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意见》新闻发布会

浏览:142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数字中国战略,落实数字青岛规划部署,进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全面赋能城市发展,推动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意见》。

  为向社会各界介绍该意见,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

  市大数据局副局长王东翔同志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首先,请王局长介绍有关情况,有请。

  王东翔: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为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市政府2020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中关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市大数据局牵头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起草后,征求了市政府相关部门、有关单位及各区(市)的意见,经过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法定程序,通过了市政府常务会、市委深改委会议审议,现已正式印发。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意见》有关情况。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更高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高效率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更高质量赋能经济加快发展,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防控力。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集约建设。坚持全市“一盘棋”,强化系统布局,集约建设通用基础设施和平台,促进系统集成、平台共用、数据融合、业务协同。

  二是以人为本,惠企便民。以解决城市治理难点、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推动产业发展为重点,鼓励各类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应用场景开放,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互动发展格局。

  四是创新发展,数据赋能。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推动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集聚。

  三、建设目标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全面赋能城市发展,以群众体验为导向推动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力争到2022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达到城市“慧”思考、产业“慧”融合、社会“慧”协同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云脑“一体贯通”,公共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通管”,基层社区“全线联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全面融合”,城市物联感知体系“全域感知”。

  四、主攻方向

  《意见》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六大主攻方向。

  一是推动城市云脑建设,夯实城市智能基础。统筹城市云脑顶层设计和总体架构,集约化建设青岛市城市云脑。制定统一、开放、可操作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实现系统互通、数据和应用共享。完善人口、法人、公共信用等基础数据库,加快建设重点领域主题数据库,加强社会、产业、互联网等领域数据汇聚,依法依规推进公共数据开放。

  二是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充分利用二维码、人脸识别技术,在政务服务、交通出行、医药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一码通城”试点,推进一码通用、无感通行、便捷支付。加快智慧医疗、智慧医院、智慧养老、智慧人社、智慧教育和智慧文化旅游体育建设。

  三是推动数字社会建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推动智慧应急、智慧公安、智慧交通等建设,提升应急管理、司法、市场监管、生态保护、宏观调控、海洋等领域智能化水平,更好地满足以网络化运行、海量化参与、社会化协同为特征的社会治理需求,提高数据汇聚、事中监管、趋势研判、协同联动等能力。推动信用信息的深度融合与协同使用,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增强社会诚信和自治能力。

  四是推动数字社区建设,增强城市管理基础。老旧居民小区改造和新建居民小区应当参照智慧社区标准执行,提升智慧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智慧街区、智慧园区建设,加快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鼓励发展光影街区、数码地标、车路协同、车充响应等应用场景示范,增强街区、园区的现代、时尚体验以及协同管理能力。

  五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出台公共数据开放政策,鼓励引导公共服务机构数据开放。培育壮大数据应用生态,搭建创新应用“试验场”和“孵化器”。依托5G高新视频园、青岛国际创新园、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等数字经济园区,推动数字经济园区和平台建设,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向平台集中。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面向家电、海洋、金融等重点领域提供解决方案服务。培育一批面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领域的骨干型、创新型企业。

  六是推动数字设施建设,构建物联感知体系。深化政务“一张网、一片云”建设,推进城市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云平台、云数据、云安全一体化环境。加强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完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安全防护体系。全面建成全光网城市,5G网络覆盖区(市)级以上城区重点场所、重点应用区域,接入网、工业互联网全面完成IPv6改造。加速多功能杆、柱、桩等新型智能感知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触觉感知”网络。加快全市视频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整合部门视频资源,推动物联感知体系整合及跨区域、跨部门共享,打造城市“视觉感知”网络。

  五、保障措施

  一是优化组织机制。在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市、区(市)、部门联动协调衔接机制,强化规划引导,完善标准体系,按照统分结合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全面推进。

  二是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健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对责任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督导,推动各区(市)、各部门谋划并加强本地区、本领域规划。

