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十四五”专项规划解读》新闻发布会(第六场)

浏览:186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是:我市“十四五”专项规划政策解读系列发布会的第6场。由市国资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分别发布。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一级巡视员马卫刚同志;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袁海波同志;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专职副局长赵国磊同志;

  欢迎3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马卫刚主任介绍《青岛市“十四五”国有资本战略布局发展规划》情况,有请。

  马卫刚: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市国资委,向多年以来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给予支持帮助的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和省、市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前期在充分论证、科学编制的基础上,《青岛市国有资本结构调整战略布局“十四五”(2021-2025年)发展规划》已经正式印发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首个国资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青岛“十四五”国资发展规划的特点、亮点和重点。

  一、我市“十四五”国资发展规划的突出特点是以“三个导向、三大责任、三个衔接”为基本的指导思想

  国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制定实施中长期国资发展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从“十四五”起,首次建立覆盖全国国资系统的国资“三级规划体系”,编制我市“十四五”国资规划也是全国国资“三级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十四五”国资规划列入全市重点专项规划。市国资委作为牵头部门,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了“三个导向、三大责任、三个衔接”:“三个导向”就是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对青岛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发展战略,落实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总体要求,推动全市国有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三大责任”就是强化国企肩负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按照这“三大责任”的要求,规划将重点引导推动市属企业更好匹配城市发展战略,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力军,努力做到“两个服务”:服务城市发展建设、服务城市民生保障。三是做好“三个衔接”,主要就是与全国国资“三级规划体系”、国企改革攻势落实三年行动各项任务、全市“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全面衔接,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跨上新台阶。这是第一个方面,主要的特点。

  二、我市“十四五”国资发展规划的亮点是在服务城市战略、服务民生保障中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首先强调的是经济责任,是企业主体。但是国有企业又是不同于一般的其他非国有企业,有他自己特殊的性质,还要肩负着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青岛“十四五”国资发展规划统筹兼顾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与城市战略大局、民生保障发展需要,突出引导各级国企积极围绕“两个服务”履行好“三大责任”,具体就是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增强活力,提升服务城市战略和民生保障能力,又要通过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在服务城市民生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十四五”期间,围绕国资国企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和服务城市民生保障两大战略任务,市区两级国企总投资规模将超过一万亿元,重点推进总计200多个大项目的建设。在研究制定“十四五”国资发展规划中,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要不断地优化国有资本的布局和结构调整。

  (一)在匹配城市发展战略方面共有七项内容:一是支持国有企业在“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市民生公益服务、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美丽青岛”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发展重大战略上要作出积极贡献;二是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市属企业的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基础支撑能力;三是加大重点区域布局,重点推进国家级战略功能区建设,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国际化布局;四是突出国有企业主业发展,聚焦主责主业,依法规范企业投资行为;五是推进“强企发展”战略,主要是做大投资运营公司,做强实体经济企业,做实功能保障类企业,做好金融文化类企业,做优上市公众公司;六是深入推进“央地合作”,强化以商招商、以资引资,打造央地合作新格局;七是纵深推进“一盘棋”大格局建设,落实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等方面。刚才汇报的是在匹配城市发展战略方面重点规划的七项内容。

  (二)在落实城市民生保障重点任务方面,主要是要抓好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国企要全面保障城市道路水电气暖行供应,“十四五”时期将全面完成市区供热“煤改气”,加快清洁能源利用。公共交通企业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总量比重要达到90%以上。将开工建设第二条海底隧道,地铁将实现9条线路开通,运营里程将超过360公里。

  在胶东国际机场要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4100万人次。具体项目包括胶东机场的二期工程、地铁轨道交通的二、三期工程、青岛市胶州湾海底天然气管线工程、辽阳西路快速路工程、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工程等等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项目。市属企业要在我市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部署中体现国资国企担当,显著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青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三、我市“十四五”国资发展规划的重点是实现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

  青岛是国资大市,在全国城市序列的排序中,不包括省和行政区,青岛的国有资产总额排名进入前5位,仅次于沪京广深。在全国,如果加上省这一级,37个行政单位青岛排在前15位。各级国有企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因此国资国企的改革发展对于青岛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我市“十四五”国资规划全面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成果,国资监管的主要指标将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倍增发展;我们在规划中系统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国企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青岛市区域环境等等因素,科学设定了市域内各级国资可量化的主要发展指标,到“十四五”末,市域国有经济企业资产总规模将迈上8万亿元新台阶,目前我们是4.5万亿元,包括市属企业、区属企业和外地驻青的央企、省企和其他城市在青岛国企的投资项目加起来,资产的总规模将在“十四五”末达到8万亿。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利税总额突破2500亿元,这将分别是“十三五”末的1.7倍、1.6倍、1.7倍,努力打造培育1-2家世界500强企业集团。市属企业三项经济指标将从“十三五”的“百千万亿级”跨上“十四五”的“千万亿级”,过去我们利税的指标是在百亿级的量级,“十四五”期间将跨上千亿级的量次。资产规模市属企业将突破4.5万亿元,现在是所有的加在一起4.5万亿元,市属企业是2.5万亿元。营业收入将突破1.15万亿元,利税总额将突破1500亿元,国有上市公司将从“十三五”末的18户增加到30户左右,上市公司总市值也将实现大幅提升,这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马主任。下面,请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袁海波同志介绍《青岛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情况。有请。

