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区“六稳”“六保”工作》新闻发布会

浏览:101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我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区市长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由城阳区政府专场发布。
    城阳区位于市区北部,也是青岛市流亭国际机场的所在区,城阳区委区政府勇于担当“十五个攻势”的急先锋,全力抢占五大高地,在保住民生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成绩。
    为向社会各界全面介绍相关情况,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城阳区委副书记、区长解宏劲同志,城阳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付坚强同志,城阳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温华同志,城阳区商务局副局长江锐同志,请四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解区长介绍城阳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总体情况,有请。
   
    解宏劲: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运行和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冲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城阳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把“六稳”“六保”任务作为指导工作的指挥棒、作为最低目标和最直接目标,守住关键底线,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建设全面起势。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3%左右,较一季度回升11.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4亿元,同比下降4.5%,较一季度回升0.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同比增长5%,较一季度回升1.3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6亿美元,同比增长48.1%,较一季度回升98.2个百分点。
    一、突出惠企政策的精准高效,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
    (一)打好政策服务“组合拳”。针对企业关切,在全市率先推出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应对疫情促进稳健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支持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生产企业的鼓励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百宝箱”,建立启用“城阳区企业服务智慧云平台”,开通复工复产服务专线。选派1572名机关党员干部组建“三支队伍”,一对一包联全区1083家“四上”企业、267个社区、222个建筑工地,建立起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工作体系。强化龙头带动,“一企一策”服务52家规上骨干企业,一对一服务规下重点企业,全力促进达产达效。
    (二)跑出政策兑现“加速度”。全面落实房租减免、援企稳岗等政策措施,提前兑现各类补助奖励,帮助重点行业企业协调解决外籍关键岗位人员返区、打通外贸出口通道、原材料供应、市场对接等困难,助力企业加快复产达产。不断完善政策审核机制,学习借鉴深圳的经验做法,政策申请者的资格认定交由第三方机构进行,财政等部门根据第三方机构的认定结果做好政策兑现、拨付奖补资金。截至目前,全区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各街道累计减免房租1667万元,减免户数154户;减免企业社保费用8亿元,惠及企业2.9万户;发放稳岗补贴资金3456万元,惠及企业8691户;累计拨付技改补助等各类奖励资金4.44亿元,惠及企业2965家。
    (三)搭建特色助企新渠道。承办2020年青岛首季民营经济创意会,易邦生物、领军科技、乾运高科等4家民营企业的“动物疫苗国家产业创新基地项目”等创意方案精彩亮相,总投资额达64亿元。组织重点建设项目和建筑建材企业供需对接会,引导重点项目采购本地建材、家居。启动“我为企业找订单”“援企助销、机关带货”系列活动,帮助企业开拓销售渠道。开通14部复工复产社会心理援助服务热线,开展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3.4万余人次,构筑疫情防控“心理长城”。
    二、突出产业链条的持续稳定,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一)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出台实施《城阳区促进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引进培育垂直电商平台,发展“线上+线下”“商品+服务”“零售+体验”等融合式跨界业态。在全市率先推出并发放1000万元电子消费券,惠及餐饮、体育、书店、零售四个行业4600余商家,拉动消费6.6万人次、3600余万元。研究制定夜经济发展扶持政策,支持“地摊”经济和夜经济融合发展,培育夜生活聚集区,推进“深夜食堂”特色餐饮建设,打造了鲁邦水悦城音乐吧精品集聚区、利群万象汇时尚shopping街区等三类九大夜间消费集聚区。其中,鲁邦风情街建成中国·青岛微电影基地;吕家庄夜市被央视等媒体关注报道。
    (二)强基固本壮大工业。①出台实施《城阳区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方案》《关于鼓励工业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奖励办法》,组织全区4112家中小企业完成海尔卡奥斯平台注册,完成工业互联网入库培育项目340余家,经市工信局认定的工业互联网“555”项目达到46个,占全市的13%,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项目)90余个。②出台《关于促进工业投资高质量增长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奖补翻番和区、市奖励叠加,抓实110个技改储备库重点项目。1-5月份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6%,4家企业被评为山东省2020年“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项目),8家企业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组织20家企业申报市“隐形冠军”,354家企业获得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③出台实施《城阳区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办法》,率先完成5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总投资73.7亿元的12个高层工业楼宇项目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作为一个有效的载体可以承接更多的高质量新经济业态。
    (三)科技金融力促创新。出台实施《关于促进城阳区科技型企业融资发展的科技金融指导意见》,为12家科技企业提供科技金融贷款5300万元。32个平台入选青岛市技术创新中心,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累计达到40家。推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组建“西电青岛研究院信息技术孵化器”,首批9个项目签约入驻。全省首家博士后创新成果转化基地——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一期建成运营面积5.6万平方米,已入驻38个博士后创业项目,引进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40余名。
    (四)营商环境全面优化。①出台《关于加强项目实施阶段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在全市首推告知承诺制改革,将“批前审查”改为“批后监管”,推进项目服务流程再造。②深化一站式便民服务改革,创新实施“一事全办”“独任审核”“无差别一窗受理”“窗口无否决权”等审批服务新模式,将“一窗一证”转变为“一窗多证”,不断提高便民服务水平。城阳市民中心日均接待办事群众3000人次、办件量4500件次,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在城阳市民中心企业和群众的一般性需求都可以解决。③持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行企业设立、变更等业务“零见面”审批,上半年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5661户,其中企业8034户,累计分别达到16.8万户和7.5万户,实有企业数同比增长29.2%。
    三、突出投资拉动的关键支撑,全力促经济稳中提速
    (一)争当新型基建“排头兵”。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城阳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年)》,从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领域全面发力,构建 “新基建”产业链全景图。在全市率先开展“新基建”专题“网签”活动,发布了“新基建”领域8项规划和总投资615.3亿元的77个“新基建”项目资源,面向全球征集“城市合伙人”,16个项目现场签约。目前,全区共签约“新基建”项目32个,计划总投资382亿元。加快5G网络布局和应用推广,计划年底前规划建设5G基站2360个,数量全市第一,目前已建成开通1790个。
    (二)抓牢项目建设“牛鼻子”。出台实施《关于建立项目阳光发布推进机制的意见》《关于疫情防控形势下支持建设项目复工、开工的政策措施》《关于加快土地整理工作的意见》,大力实施专班协调推进项目工作法,理顺完善重点项目“工程化管理”、项目推进责任人等工作机制,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制度,进一步压减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总投资1838亿元的346个市、区两级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上半年,21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开工18个,开工率85.7%(其中,14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建设;7个市级重点前期项目已开工4个)。
    (三)拓宽多元融资“新路径”。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扩大有效投资,经国家发改委认定符合发债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423.8亿元,专项债申请发行额度105.6亿元。争取了27个棚改专项债,计划总投资378.8亿元,拟申请棚改专项债247亿元。上半年,发行政府专项债券29亿元,新增一般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4.02亿元;新增境内外上企业2家,数量全市第一;新引进中基协备案基金13只,实际到位资金40亿元,规模居全市前列;银行存贷款余额2165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贷款余额989亿元、同比增长23.7%,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经济恢复运行的基本盘。
