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为民服务”数据赋能攻坚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

浏览:186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青岛市“为民服务  数据赋能”攻坚行动方案》发布解读。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

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 崔卫东同志;

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 张会佐同志;

欢迎2位局长来到发布会现场发布信息,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首先,请崔局长介绍《行动方案》,有请崔局长。

崔卫东: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为落实我市“项目落地年”“数字青岛建设”等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数据赋能作用,持续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环境,更好满足广大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足感,市大数据局牵头研究制定了《青岛市“为民服务 数据赋能”攻坚行动方案》。下面,我将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个简单介绍。

一、《方案》制定背景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加快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码通城”的目标。数据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核心驱动力。

过去几年,我市着力打通“信息孤岛”、打破“数据壁垒”,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平台,与国家、省级平台对接,构建了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的数据共享体系,市级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达98.3%,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流程再造、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数据共享供需对接不顺畅、部分数据质量不高、数据应用不够深入、数据安全保障有待提升等问题,影响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和生活幸福感。为此,我们制定了《青岛市“为民服务 数据赋能”攻坚行动方案》,将组织开展“数据壁垒清零、数据质量提升、数据应用提质、数据安全保护”四大专项行动。

二、《方案》主要内容

(一)“数据壁垒清零”专项行动

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各部门管理环节相互独立、条块分割,导致信息系统多头建设,存在“数据壁垒”问题。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已经建成了对接国家和省平台、覆盖全市的数据共享平台,可以说,“数据壁垒”之间的通道已经建成,但仍有部门或群众反映存在“数据壁垒”问题。

为彻底打破“数据壁垒”,我们将组织开展“数据壁垒清零”专项行动,聚焦提高公共服务效能,梳理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影响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的数据“壁垒”;聚焦提升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梳理政府决策科学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社会治理精准化过程中需解决的数据“壁垒”问题,逐个破解。

6月份,将面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开展数据“壁垒”问题摸排。7月份,将对数据“壁垒”问题进行责任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压实责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责任明确后,将以工程化方式推进,逐项落实。

今后,我们还将建立数据共享畅通长效机制。加强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高频使用数据的集中汇聚与共享。不断提升各部门的数据共享意识和能力,优化业务系统,提高接口稳定性,提升共享需求响应速度、数据更新效率和数据质量。提高数据共享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数据共享智能化、精准化、规范化。

(二)“数据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数据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数据应用成效。由于各部门业务系统建设时间不一、建设标准不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去年,我局组织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等11个单位,对49类、3700余万条高频使用数据进行了治理,整改问题数据200余万条。

今年,我们将以需求为导向、应用为牵引,强化数据治理,围绕数据是否准确、是否真实、是否一致、是否更新及时,系统保障是否得力,数据质量控制机制是否健全,数据质量监督工作是否到位等开展数据质量检查和问题整改,切实提升数据质量。7月底前,组织开展数据质量问题自查自纠,能及时整改的问题即查即改;不能及时整改的问题,制定整改台账,明确整改任务和时限。8月份,组织开展数据质量抽查评估,8月底前形成数据质量抽查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计划。10月底前按要求整改到位。

与此同时,我们将建立数据质量提升长效机制。研究制定数据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规范,建立数据质量控制制度规范和工作机制,加强源头数据质量管理。建立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健全数据质量监测、评估、反馈和纠错工作机制,加强数据质量问题上报、整改和反馈闭环流程管理,确保问题主动发现、及时有效得以整改。

(三)“数据应用提质”专项行动

数据应用是最大程度发挥数据价值的重要手段。过去,我们通过数据共享打造了一批典型数据应用案例,有力支撑打造了“一次办好”、“智能办”、“零材料办理”等政务服务新模式,促进了城市精细化治理。

今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深入推进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围绕教育民生、经济运行、社会保障、科学决策等领域,打造一批政府典型应用案例。二是深度拓展工业互联网领域数据应用场景,推进公共数据和工业互联网数据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共享开放和融合应用。三是加大公共数据开放力度,完善公共数据服务平台,建立胶东经济圈公共数据开放专区,带动政企数据充分对接和融合应用,支持社会各界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四是加快建设线上“数字实验室”,面向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放公共数据,提供数据分析工具和应用测试环境,鼓励产学研用各方联合创新,开展数据科学研究、数据技术创新和应用。

