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发布会

浏览:163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青岛“十三五”成就巡礼第七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主题:介绍“十三五”时期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由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发布。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

  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善武同志;

  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协调指导处处长倪雯同志;

  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融资与合作处处长何玉莹同志;

  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政策规划处副处长、三级调研员姜宁同志。

  请以上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高善武局长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有请。

  高善武:谢谢。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民营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今天通过这个发布会向大家报告“十三五”时期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市各级各单位、各部门合力推进,特别是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广大职工们的奋力拼搏,青岛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工作,始终坚持以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壮大民营经济攻势全面起势。营商环境显著优化,民营企业家信心持续增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主要指标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已成为全市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的“生力军”。

  一、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一是市场主体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10月,全市实有民营市场主体172.02万户,较2015年底增长86.15%。其中,实有民营企业61.02万户,较2015年底增长119.97%。“十三五”期间,我市民营经济注册资本比2015年末增长2.38倍,民营注册资本稳步增长。特别是2019、2020年两年,通过发起壮大民营经济攻势,我市民营注册资本增量实现突破性上涨。2020年我市民营注册资本突破4万亿元,目前已达46864.33亿元,比2015年末增长了238.07%。2019年民营注册资本突破3万亿元,达38372.76亿元。二是创业密度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截至2020年6月,青岛市每万人拥有民营市场主体1714户,位于深圳(2478户/万人)、西安(2195户/万人)之后,密度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创业密度较2019年(1592户/万人)、2015年(1016户/万人)分别提高7.66%、68.7%。三是民企规模质量稳步增长。“十三五”期间,青岛5家企业入围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较2015年增加2家;5家企业营业收入合计1907.07亿元,营收规模创历史新高;12家企业进入2020山东省民营企业100强,这个数字比2016年增加7家,比2019年增加4家,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二、民营经济贡献更加突出。一是税收贡献突出。2019年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132.7亿元,占比突破六成,达64.2%。2020年1-10月民营经济实现税收986.3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66.5%,较2019年提高2.3个百分点,较2015年提高15.01个百分点。二是吸纳就业持续发力。民营经济持续发挥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十三五”期间,青岛先后出台5个就业创业文件,构建起具有青岛特色的创业就业政策扶持体系。2020年1-10月,全市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34.31万人,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总量的82.52%。2019年全市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60.96万人,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总量的81.81%,也就是说2020年就业比,民营经济吸纳就业的占比进一步提升,2019年的吸纳就业情况较2015年提高12.91个百分点。据此前青岛市人社部门发布的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1月1日至目前,全市政策性扶持创业14.4万人,累计引领大学生自主创业25021人,申领创业补贴的创业实体存活率达到81.42%,近两年这一比率更是达到了99.83%。三是民间投资持续增长。面对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形势,民间投资摆脱连续几年的低增长,特别是2019年民间投资增长20.9%,增速比2018年提高13.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民间投资增长率16.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52.5%,这是2019年的数据。到今年2020年1-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民间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1-10月份,青岛的民间投资增长11.6%,在疫情影响下这个增长率难能可贵。民间投资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态势,而且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进一步提高,1-10月份民间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达到57.6%,比去年的占比又有明显的提升。全市民间投资在建项目3745个,拉动全市投资增长6.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已成为推动全市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四是民营企业进出口不断增长。2020年1-10月,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3309.1亿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4.6%,占比较2015年提高15.6个百分点。其中,民营企业出口2094.2亿元,拉动全市出口增长15.1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口1214.9亿元,拉动全市进口增长4.03个百分点。2019年,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3532.5亿元,同比增长21.5%,比青岛市整体增幅高10.1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9.6%,领跑全市各类外贸主体,占比较2015年提高10.6个百分点。

  三、民营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新锐企业培育爆发增长。“十三五”期间,创新开展青岛市隐形冠军、专精特新、瞪羚企业、准独角兽和独角兽企业的培育和奖励,持续引导培育一批中小企业迅速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2016年起开展市制造业中小企业隐形冠军评选,截至目前已评出隐形冠军企业112家。2018年起工信部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目前我市共有51家企业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在副省级城市中是排第一位的。青岛“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到3274家。2018年起省工信厅开展山东省瞪羚企业认定,目前我市有70家企业获省瞪羚企业认定。2019年起我市每年举办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并由大会发布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榜单。实施《青岛市培育瞪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0-2024年)》。青岛目前有10家企业入选“2020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榜单,位居北方城市第二、全国第五位。2019年,我市出台《青岛市培育和奖励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实施方案(2019-2022)》。《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分层培育体系,构建从专精特新到细分市场“隐形冠军”、从“隐形冠军”到“小巨人”、从瞪羚到独角兽的培育机制。二是创业孵化体系持续完善。“十三五”期间,累计认定孵化机构320家,包括孵化器168家,众创空间152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1家、市级40家、区级107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76家、市级11家、区级65家。2020年新认定2家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4家瞪羚独角兽企业加速器,评选隐形冠军33家,642家企业入围青岛优势高成长企业培育库。三是产业链能级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民营工业企业涉及36个行业大类,其中石化、服装、食品、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形成千亿级产业链。农业生产标准化率达到73%,地产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9%,农产品累计有万里江等20个中国驰名商标,黄岛蓝莓等38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马家沟芹菜等52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2019年末,有效注册商标达23万件(较2015年增长142.1%),驰名商标150件(较2015年增长21.95%),马德里注册商标4705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34件,PCT国际专利1381件,均列全省首位。

  四、资本服务能级增强,信贷融资加快推进。“十三五”期间,创新出台《关于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关于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创新举办全球创投风投大会,着力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持续开展“行长访小微”、辖区银行业和保险业“贷动小微”专项行动等,不断提升资本服务能级。一是上市步伐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新增上市公司25家,其中民营上市公司24家。截至目前,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57家(含1家精选层)。其中,民营上市公司达到42家。“十三五”期间新增新三板挂牌公司91家,受国家新三板政策等客观因素影响,全国新三板退板的公司逐年增加。截至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为81家(均为民营企业)。二是银行信贷增长向好。“十三五”期间,持续开展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行动,创新搭建“金企通”和“融资通”平台,组织重点项目融资推介对接、金融政策解读,以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2020年以来,青岛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本外币)合计3239.02亿元,同比增长22.86%。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本外币)1281.24亿元,同比增长40.01%。

