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青岛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浏览:184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2021年上半年青岛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由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海洋发展局联合发布。

“食安青岛”建设是我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重要载体,对健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向大家介绍我市食品安全的情况,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

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巡视员 贾云春同志

市公安局食药环侦侦查支队支队长 任卫同志

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晓训同志

请以上三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贾云春副主任通报今年上半年全市食品安全情况,有请。

贾云春: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很高兴跟大家面对面交流食品安全工作。2021年上半年,青岛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四个最严”的指示要求,以“食安青岛”建设为统领,以巩固提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探索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未发生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件。下面,我将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个简单介绍。

一、落实党政同责,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一是健全顶格协调机制。将原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调整为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由赵豪志市长担任主任,组建五个食品安全专项协调小组,增强食品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二是落实党政同责。印发《2021年全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推动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对10个区(市)年度食品安全工作开展综合评议,督促属地党委、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组织领导。三是推进基层“两网融合”。率先建立市、区

(市)、镇街三级市场监管部门和政法部门的“一揽子”协调联动机制,推动食品安全专业网格与城乡社区基础网格有机融合,动员城乡社区网格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构建食品安全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

二、坚持从严执法,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坚持把执法办案作为首要任务,累计查处食品安全案件973件,罚没款2168万元;立案侦办食品领域刑事案件14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2人。一是提升抽检效能。将食品定性定量检测连续十年纳入市政府市办实事,安排6.5万批次的年度抽检任务,上半年完成2.7万批次,对抽检不合格产品全部跟踪处置,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向市民餐桌。二是强化问题整治。聚焦群众关注的网络订餐、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未成年人食品等领域,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整治,以及民生领域集中攻坚行动。网络订餐整治方面,规范整改问题餐饮店480余家次,问题数量控制在1.0%以内,超范围经营数量下降1500余家次。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方面,组织检查农村食品批发商208家,散装食品销售者1027户,开展行政指导和责任约谈52次。未成年人食品整治方面,完成2689学校食堂和1263家校园周边食品销售者的开学季专项检查,强化中高考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确保了3.7万考生的饮食安全。三是加强

曝光震慑。面向社会发布公告,公开征集“销售药残超标产品”“农村市场山寨食品”等11类民生领域案件线索。在媒体开设“走进后厨,眼见为实”栏目,实施“双周查餐厅”,及时查处、曝光违法违规餐饮店26家次。建立违法案件曝光台制度,每月曝光1批典型案件。

三、强化复审牵引,创新探索特色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出台《高质量建设“食安青岛”八条措施》,巩固提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在源头治理环节,农业农村、海洋发展、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的通知》,健全以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出具、查验为基础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衔接制度,全市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21万份,带证上市产品累计56万吨。在食品生产环节,印发《落实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亮标承诺、对标生产、核标出厂“三标”行动,构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长效机制。印发《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培育50家示范小作坊。在食品流通环节,开展农批市场“双落实、五提升”行动,全市19家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入场查验、快检过程和检测结果即时可视,每月监督抽检均不少于50批次。对全市847所中小学校周边1612家食品销售业户,建立业户信息、网格员责任、食

品安全风险、违法案件曝光、业户责任自律“五张清单”,并实施动态管理。在餐饮环节,开展后厨、餐桌、餐具、地面、厕所“五净”行动,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565件,立案214起,全市明厨亮灶总数达到4.6万家。开展网络订餐线下集中经营区域规范试点,以市南区绍兴路“共享厨房”自律管理为起点,在崂山欢乐大家庭市场等多处推广。督促美团、饿了么两大平台在我市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为全省首个启用城市。

四、加强品牌引领,夯实食品安全的产业基础。一是创新打造“食安青岛”展示平台。打造全省首家食品品牌国际会客厅,在“安全、健康、口碑”的前提下,集聚来自五大洲、一带一路、全国重点省市、省内16个地市的知名品牌食品,努力打造青岛食品品牌方阵以及国际产业交流窗口。二是推进食品产业“标准化+”工程。开展市级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征集标准62项;组织开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全面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制定出台加快绿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认定和管理工作意见,全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累计达54个,保持省内和国内同类城市领先,新增绿色食品20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33个。三是推进“食安青岛”品牌引领工程。加大食品产业品牌集群的培育,833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获评“食安山东”示范单位,874个农产品获“三品一标”认证,154家