    四、突出双招双引“第一战场”,全力夯实发展后劲
    (一)创新招商引资新模式。①在全市率先实施“点对点”“线连线”“屏对屏”网络招商新模式,打造双招双引“阳光在线会客厅”,常态化推进“云洽谈”“云签约”,上半年“网谈”招商575次,实现了“招商不止步、服务不断线”。②制定实施《城阳区五大产业集群专项招商工作方案》,梳理五大产业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隐形冠军,开展精准对接招商,上半年签约重点项目130个(其中,世界500强项目3个、中国500强投资项目4个),总投资逾1000亿元。③发挥深圳“城阳客厅”窗口效应,深化与深企联、深促会等专业机构合作,打造深圳(粤港澳)优秀企业项目北上布局的“桥头堡”。上半年,我区预计实际利用内资208亿元,完成市下达全年计划的74%;预计实际利用外资完成6 亿美元,完成市下达全年计划的88.2%。
    (二)开创招才引智新局面。①用心读懂人才需求,出台了“促进中央活力区建设12条”等“1+3”人才新政,创新推出人才共有产权住房政策,通过网络召开了人才政策阳光发布会,人才吸引力极大增强。②实行人才服务全程代办帮办,提供创新创业全要素精准支持,建成全市首家青年人才驿站,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③面向全球启动新锐青岛·2020全球高端制造创新创业大赛和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培育高端创业生态圈。今年以来,引进各类人才1.02万余人,较去年同期增长46%;发放各类人才政策资金3098.4万元,综合资助13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及项目。
    (三)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正式开厅,并同步建设“云端客厅”,为两国城市、机构、企业搭建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双向开放平台。全国唯一设在地方的中日韩经贸合作国家级平台——中日韩商务理事会青岛联络办公室正式获批。集政府机构、产业运营、企业研发于一体的中韩科创园挂牌启动,30余家企业签约入驻。与日本京都市和北九州市、韩国大邱市等12个城市建立官方交流机制,成功举办“青岛—釜山进出口视频经贸洽谈会”“2020自有品牌零供对接会”。下半年,将继续推进2020世界韩商合作大会、日韩(青岛)进口商品博览会等一系列开放合作平台活动。
    (四)开辟外贸出口“新航道”。①制定中小外贸企业“保经营稳发展”政策,对全区179家“稳外贸稳外资基本盘重点企业”逐一点对点服务。引导企业通过海外买方资信调查规避国际贸易风险,指导企业通过全国商会等申请不可抗力证明,帮助210余家企业申报境外展位费补贴和出口信用险资金1400余万元。②放大外贸进出口资金池效应,召开专题协调会10次,为外贸企业提供高效优质可持续的融资支撑,海利尔药业、海泰科模具等企业外贸出口大幅逆势增长,1-5月份外贸资金池实现进出口1.2亿美元。③组织100余家企业通过“线上广交会”“中国制造网”等开展“云招商”,引导200余家纺织服装、饰品玩具等企业通过直播带货等模式开展“外贸转内销”,协调铁路部门为企业产品出口开启中欧班列。 上半年,全区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290亿元,同比增长10.7%,较一季度回升8个百分点。
    五、突出改善民生根本目的,持续增进社会福祉
    (一)切实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性资金支出结构,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保障等领域的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事业支出,提高政策资金统筹能力和使用效益。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3亿元,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1%。其中,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6亿元,同比增长40%;教育支出11.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二)切实保障就业稳定。对辖区内“四上”企业全面开展用工需求调查,突出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两大群体就业服务,充分利用58同城灵活用工网络平台,开展“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系列招聘活动100余场,铁骑山路务工市场改建完成并投入使用。积极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贷款贴息等创业优惠政策,成立创业导师团队,深入园区开展创业指导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上半年,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新增就业仍然达到4.7万人,同比增长1.25%;政策性扶持创业3897人,同比增长84.6%;为8691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资金3456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的较低水平。
    (三)切实完善公共服务。①持续发力学校建设,新开工建设中小学、幼儿园项目25处,续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27处,新增各类学位数4.2万余个,新建和续建项目累计投资达到73亿元,达到历年之最。②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城阳区二医迁建工程内部精装工程已经过半,年底前将交付使用;新开工建设城阳街道、夏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取下半年再开工建设惜福镇街道、上马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③加大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力度,突出做好疫情期间弱势群体救助帮扶工作,今年以来累计投入各类救助资金560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万余人次。
    (四)切实提升城市功能。①新启动河湾等10个旧村改造项目,计划建设安置房6775套;加快推进百埠庄、西荆等22个社区安置房续建和回迁,其中5个项目已主体完工,7个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建设。②加快推进2023亚洲杯专业足球场规划建设, 同步启动周边8.8平方公里城市设计,依托亚洲杯打造一个城市的活力单元,7月底进行亚洲杯专业足球场开工仪式。③双积路节点立交桥和双元路拓宽工程总体进度超过65%,年内实现主线通车;岙东路、银河路改扩建工程开工,启动中车大道、华中路等10项骨干路网建设工程。④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工程快速推进,年内主体通车;城阳火车站站房主体完工,地铁1号线城阳段开始动车调试,地铁8号线城阳段实现洞通、轨通、电通,这两条地铁线路均计划年内开通运行,城阳将进入地铁、高铁“双铁时代”,为建设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提供重要保障。
    我主要发布这些内容,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解区长的详细介绍,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在座的媒体朋友们,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您好,我是《工人日报》的记者,青岛市提出要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城阳区争当“急先锋”,请问是基于什么考虑?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又有何打算?谢谢。
   
    解宏劲: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工业互联网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特别市委市政府提出青岛要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城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们第一时间召开了专题会、调度会,推出城阳区打造工业互联网行动方案。
    我们知道,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下的新型基础设施、创新应用模式和全新工业生态。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是工业互联网时代,就像过去10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样。
    今年4月份召开了全市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第一次(扩大)会议,研究了《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2年)》,明确了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作战令。
    我们认为,发展工业互联网,最重要的是提供应用场景,最难的是向应用场景渗透的过程,把工业互联网的技术能够真真正正的渗透应用到工业场景当中,这样工业互联网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城阳在这个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我们一直以来坚持工业立区、工业强区,同时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尤为丰富,拥有工业企业1.1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6家,涉及29个产业门类。城阳区的工业门类非常广泛,应用场景设计和打造也具有很好的基础。
    特别是当前,城阳区确定了五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健康以及现代服务业,其中五大产业集群当中四大产业集群是围绕工业展开的,也是发展新经济重要的主攻方向。在四类产业当中各种类型的应用场景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在发展工业互联网方面具备独特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我们综合判断,在城阳建设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新征程中,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更有责任争当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急先锋”。
    实施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技改,是企业融入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性工作。城阳区制造业“触网”比较早、也比较广,从2015年开始城阳区工业企业就陆续实施了包括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支持企业建设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这几年以来城阳区每年在工业技改投入都能够达到30-40亿元,规模在同类区市当中我们还是非常多的。同时,我们支持中车四方股份、青特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和项目,示范引领,全面展开。近年来,我们实施了企业工业互联网项目达到200余个,培育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项目)90余个,刚刚我在介绍情况的时候,有几个数字我也介绍到了,我在这儿再重复一下:经青岛市认定的工业互联网“555”项目累计达到46个、占全市的13%,和城阳区在全市工业当中的占比也是相匹配的。其中,青特集团等17家企业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海利尔药业等11家企业入选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中车四方股份等6家企业入选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城阳区这几年以来较早的通过工业技改打造比较坚实的工业互联网基础。