  五、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一是创新工作体制。“十三五”期间,持续完善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牵头部门。先后推动成立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促进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2019年,创新整合设立青岛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作战指挥部,设立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加挂市中小企业局牌子),列入市政府组成部门,进一步健全牵头服务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机构。在各区(市)工信等部门加挂民营经济发展局牌子,分别组建成立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市级领导牵头抓总、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各级政府分层负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体制机制,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制定完善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梳理完善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制度体系,有效夯实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体制机制“四梁八柱”。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十三五”期间,先后出台《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关于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的若干规定(试行)》《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青岛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办法》等一揽子政策文件,系统形成全社会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首次创新搭建全市“民营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建立《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运行监测指标体系》,重点确定民营主体、税收、就业、GDP、投资、进出口等14类140项运行监测指标,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参考。三是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发起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从社会环境、政商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入手提振信心,提升全要素率和供给效率,实现整体环境优化和整体供给充足。2020年创新设立企业家日和企业家宣传周,隆重举行企业家座谈会,旗帜鲜明弘扬企业家精神。创新建立成全企业家创意的工作机制,“一项目一策”闭环支持企业创意创新。创新推出青岛政策通平台,按照“一口发布、一口解读、一口兑现、一口服务、一口评价”的目标,全面提升政策服务水平。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日益成为社会共识,民营企业家信心持续增强。在2019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的18个指标中,达到优良以上水平的共14个,其中保护中小投资者、劳动力市场监管、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等3个指标作为标杆在全国推广。四是聚焦疫情打出政策组合拳。面对疫情,迅速行动,牵头制定并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会同各部门迅速搭建起青岛惠企助企“18+N”政策体系。采取线上直播方式举办政策宣讲活动50场次,指导企业解读政策、复工复产,226万人次参与。开通企业复工复产帮扶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解决65万只复工急需口罩。搭建“青岛好房东”发布平台,引导各类园区业主为一万多家小企业和个体户减免房租超两亿元。启动“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组织40家互联网平台为我市中小企业达成378.6亿元订单,民营和中小企业的政策获得感不断提升。

  “十三五”圆满收官,站在“十四五”谋划的起点上,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积极创建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推进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为引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密切协同配合,坚决打好、切实打赢壮大民营经济攻势这场攻坚战,开创我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贡献!

  我的报告就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高善武局长的发布。接下来的时间请媒体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中国工业报的记者。“十三五”期间,青岛成为目前全国同类城市中唯一一个“组建民营经济发展局,加挂中小企业局牌子,并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的城市。统筹整合组建了青岛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请问,“十三五”期间,青岛市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和相关领导小组的初衷是什么?具体发挥了什么作用?谢谢。

  高善武:谢谢你,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组建民营经济发展局并且加挂中小企业局的牌子,这是我们青岛市在上一轮的结构改革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这个举措应该说到目前来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应该说我们青岛市“十三五”期间一直很重视关于民营经济的政府服务职责这方面的健全和建立,特别是在2019年初,我们青岛市决定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加挂中小企业局的牌子,作为市政府的组成部门,这个举措应该是率全国之先河,目前为止也是我们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唯一一个作为市政府组成部门两块牌子,一个是民营经济发展局,一个是中小企业局,也引起了全国广泛的关注。

  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们知道民营经济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特别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组织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总书记提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发展民营经济提出了很多要求。那怎么落实好总书记重要的指示和支持民营经济的要求?这急需我们的政府应当有一个主管的部门,或者是政府的部门专门来落实支持民营经济这项工作。同时我们青岛市也认识到了,我们国家的民营企业中,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而且中小企业中90%以上也都是民营企业,也就是说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互为绝对的主体。我们国家还有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这部法律应当说在我们国家的实施情况还不是非常理想,这在全国人大2018年做的一次执法监督中也反映出这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没有一个非常有力的部门去为主来实施这部法律,为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和扶持。我们青岛市就基于这种情况,为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我们就创新地在我们市政府的组成部门中专门设立这么一个部门,挂了两个牌子,就是把我们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真正有一个部门做好服务扶持这方面的工作。服务民营经济,我们想重点还是服务好广大的中小企业,因为广大的中小企业里面是我们中国的老百姓,中国的城镇就业主要在中小企业里面,所以这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对我们的民生、社会都是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设立这个局当时是把青岛市各个部门相关的职能进行一下整合,关键是进行了提升,使我们青岛市终于有了一个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为民营经济服务的一支力量,一支队伍,一个综合部门。

  而且我们不仅是在市级层面做了这种安排,当然我们市级层面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之后,我们也把原来的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我们的小企业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整合,成立了青岛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领导小组。这个领导小组的办公室就设在民营经济发展局,领导小组的组长是市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市委、市政府相关的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个相关的部门,各个区市政府的一把手是领导小组的成员。各个区市也同步进行这方面的安排,区市的改革中也都在区市的工信局或者相关的部门加挂了民营经济发展局的牌子,同样也在各个区市成立了各个区市的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领导小组。这个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也都设在了加挂民营经济发展局牌子的部门。这样我们青岛市就整个形成了区市两级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工作的工作体系,这个工作体系建立了以后我们重点就是建立工作机制,形成全市上下左右联动的,我们有领导小组,有政府部门共同把服务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政府工作网络建立起来。

  在完善机制方面,我们一直在持续不懈地抓我们的制度建设。刚才我在报告中也讲了,我们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成立以后,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个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支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包括我们出台的青岛市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还有我们刚刚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已经通过即将发布的《青岛市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办法》,即将以市长令的形式发布。而且我们也已经把《青岛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在人大列为立法调研的项目,我们想尽快在我们青岛市出台支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条例,再进一步在人大层面进行立法。同时相关支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方方面面的政策措施就很多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青岛市不但建立了服务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工作体系,我们也初步完善了工作机制,应该说我们有了这个体系和机制的保障,我们的广大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就有了很强的获得感,有一支专门为他们服务,帮助他们的一支力量,我们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反映还是非常积极的。而且我们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发起壮大民营经济攻势工作中,这支队伍发挥了中坚骨干的作用,按照平台思维和生态思维开展工作。我们围绕企业再融资方面、用工方面、维权等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的平台,我们的“政策通”平台、“融资通”平台、“双招双引”平台、“学深圳、赶深圳”的“双湾计划”平台,以及民营企业创意平台等等,这一系列的平台已经形成了一个平台矩阵,我们持续地把这些平台往深里做,往广里做,围绕我们企业的需求,我们不断地创新、优化我们的各项服务工作。应该说这项工作,我们这两年来,“十三五”期间,特别是这两年来成效是非常显著的。刚刚我报告的一些指标大家应该也看到了,我们呈现了非常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民间投资,我们的进出口、税收、就业等方面全面增长,应该说这个势头和我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及我们各个区市、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当然我们作为服务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专门部门,我们也要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深化我们的工作,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工作效能,使我们的民营经济在这个基础上实现更好的发展。

