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六稳”“六保”工作》新闻发布会

浏览:119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我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区市长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九场,由胶州市政府专场发布。

胶州市位于胶州湾北部,与青岛市区隔海相望、一桥相连,是上合示范区的所在地,正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现代化上合新区。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抓好“六稳”“六保”工作,相信大家都非常关心。

为向社会各界介绍相关情况,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胶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毕维准同志,胶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周茂璠同志,胶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刘强同志,胶州市商务局局长王寿鹏同志,胶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刘忠伟同志。请以上五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毕维准市长介绍胶州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相关情况,有请。

毕维准:感谢主持人。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感谢各位对胶州的关心,胶州在胶州湾顶部,目前面积1324平方公里,我们的户籍人口90万,但是生活在胶州的市民一共目前是116万,有26万流动人口常年生活在胶州,之所以介绍这个情况,因为这么多流动人口,说明胶州这里发展活力还是非常足的。

下面由我向大家简要通报胶州市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果。

疫情发生以来,胶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讲话精神,坚决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按照山东省委“重点工作攻坚年”和青岛市委“学深圳、赶深圳”要求,牢记使命嘱托,强化政治担当,把“上合示范区+五城建设+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作为落实青岛市委“15个攻势”“13个产业专班建设”的总路径,同心同向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现代化上合新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全市疫情常态化防控成果不断巩固,经济运行呈现回暖态势,突出特点为“平稳、有进、向好”。

“平稳”主要表现在稳就业等基本民生方面。上半年,新增就业28946人。其中,新增本市城镇户籍劳动者就业5518人;农村户籍劳动者就业13466人;外地来胶劳动者就业9962人。累计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338人,政策性扶持创业1807人。着力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应急储备,疫情防控期间安排生活必需品可保障城区7日供应量;原粮储备小麦可保障城区人口6个月的消费供应,成品粮储备面粉可保障城区人口10天的消费供应,储备花生油可保障城区人口30天的·消费供应,切实扎牢了民生底线,夯实了稳定基础。

“有进”主要表现在稳金融、稳外资、稳外贸、稳投资等方面。根据人民银行胶州支行反馈,1-6月份,胶州全市存款余额1128.14亿元、贷款余额977.08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3.66%、15.57%,存贷比86.61%,新增存贷比达到97.12%。作为一个县级市的框架,存款突破1千亿我们也是感到很高兴的,特别是贷款余额增长比较快。根据上级认定,1-6月份预计全市完成FDI到账外资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大约完成全年任务的53%左右,根据海关反馈,1-6月份,预计实现货物进出口253亿元,增长0.6%。其中,出口208.9亿元,增长17.2%。根据上级认定,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为经济发展持续保持中高速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自己确定的目标,经济发展迈向中高速,城市建设迈向超高层,这是我们提的目标,目前我们感觉在一季度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上半年有所好转,虽然一些数字没有发布,但是我们自己的自测和预算,估计我们GDP核算的十项指标应该是完全可以转正。

“向好”主要表现在稳预期等经济发展活力挖潜方面。根据财税系统反馈,今年以来累计减税降费6.7亿元,去年整个胶州市减税降费降了不到10亿,预计全年可减税降费过20亿元。在宏观利好政策的激励下,市场主体保持扩张活力。1-6月份,胶州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8036户,累计达到188811户。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596.88万平方米,占青岛市的12.7%;核发施工许可证建筑面积501.33万平方米,占青岛市的16%。特别是6月份,胶州市核发“三证”许可面积181.38万平方米,占青岛市的15.33%;胶州市核发施工许可证建筑面积218.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5.73%,占青岛市的24.79%。通过这些数字,土地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工程许可证、施工许可证通过四证的数字,我们在青岛市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我们根据2019年测算,GDP和财政收入都没有超过青岛市的10%,但是今年6月份三证和四证的核发面积都已经超过10%,这说明经济发展的活力是存在的。同时,我们开展了“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积极推进“地需地产、地产地用”,26位市级班子成员积极为胶州产品代言,帮助105家企业达成订单2.8亿元;开展“约惠五月,全民嗨购”促消费主题活动,累计发放700万购物赠品,拉动全市九大商超销售额1.4亿元。市委市政府研究,为了把活动持续推进,在7.31-9.1日,我们继续推行“全民嗨购”活动刺激消费,整个5月份拉动9大商超销售额1.4亿元,市民在指定的地点购物发票超过40元可以免费获得两瓶啤酒,后来我们把这个活动向餐饮业扩大,所以我们1-6月份批零住餐无论是规上还是规下都有大规模的发展,四项分别增长10%、18%、28%、18%。应该说今年受疫情影响,餐饮消费一般地方很难转正,但是胶州已经顺利实现了转正。

上述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我们扎实做好了三方面工作:

(一)抓就业,多措并举守好百姓安居乐业保障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就业都摆在首位。面对疫情冲击,胶州市不断强化政策供给,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努力确保就业稳定。具体举措可概括为两个词:优服务、促匹配。围绕“优服务”,一方面,我们加大政策落实力度,通过网络申报和不见面审批,全面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失业金稳岗返还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助力用人单位复工复产稳就业,累计返还稳岗补贴1849万元,惠及企业3045家,稳定职工就业104745人。另一方面,我们建立了“一企一策”动态帮扶体制机制,建立了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用工专员服务制度,逐一摸排1175家“四上”企业,并录入“四上”企业用工信息对接平台,做到了复工情况清、返岗情况清、用工需求清、困难问题清,进而更加有效地实施精准服务。围绕“促匹配”,一方面,我们通过畅通供需对接渠道,做大就业服务云平台,上线以来共为35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8000余个。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企业用工精准对接活动和劳动力储备工作,全市13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累计为70余家缺工企业输送员工2300余人。建立了14个服务企业微信群,入群企业达到2200多家,在及时解决企业复工过程中人力资源短缺问题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本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另一方面,我们组织胶州对外“点对点”输入劳动力4000余人,接纳西部协作地区对口帮扶县转移就业劳动力200余人,促进了岗位需求与就业需求的有效匹配。

(二)抓助企,统筹施策打好经济企稳回升组合拳

着力携手企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全力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统筹实施了7条硬招实招。一是奖励工业项目快速开工。出台了支持实体经济项目快速开工建设的实施意见,市财政先期拨付5000万元,专项奖补实体经济项目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已有16个项目获得扶持奖励5374万元,主要是对工业项目,因为6月份的数字刚刚拿到,5月份工业“四证”齐全的面积增加了47%。二是加大对建筑业、房地产业企业支持力度。出台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延期缴纳优惠政策,允许建安企业、房地产企业以银行保函、在售房产等为抵押,延期补交基础设施配套费,容缺办理项目施工许可,目前已为2个项目延期缴纳配套费1753万元。三是拓宽金融惠企渠道。积极协调辖区金融机构,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组织开展“金企对接”活动,累计为399家企业新增放贷157.3亿元,这半年时间力度还是很大的。四是降低国有担保公司担保费用。将国有融资担保公司担保费率由2.5%降至1%,1-6月份,累计为22家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业务26笔、1.44亿元,为企业减免担保费179.28万元;市企业平稳发展基金累计为23家企业提供过桥服务资金38笔,稳定信贷资金5.52亿元,为企业节省利息费164.93万元。五是鼓励各类载体减免租金。胶州市有10余个创业孵化载体、大型商贸平台,已累计为1200余家企业减免房租近千万元。其中,胶州宝龙广场为入驻的125家商户实施一季度租金减半,减免金额共计约236万元。六是减免企业社保医保费用。积极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等政策,为本市企业减免社保费3.32亿元。全面降低企业单位、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费率,预计全年共可减少企业医疗保险费负担1.4亿元以上。七是延期办理缴纳税款。帮助受疫情冲击企业办理延期缴纳税款1.6亿元。这几项措施对于企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力的。

(三)抓帮扶,以人民为本用好基本民生防护网

一是兜紧兜牢低保线。从今年4月1日起,胶州市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由600元、490元调整为630元、520元。1-6月份,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189万元。二是关心关爱特困群体。扎实做好困难群众供养工作,城市、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由900元、735元调整为945元、780元。1-6月份,共发放特困供养资金864.7万元。三是精准实施大救助。制定印发实施《胶州市阳光民生999救助中心2020年救助计划》,安排大救助资金2.6亿元。截至6月30日,已救助各类困难群众9.1万人次,发放救助金9500多万元。“阳光民生999”把原来属于慈善机构、残疾机构、妇联机构等各种助民资金融合起来,成立“阳光民生999”,救助活动非常有效,2018年发放的救助金额2.2亿,2019年发放了2.6亿,2020年还是预算2.6亿,今年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各项资金都要保持平稳或者是下降,办公经费下降了两次,但是大救助资金2.6亿还是保障了。同时,为每个镇、街道提前下达小额临时救助金10万元,用于救助金额在2000元以下的小额救助。今年以来,共安排临时救助337万元,有力保障了困难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得到更加精准细致的生活帮扶。按照“兜底线、全覆盖、不缺失”的原则,我们将织密织牢民生防护网,努力做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下步,我们将以“六稳”“六保”为抓手,围绕 “1246” 重点工作布局,带动全盘工作整体提升,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而奋斗。