  三是强化政策、资金、人才等保障。建立健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资金保障体系,对有一定社会效益、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的公共服务类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智慧社区项目等给予政策支持。面向全球招募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合作伙伴,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产业相结合,积极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市场化运营模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

  下一步,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将积极会同各区(市)、各部门、各相关单位,制定年度行动方案,按照“1+5+N”整体框架(即1个城市云脑统筹,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等5个支撑,智慧医疗、智慧人社、智慧教育、智慧文化旅游体育、智慧应急、智慧公安、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街区等N个场景),统筹推进全市智慧城市建设,以智慧城市为平台,吸引各类企业参与建设,提升产业生态集聚水平。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设标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关乎我市未来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在此,我代表市大数据局诚挚邀请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为把青岛建设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推动青岛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局长的发布,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在座的媒体朋友们,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王局长您好,我是山东商报的记者。我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请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哪些阶段性的成果?针对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我们在继续推进工作中有没有相关举措呢?谢谢。

  王东翔:谢谢这位记者。

  我们从去年开始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这项工作是从山东省大数据局开始主抓的。山东省大数据局有个数字山东建设专项小组,去年12月份公布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名单,在名单里,我们青岛市作为市一级的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单位,同时我们城阳区也被评为四星级智慧城市建设县级试点名单,这是2019年的情况。2020年,我们的西海岸新区、崂山区又入选了“2020年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县级预试点名单”,这样加上青岛市,加上三个区,我们一共是四个单位,这个数量在全山东省是第一位的,可以说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有了一个初步的成果,目前这些区市也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试点工作。

  关于下一步的举措,当然,智慧城市建设面临很多困难,困难是多方面的,包括技术、资金、政策参与等等。下一步,我们主要想从三个方面来加强推进:

  第一个,还是要依靠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力量整合推进。今年1月,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职责调整到大数据局,这个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主要发挥了一个牵头抓总督导推进的作用,下一步我们主要想依靠这个小组协同各个单位,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第二个,我们制定了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任务书,这个任务书就是把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都细化,分解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区市,压实责任,争取打造“青岛慧民生”“青岛慧兴业”“青岛慧优政”三个品牌,“优政”是政府服务层面,“民生”主要是民生服务和体验,“兴业”主要是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各种业态和大数据的融合,提升产业结构。如青岛目前正在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这也算是一个大数据的应用,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方面、一个亮点。

  第三个,主要还是依靠社会力量参与建设,重点用市场化的手段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一说智慧城市建设,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政府掏钱,其实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政府投资是一方面,主流还是依靠社会投资,我们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来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如我们现在用的一些软件,滴滴打车、导航,这都是社会投入的APP软件,这些软件都是运用大数据技术来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

  下一步,我们还是要积极推进,青岛市也成立了服务海尔发展的工作专班,我们还要继续推进海尔海纳云等企业和智慧城市建设。我们下一步也要支持海尔卡奥斯、智能充电云、轨道交通云、海洋大数据中心、多式联运中心等,这是青岛现有的一些云平台,来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资源要素向平台汇聚,力争实现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多方投入模式,形成一个长期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刚才我说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提升,所以说智慧城市建设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这方面我也希望媒体的各位朋友多多关注智慧城市建设,多提出良好的建议,多多正面宣传我们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些成绩,让老百姓更多地了解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

  谢谢。

  主持人:感谢王局长,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王局长您好,我是来自凤凰网青岛的记者。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老百姓最关心关注的一部分,可以说关系到每家每户的日常生活模式,那么您能给我们讲一下什么样的社区才算是智慧社区吗?有没有一个量化的评价体系?另外,结合我们的发展现状,接下来我市智慧社区建设的重点方向是什么呢?

