认定后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我们已经过会了,第一批明年会拿到1000万,认定了海尔的海创汇、高新区工业技术研究院这两项标杆孵化器,明年这两家孵化器将会拿到1000万的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孵化器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打造专业化孵化器,对绩效突出的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

  7.引导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创新。筹建市高新科技投资集团,发挥基金作用,聚焦重点产业助力科技型企业融资发展。开展科技信贷“白名单”企业“首贷”“增贷”业务试点,对发生信贷损失的试点金融机构给予补贴。推广“投(保)贷”等科技金融产品,获得贷款额度500万元及以下的,按照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予以全额贴息;500万至1000万部分,按照同期贷款基准利率50%予以贴息。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特色)支行,打造10家以上科技特色支行。

  8.强化创新创业服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创新券”购买科技研发、检验检测等服务,按实际支付费用最高50%比例予以兑付,每家企业年兑付不超过20万元。支持技术合同服务点深化产学研对接服务,按上年度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给予最高50万元补助。支持企业参加科技部举办的每年的创新创业大赛,对青岛赛区获奖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对在青落户的外地大赛获奖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每个活动可以考虑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

  关于沃土计划先介绍到这,希望媒体朋友帮我们宣传好、宣传透政策,让更多科技企业能够享受到政策的阳光雨露,也借此机会感谢媒体朋友们这一年来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大力支持和辛苦付出。

  谢谢。

  主持人:感谢吕局长的介绍。下面请记者朋友们就刚才发布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我是青岛日报的记者,刚才您讲到通过“线下+云上”方式引导企业建设不同类型的研发机构,能不能请您谈谈下一步的布局和整体的考虑?

  吕鹏: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们力争在三年内,引导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现在我们有3984家规上工业企业,已经有政府批设的研发机构761家,另外正在申请备案建设企业研发中心的1009家,共计1770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44.5%,也就是说还有55.5%还没有建设企业研发机构。我们结合企业的条件情况,要分层次设立四类研发机构,第一是企业可以独立建设的,第二是产学研合建,第三是产业链共建,第四是云上研发中心。

  一是企业独立建设。主要是具备“六有”条件的,就可以实质性地开展研发活动。

  二是产学研合建。企业自身基础条件不够,但能够与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利用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资源促进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

  三是产业链共建。企业自身基础条件不够,但在所属行业中有明确的产业链归属,能够与产业链核心企业共享研发平台资源,或者与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分工协作并共建共享研发机构。

  四是云上研发中心。企业暂时不具备自建或者共建的条件,但是具有创新的需求,可以在中小企业互联网平台注册“云上研发中心”,对接利用外部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创新支撑。

  这块我们主要是希望借助柠檬豆这个平台,开始的时候我们培育了两年,和柠檬豆合作两年,效果很突出,我们推荐给海信,海信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搞了一个冰箱密封条,在网上发布了,当天就有5家研发团队来对接,一周之内就签订了订单。柠檬豆的平台上活跃了几十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研发团队和研发人员,全是自发的。同时我们也依托柠檬豆作为我们胶东半岛城市群科创联盟的秘书长单位,产学研对接既高效又精准。

  在工作进度上,到2024年底三年要全覆盖,明年要新增70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65%,2023年要达到85%,2024年达到100%。

  在具体工作措施上,要发挥市科创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各区市科技局是责任主体,把这个责任压实。对2214家还没有建立起企业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梳理摸排,对照着四种认定方式,我们一家一家把它落到实处,建立台账,动态调整。

  我们也配了一些政策,线下研发中心每年遴选不超过300家认定为市技术创新中心,根据运营绩效每年遴选100家给予30万的奖励,对云上研发中心,根据运营绩效每年遴选500家,每家给予5万元奖补。

  我就回答这些。

  记者:主持人好,吕局长好,我是青岛信息港记者。我想问一下,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必须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请问青岛在这方面是如何推进和设计的?