    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后,对自身的生产、研发、用工成本等各个方面都带来比较明显的利好。比如,青特众力车桥公司建设智能工厂,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率达到60%,研发成本降低30%,一线操作者减少65%,单线生产率提高4倍,这对于企业来讲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国恩科技通过生产线“机器换人”,生产效率提升2倍,用工减少60%。
    除了企业自身的互联网改造之外,构筑工业互联网络、搭建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是链接单个企业形成产业链、并进而培育工业互联生态的关键载体,这也是我们当前亟需补齐的短板。
    一方面,我们依托本土的中车四方股份、青特集团、三利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搭建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组织区内企业利用海尔卡奥斯互联网平台上平台、用平台,目前全区有4100多家中小企业完成海尔卡奥斯平台注册,下一步平台的效果会逐渐显现出来。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双招双引”,大力引进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优质资源要素,做好优势互补、资源嫁接。制定印发了《关于促进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城阳区促进5G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城阳区促进工业投资高质量增长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关于鼓励工业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我们的想法是用最优的政策,最大的诚意,吸引国内外的优质资源要素汇聚城阳。近年来,我们相继建成山东省首条5G灯杆示范路,开工建设了全省首家5G创新产业园,引进浪潮智慧城市产业园、华讯方舟青岛天谷产业基地、佰才邦5G和时空信息产业园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项目26个,工业互联网的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正在加速形成。昨天我们举行了深圳企业家城阳行项目资源发布会,在这个发布会上我们也签约入驻了8家企业,我们这两年招商引资并且建设的华讯方舟青岛天谷产业园,一期项目上半年建成投入运行,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就吸引了8家企业入驻,预计到明年这8家企业的产值就能够达到15亿元。
    今年以来,我们聘请中国信息化研究院、西电青岛研究院等知名智库,共同编制了《城阳区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2年)》,对工业互联网优质项目资源实行“企业提政策、政府来论证、开门做决策、可行即实施”的阳光招引理念。我们从以往政府出政策,变为企业提政策,这样政策发布之后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更游客操作性,也会带来更加直接的效果。4月27日,我们在网上举办了以工业互联网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资源发布会,阳光发布了“新基建”领域8项规划和总投资615.3亿元的77个“新基建”项目,其中16个项目现场签约。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全面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以《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为指导,全力推进《城阳区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落细落小落地落实,重点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的拓展和产业生态的培育,当好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急先锋。
    一是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①成立5G“新基建”建设工作专班,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年内建成5G基站2360个,初步实现5G网络全覆盖;到2022年,建成5G基站4300个,实现5G信号深度覆盖,我们现在也在积极论证,争取把2020年的目标提前到2021年底实现,同时打造50个5G全覆盖全融合的应用园区。②依托电信运营企业对现有公众互联网及专线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推动工业企业广泛、高质量宽带接入。③推动重点企业内网改造升级,支持中车四方股份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试点,抢占行业工业互联网标准制定的制高点。
    二是拓展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①引导企业加强物联网技术应用,推进制造业生产过程、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到2022年,引导30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建设,选树10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在公共服务领域、行业应用领域打造10个以上可复制推广的5G应用标杆。通过开放应用场景,我们也能够吸引国内外一些高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落户城阳区。②推动1万家中小企业利用海尔卡奥斯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用平台”。③每年培育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项目)25个以上。在现有90个示范企业项目基础之上每年再培育25个以上,打造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三是搭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①优化顶层设计,在全区范围内规划布局3-5个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产业等不同定位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为高端产业资源集聚提供载体。②加快工业互联网项目双招双引,制定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发展导图,实施精准招商,同时加强项目全过程服务,大力引进培育行业级、区域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争取利用2-3年时间,打造1个国内知名、5个行业知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引进培育10家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解决方案供应商。
    各位的朋友们,关于工业互联网的基本情况我就介绍这些。今天发布会的媒体平台和各位记者朋友们,都是来自中央、省、市的权威媒体,大家信息灵通,人脉通达、资源广泛,我们专门有一个《促进社会化专业招商奖励办法》,对优质资源项目的引荐人最高奖励2000万元。真诚的希望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多多帮我们广为宣传政策环境、营商环境,以及下一步打造应用场景的决心,积极引荐优质资源,能够让我们共享机遇、共创未来。
    谢谢大家!
   
    记者:我是《中国工业报》的记者,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企业等市场主体发展受到较大冲击,想问一下,城阳区在统筹疫情防控和服务企业、保市场主体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李温华:首先感谢《中国工业报》的记者,对城阳区服务企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城阳区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重点打好“上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等系列组合拳,硬核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近日,城阳区获得青岛市支持企业和项目建设复工达产奖励资金1050万元,奖励额度位居各区市首位。这个数额虽然不大,但是从一个侧面说明,城阳区在疫情防控期间帮助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一个认可,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持续做好服务企业工作的信心。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工作开展情况:
    首先是政策加持,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为帮助企业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城阳区始终坚持政策先行,提振企业应对疫情、加快发展的信心。一是制定一揽子扶持政策。我们重点围绕支持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企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工业投资高质量增长以及在疫情期间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用工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刚才区长也说了,我们制定了政策的百宝箱,这些政策每一条都是干货,应该说都是真金白银帮助企业抗疫情,渡难关,稳发展。二是精心梳理涉企政策。安排专人对国家、省、市以及我区现行的涉企扶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并逐条、分类归纳汇编,通过网络、手机微信、上门服务等渠道发布政策解读,强化政策宣传,扩大政策知晓面,让企业真正懂政策、用政策、享实惠。三是及时兑现政策资金。坚持“快兑现、早见效”的原则,建立资金兑现绿色通道,精简申报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前兑现各类政策资金,主要是在减免社保费用、发放稳岗补贴、兑现企业技改奖补方面,大概惠及企业4万余户,涉及资金量是13亿,对于企业渡过疫情还是帮助很大的。
    第二个方面是主动作为,全力打赢企业复工复产攻坚战
