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推进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

浏览:78

       主持人: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发布解读《青岛市推进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的重要指示,贯彻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鲁政字〔2019〕12号)精神,落实市委关于向滨海休闲度假旅游、海上观光旅游转型的要求,推进我市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实现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市海洋发展局制定《青岛市推进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实施方案》内容进行通报解读,让社会各界对推进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政策给予充分了解,希望借助媒体力量共同推动我市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傅道军同志。首先,请傅道军副局长通报关于推进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傅道军:尊敬的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10月29日,市政府印发了《青岛市推进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标志着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在我市进入新阶段。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实施方案》有关情况:

  一、出台背景和过程

  我市自2009年开始建设人工鱼礁并发展海洋牧场,目前全市共有海洋牧场21处,总面积11360公顷,共投放礁体超过300万空方。目前有13处海洋牧场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居全国第三,占全国总量的1/9。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的重要指示,贯彻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精神,落实市委关于向滨海休闲度假旅游、海上观光旅游转型的要求,推进我市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实现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我市制定了《实施方案》。

  二、主要思路

  在制定本《实施方案》时,我们深入研究了我市海洋牧场发展优势及滨海旅游城市优势,认为两者具有很好的锲合度,能够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实施方案》中我们重点突出了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突出海洋牧场绿色属性。海洋牧场通过在一定海域范围内投放人工鱼礁,营造一个适合海洋生物生长与繁殖的环境,使海洋生物资源得以恢复。从去年开始,我们组织对已建成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开展效果评估,发现海洋生物种类及生物量均显著提升,说明我市海洋牧场建设对修复海洋环境、恢复渔业资源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实施方案》的第一条任务便是"促进海洋牧场绿色发展",通过对海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评估,探索建立多营养层级立体生态系统,打造环境友好型的海洋牧场示范区。

  二是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海洋牧场作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离不开海洋技术创新支撑。我市作为全国知名的海洋科技城,拥有众多国内一流海洋科研教学机构,涉海两院院士及海洋科技人员数量均位列全国首位,为海洋牧场转型升级和向装备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因此,我们提出了围绕海洋牧场平台功能拓展、"养殖+休闲"网箱优化、智能化养殖工船发展、生态型鱼礁设计、牧场产品采捕、环境监测自动化、物联网管控平台等领域,强化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构建多功能、智慧化海洋牧场。

  三是着力推动产业融合。近几年,我们结合海洋牧场建设,举办了"航铭海钓"杯潮连岛"路亚"海钓大赛等活动,通过同步发展休闲海钓,使海洋牧场产出效益提高约30%。因此我们提出依托我市"帆船之都"城市品牌特色,进一步加强海洋牧场与体育赛事融合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海洋牧场休闲海钓基地,力争打造1-2项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的休闲海钓赛事活动。同时,依托海洋牧场秀丽的海上风光,发展海上旅游线路,结合海洋牧场海上多功能平台、综合体验中心建设,打造海上观光、滨海旅游、食宿康养、垂钓潜水、科普研学于一体的海洋牧场旅游项目。通过与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海洋牧场知名度和影响力,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形成休闲旅游"打卡地"。

  下一步,我们将与科技、工信、财政、金融等部门协作配合,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研究保障落实措施,助力我市海洋牧场和休闲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海洋牧场的平台集成作用,推动海洋牧场与生态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垂钓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海洋牧场建设与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渔事体验、渔家乐等综合性休闲渔业,不断拓宽渔民增收渠道。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积极落实《青岛新渔业发展专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推进新型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与新型渔港经济示范区建设协调并进,充分发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提升渔港经济区整体发展水平,推动渔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同时,鼓励各区市在政策、项目、资金安排上对海洋牧场建设予以倾斜。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利用青岛市海洋科研优势,推动海洋牧场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重点建设多功能海上综合平台、养殖+休闲抗风浪网箱、养殖工船、生态型鱼礁、游艇等装备,提升牧场装备化水平。支持海洋牧场企业依托5G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广连接等技术特性,构建包括视频监控、水文监测等多功能智慧化海洋牧场物联网管控平台,实现海洋环境、生物资源适时在线监测。

  四是打造海洋牧场产品品牌。积极协调新闻媒体,打造青岛海洋牧场产品推介平台,努力提升其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提高海洋牧场产品品牌知名度,让更多更好生态、安全的海洋牧场产品走入更多的家庭。

  最后,真诚希望广大新闻媒体朋友多多宣传我市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相关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惠民工程,营造支持建设人工鱼礁、发展海洋牧场的良好社会氛围。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傅局长的发布。下面,把时间交给媒体朋友。请媒体朋友就发布的内容进行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傅局长您好,我是中国旅游报的记者,请问目前咱们青岛市海洋牧场的发展情况如何?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在推动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哪些主要的工作?谢谢。

  傅道军:这一年来青岛市海洋牧场的发展在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我们做了牧场的规划。再一个,目前建设了21处海洋牧场,其中有13处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总的用海面积是11360公顷,目前国家级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占了全国的1/9,前面是大连和烟台,我们排第三位。