  吕鹏: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几年我们在培育科技企业和创新资源向企业汇聚上做了很多工作,在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我们有一个“强链补链”计划,就是围绕青岛的主导产业,我们现在叫“五个一流产业”“三个未来产业”,做产业链的强链计划。再一个,海洋是青岛不可放弃的最重要的一个阵地,我们成立海洋科技创新专项,每年拿出2亿专门用于海洋企业和产业的培育。我们做了一个海创计划,三年要推6家上市公司,明年预计就会有2家上市。另外,我们还设立了未来产业培育专项,每年拿出不少于2亿来支持突破性、颠覆性的技术。为什么在以突破性、颠覆性技术的培育上下这么大功夫?因为我们看到传统产业的增长都是线性的,但是掌握核心技术的,特别是颠覆性技术的,它的成长是指数级的。就像字节跳动,有它独特的算法,一上市几千亿,我们青岛这样的企业太少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最前沿的技术。我们已经瞄了这么几个,这是城市未来的增长点,在这方面我们青岛绝对不能再掉队。我们经常讲,高科技企业是什么特点?高科技、高增长、高薪水、高利润、高税收。我们不能光比投资,我们还要比税收。有了这样的一批企业,我们城市的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才有好的支撑和基础,所以说我们要设立未来产业的培育专项。

  另外,我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我们现在组织的项目基本都是从企业来的, 2018年,科技资金一年不到7亿,今年是12亿,明年大概也是这个数,投向企业的资金从56%到了今年的81.3%,明年这个数要达到90%。让企业来自主选择技术路线,让企业来自主选择高校、院所的他们认为合适的研发资源,给企业充分的放权。我们相信,企业根据研发需求选择高校、院所的眼光一定比科技局选得更准。

  再一个,在科技奖励上,我们做了很大力度的改革,很可能是全国第一个,科技部选择了山东做科技奖励改革的试点,也是唯一的试点。省里希望我们走在前列,我们这个改革方案已经给科技部、省科技厅作了汇报,已经基本确定下来。在全国基本上是围绕着城市的主导产业来设立奖项,比如说首次设立“海洋科技创新奖”“智能制造创新奖”“颠覆性技术探索奖”,超过80%的奖项由企业主体参与,用精准的科技奖励来催生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成果。近年来,我们获国家科技奖励56项,占全省40%以上,获省科技奖励352项,占全省1/3以上。特别是今年,青岛获奖的企业数量首次超过高校和科研院所,标志着我们企业在稳健地成为创新主体。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记者:我是半岛都市报的记者。吕局长,刚才您介绍确保政策实施的精准性与实效性是下步工作重点之一,请问咱们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吕鹏: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七大任务之一。科技部志刚部长也要求,2022年的工作主轴就是抓落实。我们要考虑从四个方面来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一是建立工作台账,抓好督导检查。定期对政策落地落实情况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不看怎么说,只看怎么做。

  二是和媒体加强合作,扩大政策宣传。我们市里要在市科技局信息院建设青岛科创融媒体中心,生产多种形式的政策宣传产品,抓住企业知晓信息的关键渠道,运用互联网手段积极传播,扩大科技创新政策的知晓度、覆盖面。前两天信息院组织开展了2021青岛市科创新物种培育活动,组织我市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研发资源,积极揭榜外地企业技术创新需求,这是一个很棒的做法。我们经常说青岛又有海洋领域的科研人员走了,又有哪一个成果没落在青岛转化,转化到外地去了。当然,我们要高度重视,希望这些成果都在青岛转化。我们正要建设区域科创中心,要有溢出效益才会成为区域科创中心,为什么北京、上海都是国际化的科创中心?就是因为它的研发成果更多的给其他区域提供了支撑,信息研究院做的这个事也展现了青岛作为一个区域科创中心的实力。

  三是运用大数据手段,强化精准推送。通过第三方机构精准挖掘了3000多家具有高企潜质的企业,会同税务等部门梳理有研发加计扣除的企业名单,着重抓好高企培育的政策落地。探索建立服务专员制度,为企业定期开展政策宣讲,提供上门服务,争取政策“应享尽享”。同时通过大数据比对、校验申报高企企业的数据指标,查核企业运营情况。今年的高企我们增长了接近1200家,增长23%。科技局的科技企业服务处,在服务企业上下了真功夫,有一家企业快上市了,科创板发了一个函,你这个企业来回更名,更了三次名,高企资质到底在哪个名字上?如不作说明的话科创板上市向后推迟。我们科技企业服务处工作人员来回跑了好几趟,别的部门不肯开证明我们给开,有没有风险?我判断是没有风险的,只是大家没做过这样的事而已。对我们来讲就是一张纸、一个公章的事,但是对企业那就是决定他能不能上市的一件大事。还有的企业,像酷特智能,科技属性这么强的企业居然评不上高企,就是有些指标调整的问题、通过两年的努力也成为高企了,也享受到高企的政策了。我们科技局要打造服务科技企业、服务研发人员、服务基金最真诚、最谦卑、最高效的部门,我们是这样说的、这样要求的,也是扎扎实实这样做的,也请媒体的朋友们多监督。有需要帮助的企业,有需要科技局提供服务的企业,有这样的案例,也随时跟我们说。