  王东翔:谢谢这位记者。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们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内容。目前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意见已经发布,我们正在抓紧制定出台一个配套的实施意见,就是智慧社区、智慧街区建设的指导意见,这是我们正在推出的文件,预计9月份或者10月初这个文件就要出台,专门对智慧城市建设作了规划。智慧社区能够提升社区的治理能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打通智慧城市“最后一公里”,而且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今年疫情的重大事件当中,在防控、应急处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相信今年的疫情也让大家知道了智慧社区和智慧治理手段是非常重要的,难以想象,如果我们没有各种智慧手段,疫情防控可能要增加更大的难度。

  关于智慧社区的标准,今年4月份山东省大数据局也公布了标准,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基础设施、社区服务、社区安全、服务创新建设。一共4个方面,24个指标。当然,智慧社区也不是全省、全市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我们还是要鼓励各个社区在达到基本的条件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特色多搞创新,做好自己社区的特色亮点。这24个指标通过打分,如果权重能够达到80%以上,就可以视为智慧社区。前一阶段我到几个区市走了一遍,也发现青岛的各个区市有好多社区已经初步达到了智慧社区的标准,而且各有特色,像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胶州市的一些特色小区做得非常好,可以说安全防护、居民服务,乃至于疫情防控等方面,做得非常好。

  关于下一步的重点方向,我们一是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手段,加快智慧社区建设,提升社区的安全防护能力和治理能力,重点提高社区的服务水平,推动传统社区建设向智慧社区建设转变。二是加快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智慧社区、智慧街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构建智慧社区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治理体系和建设模式的创新,促进这几个方面。三是要加强顶格推动,我们有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导小组,还要发挥这个小组的作用,同时我们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纳入十五个攻势之一的“高效青岛建设攻势”,我们下一步有了这个抓手,智慧社区建设相信会有一个大的突破。

  大家一说智慧社区,首先想到的是安全防护的问题,如我们小区里面一进门安装的各种监控和视频、人脸识别等,有些小区去了以后不需要带卡,到了门口人脸识别自动就给你开门,而且自动提醒你有没有快递、放在哪个地方,都能告诉你。同时,还有公共服务,举个例子,有的小区对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说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的人进行大数据分析,如果老人在小区里面人脸识别两三天没有见到你了,它可能就要发出警报,提示物业人员上门查看一下,或者打电话问一问,为什么两三天没见到你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这是一个服务场景,相信智慧社区建设会让小区居民有越来越新的体验感。

  回答完毕,谢谢。

  主持人:感谢王局长,接下来媒体朋友们可以继续提问。

  记者:王局长您好,我是中国工业报的记者。刚才听了您的介绍,确实感受到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以及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可不可以再介绍一下智慧城市在促进民生和企业发展方面的一些具体案例和成果?谢谢。

  王东翔:谢谢这位记者,这几年,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一系列成果,在教育、医疗、社保、交通等方面不断推进,在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建设监管等方面也不断深入,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大幅提升。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数字政府的建设,前几年我们到政府办事、审批,需要到各个部门跑好几趟,最简单的是我们要办一个户口或者转一个户口,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我们通过数字政府的建设,也就是网上政府的建设,有很多政府事项在网络上、在APP上就可以办理。如青岛大数据局推出了“青岛政务通”APP,现在改名为“青e办”,谐音是“轻易办”,政府办事很轻松,很快捷。我们把政府的审批事项想办法能多而多,一步步都往“青e办”上搬,以后很多人再办事不需要到政府去办了,在网上动动手指一步一步来就行了,目的就是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还有智慧产业的发展,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来带动智慧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这几年产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在各领域应用不断深入。数字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在具体成果方面,刚才我介绍了数字政府、网上政府的一个案例。我们有很多部门这几年在智慧办公、智慧办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举几个例子。

  比如人社局,这几年“智慧人社”进步比较大,效果比较明显,目前“智慧人社”系统实现了300多项业务通过网上可以直接办理,200多项业务自助办理。最简单一个例子,前几年一些退休人员,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每年需要到各个网点去认证一下自己的情况,通过认证来作为发放退休金的依据。但是现在90%多的退休人员不需要再跑网点去认证了,通过APP可以实现“静默”认证,不知不觉当中就可以通过你的信息来判断你这个人是什么状态,健康、生病还是去世了,目前实现了92.6%的人不需要再跑到网点去认证。

