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脱贫攻坚情况介绍》新闻发布会

浏览:104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我市“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发布主题是介绍平度市脱贫攻坚情况,由平度市主发布。

  平度市是我市农村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市,是青岛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平度市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努力。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平度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为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

  平度市委副书记毛军响同志;

  平度市政协副主席、扶贫办主任唐云莉同志;

  平度市城建局局长张夕强同志;

  平度市医保局局长李华强同志;
  平度市教体局副局长刘成海同志;

  请以上5位发布人到发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毛军响副书记介绍平度市脱贫攻坚总体情况。

  毛军响:尊敬的新闻媒体朋友:

  下午好!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首先我代表平度市委、平度市政府向大家百忙当中莅临发布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平度市扶贫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平度市作为青岛市农村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市,也是青岛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平度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安排,提升站位、主动作为,创新驱动、精准施策,全市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广大扶贫干部团结奋进、甘于奉献,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汇聚爱心,贫困群众自强自立、奋斗不息,在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提交了高质量答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伟大精神。在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平度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云莉同志赴京参加大会),这不仅是对平度扶贫工作的肯定与褒奖,更是我们青岛市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崇高荣誉!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平度市的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一、户脱贫情况

  平度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3176平方公里、1791个村庄、140万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926户、23838人,脱贫攻坚任务占青岛市一半以上。面对复杂艰巨的任务,平度市实施率先主动、识别先动、产业带动、多方联动、机制推动的“五动战略”,擦亮“大爱平度·脱贫攻坚”品牌,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于2016年底实现稳定脱贫。经过持续巩固提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349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1467.4元,增长了2.3倍。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精准识别,分类管理。以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采取“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先后组织开展四轮贫困人口再识别、再复核、再认定,确保符合标准的一户不漏、不合标准的一户不进,对精准识别出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大数据库,按照“实事求是、动态管理、分类评定、因户施策”原则,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分为ABC三类,A类为重点帮扶类,B类为适度帮扶类,C类为跟踪监测类,分类建立台账,找准致贫根源,确保底子清、情况明,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靶向施策,兜底提升。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我们“一户一策”“一户多策”,通过产业、就业、教育、兜底保障等系列措施精准帮扶,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44项政策,保障了户脱贫帮扶措施应享尽享。我们对50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房屋危险性等级鉴定,投资2800余万元,对3357户房屋实施了危房改造和家居环境提升工程;为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25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办理低保转特困;为235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工程;解决了185户“村通户不通”自来水问题,实现饮水安全全覆盖;组织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16000余人次,举办“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80余场次,帮扶近1000名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市财政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为贫困户购买商业医疗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累计理赔78496人次、1625万元,有力解决了贫困家庭因病、因灾、因意外等导致的支出困难,确保群众脱贫不返贫。

  二、贫(弱)村和经济薄弱镇摘帽退出情况

  平度市有省定贫困村81个、青岛市经济薄弱村128个,经济薄弱镇6个。2017年底,209个贫(弱)村全部摘帽;2018年底,旧店、云山、大泽山、蓼兰、田庄、崔家集等6个青岛市经济薄弱镇高标准退出,6个薄弱镇的财政总收入从2014年的13909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30976万元,增长了1.23倍。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强化党建统领,镇村面貌焕然一新。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配齐配强党组织书记,为脱贫攻坚工作奠定坚实有力的组织基础。青平两级派驻209个贫(弱)村的“第一书记”,累计落实帮扶资金600余万元,帮扶28个村庄新建办公场所,实现党的建设与脱贫攻坚相融共促。二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经过全面攻坚和持续巩固提升,209个贫(弱)村全部实现了“五通十有”;6个经济薄弱镇驻地主要街道全部硬化、绿化、亮化,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护机制,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市南区、崂山区和青岛西海岸发展集团、青岛国际机场集团等14家青岛市直大企业分别帮包我市6个经济薄弱镇,共计投入资金1.6亿余元,用“真金白银”援建了系列公益设施和产业项目,有力改善提升了镇村形象,提升了发展后劲。三是整合资源集中打造。举全市之力,在项目招引、土地指标、产业空间等资源上集中支持镇村发展。先后争取和统筹投入农业扶贫资金257万元、畜牧业扶贫资金260余万元、青岛市农机扶贫专项资金609万元,助力镇村发展。将209个贫(弱)村的集体资源性资产、公益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全部纳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范畴,量化给每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二)坚持多元发展,镇村实力提档升级。一是做优做强现代农业。平度是农业大市,也是农业强市,我们把脱贫攻坚与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统筹发展。实施扶贫项目园区化、平台化模式,发挥扶贫资金的撬动作用。在崔家集镇打造了“扶贫农创体”,发展樱桃西红柿产业,优先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同时带动村集体增收。促进“旧店苹果”“蓼兰大花生”“云山大樱桃”等20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提质增收,开展消费扶贫产品认证、展销,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和增收途径。二是强化多元产业带动。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精准安排镇村扶贫项目、精准使用扶贫资金,全面加强对扶贫项目运营管护和扶贫资产收益监管,规范收益分配管理程序。2016年以来,投入专项扶贫资金共计6.7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367个。其中,投入1.06亿元专项资金建设的156个光伏发电项目,累计收益达4140万元。项目收益严格执行差异化分配,“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发挥项目收益在贫困人口帮扶、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上的带贫益贫作用。三是增强镇域发展活力。挖掘镇域优势资源,培树了“中共平度一大纪念馆”“刘谦初红色文化产业园”“青丰种业科技博览馆”“绿色铸造小镇”“航空小镇”以及大泽山葡萄节、云山大樱桃采摘农家乐等系列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农事体验特色品牌,为镇街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中,旧店镇打造的“航空小镇”,吸引全球著名的通用航空企业、科研院所、培训学校入驻,到2025年预计可实现税收8.9亿元,解决就业8500人。

  (三)注重精神引领,镇村文化多姿多彩。文化在精准扶贫中起着核心催化的作用。5年来,累计投入1200万元,实施公共文化建设“六个一”(一个道德讲堂、一处道德文化广场、一条道德文化街、一支文化宣传队、一纸道德公约、一个善行义举“四德榜”),进一步完善镇街综合服务中心,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为全市209个贫(弱)村健全文化活动室,及时送戏、送电影、送书下乡。“行走的书箱”文化扶贫模式获得2018年全国图书馆文化扶贫乡村振兴案例三等奖;原创扶贫题材吕剧《菜王当家》获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镇村文化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了乡风文明。

  三、几点做法和感受

  (一)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2016年初,平度率先成立扶贫机构,率先召开誓师大会、签订军令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五年间累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等60余次,召开专题调度会50余次。仅2020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一线遍访、入户督导核查20余次,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全市16个有扶贫任务的镇街党(工)委,压实责任、尽锐出战,38个行业部门一把手亲自部署、亲自落实,确保了脱贫成效。各基层党组织,特别是特色产业优势突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与周边贫(弱)村、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全市建立党组织的6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贫(弱)村153个,3000余名贫困群众吸纳到产业脱贫链上。