  四是发挥好专家作用,做好问诊辅导。挑选业务素质过硬、精通高企认定规则的专家担任咨询专家,变后端“裁判员”为前端“教练员”,走进企业,大力提升企业申报高企的成功率,进一步压缩不良中介的生存空间,已累计辅导企业超600家。对专家加大培训力度,培训新入库专家160余人。注重专家质量,开发专家测试系统,对所有在库专家进行全面测试,现已测试专家420人,将测试成绩80分以上的共340余人纳入使用范围。今年省里给我们也有工作指标的要求,新增的高企指标,我们自己也自我加压,科技企业处负责这个工作,没白没黑地干,确实今年的科技企业培育服务有了大的进展。

  五是及时地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主动邀请科技型企业代表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媒体,了解科技政策落地情况,广开言路听取意见建议。

  政策精准、有效落实到每一家企业身上,需要反复做很多细节性工作,并且久久为功。相信有企业、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监督,我们的政策落地工作一定会做到应享尽享。

  谢谢。

  记者:吕局长你好,我是凤凰网的记者。一个城市的科技发展到最后,越有自己的代表性特色越能长久发展下去。我们看到青岛去苏州、杭州、南京学习,通过三年的“沃土计划”,在打造高水平创新集群方面我们青岛如何发力?

  吕鹏:谢谢你的提问。我们的思路很清晰,市委市政府都有明确的部署,我们叫“五个一流产业”“三个未来产业”。从我们科技这个角度看,第一就是科创、海洋,在海洋领域我们现在的突出优势是什么?海洋的教育我们有中国海洋大学,深圳也正在组建,但是一个大学组建起来要成规模,要产生效益,产生对社会的正向反馈,没有五到十年是看不到的。

  第二个突出优势是海洋科研,青岛的涉海科研机构占比全国16.7%,海洋院士占比全国27.7%,涉海高端平台占比全国33.0%。今年山东新增了3个院士,全部出自青岛,2个院士全部是海洋领域,1个是外籍院士,这是第二个突出优势。

  第三个突出优势,我们在海洋的观测探测,海洋信息、海洋大数据、海洋物联网、海洋渔业当中的种业,在这些领域,在中国占有绝对优势。在有绝对优势的这些领域,我们要把它的成果转化出来,做好产业的培育。

  刚才介绍了,我们做了一个海创计划,三年我们要在这些领域出6家上市公司,我们已经选好了5家,我们说这个6不是随便说的,是有把握的。明年不出意外的话,海大生物要上主板,浩大海洋上科创板,销售、科技属性、研发投入占销售的比例、研发人员的比例,这些科创板的要求全都符合。

  再一个就是产业。你看青岛的产业特点,从科技角度看,我们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这和南方很多城市不一样,南方在IT领域,刚才我说的信息化时代培育出来的这些企业,他们出了很多领军企业、上市公司,我们青岛很少。但是我们青岛在制造业方面底盘是非常厚的,所以我们要发挥这个优势。一方面对传统的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另一方面在这个领域要培育领军企业、上市公司。轨道交通,不管是从研发还是从产业,在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今天上午陪着赵市长、耿市长刚刚会见中车集团的主要领导,我们的地铁给他提供了大单子。地铁集团顺着这个产业链继续延伸,做了一个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实现车车互联、车车感知,使得地铁运行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地铁和中车进行这种密切合作,我们给他提供场景,马上就要应用。我们将来这套控制系统完全可以走出青岛市外,我们不但拿你的订单,我还给你进行运营维护,效率提高了,你还省钱,这就是产业链的延伸。在轨道交通方面,我们的话说要打造世界级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还有其他的,我们在制造业领域要做几个像模像样的世界级产业集群,而且是创新型的,有高科技含量的,类似中车轨道交通这种情况。

  再一个,我刚才介绍的,我们要下大功夫积极培育以颠覆性技术为基础的未来产业,这个未来产业一定是高科技含量的。我们今年刚刚落地了2个企业研发机构,一个是中科星图,这是中科院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它把一个总部落到了崂山,这是在空天数据应用方面中国的领军企业。还有一个是一汽商用车研究院,将来会打造商用车乘用车在这个领域最好的研发机构。