  谢谢。

  主持人:感谢高局长如数家珍的解答。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好,我是青岛广播电台记者。我的问题是现在出了好的政策,企业如何知晓、吃透政策,同时还要让政策更加精准,这一直是政策落实落地的难点。咱们青岛为解决这个难题出台了“政策通”平台。请问,目前我们推出“政策通”平台,已经实现了哪些作用?谢谢。

  姜宁:这个问题由我来答复一下。首先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为全面提升我市政策服务水平、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居民提供权威精准、便捷高效、通俗易懂的政策服务,我市以政策更加精准,服务更有温度为理念,探索建设了全球一流的地方惠企利民服务平台,就是我们说的青岛“政策通”平台。青岛“政策通”平台一期是2019年7月正式上线运行的,在运行期间汇集涉企政策信息8000多条,这一年多来浏览量达到了100余万次。应该说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为在前期我们搞的涉企政策落实情况调研过程当中也了解到,有近七成的企业是通过“政策通”等这些平台来获取我们的政策信息。

  今年我们市根据平台一期的运行情况,并且结合用户的体验,对平台一期进行了一个优化升级,建设完成了“政策通”平台的二期。二期现在是于12月15日正式上线运行。在运行的当天我们也组织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同时也通过网络在线向全市的企业和市民介绍演示了我们“政策通”平台的主要功能。二期平台我们主要针对企业反映的,在政策落实的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难点、痛点还有堵点的问题,对一期的功能进行迭代完善。比如说对企业反映政策没听说、不知道,我们现在实现了由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对企业反映说政策我知道了,但是我找不到,我们是打造了一个千人千面个性化定制的“政策通”平台。另外针对企业反映的政策看不懂,我不会报,这种我们现在是在平台上提供了申报指南、服务帮办、自主申报三个渠道。针对政策报上去、不兑现的痛点,完善政策制定前评估、后评价功能,应该说我们这个平台现在已经实现了涉企政策“一口发布、一口解读、一口兑现、一口服务、一口评价”。目前,我们“政策通”平台已上传政策资讯1.5万多条,政策文件962个,政策项目991个,建立政策专区4个。平台在12月15日上线运行后,受到了岛城企业和市民的广泛关注,上线首日平台浏览量达到1.6万余次,首周用户浏览量突破4.7万次。在这里也希望在座的媒体朋友能够帮忙多宣传我们的“政策通”平台,让我们的企业和市民都能够了解到,来使用这个平台,希望让我们的政府政策红利惠及到每一家企业和每一位市民。

  下一步,我们将对照涉企政策“免申即享”的标准,在企业精准画像上,在继续深化政策服务流程再造上持续下功夫,更好地实现涉企政策前面提到的“五个一口”工作目标,让我们的平台为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市民,努力为全市企业家和企业家营造舒心、舒适、舒服的政策服务环境和营商环境。

  我的回答道这里,谢谢。

  主持人: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想问的问题是民营经济占据青岛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作为青岛民营经济发展重要的组织推动者,民营经济发展局“十三五”期间牵头发起了壮大民营经济攻势,全身心为民营企业服好务。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发起壮大民营经济攻势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倪雯: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一下。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2019年,市委发起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顶格协调靠前指挥下,全市各单位各部门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推进,广大企业和企业家朋友奋力拼搏,我们从提振信心、提质增量、破解难题、搭建平台四个攻坚战入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集聚创新资源、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我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意创新创造、转型升级、健康发展。企业家信心持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强劲增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民间投资。2019年我市民间投资增长20.9%,高于全国16.2个百分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作了专题报道。今年面对疫情影响,1-10月我市民间投资增长11.6%,高于全国12.3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额的比重达57.6%。在吸纳就业方面,2019年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60.96万人,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总量的81.81%。2020年1-10月,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增长25.73%,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的82.52%。民营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10月,全市实有民营企业61.02万户,同比增长18.32%,占全市实有企业总量的94.78%。1-10月新登记民营企业11.56万户,占全市新登记企业总量的98.4%。民营进出口持续上扬。2020年1-10月,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17.6%,占同期全市外贸总值的64.6%。这些数据指标都彰显了我市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好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作战指挥部办公室两个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以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为抓手,创新思路、优化服务、担当作为,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排忧解难、推行发展,不断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青岛财经日报的记者。我的问题是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请问,“十三五”期间,青岛市围绕破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何玉莹: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感谢财经日报的这位老师提问。

  融资难融资贵确实是制约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但是我们一直不懈为破解这个难题服务,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归纳起来,我感觉我们“十三五”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制定政策,第二件事搭建平台,第三件事优化服务。从制定政策来讲,我们从夯实民营经济“四梁八柱”这个方面来,我们出台了《关于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关于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创业创新创造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支持打造创投风投中心的若干措施》等一揽子政策。我们就是通过些政策来推动我们广大的、数量巨大的市场主体实现个升企、企转规、规改股、股上市。个升企就是个体工商会让他升级为企业,小企业把他转为规上企业,规上企业把他改制为股份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再去推动他上市,通过这么一个政策。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创新举办全球创投风投大会,通过培训万名企业家等一系列的活动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打造中国北方的资本市场高地。通过持续开展“行长访小微”、辖区银行业和保险业“贷动小微”等一系列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明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首先咱们企业上市步伐在加快,刚才高局长讲了几个数字,“十三五”期间新增上市公司25家,其中民营上市公司24家。由此可见从这个环节上能感到我们有一些突破。第二个方面,我们银行贷款持续向好。通过统计,截至目前,青岛市小微企业贷款本外币余额3239.02亿元,同比增长22.86%。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本外币1281.24亿元,同比增长40.01%。从这个上市环节,从贷款的环节我们明显感到有了突破,生态发生了很好的变化。这是定政策方面,我再说一说搭建平台。

