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浏览:164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是我市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发布会--“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主题发布会的第7场。发布主题是:介绍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情况,由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共同发布。

  本场发布会我们特别邀请到了:

  市南区委副书记潘峰同志;

  市北区委副书记李建伟同志;

  李沧区委副书记魏瑞雪同志;

  市南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涛同志;

  市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萍同志;

  李沧区发展和改革局二级调研员李宝群同志;

  请以上6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潘峰副书记介绍市南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有关情况,有请。

  潘峰: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介绍市南区近年来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情况。首先,我代表市南区委、区政府向社会各界对市南区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南区委、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部署,不断强化使命担当,创新帮扶举措,认真做好对安顺市平坝区、陇南市宕昌县等地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安顺市平坝区、陇南市宕昌县全部如期脱贫摘帽;2019年、2020年市南区连续两年迎接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现场考核,取得优异成绩,市南区“保险+期货”推动精准扶贫案例还入选了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2020年企业精准扶贫专项案例50佳”名单,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在全市2018、2019年度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综合评价中,市南区连续获得“好”的等次。

  一、坚持顶格推动,扶贫协作机制全面加强

  市南区坚持党对扶贫协作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体制,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组长的扶贫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高层推动、顶格协调。区委和区政府主要领导每年均赴协作地实地考察调研,先后召开20多次东西协作联席会议,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扶贫协作各项工作扎实有力推进。

  二、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扶贫支撑效果显著

  自2013年以来,累计向协作地投入财政帮扶资金2.05亿元,先后援建了平坝区城关第一小学、平坝区第一中心幼儿园、宕昌县中药材加工合作社等教育卫生事业和扶贫产业项目,直接带动60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积极动员群团组织、慈善协会、爱心企业等社会各界参与帮扶,累计捐款捐物3800余万元,其中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先后捐款援建了宕昌县哈达铺镇中心卫生院、平坝区十字乡大院小学综合楼建设项目,有力助推了协作地民生项目基础建设,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实际困难。

  三、持续深化人才支援,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一是选派优秀干部挂职。先后选派8名优秀干部到协作地挂职开展帮扶工作,抓实抓紧帮扶举措。二是实施全链条式教育帮扶。与协作地50余所中小学校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帮扶关系,先后选派了70余名骨干教师开展支教和教研培训活动,累计培训协作地教师4000余人,开展“空中课堂”活动10余次,全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三是实施组团式医疗帮扶。与协作地10余家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结成帮扶对子,选派了20余名医疗技术人员赴协作地开展支医帮扶,组织医疗和管理援建团队赴协作地开展业务培训指导,使协作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四、持续加强产业协作,经济合作发展共赢

  一是深化旅游合作。通过自媒体、网络媒体对协作地旅游资源进行专题宣传报道,累计输送客源超过15000余人次。二是强化招商引资。通过召开招商引资推介会,组织企业前往协作地实地考察,先后引入青岛旅游集团官鹅沟旅游度假村等东西协作产业项目20余个,实际投资4.88亿元,累计吸纳贫困人口就业200余人,通过利益联结带贫6300余人。三是扩大消费扶贫。将消费扶贫作为持续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手段,组织发动机关、街道、社区、企业积极购买协作地农产品、先后举办了区机关扶贫大集、万象城东西协作扶贫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会、佳世客“东西协作,三地情深”浮山湾消费月等系列活动,通过岛城明星代言、“线上+线下”双渠道直播带货等方式助力农特产品销售。累计实现消费扶贫额超1亿元,带动协作地7800余名贫困人口受益。

  五、持续拓展劳务协作渠道,就业脱贫效果稳步提高

  在市南区设立了全市首个区级东西协作劳务工作站,建立常态化、定期化联络机制,先后组织海尔、海信等50余家企业赴协作地举办劳务招聘会20余场,组织开展劳务培训1200余人次,帮助贫困人员来青就业370余人,省内就近就地就业2800余人,到其他地区就业690余人。安排专人对在青劳务人员定期开展走访,予以心理引导和生活关怀帮助稳定就业,中央电视台也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六、完善结对帮扶机制,双方携手共奔小康

  组织街道与协作地20余个乡镇建立结对关系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发动110余家企业、社会组织、社区与协作地60余个贫困村结对帮扶,累计向结对镇村捐款捐物1700余万元,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2400余人次。2020年,组织发动50余家社会组织、企业、社区与宕昌县19个中央挂牌督战深度贫困村结对,形成“多帮一”的有效帮扶模式,定向开展社会捐款840余万元、捐物90余万元、消费扶贫60余万元,帮助贫困人口就业60余人,为助力宕昌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啃下“最难啃的骨头”作出了市南贡献。

  下一步,市南区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保持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持续加强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和消费协作,不断深化东西协作工作举措,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贡献市南力量。

  介绍完毕。

  主持人:感谢潘书记。下面,请李建伟副书记介绍市北区东西部扶贫协作情况,有请。

  李建伟: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利用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机会来向社会各界介绍市北区近年来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情况。首先,我代表市北区委、区政府向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市北区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2016年以来,市北区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扶贫协作工作部署,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派遣精锐出战,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结成协作对子,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协作地西秀区、西和县分别于2019年、2020年顺利通过国扶办脱贫攻坚考核验收,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市北贡献。

  一、强化政治责任,顶格推动落实扶贫工作决策部署

  近年来,市北区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举全区之力、顶格推动扶贫协作工作,切实履行政治责任,不折不扣把扶贫工作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经常抓。2016年以来,区党政主要利用共12次赴协作地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区委区政府先后12次召开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专题调度会议,特别在脱贫攻坚决胜期按照“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的要求,认真研究部署年度扶贫协作工作。每年年初根据协作地发展实际和工作开展情况,制定出台了《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任务,细化目标举措,以责任倒逼任务落实,确保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有序推进。

  二、全面升级加力,尽锐出战助力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我们重点在资金、人才、社会三个途径开展帮扶。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自2016年以来,区财政累计向协作地投入帮扶资金1.32亿元,主要用于协作地提升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村民住宅条件、推动当地产业发展以及帮扶贫困人口就业,做到财政资金精准规范使用。