  当然,我说的未来产业,昨天科技部主办的颠覆性技术大赛,三个领域赛,在三个城市,成都、苏州、青岛。我们昨天启动仪式,今天开始搞赛事,颠覆性技术大赛,这是科技部提的。为什么都重视颠覆性技术?我们昨天启动仪式上请了飞秒激光的曹博士,我们觉得飞秒激光就是一项了不起的颠覆性技术,为什么?它能颠覆现在的一些产业生态。我们已经做了若干实验,跟地铁合作的,青岛为什么没有地震?整个一块大的花岗岩,所以青岛地铁在地下的成本很高,盾构机掘进几米就要换前面的部件。他做了试验,用飞秒激光打过去,不用把它打碎,这个石头能打出缝隙来,盾构机上去一卷,效率提高10倍。地铁集团的总工高度评价,说赶紧把它产业化,我们现在正在做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工作。飞秒激光还在若干领域有不可思议的应用,海水制氢、杀毒,新冠病毒杀灭的有效率大于99.9%。武汉的P4病毒实验室给他出具了证明。应用太多了,女同志美容,昨天有很多图片的对比,还可以精准治疗身体内部的结石、癌症的治疗,这都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这已经在做验证了,这就是颠覆性技术。它真要转化了、产业化了,那它这种利润率不可想象。

  另外我们还有一项颠覆性技术,比较成熟的,飞秒是在前端的,还有待于成果转化、产业化,即发集团经过了接近十年的研发,十年磨一剑,真正一个好的技术出来没有十年八年以上是很难的,无水印染。这是一个德国科学家三十年前提出来的,在论文当中提出来的,他说二氧化碳在气态和液态这么一个超临界状态,把红色的、绿色的颜料染到布料上,这都是科学家异想天开的。三十年之后,世界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无水印染的产业化示范线,1000吨的,在即发集团建成了。12月11号,我们在市南区大学路网红墙组织了一场科技时尚秀,那些模特穿的衣服好多就是用无水印染的布料裁剪出来的时装。这是个什么概念?现在印染一点水都不用了,中国每年印染用水18亿吨,印染之后18亿吨水污水需要处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成本?所以说这种颠覆性技术能够让技术的拥有者一步站到产业链的制高点,他可以定价,他可以定标准,他可以获取最大利润,就像电脑一样,电脑利润的90%都是给CPU的,其他都是给CPU打工的,这就是颠覆性技术的威力。所以说除了海洋,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些,除了我们的制造业底盘特别厚,有非常好的基础外,我们还要抓未来产业培育,在每个领域我们都要打造研发和产业密切结合的生态,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做好。

  我就回答这么多。

  主持人:感谢吕局长给我们延伸了这么多相关的信息。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会后大家可以联系市科技局的科技企业服务处,联系电话:85911346。

  刚才吕局长就“沃土计划”的行动方案进行了发布和解答,也请媒体朋友们能够把我市培育科技型企业的举措宣传好、报道透,助力青岛更好地抢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更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

  本场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蓝睛视听“新闻发布会”频道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吕局长,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

  (结束)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我市日前制定出台了《实施“沃土计划”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方案内容,我们特别邀请到青岛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吕鹏同志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吕局长介绍情况。

  吕鹏: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这个新闻发布会。

  总书记强调,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科技型企业队伍越强大,城市的发展才会越有活力和韧劲,人民群众的生活才会更好,我们看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无一不是科创发达的城市。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我们专程考察学习了苏州、杭州、南京、合肥、武汉在培育科技型企业方面的经验做法,结合青岛实际,制定了《实施“沃土计划”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目的是厚植企业成长沃土,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队伍,支撑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介绍如下:

  一、“沃土计划”制定背景

  今年以来,全市已经有6306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年底高企总数有望突破5400家,增长23%,上市高企总数要达到36家,今年上市大概15家,其中高企9家,是副省级城市当中上市排在第三位的城市。今年我们的城市科创实力的总体排名也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全球创新指数2021》榜单,在城市排行榜中青岛前进16位,升至全球第53、全国第10,去年进步了11位,连续两年成为全国进步最快城市。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9次报告》,青岛前进5位,排在第10位。作为全国仅有的3个创新型城市代表参展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企业这个创新主体的培育上,这是一项目根本性、基础性的工作,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跟苏州、杭州、南京在上市高企的数量差距比较大,差距就是我们奋进的号角、赶超的动力。我们到这几个城市学习、调研,感受体会非常深刻,这几个城市的科技型企业政策力度都非常大,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建设科技园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解决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借鉴他山之石,结合青岛实际,研究制定“沃土计划”,全方位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二、“沃土计划”主要内容

  (一)四项工作目标

  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到2024年,力争实现“三个翻一番、一个全覆盖”。

  “三个翻一番”: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翻一番,超过10000家;高企数量翻一番,超过8000家;上市高企数量翻一番,超过60家。