  这几年,特别是疫情以后,“智慧教育”也发展得比较快,构建了教育管理、教学资源、智慧校园于一体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汇聚了300多万条优质特色教育教学资源,数字校园覆盖率不断提升。这是教育的情况。

  我们还有“智慧交通”,这几年青岛市大力推行“智慧交通”,实现了市区整体路网平均速度提高了约9.7%,通行时间缩短约25%,高峰持续时间减少11.08%。如果没有“智慧交通”的建设,我相信青岛这几年车辆的不断增多,交通状况应该比我们现在要差得多。

  在产业发展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定成绩,青岛的特来电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充电运营监控大数据平台,注册用户已经接近260万,这是青岛最大的一个充电运营大平台。海信公司推出“聚好看”,构建5G超高清视频智能大数据平台,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全场景图搜和AI语音,一台电视打通衣、食、住、行、娱等13大生活场景。青岛的真情巴士集团也是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出行,应用了疲劳驾驶监测仪,对公共汽车全程数字化监测,使得运行当年公交事故损失情况同比下降55%,当年就下降很大,调度管理效率提升了20%,车辆利用率提升了10%。

  整体来说,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不管是在政府审批方面、老百姓生活方面,还是在产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个成效只是初步的,智慧城市建设任重而道远,前景非常广阔,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让智慧城市越建越好、百姓的生活越来越便捷、数字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广阔。

  回答完毕,谢谢。

  主持人:感谢王局长的解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求可以联系大数据局的产业规划处,电话是85912426。

  我们常说“科技改变生活,智慧提升品质”,其实智慧城市的建设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智慧城市建设也已经成为驱动全球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防范化解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手段,建设水平也成为了体现城市创新活力的名片。请媒体朋友们把今天发布的意见解读好,为我们新型智慧城市成为的建设,也为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里面的人感觉更加美好、更加便捷、更加幸福,我们一起加油。

  今天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首页“新闻发布会”频道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王局长,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数字中国战略,落实数字青岛规划部署,进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全面赋能城市发展,推动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意见》。

  为向社会各界介绍该意见,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

  市大数据局副局长王东翔同志到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首先,请王局长介绍有关情况,有请。

  王东翔: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为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市政府2020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中关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市大数据局牵头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起草后,征求了市政府相关部门、有关单位及各区(市)的意见,经过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法定程序,通过了市政府常务会、市委深改委会议审议,现已正式印发。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意见》有关情况。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更高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高效率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更高质量赋能经济加快发展,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防控力。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集约建设。坚持全市“一盘棋”,强化系统布局,集约建设通用基础设施和平台,促进系统集成、平台共用、数据融合、业务协同。

  二是以人为本,惠企便民。以解决城市治理难点、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推动产业发展为重点,鼓励各类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应用场景开放,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互动发展格局。

  四是创新发展,数据赋能。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推动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集聚。

  三、建设目标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全面赋能城市发展,以群众体验为导向推动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力争到2022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达到城市“慧”思考、产业“慧”融合、社会“慧”协同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云脑“一体贯通”,公共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通管”,基层社区“全线联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全面融合”,城市物联感知体系“全域感知”。

  四、主攻方向

  《意见》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六大主攻方向。

  一是推动城市云脑建设,夯实城市智能基础。统筹城市云脑顶层设计和总体架构,集约化建设青岛市城市云脑。制定统一、开放、可操作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实现系统互通、数据和应用共享。完善人口、法人、公共信用等基础数据库,加快建设重点领域主题数据库,加强社会、产业、互联网等领域数据汇聚,依法依规推进公共数据开放。

  二是推动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充分利用二维码、人脸识别技术,在政务服务、交通出行、医药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一码通城”试点,推进一码通用、无感通行、便捷支付。加快智慧医疗、智慧医院、智慧养老、智慧人社、智慧教育和智慧文化旅游体育建设。