(四)“数据安全保护”专项行动

群众和企业都非常关心数据安全,确保数据安全也是数据管理部门始终恪守的底线。我们将深化数据安全保护,今年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推进公共数据分类分级。去年年底,我们制定了《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今年将组织对公共数据进行分类分级,明确不同数据安全级别的技术和管理防范措施,逐步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体系。二是强化公共数据安全规范管理。研究制定加强公共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构建全流程、全方位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对各单位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进行监督。建立数据隐私保护、安全加密、调用异常监测、安全隐患应急处理等机制,防范数据泄露和被非法获取。三是深入开展数据安全检查。组织各级各部门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自查,并对各单位数据安全保护情况进行抽查,评估数据安全防护机制和管理机制是否完善、技术措施是否到位,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的单位10月底前要制定整改措施,12月底前严格落实整改。

各位朋友,数据赋能是一项长期工作,市大数据局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初心,充分发挥数据的关键支撑作用,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崔局长的发布介绍。接下来,请市行政审批局张会佐副局长就数据“壁垒”问题征集有关情况向大家做简要介绍,有请张局长。

张会佐: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刚才崔局长介绍了“数据壁垒清零”专项行动工作思路。为全面掌握我市数据“壁垒”情况,将从两个方面组织开展数据“壁垒”问题摸排,一方面,组织政府各级各部门主动梳理各自存在的数据“壁垒”问题,另一方面,面向广大企业和市民征集数据“壁垒”问题。下面,我介绍一下面向广大企业和市民的征集数据“壁垒”问题的情况。

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审批服务理念、制度、作风深层次变革,深化流程再造,创新推出了“一事全办”“智能办”“无感审批”等一批政务服务新模式,有效减少了企业和群众跑腿次数。但目前,仍有市民或企业反映数据“壁垒”未打通,办事时需要重复提交材料、多部门跑腿。为此,我们制定了数据“壁垒”问题征集问卷。广大企业和市民朋友都可以通过“爱山东·青e办”APP、青岛政务网网页版、青岛政务网微信公众号和市民中心等线上线下渠道,扫描二维码,填写问卷,反馈办事过程中所遇的重复提供证明材料、多个部门跑腿等问题。

问题征集的具体时间是从5月31日到6月15日,欢迎广大企业和市民朋友积极参与。我们将会同市大数据局和有关部门,系统梳理大家反映的问题,抓紧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彻底打破数据“壁垒”,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腿,百姓少跑路”。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张局长的介绍。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媒体朋友们,请媒体朋友们就两位局长发布的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举手示意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两位局长好,我是来自《青岛日报》的记者,我们也都知道数据“壁垒”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这也是全国各省市都普遍存在的问题。请问,青岛市如何破解数据“壁垒”这一难题?谢谢。

崔卫东:我来回答这位记者的问题。

破除信息壁垒,发挥数据在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是我们长期坚持做的一项工作,我市已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梳理市区两级可共享的数据资源目录1.7万余条,已经发布共享接口900余个,已经实现和国家、省平台互联互通,各级各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都可以通过这个交换平台申请使用其他部门,甚至国家和省级的数据。只要提出数据共享的需求,除法律法规明确不得共享的之外,都可以得到共享,可以说,数据“壁垒”之间的通道已经打通。

但是,目前有企业和群众依然会有一个印象,数据“壁垒”问题依然存在,这个原因一方面我们对于共享的宣传做得不到位,大家对数据共享平台了解不深。另一方面,有一些数据虽然已经可共享使用,但有些部门业务流程没有改,所以就没有提出共享的需求;或者提出共享需求,但是数据提供部门数据更新速度不够,不能及时满足部门的需求。另外一个问题,还有可能是数据接口不稳定导致共享没有完成;还有就是历史的数据不完整;上述这些问题导致了办事不畅似乎是数据共享没有做到。

所以,我们今年组织开展“数据壁垒清零”专项行动,向企业、政府、百姓广泛地征集在数据“壁垒”方面遇到的问题,收集材料,影响企业和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这方面的障碍来改进我们的工作,我们会对收集的问题逐项进行任务分解,对业务流程再造不到位的问题,我们会组织相关的部门及时优化业务流程,对数据不好用的问题,我们会以应用为牵引来倒逼数据的提供部门,及时数据更新,来提高数据共享的接口稳定,提升数据质量。