食品工业企业产品(技术)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产品(技术),在建海洋牧场区数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保持领先。

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在社会各界的共同治理下,特别是媒体朋友们的监督下,近年来我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好转,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兽药残留超标,超范围、超剂量使用添加剂等问题依然存在;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较弱,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等等。下半年,我们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坚持示范引领、问题导向、长效治理,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们在此诚挚的邀请各界朋友特别是记者朋友们一同参与到食品安全中来,共同营造我市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贾主任的发布。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媒体朋友们,提问前,请先通报所代表的媒体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中国食品安全报》的记者,据我们了解,现在小作坊的卫生环境令人担忧。刚才提出我市实施《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能不能给我们详细介

绍一下,三年行动将如何改善我们的小作坊生产加工情况?谢谢。

贾云春: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所谓“小作坊、大市场、大民生”,一方面,小作坊与食品生产企业相比,生产加工条件比较简陋,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风险点;另一方面,小作坊也是百姓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为群众就业也增加了渠道,也成为群众就业的蓄水池,对于这个方面的监管,我们需要规范引导并重。近年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加强了对小作坊的监管,去年小作坊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7.26%,处于历史最高水平。2021年开始,为进一步提升改进小作坊的食品安全水平,我们部署开展了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三年行动,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加强规范管理,使小作坊的食品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二是助力产业升级,推动食品小作坊向规范化、品牌化、园区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筑牢小作坊安全的产业基石。三年行动主要分三个阶段:2021年全面起势、2022年巩固规范、2023年显著提高三个阶段。今年,主要是加强规范化建设,督促食品小作坊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亮证经营、安全承诺、场所清洁、原料查验、单据留存、操作规范、检验验证、标签合规等“八项要求”,基

本消灭“三黑”和食品小作坊“三无”食品,同时我们准备培育示范食品小作坊50家,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加强部门协调,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推动食品小作坊升级和规范提升。

在此,我们也欢迎记者朋友们参与小作坊的共治监督,如果发现有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线索,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让我们共同促进小作坊的规范发展。

主持人:感谢贾主任的回答,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青岛新闻网的记者,请问王局长,市海洋发展局局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如何?

王晓训:感谢您的提问,关于水产品质量安全,这是我局分管的主要工作。我们对这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特别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严防、严管、严控”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通过“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确保水产品质量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水产养殖者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这两年明显增强。今年初,我们以市政府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各区市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与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建立了从“池塘到餐桌”全链条的执法联动保障机制。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高压态势,深入开展禁限用药残留源头治理。今年以来,我们相继开展了“春季清池专项治理行动”“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亮剑行动”“水产养殖用品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专项整治行动”等,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43人次,检查养殖企业和小散户400余家次。特别是对我市海参、鲍鱼、对虾、扇贝、牡蛎、蛤蜊、黑鲪等主养品种开展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610批次,对检出的不合格产品进行严格执法,杜绝其上市销售。可以说,我市水产品质量保持了良好的比较高的水平,广大市民可以放心的食用,谢谢!

主持人:感谢王局长,请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来自齐鲁法制网的记者,请问公安机关在打击食品犯罪方面有哪些主要的工作举措?谢谢。

任卫: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感谢记者朋友对公安机关打击食品工作的关心。2021年,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公安局组织全市公安机关持续开展“雷霆”系列行动、“昆仑2021”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与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海洋渔业局等行政部门的行政衔接,我们也搞了联勤联动的行动,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打击危害粮食安全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2021年上半年,全市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食品领域刑事案件14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2人。

下步,市公安局将继续加强与相关行政部门的对接,扎实开展各项专项行动,始终对食品领域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切实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

谢谢。

主持人:感谢任支队长。感谢媒体朋友们提问,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要请会后联系市食药安办(市市场监管局),联系电话:85730872。

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确实关系着千家万户,也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希望媒体朋友们对我市的食品安全工作能够更加加

家的食品安全、生命安全,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今天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通过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蓝睛视听“新闻发布会”频道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2021年上半年青岛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由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海洋发展局联合发布。

