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六条措施>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

浏览:87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青岛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六条措施》有关情况。

  为进一步优化环境,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青岛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六条措施》。为帮助大家了解相关内容,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特别邀请到了: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巡视员蒲一江同志;

  市财政局经济建设处负责人徐明林同志;

  欢迎以上2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蒲一江同志发布有关内容。有请。

  蒲一江: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好!首先,向各位记者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关注!下面,向大家介绍《青岛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六条措施》起草制定的有关情况。分两个方面:

  (一)文件出台背景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时期,我市建筑业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了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三五”时期,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实现了年均17.5%的增长,2020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000.2亿元,首次突破3千亿大关。五年间,全市建筑企业数量从1194家增加到1682家,市场主体数量不断扩充,激发了行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二是行业结构不断完善。“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建筑业企业快速成长期,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双突破。总承包特级企业数量从3家发展到13家;2020年,全市有8家建筑企业被评为山东省建筑业企业30强,数量居全省首位。德才装饰在A股市场上市,成为山东省首家主板上市的建筑业企业。

  三是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十三五”这五年,是建筑业发展不断结出硕果的五年。全市建筑工程共获得“鲁班奖”10项、“泰山杯”114项,数量居全省首位。工作中,我们还推出了“分户验收”“一户一档”“先验房后交房、交房即办证”等措施,着力提升工程品质,打造“住有宜居”的城市。

  针对全市建筑业旗舰型企业较少,龙头带动能力不足,市场拓展困难,外向度不够,发展模式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短板和不足,面对建筑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如“双碳”目标在建筑业的实现路径、绿色城市建设、智慧化工地建设、统筹绿色低碳安全发展等,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起草并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青岛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并于近期印发。旨在通过政策引导,支持指导建筑业企业资质升级,助力本土企业向高端建设领域和外埠市场拓展,积极引进行业领军企业来青投资兴业,推进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全力促进建筑业经济增长。

  (二)《措施》主要内容

  《措施》围绕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从促进建筑业做优做强、进一步优化建筑市场环境、提高行业技术能级、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五大方面,提出了十六条措施,归纳一下主要是“五个更加注重”:

  1.更加注重行业能级。一是鼓励企业资质升级,扶持头部企业加快发展,将拟晋升特级、一级资质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纳入重点扶持范畴,并给予升级辅导。二是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建立重点企业外向发展协调机制,对“对外承包工程”或对外投资的建筑业企业,在各种保费方面给予补助。三是着力吸引优质建筑企业到我市发展,对新进我市的特级、一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同时其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享受我市关于人才引进的住房政策。

  2.更加注重发展环境。一是深化招投标交易制度改革,通过招标告知承诺制、全程电子化交易等措施,加快项目推进,加快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应用。二是强调各区(市)不得要求跨区(市)承揽工程的企业,在本区(市)设立子公司或分公司,支持市内企业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三是进一步改善建筑企业的融资环境,允许企业在承接政府投资项目后向银行申请抵质押贷款,并通过绿色金融手段,加大对绿色项目和企业的金融扶持。四是推进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引导市场推行施工过程结算,简化竣工结算,有效化解工程结算难题。

  3.更加注重技术应用。一是要加快推进智慧化工地的建设,今年年初我们在全省率先发布了智慧化工地实施方案和技术标准,这次又在资金方面给予补助支持,力争在智慧化工地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二是全面推行智能建造,推动形成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建筑产业。三是推广BIM技术,加快推进BIM技术在各类项目、各种场景中的应用。四是统筹绿色安全发展,加大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视为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停工等情形的,由承发包双方协商顺延工期。

  4.更加注重工程品质。首先,是培育打造“精品工程”的意识,在前期落实“优质优价”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行业树立建精品、创精品的理念。其次,是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和平台、推广绿色建材等措施,突出抓好建材环节的管理。第三,是发挥好检测、勘察设计、监理等工程技术服务行业的第三方支撑作用。

  5.更加注重人才支撑。人才是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将继续弘扬“工匠精神”,完善建筑工人技能培训体系,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引导现有劳务企业转型、专业承包企业做专做精,提升一线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为精品工程建设提供保障。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乘势而上、奋发作为,助力建筑企业做优做强,实现行业进位争先,进一步推动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说这些,谢谢。