  袁海波: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交通运输,特别是青岛市物流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在这里我把《青岛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关情况向大家作个简要的介绍。

  大家都知道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现代物流业地位提升、现代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物流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代物流业扩大开放和现代物流业托底经济保障民生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引领和行动指南。

  青岛作为全国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11个“四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在长江以北地区东西共济、海陆并举的物流格局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枢纽作用。“十四五”时期是青岛市开放机遇叠加的关键阶段,物流业发展将在“成网络、成规模”的基础上,加快“出品质、出效益”。通过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进一步打通供应链、协调产业链、创新价值链,成为立体、综合、全方位、内生地“搞活一座城”,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全面融入北部海洋经济圈,发展壮大山东半岛城市群,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功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坚实支撑。

  《物流规划》按照底数摸查、战略选择、路径分析的逻辑主线,将主体框架主要分为规划基础、总体要求、优化区域物流发展格局、健全物流网络层次体系、推进物流统筹融合发展、加速物流产业跨界创新、保障措施等七大部分。

  规划基础方面:回顾了“十三五”以来青岛市物流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总结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晰了当前所面临的形势。

  总体要求方面:系统阐明了青岛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等总体要求。《物流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深化物流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把中央和省决策部署转化为青岛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的科学思路和扎实举措,通过着力优化物流发展格局,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服务网络、产业生态协同发展,为青岛塑造和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主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国际知名的“青岛都市圈”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物流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统筹协同,以质量为价值导向、以市场为主体力量、以开放为发展引擎、以创新为根本路径,为将青岛全面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分别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物流业发展主要目标。到2025年,青岛将成为全国主要的国际物流中心,枢纽地位有效巩固、物流网络立体衔接、物流服务链式协同、产业融合纵深发展、营商环境活力包容,物流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基本形成畅达、泛在、优质、绿色、领先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初步建成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和综合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成功构建“衔接一体、内外畅达”的物流网络,带动北部海洋经济圈打造成为“协同联动、要素集聚”的物流枢纽,服务黄河流域全面形成“集约高效、智能绿色”的物流通道,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战略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点。

  发展格局和路径方面:《规划》注重引领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着眼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提出了明晰的发展路径。优化区域物流发展格局中提出了“一轴、一带、三核”的总体格局和“6区11园”(6个综合性枢纽经济区+11个专业化物流产业园)的物流枢纽节点布局。从健全物流网络层次体系、推进物流统筹融合发展、加速物流产业跨界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主要任务和具体工作内容。其中,物流网络层次体系包括多向畅达的全球物流网络、“四位一体”的区域联运网络、双向流通的城乡配送网络;物流统筹融合发展包括动态协同的生产物流体系、创新智慧的商贸物流体系、丰富便捷的冷链物流体系和保障有力的应急物流体系;物流产业跨界创新包括“物流+新基建”“物流+品类供应链”“物流+工业互联网”“物流+跨境电商”“物流+普惠金融”。

  保障措施方面:提出了组织协调、政策支持、市场环境、法规标准、人才培养、统计体系和沟通协调等7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建立了《规划》协调实施机制,细化了重点任务分工,梳理了41个重点建设项目,同时考虑政策资金支持、市场环境优化等多个维度,为《规划》实施提出全方位要素保障。

  各位媒体朋友们,我们的《规划》从前期研究、专题调研到研究报告完成、规划文本起草、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科学论证,历时近两年时间编制完成,是“十四五”时期全市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2021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落地年,青岛市交通局将作为全市物流业发展牵头部门,将不断健全规划实施机制,以行动化、项目化方式,推动“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落地生根。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袁局长。接下来,请赵国磊副主任介绍《青岛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情况。有请。

  赵国磊: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全市卫生健康事业产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有了新需求,我们做好卫生健康工作有了新目标和新任务。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了《青岛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近日《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规划》有关情况。

  一、《规划》编制的总体考虑

  青岛市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2020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1.51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降至4.26/10万、1.67‰,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全国前列,达到全球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至23.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明显减轻。

  十四五时期是巩固“十三五”卫生健康发展成果,加快推进健康青岛建设的关键时期。谋划好、设计好未来五年卫生健康工作思路,对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规划》编制进行了充分的前期调研和思路研究,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相关部门和区市意见,与国家和省、市“十四五”有关规划进行了全面衔接。可以说,《规划》编制是一个总结经验、提高认识、汇集众智、科学决策的过程。

  二、《规划》体现人民至上理念,全力建设健康青岛

  《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面建成区域一体、医防协同、中西医并重、功能完善、富有韧性的整合型、智慧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人人享有更加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系统连续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健康事业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群众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展望2035年,高质量全面建成健康青岛,率先实现卫生健康现代化。《规划》围绕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资源、健康保障、健康产业设置了26项量化指标,使目标任务具体化,工作过程可操作、可衡量。

  《规划》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健康优先、共建共享、创新驱动、系统整合的原则。一是人民至上,健康优先,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基础目标和城市治理重要内容。二是关口前移,共建共享,坚持预防为主,强化个人健康主体责任和全社会健康管理。三是协同发展,创新驱动,突出人才、科技、信息数据等创新要素驱动,强化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四是公益本色,系统整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统筹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资源配置和服务衔接。