  “十三五”期间,我们一直很重视搭建平台,借助平台力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平台思维就是通过一个平台为众多的企业提供服务,而不是一个点对点的线下服务,所以平台思维我们一定要理解它的内涵是什么概念。这里我说一下,以咱们青岛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例,这是我们民营经济发展局指导管理的平台,这个平台目前已经有46家银行、担保、基金、融资租赁公司这些机构,同时还有将近130个融资产品、金融产品,在为咱们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融资通”平台目前已经累计为4110家次企业实现融资458.74亿元。通过平台的力量,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十三五”解决问题的突破,一些有益的做法。

  第三个问题我想说一下优化服务。我仅举两个方面的例子来表述这个问题。一个是我们提供转贷,也就是过桥服务。我们今年目前通过过桥已经为470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76.84亿元,累计为2819家企业提供资金407.92亿元。通过这些数字就可以看到我们在融资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第二个方面我想从今年疫情以来,我们提供了一个转贷款的服务平台。转贷款是我们民营经济发展局和国开行、青岛银行、青岛农商行、中国银行建立的平台,成立了30个亿的转贷资金。这个平台开通以来,我们光受理的电话就达到了将近1500个,收集752家企业申请,需求额总计58.93亿元。其中4家银行累计共为777家企业放款27.93亿元。当然了,我们的融资提供服务的方式还有很多,这里不能一一描述,就是通过这些方面、这些数字说明我们“十三五”期间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的问题所做的努力跟一些成绩。

  我想我就回答道这里,感谢你。

  主持人:感谢何处长,这些详实的数字背后都是一些扎实的工作。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青岛日报的记者。我们都知道独角兽、瞪羚、小巨人这些都是对高成长性企业的昵称。刚才在发布中领导也提到了,今年青岛有46家企业获得了工信部认定的“小巨人”企业称号,这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青岛也是排名第一的。我就想问一下,在“十三五”期间,在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环境上,咱们市民营经济发展局都做了哪一些工作,咱们一些亮点的做法是哪些?谢谢。

  高善武:这个问题由我来答复一下。

  首先我要讲一下,民营经济、民营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活力也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的活力上。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铺天盖地小而优的中小企业,那就不会有顶天立地、大而强的大企业,因为任何大企业都是小企业成长起来的,这个种子要是不好的话,这个大树也不会是很健康的,不会是真正一个大而强的企业。同时我们要知道,任何一个大企业,他的供应链上都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在支撑着,如果中小企业不强,中小企业不优,大企业的供应链,你的产品,你的服务也就失去了这种质量的保障。所以说我们培养中小企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既是眼前的又是关乎长远的百年大计。

  我们青岛市对中小企业的培育,“十三五”期间也下了很多的工夫,比如说隐形冠军、专精特新,这就是我们从2016年开始,那时候在市经贸委的中小企业局就开始做这项工作。民营经济发展局成立以后很快就出台了关于培育优质中小企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一些工作的安排,比方说我们2019年出台了关于《青岛市培育和奖励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实施方案(2019-2022)》,做了这么一个安排,我们就是要培育我们的企业从专精特新一直到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从“隐形冠军”到“小巨人”、从瞪羚到独角兽的培育机制,整个分层的培育体系已经把它建立起来了。青岛市优质中小企业的培养库我们也建立起来,目前库里面的企业已经是600多家,就是这种有培养前景的优质中小企业。

  青岛的中小企业,这两年应该说出现了一种井喷式或者爆发式的增长,我们从2019年-2020年,这两年我们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包括我们制造业小企业这些技改项目都是至少50%,多的都是翻番地增长,就是我们的营商环境改善了,我们扶持得更精准了,我们中小企业的成长是非常快的。这是投入不大但是产出很显著的一项工作,也就是人们说的,你给了企业阳光雨露他就会茁壮成长,这就是小企业的属性,小企业的特征。

  我们在培育头部企业也好,新锐企业也好,主要是集中在“四新”经济领域,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从专精特新到隐形冠军、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这方面应该说成绩非常显著,特别是刚才提到的46家工信部的“小巨人”,这个成绩应该说也反映出了我们这两年中小企业成长的可喜势头。同时我们还有10家的独角兽企业,2018年以前我们一家独角兽都没有,独角兽代表一个城市的活力和营商环境。到了2019年-2020年,我们独角兽企业迅速崛起,2019年一开始4家,后来到了6家,今年是10家独角兽企业,在北方城市我们是排在北京之后列第二位的,这也证明我们青岛市中小企业的成长,或者新经济领域的成长到了一个喜人的局面。我们青岛市市委主要领导提出的打造“热带雨林”这种发展生态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我们青岛市也正在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建设主要参与者当然也离不开中小企业,所以我们市民营经济发展局也专门出台了关于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民营中小企业的“三年行动计划”,这个行动计划我们也提出来在整个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中,广大中小企业一定要成为主角,比如我们已经动员了10万家中小企业上各类的互联网平台,我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头组织了3万多家中小企业登录了海尔卡奥斯平台,当然也登录了其它平台。我们也计划在“三年行动计划”里面要培养和引进50个为中小企业能够赋能的服务商。比如说给企业提供解决方案、集成服务,包括一些其他企业需要的服务产品,形成50家服务商的矩阵。另外我们还要搭建多形式、多种多样的供需对接平台,整合资源加速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我们准备在行动计划中推出1000家示范企业,参与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通过工业互联网得到了赋能,得到了提升的1000家示范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这也是我们培育中小企业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些工作我想我们通过不断持续扎实地推进,我们青岛的中小企业一定在成长方面会拥有更好的环境,得到更多平台、更多资源的赋能,这样我们的企业就会形成一粒一粒的金种子,这一粒一粒的金种子在青岛优良的土壤环境中一定会萌发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不但要成长出越来越多的金种子,我们也有越来越多的金种子会长成强壮的参天大树,成为我们青岛的行业领军企业。谢谢。

  主持人:感谢高局长的解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求,请会后媒体朋友们联系市民营经济发展局。

  通过刚才高局长和三位处长的发布和解答,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十三五”时期,我市尤其是自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成立以来,我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市民营经济发展局与全市的民营和中小企业并肩作战,使其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优势的生力军。请媒体朋友们把我们“十三五”时期民营经济取得的成绩宣传好、报道好,让青岛真正成为民营和中小企业成长的“热带雨林”和肥沃的热土。