“1”就是聚焦上合示范区这一国之重任,协同联动构建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新高地。上合示范区的核心是在胶州市,核心区面积是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依托,总面积36.7平方公里,目前上合示范区的各项工作正在全面按照省委省政府、青岛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推进。一是服务项目聚集。按照国家确定的四个中心,加上青岛市委确定的,加上海洋发展中心在全面打造,无论是产业类项目、载体类项目、平台类项目、基础设施类项目都在全面推进,非常希望各位记者朋友们多到上合示范区参观指导,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开放高地,目前省级政府对上合示范区进行了充分的赋权,除了231项不能下放的权限以外,所有的省级权限全部下到了上合示范区,但是我们认为新生事物需要各个方面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促成发展,五大中心任务应该说任重道远。

二是服务政策创新。我们给上合示范区树立了很多的政策,目前已经上报等待国家批复,这些政策如果能够获得,对企业的发展、对上合示范区的发展将会非常有利,比如现在有的地方已经获得这个政策,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率降至15%,这也是上合示范区争取的非常好的政策,现在税率要么33%,要么是25%,如果能降到这个水平,肯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三是服务潜力提升。按照刘建军书记在市委全委会上提出的“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推动覆盖胶州市全域的国土空间规划与上合示范区规划有机衔接、融为一体,优化提升城市设计,支持建设上合国际培训中心、双创中心、金融中心等一批重点功能载体项目,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目前我们国土空间规划正在编制,我们选择和青岛市同一个中规院帮助一起编,和青岛市同步来推动。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不仅要盘活地上资源,更要盘活地下资源,大家采访都知道,深圳地下空间的开发力度是非常大的,以前我去的时候,大约是三分之一的面积是在地下六层,咱们这些城市远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上合示范区作为新的载体,必须从规划上进行把握。上个月我们上合示范区邀请了几个院士来对我们上合示范区的规划进行了评估和把脉,应该说这个规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2”就是聚力推进两大工程,持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围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这两条主线,确保“六稳”“六保”工作在实践中拥有坚实基础,收到显著效果。一是实施招商引资扩质增量工程。聚焦“开放之城”“智造之城”“高效之城”建设,落实青岛“双招双引”攻势,完善“10+8+12”招商体系,用好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招商手段,扎实开展招商大走访和精准招商行动,集聚形成“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我再汇报一下招商引资的认识,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我们的10+8+12的机构很完善,目前招商引资的瓶颈也初步的显现,招商引资应该向以资招商方向转变,以前的招商引资现在是以资招商,借助青岛市搞的基金、企业家峰会活动,通过基金引项目,或者是通过项目建基金,这是今后一个发展方向。另外加强和央企的合作,这是我们今后胶州的发展方向,招商引资面向央企、中国500强、世界500强来招。第三运营胶州市国有平台,我们现在有8个,用来控股或者是入股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总部能够转到胶州,这也是我们招商引资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是实施重大项目提速增效工程。深入实施重点项目领导包挂制度,按照“能快则快”的原则,未开工项目以9月底前开工为目标,实行专班推进,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尽快推动洽谈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快投产,确保五类项目实现新突破。我们确定了百亿级的项目,目前胶州筛选百亿级的项目23个,今年青岛考核要把百亿级项目列为考核内容,这个思路是胶州打造百亿级项目我们提出了很糟,去年一年我们开始试运行,目前23个百亿级项目中有9个项目已经开工,也希望记者朋友们多到胶州去,除了上合以外,我提的第二点,是看看我们的百亿级的项目是怎么推进的,帮助我们呼吁一下加快项目更快的落地发展,应该说百亿级项目的推进,是整个胶州市更多的亮点。省级项目,包括省优选、省补短板、省重点外资项目这些项目,我们胶州市在整个青岛市占的比例都比较高的,今年第一次全省的重点外资项目开工,全省16个,胶州市有2个,当时清宪书记和孟凡利市长到胶州的益海嘉里项目进行的开工仪式,刘家义书记亲自调度,这个项目是原来投资5亿美元,通过我们靠上服务、真心服务,6.20号郭老板又来了,晚上来签的约,清宪书记见证的,清宪书记又保障追加了5亿美元,这个项目是10亿美元的投资,我觉得在青岛市真正投资10亿美元的项目应该是有的,但是在我们胶州绝对是第一个,这是真正投资10亿美元的项目,大家可以去现场去看。

“4”就是聚力实施四大计划,激活区域经济发展动能。除了百亿级项目、上合示范区,这也是我们工作要实践的,正在推进的,我觉得也是一个着力用力很多的工作亮点。

主要包括国有公司400亿投入产出计划,这不是喊出来的400亿,而是一个个累加起来产生的400亿的标准,主要是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学校、医院、高速公路、国省道等工程。二是上合示范区千亿投入产出计划,刚刚和大家汇报了,我们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委托清华大学设计院、上海市政设计院对10平方公里做了一个核算,按照孟市长提出的高强度、大密度开发要求,大约算了一下,需要投入1300亿的规模,目前与中铁、中交建、中铁建、世茂集团、绿地集团等中国500强企业、世界500强企业都来和我们进行洽谈对接。第三是千亿城市有机更新两年行动计划,对胶州市22个老旧片区的拆迁改造,通过刺激内需来来扩大外需,22个片区拆迁需要资金470亿元,共可腾出土地约4.8万余亩,后续项目招商引资等市场运作资金约570亿元,所以两年行动计划这个项目正在进行。“工业互联网·胶州在行动”产业提升计划,前面三个都是投入,这个是产业提升,工业互联网是目前青岛市正在重点推的产业行动计划,胶州市在前列,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对胶州市工业互联网计划在通过了,我们近期要和青岛市做工业工业互联网胶州在行动大会,全面实施“3593”发展思路,助推胶州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智能工厂、智能车间要建设一批,要进行更多的场景赋能、产业融通、生产要素汇集,这是我要介绍的第三个,我认为是亮点吧。

 “6”就是聚力开展六大行动,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些都是民生工程。①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计划三年行动。三年大约投入48亿,建设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90万人口有26万是流动人口,胶州一共有109000名中小学生,2.1万是外地学生,所以我们在教育方面压力还是很大的,虽然没有市区这么大,但是我们感到压力很大。②卫生健康提升三年行动。是15-17亿,目前正在上常委会研究,主要是着眼长远,建设从疫情防控的角度出发,布局一批重大的医院项目,我们东方医院花了14亿,建筑面积14万平米,到明年6月份就可以投入运营,委托同济大学东方院帮助我们运作。③全域绿化提升三年行动。三年绿化面积1078万平方米,最基本的要求要求老城区只要裸露土地30平方米以上就必须把它变成森林。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这是省委要求,美丽宜居乡村,今年重要活动,以前是改厕、村村通,今年重要任务是户户通和污水整治,今年付出资金是1.6亿,改厕是今年357个村庄,全山东省提出的计划是30%,现在胶州村庄覆盖、污水覆盖达到35.2%,青岛市提的目标是60%,我们提出的目标是80%,这个目标很难完成,但是如果目标不定高,自觉调低了,压力减小,对工作的长期推动是不利的,农村污水整治是长期工程,但是也是必须要完成的工程,与其晚干不如早干。⑤“蓝天净土”整治三年行动。主要解决蓝天大气污染的问题,增加优良率,蓝天、白云,净土主要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抓好土壤管控和修复,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整治目标任务。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这是国家、省开了会,安全生产,这和人民群众的生命息息相关,绝不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不要带血的GDP,这是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安全生产也是当前长期一定要抓好的一项工作。

以上就是我们围绕“六稳”“六保”开展的主要工作和成果,以及下步工作计划,先简要向大家汇报这些,简要和大家汇报这些,欢迎媒体朋友们互动交流,汇报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原谅,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毕市长的发布,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在座的媒体朋友们,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毕市长好,各位领导好,我是大众网的记者,众所周知今年受疫情影响,一季度的国家GDP下降了6.8%,山东省下降了5.8%,青岛市下降了7.1%,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我想问一下发改局周局长,今年胶州的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是怎样的?为了稳定经济发展,特别是应对疫情对投资的影响,胶州市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还有在民生保障领域,我们还使出了哪些实招?谢谢。

周茂璠: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确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面对疫情冲击,胶州市GDP一季度下降了6.6%,针对这种情况,胶州市委市政府迅速果断采取措施,做好防控举措,在较短时间内阻断了疫情传播,有力保障胶州100多万人民的基本生活,也保持了较好的社会安全稳定。

今年以来为了对冲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胶州市委市政府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好“六保”认为为根本出发点,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社会民生的政策,使得胶州经济抗风险能力得到不断的增强。一是关键性指标实现起稳回升。从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看,胶州整个经济形势正在逐步好转,多数经济指标增速与一季度相比都有了明显提高,实现了由负转正。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二是胶州企业的复产复工态势持续稳固向好。第二季度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46%,较一季度环比增长23.2% 。三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逆势上扬。上半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医药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行业产值增速均超过10%;规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30%。

通过这些数据能够很好地印证胶州经济正逐步摆脱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未来还将保持一个长期稳定向好的发展势头。

关于民生,毕市长在通报情况过程当中,已经从教育、医疗说了很多,我借这个机会说一下在稳投资方面和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攻坚年”决策部署和青岛市“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工作任务,把抓牢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促投资的“压舱石”,一是全力以赴抓好重点项目,胶州市2020年,我市共有省、青岛、胶州三级重点项目92个,预计总投资1973.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7亿元,1-6月份,完成投资214.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2.7%。其中,61个项目开工在建,开工率达到64.1%,较一季度提高9.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二是促开工,抓纳统,年初开始我们发改部门就梳理2020年准备开工的5千万以上的项目,截止到目前一共转库和梳理的将要新开工项目总共是833个,其中结转项目312个,今年新纳统288个,整个83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5981亿元,现已全部纳入项目清单管理,每月定期调度。