  (二)产业发展是强劲引擎。全市累计实施扶贫项目367个,其中,产业类项目264个,基础设施类103个。产业项目涵盖种植、养殖、加工、旅游、光伏等六大类。收益逐年递增,截至2020年底,共实现收益6126万元,充分发挥了多元化产业带动贫弱村庄基础提升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良好效益。创新“扶贫农创体”模式,建立可持续带贫减贫机制,将专项扶贫资金择优注入32个“扶贫农创体”,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利益联结和收益共享机制,带动贫困户、贫(弱)村稳定脱贫。“扶贫农创体为产业脱贫赋能”入选国务院《脱贫攻坚基层实践》案例,并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省扶贫开发办的肯定。

  (三)社会参与是坚强后盾。脱贫攻坚,人人有责。通过加强日常宣传,组织开展“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活动等,极大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情。全市热心企业倾力相助、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全市46家龙头企业帮扶144户贫困户,农民合作示范社和“乡村之星”带动帮扶697户贫困户。这些社会力量的注入,彰显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大爱力量,诠释了共建发展的社会责任。

  (四)长效机制是长远之策。一是创新扶贫项目专家审验、全程监管模式,形成了规范、完善、可操作性强的项目管理及村庄退出机制,保障了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和收益分配的精准高效。二是实施“由贫弱走向美丽”融合发展模式,将全市209个贫(弱)村全部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范畴,统筹政策资金,一体谋划、同步提升,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000余万元,把贫(弱)村率先建成美丽乡村。三是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通过制定差异化、针对性的帮扶方案,造血与输血并重,因户制宜落实产业、教育、健康、就业等帮扶政策,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兜牢脱贫底线。四是志智双扶增强内生动力,创新“心理疏导”模式,鼓励疏导困难群众摆脱精神羁绊,收获尊严和尊重。旧店镇伤残青年崔玉涛在残联和扶贫干部的帮助和鼓励下,重拾信心,刻苦训练,2018年率队夺得冰球世界冠军。我们的“心理疏导”模式入选了《脱贫攻坚为什么能》全国50案例。

  (五)作风建设是重要保证。全市扶贫干部把党中央和各级决策部署与平度实际紧密结合,树牢“实在实干实绩”鲜明导向,在脱贫攻坚的时代使命和重大考验中,锤炼了作风、增长了才干。5年来,全市2000余名扶贫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累计走访入户约30多万次,问民所需,解民之难,与贫困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典型,充分诠释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追梦人从不惧山高水远,奋斗者总向往崭新高峰。新时期新征程,平度市将继续发扬脱贫攻坚伟大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战,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奋斗!

  主持人:感谢毛书记的介绍。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媒体朋友,请媒体朋友就毛书记发布的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举手示意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记者:您好,领导。刚才听您介绍平度的脱贫任务占到整个青岛市的一半以上,任务艰巨但成绩斐然。平度市扶贫办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请谈谈平度市的经验和做法,谢谢。

  毛军响: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对我们平度扶贫事业的关注。这个问题我看请我们的政协副主席、扶贫办主任唐云莉同志来回答。

  唐云莉:首先借今天这样一个机会,向所有的媒体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五年来一路的陪伴,感谢大家对平度扶贫工作的关注、关爱和支持,军功章里有你们的一半。下面我来回答这位朋友的提问。

  2月25日,我作为全国先进集体代表,有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我也很荣幸作为全国先进集体的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这场伟大的人民战争中,平度不仅不能掉队,还必须走在前列。作为全程参与平度脱贫攻坚战的基层一线指挥员、战斗员,对这段艰巨而又光荣的历程,我深有体会。我认为我们平度努力做到了四个始终。

  一是始终扛牢主责主业,凝聚最广泛的攻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靠的是广大扶贫干部齐心干。在平度市委、市政府的顶格推进和支持下,市扶贫办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同时发动社会各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参与。全市上下密切配合,尽锐出战,贫困群众奋发拼搏,在平度形成了最强大的攻坚合力。

  二是始终坚持为民情怀,确保扶贫政策全面落实。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真正知民所需,解民之困,我们的扶贫干部带着责任,带着亲情进行大量的入户走访。刚才毛书记说过一个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几年来我们市镇两级的帮扶责任人共计入户30万余次,平度市扶贫办的干部利用节假日和周末的时间走访入户3万余人(次)。在平度广袤的大地上为贫困群众燃起了希望的炊烟,我们用辛苦指数换取了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是始终坚持创新引领,推行一系列有效有力的典型做法。5年来,我们紧密结合平度实际,集思广益,探索建立稳定脱贫的一系列长效机制,在产业扶贫、志智双扶、机制制度创新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创新扶贫农创体的产业脱贫模式实现造血的功能,我们创新把贫弱村与美丽乡村的建设一体推进,打造了志智双扶的新路径,创新将贫困人口动态管理纳入纳入全市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提升对贫困群众服务的效能。实施孝善养老、开办“道德银行”、开展“心理疏导”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全民阅读暨文化扶贫送书下乡活动,目的就是引导贫困群众重拾信心,树立勤劳致富的志气,激励光荣脱贫的勇气。

  四是始终坚持担当实干,锻造一支敢打能拼的“扶贫铁军”。5年来,平度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为了更好地巩固脱贫成效,大家下足了绣花功夫。1800多个日夜,大家晴天一身汗,雨天两脚泥,入户访贫问苦、查看项目建设,晚上还要整理档案、筹备会议。我这几天在党校学习,翻一翻五年来的照片,大部分的照片都是晚上,带灯光的,晚上都是有星星和路灯陪伴的。“5+2”“白加黑”,很多同志模糊了周末、节假日的概念,“吃快餐、睡沙发”成为了平度扶贫干部的标配。我们有一名扶贫干部连续加班三个晚上,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在人民医院抢救了两个多小时才抢救过来。因为经常加班,我们平度市的扶贫干部基本没感觉到晚上下班城区堵车,都不是在正常的上班时间点上回家。正是在这样高强度的压力下,锻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打拼的扶贫铁军。

  一路走来,风尘仆仆,硕果累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属于平度市扶贫办,也属于扶贫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同时也属于所有关心支持扶贫事业的爱心人士。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感谢唐主任,扶贫铁军还是要注意保护一下身体,很辛苦。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们都知道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请问平度市在教育扶贫方面有哪些工作,谢谢。

  毛军响:这位记者朋友提教育扶贫的事确实是在“两不愁、三保障”当中很关键、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教育扶贫从扶贫讲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个强有力的措施,所以这个问题我们有请我市的教育局副局长刘诚海同志来回答这个问题。