另一方面,我们还将建立数据共享长效机制,加快政务数据按需归集,进一步优化数据共享供需对接和协调机制,研究搭建数据“高速通道”,持续提升数据共享的质量和效率。

在这里,也希望广大媒体朋友多宣传,让更多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了解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把数据用起来,切实提高企业和百姓办事和生活的便捷度,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记者:两位领导好,我是来自《山东商报》的记者,刚刚在发言中也提到,数据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和市民办事体验。请问,目前存在的数据质量问题有哪些?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提升数据质量?谢谢。

崔卫东: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各级各部门信息化系统根据各自业务发展需求建设,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部门间数据质量良莠不齐。主要来看,数据问题有三大类:

一是数据不完整或错误。比如婚姻登记信息,如果大家有机会看看2000年以前的婚姻登记信息是手写的,尚未完全电子化,手写就很有可能发生笔误,购房、上学就要拿着纸质的婚姻登记证去办相关的手续。二是数据时效性有差距,有些部门不能将新产生的业务数据马上更新,论小时或者论天,没有及时更新就会导致相关的市民不能马上办理下一道手续所需要的证件。三是数据接口种种原因发生不稳定的情况。如,政务网在去年疫情期间为了给市民发放口罩,一天3000多万人登录政务网,瞬时在线400多万,这么大量的登录导致接口出现了问题,所以各项服务就没有跟上去。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组织开展“数据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一是组织业务部门主动对自身数据问题进行自查自纠。二是开展问题抽查,并以应用为牵引,组织数据使用部门对所共享数据质量进行评估,依托“爱山东·青e办”APP等渠道,组织企业和市民主动对自身电子证照数据纠错,倒逼数据提供部门进行整改,在“青e办”APP已经里面有几十类个人的各种证照包括企业的证照,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如果证照有误可以反馈过来,我们及时修正。三是建立数据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大数据局将牵头研究制定数据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规范,推动建立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数据质量问题上报、整改和反馈闭环流程管理。各级各部门将加强源头数据质量治理,确保数据采集上来就好用。谢谢。

《华人频道》记者:主持人好,各位领导好,今天的主题是为民服务、数据赋能。请问数据效能的发挥最终体现在应用上,请问,数据在政务服务和城市运行方面都有哪些应用,可以发挥什么作用?谢谢。

    崔卫东: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基本的单元,刚才讲到了数据在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都有广泛的应用。具体来说,今年我们推出了政务服务12件事和城市运行管理12个场景,所谓“一件事”这是一个专业术语,从百姓和企业的眼里面要办一件事,但是要跑很多的部门,为了让企业和个人得到这些服务少跑路,我们根据企业和百姓提出的需求梳理出了12个“一件事”,包括医疗付费、职工退休、人才落户、医疗报销、水电气暖、二手房同步过户等等,具体来说,出生“一件事”,以前婴儿出生后,需要到不同的部门办理出生证、预防接种证、户口登记、社会保障卡等证件,婴儿家庭要跑几个部门花几天的时间才能做完,我们今年就把它列为“出生一件事”,在手机端一次就能办完。

“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从幼儿园生小学,家长要拿着出生证、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等材料,到学校现场报名。实际上出生证、户口簿、身份证、房产证在政务数据库里面都有,所以我们把义务教育入学纳为一件事,入学一件事,百姓不用跑腿了,也是在手机端就可以查到应该在哪个区报哪所学校。

“就医付费一件事”,病人到医院看病需要挂号、检查、买药等多个环节,以往大家可能都有体验,无论是挂号、检查、拿药都要分头去先缴费,实际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就是统计大约有40%的时间用于缴费。我们通过信息化手段,把这些数据连起来,只要是青岛社保的公民,今年我们就要实现先诊疗后付费,无论是挂号、检查、拿药都不用先缴费,在这些完成之后再缴费,这就是数据在政务服务领域12件事当中的几个例子,剩下的大家可以从网上可以看到,我们近期刚刚推出来的政务服务一件事12件,当然政务服务业有企业端的,比如企业高频证照的变更,比如营业执照,无论是增加营业范围、变换了营业场所,都要去相应的开户银行、税务登记都要去相应的更改,对于高频证照更改我们也在网上进行一网通办,就不需要来回跑了,这是政务服务领域。