三是以“全轮驱动”抓进度。一方面,我们在抓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上实现“全轮驱动”,以青岛市“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成立全市重大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建立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机制的通知》等政策措施,构建起市级领导包项目,镇街、功能区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政协人大监督核查的顶格推进机制,在全市营造“比学赶超、担当作为、大抓项目”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我们在要素保障上实现“全轮驱动”,资金方面,我们通过加大专项债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机构以信用贷、投贷联动等方式为补短板项目和产业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帮助项目解决资金难题。土地方面,我们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启动土地指标预借机制,提前开展项目征地工作。目前,已对10个用地需求项目批复土地指标897.6亩。同时,我们对“亩产效益”贡献突出,符合“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的优质项目提供政策扶持。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六稳”“六保”工作,围绕市政府“1246”重点工作布局,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疫情影响,进一步增强项目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推动稳投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细、见实效,充分发挥好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也反哺好民生项目的推进和建设,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记者朋友。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中国改革报》记者,今年中央深改会强调,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同时,青岛也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目标,请问胶州发展工业网互联网的基础是什么,在“六稳”“六保”方面有怎样的表现?前期开展了那些工作?下一步还有什么行动?谢谢。

刘强: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胶州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在国民经济统计分类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胶州规模以上工业涉及30个行业大类、206个行业小类。目前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0家,占青岛市的17.6%;有高新技术企业431家,占青岛市的11.3%;“专精特新”企业840家,占青岛市的25.6%;“隐形冠军”企业21家,占青岛市的27%。从这些数据来看胶州市工业基础还是比较好的,我们胶州还拥有全国最大的船用锅炉生产企业(阿法拉伐:船用辅助锅炉市场占有率75%,全球第一)、最大的冷藏箱生产企业(中集冷藏箱制造)、最大的橡胶轮胎生产设备供应商(软控机电工程),全国第一个家电行业智能工厂(海尔胶州空调器),是全国知名的电力装备、钢结构制造基地之一。

胶州对工业互联网的布局起步比较早,2016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工业发展的意见》,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后续又陆续出台了《关于激励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意见,通过政策措施来推动企业的供应互联网升级改造,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目前,胶州市有智能互联工厂5个、数字化车间17个、自动化生产线43个,这是走在青岛市前列,也说明胶州市具备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优势。

疫情期间,工业互联网的作用逐渐崭露头角,借助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我市引进了隆菲医疗项目,30天内完成核心生产线、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源调配,日产一次性医用口罩200万只、KN95防护口罩150万只。传统制造企业环球服装,借助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并迅速转产口罩、隔离机生产,在保障我市疫情防控物资的同时,扩大了企业的产品市场。华谊家具、一木集团等企业因疫情出口受阻,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协调互补发展。同时像新希望琴牌乳业、柏兰食品、品品好粮油等企业利用网络直播平台扩大企业线上销售。今年以来胶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借助柠檬豆等互联网平台,领导干部为企业带货直播,站台发声,进一步帮助企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推进“地需地产、地产地用”,有力的推进了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实现了我市工业经济呈现了平稳发展态势。

因为疫情我们看到了工业互联网的作用,引导企业抢抓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机遇,借势借力支持企业进行改造升级,推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共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青岛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后,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展“工业互联网·胶州在行动”活动,建设“智造之城”。勇当青岛世界工业互联网排头兵,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组织学习。组织开展了“工业互联网系列讲座活动”,线上邀请了国家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技术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线下进镇办、进企业进行工业互联网巡回宣讲。同时,还组织相关人员到卡奥斯、酷特参观学习,目前,组织线上、线下培训及考察学习活动12期,大约有20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学习。

二是制定方案。起草了《“工业互联网·胶州在行动”工作方案》,作为我市推进工业互联网的行动纲要,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议,组织5轮研讨论证,征求信通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卡奥斯、华为等约50家企业、科研院所、平台机构的意见和建议。目前《方案》已通过市委、市政府常务会议,拟于近期印发实施。

三是赋能实施。鼓励企业“上云”用平台,先后引导企业3940家到海尔卡奥斯平台进行注册,征集筛选近50家企业进行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互联)工厂改造,发布首批100家“工业赋能”应用场景,占青岛五分之一。

四是积聚资源。正在筹备组建工业互联网国际合作(青岛)产业联盟,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推进国网紫光云计算大数据总部、华为智谷和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少海汇智能家居等工业互联网平台来打造行业级专业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下一步,近期将召开“工业互联网·胶州在行动”启航大会,发布《“工业互联网·胶州在行动”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以打造“智造之城”为目标,开展三年攻坚行动。同时,注重发挥胶州优势,依托上合示范区,争取将国家工信部国际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平台落地上合示范区,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际根节点,立足青岛、辐射全省、服务全球,成为国际数据交换枢纽,吸引更多工业互联网相关服务机构和资源汇聚上合。

发展工业互联网既要大胆实践,又要实事求是,对胶州而言关键是应用,重点是落地,最终降本增效形成生产力,为此我们要开展好新型网络设施筑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应用场景赋能、生态要素集聚、产业融通发展等五大行动,依托工业互联网赋能九大产业应用,加快电力装备、家居家电、食品制造、服装服饰四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装备、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强势崛起,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做大做强,形成实体企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促进、互融共生的良好格局。

对我们胶州的企业来说,就是要加大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化”改造力度,我们将重点推动1万家企业“上云用平台”,推进300家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造10家智能互联工厂、30个数字化车间,60条自动化生产线,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建设互联网体验中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5G创新应用中心三大中心,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工业互联网作为引领我市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引擎”,我们要抢抓机遇,提升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率先打造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高地,为青岛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贡献胶州力量、展现胶州担当。

我就汇报这些。

主持人:感谢刘局长的回答,接下来请记者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中国民生新闻网的记者,请问今年疫情突然袭来,给我们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加之全球疫情大流行,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请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商务经济领域呈现怎样的态势?相关工作又是怎样推进的呢?

王寿鹏: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首先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从最近上级海关、商务和统计部门的反馈,我们胶州市商务经济运行达到了预期,效果比较明显,预计上半年,全市完成货物进出口256亿元,增长2%。完成到账外资4亿200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亿元、增长2%,限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75.7亿元、增长11.3%,限上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37亿元、增长19.4%,限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25亿元、增长19.4%。

项目的招引成效也是比较明显,全市共引进新签约项目216个,同比增加11个,投资总额1995亿元,同比增加758亿元,增幅61%。其中,内资项目185个,同比增加19个,投资金额1535亿元,同比增加608亿元;外资项目31个,投资金额65.8亿美元,同比增加20.8亿美元。其中,引进10亿元和1亿美元以上项目29个。

通过以上几组数据来看,胶州市商务经济经受住了重大风险考验,保持了回暖复苏的良好态势,展示出强劲韧性和蓬勃活力。

下面,我将从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相关工作情况。

今年上半年,我们围绕稳外贸,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今年我们研究出台了《关于做好省级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区(市)专项奖励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涉及符合外贸新业态发展、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外贸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等四大方面的企业予以政策扶持。

二是提供精准服务。落实好全市2399家外贸企业尤其是152家过千万美元企业的走访服务,及时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在手订单和新增量情况;公布5家律师事务所现场咨询地址和联系方式,为疫情期间全市中小企业面临的贸易纠纷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举办胶州海关“稳外贸 促发展”税收政策宣讲会暨胶州市商务发展大讲堂,对海关最新税收政策进行讲解,帮助企业应对危机,160多家外资企业和外贸企业参加并从中受益。

三是落实奖励资金。组织全市外贸企业申报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扶持资金,共为29家企业申请资金559万元;组织实施支持中小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项目申报及资金拨付,共为158家企业申请资金1100万元。

四是努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一方面积极推进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申建,现在已集聚了航空港供应链物流项目、汇通丰源供应链管理项目等一批符合产业规划、发展潜力大的项目;另一方面全力推进胶东机场“4+1”海关指定监督场地的预验收工作,同时积极推进胶州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工作。

稳外资方面,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走访调研等形式,深入镇街和重点企业推进项目到账,对涉及项目注册及资金到位有困难的公司,及时帮助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上半年,我市共有41个项目实现外资到账,其中,景晟健康产业、益海嘉里食品产业园、农心食品等15个项目到账过千万美元。益海嘉里食品产业园项目是胶州市2018年引进的外资项目,累计实现到账外资1亿美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到账3000万美元,下步将在一期投资5亿美元的基础上,再追加5亿美元投资,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

二是实施精准招商。利用微信公众号和网络等灵活方式,大力推介胶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招商引资取得的实效,以及我市投资环境、区位交通优势等,全面提高胶州知名度。采用电联、电邮、网络、微信等线上方式,与在谈项目客户进行沟通,克服疫情对招商引资洽谈和后续签约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到疫情防控与项目招引“两手抓两手硬”。将引资重点放在招引世界500强、“十强”产业以及新兴产业项目上,取得一定成效。目前我市正在推进的百亿级重点项目共有23个,投资总额3913亿元。其中,内资项目16个,投资金额2966亿元;外资项目7个,投资金额947亿元,世界500强项目5个、中国500强项目8个。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市场化、法治化思维抓营商环境,推进投资便利化改革,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一次办好、每次满意”改革,审批效率进一步优化提升。对进一步深化提升“三进三促”活动和企业服务经理人制度,完善“1+12+X”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优良的营商环境坚定了外商在胶州投资发展的信心。