  “一个全覆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大幅提升。

  (二)八项重点任务

  1.实施高企育苗工程。每年遴选10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对有成长性的入库企业,市、区(市)两级给予最高10万元奖补。

  2.支持企业认定高企。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强化前置辅导,帮助企业按高企标准健康发展。对首次通过高企认定的给予15万元奖补,在当年的研发费用要按照10%给予奖励,最高30万,高企有效期三年,再次通过认定的给予10万元奖补。

  3.支持高企上市发展。我们成立高企上市培育库,遴选100家左右高企入库,原则上培育企业不超过三年。对入库企业按照研发加计扣除费用上年新增部分20%给予奖补,每家企业最高可以拿到300万。符合的入库企业就给一次性20万元的科技项目支持,入库企业给市级技术创新中心的牌子,这几条对企业上科创板都是有加分的,增强企业的科技属性。

  4.支持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通过“线下+云上”方式,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加快建设研发机构。支持具备“六有”(有研发场地、有研发人员、有研发设备、有研发投入、有研发项目、有研发制度)条件的企业建设线下研发中心,每年遴选不超过300家认定为市技术创新中心。根据运营绩效遴选100家,每家给予最高30万元奖补。绩效突出的,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级创新平台。对不具备“六有”条件的企业支持建设“云上研发中心”,每年遴选不超过500家,每家给予最高5万元奖补。

  5.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纳统的规上工业及服务业企业,经核定当年企业研发费用较上年度新增100万元以上,且增量排序居前200位的,按研发经费增加额20%的标准,每家给予最高50万元奖补。

  6.强化创新载体建设。推动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加快科技型企业在园区的集聚,每个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用于技术攻关、平台建设。鼓励区(市)聚焦重点产业引进培育高水平研发平台和企业研发机构,市级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支持头部企业或知名科创服务机构建设专业化中试平台、熟化基地、创业载体,最高可给予2000万元支持。引导孵化器高质量发展,打造标杆孵化器,经认定后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我们已经过会了,第一批明年会拿到1000万,认定了海尔的海创汇、高新区工业技术研究院这两项标杆孵化器,明年这两家孵化器将会拿到1000万的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孵化器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打造专业化孵化器,对绩效突出的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

  7.引导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创新。筹建市高新科技投资集团,发挥基金作用,聚焦重点产业助力科技型企业融资发展。开展科技信贷“白名单”企业“首贷”“增贷”业务试点,对发生信贷损失的试点金融机构给予补贴。推广“投(保)贷”等科技金融产品,获得贷款额度500万元及以下的,按照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予以全额贴息;500万至1000万部分,按照同期贷款基准利率50%予以贴息。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特色)支行,打造10家以上科技特色支行。

  8.强化创新创业服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创新券”购买科技研发、检验检测等服务,按实际支付费用最高50%比例予以兑付,每家企业年兑付不超过20万元。支持技术合同服务点深化产学研对接服务,按上年度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给予最高50万元补助。支持企业参加科技部举办的每年的创新创业大赛,对青岛赛区获奖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对在青落户的外地大赛获奖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每个活动可以考虑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

  关于沃土计划先介绍到这,希望媒体朋友帮我们宣传好、宣传透政策,让更多科技企业能够享受到政策的阳光雨露,也借此机会感谢媒体朋友们这一年来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大力支持和辛苦付出。

  谢谢。

  主持人:感谢吕局长的介绍。下面请记者朋友们就刚才发布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我是青岛日报的记者,刚才您讲到通过“线下+云上”方式引导企业建设不同类型的研发机构,能不能请您谈谈下一步的布局和整体的考虑?

  吕鹏: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们力争在三年内,引导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现在我们有3984家规上工业企业,已经有政府批设的研发机构761家,另外正在申请备案建设企业研发中心的1009家,共计1770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44.5%,也就是说还有55.5%还没有建设企业研发机构。我们结合企业的条件情况,要分层次设立四类研发机构,第一是企业可以独立建设的,第二是产学研合建,第三是产业链共建,第四是云上研发中心。

  一是企业独立建设。主要是具备“六有”条件的,就可以实质性地开展研发活动。

  二是产学研合建。企业自身基础条件不够,但能够与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利用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资源促进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

  三是产业链共建。企业自身基础条件不够,但在所属行业中有明确的产业链归属,能够与产业链核心企业共享研发平台资源,或者与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分工协作并共建共享研发机构。

  四是云上研发中心。企业暂时不具备自建或者共建的条件,但是具有创新的需求,可以在中小企业互联网平台注册“云上研发中心”,对接利用外部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创新支撑。