  刘诚海:感谢刚才这位媒体朋友对教育扶贫工作的关心。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扶贫的确可以改变命运,为了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教育扶贫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了“三精准”“三确保”。

  一、精准摸排,确保一户不漏,一人不漏。教育扶贫工作主要包括学生资助和控辍保学两个方面,围绕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我们选派了精兵强将,成立了市级、校级工作专班,对全市2016年春季以来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和辍学学生情况展开拉网式排查。到2020年底共排查出建档立卡户学生1124人、辍学学生16人,需送教上门学生170人。

  二、精准施策,确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在学生资助方面我们在精准落实上级教育资助政策的同时,对每一名贫困学生选定了优秀的干部和教师作为一对一关爱联系人,这些关爱联系人责任心非常强,经常不辞辛劳的到学生家中问寒问暖、解决困难、宣传政策。比如平度市第九中学有一名贫困学生家住古岘镇西六曲村,离城区很远,学生班主任经常自己开车70多里路到学生家中,每一次都代表学校带去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并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帮助孩子和家庭坚定了战胜贫困的决心。制定平度市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对全市学校辍学学生家庭情况、辍学原因,逐一进行排查,建立台账,一生一策做好工作。经过努力,使16名学生全部复学。同时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精准做好送教上门工作,门村小学有一名重度残疾儿童,头抬不起来,腰也无法直立,他的班主任老师结合孩子身体状况和心理特点专门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从身体健康、心理疏导、生活自理、基本知识掌握等方面进行训练。经过持续的送教上门,这个孩子有了可喜的变化,他的头可以抬的时间更长了,腰也能更直了,甚至可以扶着把手独自直坐在凳子上,帮扶效果非常好。

  三、精准落实,确保全覆盖、全清零。2016年以来,学前、义务、普高、中职教育段共有16万人次享受助学金、免除学费保教费政策,共计资金1.3亿元;高等教育段为3800人次享受助学金、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共计资金3263万元,帮助很多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有的还考入了名牌大学。比如说有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在2019年高考中被浙江大学录取。再比如原先同和小学有一个孩子,自幼父母双亡,他和2岁的弟弟跟随祖父母和叔叔一起艰难度日。学校了解情况后立即作为重点对象开展物资、关爱、学习等方面的帮扶。班主任老师对待他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备至,在扶贫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帮扶下,这个孩子顺利地考入云南大理大学。贫困家庭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就有可能带动一个家庭脱贫,这些考上大学的孩子对贫困家庭带来了希望。同时我们将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和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对学校年终综合考核的底线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切实做到了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全覆盖”和失学辍学“全清零”。谢谢。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大众网的记者。对于贫困群众来说有一个安全稳定的住所比较重要,请问在保障住房安全方面咱们平度有什么好的经验做法?谢谢。

  毛军响:感谢这位朋友的提问。保障贫困户有房住、住得好一直是我们做扶贫这项工作努力的方向。下面就这个问题,请我们城建局的局长张夕强同志来回答我市在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方面做的一些努力。

  张夕强: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关心和提问。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住房安全有保障主要是让贫困人口不住危房。可以说,这是“两不愁三保障”中最具有标志性的指标和任务,完成质量直接决定着脱贫攻坚的成色,甚至关系到脱贫攻坚的成败。

  平度市高度重视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从群众需求出发,每年都将困难群体危房改造工作列入市办实事,调集各方有效力量,精准施策、真抓实干,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了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有效补齐了贫困群众住房安全短板,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战役。

  一是实施危房改造。为了按规范程序实施危房改造,我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深入农户细致走访、调查,做到户户到、户户清。自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与扶贫办密切配合,投资433万元,组织镇街对385户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保障了贫困户的住房安全。投资2400万元对2972户房屋实施了家居环境提升改造工程,有针对性地对房屋室外内粉刷墙壁、加固屋面、更换破损门窗、铺设院内甬道等进行修缮。通过家居环境的整治提升,提高了贫困户的居住质量,引导贫困户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稳固脱贫成效的信心。

  二是开展住房鉴定全覆盖。为全面做好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根据扶贫部门贫困户信息共享数据,我们于2019年12月份组织16个镇(街道)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开展了房屋安全性等级鉴定,全部安装了安全等级标识牌,并将房屋鉴定资料放入农户扶贫政策档案袋。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市坚持排查全覆盖与住房精准鉴定同步抓,从而做实、做细了住房安全鉴定基础工作。

  三是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为了凝聚合力,促进脱贫攻坚提质增效,我们积极组织各镇(街道)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回头看”,并对政策落实情况反复进行自我检视,确保达到脱贫攻坚普查和考核验收要求。

  四是开展动态监测。我们建立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台账,并由帮扶干部对贫困户定期走访,通过动态监测,随时关注房屋状况,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一砖一瓦,垒砌起群众安居乐业的朴素愿望,一梁一柱,支撑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必胜信念。“还是共产党好,没寻思这辈子还能住上这样的房子”,“感谢政府,给我修了这么好的房子,太感谢了。”在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总会听到一句句暖人心扉的话语,看到他们脸上淳朴的笑容,我们的内心有着满满的成就感,我们相信,用了心、用了情、出了力,一定会换来群众的支持和满意。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强动态监测,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只有持续用力,才能久久为功,真正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守护贫困群众住房安全。

  回答完毕。

  记者:各位领导下午好,想请问一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形成贫困人口和制约贫困户脱贫的重要因素。请问在脱贫攻坚中平度是如何解决贫困人口“小病靠拖、大病靠扛”这种“不敢看病、看不起病”困难的?谢谢。

  毛军响:感谢这位朋友,这位记者朋友提的问题很有代表性,确实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形成贫困和制约脱贫的重要因素,但是小病不医就会带来大病,大病难医。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为了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这个问题我想请我们的医保局局长李华强回答。

  李华强: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正像你提到的,在脱贫攻坚之前,有句话叫“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这句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贫困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作为“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个贫困家庭病有所医、医有所保是医保脱贫攻坚的重要目标。这些年来,我市聚焦聚力贫困人口就医保障,强政策落实,抓服务提升,依靠专班推进和兵团作战,做到了“四个坚决”,实现了“四个确保”,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献了医保智慧和力量。

  一、坚决落实财政补助政策,确保“零负担”参保。为防止贫困人口因为经济困难“脱保”影响看病报销,我们建立了“低保特困、建档立卡、即时帮扶”扶贫专户、专表、专账,三类贫困人口无需个人缴费,全部通过财政补贴参保。2016年至今,共有13.89万人次参保,享受财政补贴5166.89万元,有效兜住了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底线。