针对促消费,我们积极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一是全力服务企业复工达产。梳理各级各部门出台的惠企政策并及时传达告知企业,落实兑现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资金,涉及资金400余万元;为餐饮企业发放了口罩、手套、一次性筷子等总价值10万余元的物资。印制了堂食分餐标准,打造样板店,并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堂食分餐制用餐模式。

二是大力推进消费新模式发展。组织全市大型商超全面开展“无接触配送服务”,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开通线上销售渠道;为商超与社区牵线搭桥,广泛宣传推广“点对点”社区配送服务模式。

三是持续开展促消费主题活动。开展“约惠五月,全民嗨购”促消费主题活动,围绕零售、餐饮、汽车三个板块开展消费满额赠礼活动。活动开展后,受到广大市民的热情响应,截至活动结束,累计参与30余万人次,共发放礼品70余万元,拉动全市八大商超及龙洲各连锁店销售额1.4亿元,较上月同期增长近160%;各重点餐饮企业日均营业额与4月同期相比增长近3倍,这个活动我们在5月份开展的,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90%,餐饮消费市场也呈现积极回暖趋势。

四是产销对接助力本地农产品销售。开展“胶味领鲜”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共促成10家经营主体与4家超市建立了直供直销合作关系,达成意向额近80多万元;组织8家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参加2020春季农产品产销对接暨促消费活动,与青岛市各大中型商超、批发市场、物流企业等采购商采购洽谈,现场达成采购意向30余个,扩大了胶州品牌农产品知晓率和认可度,拓宽了销售渠道。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一是做好稳外贸、保市场主体工作任务,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帮扶外贸企业保市场、保客户、保订单,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全力以赴完成今年进出口促稳提质的目标任务;二是促增量、稳存量并举,加强外资企业和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抓好各项稳外资政策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不断增强外商在胶州长期投资经营的信心;三是突出促消费、稳增长,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以防疫保供促消费为主题、线上线下结合的促销活动,提高农产品可电商化水平,加快步行街改造提升,活跃消费市场。8月份,将围绕购物和餐饮板块开展“盛夏狂欢,一起嗨啤”促消费主题活动,进一步恢复和提振我市消费市场。

我就汇报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局长,接下来请记者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领导们好,我是青岛财经日报记者,金融作为我们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党中央和国务院也非常重视,我们金融工作在这次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推动作用,我想问一下胶州市金融方面在做“六稳”“六保”工作当中有没有工作亮点和重要举措?谢谢。

刘忠伟: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在介绍我们具体工作措施之前,我先向各位媒体朋友们通报一下今年上半年胶州金融数据的基本情况。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胶州金融各项指标均实现稳健增长。

存贷款方面,截至6月末,存款余额1128.13亿元,较年初新增135.58亿元,增长13.66%,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贷款余额977.08亿元,较年初新增131.67亿元,增长15.57%,比去年同期提升8.29个百分点。存贷比86.61%,新增存贷比97.12%,比去年同期分别提升5.62、52.57个百分点。从金融角度来说,我们的增长应该是超过去年同期。

资本市场方面,胶州现有主板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家,场外市场挂牌140余家。企业通过主板、“新三板”直接融资数量达到77.39亿元。今年6月30日,新增新三板精选层企业1家,该企业成为山东省首家新三板精选层过会企业,准备7.27日举行晋升层的仪式。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金融系统迅速行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落实上级的各项惠企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保市场主体、保基本民生,为我市加快恢复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在保市场主体方面

我们围绕提升信贷的可获得性、压降融资成本、拓展融资渠道、风险企业处置四条主线,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平稳度过疫情的冲击。截至6月末,疫情期间我市金融机构累计共为938家企业发放信贷额181.31亿元,其中新增贷款企业653家,新增贷款额130.77亿元,续贷贷款企业285家,续贷率100%,实现“零”抽贷、压贷、断贷,续贷贷款额达50亿元。

这是面上的整体情况。

第一条线,提升企业信贷的可得性。一是搭建“线上+线下”的金企对接平台。“线上”,我们主要通过“云直播”形式和“融通胶州”网上平台,帮助金融机构推送新的融资服务措施和信贷产品,“线下”组建13支金融辅导队,搞了活动11场,对接企业288家。二是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用信贷产品,运用“税易贷”、“云税贷”以及“信E贷”等信用贷款服务,提升企业信贷发放效率。推行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解决了中小企业利用专利权质押融资难题,19家企业通过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融资5800万元。三是用好政策性贷款。上半年,青岛银行和青岛农商行累计为39家企业发放应急贷款和中小企业转贷款2.24亿元;中成村镇银行利用央行支农再贷款发放贷款37笔,金额286万元。

第二条线,压降企业融资成本。对于融资担保公司政府提供的搭桥基金,我就不再赘述。第二是制订了激励政策,引导银行机构开展无还本续贷,目前制定的奖励政策,每笔无还本续贷的金额可可以按照千分之二予以奖励,胶州目前11家银行机构开展了该业务,惠及企业100余家,占续贷企业数的35%。第二是积极宣传推广建行、工行推出的“抵押快贷”产品,产品利率低至3.85%,有效压降了小微企业贷款成本。建行半年开展业务40笔,贷款额度8000余万元。

第三条线,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一是引导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我市新增储备拟上市企业达51家,重点拟上市企业9家。目前,3家企业(德固特、达能环保、丰光精密)已申报上市材料,2家企业(三力本诺、有屋科技)已辅导备案,预计今年过会企业将达到4家,拟募集资金总额约11亿元。二是放大基金综合效应。做好项目挖潜和资金投放。今年上半年以来胶州市新增注册基金74家,注册规模57.77亿元。累计共注册各类基金及管理机构229家,注册规模157.51亿元,其中创投风投类144家,注册规模150.2亿元。目前为止国信股权投资基金、纾困基金、乐通产业基金等3只基金目前均已投资实体项目,总计3.13亿元。

第四条线,主动出击化解企业金融风险。利用国有企业搭建平台,市场化运作,“一企一策”制定风险化解方案,积极运用债转股和并购重组等方式,稳妥化解银行不良贷款,为实体经济及时“供氧”、“输血”,金胶州公司2017年至今累计化解不利贷款27.3余亿元,盘活企业7家;多支应急转贷基金近年来累计为企业提供“过桥”服务539笔,涉及金额39.19亿元。

二、金融保基本民生方面

积极运用保险工具,保障居民生产、生活。

一是保居民生产。创新开展生猪、大白菜、马铃薯价格指数保险。保费由投保户承担20%,市财政承担80%,逐步实现农业保险从“防风险”向“保收入”的转变。以2019年马铃薯价格指数保险为例,全市共承保马铃薯32930亩,承保时设定的目标价格为0.59元/斤,经价格采集得出实际价格为0.56元/斤,保险公司赔付82.37元/亩,共计271.24万元。

二是保居民生活。一是防因病致贫返贫,实施了小额人身保险全覆盖,市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0元,被保人最高可获得2万元保障,以较低的社会救助成本实现了更大的风险保障。目前,小额人身保险业务累计承保群众217万人次,2019年实现全覆盖。大额医疗补充保险兜底牢,市财政出资2700万元,将全市51.7万名18-60岁户籍人口纳入大额医疗补充保险保障,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民政救助、精准扶贫等报销后,还可以享受最高50万元保险保障。

财政全额出资开展了居民家庭民生综合保险、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公众责任保险。保障居民不会因灾突发事故导致致贫或返贫。

三、稳金融措施

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集中打非宣传20余场,发送公益短信、公开信、播放宣传片近30万条(次),对18家疑似风险机构开展了排查,清退部分隐患企业。近年来胶州市非法集资立案、涉及投资人及金额等指标不断下降。(2019年为例,总共立案2起,涉及人数31人,涉及金额211万元,三项数值在青岛市占比降至8.33%、0.34%和0.09%,今年上半年这个数值进一步下降,今年也是立案2起,总共牵扯人数是6人,金额是181万。

​二是稳妥化解银行不良。加强信贷风险预警处置。实行周报制度,经常性对企业进行调研排查,如4月份对贷款超过300万元的369家企业进行了摸排,防止因疫情导致金融风险;制定激励政策,引导银行机构加快不良贷款的核销,对银行机构当天发生的不良,当年给予核销的,市财政给予2%的奖励。运用国有平台公司采取市场化方式主动开展风险化解。截至2019年底,全市银行不良率1.2%,低于1.43%的青岛市平均水平,比2018年末降低0.44个百分点。根据今天上午我们获取的最新数据,今年上三是积极防控互联网金融风险。推动胶州市P2P网贷机构清退,6月完成了胶州市唯一1家P2P网贷机构的良性退出工作。

最后,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胶州市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深化金融改革,落实好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激励评价机制,创新金融服务,为胶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刘局长,时间关系,我们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求会后可以联系台上几位发布人,也可以联系胶州市政府办公室

通过刚才五位发布人的发布和解答,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胶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媒体朋友们能够把胶州市平稳、有进、向好的成果抓就业、抓助企、抓帮扶的举措,以及“1246”重点布局宣传好、推广好,为胶州建设更高水平、现代化、开放型的上合新区聚力助阵。

今天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首页新闻发布会频道获取。    

​周五下午将是区市长系列新闻发布会的最后一场,欢迎大家到时参会报道,再次感谢大家,周五见!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我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区市长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九场,由胶州市政府专场发布。