  这块我们主要是希望借助柠檬豆这个平台,开始的时候我们培育了两年,和柠檬豆合作两年,效果很突出,我们推荐给海信,海信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搞了一个冰箱密封条,在网上发布了,当天就有5家研发团队来对接,一周之内就签订了订单。柠檬豆的平台上活跃了几十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研发团队和研发人员,全是自发的。同时我们也依托柠檬豆作为我们胶东半岛城市群科创联盟的秘书长单位,产学研对接既高效又精准。

  在工作进度上,到2024年底三年要全覆盖,明年要新增70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65%,2023年要达到85%,2024年达到100%。

  在具体工作措施上,要发挥市科创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各区市科技局是责任主体,把这个责任压实。对2214家还没有建立起企业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梳理摸排,对照着四种认定方式,我们一家一家把它落到实处,建立台账,动态调整。

  我们也配了一些政策,线下研发中心每年遴选不超过300家认定为市技术创新中心,根据运营绩效每年遴选100家给予30万的奖励,对云上研发中心,根据运营绩效每年遴选500家,每家给予5万元奖补。

  我就回答这些。

  记者:主持人好,吕局长好,我是青岛信息港记者。我想问一下,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必须推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请问青岛在这方面是如何推进和设计的?

  吕鹏: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几年我们在培育科技企业和创新资源向企业汇聚上做了很多工作,在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我们有一个“强链补链”计划,就是围绕青岛的主导产业,我们现在叫“五个一流产业”“三个未来产业”,做产业链的强链计划。再一个,海洋是青岛不可放弃的最重要的一个阵地,我们成立海洋科技创新专项,每年拿出2亿专门用于海洋企业和产业的培育。我们做了一个海创计划,三年要推6家上市公司,明年预计就会有2家上市。另外,我们还设立了未来产业培育专项,每年拿出不少于2亿来支持突破性、颠覆性的技术。为什么在以突破性、颠覆性技术的培育上下这么大功夫?因为我们看到传统产业的增长都是线性的,但是掌握核心技术的,特别是颠覆性技术的,它的成长是指数级的。就像字节跳动,有它独特的算法,一上市几千亿,我们青岛这样的企业太少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最前沿的技术。我们已经瞄了这么几个,这是城市未来的增长点,在这方面我们青岛绝对不能再掉队。我们经常讲,高科技企业是什么特点?高科技、高增长、高薪水、高利润、高税收。我们不能光比投资,我们还要比税收。有了这样的一批企业,我们城市的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才有好的支撑和基础,所以说我们要设立未来产业的培育专项。

  另外,我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我们现在组织的项目基本都是从企业来的, 2018年,科技资金一年不到7亿,今年是12亿,明年大概也是这个数,投向企业的资金从56%到了今年的81.3%,明年这个数要达到90%。让企业来自主选择技术路线,让企业来自主选择高校、院所的他们认为合适的研发资源,给企业充分的放权。我们相信,企业根据研发需求选择高校、院所的眼光一定比科技局选得更准。

  再一个,在科技奖励上,我们做了很大力度的改革,很可能是全国第一个,科技部选择了山东做科技奖励改革的试点,也是唯一的试点。省里希望我们走在前列,我们这个改革方案已经给科技部、省科技厅作了汇报,已经基本确定下来。在全国基本上是围绕着城市的主导产业来设立奖项,比如说首次设立“海洋科技创新奖”“智能制造创新奖”“颠覆性技术探索奖”,超过80%的奖项由企业主体参与,用精准的科技奖励来催生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成果。近年来,我们获国家科技奖励56项,占全省40%以上,获省科技奖励352项,占全省1/3以上。特别是今年,青岛获奖的企业数量首次超过高校和科研院所,标志着我们企业在稳健地成为创新主体。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记者:我是半岛都市报的记者。吕局长,刚才您介绍确保政策实施的精准性与实效性是下步工作重点之一,请问咱们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吕鹏: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七大任务之一。科技部志刚部长也要求,2022年的工作主轴就是抓落实。我们要考虑从四个方面来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一是建立工作台账,抓好督导检查。定期对政策落地落实情况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不看怎么说,只看怎么做。

  二是和媒体加强合作,扩大政策宣传。我们市里要在市科技局信息院建设青岛科创融媒体中心,生产多种形式的政策宣传产品,抓住企业知晓信息的关键渠道,运用互联网手段积极传播,扩大科技创新政策的知晓度、覆盖面。前两天信息院组织开展了2021青岛市科创新物种培育活动,组织我市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研发资源,积极揭榜外地企业技术创新需求,这是一个很棒的做法。我们经常说青岛又有海洋领域的科研人员走了,又有哪一个成果没落在青岛转化,转化到外地去了。当然,我们要高度重视,希望这些成果都在青岛转化。我们正要建设区域科创中心,要有溢出效益才会成为区域科创中心,为什么北京、上海都是国际化的科创中心?就是因为它的研发成果更多的给其他区域提供了支撑,信息研究院做的这个事也展现了青岛作为一个区域科创中心的实力。