  今天的发布会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通过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以及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首页新闻发布会的频道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青岛“十三五”成就巡礼第七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主题:介绍“十三五”时期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由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发布。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

  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善武同志;

  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协调指导处处长倪雯同志;

  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融资与合作处处长何玉莹同志;

  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政策规划处副处长、三级调研员姜宁同志。

  请以上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高善武局长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有请。

  高善武:谢谢。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民营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今天通过这个发布会向大家报告“十三五”时期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情况。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市各级各单位、各部门合力推进,特别是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广大职工们的奋力拼搏,青岛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工作,始终坚持以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壮大民营经济攻势全面起势。营商环境显著优化,民营企业家信心持续增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主要指标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已成为全市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的“生力军”。

  一、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一是市场主体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10月,全市实有民营市场主体172.02万户,较2015年底增长86.15%。其中,实有民营企业61.02万户,较2015年底增长119.97%。“十三五”期间,我市民营经济注册资本比2015年末增长2.38倍,民营注册资本稳步增长。特别是2019、2020年两年,通过发起壮大民营经济攻势,我市民营注册资本增量实现突破性上涨。2020年我市民营注册资本突破4万亿元,目前已达46864.33亿元,比2015年末增长了238.07%。2019年民营注册资本突破3万亿元,达38372.76亿元。二是创业密度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截至2020年6月,青岛市每万人拥有民营市场主体1714户,位于深圳(2478户/万人)、西安(2195户/万人)之后,密度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创业密度较2019年(1592户/万人)、2015年(1016户/万人)分别提高7.66%、68.7%。三是民企规模质量稳步增长。“十三五”期间,青岛5家企业入围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较2015年增加2家;5家企业营业收入合计1907.07亿元,营收规模创历史新高;12家企业进入2020山东省民营企业100强,这个数字比2016年增加7家,比2019年增加4家,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二、民营经济贡献更加突出。一是税收贡献突出。2019年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132.7亿元,占比突破六成,达64.2%。2020年1-10月民营经济实现税收986.3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66.5%,较2019年提高2.3个百分点,较2015年提高15.01个百分点。二是吸纳就业持续发力。民营经济持续发挥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十三五”期间,青岛先后出台5个就业创业文件,构建起具有青岛特色的创业就业政策扶持体系。2020年1-10月,全市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34.31万人,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总量的82.52%。2019年全市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60.96万人,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总量的81.81%,也就是说2020年就业比,民营经济吸纳就业的占比进一步提升,2019年的吸纳就业情况较2015年提高12.91个百分点。据此前青岛市人社部门发布的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1月1日至目前,全市政策性扶持创业14.4万人,累计引领大学生自主创业25021人,申领创业补贴的创业实体存活率达到81.42%,近两年这一比率更是达到了99.83%。三是民间投资持续增长。面对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形势,民间投资摆脱连续几年的低增长,特别是2019年民间投资增长20.9%,增速比2018年提高13.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民间投资增长率16.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52.5%,这是2019年的数据。到今年2020年1-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民间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1-10月份,青岛的民间投资增长11.6%,在疫情影响下这个增长率难能可贵。民间投资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态势,而且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进一步提高,1-10月份民间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达到57.6%,比去年的占比又有明显的提升。全市民间投资在建项目3745个,拉动全市投资增长6.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已成为推动全市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四是民营企业进出口不断增长。2020年1-10月,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3309.1亿元,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4.6%,占比较2015年提高15.6个百分点。其中,民营企业出口2094.2亿元,拉动全市出口增长15.1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口1214.9亿元,拉动全市进口增长4.03个百分点。2019年,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3532.5亿元,同比增长21.5%,比青岛市整体增幅高10.1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9.6%,领跑全市各类外贸主体,占比较2015年提高10.6个百分点。

  三、民营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新锐企业培育爆发增长。“十三五”期间,创新开展青岛市隐形冠军、专精特新、瞪羚企业、准独角兽和独角兽企业的培育和奖励,持续引导培育一批中小企业迅速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2016年起开展市制造业中小企业隐形冠军评选,截至目前已评出隐形冠军企业112家。2018年起工信部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目前我市共有51家企业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在副省级城市中是排第一位的。青岛“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到3274家。2018年起省工信厅开展山东省瞪羚企业认定,目前我市有70家企业获省瞪羚企业认定。2019年起我市每年举办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并由大会发布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榜单。实施《青岛市培育瞪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0-2024年)》。青岛目前有10家企业入选“2020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榜单,位居北方城市第二、全国第五位。2019年,我市出台《青岛市培育和奖励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实施方案(2019-2022)》。《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分层培育体系,构建从专精特新到细分市场“隐形冠军”、从“隐形冠军”到“小巨人”、从瞪羚到独角兽的培育机制。二是创业孵化体系持续完善。“十三五”期间,累计认定孵化机构320家,包括孵化器168家,众创空间152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1家、市级40家、区级107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76家、市级11家、区级65家。2020年新认定2家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4家瞪羚独角兽企业加速器,评选隐形冠军33家,642家企业入围青岛优势高成长企业培育库。三是产业链能级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民营工业企业涉及36个行业大类,其中石化、服装、食品、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形成千亿级产业链。农业生产标准化率达到73%,地产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9%,农产品累计有万里江等20个中国驰名商标,黄岛蓝莓等38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马家沟芹菜等52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2019年末,有效注册商标达23万件(较2015年增长142.1%),驰名商标150件(较2015年增长21.95%),马德里注册商标4705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34件,PCT国际专利1381件,均列全省首位。

  四、资本服务能级增强,信贷融资加快推进。“十三五”期间,创新出台《关于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关于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创新举办全球创投风投大会,着力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持续开展“行长访小微”、辖区银行业和保险业“贷动小微”专项行动等,不断提升资本服务能级。一是上市步伐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新增上市公司25家,其中民营上市公司24家。截至目前,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57家(含1家精选层)。其中,民营上市公司达到42家。“十三五”期间新增新三板挂牌公司91家,受国家新三板政策等客观因素影响,全国新三板退板的公司逐年增加。截至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为81家(均为民营企业)。二是银行信贷增长向好。“十三五”期间,持续开展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行动,创新搭建“金企通”和“融资通”平台,组织重点项目融资推介对接、金融政策解读,以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2020年以来,青岛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本外币)合计3239.02亿元,同比增长22.86%。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本外币)1281.24亿元,同比增长40.01%。