    疫情发生以来,城阳区迅速反应、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全区企业复工复产。2月28日,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率先实现全面复工。一是坚持顶格推动。第一时间成立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实行战时运转体制,压实街道、社区属地管控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在复工人员登记、身体监测、企业内部防控等方面切实抓好落实,确保企业疫情防控不出问题。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先后制定下发了《城阳区工业企业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导意见》、《城阳区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和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发放《致全区工业企业一封信》,指导企业科学防疫,有序开展复工复产。三是全力做好防控物资生产保障。建立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清单,安排专人进驻,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企业原材料、用工、资金等要素需求,全力推动帝元服饰、黑盾防护科技等企业复工复产,确保企业开足马力加快生产。积极开展防疫物资调配工作,从2月10日到3月底,累计为企业调配口罩200余万只,日均调配4万只,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强有力的防疫物资保障。
    第三个方面是深耕服务,靶向需求精准发力
    针对部分企业受疫情影响面临的困难,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靶向企业需求精准发力,采取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一是强化包联服务。建立机关干部包联服务企业制度,一对一包联服务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二是助力市场开拓。启动“援企助销、机关带货”系列活动,26个消费品企业的300余种产品在政府机关、在街道、在广大市民的朋友圈得到了广泛宣传。同时,组织企业利用卡奥斯、线上春糖等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优势,开拓销售渠道,寻求新订单。截至目前全区4112家企业注册使用海尔卡奥斯平台,数量居各区市第一。三是强化用工服务。组织230余家用人单位参加春风行动网络招聘,发布各类招聘岗位1万余个,在各社区推送招聘岗位8000余个。为对口协作地区推送130余家企业的5000多个岗位。四是强化融资服务。与建设银行合作开展“助保贷”业务,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资金压力,今年以来已帮助区内小微企业解决资金需求3340万元。五是强化平台服务。搭建“城阳区企业服务智慧云平台”,5月中旬已经上线运行,包括政策速递、通知公告、企业诉求、供需平台、政策在线申报、企业风采等八大版块内容,构建全面、高效、便捷的企业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已登录注册企业1264家,发布各级各类涉企政策141条,发布工作动态8条,通知公告98条,企业发布供应信息460条,需求信息103条,解决企业诉求59件,平台访问量累计达1.4万余次。
    各位媒体朋友们,服务企业永远在路上,创新发展永无止境。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围绕打造让企业家满意的营商环境,再持续推出和落实一批有温度、有力度的惠企政策,引导更多企业上平台、用平台,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的成长指数,助力企业渡难关、快发展。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香港商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现在各地都在加快新基建布局,刚才也提到城阳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看到材料里面也写到总投资600多亿77个新基建项目资源在面向全球征集,想请问一下三年行动有哪些举措?咱们面向全球征集方面有什么计划?谢谢。
   
    付坚强:有一句话叫“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由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将对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城阳区要勇当青岛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急先锋,在6月1日城阳区在全市第一个推出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在三年行动计划当中提出到2022年要达到这些目标,一个总体的目标要把城阳区建设成为全省5G应用示范区和智慧城市的试点区,这是一个总体的目标,也是一个总纲领。
    围绕这个总体目标,我们还确定了7个方面的一些具体目标,刚才提到的关于新型基础设施招商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会把整体的情况先做一个介绍。
    这7个方面的目标当中,刚刚区长介绍了第一个是要到2022年要完成4300个5G宏基站的建设,实现全区5G信号全覆盖,其中今年建2360个,我们已经完成了1790个,肯定能够完成,刚刚也提到了,有可能我们的想法是明年底之前争取把4300个提前一年全部完成,这是一个目标。
    第二个目标,要完成主要骨干道路的路灯灯杆改造,这是智慧化的改造,是一杆多用,包括5G的微基站都可以挂靠在上面,像智慧照明、智慧监控甚至包括电动车充电桩,我们目前已经完成了长城路试点改造,正在银河路第二条试点,我们计划在这两条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明年或者是今年晚点的时候全部推开,到2022年底之前把主要骨干道路上的灯杆全部改造完毕,这是第二个目标。
    第三个目标,刚才您提到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因为新型基础设施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另外一方面本身是一个很大的产业,我们的想法是通过先打造场景然后开放场景,然后吸引企业产业入驻,我们基于这样的考虑,今年以来发布了两批这样的项目,第一批是4月27日发布77个项目,总投资615亿元,昨天下午又发布了332个项目,总投资513.7亿元。在发布之后,目前我们已经签约了32个项目,纯粹签约外地来的产业项目,这里面其中的一些基础设施类的项目大多数都是已经开始实施了,下一步我们城阳区按照城市的总体规划,人口总数是要到2035年要达到290万,城阳区目前的常住人口只有85万,所以还有很大的空间,人口的增加会对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服务设施提出更多的要求,我们会面向2035年来进一步的梳理我们所需要的新型基础设施方面的项目适时公开发布。
    第四个目标,我们要推进智慧社区的建设,刚才前面我提到了其中一个目标是要打造山东省智慧城市试点区,这是目前青岛市唯一一家,我们城阳区唯一一家山东省的试点区,我们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是要打造智慧社区。我们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文件,今年底之前要完成6个社区和2个街区的试点任务,在总结试点任务的基础上,争取到2022年要达到40%以上,或者是我们争取到一半,都要建设成为智慧社区或者是街区。
    第五个目标,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和培育,今年上半年已经新增了100个,目前总数是505家,我们计划到2022年达到800家以上。
    第六个目标,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可能各位媒体朋友都清楚,轨道交通是青岛的一个特色之一,也更是阳区的支柱产业,在2019年全产业链的产值突破1千亿,我们计划到2022年突破到1300亿甚至更高一些,这是我们先定的一个小目标。
    第七个目标,我们要吸引品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刚才区长介绍的时候也介绍了,我们上半年新引进了1.02万人才,目前的人才总量21.5万,其中引进来的博士后达到了41名,我们计划到2022年底之前至少要达到50名以上。
    三年行动计划,区里面已经制定了任务书,确定了路线图,包括压实了责任,我们的想法这三年行动计划争取能够提前,并且在实施过程当中不断的丰富完善,因为新型基础设施也不可能三年之内完全完成,还需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来丰富完善,我先介绍这么多,谢谢。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中国改革报》的记者,城阳区是青岛市对外开放的前沿,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外贸、外资、商贸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请问城阳区是如何应对的?有哪些创新举措?效果怎么样?谢谢。
   
    江锐:首先感谢您的提问,城阳区在外贸外资包括对外开放方面,对城阳区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外贸外资、对外开放,城阳区一直是在全市的前列,在全市的位置当中比重很大。
    针对疫情的冲击,我们采取了首先在稳外贸方面主要是通过创新服务举措稳住外贸基本盘。
    一是建立防疫保供促生产机制。疫情初期,在外贸企业发起“防疫物资进口倡议书”,建立内外贸企业资源优势互补、精准对接的防疫复工机制。二是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第一时间制定帮扶中小外贸企业 “保经营稳发展”政策;成立12支服务小分队,配备商务、财政、金融、税务、海关辅导员,落实“稳外贸稳外资基本盘重点企业”扶持政策;加大信保支持力度,帮助企业申报短期出口信用险390余万元,引导企业通过海外买方资信调查政策,帮扶企业规避国际贸易风险。三是优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等方式,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贸易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四是顶格推进,为企业纾困解难。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顶格协调”铁路部门,为青岛三硕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出口产品首次开启中欧班列,解决了企业出口外运受阻难题。五是发展新经济新模式,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先后发布线上线下展会信息10次,引导企业主动抢抓国内外订单;组织企业参加直播带货秘籍、财税金融、人力资源管理等专题培训会10次;引导企业通过“中国制造网”、“线上广交会”等开展“云招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引导纺织服装、水产、饰品玩具、宠物用品企业通过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网红直播”、外贸企业进商超等新模式开展“外贸转内销”。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预计完成290亿元,同比增长10.7%。
    二、开展互联网招商,促进外资逆势增长
    一是采取网上洽谈、视频会议、在线签约等方式促进利用外资。通过“点对点” “屏对屏”方式,加强项目跟踪与服务。阳光七星项目参加“山东省重点外资项目视频签约仪式”,计划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以上,世界500强项目达能特殊营养品(青岛)有限公司落户城阳。二是建设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平台。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开门纳客,集会议、论坛、路演、招商、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云端客厅”同步启用,工商注册代理、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众创空间等配套服务平台投入使用,韩源新零售周末仓库等8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达2.7亿美元;中韩城市发展联盟青岛代表处、釜山经济振兴院等63家韩国机构、商协会和企业成功入驻;中韩电商(青岛)网红直播基地将建设柔性供应链中心、网红直播·短视频艺术培训中心、中韩商品直播中心以及电商运营服务中心落户揭牌,将带动中韩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中韩交流合作提质升级。