还有社会治理领域,我们提出城市运行一个场景,一个场景也是专用术语,城市为了管理某一件事涉及多个部门在一个网上联手办起来,比如停车,大家都感受到了,青岛目前而言停车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尤其是重要的地方,比如青医、妇幼儿童医院,大家会发现会花很长的时间找停车场,我们今年做的就是全市一个停车场,把这个作为一个场景打通它,具体要实现的目标是,我们要有多少的停车场?数据要摸起来,有多少车位?也要把这个数据摸起来,这方面兄弟城市已经有成功的案例了,比如杭州是我们对标学习的先进,他们把4400个停车场132万个停车位输入到一个APP里面,所有的市民通过手机端就近可以找到停车的位置,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全市一个停车场的含义,我们希望年底也能做到这个目标。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全市一家医院,我们无论是市立医院、青医、部队医院做完了全面的检查或者是住院之后,手里会拿着一大堆化验单、检查片子、病历等等,如果要去另外一个医院复诊、核查要手拿着这些资料去,我们希望在今年就能把所有医疗数据上云,在全市任何一家有资质的医院都能够从云上调取病历、化验单、拍的片子,这样就不用重复拍片子、重复诊疗,实现全市“一家医院”,以便于百姓的方便就医。这也是列了12个场景,包括社会综合治理、安全管控等等,大家详细看这12个领域,也可以看我们对外发布的城市运行12个场景,这和刚才说的为民服务12个一件事是在一个文件里面,大家都能看得到。谢谢大家!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中国工业报》的记者。数据安全一直是市民和企业关心的问题,行动方案里面也提出了要加强数据安全保护,请问目前进展如何?谢谢。

崔卫东:数据安全是我们的首要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现在信息社会,如果发生了数据安全问题,无论是被篡改、被丢失或者是被看见,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我们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是数据安全制度不断完善。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数据安全制度,包括《青岛市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哪些数据可以开放,哪些数据不可以开放,哪些数据有条件开放,在这个文件里面得到了细化。《青岛市数据交换共享管理办法》,哪些数据可以共享?哪些数据不能共享?哪些数据有条件共享?也是在这个办法里面得到体现。《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这是一个标准,我们就把数据首先是分了类,比如按18个领域30个行业,这是数据本身。对于安全性分成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随便可以使用的。第二可能轻微有点影响。适当条件也可以拿出来共享。第三有影响,经过一定的措施可以共享。第四是涉及到国家机密、社会安全、个人隐私绝对不能共享的数据,所以公共数据分级分类就解决这个问题。

上述这些规范就界定了安全管理的责任边界,数据审查的部门等等,通过规范公共数据开放共享过程中数据的使用行为,保障涉及国家安全、商业利益、个人隐私的敏感数据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会被篡改、泄露。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制定加强公共数据安全管理的办法,这是从制度层面。

二是数据共享的安全防线,我们也在不断地加固。近年来我们建立了政务数据信息共享资源交换平台,我前面已经提到了,数据共享交换全部在线完成。该平台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数据安全功能不断丰富完善,对数据使用坚持最小化原则。在部门业务需求的前提下,优先提供接口服务、只提供所需的特定字段,而不是全量开放所有数据。参与数据共享应用的数据提供部门和数据使用部门会统一签订保密协议,协议中明确了各参与方的责任和义务,约定了各方在数据共享过程中应有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数据按需申请使用而不会被滥用。

三是对公共数据开放安全堤坝进一步加固。去年我们建设了公共数据服务平台,探索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等社会主体充分参与政企数据融合开发利用,在数据安全保障方面对涉及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敏感数据,根据前面的分级分类,制定了相应的数据申请使用资质要求,不是什么人都能要求共享所有数据的,我们也制定了申请审批流程,对于确有需要开放的数据,会通过技术手段对关键信息进行数据脱敏、加密处理,确保不泄露这些敏感数据。

除此之外,对金融、公共服务、交通等热点领域,利用数据沙箱等安全保护技术,结合一系列的数据安全管控措施,将数据以“可用不可见”等方式开放。近几年,保护数据安全的技术快速发展,我们会持续引进先进技术到数据开放平台上,不断加固数据的安全堤坝,防范一切可能导致数据被篡改、泄露的风险。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崔局长,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青岛日报》《山东商报》、华人频道和中国工业报的四位记者的提问,感谢崔局长具体详实精彩的解答,如有深度采访需求的朋友们,请会后联系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联系电话:51917506。

本场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首页“新闻发布会”频道获取。

​再次感谢崔局长、张局长,感谢媒体朋友们的参会报道,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青岛市“为民服务  数据赋能”攻坚行动方案》发布解读。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