  (二)持续开展人才选派。先后向协作地派出的挂职干部6人,医生、教师、律师、大数据专家、小城镇规划、电商等各类人才96人,完成党政干部培训2480人,培训专业人才6710人。其中,多名挂职干部被推荐为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和省脱贫攻坚记大功等先进典型,多名支医支教人员被评为协作地优秀教师和医务工作者,通过互访交流,人员选派,市北区与协作地真正实现互学互鉴。

  (三)深化社会动员帮扶。2016年以来,市北区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分别与协作地的乡(镇)、村、学校和医院开展结对帮扶200余对,依托社会专业教育培训机构,针对协作地优势产业举办农副产品种植、畜牧养殖等专业培训,完成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1016人,带动贫困人口6027人。同时,广泛动员区内社会企业捐款捐物3639万元,在全区形成“脱贫攻坚我有责,人人参与献爱心”的良好局面。

  三、聚焦攻坚任务,发挥市北优势,推动两地互惠共赢

  重点在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扶贫、挂牌督战等四个方面聚焦发力。

  (一)聚焦可持续,产业帮扶增动能。紧紧依托协作地资源禀赋,推广“双椒产业”、“直采统购”等产业帮扶模式。2016年以来,共向协作地新引入产业项目14个,完成投资3.5亿元,吸纳贫困人口就业219人,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2万余人。

  (二)聚焦稳收入,劳务协作提质效。市北区在西秀区、西和县分别成立了劳务工作站和劳务培训基地,与协作地人社部门及有关企业签订了《就业扶贫劳务输转用工协议》和《就业技能培训协议》,着力搭建贫困劳动力输转就业平台。2020年为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创新建立了“基层党组织+青岛企业+挂职干部”组合式招聘模式,将传统集中招聘变下沉协作到户,逐村动员组织,确保协作地赴青岛贫困人口早日复工复产和就业。这几年以来,市北区开展技能培训1273人,输转协作地贫困户来青就业316人,帮助贫困户到其他地区就业1957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3340人。

  (三)聚焦拓渠道,创新模式促消费。市北区通过打造“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立体消费扶贫模式,创新开展消费扶贫活动。线上,借助中国社会扶贫网、交运易购线上商城、山海盟线上商城等销售平台,拓宽协作地特色农副产品外销渠道,同时,依托青岛新都心直播电商基地,推动扶贫网络直播带货等线上活动,帮助协作地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线下,举办年货大集、特色农产品展销、签定代理销售,组织企业参加我市举办的各类展销会等,集中向青岛市民推介协作地特色农产品;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和国有公司,充分发动辖区和行业内企业及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特色农产品购买;推动协作地特色农产品、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进入我市利群、佳世客等大型商超,实现协作地产品在我市的长效化、常态化销售。2016年以来,市北区完成消费扶贫约2亿元。

  (四)聚焦攻深贫,挂牌督战助清零。2020年,中央对未摘帽的西和县6个深度贫困村挂牌督战,制定了《市北区帮扶西和县国家级贫困村脱贫退出方案》,集中全区优势力量,全力协助西和县挂牌督战村脱贫摘帽。组织12家企业和社会组织与6个督战村结成帮扶对子,形成“两帮一”的帮扶格局,向挂牌督战村捐款捐物394万。针对西和县6个督战村存在农产品无深加工、无正规外销渠道的问题,市北区联系当地4家农产品合作社对深度贫困村农产品进行收购加工,组织区内企业进行采购,实现采购金额20余万元;在督战村实行公益岗位就业计划,提高当地劳动力就业率和稳岗率,帮助25人实现就地或异地就业,与西和县合力啃下最后的硬骨头,有力推动了西和县实现脱贫摘帽。

  下一步,市北区将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讲政治、顾大局、保持资金投入力度,保持人才选派力度,加强产业协作、加强消费协作,加强劳务协作,与协作地同频共振,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谱写市北协作新篇章,做出市北新贡献。

  汇报完毕。

  主持人:感谢李书记。下面,请魏瑞雪副书记介绍李沧区东西部扶贫协作情况。

  魏瑞雪: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在这里介绍李沧区扶贫协作工作情况。首先,我代表李沧区委、区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李沧工作的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李沧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根据受援地所需、李沧区所能,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了人才支援、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社会帮扶、携手奔小康等扶贫协作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我区对口帮扶的陇南康县,是陇南市首批脱贫“摘帽”的3个县区之一。2017年至2020年,我区连续四年获得“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具体汇报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顶格推动,凝聚工作合力。李沧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李沧区开展与陇南市康县、菏泽市单县对口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完善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制度,为扶贫协作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奠定基础。2018年以来,先后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等9次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协作工作,着力优化顶层设计,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要问题。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11次赴协作地调研对接,开展座谈交流,签署帮扶协议,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调研慰问。区级有关负责同志在各自分管领域强力推动,各街道、各部门37次赴协作地对接落实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各项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第二,突出财政主导,多方筹措资金。坚决落实脱贫攻坚资金保障责任,按照年均不低于10%的增速,持续加大财政援助资金保障力度,四年累计筹集东西扶贫协作援助资金1.6834亿元。2018年,为康县、单县各出资财政帮扶资金600万元作为母基金,成立李沧(康县/单县特困学生)教育基金。2020年8月,陇南遭遇洪暴灾情,李沧区委、区政府第一时间向康县县委、县政府致慰问信,并拨付财政专项资金210万元,发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奉献爱心筹集善款40万元,帮扶康县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积极发动区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社会资金物资捐助活动,几年来社会捐款捐物累计达到2222.88万元。