    上半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6亿美元,同比增长48.1%,完成市下达全年计划的88.2%,这应该列在全市的第一位。
    三、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全面激发消费潜力
    一是出台《促进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商圈培育、龙头批发企业引进、特色街区改造提升、零售电商发展。协调解决商贸批发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难点。上半年,正威供应链、诚开均和国际贸易、朗迪顺贸易、波尼亚营销合计拉动全区限上批发业增速68.1个百分点。二是通过发放1000万元电子消费券、打造网红商品,激发消费新动能。引导传统商超利用京东、天猫等网上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推动大润发“淘鲜达”、“利群网上商城”、“丽达优选”等网络平台销售,扩大市场消费增量;鼓励企业研发网红商品,青岛景园假日酒店推出的“古法熏烧鸡”等网红新品日销售近2万元,达到往日餐厅流水的35%,实现逆势增长。目前,全区262家限上批零餐企业全部复商复市,拥有600多家商户的城阳吕家庄夜市现在红红火火,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报道。三是繁荣夜经济,激发新消费。研究制定夜经济发展扶持政策,打造夜生活聚集区,推进建设“深夜食堂”特色餐饮,引导夜生活聚集区延长营业时间,发展“网红经济”;构建国货等六大商圈,打造三类九大夜间消费集聚区;鲁邦国际风情街建成中国(青岛)微电影基地,荣获2019年度青岛城市夜经济地标奖;华润影城、万达影院、西西弗书店等60余个品牌首次进驻城阳;先后引进21点酒吧、三秋酒吧、禾沐荟等原生态音乐酒吧、音乐餐厅等项目,发展时尚消费,促进消费升级。
    上半年,批零餐实现销售额228.3亿元,同比增长41.4%,可以说名列前茅。
    今后我们继续把“双招双引”做为对外开放的主战场,利用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推动出口转内销,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促进外贸稳增提质,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消费新动能,确保完成各项商务目标任务,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江局长的解答。
    由于时间关系,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求会后可以联系台上的发布人,也可以联系城阳区政府办。
    通过今天解区长以及三位局长的发布和解答,我们可以感受到城阳区正努力打造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正在全面起势,希望媒体朋友们能够把城阳区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的举措和成效宣传好,多引荐项目,多领取奖金,为即将进入“双铁时代”的新城阳加油鼓劲。
    今天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通过“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首页新闻发布会频道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四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
    下周区市长系列新闻发布会还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这里举行,辛苦各位了,我们下周再见!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我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区市长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由城阳区政府专场发布。
    城阳区位于市区北部,也是青岛市流亭国际机场的所在区,城阳区委区政府勇于担当“十五个攻势”的急先锋,全力抢占五大高地,在保住民生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成绩。
    为向社会各界全面介绍相关情况,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城阳区委副书记、区长解宏劲同志,城阳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付坚强同志,城阳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温华同志,城阳区商务局副局长江锐同志,请四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解区长介绍城阳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总体情况,有请。
   
    解宏劲: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运行和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冲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城阳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把“六稳”“六保”任务作为指导工作的指挥棒、作为最低目标和最直接目标,守住关键底线,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建设全面起势。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3%左右,较一季度回升11.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3.4亿元,同比下降4.5%,较一季度回升0.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同比增长5%,较一季度回升1.3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6亿美元,同比增长48.1%,较一季度回升98.2个百分点。
    一、突出惠企政策的精准高效,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
    (一)打好政策服务“组合拳”。针对企业关切,在全市率先推出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应对疫情促进稳健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支持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生产企业的鼓励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百宝箱”,建立启用“城阳区企业服务智慧云平台”,开通复工复产服务专线。选派1572名机关党员干部组建“三支队伍”,一对一包联全区1083家“四上”企业、267个社区、222个建筑工地,建立起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工作体系。强化龙头带动,“一企一策”服务52家规上骨干企业,一对一服务规下重点企业,全力促进达产达效。
    (二)跑出政策兑现“加速度”。全面落实房租减免、援企稳岗等政策措施,提前兑现各类补助奖励,帮助重点行业企业协调解决外籍关键岗位人员返区、打通外贸出口通道、原材料供应、市场对接等困难,助力企业加快复产达产。不断完善政策审核机制,学习借鉴深圳的经验做法,政策申请者的资格认定交由第三方机构进行,财政等部门根据第三方机构的认定结果做好政策兑现、拨付奖补资金。截至目前,全区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各街道累计减免房租1667万元,减免户数154户;减免企业社保费用8亿元,惠及企业2.9万户;发放稳岗补贴资金3456万元,惠及企业8691户;累计拨付技改补助等各类奖励资金4.44亿元,惠及企业2965家。
    (三)搭建特色助企新渠道。承办2020年青岛首季民营经济创意会,易邦生物、领军科技、乾运高科等4家民营企业的“动物疫苗国家产业创新基地项目”等创意方案精彩亮相,总投资额达64亿元。组织重点建设项目和建筑建材企业供需对接会,引导重点项目采购本地建材、家居。启动“我为企业找订单”“援企助销、机关带货”系列活动,帮助企业开拓销售渠道。开通14部复工复产社会心理援助服务热线,开展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3.4万余人次,构筑疫情防控“心理长城”。
    二、突出产业链条的持续稳定,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一)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出台实施《城阳区促进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引进培育垂直电商平台,发展“线上+线下”“商品+服务”“零售+体验”等融合式跨界业态。在全市率先推出并发放1000万元电子消费券,惠及餐饮、体育、书店、零售四个行业4600余商家,拉动消费6.6万人次、3600余万元。研究制定夜经济发展扶持政策,支持“地摊”经济和夜经济融合发展,培育夜生活聚集区,推进“深夜食堂”特色餐饮建设,打造了鲁邦水悦城音乐吧精品集聚区、利群万象汇时尚shopping街区等三类九大夜间消费集聚区。其中,鲁邦风情街建成中国·青岛微电影基地;吕家庄夜市被央视等媒体关注报道。
    (二)强基固本壮大工业。①出台实施《城阳区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方案》《关于鼓励工业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奖励办法》,组织全区4112家中小企业完成海尔卡奥斯平台注册,完成工业互联网入库培育项目340余家,经市工信局认定的工业互联网“555”项目达到46个,占全市的13%,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项目)90余个。②出台《关于促进工业投资高质量增长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奖补翻番和区、市奖励叠加,抓实110个技改储备库重点项目。1-5月份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6%,4家企业被评为山东省2020年“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项目),8家企业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组织20家企业申报市“隐形冠军”,354家企业获得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③出台实施《城阳区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办法》,率先完成5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总投资73.7亿元的12个高层工业楼宇项目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作为一个有效的载体可以承接更多的高质量新经济业态。
    (三)科技金融力促创新。出台实施《关于促进城阳区科技型企业融资发展的科技金融指导意见》,为12家科技企业提供科技金融贷款5300万元。32个平台入选青岛市技术创新中心,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累计达到40家。推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组建“西电青岛研究院信息技术孵化器”,首批9个项目签约入驻。全省首家博士后创新成果转化基地——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一期建成运营面积5.6万平方米,已入驻38个博士后创业项目,引进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40余名。