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 崔卫东同志;

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 张会佐同志;

欢迎2位局长来到发布会现场发布信息,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首先,请崔局长介绍《行动方案》,有请崔局长。

崔卫东: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为落实我市“项目落地年”“数字青岛建设”等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数据赋能作用,持续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环境,更好满足广大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足感,市大数据局牵头研究制定了《青岛市“为民服务 数据赋能”攻坚行动方案》。下面,我将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个简单介绍。

一、《方案》制定背景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加快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码通城”的目标。数据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核心驱动力。

过去几年,我市着力打通“信息孤岛”、打破“数据壁垒”,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平台,与国家、省级平台对接,构建了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的数据共享体系,市级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达98.3%,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流程再造、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数据共享供需对接不顺畅、部分数据质量不高、数据应用不够深入、数据安全保障有待提升等问题,影响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和生活幸福感。为此,我们制定了《青岛市“为民服务 数据赋能”攻坚行动方案》,将组织开展“数据壁垒清零、数据质量提升、数据应用提质、数据安全保护”四大专项行动。

二、《方案》主要内容

(一)“数据壁垒清零”专项行动

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各部门管理环节相互独立、条块分割,导致信息系统多头建设,存在“数据壁垒”问题。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已经建成了对接国家和省平台、覆盖全市的数据共享平台,可以说,“数据壁垒”之间的通道已经建成,但仍有部门或群众反映存在“数据壁垒”问题。

为彻底打破“数据壁垒”,我们将组织开展“数据壁垒清零”专项行动,聚焦提高公共服务效能,梳理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影响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的数据“壁垒”;聚焦提升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梳理政府决策科学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社会治理精准化过程中需解决的数据“壁垒”问题,逐个破解。

6月份,将面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开展数据“壁垒”问题摸排。7月份,将对数据“壁垒”问题进行责任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压实责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责任明确后,将以工程化方式推进,逐项落实。

今后,我们还将建立数据共享畅通长效机制。加强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高频使用数据的集中汇聚与共享。不断提升各部门的数据共享意识和能力,优化业务系统,提高接口稳定性,提升共享需求响应速度、数据更新效率和数据质量。提高数据共享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数据共享智能化、精准化、规范化。

(二)“数据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数据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数据应用成效。由于各部门业务系统建设时间不一、建设标准不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去年,我局组织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等11个单位,对49类、3700余万条高频使用数据进行了治理,整改问题数据200余万条。

今年,我们将以需求为导向、应用为牵引,强化数据治理,围绕数据是否准确、是否真实、是否一致、是否更新及时,系统保障是否得力,数据质量控制机制是否健全,数据质量监督工作是否到位等开展数据质量检查和问题整改,切实提升数据质量。7月底前,组织开展数据质量问题自查自纠,能及时整改的问题即查即改;不能及时整改的问题,制定整改台账,明确整改任务和时限。8月份,组织开展数据质量抽查评估,8月底前形成数据质量抽查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计划。10月底前按要求整改到位。

与此同时,我们将建立数据质量提升长效机制。研究制定数据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规范,建立数据质量控制制度规范和工作机制,加强源头数据质量管理。建立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健全数据质量监测、评估、反馈和纠错工作机制,加强数据质量问题上报、整改和反馈闭环流程管理,确保问题主动发现、及时有效得以整改。

(三)“数据应用提质”专项行动

数据应用是最大程度发挥数据价值的重要手段。过去,我们通过数据共享打造了一批典型数据应用案例,有力支撑打造了“一次办好”、“智能办”、“零材料办理”等政务服务新模式,促进了城市精细化治理。

今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深入推进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围绕教育民生、经济运行、社会保障、科学决策等领域,打造一批政府典型应用案例。二是深度拓展工业互联网领域数据应用场景,推进公共数据和工业互联网数据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共享开放和融合应用。三是加大公共数据开放力度,完善公共数据服务平台,建立胶东经济圈公共数据开放专区,带动政企数据充分对接和融合应用,支持社会各界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四是加快建设线上“数字实验室”,面向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放公共数据,提供数据分析工具和应用测试环境,鼓励产学研用各方联合创新,开展数据科学研究、数据技术创新和应用。