  第三,强化人才引领,深层扶技扶智。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发挥李沧区人才集聚优势,向协作地深度扶技扶智。多层次选派人才,先后选派挂职干部、援派医生、教师及文化旅游、司法、园林等方面人才共94人,突破了市援派专业技术人才仅限于医生、教师的瓶颈。两次援黔支医的荆国红医生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带到黔中大地,显著提升了黄果树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多层次开展培训,回应协作地所需,先后组织了党政干部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等多层次培训班,累计服务逾万人次。在人才引领帮扶下,共计有1140人次创业成功,推动实现贫困人口来青就业178人、就地就近就业527人、到其它地区就业120人、协作地贫困学生来我区就读职业院校9人。

  第四,同心携手帮扶,共筑美好生活。坚持社会动员、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广泛发动和引导机关、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界力量参与东西扶贫协作,促进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持续开展六类结对共建活动,全区共有11个街道、32个社区、46家企业、2个社会组织、8所学校、5家医院与协作地单位结成帮扶“对子”。区属国有企业融海公司与海尔集团日日顺物联网有限公司合作,在单县100个经济薄弱村建设了100个“李沧爱心水站”,为1万户贫困家庭提供健康免费饮水。青岛花田食品有限公司、青岛中科隆海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到陇南市开展产业合作,推动签约产业合作项目10个,援建扶贫车间6个,吸纳带动近400名贫困人口就业。创新消费扶贫模式,通过平台、小程序、实体店、专区、专柜、进社区等多渠道销售,帮助协作地销售农产品累计4526.75万元,惠及贫困人口6519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一步,李沧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李沧帮扶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魏书记。接下来的时间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就刚才三位书记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青岛新闻广播的记者,请问市南区对口协作的宕昌县作为全国最后一批贫困县在2020年底已经如期脱贫了,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请问市南区在保障贫困户增收、防止出现返贫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谢谢。

  潘峰:感谢这位记者朋友,我们和宕昌县扶贫协作的时候,我们一直致力于建立长效机制,通过产业、项目包括消费扶贫方面,一直除了资金扶持之外,通过一些市场化的手段来做了很多的工作,这项工作具体由王涛主任来回答。

  王涛: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一下。正如记者所说,宕昌县能够如期脱贫确实非常不容易,所以在东西协作工作中尤其对保障贫困户稳定增收方面做一些有益尝试。

  宕昌县一直是全国贫困县也是传统农业县,当地百姓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我们经过实地考察发现,目前宕昌县蛋鸡养殖已形成较大规模,成为广大养殖户尤其是贫困农户的重要增收手段。但由于国内市场鸡蛋价格波动较大,给贫困户稳定增收带来较大风险隐患。针对这一问题,市南区借助金融服务业发达优势,在青岛市证监局的大力支持下,联合银河期货青岛营业部、大地财险公司经过深入调研,为宕昌县量身定做了“保险+期货”专项扶贫项目,充分利用期货风险管理优势,将鸡蛋价格作为保险标的,保证贫困农户在鸡蛋价格下跌时贫困户能够得到及时足额的差价赔付,有效规避了价格波动风险。该项目覆盖宕昌县22家养殖合作社,参保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2400余人。截至目前,已赔付126万元、贫困户人均500余元,有效规避了价格波动风险,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该项目入选了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2020年企业精准扶贫专项案例50佳”名单,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更多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业务品种,扩大保险覆盖范围,积极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扶贫模式,为更多的农户稳定增收、防止返贫保驾护航。谢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好,我是《山东商报》的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市北区在产业扶贫方面是如何做的?尤其是针对最后一批脱贫摘帽地区是如何做的?谢谢!

  李建伟: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首先感谢《山东商报》的记者对市北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这个问题非常好,市北区主要依托协作地的资源禀赋,帮助他们发展特色的产业,我们以陇南市西和县为例,市北区与当地政府紧密合作,重点主抓产业扶贫,只有产业扶贫,才能由过去的“输血式”的扶贫,投入一定的物资,给予一定的钱财,这种输血式的方式不长远,只有产业扶贫才能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做:

  一是加强宣传推介,2019年3月和其他的时间节点,通过不同的形式,市北区与甘肃省政协在青岛市合力举办西和县产业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通过宣传推介,把西和县的优势资源和招商引资的做法能够在青岛市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介,包括佰翔源辣椒种植在内的7个项目均已落地西和县。

  二是引进产业项目,重点打造了总投资3000余万元的西和县辣椒基地建设项目,辣椒基地特点集种植、原料收购、新产品开发、产品销售于一体、全链条的食品加工企业,在全县18个乡(镇)89个行政村全部实现“订单辣椒”种植,只要是种了,拿了订单,其他就不用管了,我们是一条龙的服务,去年年底种植面积达到了1.1万亩,项目采取企业通过供种,农户分散繁育,基地集中育肥,企业回收统销”的订单模式,老百姓放心大胆种,其余由我们统一做。这项工作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5万余人,通过辣椒基地、种植辣椒实现脱贫。目前辣椒种植已成为西和县农民增收的一个主导产业。今年1月,市北区为西和县引入了青岛佳一万寿菊企业的叶黄素提纯项目,也是采取订单种植的方式,目前种植面积达到了1.3万亩,吸纳劳动力5000人以上,汇集贫困户2500户,所以我们通过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产业,实现了脱贫。

  三是除了引进产业,还要扶持当地的产业。2016年以来,我市向西和县累计投入市、区级帮扶资金超过1.79亿元,帮扶资金主要为了帮扶当地的服饰、中药材、食品加工等各类东西部扶贫车间51个,吸纳以家庭妇女、残疾人为主的贫困劳动力就业近1000人,通过宣传推介,通过引入产业,通过扶贫,帮助扶持当地的产业,通过这种模式能够真正的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关注协作地的产业扶贫项目的建设运营情况,确保这些项目能够持续地、畅销地为协作地贡献产值,提供就业,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鲁网的记者,刚才魏书记的发言提到李沧区在协作地设立了教育基金,请问,设立的目的是什么?后期会取得怎样的成效?谢谢。

  魏瑞雪:感谢鲁网记者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扶贫必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基础之上,我们也希望通过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也是变输血式的扶贫向造血式的扶贫转变,可以说扶贫教育基金的设立,确实在这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成效。

  具体的情况请李沧发改局的李宝群同志向大家做一下介绍。

  李宝群:感谢这位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先扶智,我们在陇南康县、单县各出财政帮扶资金600万元作为母基金,目的就是这思路的重要体现,也是在全市的首创。

  在实际运营过程当中,效果也是非常不错,比如单县建设博爱学校,这是全省首家养教相结合的寄宿制公益学校,招收的近300名学生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并且是户当中的深度贫困、残疾或者是孤儿,学校建设运营过程当中,基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的建设、空调设备、教学设备、厨房以及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这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尤其感到欣慰的是,我们成立母基金的效果也体现出来了,由于母基金良好的社会效益,带动了社会团体整个群体的捐款,目前这个基金规模已经扩大到1200万,相信在单县今后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当中,会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记者:我是青岛新闻网的记者。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请介绍一下近年来市北区在劳务协作方面的一些做法,谢谢!