  一是明确了建设方向。印发了《青岛市现代海洋渔业绿色发展攻坚方案》,计划2022年前建成5处以上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新型海洋牧场示范区。

  二是夯实了资金保障。从牧场的建设到配套政策,到利用牧场的空间资源等,给予相应的支持。

  总体来讲是这么几个方面。

  记者:傅局长您好,我是青岛日报记者。请问此次方案印发之后,我市下一步在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有什么具体举措?谢谢。

  傅道军:方案印发之后,一个是做好下一步的几项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方案,前期8月份清宪书记专门带队到海洋局考察,要求发展海洋旅游,说明市政府非常重视,后续会通过考察学习和论证,加强海上旅游的发展,与相关部门共同做好这个实施方案。把海洋旅游产业纳入全市大旅游的范围之内。第二个是给予资金支持,通过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包括网箱建设、平台建设等给予一定的支持。第三个,之前我们也跟自然资源局共同下发了《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了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的辅助设施用地规模控制在养殖确权海域面积的0.2%以内,为海洋牧场岸基配套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原来是没有的,这是今年新提的,对海洋牧场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利用青岛的科研和海工装备优势,下一步会发展养殖网箱、海洋牧场人工渔礁礁体的优化设计、养殖工船等等,提升海洋牧场的总体水平。四是实施南鱼北养的模式,因为我们冬季比较寒冷,养鱼的效果差一些,个别的品种养不了,再一个休渔时间比较长。这项工作我们去年已经开始实施,效果比较明显,青岛的水质十分优质,一二类水质占到了98%以上,利用这个优势,这个效果非常好。再一个就是夏季青岛的游客比较多,来了以后需要品尝一些海鲜,通过养殖,我们给游客和市民提供一些高品质的渔类海鲜,满足市场的需求。

  大体就是这些内容,谢谢。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提问就到这里。如有其他采访需求的,会后可以联系市海洋渔业发展局。刚才傅局长对实施方案的内容进行了一些通报,对推进海洋牧场和休闲旅游融合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媒体朋友们发挥各自的优势,把今天的方案报道好、解读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惠民工程,也推介好海洋牧场的产品,让更多更好的生态安全的海洋产品走进更多的家庭,共同推动我市海洋牧场和休闲旅游高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今天的发布会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以及青岛市政务网、青岛新闻网首页新闻发布会的频道获取。

  再次感谢傅局长的发布和回答记者提问,感谢媒体朋友们的参会报道。新闻发布会至此结束。


       主持人: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发布解读《青岛市推进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的重要指示,贯彻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鲁政字〔2019〕12号)精神,落实市委关于向滨海休闲度假旅游、海上观光旅游转型的要求,推进我市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实现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市海洋发展局制定《青岛市推进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实施方案》内容进行通报解读,让社会各界对推进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政策给予充分了解,希望借助媒体力量共同推动我市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傅道军同志。首先,请傅道军副局长通报关于推进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傅道军:尊敬的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10月29日,市政府印发了《青岛市推进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标志着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在我市进入新阶段。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实施方案》有关情况:

  一、出台背景和过程

  我市自2009年开始建设人工鱼礁并发展海洋牧场,目前全市共有海洋牧场21处,总面积11360公顷,共投放礁体超过300万空方。目前有13处海洋牧场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居全国第三,占全国总量的1/9。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的重要指示,贯彻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精神,落实市委关于向滨海休闲度假旅游、海上观光旅游转型的要求,推进我市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实现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我市制定了《实施方案》。

  二、主要思路

  在制定本《实施方案》时,我们深入研究了我市海洋牧场发展优势及滨海旅游城市优势,认为两者具有很好的锲合度,能够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实施方案》中我们重点突出了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突出海洋牧场绿色属性。海洋牧场通过在一定海域范围内投放人工鱼礁,营造一个适合海洋生物生长与繁殖的环境,使海洋生物资源得以恢复。从去年开始,我们组织对已建成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开展效果评估,发现海洋生物种类及生物量均显著提升,说明我市海洋牧场建设对修复海洋环境、恢复渔业资源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实施方案》的第一条任务便是"促进海洋牧场绿色发展",通过对海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评估,探索建立多营养层级立体生态系统,打造环境友好型的海洋牧场示范区。

  二是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海洋牧场作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离不开海洋技术创新支撑。我市作为全国知名的海洋科技城,拥有众多国内一流海洋科研教学机构,涉海两院院士及海洋科技人员数量均位列全国首位,为海洋牧场转型升级和向装备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因此,我们提出了围绕海洋牧场平台功能拓展、"养殖+休闲"网箱优化、智能化养殖工船发展、生态型鱼礁设计、牧场产品采捕、环境监测自动化、物联网管控平台等领域,强化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能力,构建多功能、智慧化海洋牧场。