  二、坚决执行报销倾斜政策,确保待遇“100%”落实。一是全面落实“一降一升不封顶”政策,减轻贫困人口大病负担。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8000元降为5000元,大额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不设年度最高报销限额。二是通过“帮办代办”门诊大病资格惠及患者。创新实施门诊大病大宣讲、大排查、大申办、大规范“四大工作法”,主动识别、主动发现并帮助2175名贫困人口取得门诊大病资格,仅2020年,医保基金就为4245人次报销住院和门诊大病费用5217万元。三是通过“三免两减半”政策缓解看病压力。“三免两减半”大家都清楚,就是乡镇卫生院中药免费代煎,免收个人自付的一般诊疗费、普通门诊诊察费,减半收取个人自付的住院期间大型医用设备检查费和副主任、主任医师门诊诊察费,累计为11.24万人次减免门诊费43.68万元,为5375人次减免住院费263.82万元。云山镇赵庄村贫困户王菊婷,2014年因肾衰被识别为贫困人口,多次手术并换了一个肾,通过农村医疗保险、特惠保等报销了150多万。解决了一个农民家庭无法承担的负担。所以,她逢人就讲国家政策好,是党和政府救了她的命。为表达感谢,她每年都在家里挂一幅习总书记的画像。

  三、坚决推行便民利民举措,确保服务“无障碍”。为让群众看得起病、住得起院,建立“先诊疗、后结算”绿色通道,公立医院免收住院押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扶贫特惠险实行“一站式、一单式”即时结算。同时我们还利用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医保政策,举办了“暖冬关爱”、“医保政策进万家”活动,发放《医保精准扶贫明白纸及办事指南》等资料10万余份,同步录制播放音频,把好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四、坚决抓好健康管理,确保疾病“早防治”。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八个一”工程,成立195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贫困人口全部签约医保门诊统筹。累计制作3.5万张扶贫健康卡,为4.7万名贫困人口进行免费健康查体。对58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癌症、终末期肾病、白血病贫困人口进行集中救治。对高血压、糖尿病免费开具复方利血平等药品,门诊大病医保开药量由1个月延长到3个月;对重症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提供氯氮平等药品,同时取消了门诊大病医保报销起付线;对肺结核患者免费发放异福片等药物,基本抗痨药全部纳入医保支付,极大提高了贫困人口健康素养,为防病治病、防贫减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经验被国家医保局官网、《中国医疗保险》等多家媒体刊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相关政策措施,担当实干,大胆创新,为保障全市人民身体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

  记者:各位领导好,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刚才介绍到平度市的扶贫农创体"产业扶贫经验做法入选国务院案例,请问,“扶贫农创体”是如何发挥带贫益贫作用的?谢谢。

  毛军响:这位记者朋友对产业扶贫,应该说在扶贫工作当中的作用了解得很深,问题也切中要害。这个问题下面由唐云莉同志具体来讲一讲。

  唐云莉:谢谢这位记者朋友。从脱贫攻坚以来,平度市除了落实政策兜底等各项保障措施外,我们紧紧抓住了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扶贫农创体是农村扶贫群众创新、创业、就业的载体,是与贫困群众最贴近的一种产业扶贫模式。从2016年以来,平度市共投入1.75亿的专项资金,打造了32个扶贫农创体。这种扶贫农创体通过明晰“四权”,项目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监管权,绑定“四金”,租金、薪金、收益金和基金,实现“四强”,致富带头人作用发挥强、抗御风险能力强、产业带动能力强、项目示范引领能力强。这些载体“造血”功能非常明显,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和脱贫巩固方面发挥了很大的带贫益贫作用。崔家集的扶贫农创体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可能很多的媒体朋友都已经去过,下面我就以崔家集的西红柿扶贫农创体为例,来讲一讲带贫益贫的作用。

  2016年我们整合了6个贫弱村庄的资金540万元,在崔家集前洼村建立了扶贫农创体。大棚数量从2016年的36个到现在1800个,面积11000多亩,产量现在每年能达到8000万斤,实现产值6亿元。应该说崔家集的扶贫农创体,我们感觉一粒种子,一颗火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带动了一大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为全省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典范。

  扶贫农创体我感觉有三个非常明显的成效,一是吸纳就业。土地流转后,把我们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传统的种植模式中解放出来,除了把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益以外,通过在园区里打工、租种大棚,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致富,获得了薪金。目前,崔家集的西红柿现代农业产业园吸引了周边1000余人前来务工,其中有14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常年在园区打工,甚至参与大棚的技术管理。这些贫困户每个人每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二是带动创业。目前我们扶贫农创体有3户贫困户承包大棚,通过我们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学习大棚的种植技术,每个大棚每年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其中有一个贫困户叫王京芳,因为她先生身体不好,她一开始就在贫困农创体里打工,一开始收入2016年不到2万块钱,干了一年以后发现租大棚的收益率非常好,她就找支部书记说我能不能租一个大棚,但是我还没有钱。支部书记就先让她租着大棚,有了收入之后再把租金交上。所以我们的贫困户就在农创体里承包了一个大棚,当年的收入就8万块钱。从第二年、第三年,每年在15万以上。原来她有一个女儿和女婿在外面打工,现在她的女儿、女婿都回到了村庄,在农创体里承包了大棚。扶贫农创体带来的最直观的就是一些村民看到了这种商机,其他周边村庄的就在村里开了饭馆,开了小超市,打造了非常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家乐,村民持续增收的效果非常显著。

  三是分红兜底。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这个项目当年投入、当年使用并产生了30万的收入,按照我们6个经济薄弱村每个村5万元给村里进行拨付。2020年,我们的扶贫农创体收益达到6200多万。我们对这些收益怎么分配?确权在村庄产生的收益,给本村的贫困户进行帮扶,主要在巩固脱贫成效。再一个对村庄的一些公益事业,一些农灌设施进行改造提升。确权在镇的收益主要用于插花村的贫困户脱贫。扶贫资金项目的效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成为引领一方产业发展的典范,也是带动一方百姓增收的强力引擎。去年我们统筹了7个镇街的扶贫资金,又在扶贫农创体的旁边建了95个设施大棚,我们通过平度的平台公司。对崔家集的农创体带贫益贫作用就介绍这些。

  应该说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迎着未来,从脱贫到振兴我们已经在路上,相信我们的扶贫农创体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效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带贫益贫作用上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就讲这些。

  主持人:感谢唐主任。下面毛书记再补充几句。

  毛军响:我简单再说几句。再一次感谢五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在座的媒体朋友对平度扶贫事业的关心。

  刚才云莉同志说了,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我们的乡村振兴任务依然艰巨。就像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的领导下,在省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我们要抢先一步,走在前面,扛牢脱贫攻坚的精神,在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基础上下好从脱贫到振兴这盘大旗,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我们做好“五大振兴”,争取我们在这些方面能够体现出我们平度的担当,做出平度的贡献。真挚地欢迎在座各位百忙当中来平度做客,也恳请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再次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毛书记。我们平度专场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发布会的视频文字实录可以登陆“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以及青岛市政务网、青岛新闻网首页新闻发布会的频道获取。