  李建伟:这个问题涉及劳务协作,下面由市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萍同志回答。

  王萍: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市北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攻坚方式”的重要指示。主要从三个方面做了三项重点工作:

  一是市北区在甘肃陇南市西和县、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分别成立了劳务工作站和劳务培训基地,我区人社部门与两地人社部门先后签订了《就业扶贫劳务输转用工协议》和《就业技能培训协议》,着力搭建贫困劳动力输转就业平台。

  二是近年来,我区在甘肃西和县、贵州西秀区组织了多场就业扶贫招聘月活动,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充分发挥青岛东西扶贫协作教育协作帮扶资金效益,有针对性的开设餐饮、电焊、电工等老百姓喜欢的、实用性强易就业的专业进行培训,累计培训近千人次,通过培训提升了外出务工的市场竞争力也增加了农民的务工收入,帮助当地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异地就业和来青就业。2016年以来,市北区先后开展技能培训1273人,输转协作地贫困户来青就业316人,帮助贫困户到其他地区就业1957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3340人。

  三是针对疫情等不利因素,市北区积极创新扶贫模式,先后在西和县创新建立了“基层党组织+青岛企业+挂职干部”组合式招聘模式,将传统集中式招聘方式下沉协作到户,逐村动员,确保协作地赴青岛贫困人口能够早日复工复产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在西秀区创新“一二三”就业扶贫模式,成立人力资源产业园和就业协会、乡镇劳务公司、村合作社劳务队,多渠道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2020年,劳务就业协作各项指标均超过协作前3年总和。2021年截至目前西和县来青就业人数已经达到500余人,已再创新高。我的回答完毕,业协。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大众网的记者。众所周知市南区教育资源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方面优势明显,请问在教育帮扶方面有哪些工作亮点和经验?谢谢。

  潘峰:感谢大众网的记者朋友,提的问题非常准也非常好,我们在扶贫协作的过程当中充分利用市南区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采取学校结对帮扶、互派教师进行培训,包括利用现有的互联网的优势来进行教育教学,具体的情况请市南区发改局的王涛主任来回答。

  王涛: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下面由我回答。

  扶贫先扶智,教育当先行,一直以来市南区把教育帮扶作为重要工作任务予以大力实施,先后在安顺市平坝区援建了城关第一小学和第一中心幼儿园,选派了70余名优秀教师支教、与协作地50余所学校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接收190余名教师跟班学习,累计培训协作地教师4000余人。除此之外,为扩大市南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覆盖面,2019年4月,在青岛嘉峪关学校举行了青岛、日喀则、陇南、安顺、菏泽五地“空中课堂”活动,这是国内首次尝试五个地区通过网络进行同步课堂教学,实现在市南区名校同上一堂课,受到当地师生的极大欢迎。目前,市南区先后组织了十余次“空中课堂”教学活动,协作地上千名师生参与观摩、交流、体验,目前这一做法已经在全市得到了推广。

  下一步,市南区将继续加大教育帮扶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广泛辐射,与协作地加强交流协作,共同提高教育水平,谢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环球网的记者,请问李沧区在产业合作扶贫方面有什么特色、亮点?谢谢。

  魏瑞雪:感谢环球网记者的提问,我们李沧区在开展扶贫协作的过程当中,一直把产业扶贫作为重要的内容落实,本着因地制宜、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实现共赢的初衷促进双方的合作,落地了一系列的项目,受到了协作地帮扶企业以及当地群众的一些欢迎。具体情况还是请宝群同志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李宝群: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继续回答。李沧区的产业合作主要是两个特点,第一是绿色环保,我们对口帮扶的陇南康县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古称,森林覆盖率很高,对于大规模的开展产业投资具有先天的制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个是根据当地最紧迫的项目,比如我们首先建设了学校供热项目,这是当地学校的痛点,陇南康县冬天达到零下十多度,通过这个项目的建设,解决了部分学校冬季供暖的问题,同时实现碳的零排放,通过地源热泵。同时我们还根据陇南康县丰富的植被资源,经过调查研究,开展了生物质颗粒的加工项目,这两个项目很好的体现和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再一个,我们的产业投资是以消费扶贫促进产业扶贫,从整个产业链上来发展产业,比如安顺市陇南康县,根据资源禀赋茶叶是一个优势项目,茶叶的品质也很好,但是在销售方面困难比较大,我们利用李沧区作为青岛市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也是咱们中国北部重要的茶叶批发基地,在销售方面做文章,我们充分利用区文化旅游局组织的青岛·李沧茶文化旅游节平台,包括组织整个青岛市比较大的茶叶大户去当地考察,促进了茶叶在李沧的销售,同时也让人民群众品尝到了扶贫协作地的优质茶叶。

  因此,对于安顺、康县的种植户、加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健性也提升很大,同时也促进了产业链的投资。今后我们想一如既往的加强产业链的探索和研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实现产业合作的共赢。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感谢李局长,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求请会后联系市扶贫协作办和发布单位。

  今天发布会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首页新闻发布会频道获取,视频回放也可以通过蓝睛视听频道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6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是我市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发布会--“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主题发布会的第7场。发布主题是:介绍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情况,由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共同发布。