  三、《规划》提出今后五年重点任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规划》围绕城市运行更安全、人民生活更健康、医疗服务更优质、事业发展更可持续、行业治理更现代化发展愿景,重点从五个维度实现突破。

  一是在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方面,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的早期监测预警、快速检测和应对处置能力,加强应急医疗救治,建设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确保不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守住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底线。

  二是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方面,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强化重点传染病和慢性病综合防控,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80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至12.42%。紧密结合国家老龄健康服务新要求和生育政策调整新导向,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三是在提升服务能级方面,实施“攀峰强基”工程,不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市三级医院达到35个,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7.5张,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4.5人。有序推进三甲医院从中心城区向县域延伸,加强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推动健康服务业集聚发展。“十四五”时期将完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二期、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60余个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对老市区部分医院基础设施升级改造。

  四是在科技创新、“数智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批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学)科,增强卫生健康核心竞争力。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在临床科研、疾病诊治、疫情防控等领域的应用,迭代升级“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服务,重构线上线下一体化健康服务流程,推进“出生一件事”“医疗付费一件事”“全市一家医院”等政务服务和智慧城市场景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化、智能化、有温度的卫生健康服务。

  五是在行业治理现代化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深化医改“青岛样板”,健全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完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健全分级诊疗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切实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加强卫生健康法制化建设,促进监管与服务双提升。

  未来五年,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规划》各项工作的落实推进,也真诚希望社会各界朋友与我们一起携手共进,为加快健康青岛建设、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赵局长。刚才,3位发布人分别就自己领域的专项规划进行了政策解读。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各位好,我是香港商报的记者,想请问一下马主任,在“十四五”国资规划中对于国企改革做了总体安排,青岛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据我所知也于近日启动了,我想请您谈谈,在“十四五”期间如何深化国企改革?谢谢。

  马卫刚:谢谢您的提问,应该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它对我们实施“十四五”规划,把握“十四五”规划的基本脉络非常重要。

  各位可能也都了解到,青岛市是从2019年开始在15个攻势中发起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势,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按照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又启动实施了国企改革的三年行动。今年,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又批复了青岛市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试验,所以这就为我们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也确定了重点的工作任务。所以在“十四五”期间,简单地说我们就是要“三位一体”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是要以实施区域性国企综改试验为总抓手,以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攻势为重要的平台,打好攻坚战,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各项任务目标,这样“三位一体”地来深化国企改革。

  按照“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我们主要是要实施好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试验的“1154”工程来开展综改试验。“1154”工程就是一个主题、一条主线、深化五项改革、实现四化目标。“一个主题”就是以国有企业家队伍建设为主题,确定这个主题也是根据青岛国企改革发展的特点确定的,因为青岛有一个知名的“青岛企业家群体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了像张瑞敏、周厚健等一批知名企业家,形成了一大批知名的海尔、海信、双星、澳柯玛、青啤这样一些品牌企业,所以人作为一个核心的要素开展国企改革的综改试验是青岛的特色,所以我们的综改试验就是以国有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主题。

  怎么样来加强国有企业队伍的建设?我们就要围绕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上讲的,对国有企业家的二十字要求,“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围绕着总书记讲的这二十个字,我们要进一步地在区域性综改试验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深化“五项改革”,一是要深化党建改革,主要是要把党的政治建设和企业的组织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用党建来统领生产经营的发展,增强企业的组织力、凝聚力;二是要深化企业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三是要深化薪酬改革,以物质利益原则的落实来深化国有企业的薪酬改革,绩效挂钩,增强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四是深化创新改革,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鼓励企业家勇于创新,要在体制上、机制上、动力上加强制度的设计;五是要深化制度改革,要在整个国有经济、国资监管、国企内部法人治理结构这方面提供一个完善的制度保障,从而通过深化“五项改革”,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实现“四化”的目标,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和规范化。

  市场化就是要把我们的国有企业打造成为市场化的竞争主体,因为过去我们国有企业的短板弱项是行政化色彩比较浓厚,国有企业都有级别,就和党政领导干部一样,都有行政级别,我们在推进国企改革攻势和落实三年改革行动计划中都把去行政化作为一项攻坚的目标重点,像现在双星集团通过混改,他过去也是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一级企业,董事长也是正局级领导干部,通过双星集团的混改,把双星集团的股权从国资委直接持有划转到城投集团持有,双星集团成为城投集团的持股二级公司,整个双星集团原来的正局级、副局级的领导班子成员全部放弃了市管干部的身份,成为了职业经理人,这是非常大的一个突破,使他们能够更加具有活力。海信集团也进行了这样的改革,海信集团的股权从国资委持有化转到了华通集团持有,海信集团领导班子成员也都放弃了市管干部的身份。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要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一个市场化的竞争主体,而不是一个行政化的责任主体。这是我们第一个目标,要成为市场化的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化的竞争主体。

  二是要建立法治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在这方面也是,国有企业过去都分属在各个行业管理部门,基本上就是行业管理部门的直属单位,通过法治化的改革,我们要建立统一的、规范的中国特色现在企业制度,使企业要有和国际惯例相一致的现代企业制度,包括建立“三会一层”,董事会、监事会、党委会和管理层,要有一个比较规范的制度结构。