  本场就到这里,感谢5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我市“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发布主题是介绍平度市脱贫攻坚情况,由平度市主发布。

  平度市是我市农村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市,是青岛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平度市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努力。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平度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为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

  平度市委副书记毛军响同志;

  平度市政协副主席、扶贫办主任唐云莉同志;

  平度市城建局局长张夕强同志;

  平度市医保局局长李华强同志;
  平度市教体局副局长刘成海同志;

  请以上5位发布人到发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毛军响副书记介绍平度市脱贫攻坚总体情况。

  毛军响:尊敬的新闻媒体朋友:

  下午好!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首先我代表平度市委、平度市政府向大家百忙当中莅临发布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平度市扶贫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平度市作为青岛市农村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市,也是青岛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平度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安排,提升站位、主动作为,创新驱动、精准施策,全市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广大扶贫干部团结奋进、甘于奉献,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汇聚爱心,贫困群众自强自立、奋斗不息,在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提交了高质量答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伟大精神。在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平度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云莉同志赴京参加大会),这不仅是对平度扶贫工作的肯定与褒奖,更是我们青岛市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崇高荣誉!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平度市的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一、户脱贫情况

  平度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3176平方公里、1791个村庄、140万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926户、23838人,脱贫攻坚任务占青岛市一半以上。面对复杂艰巨的任务,平度市实施率先主动、识别先动、产业带动、多方联动、机制推动的“五动战略”,擦亮“大爱平度·脱贫攻坚”品牌,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于2016年底实现稳定脱贫。经过持续巩固提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349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1467.4元,增长了2.3倍。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精准识别,分类管理。以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采取“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先后组织开展四轮贫困人口再识别、再复核、再认定,确保符合标准的一户不漏、不合标准的一户不进,对精准识别出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大数据库,按照“实事求是、动态管理、分类评定、因户施策”原则,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分为ABC三类,A类为重点帮扶类,B类为适度帮扶类,C类为跟踪监测类,分类建立台账,找准致贫根源,确保底子清、情况明,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靶向施策,兜底提升。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措施到户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我们“一户一策”“一户多策”,通过产业、就业、教育、兜底保障等系列措施精准帮扶,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44项政策,保障了户脱贫帮扶措施应享尽享。我们对50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房屋危险性等级鉴定,投资2800余万元,对3357户房屋实施了危房改造和家居环境提升工程;为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25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办理低保转特困;为235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工程;解决了185户“村通户不通”自来水问题,实现饮水安全全覆盖;组织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16000余人次,举办“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80余场次,帮扶近1000名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市财政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为贫困户购买商业医疗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累计理赔78496人次、1625万元,有力解决了贫困家庭因病、因灾、因意外等导致的支出困难,确保群众脱贫不返贫。

  二、贫(弱)村和经济薄弱镇摘帽退出情况

  平度市有省定贫困村81个、青岛市经济薄弱村128个,经济薄弱镇6个。2017年底,209个贫(弱)村全部摘帽;2018年底,旧店、云山、大泽山、蓼兰、田庄、崔家集等6个青岛市经济薄弱镇高标准退出,6个薄弱镇的财政总收入从2014年的13909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30976万元,增长了1.23倍。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强化党建统领,镇村面貌焕然一新。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配齐配强党组织书记,为脱贫攻坚工作奠定坚实有力的组织基础。青平两级派驻209个贫(弱)村的“第一书记”,累计落实帮扶资金600余万元,帮扶28个村庄新建办公场所,实现党的建设与脱贫攻坚相融共促。二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经过全面攻坚和持续巩固提升,209个贫(弱)村全部实现了“五通十有”;6个经济薄弱镇驻地主要街道全部硬化、绿化、亮化,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护机制,镇村面貌焕然一新。市南区、崂山区和青岛西海岸发展集团、青岛国际机场集团等14家青岛市直大企业分别帮包我市6个经济薄弱镇,共计投入资金1.6亿余元,用“真金白银”援建了系列公益设施和产业项目,有力改善提升了镇村形象,提升了发展后劲。三是整合资源集中打造。举全市之力,在项目招引、土地指标、产业空间等资源上集中支持镇村发展。先后争取和统筹投入农业扶贫资金257万元、畜牧业扶贫资金260余万元、青岛市农机扶贫专项资金609万元,助力镇村发展。将209个贫(弱)村的集体资源性资产、公益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全部纳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范畴,量化给每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二)坚持多元发展,镇村实力提档升级。一是做优做强现代农业。平度是农业大市,也是农业强市,我们把脱贫攻坚与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统筹发展。实施扶贫项目园区化、平台化模式,发挥扶贫资金的撬动作用。在崔家集镇打造了“扶贫农创体”,发展樱桃西红柿产业,优先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同时带动村集体增收。促进“旧店苹果”“蓼兰大花生”“云山大樱桃”等20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提质增收,开展消费扶贫产品认证、展销,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和增收途径。二是强化多元产业带动。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精准安排镇村扶贫项目、精准使用扶贫资金,全面加强对扶贫项目运营管护和扶贫资产收益监管,规范收益分配管理程序。2016年以来,投入专项扶贫资金共计6.7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367个。其中,投入1.06亿元专项资金建设的156个光伏发电项目,累计收益达4140万元。项目收益严格执行差异化分配,“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发挥项目收益在贫困人口帮扶、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上的带贫益贫作用。三是增强镇域发展活力。挖掘镇域优势资源,培树了“中共平度一大纪念馆”“刘谦初红色文化产业园”“青丰种业科技博览馆”“绿色铸造小镇”“航空小镇”以及大泽山葡萄节、云山大樱桃采摘农家乐等系列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农事体验特色品牌,为镇街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中,旧店镇打造的“航空小镇”,吸引全球著名的通用航空企业、科研院所、培训学校入驻,到2025年预计可实现税收8.9亿元,解决就业8500人。

  (三)注重精神引领,镇村文化多姿多彩。文化在精准扶贫中起着核心催化的作用。5年来,累计投入1200万元,实施公共文化建设“六个一”(一个道德讲堂、一处道德文化广场、一条道德文化街、一支文化宣传队、一纸道德公约、一个善行义举“四德榜”),进一步完善镇街综合服务中心,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为全市209个贫(弱)村健全文化活动室,及时送戏、送电影、送书下乡。“行走的书箱”文化扶贫模式获得2018年全国图书馆文化扶贫乡村振兴案例三等奖;原创扶贫题材吕剧《菜王当家》获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镇村文化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了乡风文明。

  三、几点做法和感受

  (一)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2016年初,平度率先成立扶贫机构,率先召开誓师大会、签订军令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五年间累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等60余次,召开专题调度会50余次。仅2020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一线遍访、入户督导核查20余次,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全市16个有扶贫任务的镇街党(工)委,压实责任、尽锐出战,38个行业部门一把手亲自部署、亲自落实,确保了脱贫成效。各基层党组织,特别是特色产业优势突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与周边贫(弱)村、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全市建立党组织的6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贫(弱)村153个,3000余名贫困群众吸纳到产业脱贫链上。