  五、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一是创新工作体制。“十三五”期间,持续完善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牵头部门。先后推动成立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促进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2019年,创新整合设立青岛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作战指挥部,设立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加挂市中小企业局牌子),列入市政府组成部门,进一步健全牵头服务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机构。在各区(市)工信等部门加挂民营经济发展局牌子,分别组建成立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市级领导牵头抓总、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各级政府分层负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体制机制,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制定完善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梳理完善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制度体系,有效夯实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体制机制“四梁八柱”。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十三五”期间,先后出台《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关于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的若干规定(试行)》《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青岛市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办法》等一揽子政策文件,系统形成全社会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首次创新搭建全市“民营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建立《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运行监测指标体系》,重点确定民营主体、税收、就业、GDP、投资、进出口等14类140项运行监测指标,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参考。三是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发起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从社会环境、政商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入手提振信心,提升全要素率和供给效率,实现整体环境优化和整体供给充足。2020年创新设立企业家日和企业家宣传周,隆重举行企业家座谈会,旗帜鲜明弘扬企业家精神。创新建立成全企业家创意的工作机制,“一项目一策”闭环支持企业创意创新。创新推出青岛政策通平台,按照“一口发布、一口解读、一口兑现、一口服务、一口评价”的目标,全面提升政策服务水平。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日益成为社会共识,民营企业家信心持续增强。在2019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的18个指标中,达到优良以上水平的共14个,其中保护中小投资者、劳动力市场监管、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等3个指标作为标杆在全国推广。四是聚焦疫情打出政策组合拳。面对疫情,迅速行动,牵头制定并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保经营稳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会同各部门迅速搭建起青岛惠企助企“18+N”政策体系。采取线上直播方式举办政策宣讲活动50场次,指导企业解读政策、复工复产,226万人次参与。开通企业复工复产帮扶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解决65万只复工急需口罩。搭建“青岛好房东”发布平台,引导各类园区业主为一万多家小企业和个体户减免房租超两亿元。启动“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组织40家互联网平台为我市中小企业达成378.6亿元订单,民营和中小企业的政策获得感不断提升。

  “十三五”圆满收官,站在“十四五”谋划的起点上,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积极创建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推进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为引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密切协同配合,坚决打好、切实打赢壮大民营经济攻势这场攻坚战,开创我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贡献!

  我的报告就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高善武局长的发布。接下来的时间请媒体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中国工业报的记者。“十三五”期间,青岛成为目前全国同类城市中唯一一个“组建民营经济发展局,加挂中小企业局牌子,并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的城市。统筹整合组建了青岛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请问,“十三五”期间,青岛市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和相关领导小组的初衷是什么?具体发挥了什么作用?谢谢。

  高善武:谢谢你,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组建民营经济发展局并且加挂中小企业局的牌子,这是我们青岛市在上一轮的结构改革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这个举措应该说到目前来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应该说我们青岛市“十三五”期间一直很重视关于民营经济的政府服务职责这方面的健全和建立,特别是在2019年初,我们青岛市决定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加挂中小企业局的牌子,作为市政府的组成部门,这个举措应该是率全国之先河,目前为止也是我们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唯一一个作为市政府组成部门两块牌子,一个是民营经济发展局,一个是中小企业局,也引起了全国广泛的关注。

  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们知道民营经济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特别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组织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总书记提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发展民营经济提出了很多要求。那怎么落实好总书记重要的指示和支持民营经济的要求?这急需我们的政府应当有一个主管的部门,或者是政府的部门专门来落实支持民营经济这项工作。同时我们青岛市也认识到了,我们国家的民营企业中,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而且中小企业中90%以上也都是民营企业,也就是说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互为绝对的主体。我们国家还有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这部法律应当说在我们国家的实施情况还不是非常理想,这在全国人大2018年做的一次执法监督中也反映出这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没有一个非常有力的部门去为主来实施这部法律,为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和扶持。我们青岛市就基于这种情况,为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我们就创新地在我们市政府的组成部门中专门设立这么一个部门,挂了两个牌子,就是把我们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真正有一个部门做好服务扶持这方面的工作。服务民营经济,我们想重点还是服务好广大的中小企业,因为广大的中小企业里面是我们中国的老百姓,中国的城镇就业主要在中小企业里面,所以这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对我们的民生、社会都是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设立这个局当时是把青岛市各个部门相关的职能进行一下整合,关键是进行了提升,使我们青岛市终于有了一个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为民营经济服务的一支力量,一支队伍,一个综合部门。

  而且我们不仅是在市级层面做了这种安排,当然我们市级层面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之后,我们也把原来的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我们的小企业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整合,成立了青岛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领导小组。这个领导小组的办公室就设在民营经济发展局,领导小组的组长是市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市委、市政府相关的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个相关的部门,各个区市政府的一把手是领导小组的成员。各个区市也同步进行这方面的安排,区市的改革中也都在区市的工信局或者相关的部门加挂了民营经济发展局的牌子,同样也在各个区市成立了各个区市的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领导小组。这个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也都设在了加挂民营经济发展局牌子的部门。这样我们青岛市就整个形成了区市两级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工作的工作体系,这个工作体系建立了以后我们重点就是建立工作机制,形成全市上下左右联动的,我们有领导小组,有政府部门共同把服务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政府工作网络建立起来。

  在完善机制方面,我们一直在持续不懈地抓我们的制度建设。刚才我在报告中也讲了,我们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成立以后,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个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支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包括我们出台的青岛市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还有我们刚刚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已经通过即将发布的《青岛市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办法》,即将以市长令的形式发布。而且我们也已经把《青岛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在人大列为立法调研的项目,我们想尽快在我们青岛市出台支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条例,再进一步在人大层面进行立法。同时相关支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方方面面的政策措施就很多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青岛市不但建立了服务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工作体系,我们也初步完善了工作机制,应该说我们有了这个体系和机制的保障,我们的广大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就有了很强的获得感,有一支专门为他们服务,帮助他们的一支力量,我们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反映还是非常积极的。而且我们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发起壮大民营经济攻势工作中,这支队伍发挥了中坚骨干的作用,按照平台思维和生态思维开展工作。我们围绕企业再融资方面、用工方面、维权等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的平台,我们的“政策通”平台、“融资通”平台、“双招双引”平台、“学深圳、赶深圳”的“双湾计划”平台,以及民营企业创意平台等等,这一系列的平台已经形成了一个平台矩阵,我们持续地把这些平台往深里做,往广里做,围绕我们企业的需求,我们不断地创新、优化我们的各项服务工作。应该说这项工作,我们这两年来,“十三五”期间,特别是这两年来成效是非常显著的。刚刚我报告的一些指标大家应该也看到了,我们呈现了非常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民间投资,我们的进出口、税收、就业等方面全面增长,应该说这个势头和我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及我们各个区市、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当然我们作为服务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专门部门,我们也要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深化我们的工作,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工作效能,使我们的民营经济在这个基础上实现更好的发展。