  三是要实现建立专业化的国有企业家队伍,要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过去很多国有企业基本上都是行政党政干部中过去,我们现在在逐步地面向社会招聘职业经理人。最近大家可能也在网上看到了,国资委正在面向社会招聘兼职董事,现在的董事会基本上都是政府派去的,委派制,下一步我们要面向社会招聘,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建立一个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都需要一些专业化的人才,要用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来办企业。

  四是要建立规范化的法人治理体系。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由职业经理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按照企业发展的规律来建设。

  总的来说,“十四五”期间要围绕着体制改革、机制改革制度的建设不断深化国企改革。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感谢马主任,让我们对我市的深化国企改革充满了底气也充满了希望。

  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大众网的记者。想请教一下袁局长,在物流业发展规划形成的过程中,对于青岛市物流业发展有哪几方面的考虑?谢谢。

  袁海波:谢谢您的提问。刚才介绍了,在整个“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于“十四五”全市物流业的发展工作我们主要归纳起来有六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个方面,服务大局,体现物流业在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地位。这里面要体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二是突出五大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三是突出物流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作用。这是第一个方面,服务大局,这是物流业必须要考虑的。第二个方面,要明确目标,我们构建了一整套物流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有三个层次,从提升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我们明确了一个总的目标,也就是把青岛建设成为一个全国主要的国际物流中心,这是我们一个总体目标。围绕这个整体目标,我们又围绕空间布局、组织模式、产业融合3大维度又有三个层级的具体地位目标。在定位目标下又围绕着刚才说到的畅达、泛在、优质、绿色、领先5个类别,我们又构建了13个主要指标体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三级目标指标体系,把我们“十四五”整个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明确。第三个方面,我们要夯实基础,更加更好地优化现有物流发展格局和网络层次。这也是三个层面,一是聚焦现代物流空间布局上的网络规模化效应;二是聚焦物流基础设施在现代物流运作中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作用;三是聚焦物流服务网络在支撑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保障作用。第四个方面,我们重点考虑的是创新,探索了我们物流业发展的新模式。创新也是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们对先进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现代农业好的物流服务新需求的即时捕捉,因为现在时效性的要求非常强,即时捕捉;二是体现在物流与新业态跨界融合的部分;三是体现物流与供应链的横向串接、产业链的纵向贯通、价值链的全面融合,这是我们“十四五”重点要探索和突破的。第五个方面,讲究实效,要确保我们目标任务的完成。为此我们也制定了一些保障的政策和体系,加强了组织的协调、任务的分工,包括政策的支持、环境的优化、人才的培养,还有一些重点项目的部署,来确保我们“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完成。最后一个方面,统筹协同,与各相关规划的协同和协调的问题。这也是三个层面,一是与区域协调发展、产业规划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衔接协同;二是与国家上位规划,省级、市级有关规划衔接协同;三是与物流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衔接协同。

  重点就是这六个方面的考虑,不当之处请大家多批评指正,谢谢。

  主持人:感谢袁局长,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谢谢,我想请问一下赵局长,我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中提出“建设中医药强市”的目标,下一步我市将在哪些方面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赵国磊: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青岛市作为国家确定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创建中医药强市应该说是当仁不让。首先我们在“十三五”期间,我们的中医药工作就已经打好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十三五”期间我们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我们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特别是在中医治未病、疾病治疗、康复保健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这些都为我们“十四五”时期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打好了基础。“十四五”时期我们建设中医药强市主要从下面五个方面来具体推进:

  一是建设中医药服务新高地。我们将推进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合作,以建设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以及建设康复大学为契机,打造我市中医药“医、教、研、产、服”新高地。以创建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为核心,凝练50个在全国有影响的中医优势病种,构筑中医药临床服务高地。我们要加强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建设,打造100个引进类知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建立1个省级、10个市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构建专业覆盖广泛、结构布局合理、中医优势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中医重点专(学)科集群。

  二是加快中医药服务资源扩容。加快推进城阳区中医医院、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新院区等项目建设,在全市计划建设6所三级中医医院、20所二级中医医院。同时要加强中医医院发热门诊、感染病区和重症监护室建设,提升感染病科、肺病科等科室的临床水平,强化“平战结合”能力,增强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在区(市)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非中医医疗机构都要设立治未病科室,建立3-5个治未病中心。实施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基层中医药诊疗量要达到基层总诊疗量的30%,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的村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要能够提供中医的非药物疗法这方面的服务。

  三是推动中医药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蓝色药库”开发计划,依托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海洋中药研发基地,建设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医药创新研制平台,开展海洋中药养殖、生产、加工,研发海洋功能食品、医用材料、化妆品等产品。支持相关的骨干企业开展中药名方研发,加快市场化的开发步伐。

  四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和文化建设。加强中医药特色传承人才培养,着力培养一批中医药学术领军人物、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省级以上名中医。在驻青的职业院校开设中医护理、中药等专业,推进青岛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教育,提升我市中医药高等教育水平。同时要打造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学术品牌。做好“三字经小儿推拿”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与教育部门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打造各级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五是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借助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举办“传统医学分论坛”,设立中医特色体验区,建立“中国-波兰中医药中心”“中医外治国际合作基地”等方面,推进我们全市中医药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在全市我们还要建立10个国际中医门诊,让我们中医药的特色服务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会后可以联系三个发布单位。市国资委,联系电话:83786875;市交通运输局,联系电话:88018730;市卫健委,联系电话:85912593。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三位发布人,也感谢记者朋友们冒雨前来参会,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是:我市“十四五”专项规划政策解读系列发布会的第6场。由市国资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委分别发布。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一级巡视员马卫刚同志;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袁海波同志;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专职副局长赵国磊同志;