  (二)产业发展是强劲引擎。全市累计实施扶贫项目367个,其中,产业类项目264个,基础设施类103个。产业项目涵盖种植、养殖、加工、旅游、光伏等六大类。收益逐年递增,截至2020年底,共实现收益6126万元,充分发挥了多元化产业带动贫弱村庄基础提升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良好效益。创新“扶贫农创体”模式,建立可持续带贫减贫机制,将专项扶贫资金择优注入32个“扶贫农创体”,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利益联结和收益共享机制,带动贫困户、贫(弱)村稳定脱贫。“扶贫农创体为产业脱贫赋能”入选国务院《脱贫攻坚基层实践》案例,并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省扶贫开发办的肯定。

  (三)社会参与是坚强后盾。脱贫攻坚,人人有责。通过加强日常宣传,组织开展“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活动等,极大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情。全市热心企业倾力相助、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全市46家龙头企业帮扶144户贫困户,农民合作示范社和“乡村之星”带动帮扶697户贫困户。这些社会力量的注入,彰显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大爱力量,诠释了共建发展的社会责任。

  (四)长效机制是长远之策。一是创新扶贫项目专家审验、全程监管模式,形成了规范、完善、可操作性强的项目管理及村庄退出机制,保障了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和收益分配的精准高效。二是实施“由贫弱走向美丽”融合发展模式,将全市209个贫(弱)村全部纳入美丽乡村建设范畴,统筹政策资金,一体谋划、同步提升,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000余万元,把贫(弱)村率先建成美丽乡村。三是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通过制定差异化、针对性的帮扶方案,造血与输血并重,因户制宜落实产业、教育、健康、就业等帮扶政策,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兜牢脱贫底线。四是志智双扶增强内生动力,创新“心理疏导”模式,鼓励疏导困难群众摆脱精神羁绊,收获尊严和尊重。旧店镇伤残青年崔玉涛在残联和扶贫干部的帮助和鼓励下,重拾信心,刻苦训练,2018年率队夺得冰球世界冠军。我们的“心理疏导”模式入选了《脱贫攻坚为什么能》全国50案例。

  (五)作风建设是重要保证。全市扶贫干部把党中央和各级决策部署与平度实际紧密结合,树牢“实在实干实绩”鲜明导向,在脱贫攻坚的时代使命和重大考验中,锤炼了作风、增长了才干。5年来,全市2000余名扶贫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累计走访入户约30多万次,问民所需,解民之难,与贫困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典型,充分诠释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追梦人从不惧山高水远,奋斗者总向往崭新高峰。新时期新征程,平度市将继续发扬脱贫攻坚伟大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战,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奋斗!

  主持人:感谢毛书记的介绍。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媒体朋友,请媒体朋友就毛书记发布的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举手示意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记者:您好,领导。刚才听您介绍平度的脱贫任务占到整个青岛市的一半以上,任务艰巨但成绩斐然。平度市扶贫办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请谈谈平度市的经验和做法,谢谢。

  毛军响: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对我们平度扶贫事业的关注。这个问题我看请我们的政协副主席、扶贫办主任唐云莉同志来回答。

  唐云莉:首先借今天这样一个机会,向所有的媒体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五年来一路的陪伴,感谢大家对平度扶贫工作的关注、关爱和支持,军功章里有你们的一半。下面我来回答这位朋友的提问。

  2月25日,我作为全国先进集体代表,有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我也很荣幸作为全国先进集体的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这场伟大的人民战争中,平度不仅不能掉队,还必须走在前列。作为全程参与平度脱贫攻坚战的基层一线指挥员、战斗员,对这段艰巨而又光荣的历程,我深有体会。我认为我们平度努力做到了四个始终。

  一是始终扛牢主责主业,凝聚最广泛的攻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靠的是广大扶贫干部齐心干。在平度市委、市政府的顶格推进和支持下,市扶贫办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同时发动社会各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参与。全市上下密切配合,尽锐出战,贫困群众奋发拼搏,在平度形成了最强大的攻坚合力。

  二是始终坚持为民情怀,确保扶贫政策全面落实。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真正知民所需,解民之困,我们的扶贫干部带着责任,带着亲情进行大量的入户走访。刚才毛书记说过一个数据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几年来我们市镇两级的帮扶责任人共计入户30万余次,平度市扶贫办的干部利用节假日和周末的时间走访入户3万余人(次)。在平度广袤的大地上为贫困群众燃起了希望的炊烟,我们用辛苦指数换取了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是始终坚持创新引领,推行一系列有效有力的典型做法。5年来,我们紧密结合平度实际,集思广益,探索建立稳定脱贫的一系列长效机制,在产业扶贫、志智双扶、机制制度创新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创新扶贫农创体的产业脱贫模式实现造血的功能,我们创新把贫弱村与美丽乡村的建设一体推进,打造了志智双扶的新路径,创新将贫困人口动态管理纳入纳入全市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提升对贫困群众服务的效能。实施孝善养老、开办“道德银行”、开展“心理疏导”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全民阅读暨文化扶贫送书下乡活动,目的就是引导贫困群众重拾信心,树立勤劳致富的志气,激励光荣脱贫的勇气。

  四是始终坚持担当实干,锻造一支敢打能拼的“扶贫铁军”。5年来,平度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为了更好地巩固脱贫成效,大家下足了绣花功夫。1800多个日夜,大家晴天一身汗,雨天两脚泥,入户访贫问苦、查看项目建设,晚上还要整理档案、筹备会议。我这几天在党校学习,翻一翻五年来的照片,大部分的照片都是晚上,带灯光的,晚上都是有星星和路灯陪伴的。“5+2”“白加黑”,很多同志模糊了周末、节假日的概念,“吃快餐、睡沙发”成为了平度扶贫干部的标配。我们有一名扶贫干部连续加班三个晚上,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在人民医院抢救了两个多小时才抢救过来。因为经常加班,我们平度市的扶贫干部基本没感觉到晚上下班城区堵车,都不是在正常的上班时间点上回家。正是在这样高强度的压力下,锻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打拼的扶贫铁军。

  一路走来,风尘仆仆,硕果累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属于平度市扶贫办,也属于扶贫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同时也属于所有关心支持扶贫事业的爱心人士。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主持人:感谢唐主任,扶贫铁军还是要注意保护一下身体,很辛苦。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们都知道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请问平度市在教育扶贫方面有哪些工作,谢谢。

  毛军响:这位记者朋友提教育扶贫的事确实是在“两不愁、三保障”当中很关键、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教育扶贫从扶贫讲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一个强有力的措施,所以这个问题我们有请我市的教育局副局长刘诚海同志来回答这个问题。