“食安青岛”建设是我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重要载体,对健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向大家介绍我市食品安全的情况,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

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巡视员 贾云春同志

市公安局食药环侦侦查支队支队长 任卫同志

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晓训同志

请以上三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贾云春副主任通报今年上半年全市食品安全情况,有请。

贾云春: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很高兴跟大家面对面交流食品安全工作。2021年上半年,青岛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四个最严”的指示要求,以“食安青岛”建设为统领,以巩固提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探索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未发生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件。下面,我将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个简单介绍。

一、落实党政同责,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一是健全顶格协调机制。将原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调整为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由赵豪志市长担任主任,组建五个食品安全专项协调小组,增强食品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二是落实党政同责。印发《2021年全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推动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对10个区(市)年度食品安全工作开展综合评议,督促属地党委、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组织领导。三是推进基层“两网融合”。率先建立市、区

(市)、镇街三级市场监管部门和政法部门的“一揽子”协调联动机制,推动食品安全专业网格与城乡社区基础网格有机融合,动员城乡社区网格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构建食品安全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

二、坚持从严执法,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坚持把执法办案作为首要任务,累计查处食品安全案件973件,罚没款2168万元;立案侦办食品领域刑事案件14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2人。一是提升抽检效能。将食品定性定量检测连续十年纳入市政府市办实事,安排6.5万批次的年度抽检任务,上半年完成2.7万批次,对抽检不合格产品全部跟踪处置,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向市民餐桌。二是强化问题整治。聚焦群众关注的网络订餐、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未成年人食品等领域,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整治,以及民生领域集中攻坚行动。网络订餐整治方面,规范整改问题餐饮店480余家次,问题数量控制在1.0%以内,超范围经营数量下降1500余家次。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方面,组织检查农村食品批发商208家,散装食品销售者1027户,开展行政指导和责任约谈52次。未成年人食品整治方面,完成2689学校食堂和1263家校园周边食品销售者的开学季专项检查,强化中高考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确保了3.7万考生的饮食安全。三是加强

曝光震慑。面向社会发布公告,公开征集“销售药残超标产品”“农村市场山寨食品”等11类民生领域案件线索。在媒体开设“走进后厨,眼见为实”栏目,实施“双周查餐厅”,及时查处、曝光违法违规餐饮店26家次。建立违法案件曝光台制度,每月曝光1批典型案件。

三、强化复审牵引,创新探索特色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出台《高质量建设“食安青岛”八条措施》,巩固提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在源头治理环节,农业农村、海洋发展、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的通知》,健全以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出具、查验为基础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衔接制度,全市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21万份,带证上市产品累计56万吨。在食品生产环节,印发《落实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亮标承诺、对标生产、核标出厂“三标”行动,构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长效机制。印发《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培育50家示范小作坊。在食品流通环节,开展农批市场“双落实、五提升”行动,全市19家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入场查验、快检过程和检测结果即时可视,每月监督抽检均不少于50批次。对全市847所中小学校周边1612家食品销售业户,建立业户信息、网格员责任、食

品安全风险、违法案件曝光、业户责任自律“五张清单”,并实施动态管理。在餐饮环节,开展后厨、餐桌、餐具、地面、厕所“五净”行动,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565件,立案214起,全市明厨亮灶总数达到4.6万家。开展网络订餐线下集中经营区域规范试点,以市南区绍兴路“共享厨房”自律管理为起点,在崂山欢乐大家庭市场等多处推广。督促美团、饿了么两大平台在我市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为全省首个启用城市。

四、加强品牌引领,夯实食品安全的产业基础。一是创新打造“食安青岛”展示平台。打造全省首家食品品牌国际会客厅,在“安全、健康、口碑”的前提下,集聚来自五大洲、一带一路、全国重点省市、省内16个地市的知名品牌食品,努力打造青岛食品品牌方阵以及国际产业交流窗口。二是推进食品产业“标准化+”工程。开展市级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征集标准62项;组织开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全面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制定出台加快绿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认定和管理工作意见,全市地理标志农产品累计达54个,保持省内和国内同类城市领先,新增绿色食品20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33个。三是推进“食安青岛”品牌引领工程。加大食品产业品牌集群的培育,833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获评“食安山东”示范单位,874个农产品获“三品一标”认证,154家