  本场发布会我们特别邀请到了:

  市南区委副书记潘峰同志;

  市北区委副书记李建伟同志;

  李沧区委副书记魏瑞雪同志;

  市南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涛同志;

  市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萍同志;

  李沧区发展和改革局二级调研员李宝群同志;

  请以上6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潘峰副书记介绍市南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有关情况,有请。

  潘峰: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介绍市南区近年来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情况。首先,我代表市南区委、区政府向社会各界对市南区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南区委、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部署,不断强化使命担当,创新帮扶举措,认真做好对安顺市平坝区、陇南市宕昌县等地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安顺市平坝区、陇南市宕昌县全部如期脱贫摘帽;2019年、2020年市南区连续两年迎接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现场考核,取得优异成绩,市南区“保险+期货”推动精准扶贫案例还入选了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2020年企业精准扶贫专项案例50佳”名单,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在全市2018、2019年度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综合评价中,市南区连续获得“好”的等次。

  一、坚持顶格推动,扶贫协作机制全面加强

  市南区坚持党对扶贫协作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体制,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组长的扶贫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高层推动、顶格协调。区委和区政府主要领导每年均赴协作地实地考察调研,先后召开20多次东西协作联席会议,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扶贫协作各项工作扎实有力推进。

  二、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扶贫支撑效果显著

  自2013年以来,累计向协作地投入财政帮扶资金2.05亿元,先后援建了平坝区城关第一小学、平坝区第一中心幼儿园、宕昌县中药材加工合作社等教育卫生事业和扶贫产业项目,直接带动60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积极动员群团组织、慈善协会、爱心企业等社会各界参与帮扶,累计捐款捐物3800余万元,其中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先后捐款援建了宕昌县哈达铺镇中心卫生院、平坝区十字乡大院小学综合楼建设项目,有力助推了协作地民生项目基础建设,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实际困难。

  三、持续深化人才支援,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一是选派优秀干部挂职。先后选派8名优秀干部到协作地挂职开展帮扶工作,抓实抓紧帮扶举措。二是实施全链条式教育帮扶。与协作地50余所中小学校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帮扶关系,先后选派了70余名骨干教师开展支教和教研培训活动,累计培训协作地教师4000余人,开展“空中课堂”活动10余次,全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三是实施组团式医疗帮扶。与协作地10余家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结成帮扶对子,选派了20余名医疗技术人员赴协作地开展支医帮扶,组织医疗和管理援建团队赴协作地开展业务培训指导,使协作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四、持续加强产业协作,经济合作发展共赢

  一是深化旅游合作。通过自媒体、网络媒体对协作地旅游资源进行专题宣传报道,累计输送客源超过15000余人次。二是强化招商引资。通过召开招商引资推介会,组织企业前往协作地实地考察,先后引入青岛旅游集团官鹅沟旅游度假村等东西协作产业项目20余个,实际投资4.88亿元,累计吸纳贫困人口就业200余人,通过利益联结带贫6300余人。三是扩大消费扶贫。将消费扶贫作为持续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手段,组织发动机关、街道、社区、企业积极购买协作地农产品、先后举办了区机关扶贫大集、万象城东西协作扶贫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会、佳世客“东西协作,三地情深”浮山湾消费月等系列活动,通过岛城明星代言、“线上+线下”双渠道直播带货等方式助力农特产品销售。累计实现消费扶贫额超1亿元,带动协作地7800余名贫困人口受益。

  五、持续拓展劳务协作渠道,就业脱贫效果稳步提高

  在市南区设立了全市首个区级东西协作劳务工作站,建立常态化、定期化联络机制,先后组织海尔、海信等50余家企业赴协作地举办劳务招聘会20余场,组织开展劳务培训1200余人次,帮助贫困人员来青就业370余人,省内就近就地就业2800余人,到其他地区就业690余人。安排专人对在青劳务人员定期开展走访,予以心理引导和生活关怀帮助稳定就业,中央电视台也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六、完善结对帮扶机制,双方携手共奔小康

  组织街道与协作地20余个乡镇建立结对关系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发动110余家企业、社会组织、社区与协作地60余个贫困村结对帮扶,累计向结对镇村捐款捐物1700余万元,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2400余人次。2020年,组织发动50余家社会组织、企业、社区与宕昌县19个中央挂牌督战深度贫困村结对,形成“多帮一”的有效帮扶模式,定向开展社会捐款840余万元、捐物90余万元、消费扶贫60余万元,帮助贫困人口就业60余人,为助力宕昌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啃下“最难啃的骨头”作出了市南贡献。

  下一步,市南区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保持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持续加强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和消费协作,不断深化东西协作工作举措,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贡献市南力量。

  介绍完毕。

  主持人:感谢潘书记。下面,请李建伟副书记介绍市北区东西部扶贫协作情况,有请。

  李建伟: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利用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机会来向社会各界介绍市北区近年来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情况。首先,我代表市北区委、区政府向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市北区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2016年以来,市北区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扶贫协作工作部署,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派遣精锐出战,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结成协作对子,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协作地西秀区、西和县分别于2019年、2020年顺利通过国扶办脱贫攻坚考核验收,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市北贡献。

  一、强化政治责任,顶格推动落实扶贫工作决策部署

  近年来,市北区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举全区之力、顶格推动扶贫协作工作,切实履行政治责任,不折不扣把扶贫工作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经常抓。2016年以来,区党政主要利用共12次赴协作地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区委区政府先后12次召开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专题调度会议,特别在脱贫攻坚决胜期按照“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的要求,认真研究部署年度扶贫协作工作。每年年初根据协作地发展实际和工作开展情况,制定出台了《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任务,细化目标举措,以责任倒逼任务落实,确保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有序推进。

  二、全面升级加力,尽锐出战助力脱贫攻坚各项任务

  我们重点在资金、人才、社会三个途径开展帮扶。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自2016年以来,区财政累计向协作地投入帮扶资金1.32亿元,主要用于协作地提升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村民住宅条件、推动当地产业发展以及帮扶贫困人口就业,做到财政资金精准规范使用。