  刘诚海:感谢刚才这位媒体朋友对教育扶贫工作的关心。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扶贫的确可以改变命运,为了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教育扶贫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了“三精准”“三确保”。

  一、精准摸排,确保一户不漏,一人不漏。教育扶贫工作主要包括学生资助和控辍保学两个方面,围绕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我们选派了精兵强将,成立了市级、校级工作专班,对全市2016年春季以来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和辍学学生情况展开拉网式排查。到2020年底共排查出建档立卡户学生1124人、辍学学生16人,需送教上门学生170人。

  二、精准施策,确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在学生资助方面我们在精准落实上级教育资助政策的同时,对每一名贫困学生选定了优秀的干部和教师作为一对一关爱联系人,这些关爱联系人责任心非常强,经常不辞辛劳的到学生家中问寒问暖、解决困难、宣传政策。比如平度市第九中学有一名贫困学生家住古岘镇西六曲村,离城区很远,学生班主任经常自己开车70多里路到学生家中,每一次都代表学校带去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并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帮助孩子和家庭坚定了战胜贫困的决心。制定平度市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对全市学校辍学学生家庭情况、辍学原因,逐一进行排查,建立台账,一生一策做好工作。经过努力,使16名学生全部复学。同时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精准做好送教上门工作,门村小学有一名重度残疾儿童,头抬不起来,腰也无法直立,他的班主任老师结合孩子身体状况和心理特点专门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从身体健康、心理疏导、生活自理、基本知识掌握等方面进行训练。经过持续的送教上门,这个孩子有了可喜的变化,他的头可以抬的时间更长了,腰也能更直了,甚至可以扶着把手独自直坐在凳子上,帮扶效果非常好。

  三、精准落实,确保全覆盖、全清零。2016年以来,学前、义务、普高、中职教育段共有16万人次享受助学金、免除学费保教费政策,共计资金1.3亿元;高等教育段为3800人次享受助学金、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共计资金3263万元,帮助很多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有的还考入了名牌大学。比如说有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在2019年高考中被浙江大学录取。再比如原先同和小学有一个孩子,自幼父母双亡,他和2岁的弟弟跟随祖父母和叔叔一起艰难度日。学校了解情况后立即作为重点对象开展物资、关爱、学习等方面的帮扶。班主任老师对待他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备至,在扶贫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帮扶下,这个孩子顺利地考入云南大理大学。贫困家庭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就有可能带动一个家庭脱贫,这些考上大学的孩子对贫困家庭带来了希望。同时我们将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和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对学校年终综合考核的底线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切实做到了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全覆盖”和失学辍学“全清零”。谢谢。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大众网的记者。对于贫困群众来说有一个安全稳定的住所比较重要,请问在保障住房安全方面咱们平度有什么好的经验做法?谢谢。

  毛军响:感谢这位朋友的提问。保障贫困户有房住、住得好一直是我们做扶贫这项工作努力的方向。下面就这个问题,请我们城建局的局长张夕强同志来回答我市在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方面做的一些努力。

  张夕强: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关心和提问。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住房安全有保障主要是让贫困人口不住危房。可以说,这是“两不愁三保障”中最具有标志性的指标和任务,完成质量直接决定着脱贫攻坚的成色,甚至关系到脱贫攻坚的成败。

  平度市高度重视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从群众需求出发,每年都将困难群体危房改造工作列入市办实事,调集各方有效力量,精准施策、真抓实干,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了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有效补齐了贫困群众住房安全短板,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战役。

  一是实施危房改造。为了按规范程序实施危房改造,我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深入农户细致走访、调查,做到户户到、户户清。自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与扶贫办密切配合,投资433万元,组织镇街对385户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保障了贫困户的住房安全。投资2400万元对2972户房屋实施了家居环境提升改造工程,有针对性地对房屋室外内粉刷墙壁、加固屋面、更换破损门窗、铺设院内甬道等进行修缮。通过家居环境的整治提升,提高了贫困户的居住质量,引导贫困户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稳固脱贫成效的信心。

  二是开展住房鉴定全覆盖。为全面做好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根据扶贫部门贫困户信息共享数据,我们于2019年12月份组织16个镇(街道)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开展了房屋安全性等级鉴定,全部安装了安全等级标识牌,并将房屋鉴定资料放入农户扶贫政策档案袋。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市坚持排查全覆盖与住房精准鉴定同步抓,从而做实、做细了住房安全鉴定基础工作。

  三是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为了凝聚合力,促进脱贫攻坚提质增效,我们积极组织各镇(街道)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回头看”,并对政策落实情况反复进行自我检视,确保达到脱贫攻坚普查和考核验收要求。

  四是开展动态监测。我们建立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台账,并由帮扶干部对贫困户定期走访,通过动态监测,随时关注房屋状况,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一砖一瓦,垒砌起群众安居乐业的朴素愿望,一梁一柱,支撑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必胜信念。“还是共产党好,没寻思这辈子还能住上这样的房子”,“感谢政府,给我修了这么好的房子,太感谢了。”在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总会听到一句句暖人心扉的话语,看到他们脸上淳朴的笑容,我们的内心有着满满的成就感,我们相信,用了心、用了情、出了力,一定会换来群众的支持和满意。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强动态监测,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只有持续用力,才能久久为功,真正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守护贫困群众住房安全。

  回答完毕。

  记者:各位领导下午好,想请问一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形成贫困人口和制约贫困户脱贫的重要因素。请问在脱贫攻坚中平度是如何解决贫困人口“小病靠拖、大病靠扛”这种“不敢看病、看不起病”困难的?谢谢。

  毛军响:感谢这位朋友,这位记者朋友提的问题很有代表性,确实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形成贫困和制约脱贫的重要因素,但是小病不医就会带来大病,大病难医。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为了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这个问题我想请我们的医保局局长李华强回答。

  李华强: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正像你提到的,在脱贫攻坚之前,有句话叫“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这句话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贫困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作为“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个贫困家庭病有所医、医有所保是医保脱贫攻坚的重要目标。这些年来,我市聚焦聚力贫困人口就医保障,强政策落实,抓服务提升,依靠专班推进和兵团作战,做到了“四个坚决”,实现了“四个确保”,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献了医保智慧和力量。

  一、坚决落实财政补助政策,确保“零负担”参保。为防止贫困人口因为经济困难“脱保”影响看病报销,我们建立了“低保特困、建档立卡、即时帮扶”扶贫专户、专表、专账,三类贫困人口无需个人缴费,全部通过财政补贴参保。2016年至今,共有13.89万人次参保,享受财政补贴5166.89万元,有效兜住了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底线。