  主持人:感谢蒲局的发布。接下来请徐明林同志发布《十六条措施》中,财政政策引导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有请。

  徐明林:新闻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近年来,市财政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纾困减负等惠企利民措施,巩固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发挥了财政政策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我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市财政部门非常关注和支持建筑业的发展。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我市建筑业发挥了强力正向拉动作用,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8%,比全省平均增幅高2个百分点,比全市GDP增幅高3.1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税收99.5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8%;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9%,比五年前提升了3.9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有关要求,进一步扶持我市建筑企业做优做强,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市财政部门和住建部门一起深入研究,重点围绕“补短板、强弱项、重示范”,结合我市,制定了《青岛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措施》,重点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财政支持政策。

  一是对本市企业资质升级的支持。扶持头部企业加快发展,对在我市注册的建筑企业首次获得施工总承包综合资质(特级资质)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万元,由市财政、企业注册地所在区(市)财政按1:1的比例分担。支持骨干企业进位争先,对在我市注册的建筑企业首次获得施工总承包一级(甲级)资质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由市财政、企业注册地所在区(市)财政按1:1的比例分担。对年地方财政贡献超过5000万元(含5000万元),且增幅高于全市经济发展目标的重点建筑业企业集团,按其地方财政贡献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奖补,奖补资金按现行财政体制负担。

  二是对引进外地总部企业的支持。对施工总承包综合资质(特级资质)企业迁入我市或将综合资质(特级资质)分离到我市设立独立法人资格公司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万元,由市财政、企业注册地所在区(市)财政按1:1的比例分担。对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甲级资质)企业迁入我市或将一级资质(甲级资质)分离到我市设立独立法人资格公司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由市财政、企业注册地所在区(市)财政按1:1的比例分担。

  三是对建筑企业发展环境的扶持。建筑企业小微企业,按规定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建筑企业一般纳税人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务、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中小企业在参与政府采购工程项目时,按规定享受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等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关政策。

  四是对推进智慧化工地建设的支持。智慧化工地是建筑施工组织实施管理的发展方向,我市实行智慧化工地试点、推广阶段激励政策,以激发和调动智慧化工地建设的积极性,提升工地质量安全管控水平,促进建筑业成为数字青岛建设的重要板块。对经评审达到“AAA级”的工程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经评审达到“AA级”的工程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经评审达到“A级”的工程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市南、市北、李沧区项目的奖励资金由市财政负担,其他区(市)项目的奖励资金由市财政、项目所在区(市)财政按1:1的比例分担。

  五是对加强BIM技术应用的扶持。加快推进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政府投资或国有企业自筹资金项目(包括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的应用,鼓励在运营阶段应用BIM技术。鼓励人才公寓、保障性住房、商品住宅等其他工程项目在设计成果实现数字化的基础上开展BIM技术应用。

  六是对打造“青岛建造”品牌的支持。工程质量品质涉及千家万户,引导企业树立精品意识,积极创建精品工程,是财政资金予以倾斜和支持的方向。对青岛区域内获得“鲁班奖”,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詹天佑奖”,或者获得“省级优质工程奖”的主创建筑企业,每个项目分别一次性奖励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获奖项目按照最高奖项给予奖励,不累计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市南、市北、李沧区项目的奖励资金由市财政负担,其他区(市)项目的奖励资金由市财政、项目所在区(市)财政按1:1的比例分担。对获得市长质量奖的,由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科学精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让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不断推动形成新的财源增长点,促进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谢谢。

  主持人:感谢两位的介绍。下面的时间请媒体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还是请先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现在请提问。这位记者。

  记者: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青岛日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蒲局,刚才您在介绍文件出台背景的时候也提到了我市建筑业还存在短板以及面临的形势,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我们的工作从哪些方面开展?谢谢。