  三是着力推动产业融合。近几年,我们结合海洋牧场建设,举办了"航铭海钓"杯潮连岛"路亚"海钓大赛等活动,通过同步发展休闲海钓,使海洋牧场产出效益提高约30%。因此我们提出依托我市"帆船之都"城市品牌特色,进一步加强海洋牧场与体育赛事融合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海洋牧场休闲海钓基地,力争打造1-2项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的休闲海钓赛事活动。同时,依托海洋牧场秀丽的海上风光,发展海上旅游线路,结合海洋牧场海上多功能平台、综合体验中心建设,打造海上观光、滨海旅游、食宿康养、垂钓潜水、科普研学于一体的海洋牧场旅游项目。通过与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海洋牧场知名度和影响力,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形成休闲旅游"打卡地"。

  下一步,我们将与科技、工信、财政、金融等部门协作配合,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研究保障落实措施,助力我市海洋牧场和休闲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海洋牧场的平台集成作用,推动海洋牧场与生态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垂钓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海洋牧场建设与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渔事体验、渔家乐等综合性休闲渔业,不断拓宽渔民增收渠道。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积极落实《青岛新渔业发展专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推进新型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与新型渔港经济示范区建设协调并进,充分发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提升渔港经济区整体发展水平,推动渔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同时,鼓励各区市在政策、项目、资金安排上对海洋牧场建设予以倾斜。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利用青岛市海洋科研优势,推动海洋牧场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重点建设多功能海上综合平台、养殖+休闲抗风浪网箱、养殖工船、生态型鱼礁、游艇等装备,提升牧场装备化水平。支持海洋牧场企业依托5G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广连接等技术特性,构建包括视频监控、水文监测等多功能智慧化海洋牧场物联网管控平台,实现海洋环境、生物资源适时在线监测。

  四是打造海洋牧场产品品牌。积极协调新闻媒体,打造青岛海洋牧场产品推介平台,努力提升其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提高海洋牧场产品品牌知名度,让更多更好生态、安全的海洋牧场产品走入更多的家庭。

  最后,真诚希望广大新闻媒体朋友多多宣传我市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相关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惠民工程,营造支持建设人工鱼礁、发展海洋牧场的良好社会氛围。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傅局长的发布。下面,把时间交给媒体朋友。请媒体朋友就发布的内容进行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傅局长您好,我是中国旅游报的记者,请问目前咱们青岛市海洋牧场的发展情况如何?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在推动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哪些主要的工作?谢谢。

  傅道军:这一年来青岛市海洋牧场的发展在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我们做了牧场的规划。再一个,目前建设了21处海洋牧场,其中有13处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总的用海面积是11360公顷,目前国家级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占了全国的1/9,前面是大连和烟台,我们排第三位。

  一是明确了建设方向。印发了《青岛市现代海洋渔业绿色发展攻坚方案》,计划2022年前建成5处以上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新型海洋牧场示范区。

  二是夯实了资金保障。从牧场的建设到配套政策,到利用牧场的空间资源等,给予相应的支持。

  总体来讲是这么几个方面。

  记者:傅局长您好,我是青岛日报记者。请问此次方案印发之后,我市下一步在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有什么具体举措?谢谢。

  傅道军:方案印发之后,一个是做好下一步的几项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方案,前期8月份清宪书记专门带队到海洋局考察,要求发展海洋旅游,说明市政府非常重视,后续会通过考察学习和论证,加强海上旅游的发展,与相关部门共同做好这个实施方案。把海洋旅游产业纳入全市大旅游的范围之内。第二个是给予资金支持,通过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包括网箱建设、平台建设等给予一定的支持。第三个,之前我们也跟自然资源局共同下发了《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了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的辅助设施用地规模控制在养殖确权海域面积的0.2%以内,为海洋牧场岸基配套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原来是没有的,这是今年新提的,对海洋牧场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利用青岛的科研和海工装备优势,下一步会发展养殖网箱、海洋牧场人工渔礁礁体的优化设计、养殖工船等等,提升海洋牧场的总体水平。四是实施南鱼北养的模式,因为我们冬季比较寒冷,养鱼的效果差一些,个别的品种养不了,再一个休渔时间比较长。这项工作我们去年已经开始实施,效果比较明显,青岛的水质十分优质,一二类水质占到了98%以上,利用这个优势,这个效果非常好。再一个就是夏季青岛的游客比较多,来了以后需要品尝一些海鲜,通过养殖,我们给游客和市民提供一些高品质的渔类海鲜,满足市场的需求。

  大体就是这些内容,谢谢。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提问就到这里。如有其他采访需求的,会后可以联系市海洋渔业发展局。刚才傅局长对实施方案的内容进行了一些通报,对推进海洋牧场和休闲旅游融合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媒体朋友们发挥各自的优势,把今天的方案报道好、解读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惠民工程,也推介好海洋牧场的产品,让更多更好的生态安全的海洋产品走进更多的家庭,共同推动我市海洋牧场和休闲旅游高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今天的发布会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以及青岛市政务网、青岛新闻网首页新闻发布会的频道获取。

  再次感谢傅局长的发布和回答记者提问,感谢媒体朋友们的参会报道。新闻发布会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