胶州市位于胶州湾北部,与青岛市区隔海相望、一桥相连,是上合示范区的所在地,正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现代化上合新区。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抓好“六稳”“六保”工作,相信大家都非常关心。

为向社会各界介绍相关情况,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胶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毕维准同志,胶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周茂璠同志,胶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刘强同志,胶州市商务局局长王寿鹏同志,胶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刘忠伟同志。请以上五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毕维准市长介绍胶州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相关情况,有请。

毕维准:感谢主持人。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感谢各位对胶州的关心,胶州在胶州湾顶部,目前面积1324平方公里,我们的户籍人口90万,但是生活在胶州的市民一共目前是116万,有26万流动人口常年生活在胶州,之所以介绍这个情况,因为这么多流动人口,说明胶州这里发展活力还是非常足的。

下面由我向大家简要通报胶州市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果。

疫情发生以来,胶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讲话精神,坚决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按照山东省委“重点工作攻坚年”和青岛市委“学深圳、赶深圳”要求,牢记使命嘱托,强化政治担当,把“上合示范区+五城建设+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作为落实青岛市委“15个攻势”“13个产业专班建设”的总路径,同心同向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现代化上合新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全市疫情常态化防控成果不断巩固,经济运行呈现回暖态势,突出特点为“平稳、有进、向好”。

“平稳”主要表现在稳就业等基本民生方面。上半年,新增就业28946人。其中,新增本市城镇户籍劳动者就业5518人;农村户籍劳动者就业13466人;外地来胶劳动者就业9962人。累计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338人,政策性扶持创业1807人。着力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应急储备,疫情防控期间安排生活必需品可保障城区7日供应量;原粮储备小麦可保障城区人口6个月的消费供应,成品粮储备面粉可保障城区人口10天的消费供应,储备花生油可保障城区人口30天的·消费供应,切实扎牢了民生底线,夯实了稳定基础。

“有进”主要表现在稳金融、稳外资、稳外贸、稳投资等方面。根据人民银行胶州支行反馈,1-6月份,胶州全市存款余额1128.14亿元、贷款余额977.08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3.66%、15.57%,存贷比86.61%,新增存贷比达到97.12%。作为一个县级市的框架,存款突破1千亿我们也是感到很高兴的,特别是贷款余额增长比较快。根据上级认定,1-6月份预计全市完成FDI到账外资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大约完成全年任务的53%左右,根据海关反馈,1-6月份,预计实现货物进出口253亿元,增长0.6%。其中,出口208.9亿元,增长17.2%。根据上级认定,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为经济发展持续保持中高速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自己确定的目标,经济发展迈向中高速,城市建设迈向超高层,这是我们提的目标,目前我们感觉在一季度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上半年有所好转,虽然一些数字没有发布,但是我们自己的自测和预算,估计我们GDP核算的十项指标应该是完全可以转正。

“向好”主要表现在稳预期等经济发展活力挖潜方面。根据财税系统反馈,今年以来累计减税降费6.7亿元,去年整个胶州市减税降费降了不到10亿,预计全年可减税降费过20亿元。在宏观利好政策的激励下,市场主体保持扩张活力。1-6月份,胶州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8036户,累计达到188811户。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596.88万平方米,占青岛市的12.7%;核发施工许可证建筑面积501.33万平方米,占青岛市的16%。特别是6月份,胶州市核发“三证”许可面积181.38万平方米,占青岛市的15.33%;胶州市核发施工许可证建筑面积218.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5.73%,占青岛市的24.79%。通过这些数字,土地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工程许可证、施工许可证通过四证的数字,我们在青岛市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我们根据2019年测算,GDP和财政收入都没有超过青岛市的10%,但是今年6月份三证和四证的核发面积都已经超过10%,这说明经济发展的活力是存在的。同时,我们开展了“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积极推进“地需地产、地产地用”,26位市级班子成员积极为胶州产品代言,帮助105家企业达成订单2.8亿元;开展“约惠五月,全民嗨购”促消费主题活动,累计发放700万购物赠品,拉动全市九大商超销售额1.4亿元。市委市政府研究,为了把活动持续推进,在7.31-9.1日,我们继续推行“全民嗨购”活动刺激消费,整个5月份拉动9大商超销售额1.4亿元,市民在指定的地点购物发票超过40元可以免费获得两瓶啤酒,后来我们把这个活动向餐饮业扩大,所以我们1-6月份批零住餐无论是规上还是规下都有大规模的发展,四项分别增长10%、18%、28%、18%。应该说今年受疫情影响,餐饮消费一般地方很难转正,但是胶州已经顺利实现了转正。

上述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我们扎实做好了三方面工作:

(一)抓就业,多措并举守好百姓安居乐业保障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就业都摆在首位。面对疫情冲击,胶州市不断强化政策供给,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努力确保就业稳定。具体举措可概括为两个词:优服务、促匹配。围绕“优服务”,一方面,我们加大政策落实力度,通过网络申报和不见面审批,全面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失业金稳岗返还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助力用人单位复工复产稳就业,累计返还稳岗补贴1849万元,惠及企业3045家,稳定职工就业104745人。另一方面,我们建立了“一企一策”动态帮扶体制机制,建立了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用工专员服务制度,逐一摸排1175家“四上”企业,并录入“四上”企业用工信息对接平台,做到了复工情况清、返岗情况清、用工需求清、困难问题清,进而更加有效地实施精准服务。围绕“促匹配”,一方面,我们通过畅通供需对接渠道,做大就业服务云平台,上线以来共为35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8000余个。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企业用工精准对接活动和劳动力储备工作,全市13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累计为70余家缺工企业输送员工2300余人。建立了14个服务企业微信群,入群企业达到2200多家,在及时解决企业复工过程中人力资源短缺问题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本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另一方面,我们组织胶州对外“点对点”输入劳动力4000余人,接纳西部协作地区对口帮扶县转移就业劳动力200余人,促进了岗位需求与就业需求的有效匹配。

(二)抓助企,统筹施策打好经济企稳回升组合拳

着力携手企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全力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统筹实施了7条硬招实招。一是奖励工业项目快速开工。出台了支持实体经济项目快速开工建设的实施意见,市财政先期拨付5000万元,专项奖补实体经济项目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已有16个项目获得扶持奖励5374万元,主要是对工业项目,因为6月份的数字刚刚拿到,5月份工业“四证”齐全的面积增加了47%。二是加大对建筑业、房地产业企业支持力度。出台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延期缴纳优惠政策,允许建安企业、房地产企业以银行保函、在售房产等为抵押,延期补交基础设施配套费,容缺办理项目施工许可,目前已为2个项目延期缴纳配套费1753万元。三是拓宽金融惠企渠道。积极协调辖区金融机构,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组织开展“金企对接”活动,累计为399家企业新增放贷157.3亿元,这半年时间力度还是很大的。四是降低国有担保公司担保费用。将国有融资担保公司担保费率由2.5%降至1%,1-6月份,累计为22家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业务26笔、1.44亿元,为企业减免担保费179.28万元;市企业平稳发展基金累计为23家企业提供过桥服务资金38笔,稳定信贷资金5.52亿元,为企业节省利息费164.93万元。五是鼓励各类载体减免租金。胶州市有10余个创业孵化载体、大型商贸平台,已累计为1200余家企业减免房租近千万元。其中,胶州宝龙广场为入驻的125家商户实施一季度租金减半,减免金额共计约236万元。六是减免企业社保医保费用。积极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等政策,为本市企业减免社保费3.32亿元。全面降低企业单位、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费率,预计全年共可减少企业医疗保险费负担1.4亿元以上。七是延期办理缴纳税款。帮助受疫情冲击企业办理延期缴纳税款1.6亿元。这几项措施对于企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力的。

(三)抓帮扶,以人民为本用好基本民生防护网

一是兜紧兜牢低保线。从今年4月1日起,胶州市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由600元、490元调整为630元、520元。1-6月份,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189万元。二是关心关爱特困群体。扎实做好困难群众供养工作,城市、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由900元、735元调整为945元、780元。1-6月份,共发放特困供养资金864.7万元。三是精准实施大救助。制定印发实施《胶州市阳光民生999救助中心2020年救助计划》,安排大救助资金2.6亿元。截至6月30日,已救助各类困难群众9.1万人次,发放救助金9500多万元。“阳光民生999”把原来属于慈善机构、残疾机构、妇联机构等各种助民资金融合起来,成立“阳光民生999”,救助活动非常有效,2018年发放的救助金额2.2亿,2019年发放了2.6亿,2020年还是预算2.6亿,今年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各项资金都要保持平稳或者是下降,办公经费下降了两次,但是大救助资金2.6亿还是保障了。同时,为每个镇、街道提前下达小额临时救助金10万元,用于救助金额在2000元以下的小额救助。今年以来,共安排临时救助337万元,有力保障了困难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得到更加精准细致的生活帮扶。按照“兜底线、全覆盖、不缺失”的原则,我们将织密织牢民生防护网,努力做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下步,我们将以“六稳”“六保”为抓手,围绕 “1246” 重点工作布局,带动全盘工作整体提升,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而奋斗。