  (二)持续开展人才选派。先后向协作地派出的挂职干部6人,医生、教师、律师、大数据专家、小城镇规划、电商等各类人才96人,完成党政干部培训2480人,培训专业人才6710人。其中,多名挂职干部被推荐为省脱贫攻坚帮扶先进个人和省脱贫攻坚记大功等先进典型,多名支医支教人员被评为协作地优秀教师和医务工作者,通过互访交流,人员选派,市北区与协作地真正实现互学互鉴。

  (三)深化社会动员帮扶。2016年以来,市北区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分别与协作地的乡(镇)、村、学校和医院开展结对帮扶200余对,依托社会专业教育培训机构,针对协作地优势产业举办农副产品种植、畜牧养殖等专业培训,完成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1016人,带动贫困人口6027人。同时,广泛动员区内社会企业捐款捐物3639万元,在全区形成“脱贫攻坚我有责,人人参与献爱心”的良好局面。

  三、聚焦攻坚任务,发挥市北优势,推动两地互惠共赢

  重点在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扶贫、挂牌督战等四个方面聚焦发力。

  (一)聚焦可持续,产业帮扶增动能。紧紧依托协作地资源禀赋,推广“双椒产业”、“直采统购”等产业帮扶模式。2016年以来,共向协作地新引入产业项目14个,完成投资3.5亿元,吸纳贫困人口就业219人,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2万余人。

  (二)聚焦稳收入,劳务协作提质效。市北区在西秀区、西和县分别成立了劳务工作站和劳务培训基地,与协作地人社部门及有关企业签订了《就业扶贫劳务输转用工协议》和《就业技能培训协议》,着力搭建贫困劳动力输转就业平台。2020年为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创新建立了“基层党组织+青岛企业+挂职干部”组合式招聘模式,将传统集中招聘变下沉协作到户,逐村动员组织,确保协作地赴青岛贫困人口早日复工复产和就业。这几年以来,市北区开展技能培训1273人,输转协作地贫困户来青就业316人,帮助贫困户到其他地区就业1957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3340人。

  (三)聚焦拓渠道,创新模式促消费。市北区通过打造“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立体消费扶贫模式,创新开展消费扶贫活动。线上,借助中国社会扶贫网、交运易购线上商城、山海盟线上商城等销售平台,拓宽协作地特色农副产品外销渠道,同时,依托青岛新都心直播电商基地,推动扶贫网络直播带货等线上活动,帮助协作地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线下,举办年货大集、特色农产品展销、签定代理销售,组织企业参加我市举办的各类展销会等,集中向青岛市民推介协作地特色农产品;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管委会、街道办事处和国有公司,充分发动辖区和行业内企业及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特色农产品购买;推动协作地特色农产品、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进入我市利群、佳世客等大型商超,实现协作地产品在我市的长效化、常态化销售。2016年以来,市北区完成消费扶贫约2亿元。

  (四)聚焦攻深贫,挂牌督战助清零。2020年,中央对未摘帽的西和县6个深度贫困村挂牌督战,制定了《市北区帮扶西和县国家级贫困村脱贫退出方案》,集中全区优势力量,全力协助西和县挂牌督战村脱贫摘帽。组织12家企业和社会组织与6个督战村结成帮扶对子,形成“两帮一”的帮扶格局,向挂牌督战村捐款捐物394万。针对西和县6个督战村存在农产品无深加工、无正规外销渠道的问题,市北区联系当地4家农产品合作社对深度贫困村农产品进行收购加工,组织区内企业进行采购,实现采购金额20余万元;在督战村实行公益岗位就业计划,提高当地劳动力就业率和稳岗率,帮助25人实现就地或异地就业,与西和县合力啃下最后的硬骨头,有力推动了西和县实现脱贫摘帽。

  下一步,市北区将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讲政治、顾大局、保持资金投入力度,保持人才选派力度,加强产业协作、加强消费协作,加强劳务协作,与协作地同频共振,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谱写市北协作新篇章,做出市北新贡献。

  汇报完毕。

  主持人:感谢李书记。下面,请魏瑞雪副书记介绍李沧区东西部扶贫协作情况。

  魏瑞雪: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在这里介绍李沧区扶贫协作工作情况。首先,我代表李沧区委、区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李沧工作的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李沧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根据受援地所需、李沧区所能,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了人才支援、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社会帮扶、携手奔小康等扶贫协作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我区对口帮扶的陇南康县,是陇南市首批脱贫“摘帽”的3个县区之一。2017年至2020年,我区连续四年获得“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具体汇报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顶格推动,凝聚工作合力。李沧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助力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李沧区开展与陇南市康县、菏泽市单县对口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完善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制度,为扶贫协作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奠定基础。2018年以来,先后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等9次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协作工作,着力优化顶层设计,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要问题。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11次赴协作地调研对接,开展座谈交流,签署帮扶协议,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调研慰问。区级有关负责同志在各自分管领域强力推动,各街道、各部门37次赴协作地对接落实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各项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第二,突出财政主导,多方筹措资金。坚决落实脱贫攻坚资金保障责任,按照年均不低于10%的增速,持续加大财政援助资金保障力度,四年累计筹集东西扶贫协作援助资金1.6834亿元。2018年,为康县、单县各出资财政帮扶资金600万元作为母基金,成立李沧(康县/单县特困学生)教育基金。2020年8月,陇南遭遇洪暴灾情,李沧区委、区政府第一时间向康县县委、县政府致慰问信,并拨付财政专项资金210万元,发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奉献爱心筹集善款40万元,帮扶康县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积极发动区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社会资金物资捐助活动,几年来社会捐款捐物累计达到2222.88万元。