  欢迎3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马卫刚主任介绍《青岛市“十四五”国有资本战略布局发展规划》情况,有请。

  马卫刚: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市国资委,向多年以来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给予支持帮助的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和省、市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前期在充分论证、科学编制的基础上,《青岛市国有资本结构调整战略布局“十四五”(2021-2025年)发展规划》已经正式印发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首个国资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青岛“十四五”国资发展规划的特点、亮点和重点。

  一、我市“十四五”国资发展规划的突出特点是以“三个导向、三大责任、三个衔接”为基本的指导思想

  国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制定实施中长期国资发展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从“十四五”起,首次建立覆盖全国国资系统的国资“三级规划体系”,编制我市“十四五”国资规划也是全国国资“三级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十四五”国资规划列入全市重点专项规划。市国资委作为牵头部门,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了“三个导向、三大责任、三个衔接”:“三个导向”就是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对青岛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发展战略,落实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总体要求,推动全市国有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三大责任”就是强化国企肩负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按照这“三大责任”的要求,规划将重点引导推动市属企业更好匹配城市发展战略,当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力军,努力做到“两个服务”:服务城市发展建设、服务城市民生保障。三是做好“三个衔接”,主要就是与全国国资“三级规划体系”、国企改革攻势落实三年行动各项任务、全市“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全面衔接,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跨上新台阶。这是第一个方面,主要的特点。

  二、我市“十四五”国资发展规划的亮点是在服务城市战略、服务民生保障中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首先强调的是经济责任,是企业主体。但是国有企业又是不同于一般的其他非国有企业,有他自己特殊的性质,还要肩负着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青岛“十四五”国资发展规划统筹兼顾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与城市战略大局、民生保障发展需要,突出引导各级国企积极围绕“两个服务”履行好“三大责任”,具体就是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增强活力,提升服务城市战略和民生保障能力,又要通过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在服务城市民生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十四五”期间,围绕国资国企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和服务城市民生保障两大战略任务,市区两级国企总投资规模将超过一万亿元,重点推进总计200多个大项目的建设。在研究制定“十四五”国资发展规划中,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要不断地优化国有资本的布局和结构调整。

  (一)在匹配城市发展战略方面共有七项内容:一是支持国有企业在“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市民生公益服务、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美丽青岛”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市发展重大战略上要作出积极贡献;二是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市属企业的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基础支撑能力;三是加大重点区域布局,重点推进国家级战略功能区建设,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国际化布局;四是突出国有企业主业发展,聚焦主责主业,依法规范企业投资行为;五是推进“强企发展”战略,主要是做大投资运营公司,做强实体经济企业,做实功能保障类企业,做好金融文化类企业,做优上市公众公司;六是深入推进“央地合作”,强化以商招商、以资引资,打造央地合作新格局;七是纵深推进“一盘棋”大格局建设,落实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等方面。刚才汇报的是在匹配城市发展战略方面重点规划的七项内容。

  (二)在落实城市民生保障重点任务方面,主要是要抓好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国企要全面保障城市道路水电气暖行供应,“十四五”时期将全面完成市区供热“煤改气”,加快清洁能源利用。公共交通企业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总量比重要达到90%以上。将开工建设第二条海底隧道,地铁将实现9条线路开通,运营里程将超过360公里。

  在胶东国际机场要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4100万人次。具体项目包括胶东机场的二期工程、地铁轨道交通的二、三期工程、青岛市胶州湾海底天然气管线工程、辽阳西路快速路工程、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工程等等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项目。市属企业要在我市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部署中体现国资国企担当,显著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为青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三、我市“十四五”国资发展规划的重点是实现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

  青岛是国资大市,在全国城市序列的排序中,不包括省和行政区,青岛的国有资产总额排名进入前5位,仅次于沪京广深。在全国,如果加上省这一级,37个行政单位青岛排在前15位。各级国有企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因此国资国企的改革发展对于青岛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我市“十四五”国资规划全面总结了“十三五”时期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成果,国资监管的主要指标将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倍增发展;我们在规划中系统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国企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青岛市区域环境等等因素,科学设定了市域内各级国资可量化的主要发展指标,到“十四五”末,市域国有经济企业资产总规模将迈上8万亿元新台阶,目前我们是4.5万亿元,包括市属企业、区属企业和外地驻青的央企、省企和其他城市在青岛国企的投资项目加起来,资产的总规模将在“十四五”末达到8万亿。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利税总额突破2500亿元,这将分别是“十三五”末的1.7倍、1.6倍、1.7倍,努力打造培育1-2家世界500强企业集团。市属企业三项经济指标将从“十三五”的“百千万亿级”跨上“十四五”的“千万亿级”,过去我们利税的指标是在百亿级的量级,“十四五”期间将跨上千亿级的量次。资产规模市属企业将突破4.5万亿元,现在是所有的加在一起4.5万亿元,市属企业是2.5万亿元。营业收入将突破1.15万亿元,利税总额将突破1500亿元,国有上市公司将从“十三五”末的18户增加到30户左右,上市公司总市值也将实现大幅提升,这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马主任。下面,请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袁海波同志介绍《青岛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情况。有请。