  蒲一江: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首先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近年来,虽然我市建筑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确实还存在一些短板、薄弱环节和不足。比如:2020年我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000.2亿元,排在全省第二位,与城市地位还不匹配;我市建筑企业整体竞争力还不够强,特别在高精尖项目上不占优势;我市建筑企业普遍存在高端人才不多、资本运作水平不高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正是出台《十六条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我们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将及时倾听企业的呼声,及时研究解决问题,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主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在做优做强上下功夫。一方面抓好存量,对全市建筑企业进行分类梳理、指导,通过有针对性地升级辅导,力争再培育一批特级、一级资质企业。另一方面抓好增量,调动各区(市)的主动性,利用各种优势,再引进一批高资质的建筑业总部企业,厚植我市建筑业经济增长基础。

  第二,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主要是瞄准“三新”持续发力:一是瞄准新技术,加快改进建筑业的建造方式,大力推行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等技术应用,提高行业生产效率。二是瞄准新模式,加快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新模式,提高项目建设的组织水平和管理效能。三是瞄准新市场,积极培育骨干民营企业搭建平等竞争平台,支持各类企业间的同台竞争,巩固、拓展企业在本市的市场占有率,同时要提高本市建筑企业外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在外埠市场参与竞争。

  第三,在服务发展上下功夫。在项目建设上,将继续落实好“放管服”各项措施,提高服务效能,加快服务项目推进;在企业发展上,将紧盯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一对一”进行针对性解决;在人才引进方面,将与驻青高校开展专项合作,引导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在当地就业,实现留住人才、行业发展的“双赢”。

  谢谢。

  主持人:感谢蒲局的回答。下面请记者朋友们继续提问。这位记者。

  记者: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大众网的记者。我想请问徐处长,近年来的疫情和减税降费对各地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财政部门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请问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谢谢。

  徐明林: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和长期以来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财税政策也进行了深度调整,随着宏观经济下行,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我们减税降费力度也在持续加大,一系列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突发性问题交织叠加,财政运行面临收入中低速增长、支出刚性增加、收支矛盾加剧、还债压力加大等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也就是说,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将处于紧平衡的状态,收支矛盾是非常突出的。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我们市财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政统财、以财辅政,强化党建引领,我们的财政工作重点突出“一条主线”,我们把它总结为四个方面,观大势、勇担当、转作风、促发展。同时我们积极推进财政工作“四个转变”,从需求保障型向绩效引领型转变、从收支管理向全要素统筹转变、从本级财政向全域财政转变、从业务部门向招商部门转变,自觉把财政资源配置、政策创新、财政改革放到全市“项目落地年”大局当中进行谋划和考量,充分用好有限保底的预算资金,用足风险可控的债务资金,用活潜力巨大的社会资金,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干劲加压奋进,更加精准有效打好财政政策的“组合拳”,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加速项目招引落地建设提供坚实、稳固的支撑和保障,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稳住了经济基本盘,积极的财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前三季度,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65.3亿元,增长15.4%,完成全年预算的80%。全市税收收入完成710.7亿元,增长19.1%,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在全国政府债务限额下降5.5%的情况下,我市争取到新增政府债务限额510亿元,实现逆势增长6.5%,预计将撬动项目投资3600亿元以上。同时,我们还争取到了再融资债券限额202亿元,增长127%,为政府投资腾出更大空间。目前,全市已发行政府专项债券360亿元,有力支持了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等重大国家战略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130个项目建设,带动全市固定投资增长12%,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

  刚才包括蒲局长也谈到,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我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它也是一种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岛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措施》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和背景下,经过相关政府部门数十轮的反复研究论证之后才出台的,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操作性强的财政支持政策,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领带动作用,重点围绕“补短板、强弱项、重示范”,进一步扶持我市建筑企业做优做强,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厚植我市GDP和税源基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也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新一轮财政扶持政策的引领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必将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谢谢。

  主持人:感谢徐处长。请记者朋友们继续提问。这位记者。

  记者: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来自中国报道的记者。我想提问的是,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刚才介绍了建筑业企业也面临融资的难题,请问在金融支持方面都有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徐明林: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感谢您的提问!