  二、坚决执行报销倾斜政策,确保待遇“100%”落实。一是全面落实“一降一升不封顶”政策,减轻贫困人口大病负担。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8000元降为5000元,大额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不设年度最高报销限额。二是通过“帮办代办”门诊大病资格惠及患者。创新实施门诊大病大宣讲、大排查、大申办、大规范“四大工作法”,主动识别、主动发现并帮助2175名贫困人口取得门诊大病资格,仅2020年,医保基金就为4245人次报销住院和门诊大病费用5217万元。三是通过“三免两减半”政策缓解看病压力。“三免两减半”大家都清楚,就是乡镇卫生院中药免费代煎,免收个人自付的一般诊疗费、普通门诊诊察费,减半收取个人自付的住院期间大型医用设备检查费和副主任、主任医师门诊诊察费,累计为11.24万人次减免门诊费43.68万元,为5375人次减免住院费263.82万元。云山镇赵庄村贫困户王菊婷,2014年因肾衰被识别为贫困人口,多次手术并换了一个肾,通过农村医疗保险、特惠保等报销了150多万。解决了一个农民家庭无法承担的负担。所以,她逢人就讲国家政策好,是党和政府救了她的命。为表达感谢,她每年都在家里挂一幅习总书记的画像。

  三、坚决推行便民利民举措,确保服务“无障碍”。为让群众看得起病、住得起院,建立“先诊疗、后结算”绿色通道,公立医院免收住院押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扶贫特惠险实行“一站式、一单式”即时结算。同时我们还利用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医保政策,举办了“暖冬关爱”、“医保政策进万家”活动,发放《医保精准扶贫明白纸及办事指南》等资料10万余份,同步录制播放音频,把好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四、坚决抓好健康管理,确保疾病“早防治”。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八个一”工程,成立195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贫困人口全部签约医保门诊统筹。累计制作3.5万张扶贫健康卡,为4.7万名贫困人口进行免费健康查体。对58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癌症、终末期肾病、白血病贫困人口进行集中救治。对高血压、糖尿病免费开具复方利血平等药品,门诊大病医保开药量由1个月延长到3个月;对重症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提供氯氮平等药品,同时取消了门诊大病医保报销起付线;对肺结核患者免费发放异福片等药物,基本抗痨药全部纳入医保支付,极大提高了贫困人口健康素养,为防病治病、防贫减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经验被国家医保局官网、《中国医疗保险》等多家媒体刊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相关政策措施,担当实干,大胆创新,为保障全市人民身体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

  记者:各位领导好,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刚才介绍到平度市的扶贫农创体"产业扶贫经验做法入选国务院案例,请问,“扶贫农创体”是如何发挥带贫益贫作用的?谢谢。

  毛军响:这位记者朋友对产业扶贫,应该说在扶贫工作当中的作用了解得很深,问题也切中要害。这个问题下面由唐云莉同志具体来讲一讲。

  唐云莉:谢谢这位记者朋友。从脱贫攻坚以来,平度市除了落实政策兜底等各项保障措施外,我们紧紧抓住了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扶贫农创体是农村扶贫群众创新、创业、就业的载体,是与贫困群众最贴近的一种产业扶贫模式。从2016年以来,平度市共投入1.75亿的专项资金,打造了32个扶贫农创体。这种扶贫农创体通过明晰“四权”,项目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监管权,绑定“四金”,租金、薪金、收益金和基金,实现“四强”,致富带头人作用发挥强、抗御风险能力强、产业带动能力强、项目示范引领能力强。这些载体“造血”功能非常明显,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和脱贫巩固方面发挥了很大的带贫益贫作用。崔家集的扶贫农创体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可能很多的媒体朋友都已经去过,下面我就以崔家集的西红柿扶贫农创体为例,来讲一讲带贫益贫的作用。

  2016年我们整合了6个贫弱村庄的资金540万元,在崔家集前洼村建立了扶贫农创体。大棚数量从2016年的36个到现在1800个,面积11000多亩,产量现在每年能达到8000万斤,实现产值6亿元。应该说崔家集的扶贫农创体,我们感觉一粒种子,一颗火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带动了一大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为全省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典范。

  扶贫农创体我感觉有三个非常明显的成效,一是吸纳就业。土地流转后,把我们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传统的种植模式中解放出来,除了把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益以外,通过在园区里打工、租种大棚,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致富,获得了薪金。目前,崔家集的西红柿现代农业产业园吸引了周边1000余人前来务工,其中有14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常年在园区打工,甚至参与大棚的技术管理。这些贫困户每个人每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二是带动创业。目前我们扶贫农创体有3户贫困户承包大棚,通过我们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学习大棚的种植技术,每个大棚每年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其中有一个贫困户叫王京芳,因为她先生身体不好,她一开始就在贫困农创体里打工,一开始收入2016年不到2万块钱,干了一年以后发现租大棚的收益率非常好,她就找支部书记说我能不能租一个大棚,但是我还没有钱。支部书记就先让她租着大棚,有了收入之后再把租金交上。所以我们的贫困户就在农创体里承包了一个大棚,当年的收入就8万块钱。从第二年、第三年,每年在15万以上。原来她有一个女儿和女婿在外面打工,现在她的女儿、女婿都回到了村庄,在农创体里承包了大棚。扶贫农创体带来的最直观的就是一些村民看到了这种商机,其他周边村庄的就在村里开了饭馆,开了小超市,打造了非常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家乐,村民持续增收的效果非常显著。

  三是分红兜底。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这个项目当年投入、当年使用并产生了30万的收入,按照我们6个经济薄弱村每个村5万元给村里进行拨付。2020年,我们的扶贫农创体收益达到6200多万。我们对这些收益怎么分配?确权在村庄产生的收益,给本村的贫困户进行帮扶,主要在巩固脱贫成效。再一个对村庄的一些公益事业,一些农灌设施进行改造提升。确权在镇的收益主要用于插花村的贫困户脱贫。扶贫资金项目的效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成为引领一方产业发展的典范,也是带动一方百姓增收的强力引擎。去年我们统筹了7个镇街的扶贫资金,又在扶贫农创体的旁边建了95个设施大棚,我们通过平度的平台公司。对崔家集的农创体带贫益贫作用就介绍这些。

  应该说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迎着未来,从脱贫到振兴我们已经在路上,相信我们的扶贫农创体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成效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带贫益贫作用上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就讲这些。

  主持人:感谢唐主任。下面毛书记再补充几句。

  毛军响:我简单再说几句。再一次感谢五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在座的媒体朋友对平度扶贫事业的关心。

  刚才云莉同志说了,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我们的乡村振兴任务依然艰巨。就像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的领导下,在省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我们要抢先一步,走在前面,扛牢脱贫攻坚的精神,在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基础上下好从脱贫到振兴这盘大旗,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我们做好“五大振兴”,争取我们在这些方面能够体现出我们平度的担当,做出平度的贡献。真挚地欢迎在座各位百忙当中来平度做客,也恳请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再次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毛书记。我们平度专场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发布会的视频文字实录可以登陆“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以及青岛市政务网、青岛新闻网首页新闻发布会的频道获取。

  本场就到这里,感谢5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