  袁海波: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交通运输,特别是青岛市物流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在这里我把《青岛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关情况向大家作个简要的介绍。

  大家都知道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现代物流业地位提升、现代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物流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代物流业扩大开放和现代物流业托底经济保障民生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引领和行动指南。

  青岛作为全国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11个“四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在长江以北地区东西共济、海陆并举的物流格局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枢纽作用。“十四五”时期是青岛市开放机遇叠加的关键阶段,物流业发展将在“成网络、成规模”的基础上,加快“出品质、出效益”。通过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进一步打通供应链、协调产业链、创新价值链,成为立体、综合、全方位、内生地“搞活一座城”,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全面融入北部海洋经济圈,发展壮大山东半岛城市群,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功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坚实支撑。

  《物流规划》按照底数摸查、战略选择、路径分析的逻辑主线,将主体框架主要分为规划基础、总体要求、优化区域物流发展格局、健全物流网络层次体系、推进物流统筹融合发展、加速物流产业跨界创新、保障措施等七大部分。

  规划基础方面:回顾了“十三五”以来青岛市物流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总结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晰了当前所面临的形势。

  总体要求方面:系统阐明了青岛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等总体要求。《物流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深化物流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推动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把中央和省决策部署转化为青岛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的科学思路和扎实举措,通过着力优化物流发展格局,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服务网络、产业生态协同发展,为青岛塑造和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主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国际知名的“青岛都市圈”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物流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统筹协同,以质量为价值导向、以市场为主体力量、以开放为发展引擎、以创新为根本路径,为将青岛全面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分别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物流业发展主要目标。到2025年,青岛将成为全国主要的国际物流中心,枢纽地位有效巩固、物流网络立体衔接、物流服务链式协同、产业融合纵深发展、营商环境活力包容,物流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基本形成畅达、泛在、优质、绿色、领先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初步建成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和综合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成功构建“衔接一体、内外畅达”的物流网络,带动北部海洋经济圈打造成为“协同联动、要素集聚”的物流枢纽,服务黄河流域全面形成“集约高效、智能绿色”的物流通道,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战略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点。

  发展格局和路径方面:《规划》注重引领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着眼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提出了明晰的发展路径。优化区域物流发展格局中提出了“一轴、一带、三核”的总体格局和“6区11园”(6个综合性枢纽经济区+11个专业化物流产业园)的物流枢纽节点布局。从健全物流网络层次体系、推进物流统筹融合发展、加速物流产业跨界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主要任务和具体工作内容。其中,物流网络层次体系包括多向畅达的全球物流网络、“四位一体”的区域联运网络、双向流通的城乡配送网络;物流统筹融合发展包括动态协同的生产物流体系、创新智慧的商贸物流体系、丰富便捷的冷链物流体系和保障有力的应急物流体系;物流产业跨界创新包括“物流+新基建”“物流+品类供应链”“物流+工业互联网”“物流+跨境电商”“物流+普惠金融”。

  保障措施方面:提出了组织协调、政策支持、市场环境、法规标准、人才培养、统计体系和沟通协调等7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建立了《规划》协调实施机制,细化了重点任务分工,梳理了41个重点建设项目,同时考虑政策资金支持、市场环境优化等多个维度,为《规划》实施提出全方位要素保障。

  各位媒体朋友们,我们的《规划》从前期研究、专题调研到研究报告完成、规划文本起草、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科学论证,历时近两年时间编制完成,是“十四五”时期全市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2021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落地年,青岛市交通局将作为全市物流业发展牵头部门,将不断健全规划实施机制,以行动化、项目化方式,推动“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落地生根。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袁局长。接下来,请赵国磊副主任介绍《青岛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情况。有请。

  赵国磊: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全市卫生健康事业产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有了新需求,我们做好卫生健康工作有了新目标和新任务。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了《青岛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近日《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规划》有关情况。

  一、《规划》编制的总体考虑

  青岛市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2020年,全市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1.51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降至4.26/10万、1.67‰,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全国前列,达到全球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至23.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明显减轻。

  十四五时期是巩固“十三五”卫生健康发展成果,加快推进健康青岛建设的关键时期。谋划好、设计好未来五年卫生健康工作思路,对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规划》编制进行了充分的前期调研和思路研究,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相关部门和区市意见,与国家和省、市“十四五”有关规划进行了全面衔接。可以说,《规划》编制是一个总结经验、提高认识、汇集众智、科学决策的过程。

  二、《规划》体现人民至上理念,全力建设健康青岛

  《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面建成区域一体、医防协同、中西医并重、功能完善、富有韧性的整合型、智慧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人人享有更加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系统连续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健康事业健康产业协同发展,群众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展望2035年,高质量全面建成健康青岛,率先实现卫生健康现代化。《规划》围绕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资源、健康保障、健康产业设置了26项量化指标,使目标任务具体化,工作过程可操作、可衡量。

  《规划》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健康优先、共建共享、创新驱动、系统整合的原则。一是人民至上,健康优先,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基础目标和城市治理重要内容。二是关口前移,共建共享,坚持预防为主,强化个人健康主体责任和全社会健康管理。三是协同发展,创新驱动,突出人才、科技、信息数据等创新要素驱动,强化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四是公益本色,系统整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统筹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资源配置和服务衔接。