  谢谢。

  主持人:感谢高局长如数家珍的解答。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好,我是青岛广播电台记者。我的问题是现在出了好的政策,企业如何知晓、吃透政策,同时还要让政策更加精准,这一直是政策落实落地的难点。咱们青岛为解决这个难题出台了“政策通”平台。请问,目前我们推出“政策通”平台,已经实现了哪些作用?谢谢。

  姜宁:这个问题由我来答复一下。首先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为全面提升我市政策服务水平、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居民提供权威精准、便捷高效、通俗易懂的政策服务,我市以政策更加精准,服务更有温度为理念,探索建设了全球一流的地方惠企利民服务平台,就是我们说的青岛“政策通”平台。青岛“政策通”平台一期是2019年7月正式上线运行的,在运行期间汇集涉企政策信息8000多条,这一年多来浏览量达到了100余万次。应该说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为在前期我们搞的涉企政策落实情况调研过程当中也了解到,有近七成的企业是通过“政策通”等这些平台来获取我们的政策信息。

  今年我们市根据平台一期的运行情况,并且结合用户的体验,对平台一期进行了一个优化升级,建设完成了“政策通”平台的二期。二期现在是于12月15日正式上线运行。在运行的当天我们也组织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同时也通过网络在线向全市的企业和市民介绍演示了我们“政策通”平台的主要功能。二期平台我们主要针对企业反映的,在政策落实的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难点、痛点还有堵点的问题,对一期的功能进行迭代完善。比如说对企业反映政策没听说、不知道,我们现在实现了由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对企业反映说政策我知道了,但是我找不到,我们是打造了一个千人千面个性化定制的“政策通”平台。另外针对企业反映的政策看不懂,我不会报,这种我们现在是在平台上提供了申报指南、服务帮办、自主申报三个渠道。针对政策报上去、不兑现的痛点,完善政策制定前评估、后评价功能,应该说我们这个平台现在已经实现了涉企政策“一口发布、一口解读、一口兑现、一口服务、一口评价”。目前,我们“政策通”平台已上传政策资讯1.5万多条,政策文件962个,政策项目991个,建立政策专区4个。平台在12月15日上线运行后,受到了岛城企业和市民的广泛关注,上线首日平台浏览量达到1.6万余次,首周用户浏览量突破4.7万次。在这里也希望在座的媒体朋友能够帮忙多宣传我们的“政策通”平台,让我们的企业和市民都能够了解到,来使用这个平台,希望让我们的政府政策红利惠及到每一家企业和每一位市民。

  下一步,我们将对照涉企政策“免申即享”的标准,在企业精准画像上,在继续深化政策服务流程再造上持续下功夫,更好地实现涉企政策前面提到的“五个一口”工作目标,让我们的平台为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市民,努力为全市企业家和企业家营造舒心、舒适、舒服的政策服务环境和营商环境。

  我的回答道这里,谢谢。

  主持人: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想问的问题是民营经济占据青岛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作为青岛民营经济发展重要的组织推动者,民营经济发展局“十三五”期间牵头发起了壮大民营经济攻势,全身心为民营企业服好务。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发起壮大民营经济攻势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倪雯: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一下。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2019年,市委发起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顶格协调靠前指挥下,全市各单位各部门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推进,广大企业和企业家朋友奋力拼搏,我们从提振信心、提质增量、破解难题、搭建平台四个攻坚战入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集聚创新资源、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我市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意创新创造、转型升级、健康发展。企业家信心持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强劲增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民间投资。2019年我市民间投资增长20.9%,高于全国16.2个百分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作了专题报道。今年面对疫情影响,1-10月我市民间投资增长11.6%,高于全国12.3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额的比重达57.6%。在吸纳就业方面,2019年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60.96万人,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总量的81.81%。2020年1-10月,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增长25.73%,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的82.52%。民营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10月,全市实有民营企业61.02万户,同比增长18.32%,占全市实有企业总量的94.78%。1-10月新登记民营企业11.56万户,占全市新登记企业总量的98.4%。民营进出口持续上扬。2020年1-10月,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17.6%,占同期全市外贸总值的64.6%。这些数据指标都彰显了我市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好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作战指挥部办公室两个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以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为抓手,创新思路、优化服务、担当作为,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排忧解难、推行发展,不断推动我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青岛财经日报的记者。我的问题是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请问,“十三五”期间,青岛市围绕破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何玉莹: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感谢财经日报的这位老师提问。

  融资难融资贵确实是制约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但是我们一直不懈为破解这个难题服务,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归纳起来,我感觉我们“十三五”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制定政策,第二件事搭建平台,第三件事优化服务。从制定政策来讲,我们从夯实民营经济“四梁八柱”这个方面来,我们出台了《关于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关于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创业创新创造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支持打造创投风投中心的若干措施》等一揽子政策。我们就是通过些政策来推动我们广大的、数量巨大的市场主体实现个升企、企转规、规改股、股上市。个升企就是个体工商会让他升级为企业,小企业把他转为规上企业,规上企业把他改制为股份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再去推动他上市,通过这么一个政策。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创新举办全球创投风投大会,通过培训万名企业家等一系列的活动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打造中国北方的资本市场高地。通过持续开展“行长访小微”、辖区银行业和保险业“贷动小微”等一系列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明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首先咱们企业上市步伐在加快,刚才高局长讲了几个数字,“十三五”期间新增上市公司25家,其中民营上市公司24家。由此可见从这个环节上能感到我们有一些突破。第二个方面,我们银行贷款持续向好。通过统计,截至目前,青岛市小微企业贷款本外币余额3239.02亿元,同比增长22.86%。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本外币1281.24亿元,同比增长40.01%。从这个上市环节,从贷款的环节我们明显感到有了突破,生态发生了很好的变化。这是定政策方面,我再说一说搭建平台。