  三是运用大数据手段,强化精准推送。通过第三方机构精准挖掘了3000多家具有高企潜质的企业,会同税务等部门梳理有研发加计扣除的企业名单,着重抓好高企培育的政策落地。探索建立服务专员制度,为企业定期开展政策宣讲,提供上门服务,争取政策“应享尽享”。同时通过大数据比对、校验申报高企企业的数据指标,查核企业运营情况。今年的高企我们增长了接近1200家,增长23%。科技局的科技企业服务处,在服务企业上下了真功夫,有一家企业快上市了,科创板发了一个函,你这个企业来回更名,更了三次名,高企资质到底在哪个名字上?如不作说明的话科创板上市向后推迟。我们科技企业服务处工作人员来回跑了好几趟,别的部门不肯开证明我们给开,有没有风险?我判断是没有风险的,只是大家没做过这样的事而已。对我们来讲就是一张纸、一个公章的事,但是对企业那就是决定他能不能上市的一件大事。还有的企业,像酷特智能,科技属性这么强的企业居然评不上高企,就是有些指标调整的问题、通过两年的努力也成为高企了,也享受到高企的政策了。我们科技局要打造服务科技企业、服务研发人员、服务基金最真诚、最谦卑、最高效的部门,我们是这样说的、这样要求的,也是扎扎实实这样做的,也请媒体的朋友们多监督。有需要帮助的企业,有需要科技局提供服务的企业,有这样的案例,也随时跟我们说。

  四是发挥好专家作用,做好问诊辅导。挑选业务素质过硬、精通高企认定规则的专家担任咨询专家,变后端“裁判员”为前端“教练员”,走进企业,大力提升企业申报高企的成功率,进一步压缩不良中介的生存空间,已累计辅导企业超600家。对专家加大培训力度,培训新入库专家160余人。注重专家质量,开发专家测试系统,对所有在库专家进行全面测试,现已测试专家420人,将测试成绩80分以上的共340余人纳入使用范围。今年省里给我们也有工作指标的要求,新增的高企指标,我们自己也自我加压,科技企业处负责这个工作,没白没黑地干,确实今年的科技企业培育服务有了大的进展。

  五是及时地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主动邀请科技型企业代表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媒体,了解科技政策落地情况,广开言路听取意见建议。

  政策精准、有效落实到每一家企业身上,需要反复做很多细节性工作,并且久久为功。相信有企业、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监督,我们的政策落地工作一定会做到应享尽享。

  谢谢。

  记者:吕局长你好,我是凤凰网的记者。一个城市的科技发展到最后,越有自己的代表性特色越能长久发展下去。我们看到青岛去苏州、杭州、南京学习,通过三年的“沃土计划”,在打造高水平创新集群方面我们青岛如何发力?

  吕鹏:谢谢你的提问。我们的思路很清晰,市委市政府都有明确的部署,我们叫“五个一流产业”“三个未来产业”。从我们科技这个角度看,第一就是科创、海洋,在海洋领域我们现在的突出优势是什么?海洋的教育我们有中国海洋大学,深圳也正在组建,但是一个大学组建起来要成规模,要产生效益,产生对社会的正向反馈,没有五到十年是看不到的。

  第二个突出优势是海洋科研,青岛的涉海科研机构占比全国16.7%,海洋院士占比全国27.7%,涉海高端平台占比全国33.0%。今年山东新增了3个院士,全部出自青岛,2个院士全部是海洋领域,1个是外籍院士,这是第二个突出优势。

  第三个突出优势,我们在海洋的观测探测,海洋信息、海洋大数据、海洋物联网、海洋渔业当中的种业,在这些领域,在中国占有绝对优势。在有绝对优势的这些领域,我们要把它的成果转化出来,做好产业的培育。

  刚才介绍了,我们做了一个海创计划,三年我们要在这些领域出6家上市公司,我们已经选好了5家,我们说这个6不是随便说的,是有把握的。明年不出意外的话,海大生物要上主板,浩大海洋上科创板,销售、科技属性、研发投入占销售的比例、研发人员的比例,这些科创板的要求全都符合。