  三、《规划》提出今后五年重点任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

  《规划》围绕城市运行更安全、人民生活更健康、医疗服务更优质、事业发展更可持续、行业治理更现代化发展愿景,重点从五个维度实现突破。

  一是在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方面,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的早期监测预警、快速检测和应对处置能力,加强应急医疗救治,建设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确保不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守住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底线。

  二是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方面,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强化重点传染病和慢性病综合防控,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80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至12.42%。紧密结合国家老龄健康服务新要求和生育政策调整新导向,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三是在提升服务能级方面,实施“攀峰强基”工程,不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市三级医院达到35个,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7.5张,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4.5人。有序推进三甲医院从中心城区向县域延伸,加强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推动健康服务业集聚发展。“十四五”时期将完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二期、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60余个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对老市区部分医院基础设施升级改造。

  四是在科技创新、“数智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批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学)科,增强卫生健康核心竞争力。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在临床科研、疾病诊治、疫情防控等领域的应用,迭代升级“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服务,重构线上线下一体化健康服务流程,推进“出生一件事”“医疗付费一件事”“全市一家医院”等政务服务和智慧城市场景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化、智能化、有温度的卫生健康服务。

  五是在行业治理现代化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深化医改“青岛样板”,健全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完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健全分级诊疗体系,提升服务效能,切实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加强卫生健康法制化建设,促进监管与服务双提升。

  未来五年,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规划》各项工作的落实推进,也真诚希望社会各界朋友与我们一起携手共进,为加快健康青岛建设、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赵局长。刚才,3位发布人分别就自己领域的专项规划进行了政策解读。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各位好,我是香港商报的记者,想请问一下马主任,在“十四五”国资规划中对于国企改革做了总体安排,青岛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据我所知也于近日启动了,我想请您谈谈,在“十四五”期间如何深化国企改革?谢谢。

  马卫刚:谢谢您的提问,应该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它对我们实施“十四五”规划,把握“十四五”规划的基本脉络非常重要。

  各位可能也都了解到,青岛市是从2019年开始在15个攻势中发起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势,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按照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又启动实施了国企改革的三年行动。今年,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又批复了青岛市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试验,所以这就为我们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也确定了重点的工作任务。所以在“十四五”期间,简单地说我们就是要“三位一体”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是要以实施区域性国企综改试验为总抓手,以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攻势为重要的平台,打好攻坚战,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各项任务目标,这样“三位一体”地来深化国企改革。

  按照“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我们主要是要实施好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试验的“1154”工程来开展综改试验。“1154”工程就是一个主题、一条主线、深化五项改革、实现四化目标。“一个主题”就是以国有企业家队伍建设为主题,确定这个主题也是根据青岛国企改革发展的特点确定的,因为青岛有一个知名的“青岛企业家群体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了像张瑞敏、周厚健等一批知名企业家,形成了一大批知名的海尔、海信、双星、澳柯玛、青啤这样一些品牌企业,所以人作为一个核心的要素开展国企改革的综改试验是青岛的特色,所以我们的综改试验就是以国有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主题。

  怎么样来加强国有企业队伍的建设?我们就要围绕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上讲的,对国有企业家的二十字要求,“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围绕着总书记讲的这二十个字,我们要进一步地在区域性综改试验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深化“五项改革”,一是要深化党建改革,主要是要把党的政治建设和企业的组织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用党建来统领生产经营的发展,增强企业的组织力、凝聚力;二是要深化企业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三是要深化薪酬改革,以物质利益原则的落实来深化国有企业的薪酬改革,绩效挂钩,增强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四是深化创新改革,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鼓励企业家勇于创新,要在体制上、机制上、动力上加强制度的设计;五是要深化制度改革,要在整个国有经济、国资监管、国企内部法人治理结构这方面提供一个完善的制度保障,从而通过深化“五项改革”,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实现“四化”的目标,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和规范化。

  市场化就是要把我们的国有企业打造成为市场化的竞争主体,因为过去我们国有企业的短板弱项是行政化色彩比较浓厚,国有企业都有级别,就和党政领导干部一样,都有行政级别,我们在推进国企改革攻势和落实三年改革行动计划中都把去行政化作为一项攻坚的目标重点,像现在双星集团通过混改,他过去也是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一级企业,董事长也是正局级领导干部,通过双星集团的混改,把双星集团的股权从国资委直接持有划转到城投集团持有,双星集团成为城投集团的持股二级公司,整个双星集团原来的正局级、副局级的领导班子成员全部放弃了市管干部的身份,成为了职业经理人,这是非常大的一个突破,使他们能够更加具有活力。海信集团也进行了这样的改革,海信集团的股权从国资委持有化转到了华通集团持有,海信集团领导班子成员也都放弃了市管干部的身份。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要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一个市场化的竞争主体,而不是一个行政化的责任主体。这是我们第一个目标,要成为市场化的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化的竞争主体。

  二是要建立法治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在这方面也是,国有企业过去都分属在各个行业管理部门,基本上就是行业管理部门的直属单位,通过法治化的改革,我们要建立统一的、规范的中国特色现在企业制度,使企业要有和国际惯例相一致的现代企业制度,包括建立“三会一层”,董事会、监事会、党委会和管理层,要有一个比较规范的制度结构。