    (四)营商环境全面优化。①出台《关于加强项目实施阶段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在全市首推告知承诺制改革,将“批前审查”改为“批后监管”,推进项目服务流程再造。②深化一站式便民服务改革,创新实施“一事全办”“独任审核”“无差别一窗受理”“窗口无否决权”等审批服务新模式,将“一窗一证”转变为“一窗多证”,不断提高便民服务水平。城阳市民中心日均接待办事群众3000人次、办件量4500件次,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在城阳市民中心企业和群众的一般性需求都可以解决。③持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行企业设立、变更等业务“零见面”审批,上半年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5661户,其中企业8034户,累计分别达到16.8万户和7.5万户,实有企业数同比增长29.2%。
    三、突出投资拉动的关键支撑,全力促经济稳中提速
    (一)争当新型基建“排头兵”。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城阳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年)》,从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领域全面发力,构建 “新基建”产业链全景图。在全市率先开展“新基建”专题“网签”活动,发布了“新基建”领域8项规划和总投资615.3亿元的77个“新基建”项目资源,面向全球征集“城市合伙人”,16个项目现场签约。目前,全区共签约“新基建”项目32个,计划总投资382亿元。加快5G网络布局和应用推广,计划年底前规划建设5G基站2360个,数量全市第一,目前已建成开通1790个。
    (二)抓牢项目建设“牛鼻子”。出台实施《关于建立项目阳光发布推进机制的意见》《关于疫情防控形势下支持建设项目复工、开工的政策措施》《关于加快土地整理工作的意见》,大力实施专班协调推进项目工作法,理顺完善重点项目“工程化管理”、项目推进责任人等工作机制,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制度,进一步压减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总投资1838亿元的346个市、区两级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上半年,21个市级重点项目已开工18个,开工率85.7%(其中,14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建设;7个市级重点前期项目已开工4个)。
    (三)拓宽多元融资“新路径”。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扩大有效投资,经国家发改委认定符合发债项目26个,计划总投资423.8亿元,专项债申请发行额度105.6亿元。争取了27个棚改专项债,计划总投资378.8亿元,拟申请棚改专项债247亿元。上半年,发行政府专项债券29亿元,新增一般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4.02亿元;新增境内外上企业2家,数量全市第一;新引进中基协备案基金13只,实际到位资金40亿元,规模居全市前列;银行存贷款余额2165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贷款余额989亿元、同比增长23.7%,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经济恢复运行的基本盘。
    四、突出双招双引“第一战场”,全力夯实发展后劲
    (一)创新招商引资新模式。①在全市率先实施“点对点”“线连线”“屏对屏”网络招商新模式,打造双招双引“阳光在线会客厅”,常态化推进“云洽谈”“云签约”,上半年“网谈”招商575次,实现了“招商不止步、服务不断线”。②制定实施《城阳区五大产业集群专项招商工作方案》,梳理五大产业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隐形冠军,开展精准对接招商,上半年签约重点项目130个(其中,世界500强项目3个、中国500强投资项目4个),总投资逾1000亿元。③发挥深圳“城阳客厅”窗口效应,深化与深企联、深促会等专业机构合作,打造深圳(粤港澳)优秀企业项目北上布局的“桥头堡”。上半年,我区预计实际利用内资208亿元,完成市下达全年计划的74%;预计实际利用外资完成6 亿美元,完成市下达全年计划的88.2%。
    (二)开创招才引智新局面。①用心读懂人才需求,出台了“促进中央活力区建设12条”等“1+3”人才新政,创新推出人才共有产权住房政策,通过网络召开了人才政策阳光发布会,人才吸引力极大增强。②实行人才服务全程代办帮办,提供创新创业全要素精准支持,建成全市首家青年人才驿站,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③面向全球启动新锐青岛·2020全球高端制造创新创业大赛和中国·山东(青岛)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培育高端创业生态圈。今年以来,引进各类人才1.02万余人,较去年同期增长46%;发放各类人才政策资金3098.4万元,综合资助13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及项目。
    (三)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正式开厅,并同步建设“云端客厅”,为两国城市、机构、企业搭建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双向开放平台。全国唯一设在地方的中日韩经贸合作国家级平台——中日韩商务理事会青岛联络办公室正式获批。集政府机构、产业运营、企业研发于一体的中韩科创园挂牌启动,30余家企业签约入驻。与日本京都市和北九州市、韩国大邱市等12个城市建立官方交流机制,成功举办“青岛—釜山进出口视频经贸洽谈会”“2020自有品牌零供对接会”。下半年,将继续推进2020世界韩商合作大会、日韩(青岛)进口商品博览会等一系列开放合作平台活动。
    (四)开辟外贸出口“新航道”。①制定中小外贸企业“保经营稳发展”政策,对全区179家“稳外贸稳外资基本盘重点企业”逐一点对点服务。引导企业通过海外买方资信调查规避国际贸易风险,指导企业通过全国商会等申请不可抗力证明,帮助210余家企业申报境外展位费补贴和出口信用险资金1400余万元。②放大外贸进出口资金池效应,召开专题协调会10次,为外贸企业提供高效优质可持续的融资支撑,海利尔药业、海泰科模具等企业外贸出口大幅逆势增长,1-5月份外贸资金池实现进出口1.2亿美元。③组织100余家企业通过“线上广交会”“中国制造网”等开展“云招商”,引导200余家纺织服装、饰品玩具等企业通过直播带货等模式开展“外贸转内销”,协调铁路部门为企业产品出口开启中欧班列。 上半年,全区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290亿元,同比增长10.7%,较一季度回升8个百分点。
    五、突出改善民生根本目的,持续增进社会福祉
    (一)切实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性资金支出结构,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保障等领域的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事业支出,提高政策资金统筹能力和使用效益。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3亿元,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1%。其中,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6亿元,同比增长40%;教育支出11.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二)切实保障就业稳定。对辖区内“四上”企业全面开展用工需求调查,突出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两大群体就业服务,充分利用58同城灵活用工网络平台,开展“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系列招聘活动100余场,铁骑山路务工市场改建完成并投入使用。积极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贷款贴息等创业优惠政策,成立创业导师团队,深入园区开展创业指导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上半年,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新增就业仍然达到4.7万人,同比增长1.25%;政策性扶持创业3897人,同比增长84.6%;为8691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资金3456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的较低水平。
    (三)切实完善公共服务。①持续发力学校建设,新开工建设中小学、幼儿园项目25处,续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27处,新增各类学位数4.2万余个,新建和续建项目累计投资达到73亿元,达到历年之最。②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城阳区二医迁建工程内部精装工程已经过半,年底前将交付使用;新开工建设城阳街道、夏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取下半年再开工建设惜福镇街道、上马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③加大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力度,突出做好疫情期间弱势群体救助帮扶工作,今年以来累计投入各类救助资金560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万余人次。
    (四)切实提升城市功能。①新启动河湾等10个旧村改造项目,计划建设安置房6775套;加快推进百埠庄、西荆等22个社区安置房续建和回迁,其中5个项目已主体完工,7个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建设。②加快推进2023亚洲杯专业足球场规划建设, 同步启动周边8.8平方公里城市设计,依托亚洲杯打造一个城市的活力单元,7月底进行亚洲杯专业足球场开工仪式。③双积路节点立交桥和双元路拓宽工程总体进度超过65%,年内实现主线通车;岙东路、银河路改扩建工程开工,启动中车大道、华中路等10项骨干路网建设工程。④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工程快速推进,年内主体通车;城阳火车站站房主体完工,地铁1号线城阳段开始动车调试,地铁8号线城阳段实现洞通、轨通、电通,这两条地铁线路均计划年内开通运行,城阳将进入地铁、高铁“双铁时代”,为建设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提供重要保障。
    我主要发布这些内容,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解区长的详细介绍,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在座的媒体朋友们,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您好,我是《工人日报》的记者,青岛市提出要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城阳区争当“急先锋”,请问是基于什么考虑?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又有何打算?谢谢。
   
    解宏劲: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工业互联网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特别市委市政府提出青岛要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城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们第一时间召开了专题会、调度会,推出城阳区打造工业互联网行动方案。