  第三,强化人才引领,深层扶技扶智。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发挥李沧区人才集聚优势,向协作地深度扶技扶智。多层次选派人才,先后选派挂职干部、援派医生、教师及文化旅游、司法、园林等方面人才共94人,突破了市援派专业技术人才仅限于医生、教师的瓶颈。两次援黔支医的荆国红医生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带到黔中大地,显著提升了黄果树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多层次开展培训,回应协作地所需,先后组织了党政干部培训、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等多层次培训班,累计服务逾万人次。在人才引领帮扶下,共计有1140人次创业成功,推动实现贫困人口来青就业178人、就地就近就业527人、到其它地区就业120人、协作地贫困学生来我区就读职业院校9人。

  第四,同心携手帮扶,共筑美好生活。坚持社会动员、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广泛发动和引导机关、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界力量参与东西扶贫协作,促进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持续开展六类结对共建活动,全区共有11个街道、32个社区、46家企业、2个社会组织、8所学校、5家医院与协作地单位结成帮扶“对子”。区属国有企业融海公司与海尔集团日日顺物联网有限公司合作,在单县100个经济薄弱村建设了100个“李沧爱心水站”,为1万户贫困家庭提供健康免费饮水。青岛花田食品有限公司、青岛中科隆海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到陇南市开展产业合作,推动签约产业合作项目10个,援建扶贫车间6个,吸纳带动近400名贫困人口就业。创新消费扶贫模式,通过平台、小程序、实体店、专区、专柜、进社区等多渠道销售,帮助协作地销售农产品累计4526.75万元,惠及贫困人口6519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一步,李沧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李沧帮扶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魏书记。接下来的时间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就刚才三位书记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青岛新闻广播的记者,请问市南区对口协作的宕昌县作为全国最后一批贫困县在2020年底已经如期脱贫了,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请问市南区在保障贫困户增收、防止出现返贫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谢谢。

  潘峰:感谢这位记者朋友,我们和宕昌县扶贫协作的时候,我们一直致力于建立长效机制,通过产业、项目包括消费扶贫方面,一直除了资金扶持之外,通过一些市场化的手段来做了很多的工作,这项工作具体由王涛主任来回答。

  王涛: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一下。正如记者所说,宕昌县能够如期脱贫确实非常不容易,所以在东西协作工作中尤其对保障贫困户稳定增收方面做一些有益尝试。

  宕昌县一直是全国贫困县也是传统农业县,当地百姓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我们经过实地考察发现,目前宕昌县蛋鸡养殖已形成较大规模,成为广大养殖户尤其是贫困农户的重要增收手段。但由于国内市场鸡蛋价格波动较大,给贫困户稳定增收带来较大风险隐患。针对这一问题,市南区借助金融服务业发达优势,在青岛市证监局的大力支持下,联合银河期货青岛营业部、大地财险公司经过深入调研,为宕昌县量身定做了“保险+期货”专项扶贫项目,充分利用期货风险管理优势,将鸡蛋价格作为保险标的,保证贫困农户在鸡蛋价格下跌时贫困户能够得到及时足额的差价赔付,有效规避了价格波动风险。该项目覆盖宕昌县22家养殖合作社,参保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2400余人。截至目前,已赔付126万元、贫困户人均500余元,有效规避了价格波动风险,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该项目入选了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2020年企业精准扶贫专项案例50佳”名单,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更多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业务品种,扩大保险覆盖范围,积极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扶贫模式,为更多的农户稳定增收、防止返贫保驾护航。谢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好,我是《山东商报》的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市北区在产业扶贫方面是如何做的?尤其是针对最后一批脱贫摘帽地区是如何做的?谢谢!

  李建伟: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首先感谢《山东商报》的记者对市北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这个问题非常好,市北区主要依托协作地的资源禀赋,帮助他们发展特色的产业,我们以陇南市西和县为例,市北区与当地政府紧密合作,重点主抓产业扶贫,只有产业扶贫,才能由过去的“输血式”的扶贫,投入一定的物资,给予一定的钱财,这种输血式的方式不长远,只有产业扶贫才能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做:

  一是加强宣传推介,2019年3月和其他的时间节点,通过不同的形式,市北区与甘肃省政协在青岛市合力举办西和县产业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通过宣传推介,把西和县的优势资源和招商引资的做法能够在青岛市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介,包括佰翔源辣椒种植在内的7个项目均已落地西和县。

  二是引进产业项目,重点打造了总投资3000余万元的西和县辣椒基地建设项目,辣椒基地特点集种植、原料收购、新产品开发、产品销售于一体、全链条的食品加工企业,在全县18个乡(镇)89个行政村全部实现“订单辣椒”种植,只要是种了,拿了订单,其他就不用管了,我们是一条龙的服务,去年年底种植面积达到了1.1万亩,项目采取企业通过供种,农户分散繁育,基地集中育肥,企业回收统销”的订单模式,老百姓放心大胆种,其余由我们统一做。这项工作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5万余人,通过辣椒基地、种植辣椒实现脱贫。目前辣椒种植已成为西和县农民增收的一个主导产业。今年1月,市北区为西和县引入了青岛佳一万寿菊企业的叶黄素提纯项目,也是采取订单种植的方式,目前种植面积达到了1.3万亩,吸纳劳动力5000人以上,汇集贫困户2500户,所以我们通过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产业,实现了脱贫。

  三是除了引进产业,还要扶持当地的产业。2016年以来,我市向西和县累计投入市、区级帮扶资金超过1.79亿元,帮扶资金主要为了帮扶当地的服饰、中药材、食品加工等各类东西部扶贫车间51个,吸纳以家庭妇女、残疾人为主的贫困劳动力就业近1000人,通过宣传推介,通过引入产业,通过扶贫,帮助扶持当地的产业,通过这种模式能够真正的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关注协作地的产业扶贫项目的建设运营情况,确保这些项目能够持续地、畅销地为协作地贡献产值,提供就业,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鲁网的记者,刚才魏书记的发言提到李沧区在协作地设立了教育基金,请问,设立的目的是什么?后期会取得怎样的成效?谢谢。

  魏瑞雪:感谢鲁网记者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扶贫必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基础之上,我们也希望通过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也是变输血式的扶贫向造血式的扶贫转变,可以说扶贫教育基金的设立,确实在这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成效。