  三是要实现建立专业化的国有企业家队伍,要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过去很多国有企业基本上都是行政党政干部中过去,我们现在在逐步地面向社会招聘职业经理人。最近大家可能也在网上看到了,国资委正在面向社会招聘兼职董事,现在的董事会基本上都是政府派去的,委派制,下一步我们要面向社会招聘,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建立一个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都需要一些专业化的人才,要用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来办企业。

  四是要建立规范化的法人治理体系。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由职业经理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按照企业发展的规律来建设。

  总的来说,“十四五”期间要围绕着体制改革、机制改革制度的建设不断深化国企改革。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感谢马主任,让我们对我市的深化国企改革充满了底气也充满了希望。

  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大众网的记者。想请教一下袁局长,在物流业发展规划形成的过程中,对于青岛市物流业发展有哪几方面的考虑?谢谢。

  袁海波:谢谢您的提问。刚才介绍了,在整个“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于“十四五”全市物流业的发展工作我们主要归纳起来有六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个方面,服务大局,体现物流业在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地位。这里面要体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二是突出五大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三是突出物流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作用。这是第一个方面,服务大局,这是物流业必须要考虑的。第二个方面,要明确目标,我们构建了一整套物流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有三个层次,从提升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我们明确了一个总的目标,也就是把青岛建设成为一个全国主要的国际物流中心,这是我们一个总体目标。围绕这个整体目标,我们又围绕空间布局、组织模式、产业融合3大维度又有三个层级的具体地位目标。在定位目标下又围绕着刚才说到的畅达、泛在、优质、绿色、领先5个类别,我们又构建了13个主要指标体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三级目标指标体系,把我们“十四五”整个的发展目标进行了明确。第三个方面,我们要夯实基础,更加更好地优化现有物流发展格局和网络层次。这也是三个层面,一是聚焦现代物流空间布局上的网络规模化效应;二是聚焦物流基础设施在现代物流运作中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作用;三是聚焦物流服务网络在支撑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保障作用。第四个方面,我们重点考虑的是创新,探索了我们物流业发展的新模式。创新也是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们对先进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现代农业好的物流服务新需求的即时捕捉,因为现在时效性的要求非常强,即时捕捉;二是体现在物流与新业态跨界融合的部分;三是体现物流与供应链的横向串接、产业链的纵向贯通、价值链的全面融合,这是我们“十四五”重点要探索和突破的。第五个方面,讲究实效,要确保我们目标任务的完成。为此我们也制定了一些保障的政策和体系,加强了组织的协调、任务的分工,包括政策的支持、环境的优化、人才的培养,还有一些重点项目的部署,来确保我们“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完成。最后一个方面,统筹协同,与各相关规划的协同和协调的问题。这也是三个层面,一是与区域协调发展、产业规划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衔接协同;二是与国家上位规划,省级、市级有关规划衔接协同;三是与物流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衔接协同。

  重点就是这六个方面的考虑,不当之处请大家多批评指正,谢谢。

  主持人:感谢袁局长,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谢谢,我想请问一下赵局长,我市“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中提出“建设中医药强市”的目标,下一步我市将在哪些方面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赵国磊: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青岛市作为国家确定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创建中医药强市应该说是当仁不让。首先我们在“十三五”期间,我们的中医药工作就已经打好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十三五”期间我们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我们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特别是在中医治未病、疾病治疗、康复保健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这些都为我们“十四五”时期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打好了基础。“十四五”时期我们建设中医药强市主要从下面五个方面来具体推进:

  一是建设中医药服务新高地。我们将推进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合作,以建设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以及建设康复大学为契机,打造我市中医药“医、教、研、产、服”新高地。以创建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为核心,凝练50个在全国有影响的中医优势病种,构筑中医药临床服务高地。我们要加强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建设,打造100个引进类知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建立1个省级、10个市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构建专业覆盖广泛、结构布局合理、中医优势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中医重点专(学)科集群。

  二是加快中医药服务资源扩容。加快推进城阳区中医医院、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新院区等项目建设,在全市计划建设6所三级中医医院、20所二级中医医院。同时要加强中医医院发热门诊、感染病区和重症监护室建设,提升感染病科、肺病科等科室的临床水平,强化“平战结合”能力,增强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在区(市)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非中医医疗机构都要设立治未病科室,建立3-5个治未病中心。实施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基层中医药诊疗量要达到基层总诊疗量的30%,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的村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要能够提供中医的非药物疗法这方面的服务。

  三是推动中医药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蓝色药库”开发计划,依托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海洋中药研发基地,建设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医药创新研制平台,开展海洋中药养殖、生产、加工,研发海洋功能食品、医用材料、化妆品等产品。支持相关的骨干企业开展中药名方研发,加快市场化的开发步伐。

  四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和文化建设。加强中医药特色传承人才培养,着力培养一批中医药学术领军人物、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省级以上名中医。在驻青的职业院校开设中医护理、中药等专业,推进青岛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教育,提升我市中医药高等教育水平。同时要打造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学术品牌。做好“三字经小儿推拿”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与教育部门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打造各级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五是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借助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举办“传统医学分论坛”,设立中医特色体验区,建立“中国-波兰中医药中心”“中医外治国际合作基地”等方面,推进我们全市中医药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在全市我们还要建立10个国际中医门诊,让我们中医药的特色服务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会后可以联系三个发布单位。市国资委,联系电话:83786875;市交通运输局,联系电话:88018730;市卫健委,联系电话:85912593。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三位发布人,也感谢记者朋友们冒雨前来参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