“1”就是聚焦上合示范区这一国之重任,协同联动构建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新高地。上合示范区的核心是在胶州市,核心区面积是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依托,总面积36.7平方公里,目前上合示范区的各项工作正在全面按照省委省政府、青岛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推进。一是服务项目聚集。按照国家确定的四个中心,加上青岛市委确定的,加上海洋发展中心在全面打造,无论是产业类项目、载体类项目、平台类项目、基础设施类项目都在全面推进,非常希望各位记者朋友们多到上合示范区参观指导,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开放高地,目前省级政府对上合示范区进行了充分的赋权,除了231项不能下放的权限以外,所有的省级权限全部下到了上合示范区,但是我们认为新生事物需要各个方面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促成发展,五大中心任务应该说任重道远。

二是服务政策创新。我们给上合示范区树立了很多的政策,目前已经上报等待国家批复,这些政策如果能够获得,对企业的发展、对上合示范区的发展将会非常有利,比如现在有的地方已经获得这个政策,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率降至15%,这也是上合示范区争取的非常好的政策,现在税率要么33%,要么是25%,如果能降到这个水平,肯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三是服务潜力提升。按照刘建军书记在市委全委会上提出的“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推动覆盖胶州市全域的国土空间规划与上合示范区规划有机衔接、融为一体,优化提升城市设计,支持建设上合国际培训中心、双创中心、金融中心等一批重点功能载体项目,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目前我们国土空间规划正在编制,我们选择和青岛市同一个中规院帮助一起编,和青岛市同步来推动。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不仅要盘活地上资源,更要盘活地下资源,大家采访都知道,深圳地下空间的开发力度是非常大的,以前我去的时候,大约是三分之一的面积是在地下六层,咱们这些城市远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上合示范区作为新的载体,必须从规划上进行把握。上个月我们上合示范区邀请了几个院士来对我们上合示范区的规划进行了评估和把脉,应该说这个规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2”就是聚力推进两大工程,持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围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这两条主线,确保“六稳”“六保”工作在实践中拥有坚实基础,收到显著效果。一是实施招商引资扩质增量工程。聚焦“开放之城”“智造之城”“高效之城”建设,落实青岛“双招双引”攻势,完善“10+8+12”招商体系,用好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招商手段,扎实开展招商大走访和精准招商行动,集聚形成“企业成群、产业成链、要素成市”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我再汇报一下招商引资的认识,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我们的10+8+12的机构很完善,目前招商引资的瓶颈也初步的显现,招商引资应该向以资招商方向转变,以前的招商引资现在是以资招商,借助青岛市搞的基金、企业家峰会活动,通过基金引项目,或者是通过项目建基金,这是今后一个发展方向。另外加强和央企的合作,这是我们今后胶州的发展方向,招商引资面向央企、中国500强、世界500强来招。第三运营胶州市国有平台,我们现在有8个,用来控股或者是入股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总部能够转到胶州,这也是我们招商引资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是实施重大项目提速增效工程。深入实施重点项目领导包挂制度,按照“能快则快”的原则,未开工项目以9月底前开工为目标,实行专班推进,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尽快推动洽谈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快投产,确保五类项目实现新突破。我们确定了百亿级的项目,目前胶州筛选百亿级的项目23个,今年青岛考核要把百亿级项目列为考核内容,这个思路是胶州打造百亿级项目我们提出了很糟,去年一年我们开始试运行,目前23个百亿级项目中有9个项目已经开工,也希望记者朋友们多到胶州去,除了上合以外,我提的第二点,是看看我们的百亿级的项目是怎么推进的,帮助我们呼吁一下加快项目更快的落地发展,应该说百亿级项目的推进,是整个胶州市更多的亮点。省级项目,包括省优选、省补短板、省重点外资项目这些项目,我们胶州市在整个青岛市占的比例都比较高的,今年第一次全省的重点外资项目开工,全省16个,胶州市有2个,当时清宪书记和孟凡利市长到胶州的益海嘉里项目进行的开工仪式,刘家义书记亲自调度,这个项目是原来投资5亿美元,通过我们靠上服务、真心服务,6.20号郭老板又来了,晚上来签的约,清宪书记见证的,清宪书记又保障追加了5亿美元,这个项目是10亿美元的投资,我觉得在青岛市真正投资10亿美元的项目应该是有的,但是在我们胶州绝对是第一个,这是真正投资10亿美元的项目,大家可以去现场去看。

“4”就是聚力实施四大计划,激活区域经济发展动能。除了百亿级项目、上合示范区,这也是我们工作要实践的,正在推进的,我觉得也是一个着力用力很多的工作亮点。

主要包括国有公司400亿投入产出计划,这不是喊出来的400亿,而是一个个累加起来产生的400亿的标准,主要是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学校、医院、高速公路、国省道等工程。二是上合示范区千亿投入产出计划,刚刚和大家汇报了,我们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委托清华大学设计院、上海市政设计院对10平方公里做了一个核算,按照孟市长提出的高强度、大密度开发要求,大约算了一下,需要投入1300亿的规模,目前与中铁、中交建、中铁建、世茂集团、绿地集团等中国500强企业、世界500强企业都来和我们进行洽谈对接。第三是千亿城市有机更新两年行动计划,对胶州市22个老旧片区的拆迁改造,通过刺激内需来来扩大外需,22个片区拆迁需要资金470亿元,共可腾出土地约4.8万余亩,后续项目招商引资等市场运作资金约570亿元,所以两年行动计划这个项目正在进行。“工业互联网·胶州在行动”产业提升计划,前面三个都是投入,这个是产业提升,工业互联网是目前青岛市正在重点推的产业行动计划,胶州市在前列,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对胶州市工业互联网计划在通过了,我们近期要和青岛市做工业工业互联网胶州在行动大会,全面实施“3593”发展思路,助推胶州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智能工厂、智能车间要建设一批,要进行更多的场景赋能、产业融通、生产要素汇集,这是我要介绍的第三个,我认为是亮点吧。

 “6”就是聚力开展六大行动,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些都是民生工程。①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计划三年行动。三年大约投入48亿,建设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90万人口有26万是流动人口,胶州一共有109000名中小学生,2.1万是外地学生,所以我们在教育方面压力还是很大的,虽然没有市区这么大,但是我们感到压力很大。②卫生健康提升三年行动。是15-17亿,目前正在上常委会研究,主要是着眼长远,建设从疫情防控的角度出发,布局一批重大的医院项目,我们东方医院花了14亿,建筑面积14万平米,到明年6月份就可以投入运营,委托同济大学东方院帮助我们运作。③全域绿化提升三年行动。三年绿化面积1078万平方米,最基本的要求要求老城区只要裸露土地30平方米以上就必须把它变成森林。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这是省委要求,美丽宜居乡村,今年重要活动,以前是改厕、村村通,今年重要任务是户户通和污水整治,今年付出资金是1.6亿,改厕是今年357个村庄,全山东省提出的计划是30%,现在胶州村庄覆盖、污水覆盖达到35.2%,青岛市提的目标是60%,我们提出的目标是80%,这个目标很难完成,但是如果目标不定高,自觉调低了,压力减小,对工作的长期推动是不利的,农村污水整治是长期工程,但是也是必须要完成的工程,与其晚干不如早干。⑤“蓝天净土”整治三年行动。主要解决蓝天大气污染的问题,增加优良率,蓝天、白云,净土主要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抓好土壤管控和修复,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整治目标任务。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这是国家、省开了会,安全生产,这和人民群众的生命息息相关,绝不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不要带血的GDP,这是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安全生产也是当前长期一定要抓好的一项工作。

以上就是我们围绕“六稳”“六保”开展的主要工作和成果,以及下步工作计划,先简要向大家汇报这些,简要和大家汇报这些,欢迎媒体朋友们互动交流,汇报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原谅,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毕市长的发布,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在座的媒体朋友们,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毕市长好,各位领导好,我是大众网的记者,众所周知今年受疫情影响,一季度的国家GDP下降了6.8%,山东省下降了5.8%,青岛市下降了7.1%,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我想问一下发改局周局长,今年胶州的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是怎样的?为了稳定经济发展,特别是应对疫情对投资的影响,胶州市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还有在民生保障领域,我们还使出了哪些实招?谢谢。

周茂璠: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确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面对疫情冲击,胶州市GDP一季度下降了6.6%,针对这种情况,胶州市委市政府迅速果断采取措施,做好防控举措,在较短时间内阻断了疫情传播,有力保障胶州100多万人民的基本生活,也保持了较好的社会安全稳定。

今年以来为了对冲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胶州市委市政府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好“六保”认为为根本出发点,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社会民生的政策,使得胶州经济抗风险能力得到不断的增强。一是关键性指标实现起稳回升。从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看,胶州整个经济形势正在逐步好转,多数经济指标增速与一季度相比都有了明显提高,实现了由负转正。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二是胶州企业的复产复工态势持续稳固向好。第二季度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46%,较一季度环比增长23.2% 。三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逆势上扬。上半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医药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行业产值增速均超过10%;规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30%。

通过这些数据能够很好地印证胶州经济正逐步摆脱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未来还将保持一个长期稳定向好的发展势头。

关于民生,毕市长在通报情况过程当中,已经从教育、医疗说了很多,我借这个机会说一下在稳投资方面和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攻坚年”决策部署和青岛市“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工作任务,把抓牢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促投资的“压舱石”,一是全力以赴抓好重点项目,胶州市2020年,我市共有省、青岛、胶州三级重点项目92个,预计总投资1973.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7亿元,1-6月份,完成投资214.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2.7%。其中,61个项目开工在建,开工率达到64.1%,较一季度提高9.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二是促开工,抓纳统,年初开始我们发改部门就梳理2020年准备开工的5千万以上的项目,截止到目前一共转库和梳理的将要新开工项目总共是833个,其中结转项目312个,今年新纳统288个,整个83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5981亿元,现已全部纳入项目清单管理,每月定期调度。