  建筑业作为传统产业,它本身就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比如体量规模和资金需求都是比较大的;同时建筑业也是一种轻资产的行业,它的抵押物不多,融资渠道比较少。所以这几年我们在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比如说我们开展了建筑业保证保险试点工作,主要通过运用保险业务的手段,对建筑业企业需要交纳的各类保证金,允许企业通过保证保险的手段方式来进行替代,这样能有效盘活企业原来需要大量沉淀的资金,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应该说试点开展以来,我们统计了一下,已经累计盘活企业资金147亿元,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这次《青岛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六条措施》当中也有很多金融方面的扶持政策:

  一是对我市建筑企业在境外承包工程的企业前期费用、运保费、对外承包工程新建项目、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保险费等直接给予补助;对外承包工程,用于项目经营的贷款或融资租赁给予贴息补助。对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投保的海外投资保险费和对外工程承包保险费,直接纳入“市走出去风险保障平台”给予保费支持。

  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在合规审慎的前提下,积极开发适合建筑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允许建筑企业在承接政府投资项目后凭有关材料向银行申请抵质押贷款。对规模相当、信用良好的民营或国有建筑企业,在贷款审批中不得对民营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同等条件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应当保持一致。同时我们还通过推广“金企通”综合金融服务、绿色融资需求白名单制度、超低能耗建筑性能保险等绿色保险产品等措施,加大对绿色项目和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

  三是积极落实好一些普惠政策。比如说对建筑业小微企业,按规定可以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建筑企业一般纳税人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务、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中小企业在参与政府采购工程项目时,按规定享受预留政府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等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关政策等。

  谢谢。

  主持人:感谢徐处,请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来自齐鲁法制网的记者。《十六条措施》专门安排一章关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的内容,请问下一步在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蒲一江: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感谢您对住宅工程质量的关心和关注,这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促进住宅工程质量的提升,为群众提供更加舒心的居住环境,近几年我们也做了不少的工作,比如开展了住宅工程“渗漏、开裂”专项治理“两大行动”,推进了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全国试点,启动了“先验房后交房”举措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将继续围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增强公众参与等方面开展好各项工作,持续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一是高效推进住宅工程分户验收,落实好《青岛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作业指导书(试行)》,推行分户验收“一户一档”,落实落细业主开放制度,拓展“先验房后交房”成效,切实解决群众在新房交付前后质量投诉集中等问题。

  二是严格施工现场质量管控,继续通过政府采购第三方服务等方式,加大结构实体抽测力度,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开展预拌混凝土(砂浆)“硬核”行动提升工作,不断不定期开展飞行检查;持续开展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专项整治“天平”行动,进一步规范检测机构的检测行为。

  三是持续开展在建工程监督抽查、质量巡查工作,深化落实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通过强化责任主体质量意识,带动工程质量的提升。

  四是开展质量精品创建示范观摩活动,试点推进青岛市智慧化工地建设工作,营造全市争先创优良好氛围,加快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

  谢谢。

  主持人:还有一位记者需要提问。

  记者:您好,领导,我是凤凰网的记者。我注意到青岛建筑业品牌的支持其中有一个奖励,市里面出一部分资金,区里面出一部分资金,市南、市北、李沧是由市财政负担,主城区我们知道还有崂山。如果企业申请的话,他申请的程序会不会很麻烦?一部分需要向市里面递材料,还需要向区里面递材料,如何保证企业快速地拿到这部分奖励?财政的负担这一块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措施来保障资金能到位?谢谢。

  徐明林:我简单回答一下。首先感谢您的提问。

  您刚才提这个问题确实也挺有针对性的,因为今天这个发布会主要是针对《青岛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六条措施》,因为这个政策措施目前刚刚出台,下一步配套措施,我们相关的部门会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在那个实施细则里面会对你刚才所关注的问题,比如说想争取某一个奖励资金的扶持,他会按照什么样的申报程序、申报流程,在那个实施细则里面应该会有明确或者详细的规定。我希望到时候实施细则将来发布的时候也请你及时地关注一下。

  谢谢。

  主持人:感谢徐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会后可以联系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联系电话:85062531,也可以联系市财政局,联系电话:85855876。

  今天我们这场发布会也是针对《十六条措施》第一次的发布,接下来就像刚才徐处长所发布的,相关的细则出来之后可能会陆续通过多种形式来予以传播,请媒体朋友们也持续地关注。

  本场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通过登陆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蓝睛视听“新闻发布会”频道来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两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