    我们知道,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下的新型基础设施、创新应用模式和全新工业生态。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是工业互联网时代,就像过去10年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样。
    今年4月份召开了全市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第一次(扩大)会议,研究了《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2年)》,明确了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作战令。
    我们认为,发展工业互联网,最重要的是提供应用场景,最难的是向应用场景渗透的过程,把工业互联网的技术能够真真正正的渗透应用到工业场景当中,这样工业互联网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城阳在这个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我们一直以来坚持工业立区、工业强区,同时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尤为丰富,拥有工业企业1.1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6家,涉及29个产业门类。城阳区的工业门类非常广泛,应用场景设计和打造也具有很好的基础。
    特别是当前,城阳区确定了五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健康以及现代服务业,其中五大产业集群当中四大产业集群是围绕工业展开的,也是发展新经济重要的主攻方向。在四类产业当中各种类型的应用场景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在发展工业互联网方面具备独特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我们综合判断,在城阳建设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新征程中,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更有责任争当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急先锋”。
    实施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技改,是企业融入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性工作。城阳区制造业“触网”比较早、也比较广,从2015年开始城阳区工业企业就陆续实施了包括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支持企业建设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这几年以来城阳区每年在工业技改投入都能够达到30-40亿元,规模在同类区市当中我们还是非常多的。同时,我们支持中车四方股份、青特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和项目,示范引领,全面展开。近年来,我们实施了企业工业互联网项目达到200余个,培育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项目)90余个,刚刚我在介绍情况的时候,有几个数字我也介绍到了,我在这儿再重复一下:经青岛市认定的工业互联网“555”项目累计达到46个、占全市的13%,和城阳区在全市工业当中的占比也是相匹配的。其中,青特集团等17家企业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海利尔药业等11家企业入选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中车四方股份等6家企业入选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城阳区这几年以来较早的通过工业技改打造比较坚实的工业互联网基础。
    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后,对自身的生产、研发、用工成本等各个方面都带来比较明显的利好。比如,青特众力车桥公司建设智能工厂,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率达到60%,研发成本降低30%,一线操作者减少65%,单线生产率提高4倍,这对于企业来讲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国恩科技通过生产线“机器换人”,生产效率提升2倍,用工减少60%。
    除了企业自身的互联网改造之外,构筑工业互联网络、搭建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是链接单个企业形成产业链、并进而培育工业互联生态的关键载体,这也是我们当前亟需补齐的短板。
    一方面,我们依托本土的中车四方股份、青特集团、三利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搭建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组织区内企业利用海尔卡奥斯互联网平台上平台、用平台,目前全区有4100多家中小企业完成海尔卡奥斯平台注册,下一步平台的效果会逐渐显现出来。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双招双引”,大力引进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优质资源要素,做好优势互补、资源嫁接。制定印发了《关于促进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城阳区促进5G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城阳区促进工业投资高质量增长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关于鼓励工业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我们的想法是用最优的政策,最大的诚意,吸引国内外的优质资源要素汇聚城阳。近年来,我们相继建成山东省首条5G灯杆示范路,开工建设了全省首家5G创新产业园,引进浪潮智慧城市产业园、华讯方舟青岛天谷产业基地、佰才邦5G和时空信息产业园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项目26个,工业互联网的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正在加速形成。昨天我们举行了深圳企业家城阳行项目资源发布会,在这个发布会上我们也签约入驻了8家企业,我们这两年招商引资并且建设的华讯方舟青岛天谷产业园,一期项目上半年建成投入运行,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就吸引了8家企业入驻,预计到明年这8家企业的产值就能够达到15亿元。
    今年以来,我们聘请中国信息化研究院、西电青岛研究院等知名智库,共同编制了《城阳区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2年)》,对工业互联网优质项目资源实行“企业提政策、政府来论证、开门做决策、可行即实施”的阳光招引理念。我们从以往政府出政策,变为企业提政策,这样政策发布之后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更游客操作性,也会带来更加直接的效果。4月27日,我们在网上举办了以工业互联网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资源发布会,阳光发布了“新基建”领域8项规划和总投资615.3亿元的77个“新基建”项目,其中16个项目现场签约。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全面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以《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为指导,全力推进《城阳区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落细落小落地落实,重点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的拓展和产业生态的培育,当好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急先锋。
    一是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①成立5G“新基建”建设工作专班,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年内建成5G基站2360个,初步实现5G网络全覆盖;到2022年,建成5G基站4300个,实现5G信号深度覆盖,我们现在也在积极论证,争取把2020年的目标提前到2021年底实现,同时打造50个5G全覆盖全融合的应用园区。②依托电信运营企业对现有公众互联网及专线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推动工业企业广泛、高质量宽带接入。③推动重点企业内网改造升级,支持中车四方股份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试点,抢占行业工业互联网标准制定的制高点。
    二是拓展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①引导企业加强物联网技术应用,推进制造业生产过程、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到2022年,引导30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建设,选树10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在公共服务领域、行业应用领域打造10个以上可复制推广的5G应用标杆。通过开放应用场景,我们也能够吸引国内外一些高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落户城阳区。②推动1万家中小企业利用海尔卡奥斯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用平台”。③每年培育市级以上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项目)25个以上。在现有90个示范企业项目基础之上每年再培育25个以上,打造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三是搭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①优化顶层设计,在全区范围内规划布局3-5个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产业等不同定位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为高端产业资源集聚提供载体。②加快工业互联网项目双招双引,制定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发展导图,实施精准招商,同时加强项目全过程服务,大力引进培育行业级、区域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争取利用2-3年时间,打造1个国内知名、5个行业知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引进培育10家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解决方案供应商。
    各位的朋友们,关于工业互联网的基本情况我就介绍这些。今天发布会的媒体平台和各位记者朋友们,都是来自中央、省、市的权威媒体,大家信息灵通,人脉通达、资源广泛,我们专门有一个《促进社会化专业招商奖励办法》,对优质资源项目的引荐人最高奖励2000万元。真诚的希望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多多帮我们广为宣传政策环境、营商环境,以及下一步打造应用场景的决心,积极引荐优质资源,能够让我们共享机遇、共创未来。
    谢谢大家!