三是以“全轮驱动”抓进度。一方面,我们在抓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上实现“全轮驱动”,以青岛市“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成立全市重大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建立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机制的通知》等政策措施,构建起市级领导包项目,镇街、功能区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政协人大监督核查的顶格推进机制,在全市营造“比学赶超、担当作为、大抓项目”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我们在要素保障上实现“全轮驱动”,资金方面,我们通过加大专项债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机构以信用贷、投贷联动等方式为补短板项目和产业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帮助项目解决资金难题。土地方面,我们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启动土地指标预借机制,提前开展项目征地工作。目前,已对10个用地需求项目批复土地指标897.6亩。同时,我们对“亩产效益”贡献突出,符合“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的优质项目提供政策扶持。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六稳”“六保”工作,围绕市政府“1246”重点工作布局,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疫情影响,进一步增强项目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推动稳投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细、见实效,充分发挥好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也反哺好民生项目的推进和建设,我就介绍这些情况,谢谢记者朋友。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中国改革报》记者,今年中央深改会强调,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同时,青岛也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目标,请问胶州发展工业网互联网的基础是什么,在“六稳”“六保”方面有怎样的表现?前期开展了那些工作?下一步还有什么行动?谢谢。

刘强: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胶州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在国民经济统计分类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胶州规模以上工业涉及30个行业大类、206个行业小类。目前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0家,占青岛市的17.6%;有高新技术企业431家,占青岛市的11.3%;“专精特新”企业840家,占青岛市的25.6%;“隐形冠军”企业21家,占青岛市的27%。从这些数据来看胶州市工业基础还是比较好的,我们胶州还拥有全国最大的船用锅炉生产企业(阿法拉伐:船用辅助锅炉市场占有率75%,全球第一)、最大的冷藏箱生产企业(中集冷藏箱制造)、最大的橡胶轮胎生产设备供应商(软控机电工程),全国第一个家电行业智能工厂(海尔胶州空调器),是全国知名的电力装备、钢结构制造基地之一。

胶州对工业互联网的布局起步比较早,2016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工业发展的意见》,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后续又陆续出台了《关于激励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意见,通过政策措施来推动企业的供应互联网升级改造,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目前,胶州市有智能互联工厂5个、数字化车间17个、自动化生产线43个,这是走在青岛市前列,也说明胶州市具备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优势。

疫情期间,工业互联网的作用逐渐崭露头角,借助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我市引进了隆菲医疗项目,30天内完成核心生产线、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源调配,日产一次性医用口罩200万只、KN95防护口罩150万只。传统制造企业环球服装,借助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并迅速转产口罩、隔离机生产,在保障我市疫情防控物资的同时,扩大了企业的产品市场。华谊家具、一木集团等企业因疫情出口受阻,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协调互补发展。同时像新希望琴牌乳业、柏兰食品、品品好粮油等企业利用网络直播平台扩大企业线上销售。今年以来胶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借助柠檬豆等互联网平台,领导干部为企业带货直播,站台发声,进一步帮助企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推进“地需地产、地产地用”,有力的推进了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实现了我市工业经济呈现了平稳发展态势。

因为疫情我们看到了工业互联网的作用,引导企业抢抓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机遇,借势借力支持企业进行改造升级,推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共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青岛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后,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展“工业互联网·胶州在行动”活动,建设“智造之城”。勇当青岛世界工业互联网排头兵,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组织学习。组织开展了“工业互联网系列讲座活动”,线上邀请了国家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技术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线下进镇办、进企业进行工业互联网巡回宣讲。同时,还组织相关人员到卡奥斯、酷特参观学习,目前,组织线上、线下培训及考察学习活动12期,大约有20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学习。

二是制定方案。起草了《“工业互联网·胶州在行动”工作方案》,作为我市推进工业互联网的行动纲要,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议,组织5轮研讨论证,征求信通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卡奥斯、华为等约50家企业、科研院所、平台机构的意见和建议。目前《方案》已通过市委、市政府常务会议,拟于近期印发实施。

三是赋能实施。鼓励企业“上云”用平台,先后引导企业3940家到海尔卡奥斯平台进行注册,征集筛选近50家企业进行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互联)工厂改造,发布首批100家“工业赋能”应用场景,占青岛五分之一。

四是积聚资源。正在筹备组建工业互联网国际合作(青岛)产业联盟,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推进国网紫光云计算大数据总部、华为智谷和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少海汇智能家居等工业互联网平台来打造行业级专业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下一步,近期将召开“工业互联网·胶州在行动”启航大会,发布《“工业互联网·胶州在行动”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以打造“智造之城”为目标,开展三年攻坚行动。同时,注重发挥胶州优势,依托上合示范区,争取将国家工信部国际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平台落地上合示范区,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际根节点,立足青岛、辐射全省、服务全球,成为国际数据交换枢纽,吸引更多工业互联网相关服务机构和资源汇聚上合。

发展工业互联网既要大胆实践,又要实事求是,对胶州而言关键是应用,重点是落地,最终降本增效形成生产力,为此我们要开展好新型网络设施筑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应用场景赋能、生态要素集聚、产业融通发展等五大行动,依托工业互联网赋能九大产业应用,加快电力装备、家居家电、食品制造、服装服饰四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装备、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强势崛起,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做大做强,形成实体企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促进、互融共生的良好格局。

对我们胶州的企业来说,就是要加大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化”改造力度,我们将重点推动1万家企业“上云用平台”,推进300家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造10家智能互联工厂、30个数字化车间,60条自动化生产线,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建设互联网体验中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5G创新应用中心三大中心,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工业互联网作为引领我市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引擎”,我们要抢抓机遇,提升我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率先打造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高地,为青岛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贡献胶州力量、展现胶州担当。

我就汇报这些。

主持人:感谢刘局长的回答,接下来请记者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中国民生新闻网的记者,请问今年疫情突然袭来,给我们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加之全球疫情大流行,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请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商务经济领域呈现怎样的态势?相关工作又是怎样推进的呢?

王寿鹏: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首先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从最近上级海关、商务和统计部门的反馈,我们胶州市商务经济运行达到了预期,效果比较明显,预计上半年,全市完成货物进出口256亿元,增长2%。完成到账外资4亿200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亿元、增长2%,限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75.7亿元、增长11.3%,限上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37亿元、增长19.4%,限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25亿元、增长19.4%。

项目的招引成效也是比较明显,全市共引进新签约项目216个,同比增加11个,投资总额1995亿元,同比增加758亿元,增幅61%。其中,内资项目185个,同比增加19个,投资金额1535亿元,同比增加608亿元;外资项目31个,投资金额65.8亿美元,同比增加20.8亿美元。其中,引进10亿元和1亿美元以上项目29个。

通过以上几组数据来看,胶州市商务经济经受住了重大风险考验,保持了回暖复苏的良好态势,展示出强劲韧性和蓬勃活力。

下面,我将从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相关工作情况。

今年上半年,我们围绕稳外贸,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今年我们研究出台了《关于做好省级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区(市)专项奖励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涉及符合外贸新业态发展、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外贸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等四大方面的企业予以政策扶持。

二是提供精准服务。落实好全市2399家外贸企业尤其是152家过千万美元企业的走访服务,及时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在手订单和新增量情况;公布5家律师事务所现场咨询地址和联系方式,为疫情期间全市中小企业面临的贸易纠纷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举办胶州海关“稳外贸 促发展”税收政策宣讲会暨胶州市商务发展大讲堂,对海关最新税收政策进行讲解,帮助企业应对危机,160多家外资企业和外贸企业参加并从中受益。

三是落实奖励资金。组织全市外贸企业申报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扶持资金,共为29家企业申请资金559万元;组织实施支持中小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项目申报及资金拨付,共为158家企业申请资金1100万元。

四是努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一方面积极推进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申建,现在已集聚了航空港供应链物流项目、汇通丰源供应链管理项目等一批符合产业规划、发展潜力大的项目;另一方面全力推进胶东机场“4+1”海关指定监督场地的预验收工作,同时积极推进胶州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工作。

稳外资方面,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走访调研等形式,深入镇街和重点企业推进项目到账,对涉及项目注册及资金到位有困难的公司,及时帮助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上半年,我市共有41个项目实现外资到账,其中,景晟健康产业、益海嘉里食品产业园、农心食品等15个项目到账过千万美元。益海嘉里食品产业园项目是胶州市2018年引进的外资项目,累计实现到账外资1亿美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到账3000万美元,下步将在一期投资5亿美元的基础上,再追加5亿美元投资,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

二是实施精准招商。利用微信公众号和网络等灵活方式,大力推介胶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招商引资取得的实效,以及我市投资环境、区位交通优势等,全面提高胶州知名度。采用电联、电邮、网络、微信等线上方式,与在谈项目客户进行沟通,克服疫情对招商引资洽谈和后续签约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到疫情防控与项目招引“两手抓两手硬”。将引资重点放在招引世界500强、“十强”产业以及新兴产业项目上,取得一定成效。目前我市正在推进的百亿级重点项目共有23个,投资总额3913亿元。其中,内资项目16个,投资金额2966亿元;外资项目7个,投资金额947亿元,世界500强项目5个、中国500强项目8个。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市场化、法治化思维抓营商环境,推进投资便利化改革,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一次办好、每次满意”改革,审批效率进一步优化提升。对进一步深化提升“三进三促”活动和企业服务经理人制度,完善“1+12+X”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优良的营商环境坚定了外商在胶州投资发展的信心。