《<青岛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六条措施>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

浏览:87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青岛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六条措施》有关情况。

  为进一步优化环境,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青岛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六条措施》。为帮助大家了解相关内容,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特别邀请到了: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巡视员蒲一江同志;

  市财政局经济建设处负责人徐明林同志;

  欢迎以上2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蒲一江同志发布有关内容。有请。

  蒲一江: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好!首先,向各位记者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关注!下面,向大家介绍《青岛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六条措施》起草制定的有关情况。分两个方面:

  (一)文件出台背景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时期,我市建筑业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了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三五”时期,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实现了年均17.5%的增长,2020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000.2亿元,首次突破3千亿大关。五年间,全市建筑企业数量从1194家增加到1682家,市场主体数量不断扩充,激发了行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二是行业结构不断完善。“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建筑业企业快速成长期,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双突破。总承包特级企业数量从3家发展到13家;2020年,全市有8家建筑企业被评为山东省建筑业企业30强,数量居全省首位。德才装饰在A股市场上市,成为山东省首家主板上市的建筑业企业。

  三是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十三五”这五年,是建筑业发展不断结出硕果的五年。全市建筑工程共获得“鲁班奖”10项、“泰山杯”114项,数量居全省首位。工作中,我们还推出了“分户验收”“一户一档”“先验房后交房、交房即办证”等措施,着力提升工程品质,打造“住有宜居”的城市。

  针对全市建筑业旗舰型企业较少,龙头带动能力不足,市场拓展困难,外向度不够,发展模式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短板和不足,面对建筑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如“双碳”目标在建筑业的实现路径、绿色城市建设、智慧化工地建设、统筹绿色低碳安全发展等,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起草并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青岛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并于近期印发。旨在通过政策引导,支持指导建筑业企业资质升级,助力本土企业向高端建设领域和外埠市场拓展,积极引进行业领军企业来青投资兴业,推进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全力促进建筑业经济增长。

  (二)《措施》主要内容

  《措施》围绕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从促进建筑业做优做强、进一步优化建筑市场环境、提高行业技术能级、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五大方面,提出了十六条措施,归纳一下主要是“五个更加注重”:

  1.更加注重行业能级。一是鼓励企业资质升级,扶持头部企业加快发展,将拟晋升特级、一级资质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纳入重点扶持范畴,并给予升级辅导。二是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建立重点企业外向发展协调机制,对“对外承包工程”或对外投资的建筑业企业,在各种保费方面给予补助。三是着力吸引优质建筑企业到我市发展,对新进我市的特级、一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同时其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享受我市关于人才引进的住房政策。

  2.更加注重发展环境。一是深化招投标交易制度改革,通过招标告知承诺制、全程电子化交易等措施,加快项目推进,加快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应用。二是强调各区(市)不得要求跨区(市)承揽工程的企业,在本区(市)设立子公司或分公司,支持市内企业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三是进一步改善建筑企业的融资环境,允许企业在承接政府投资项目后向银行申请抵质押贷款,并通过绿色金融手段,加大对绿色项目和企业的金融扶持。四是推进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引导市场推行施工过程结算,简化竣工结算,有效化解工程结算难题。

  3.更加注重技术应用。一是要加快推进智慧化工地的建设,今年年初我们在全省率先发布了智慧化工地实施方案和技术标准,这次又在资金方面给予补助支持,力争在智慧化工地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二是全面推行智能建造,推动形成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建筑产业。三是推广BIM技术,加快推进BIM技术在各类项目、各种场景中的应用。四是统筹绿色安全发展,加大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视为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停工等情形的,由承发包双方协商顺延工期。

  4.更加注重工程品质。首先,是培育打造“精品工程”的意识,在前期落实“优质优价”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行业树立建精品、创精品的理念。其次,是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和平台、推广绿色建材等措施,突出抓好建材环节的管理。第三,是发挥好检测、勘察设计、监理等工程技术服务行业的第三方支撑作用。

  5.更加注重人才支撑。人才是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将继续弘扬“工匠精神”,完善建筑工人技能培训体系,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引导现有劳务企业转型、专业承包企业做专做精,提升一线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为精品工程建设提供保障。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乘势而上、奋发作为,助力建筑企业做优做强,实现行业进位争先,进一步推动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说这些,谢谢。