  “十三五”期间,我们一直很重视搭建平台,借助平台力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平台思维就是通过一个平台为众多的企业提供服务,而不是一个点对点的线下服务,所以平台思维我们一定要理解它的内涵是什么概念。这里我说一下,以咱们青岛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例,这是我们民营经济发展局指导管理的平台,这个平台目前已经有46家银行、担保、基金、融资租赁公司这些机构,同时还有将近130个融资产品、金融产品,在为咱们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融资通”平台目前已经累计为4110家次企业实现融资458.74亿元。通过平台的力量,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十三五”解决问题的突破,一些有益的做法。

  第三个问题我想说一下优化服务。我仅举两个方面的例子来表述这个问题。一个是我们提供转贷,也就是过桥服务。我们今年目前通过过桥已经为470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76.84亿元,累计为2819家企业提供资金407.92亿元。通过这些数字就可以看到我们在融资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第二个方面我想从今年疫情以来,我们提供了一个转贷款的服务平台。转贷款是我们民营经济发展局和国开行、青岛银行、青岛农商行、中国银行建立的平台,成立了30个亿的转贷资金。这个平台开通以来,我们光受理的电话就达到了将近1500个,收集752家企业申请,需求额总计58.93亿元。其中4家银行累计共为777家企业放款27.93亿元。当然了,我们的融资提供服务的方式还有很多,这里不能一一描述,就是通过这些方面、这些数字说明我们“十三五”期间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的问题所做的努力跟一些成绩。

  我想我就回答道这里,感谢你。

  主持人:感谢何处长,这些详实的数字背后都是一些扎实的工作。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青岛日报的记者。我们都知道独角兽、瞪羚、小巨人这些都是对高成长性企业的昵称。刚才在发布中领导也提到了,今年青岛有46家企业获得了工信部认定的“小巨人”企业称号,这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青岛也是排名第一的。我就想问一下,在“十三五”期间,在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环境上,咱们市民营经济发展局都做了哪一些工作,咱们一些亮点的做法是哪些?谢谢。

  高善武:这个问题由我来答复一下。

  首先我要讲一下,民营经济、民营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活力也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的活力上。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铺天盖地小而优的中小企业,那就不会有顶天立地、大而强的大企业,因为任何大企业都是小企业成长起来的,这个种子要是不好的话,这个大树也不会是很健康的,不会是真正一个大而强的企业。同时我们要知道,任何一个大企业,他的供应链上都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在支撑着,如果中小企业不强,中小企业不优,大企业的供应链,你的产品,你的服务也就失去了这种质量的保障。所以说我们培养中小企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既是眼前的又是关乎长远的百年大计。

  我们青岛市对中小企业的培育,“十三五”期间也下了很多的工夫,比如说隐形冠军、专精特新,这就是我们从2016年开始,那时候在市经贸委的中小企业局就开始做这项工作。民营经济发展局成立以后很快就出台了关于培育优质中小企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一些工作的安排,比方说我们2019年出台了关于《青岛市培育和奖励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实施方案(2019-2022)》,做了这么一个安排,我们就是要培育我们的企业从专精特新一直到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从“隐形冠军”到“小巨人”、从瞪羚到独角兽的培育机制,整个分层的培育体系已经把它建立起来了。青岛市优质中小企业的培养库我们也建立起来,目前库里面的企业已经是600多家,就是这种有培养前景的优质中小企业。

  青岛的中小企业,这两年应该说出现了一种井喷式或者爆发式的增长,我们从2019年-2020年,这两年我们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包括我们制造业小企业这些技改项目都是至少50%,多的都是翻番地增长,就是我们的营商环境改善了,我们扶持得更精准了,我们中小企业的成长是非常快的。这是投入不大但是产出很显著的一项工作,也就是人们说的,你给了企业阳光雨露他就会茁壮成长,这就是小企业的属性,小企业的特征。

  我们在培育头部企业也好,新锐企业也好,主要是集中在“四新”经济领域,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从专精特新到隐形冠军、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这方面应该说成绩非常显著,特别是刚才提到的46家工信部的“小巨人”,这个成绩应该说也反映出了我们这两年中小企业成长的可喜势头。同时我们还有10家的独角兽企业,2018年以前我们一家独角兽都没有,独角兽代表一个城市的活力和营商环境。到了2019年-2020年,我们独角兽企业迅速崛起,2019年一开始4家,后来到了6家,今年是10家独角兽企业,在北方城市我们是排在北京之后列第二位的,这也证明我们青岛市中小企业的成长,或者新经济领域的成长到了一个喜人的局面。我们青岛市市委主要领导提出的打造“热带雨林”这种发展生态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我们青岛市也正在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建设主要参与者当然也离不开中小企业,所以我们市民营经济发展局也专门出台了关于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民营中小企业的“三年行动计划”,这个行动计划我们也提出来在整个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中,广大中小企业一定要成为主角,比如我们已经动员了10万家中小企业上各类的互联网平台,我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头组织了3万多家中小企业登录了海尔卡奥斯平台,当然也登录了其它平台。我们也计划在“三年行动计划”里面要培养和引进50个为中小企业能够赋能的服务商。比如说给企业提供解决方案、集成服务,包括一些其他企业需要的服务产品,形成50家服务商的矩阵。另外我们还要搭建多形式、多种多样的供需对接平台,整合资源加速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我们准备在行动计划中推出1000家示范企业,参与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通过工业互联网得到了赋能,得到了提升的1000家示范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这也是我们培育中小企业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些工作我想我们通过不断持续扎实地推进,我们青岛的中小企业一定在成长方面会拥有更好的环境,得到更多平台、更多资源的赋能,这样我们的企业就会形成一粒一粒的金种子,这一粒一粒的金种子在青岛优良的土壤环境中一定会萌发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不但要成长出越来越多的金种子,我们也有越来越多的金种子会长成强壮的参天大树,成为我们青岛的行业领军企业。谢谢。

  主持人:感谢高局长的解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求,请会后媒体朋友们联系市民营经济发展局。

  通过刚才高局长和三位处长的发布和解答,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十三五”时期,我市尤其是自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成立以来,我市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市民营经济发展局与全市的民营和中小企业并肩作战,使其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优势的生力军。请媒体朋友们把我们“十三五”时期民营经济取得的成绩宣传好、报道好,让青岛真正成为民营和中小企业成长的“热带雨林”和肥沃的热土。

  今天的发布会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通过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以及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首页新闻发布会的频道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