针对促消费,我们积极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

一是全力服务企业复工达产。梳理各级各部门出台的惠企政策并及时传达告知企业,落实兑现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资金,涉及资金400余万元;为餐饮企业发放了口罩、手套、一次性筷子等总价值10万余元的物资。印制了堂食分餐标准,打造样板店,并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堂食分餐制用餐模式。

二是大力推进消费新模式发展。组织全市大型商超全面开展“无接触配送服务”,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开通线上销售渠道;为商超与社区牵线搭桥,广泛宣传推广“点对点”社区配送服务模式。

三是持续开展促消费主题活动。开展“约惠五月,全民嗨购”促消费主题活动,围绕零售、餐饮、汽车三个板块开展消费满额赠礼活动。活动开展后,受到广大市民的热情响应,截至活动结束,累计参与30余万人次,共发放礼品70余万元,拉动全市八大商超及龙洲各连锁店销售额1.4亿元,较上月同期增长近160%;各重点餐饮企业日均营业额与4月同期相比增长近3倍,这个活动我们在5月份开展的,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90%,餐饮消费市场也呈现积极回暖趋势。

四是产销对接助力本地农产品销售。开展“胶味领鲜”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共促成10家经营主体与4家超市建立了直供直销合作关系,达成意向额近80多万元;组织8家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参加2020春季农产品产销对接暨促消费活动,与青岛市各大中型商超、批发市场、物流企业等采购商采购洽谈,现场达成采购意向30余个,扩大了胶州品牌农产品知晓率和认可度,拓宽了销售渠道。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一是做好稳外贸、保市场主体工作任务,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帮扶外贸企业保市场、保客户、保订单,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全力以赴完成今年进出口促稳提质的目标任务;二是促增量、稳存量并举,加强外资企业和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抓好各项稳外资政策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不断增强外商在胶州长期投资经营的信心;三是突出促消费、稳增长,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以防疫保供促消费为主题、线上线下结合的促销活动,提高农产品可电商化水平,加快步行街改造提升,活跃消费市场。8月份,将围绕购物和餐饮板块开展“盛夏狂欢,一起嗨啤”促消费主题活动,进一步恢复和提振我市消费市场。

我就汇报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局长,接下来请记者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领导们好,我是青岛财经日报记者,金融作为我们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党中央和国务院也非常重视,我们金融工作在这次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推动作用,我想问一下胶州市金融方面在做“六稳”“六保”工作当中有没有工作亮点和重要举措?谢谢。

刘忠伟: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在介绍我们具体工作措施之前,我先向各位媒体朋友们通报一下今年上半年胶州金融数据的基本情况。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胶州金融各项指标均实现稳健增长。

存贷款方面,截至6月末,存款余额1128.13亿元,较年初新增135.58亿元,增长13.66%,增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贷款余额977.08亿元,较年初新增131.67亿元,增长15.57%,比去年同期提升8.29个百分点。存贷比86.61%,新增存贷比97.12%,比去年同期分别提升5.62、52.57个百分点。从金融角度来说,我们的增长应该是超过去年同期。

资本市场方面,胶州现有主板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家,场外市场挂牌140余家。企业通过主板、“新三板”直接融资数量达到77.39亿元。今年6月30日,新增新三板精选层企业1家,该企业成为山东省首家新三板精选层过会企业,准备7.27日举行晋升层的仪式。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金融系统迅速行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落实上级的各项惠企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保市场主体、保基本民生,为我市加快恢复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一、在保市场主体方面

我们围绕提升信贷的可获得性、压降融资成本、拓展融资渠道、风险企业处置四条主线,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平稳度过疫情的冲击。截至6月末,疫情期间我市金融机构累计共为938家企业发放信贷额181.31亿元,其中新增贷款企业653家,新增贷款额130.77亿元,续贷贷款企业285家,续贷率100%,实现“零”抽贷、压贷、断贷,续贷贷款额达50亿元。

这是面上的整体情况。

第一条线,提升企业信贷的可得性。一是搭建“线上+线下”的金企对接平台。“线上”,我们主要通过“云直播”形式和“融通胶州”网上平台,帮助金融机构推送新的融资服务措施和信贷产品,“线下”组建13支金融辅导队,搞了活动11场,对接企业288家。二是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用信贷产品,运用“税易贷”、“云税贷”以及“信E贷”等信用贷款服务,提升企业信贷发放效率。推行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解决了中小企业利用专利权质押融资难题,19家企业通过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融资5800万元。三是用好政策性贷款。上半年,青岛银行和青岛农商行累计为39家企业发放应急贷款和中小企业转贷款2.24亿元;中成村镇银行利用央行支农再贷款发放贷款37笔,金额286万元。

第二条线,压降企业融资成本。对于融资担保公司政府提供的搭桥基金,我就不再赘述。第二是制订了激励政策,引导银行机构开展无还本续贷,目前制定的奖励政策,每笔无还本续贷的金额可可以按照千分之二予以奖励,胶州目前11家银行机构开展了该业务,惠及企业100余家,占续贷企业数的35%。第二是积极宣传推广建行、工行推出的“抵押快贷”产品,产品利率低至3.85%,有效压降了小微企业贷款成本。建行半年开展业务40笔,贷款额度8000余万元。

第三条线,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一是引导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我市新增储备拟上市企业达51家,重点拟上市企业9家。目前,3家企业(德固特、达能环保、丰光精密)已申报上市材料,2家企业(三力本诺、有屋科技)已辅导备案,预计今年过会企业将达到4家,拟募集资金总额约11亿元。二是放大基金综合效应。做好项目挖潜和资金投放。今年上半年以来胶州市新增注册基金74家,注册规模57.77亿元。累计共注册各类基金及管理机构229家,注册规模157.51亿元,其中创投风投类144家,注册规模150.2亿元。目前为止国信股权投资基金、纾困基金、乐通产业基金等3只基金目前均已投资实体项目,总计3.13亿元。

第四条线,主动出击化解企业金融风险。利用国有企业搭建平台,市场化运作,“一企一策”制定风险化解方案,积极运用债转股和并购重组等方式,稳妥化解银行不良贷款,为实体经济及时“供氧”、“输血”,金胶州公司2017年至今累计化解不利贷款27.3余亿元,盘活企业7家;多支应急转贷基金近年来累计为企业提供“过桥”服务539笔,涉及金额39.19亿元。

二、金融保基本民生方面

积极运用保险工具,保障居民生产、生活。

一是保居民生产。创新开展生猪、大白菜、马铃薯价格指数保险。保费由投保户承担20%,市财政承担80%,逐步实现农业保险从“防风险”向“保收入”的转变。以2019年马铃薯价格指数保险为例,全市共承保马铃薯32930亩,承保时设定的目标价格为0.59元/斤,经价格采集得出实际价格为0.56元/斤,保险公司赔付82.37元/亩,共计271.24万元。

二是保居民生活。一是防因病致贫返贫,实施了小额人身保险全覆盖,市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0元,被保人最高可获得2万元保障,以较低的社会救助成本实现了更大的风险保障。目前,小额人身保险业务累计承保群众217万人次,2019年实现全覆盖。大额医疗补充保险兜底牢,市财政出资2700万元,将全市51.7万名18-60岁户籍人口纳入大额医疗补充保险保障,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民政救助、精准扶贫等报销后,还可以享受最高50万元保险保障。

财政全额出资开展了居民家庭民生综合保险、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公众责任保险。保障居民不会因灾突发事故导致致贫或返贫。

三、稳金融措施

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集中打非宣传20余场,发送公益短信、公开信、播放宣传片近30万条(次),对18家疑似风险机构开展了排查,清退部分隐患企业。近年来胶州市非法集资立案、涉及投资人及金额等指标不断下降。(2019年为例,总共立案2起,涉及人数31人,涉及金额211万元,三项数值在青岛市占比降至8.33%、0.34%和0.09%,今年上半年这个数值进一步下降,今年也是立案2起,总共牵扯人数是6人,金额是181万。

​二是稳妥化解银行不良。加强信贷风险预警处置。实行周报制度,经常性对企业进行调研排查,如4月份对贷款超过300万元的369家企业进行了摸排,防止因疫情导致金融风险;制定激励政策,引导银行机构加快不良贷款的核销,对银行机构当天发生的不良,当年给予核销的,市财政给予2%的奖励。运用国有平台公司采取市场化方式主动开展风险化解。截至2019年底,全市银行不良率1.2%,低于1.43%的青岛市平均水平,比2018年末降低0.44个百分点。根据今天上午我们获取的最新数据,今年上三是积极防控互联网金融风险。推动胶州市P2P网贷机构清退,6月完成了胶州市唯一1家P2P网贷机构的良性退出工作。

最后,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胶州市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深化金融改革,落实好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激励评价机制,创新金融服务,为胶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刘局长,时间关系,我们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求会后可以联系台上几位发布人,也可以联系胶州市政府办公室

通过刚才五位发布人的发布和解答,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胶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媒体朋友们能够把胶州市平稳、有进、向好的成果抓就业、抓助企、抓帮扶的举措,以及“1246”重点布局宣传好、推广好,为胶州建设更高水平、现代化、开放型的上合新区聚力助阵。

今天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登录“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首页新闻发布会频道获取。    

​周五下午将是区市长系列新闻发布会的最后一场,欢迎大家到时参会报道,再次感谢大家,周五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