  三是推动数字社会建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推动智慧应急、智慧公安、智慧交通等建设,提升应急管理、司法、市场监管、生态保护、宏观调控、海洋等领域智能化水平,更好地满足以网络化运行、海量化参与、社会化协同为特征的社会治理需求,提高数据汇聚、事中监管、趋势研判、协同联动等能力。推动信用信息的深度融合与协同使用,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增强社会诚信和自治能力。

  四是推动数字社区建设,增强城市管理基础。老旧居民小区改造和新建居民小区应当参照智慧社区标准执行,提升智慧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智慧街区、智慧园区建设,加快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鼓励发展光影街区、数码地标、车路协同、车充响应等应用场景示范,增强街区、园区的现代、时尚体验以及协同管理能力。

  五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出台公共数据开放政策,鼓励引导公共服务机构数据开放。培育壮大数据应用生态,搭建创新应用“试验场”和“孵化器”。依托5G高新视频园、青岛国际创新园、青岛国际特别创新区等数字经济园区,推动数字经济园区和平台建设,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向平台集中。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面向家电、海洋、金融等重点领域提供解决方案服务。培育一批面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领域的骨干型、创新型企业。

  六是推动数字设施建设,构建物联感知体系。深化政务“一张网、一片云”建设,推进城市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云平台、云数据、云安全一体化环境。加强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完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安全防护体系。全面建成全光网城市,5G网络覆盖区(市)级以上城区重点场所、重点应用区域,接入网、工业互联网全面完成IPv6改造。加速多功能杆、柱、桩等新型智能感知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触觉感知”网络。加快全市视频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整合部门视频资源,推动物联感知体系整合及跨区域、跨部门共享,打造城市“视觉感知”网络。

  五、保障措施

  一是优化组织机制。在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市、区(市)、部门联动协调衔接机制,强化规划引导,完善标准体系,按照统分结合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全面推进。

  二是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健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估机制,对责任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督导,推动各区(市)、各部门谋划并加强本地区、本领域规划。

  三是强化政策、资金、人才等保障。建立健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资金保障体系,对有一定社会效益、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的公共服务类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智慧社区项目等给予政策支持。面向全球招募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合作伙伴,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产业相结合,积极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市场化运营模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

  下一步,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将积极会同各区(市)、各部门、各相关单位,制定年度行动方案,按照“1+5+N”整体框架(即1个城市云脑统筹,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等5个支撑,智慧医疗、智慧人社、智慧教育、智慧文化旅游体育、智慧应急、智慧公安、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街区等N个场景),统筹推进全市智慧城市建设,以智慧城市为平台,吸引各类企业参与建设,提升产业生态集聚水平。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设标准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关乎我市未来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在此,我代表市大数据局诚挚邀请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为把青岛建设成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推动青岛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局长的发布,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在座的媒体朋友们,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王局长您好,我是山东商报的记者。我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请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哪些阶段性的成果?针对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我们在继续推进工作中有没有相关举措呢?谢谢。

  王东翔:谢谢这位记者。

  我们从去年开始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这项工作是从山东省大数据局开始主抓的。山东省大数据局有个数字山东建设专项小组,去年12月份公布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名单,在名单里,我们青岛市作为市一级的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单位,同时我们城阳区也被评为四星级智慧城市建设县级试点名单,这是2019年的情况。2020年,我们的西海岸新区、崂山区又入选了“2020年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县级预试点名单”,这样加上青岛市,加上三个区,我们一共是四个单位,这个数量在全山东省是第一位的,可以说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有了一个初步的成果,目前这些区市也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试点工作。

  关于下一步的举措,当然,智慧城市建设面临很多困难,困难是多方面的,包括技术、资金、政策参与等等。下一步,我们主要想从三个方面来加强推进:

  第一个,还是要依靠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力量整合推进。今年1月,全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职责调整到大数据局,这个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主要发挥了一个牵头抓总督导推进的作用,下一步我们主要想依靠这个小组协同各个单位,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第二个,我们制定了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任务书,这个任务书就是把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都细化,分解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区市,压实责任,争取打造“青岛慧民生”“青岛慧兴业”“青岛慧优政”三个品牌,“优政”是政府服务层面,“民生”主要是民生服务和体验,“兴业”主要是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各种业态和大数据的融合,提升产业结构。如青岛目前正在打造工业互联网之都,这也算是一个大数据的应用,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方面、一个亮点。

  第三个,主要还是依靠社会力量参与建设,重点用市场化的手段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一说智慧城市建设,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政府掏钱,其实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政府投资是一方面,主流还是依靠社会投资,我们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来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如我们现在用的一些软件,滴滴打车、导航,这都是社会投入的APP软件,这些软件都是运用大数据技术来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

  下一步,我们还是要积极推进,青岛市也成立了服务海尔发展的工作专班,我们还要继续推进海尔海纳云等企业和智慧城市建设。我们下一步也要支持海尔卡奥斯、智能充电云、轨道交通云、海洋大数据中心、多式联运中心等,这是青岛现有的一些云平台,来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资源要素向平台汇聚,力争实现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多方投入模式,形成一个长期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刚才我说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提升,所以说智慧城市建设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这方面我也希望媒体的各位朋友多多关注智慧城市建设,多提出良好的建议,多多正面宣传我们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些成绩,让老百姓更多地了解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

  谢谢。

  主持人:感谢王局长,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王局长您好,我是来自凤凰网青岛的记者。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老百姓最关心关注的一部分,可以说关系到每家每户的日常生活模式,那么您能给我们讲一下什么样的社区才算是智慧社区吗?有没有一个量化的评价体系?另外,结合我们的发展现状,接下来我市智慧社区建设的重点方向是什么呢?

  王东翔:谢谢这位记者。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们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内容。目前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意见已经发布,我们正在抓紧制定出台一个配套的实施意见,就是智慧社区、智慧街区建设的指导意见,这是我们正在推出的文件,预计9月份或者10月初这个文件就要出台,专门对智慧城市建设作了规划。智慧社区能够提升社区的治理能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打通智慧城市“最后一公里”,而且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今年疫情的重大事件当中,在防控、应急处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相信今年的疫情也让大家知道了智慧社区和智慧治理手段是非常重要的,难以想象,如果我们没有各种智慧手段,疫情防控可能要增加更大的难度。

  关于智慧社区的标准,今年4月份山东省大数据局也公布了标准,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基础设施、社区服务、社区安全、服务创新建设。一共4个方面,24个指标。当然,智慧社区也不是全省、全市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我们还是要鼓励各个社区在达到基本的条件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特色多搞创新,做好自己社区的特色亮点。这24个指标通过打分,如果权重能够达到80%以上,就可以视为智慧社区。前一阶段我到几个区市走了一遍,也发现青岛的各个区市有好多社区已经初步达到了智慧社区的标准,而且各有特色,像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胶州市的一些特色小区做得非常好,可以说安全防护、居民服务,乃至于疫情防控等方面,做得非常好。

  关于下一步的重点方向,我们一是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手段,加快智慧社区建设,提升社区的安全防护能力和治理能力,重点提高社区的服务水平,推动传统社区建设向智慧社区建设转变。二是加快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智慧社区、智慧街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构建智慧社区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治理体系和建设模式的创新,促进这几个方面。三是要加强顶格推动,我们有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导小组,还要发挥这个小组的作用,同时我们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纳入十五个攻势之一的“高效青岛建设攻势”,我们下一步有了这个抓手,智慧社区建设相信会有一个大的突破。

  大家一说智慧社区,首先想到的是安全防护的问题,如我们小区里面一进门安装的各种监控和视频、人脸识别等,有些小区去了以后不需要带卡,到了门口人脸识别自动就给你开门,而且自动提醒你有没有快递、放在哪个地方,都能告诉你。同时,还有公共服务,举个例子,有的小区对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说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的人进行大数据分析,如果老人在小区里面人脸识别两三天没有见到你了,它可能就要发出警报,提示物业人员上门查看一下,或者打电话问一问,为什么两三天没见到你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这是一个服务场景,相信智慧社区建设会让小区居民有越来越新的体验感。