(四)“数据安全保护”专项行动

群众和企业都非常关心数据安全,确保数据安全也是数据管理部门始终恪守的底线。我们将深化数据安全保护,今年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推进公共数据分类分级。去年年底,我们制定了《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今年将组织对公共数据进行分类分级,明确不同数据安全级别的技术和管理防范措施,逐步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体系。二是强化公共数据安全规范管理。研究制定加强公共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构建全流程、全方位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对各单位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进行监督。建立数据隐私保护、安全加密、调用异常监测、安全隐患应急处理等机制,防范数据泄露和被非法获取。三是深入开展数据安全检查。组织各级各部门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自查,并对各单位数据安全保护情况进行抽查,评估数据安全防护机制和管理机制是否完善、技术措施是否到位,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的单位10月底前要制定整改措施,12月底前严格落实整改。

各位朋友,数据赋能是一项长期工作,市大数据局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初心,充分发挥数据的关键支撑作用,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崔局长的发布介绍。接下来,请市行政审批局张会佐副局长就数据“壁垒”问题征集有关情况向大家做简要介绍,有请张局长。

张会佐: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刚才崔局长介绍了“数据壁垒清零”专项行动工作思路。为全面掌握我市数据“壁垒”情况,将从两个方面组织开展数据“壁垒”问题摸排,一方面,组织政府各级各部门主动梳理各自存在的数据“壁垒”问题,另一方面,面向广大企业和市民征集数据“壁垒”问题。下面,我介绍一下面向广大企业和市民的征集数据“壁垒”问题的情况。

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审批服务理念、制度、作风深层次变革,深化流程再造,创新推出了“一事全办”“智能办”“无感审批”等一批政务服务新模式,有效减少了企业和群众跑腿次数。但目前,仍有市民或企业反映数据“壁垒”未打通,办事时需要重复提交材料、多部门跑腿。为此,我们制定了数据“壁垒”问题征集问卷。广大企业和市民朋友都可以通过“爱山东·青e办”APP、青岛政务网网页版、青岛政务网微信公众号和市民中心等线上线下渠道,扫描二维码,填写问卷,反馈办事过程中所遇的重复提供证明材料、多个部门跑腿等问题。

问题征集的具体时间是从5月31日到6月15日,欢迎广大企业和市民朋友积极参与。我们将会同市大数据局和有关部门,系统梳理大家反映的问题,抓紧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彻底打破数据“壁垒”,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腿,百姓少跑路”。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张局长的介绍。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媒体朋友们,请媒体朋友们就两位局长发布的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举手示意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两位局长好,我是来自《青岛日报》的记者,我们也都知道数据“壁垒”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这也是全国各省市都普遍存在的问题。请问,青岛市如何破解数据“壁垒”这一难题?谢谢。

崔卫东:我来回答这位记者的问题。

破除信息壁垒,发挥数据在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是我们长期坚持做的一项工作,我市已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梳理市区两级可共享的数据资源目录1.7万余条,已经发布共享接口900余个,已经实现和国家、省平台互联互通,各级各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都可以通过这个交换平台申请使用其他部门,甚至国家和省级的数据。只要提出数据共享的需求,除法律法规明确不得共享的之外,都可以得到共享,可以说,数据“壁垒”之间的通道已经打通。

但是,目前有企业和群众依然会有一个印象,数据“壁垒”问题依然存在,这个原因一方面我们对于共享的宣传做得不到位,大家对数据共享平台了解不深。另一方面,有一些数据虽然已经可共享使用,但有些部门业务流程没有改,所以就没有提出共享的需求;或者提出共享需求,但是数据提供部门数据更新速度不够,不能及时满足部门的需求。另外一个问题,还有可能是数据接口不稳定导致共享没有完成;还有就是历史的数据不完整;上述这些问题导致了办事不畅似乎是数据共享没有做到。

所以,我们今年组织开展“数据壁垒清零”专项行动,向企业、政府、百姓广泛地征集在数据“壁垒”方面遇到的问题,收集材料,影响企业和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这方面的障碍来改进我们的工作,我们会对收集的问题逐项进行任务分解,对业务流程再造不到位的问题,我们会组织相关的部门及时优化业务流程,对数据不好用的问题,我们会以应用为牵引来倒逼数据的提供部门,及时数据更新,来提高数据共享的接口稳定,提升数据质量。