  主持人:感谢蒲局的发布。接下来请徐明林同志发布《十六条措施》中,财政政策引导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有请。

  徐明林:新闻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近年来,市财政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纾困减负等惠企利民措施,巩固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发挥了财政政策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我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市财政部门非常关注和支持建筑业的发展。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我市建筑业发挥了强力正向拉动作用,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8%,比全省平均增幅高2个百分点,比全市GDP增幅高3.1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税收99.5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8%;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9%,比五年前提升了3.9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有关要求,进一步扶持我市建筑企业做优做强,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市财政部门和住建部门一起深入研究,重点围绕“补短板、强弱项、重示范”,结合我市,制定了《青岛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措施》,重点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财政支持政策。

  一是对本市企业资质升级的支持。扶持头部企业加快发展,对在我市注册的建筑企业首次获得施工总承包综合资质(特级资质)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万元,由市财政、企业注册地所在区(市)财政按1:1的比例分担。支持骨干企业进位争先,对在我市注册的建筑企业首次获得施工总承包一级(甲级)资质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由市财政、企业注册地所在区(市)财政按1:1的比例分担。对年地方财政贡献超过5000万元(含5000万元),且增幅高于全市经济发展目标的重点建筑业企业集团,按其地方财政贡献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奖补,奖补资金按现行财政体制负担。

  二是对引进外地总部企业的支持。对施工总承包综合资质(特级资质)企业迁入我市或将综合资质(特级资质)分离到我市设立独立法人资格公司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00万元,由市财政、企业注册地所在区(市)财政按1:1的比例分担。对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甲级资质)企业迁入我市或将一级资质(甲级资质)分离到我市设立独立法人资格公司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由市财政、企业注册地所在区(市)财政按1:1的比例分担。

  三是对建筑企业发展环境的扶持。建筑企业小微企业,按规定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建筑企业一般纳税人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务、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中小企业在参与政府采购工程项目时,按规定享受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等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关政策。

  四是对推进智慧化工地建设的支持。智慧化工地是建筑施工组织实施管理的发展方向,我市实行智慧化工地试点、推广阶段激励政策,以激发和调动智慧化工地建设的积极性,提升工地质量安全管控水平,促进建筑业成为数字青岛建设的重要板块。对经评审达到“AAA级”的工程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经评审达到“AA级”的工程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经评审达到“A级”的工程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市南、市北、李沧区项目的奖励资金由市财政负担,其他区(市)项目的奖励资金由市财政、项目所在区(市)财政按1:1的比例分担。

  五是对加强BIM技术应用的扶持。加快推进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政府投资或国有企业自筹资金项目(包括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阶段的应用,鼓励在运营阶段应用BIM技术。鼓励人才公寓、保障性住房、商品住宅等其他工程项目在设计成果实现数字化的基础上开展BIM技术应用。

  六是对打造“青岛建造”品牌的支持。工程质量品质涉及千家万户,引导企业树立精品意识,积极创建精品工程,是财政资金予以倾斜和支持的方向。对青岛区域内获得“鲁班奖”,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詹天佑奖”,或者获得“省级优质工程奖”的主创建筑企业,每个项目分别一次性奖励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获奖项目按照最高奖项给予奖励,不累计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市南、市北、李沧区项目的奖励资金由市财政负担,其他区(市)项目的奖励资金由市财政、项目所在区(市)财政按1:1的比例分担。对获得市长质量奖的,由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科学精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让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不断推动形成新的财源增长点,促进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谢谢。

  主持人:感谢两位的介绍。下面的时间请媒体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还是请先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现在请提问。这位记者。

  记者: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青岛日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蒲局,刚才您在介绍文件出台背景的时候也提到了我市建筑业还存在短板以及面临的形势,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我们的工作从哪些方面开展?谢谢。