  具体的情况请李沧发改局的李宝群同志向大家做一下介绍。

  李宝群:感谢这位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先扶智,我们在陇南康县、单县各出财政帮扶资金600万元作为母基金,目的就是这思路的重要体现,也是在全市的首创。

  在实际运营过程当中,效果也是非常不错,比如单县建设博爱学校,这是全省首家养教相结合的寄宿制公益学校,招收的近300名学生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并且是户当中的深度贫困、残疾或者是孤儿,学校建设运营过程当中,基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的建设、空调设备、教学设备、厨房以及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这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尤其感到欣慰的是,我们成立母基金的效果也体现出来了,由于母基金良好的社会效益,带动了社会团体整个群体的捐款,目前这个基金规模已经扩大到1200万,相信在单县今后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当中,会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记者:我是青岛新闻网的记者。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请介绍一下近年来市北区在劳务协作方面的一些做法,谢谢!

  李建伟:这个问题涉及劳务协作,下面由市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萍同志回答。

  王萍: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市北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攻坚方式”的重要指示。主要从三个方面做了三项重点工作:

  一是市北区在甘肃陇南市西和县、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分别成立了劳务工作站和劳务培训基地,我区人社部门与两地人社部门先后签订了《就业扶贫劳务输转用工协议》和《就业技能培训协议》,着力搭建贫困劳动力输转就业平台。

  二是近年来,我区在甘肃西和县、贵州西秀区组织了多场就业扶贫招聘月活动,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充分发挥青岛东西扶贫协作教育协作帮扶资金效益,有针对性的开设餐饮、电焊、电工等老百姓喜欢的、实用性强易就业的专业进行培训,累计培训近千人次,通过培训提升了外出务工的市场竞争力也增加了农民的务工收入,帮助当地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异地就业和来青就业。2016年以来,市北区先后开展技能培训1273人,输转协作地贫困户来青就业316人,帮助贫困户到其他地区就业1957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3340人。

  三是针对疫情等不利因素,市北区积极创新扶贫模式,先后在西和县创新建立了“基层党组织+青岛企业+挂职干部”组合式招聘模式,将传统集中式招聘方式下沉协作到户,逐村动员,确保协作地赴青岛贫困人口能够早日复工复产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在西秀区创新“一二三”就业扶贫模式,成立人力资源产业园和就业协会、乡镇劳务公司、村合作社劳务队,多渠道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2020年,劳务就业协作各项指标均超过协作前3年总和。2021年截至目前西和县来青就业人数已经达到500余人,已再创新高。我的回答完毕,业协。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大众网的记者。众所周知市南区教育资源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方面优势明显,请问在教育帮扶方面有哪些工作亮点和经验?谢谢。

  潘峰:感谢大众网的记者朋友,提的问题非常准也非常好,我们在扶贫协作的过程当中充分利用市南区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采取学校结对帮扶、互派教师进行培训,包括利用现有的互联网的优势来进行教育教学,具体的情况请市南区发改局的王涛主任来回答。

  王涛: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下面由我回答。

  扶贫先扶智,教育当先行,一直以来市南区把教育帮扶作为重要工作任务予以大力实施,先后在安顺市平坝区援建了城关第一小学和第一中心幼儿园,选派了70余名优秀教师支教、与协作地50余所学校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接收190余名教师跟班学习,累计培训协作地教师4000余人。除此之外,为扩大市南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覆盖面,2019年4月,在青岛嘉峪关学校举行了青岛、日喀则、陇南、安顺、菏泽五地“空中课堂”活动,这是国内首次尝试五个地区通过网络进行同步课堂教学,实现在市南区名校同上一堂课,受到当地师生的极大欢迎。目前,市南区先后组织了十余次“空中课堂”教学活动,协作地上千名师生参与观摩、交流、体验,目前这一做法已经在全市得到了推广。

  下一步,市南区将继续加大教育帮扶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广泛辐射,与协作地加强交流协作,共同提高教育水平,谢谢。

  记者: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环球网的记者,请问李沧区在产业合作扶贫方面有什么特色、亮点?谢谢。

  魏瑞雪:感谢环球网记者的提问,我们李沧区在开展扶贫协作的过程当中,一直把产业扶贫作为重要的内容落实,本着因地制宜、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实现共赢的初衷促进双方的合作,落地了一系列的项目,受到了协作地帮扶企业以及当地群众的一些欢迎。具体情况还是请宝群同志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李宝群: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继续回答。李沧区的产业合作主要是两个特点,第一是绿色环保,我们对口帮扶的陇南康县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古称,森林覆盖率很高,对于大规模的开展产业投资具有先天的制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个是根据当地最紧迫的项目,比如我们首先建设了学校供热项目,这是当地学校的痛点,陇南康县冬天达到零下十多度,通过这个项目的建设,解决了部分学校冬季供暖的问题,同时实现碳的零排放,通过地源热泵。同时我们还根据陇南康县丰富的植被资源,经过调查研究,开展了生物质颗粒的加工项目,这两个项目很好的体现和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再一个,我们的产业投资是以消费扶贫促进产业扶贫,从整个产业链上来发展产业,比如安顺市陇南康县,根据资源禀赋茶叶是一个优势项目,茶叶的品质也很好,但是在销售方面困难比较大,我们利用李沧区作为青岛市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也是咱们中国北部重要的茶叶批发基地,在销售方面做文章,我们充分利用区文化旅游局组织的青岛·李沧茶文化旅游节平台,包括组织整个青岛市比较大的茶叶大户去当地考察,促进了茶叶在李沧的销售,同时也让人民群众品尝到了扶贫协作地的优质茶叶。

  因此,对于安顺、康县的种植户、加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健性也提升很大,同时也促进了产业链的投资。今后我们想一如既往的加强产业链的探索和研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实现产业合作的共赢。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感谢李局长,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求请会后联系市扶贫协作办和发布单位。

  今天发布会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首页新闻发布会频道获取,视频回放也可以通过蓝睛视听频道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6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