另一方面,我们还将建立数据共享长效机制,加快政务数据按需归集,进一步优化数据共享供需对接和协调机制,研究搭建数据“高速通道”,持续提升数据共享的质量和效率。

在这里,也希望广大媒体朋友多宣传,让更多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了解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把数据用起来,切实提高企业和百姓办事和生活的便捷度,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记者:两位领导好,我是来自《山东商报》的记者,刚刚在发言中也提到,数据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和市民办事体验。请问,目前存在的数据质量问题有哪些?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提升数据质量?谢谢。

崔卫东: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也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各级各部门信息化系统根据各自业务发展需求建设,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部门间数据质量良莠不齐。主要来看,数据问题有三大类:

一是数据不完整或错误。比如婚姻登记信息,如果大家有机会看看2000年以前的婚姻登记信息是手写的,尚未完全电子化,手写就很有可能发生笔误,购房、上学就要拿着纸质的婚姻登记证去办相关的手续。二是数据时效性有差距,有些部门不能将新产生的业务数据马上更新,论小时或者论天,没有及时更新就会导致相关的市民不能马上办理下一道手续所需要的证件。三是数据接口种种原因发生不稳定的情况。如,政务网在去年疫情期间为了给市民发放口罩,一天3000多万人登录政务网,瞬时在线400多万,这么大量的登录导致接口出现了问题,所以各项服务就没有跟上去。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组织开展“数据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一是组织业务部门主动对自身数据问题进行自查自纠。二是开展问题抽查,并以应用为牵引,组织数据使用部门对所共享数据质量进行评估,依托“爱山东·青e办”APP等渠道,组织企业和市民主动对自身电子证照数据纠错,倒逼数据提供部门进行整改,在“青e办”APP已经里面有几十类个人的各种证照包括企业的证照,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如果证照有误可以反馈过来,我们及时修正。三是建立数据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大数据局将牵头研究制定数据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规范,推动建立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数据质量问题上报、整改和反馈闭环流程管理。各级各部门将加强源头数据质量治理,确保数据采集上来就好用。谢谢。

《华人频道》记者:主持人好,各位领导好,今天的主题是为民服务、数据赋能。请问数据效能的发挥最终体现在应用上,请问,数据在政务服务和城市运行方面都有哪些应用,可以发挥什么作用?谢谢。

    崔卫东: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基本的单元,刚才讲到了数据在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都有广泛的应用。具体来说,今年我们推出了政务服务12件事和城市运行管理12个场景,所谓“一件事”这是一个专业术语,从百姓和企业的眼里面要办一件事,但是要跑很多的部门,为了让企业和个人得到这些服务少跑路,我们根据企业和百姓提出的需求梳理出了12个“一件事”,包括医疗付费、职工退休、人才落户、医疗报销、水电气暖、二手房同步过户等等,具体来说,出生“一件事”,以前婴儿出生后,需要到不同的部门办理出生证、预防接种证、户口登记、社会保障卡等证件,婴儿家庭要跑几个部门花几天的时间才能做完,我们今年就把它列为“出生一件事”,在手机端一次就能办完。

“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从幼儿园生小学,家长要拿着出生证、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等材料,到学校现场报名。实际上出生证、户口簿、身份证、房产证在政务数据库里面都有,所以我们把义务教育入学纳为一件事,入学一件事,百姓不用跑腿了,也是在手机端就可以查到应该在哪个区报哪所学校。

“就医付费一件事”,病人到医院看病需要挂号、检查、买药等多个环节,以往大家可能都有体验,无论是挂号、检查、拿药都要分头去先缴费,实际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就是统计大约有40%的时间用于缴费。我们通过信息化手段,把这些数据连起来,只要是青岛社保的公民,今年我们就要实现先诊疗后付费,无论是挂号、检查、拿药都不用先缴费,在这些完成之后再缴费,这就是数据在政务服务领域12件事当中的几个例子,剩下的大家可以从网上可以看到,我们近期刚刚推出来的政务服务一件事12件,当然政务服务业有企业端的,比如企业高频证照的变更,比如营业执照,无论是增加营业范围、变换了营业场所,都要去相应的开户银行、税务登记都要去相应的更改,对于高频证照更改我们也在网上进行一网通办,就不需要来回跑了,这是政务服务领域。