  蒲一江: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首先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近年来,虽然我市建筑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确实还存在一些短板、薄弱环节和不足。比如:2020年我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000.2亿元,排在全省第二位,与城市地位还不匹配;我市建筑企业整体竞争力还不够强,特别在高精尖项目上不占优势;我市建筑企业普遍存在高端人才不多、资本运作水平不高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正是出台《十六条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我们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将及时倾听企业的呼声,及时研究解决问题,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主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在做优做强上下功夫。一方面抓好存量,对全市建筑企业进行分类梳理、指导,通过有针对性地升级辅导,力争再培育一批特级、一级资质企业。另一方面抓好增量,调动各区(市)的主动性,利用各种优势,再引进一批高资质的建筑业总部企业,厚植我市建筑业经济增长基础。

  第二,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主要是瞄准“三新”持续发力:一是瞄准新技术,加快改进建筑业的建造方式,大力推行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等技术应用,提高行业生产效率。二是瞄准新模式,加快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新模式,提高项目建设的组织水平和管理效能。三是瞄准新市场,积极培育骨干民营企业搭建平等竞争平台,支持各类企业间的同台竞争,巩固、拓展企业在本市的市场占有率,同时要提高本市建筑企业外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在外埠市场参与竞争。

  第三,在服务发展上下功夫。在项目建设上,将继续落实好“放管服”各项措施,提高服务效能,加快服务项目推进;在企业发展上,将紧盯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一对一”进行针对性解决;在人才引进方面,将与驻青高校开展专项合作,引导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在当地就业,实现留住人才、行业发展的“双赢”。

  谢谢。

  主持人:感谢蒲局的回答。下面请记者朋友们继续提问。这位记者。

  记者: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大众网的记者。我想请问徐处长,近年来的疫情和减税降费对各地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财政部门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请问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谢谢。

  徐明林: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和长期以来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财税政策也进行了深度调整,随着宏观经济下行,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我们减税降费力度也在持续加大,一系列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突发性问题交织叠加,财政运行面临收入中低速增长、支出刚性增加、收支矛盾加剧、还债压力加大等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也就是说,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将处于紧平衡的状态,收支矛盾是非常突出的。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我们市财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政统财、以财辅政,强化党建引领,我们的财政工作重点突出“一条主线”,我们把它总结为四个方面,观大势、勇担当、转作风、促发展。同时我们积极推进财政工作“四个转变”,从需求保障型向绩效引领型转变、从收支管理向全要素统筹转变、从本级财政向全域财政转变、从业务部门向招商部门转变,自觉把财政资源配置、政策创新、财政改革放到全市“项目落地年”大局当中进行谋划和考量,充分用好有限保底的预算资金,用足风险可控的债务资金,用活潜力巨大的社会资金,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干劲加压奋进,更加精准有效打好财政政策的“组合拳”,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加速项目招引落地建设提供坚实、稳固的支撑和保障,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稳住了经济基本盘,积极的财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前三季度,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65.3亿元,增长15.4%,完成全年预算的80%。全市税收收入完成710.7亿元,增长19.1%,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在全国政府债务限额下降5.5%的情况下,我市争取到新增政府债务限额510亿元,实现逆势增长6.5%,预计将撬动项目投资3600亿元以上。同时,我们还争取到了再融资债券限额202亿元,增长127%,为政府投资腾出更大空间。目前,全市已发行政府专项债券360亿元,有力支持了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等重大国家战略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130个项目建设,带动全市固定投资增长12%,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

  刚才包括蒲局长也谈到,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我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它也是一种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岛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措施》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和背景下,经过相关政府部门数十轮的反复研究论证之后才出台的,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操作性强的财政支持政策,让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领带动作用,重点围绕“补短板、强弱项、重示范”,进一步扶持我市建筑企业做优做强,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厚植我市GDP和税源基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也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新一轮财政扶持政策的引领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必将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谢谢。

  主持人:感谢徐处长。请记者朋友们继续提问。这位记者。

  记者: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来自中国报道的记者。我想提问的是,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刚才介绍了建筑业企业也面临融资的难题,请问在金融支持方面都有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徐明林: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感谢您的提问!