  回答完毕,谢谢。

  主持人:感谢王局长,接下来媒体朋友们可以继续提问。

  记者:王局长您好,我是中国工业报的记者。刚才听了您的介绍,确实感受到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以及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可不可以再介绍一下智慧城市在促进民生和企业发展方面的一些具体案例和成果?谢谢。

  王东翔:谢谢这位记者,这几年,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一系列成果,在教育、医疗、社保、交通等方面不断推进,在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建设监管等方面也不断深入,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大幅提升。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数字政府的建设,前几年我们到政府办事、审批,需要到各个部门跑好几趟,最简单的是我们要办一个户口或者转一个户口,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我们通过数字政府的建设,也就是网上政府的建设,有很多政府事项在网络上、在APP上就可以办理。如青岛大数据局推出了“青岛政务通”APP,现在改名为“青e办”,谐音是“轻易办”,政府办事很轻松,很快捷。我们把政府的审批事项想办法能多而多,一步步都往“青e办”上搬,以后很多人再办事不需要到政府去办了,在网上动动手指一步一步来就行了,目的就是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还有智慧产业的发展,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来带动智慧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这几年产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在各领域应用不断深入。数字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在具体成果方面,刚才我介绍了数字政府、网上政府的一个案例。我们有很多部门这几年在智慧办公、智慧办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举几个例子。

  比如人社局,这几年“智慧人社”进步比较大,效果比较明显,目前“智慧人社”系统实现了300多项业务通过网上可以直接办理,200多项业务自助办理。最简单一个例子,前几年一些退休人员,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每年需要到各个网点去认证一下自己的情况,通过认证来作为发放退休金的依据。但是现在90%多的退休人员不需要再跑网点去认证了,通过APP可以实现“静默”认证,不知不觉当中就可以通过你的信息来判断你这个人是什么状态,健康、生病还是去世了,目前实现了92.6%的人不需要再跑到网点去认证。

  这几年,特别是疫情以后,“智慧教育”也发展得比较快,构建了教育管理、教学资源、智慧校园于一体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汇聚了300多万条优质特色教育教学资源,数字校园覆盖率不断提升。这是教育的情况。

  我们还有“智慧交通”,这几年青岛市大力推行“智慧交通”,实现了市区整体路网平均速度提高了约9.7%,通行时间缩短约25%,高峰持续时间减少11.08%。如果没有“智慧交通”的建设,我相信青岛这几年车辆的不断增多,交通状况应该比我们现在要差得多。

  在产业发展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定成绩,青岛的特来电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充电运营监控大数据平台,注册用户已经接近260万,这是青岛最大的一个充电运营大平台。海信公司推出“聚好看”,构建5G超高清视频智能大数据平台,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全场景图搜和AI语音,一台电视打通衣、食、住、行、娱等13大生活场景。青岛的真情巴士集团也是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出行,应用了疲劳驾驶监测仪,对公共汽车全程数字化监测,使得运行当年公交事故损失情况同比下降55%,当年就下降很大,调度管理效率提升了20%,车辆利用率提升了10%。

  整体来说,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不管是在政府审批方面、老百姓生活方面,还是在产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个成效只是初步的,智慧城市建设任重而道远,前景非常广阔,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让智慧城市越建越好、百姓的生活越来越便捷、数字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广阔。

  回答完毕,谢谢。

  主持人:感谢王局长的解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求可以联系大数据局的产业规划处,电话是85912426。

  我们常说“科技改变生活,智慧提升品质”,其实智慧城市的建设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智慧城市建设也已经成为驱动全球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防范化解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手段,建设水平也成为了体现城市创新活力的名片。请媒体朋友们把今天发布的意见解读好,为我们新型智慧城市成为的建设,也为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里面的人感觉更加美好、更加便捷、更加幸福,我们一起加油。

  今天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首页“新闻发布会”频道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王局长,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