食品工业企业产品(技术)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产品(技术),在建海洋牧场区数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保持领先。

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在社会各界的共同治理下,特别是媒体朋友们的监督下,近年来我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好转,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兽药残留超标,超范围、超剂量使用添加剂等问题依然存在;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较弱,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等等。下半年,我们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坚持示范引领、问题导向、长效治理,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们在此诚挚的邀请各界朋友特别是记者朋友们一同参与到食品安全中来,共同营造我市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贾主任的发布。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媒体朋友们,提问前,请先通报所代表的媒体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中国食品安全报》的记者,据我们了解,现在小作坊的卫生环境令人担忧。刚才提出我市实施《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能不能给我们详细介

绍一下,三年行动将如何改善我们的小作坊生产加工情况?谢谢。

贾云春: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所谓“小作坊、大市场、大民生”,一方面,小作坊与食品生产企业相比,生产加工条件比较简陋,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风险点;另一方面,小作坊也是百姓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为群众就业也增加了渠道,也成为群众就业的蓄水池,对于这个方面的监管,我们需要规范引导并重。近年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加强了对小作坊的监管,去年小作坊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7.26%,处于历史最高水平。2021年开始,为进一步提升改进小作坊的食品安全水平,我们部署开展了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三年行动,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加强规范管理,使小作坊的食品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二是助力产业升级,推动食品小作坊向规范化、品牌化、园区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筑牢小作坊安全的产业基石。三年行动主要分三个阶段:2021年全面起势、2022年巩固规范、2023年显著提高三个阶段。今年,主要是加强规范化建设,督促食品小作坊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亮证经营、安全承诺、场所清洁、原料查验、单据留存、操作规范、检验验证、标签合规等“八项要求”,基

本消灭“三黑”和食品小作坊“三无”食品,同时我们准备培育示范食品小作坊50家,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加强部门协调,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推动食品小作坊升级和规范提升。

在此,我们也欢迎记者朋友们参与小作坊的共治监督,如果发现有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线索,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让我们共同促进小作坊的规范发展。

主持人:感谢贾主任的回答,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青岛新闻网的记者,请问王局长,市海洋发展局局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如何?

王晓训:感谢您的提问,关于水产品质量安全,这是我局分管的主要工作。我们对这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特别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严防、严管、严控”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通过“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确保水产品质量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水产养殖者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这两年明显增强。今年初,我们以市政府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各区市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与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建立了从“池塘到餐桌”全链条的执法联动保障机制。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高压态势,深入开展禁限用药残留源头治理。今年以来,我们相继开展了“春季清池专项治理行动”“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亮剑行动”“水产养殖用品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专项整治行动”等,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43人次,检查养殖企业和小散户400余家次。特别是对我市海参、鲍鱼、对虾、扇贝、牡蛎、蛤蜊、黑鲪等主养品种开展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610批次,对检出的不合格产品进行严格执法,杜绝其上市销售。可以说,我市水产品质量保持了良好的比较高的水平,广大市民可以放心的食用,谢谢!

主持人:感谢王局长,请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来自齐鲁法制网的记者,请问公安机关在打击食品犯罪方面有哪些主要的工作举措?谢谢。

任卫: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感谢记者朋友对公安机关打击食品工作的关心。2021年,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公安局组织全市公安机关持续开展“雷霆”系列行动、“昆仑2021”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与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海洋渔业局等行政部门的行政衔接,我们也搞了联勤联动的行动,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打击危害粮食安全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2021年上半年,全市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食品领域刑事案件14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2人。

下步,市公安局将继续加强与相关行政部门的对接,扎实开展各项专项行动,始终对食品领域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切实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

谢谢。

主持人:感谢任支队长。感谢媒体朋友们提问,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要请会后联系市食药安办(市市场监管局),联系电话:85730872。

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确实关系着千家万户,也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希望媒体朋友们对我市的食品安全工作能够更加加

家的食品安全、生命安全,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今天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通过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蓝睛视听“新闻发布会”频道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