  再一个就是产业。你看青岛的产业特点,从科技角度看,我们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这和南方很多城市不一样,南方在IT领域,刚才我说的信息化时代培育出来的这些企业,他们出了很多领军企业、上市公司,我们青岛很少。但是我们青岛在制造业方面底盘是非常厚的,所以我们要发挥这个优势。一方面对传统的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另一方面在这个领域要培育领军企业、上市公司。轨道交通,不管是从研发还是从产业,在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今天上午陪着赵市长、耿市长刚刚会见中车集团的主要领导,我们的地铁给他提供了大单子。地铁集团顺着这个产业链继续延伸,做了一个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实现车车互联、车车感知,使得地铁运行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地铁和中车进行这种密切合作,我们给他提供场景,马上就要应用。我们将来这套控制系统完全可以走出青岛市外,我们不但拿你的订单,我还给你进行运营维护,效率提高了,你还省钱,这就是产业链的延伸。在轨道交通方面,我们的话说要打造世界级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还有其他的,我们在制造业领域要做几个像模像样的世界级产业集群,而且是创新型的,有高科技含量的,类似中车轨道交通这种情况。

  再一个,我刚才介绍的,我们要下大功夫积极培育以颠覆性技术为基础的未来产业,这个未来产业一定是高科技含量的。我们今年刚刚落地了2个企业研发机构,一个是中科星图,这是中科院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它把一个总部落到了崂山,这是在空天数据应用方面中国的领军企业。还有一个是一汽商用车研究院,将来会打造商用车乘用车在这个领域最好的研发机构。

  当然,我说的未来产业,昨天科技部主办的颠覆性技术大赛,三个领域赛,在三个城市,成都、苏州、青岛。我们昨天启动仪式,今天开始搞赛事,颠覆性技术大赛,这是科技部提的。为什么都重视颠覆性技术?我们昨天启动仪式上请了飞秒激光的曹博士,我们觉得飞秒激光就是一项了不起的颠覆性技术,为什么?它能颠覆现在的一些产业生态。我们已经做了若干实验,跟地铁合作的,青岛为什么没有地震?整个一块大的花岗岩,所以青岛地铁在地下的成本很高,盾构机掘进几米就要换前面的部件。他做了试验,用飞秒激光打过去,不用把它打碎,这个石头能打出缝隙来,盾构机上去一卷,效率提高10倍。地铁集团的总工高度评价,说赶紧把它产业化,我们现在正在做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工作。飞秒激光还在若干领域有不可思议的应用,海水制氢、杀毒,新冠病毒杀灭的有效率大于99.9%。武汉的P4病毒实验室给他出具了证明。应用太多了,女同志美容,昨天有很多图片的对比,还可以精准治疗身体内部的结石、癌症的治疗,这都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这已经在做验证了,这就是颠覆性技术。它真要转化了、产业化了,那它这种利润率不可想象。

  另外我们还有一项颠覆性技术,比较成熟的,飞秒是在前端的,还有待于成果转化、产业化,即发集团经过了接近十年的研发,十年磨一剑,真正一个好的技术出来没有十年八年以上是很难的,无水印染。这是一个德国科学家三十年前提出来的,在论文当中提出来的,他说二氧化碳在气态和液态这么一个超临界状态,把红色的、绿色的颜料染到布料上,这都是科学家异想天开的。三十年之后,世界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无水印染的产业化示范线,1000吨的,在即发集团建成了。12月11号,我们在市南区大学路网红墙组织了一场科技时尚秀,那些模特穿的衣服好多就是用无水印染的布料裁剪出来的时装。这是个什么概念?现在印染一点水都不用了,中国每年印染用水18亿吨,印染之后18亿吨水污水需要处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成本?所以说这种颠覆性技术能够让技术的拥有者一步站到产业链的制高点,他可以定价,他可以定标准,他可以获取最大利润,就像电脑一样,电脑利润的90%都是给CPU的,其他都是给CPU打工的,这就是颠覆性技术的威力。所以说除了海洋,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些,除了我们的制造业底盘特别厚,有非常好的基础外,我们还要抓未来产业培育,在每个领域我们都要打造研发和产业密切结合的生态,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做好。

  我就回答这么多。

  主持人:感谢吕局长给我们延伸了这么多相关的信息。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会后大家可以联系市科技局的科技企业服务处,联系电话:85911346。

  刚才吕局长就“沃土计划”的行动方案进行了发布和解答,也请媒体朋友们能够把我市培育科技型企业的举措宣传好、报道透,助力青岛更好地抢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更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

  本场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蓝睛视听“新闻发布会”频道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吕局长,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