  建筑业作为传统产业,它本身就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比如体量规模和资金需求都是比较大的;同时建筑业也是一种轻资产的行业,它的抵押物不多,融资渠道比较少。所以这几年我们在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比如说我们开展了建筑业保证保险试点工作,主要通过运用保险业务的手段,对建筑业企业需要交纳的各类保证金,允许企业通过保证保险的手段方式来进行替代,这样能有效盘活企业原来需要大量沉淀的资金,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应该说试点开展以来,我们统计了一下,已经累计盘活企业资金147亿元,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这次《青岛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六条措施》当中也有很多金融方面的扶持政策:

  一是对我市建筑企业在境外承包工程的企业前期费用、运保费、对外承包工程新建项目、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保险费等直接给予补助;对外承包工程,用于项目经营的贷款或融资租赁给予贴息补助。对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投保的海外投资保险费和对外工程承包保险费,直接纳入“市走出去风险保障平台”给予保费支持。

  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在合规审慎的前提下,积极开发适合建筑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允许建筑企业在承接政府投资项目后凭有关材料向银行申请抵质押贷款。对规模相当、信用良好的民营或国有建筑企业,在贷款审批中不得对民营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同等条件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应当保持一致。同时我们还通过推广“金企通”综合金融服务、绿色融资需求白名单制度、超低能耗建筑性能保险等绿色保险产品等措施,加大对绿色项目和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

  三是积极落实好一些普惠政策。比如说对建筑业小微企业,按规定可以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建筑企业一般纳税人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务、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中小企业在参与政府采购工程项目时,按规定享受预留政府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等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关政策等。

  谢谢。

  主持人:感谢徐处,请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来自齐鲁法制网的记者。《十六条措施》专门安排一章关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的内容,请问下一步在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蒲一江: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感谢您对住宅工程质量的关心和关注,这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促进住宅工程质量的提升,为群众提供更加舒心的居住环境,近几年我们也做了不少的工作,比如开展了住宅工程“渗漏、开裂”专项治理“两大行动”,推进了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全国试点,启动了“先验房后交房”举措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一步将继续围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增强公众参与等方面开展好各项工作,持续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一是高效推进住宅工程分户验收,落实好《青岛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作业指导书(试行)》,推行分户验收“一户一档”,落实落细业主开放制度,拓展“先验房后交房”成效,切实解决群众在新房交付前后质量投诉集中等问题。

  二是严格施工现场质量管控,继续通过政府采购第三方服务等方式,加大结构实体抽测力度,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开展预拌混凝土(砂浆)“硬核”行动提升工作,不断不定期开展飞行检查;持续开展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专项整治“天平”行动,进一步规范检测机构的检测行为。

  三是持续开展在建工程监督抽查、质量巡查工作,深化落实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通过强化责任主体质量意识,带动工程质量的提升。

  四是开展质量精品创建示范观摩活动,试点推进青岛市智慧化工地建设工作,营造全市争先创优良好氛围,加快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

  谢谢。

  主持人:还有一位记者需要提问。

  记者:您好,领导,我是凤凰网的记者。我注意到青岛建筑业品牌的支持其中有一个奖励,市里面出一部分资金,区里面出一部分资金,市南、市北、李沧是由市财政负担,主城区我们知道还有崂山。如果企业申请的话,他申请的程序会不会很麻烦?一部分需要向市里面递材料,还需要向区里面递材料,如何保证企业快速地拿到这部分奖励?财政的负担这一块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措施来保障资金能到位?谢谢。

  徐明林:我简单回答一下。首先感谢您的提问。

  您刚才提这个问题确实也挺有针对性的,因为今天这个发布会主要是针对《青岛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六条措施》,因为这个政策措施目前刚刚出台,下一步配套措施,我们相关的部门会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在那个实施细则里面会对你刚才所关注的问题,比如说想争取某一个奖励资金的扶持,他会按照什么样的申报程序、申报流程,在那个实施细则里面应该会有明确或者详细的规定。我希望到时候实施细则将来发布的时候也请你及时地关注一下。

  谢谢。

  主持人:感谢徐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会后可以联系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联系电话:85062531,也可以联系市财政局,联系电话:85855876。

  今天我们这场发布会也是针对《十六条措施》第一次的发布,接下来就像刚才徐处长所发布的,相关的细则出来之后可能会陆续通过多种形式来予以传播,请媒体朋友们也持续地关注。

  本场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通过登陆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蓝睛视听“新闻发布会”频道来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两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