还有社会治理领域,我们提出城市运行一个场景,一个场景也是专用术语,城市为了管理某一件事涉及多个部门在一个网上联手办起来,比如停车,大家都感受到了,青岛目前而言停车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尤其是重要的地方,比如青医、妇幼儿童医院,大家会发现会花很长的时间找停车场,我们今年做的就是全市一个停车场,把这个作为一个场景打通它,具体要实现的目标是,我们要有多少的停车场?数据要摸起来,有多少车位?也要把这个数据摸起来,这方面兄弟城市已经有成功的案例了,比如杭州是我们对标学习的先进,他们把4400个停车场132万个停车位输入到一个APP里面,所有的市民通过手机端就近可以找到停车的位置,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全市一个停车场的含义,我们希望年底也能做到这个目标。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全市一家医院,我们无论是市立医院、青医、部队医院做完了全面的检查或者是住院之后,手里会拿着一大堆化验单、检查片子、病历等等,如果要去另外一个医院复诊、核查要手拿着这些资料去,我们希望在今年就能把所有医疗数据上云,在全市任何一家有资质的医院都能够从云上调取病历、化验单、拍的片子,这样就不用重复拍片子、重复诊疗,实现全市“一家医院”,以便于百姓的方便就医。这也是列了12个场景,包括社会综合治理、安全管控等等,大家详细看这12个领域,也可以看我们对外发布的城市运行12个场景,这和刚才说的为民服务12个一件事是在一个文件里面,大家都能看得到。谢谢大家!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中国工业报》的记者。数据安全一直是市民和企业关心的问题,行动方案里面也提出了要加强数据安全保护,请问目前进展如何?谢谢。

崔卫东:数据安全是我们的首要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现在信息社会,如果发生了数据安全问题,无论是被篡改、被丢失或者是被看见,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我们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是数据安全制度不断完善。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数据安全制度,包括《青岛市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哪些数据可以开放,哪些数据不可以开放,哪些数据有条件开放,在这个文件里面得到了细化。《青岛市数据交换共享管理办法》,哪些数据可以共享?哪些数据不能共享?哪些数据有条件共享?也是在这个办法里面得到体现。《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这是一个标准,我们就把数据首先是分了类,比如按18个领域30个行业,这是数据本身。对于安全性分成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随便可以使用的。第二可能轻微有点影响。适当条件也可以拿出来共享。第三有影响,经过一定的措施可以共享。第四是涉及到国家机密、社会安全、个人隐私绝对不能共享的数据,所以公共数据分级分类就解决这个问题。

上述这些规范就界定了安全管理的责任边界,数据审查的部门等等,通过规范公共数据开放共享过程中数据的使用行为,保障涉及国家安全、商业利益、个人隐私的敏感数据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不会被篡改、泄露。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制定加强公共数据安全管理的办法,这是从制度层面。

二是数据共享的安全防线,我们也在不断地加固。近年来我们建立了政务数据信息共享资源交换平台,我前面已经提到了,数据共享交换全部在线完成。该平台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数据安全功能不断丰富完善,对数据使用坚持最小化原则。在部门业务需求的前提下,优先提供接口服务、只提供所需的特定字段,而不是全量开放所有数据。参与数据共享应用的数据提供部门和数据使用部门会统一签订保密协议,协议中明确了各参与方的责任和义务,约定了各方在数据共享过程中应有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数据按需申请使用而不会被滥用。

三是对公共数据开放安全堤坝进一步加固。去年我们建设了公共数据服务平台,探索引导企业和科研机构等社会主体充分参与政企数据融合开发利用,在数据安全保障方面对涉及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敏感数据,根据前面的分级分类,制定了相应的数据申请使用资质要求,不是什么人都能要求共享所有数据的,我们也制定了申请审批流程,对于确有需要开放的数据,会通过技术手段对关键信息进行数据脱敏、加密处理,确保不泄露这些敏感数据。

除此之外,对金融、公共服务、交通等热点领域,利用数据沙箱等安全保护技术,结合一系列的数据安全管控措施,将数据以“可用不可见”等方式开放。近几年,保护数据安全的技术快速发展,我们会持续引进先进技术到数据开放平台上,不断加固数据的安全堤坝,防范一切可能导致数据被篡改、泄露的风险。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崔局长,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青岛日报》《山东商报》、华人频道和中国工业报的四位记者的提问,感谢崔局长具体详实精彩的解答,如有深度采访需求的朋友们,请会后联系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联系电话:51917506。

本场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首页“新闻发布会”频道获取。

​再次感谢崔局长、张局长,感谢媒体朋友们的参会报道,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