   
    记者:我是《中国工业报》的记者,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企业等市场主体发展受到较大冲击,想问一下,城阳区在统筹疫情防控和服务企业、保市场主体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李温华:首先感谢《中国工业报》的记者,对城阳区服务企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城阳区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重点打好“上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等系列组合拳,硬核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近日,城阳区获得青岛市支持企业和项目建设复工达产奖励资金1050万元,奖励额度位居各区市首位。这个数额虽然不大,但是从一个侧面说明,城阳区在疫情防控期间帮助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一个认可,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持续做好服务企业工作的信心。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工作开展情况:
    首先是政策加持,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为帮助企业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城阳区始终坚持政策先行,提振企业应对疫情、加快发展的信心。一是制定一揽子扶持政策。我们重点围绕支持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企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工业投资高质量增长以及在疫情期间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用工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刚才区长也说了,我们制定了政策的百宝箱,这些政策每一条都是干货,应该说都是真金白银帮助企业抗疫情,渡难关,稳发展。二是精心梳理涉企政策。安排专人对国家、省、市以及我区现行的涉企扶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并逐条、分类归纳汇编,通过网络、手机微信、上门服务等渠道发布政策解读,强化政策宣传,扩大政策知晓面,让企业真正懂政策、用政策、享实惠。三是及时兑现政策资金。坚持“快兑现、早见效”的原则,建立资金兑现绿色通道,精简申报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前兑现各类政策资金,主要是在减免社保费用、发放稳岗补贴、兑现企业技改奖补方面,大概惠及企业4万余户,涉及资金量是13亿,对于企业渡过疫情还是帮助很大的。
    第二个方面是主动作为,全力打赢企业复工复产攻坚战
    疫情发生以来,城阳区迅速反应、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全区企业复工复产。2月28日,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率先实现全面复工。一是坚持顶格推动。第一时间成立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实行战时运转体制,压实街道、社区属地管控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在复工人员登记、身体监测、企业内部防控等方面切实抓好落实,确保企业疫情防控不出问题。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先后制定下发了《城阳区工业企业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导意见》、《城阳区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和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发放《致全区工业企业一封信》,指导企业科学防疫,有序开展复工复产。三是全力做好防控物资生产保障。建立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清单,安排专人进驻,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企业原材料、用工、资金等要素需求,全力推动帝元服饰、黑盾防护科技等企业复工复产,确保企业开足马力加快生产。积极开展防疫物资调配工作,从2月10日到3月底,累计为企业调配口罩200余万只,日均调配4万只,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强有力的防疫物资保障。
    第三个方面是深耕服务,靶向需求精准发力
    针对部分企业受疫情影响面临的困难,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靶向企业需求精准发力,采取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一是强化包联服务。建立机关干部包联服务企业制度,一对一包联服务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二是助力市场开拓。启动“援企助销、机关带货”系列活动,26个消费品企业的300余种产品在政府机关、在街道、在广大市民的朋友圈得到了广泛宣传。同时,组织企业利用卡奥斯、线上春糖等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优势,开拓销售渠道,寻求新订单。截至目前全区4112家企业注册使用海尔卡奥斯平台,数量居各区市第一。三是强化用工服务。组织230余家用人单位参加春风行动网络招聘,发布各类招聘岗位1万余个,在各社区推送招聘岗位8000余个。为对口协作地区推送130余家企业的5000多个岗位。四是强化融资服务。与建设银行合作开展“助保贷”业务,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资金压力,今年以来已帮助区内小微企业解决资金需求3340万元。五是强化平台服务。搭建“城阳区企业服务智慧云平台”,5月中旬已经上线运行,包括政策速递、通知公告、企业诉求、供需平台、政策在线申报、企业风采等八大版块内容,构建全面、高效、便捷的企业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已登录注册企业1264家,发布各级各类涉企政策141条,发布工作动态8条,通知公告98条,企业发布供应信息460条,需求信息103条,解决企业诉求59件,平台访问量累计达1.4万余次。
    各位媒体朋友们,服务企业永远在路上,创新发展永无止境。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围绕打造让企业家满意的营商环境,再持续推出和落实一批有温度、有力度的惠企政策,引导更多企业上平台、用平台,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的成长指数,助力企业渡难关、快发展。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香港商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现在各地都在加快新基建布局,刚才也提到城阳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看到材料里面也写到总投资600多亿77个新基建项目资源在面向全球征集,想请问一下三年行动有哪些举措?咱们面向全球征集方面有什么计划?谢谢。
   
    付坚强:有一句话叫“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由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将对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城阳区要勇当青岛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急先锋,在6月1日城阳区在全市第一个推出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在三年行动计划当中提出到2022年要达到这些目标,一个总体的目标要把城阳区建设成为全省5G应用示范区和智慧城市的试点区,这是一个总体的目标,也是一个总纲领。
    围绕这个总体目标,我们还确定了7个方面的一些具体目标,刚才提到的关于新型基础设施招商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会把整体的情况先做一个介绍。
    这7个方面的目标当中,刚刚区长介绍了第一个是要到2022年要完成4300个5G宏基站的建设,实现全区5G信号全覆盖,其中今年建2360个,我们已经完成了1790个,肯定能够完成,刚刚也提到了,有可能我们的想法是明年底之前争取把4300个提前一年全部完成,这是一个目标。
    第二个目标,要完成主要骨干道路的路灯灯杆改造,这是智慧化的改造,是一杆多用,包括5G的微基站都可以挂靠在上面,像智慧照明、智慧监控甚至包括电动车充电桩,我们目前已经完成了长城路试点改造,正在银河路第二条试点,我们计划在这两条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明年或者是今年晚点的时候全部推开,到2022年底之前把主要骨干道路上的灯杆全部改造完毕,这是第二个目标。
    第三个目标,刚才您提到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因为新型基础设施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另外一方面本身是一个很大的产业,我们的想法是通过先打造场景然后开放场景,然后吸引企业产业入驻,我们基于这样的考虑,今年以来发布了两批这样的项目,第一批是4月27日发布77个项目,总投资615亿元,昨天下午又发布了332个项目,总投资513.7亿元。在发布之后,目前我们已经签约了32个项目,纯粹签约外地来的产业项目,这里面其中的一些基础设施类的项目大多数都是已经开始实施了,下一步我们城阳区按照城市的总体规划,人口总数是要到2035年要达到290万,城阳区目前的常住人口只有85万,所以还有很大的空间,人口的增加会对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服务设施提出更多的要求,我们会面向2035年来进一步的梳理我们所需要的新型基础设施方面的项目适时公开发布。
    第四个目标,我们要推进智慧社区的建设,刚才前面我提到了其中一个目标是要打造山东省智慧城市试点区,这是目前青岛市唯一一家,我们城阳区唯一一家山东省的试点区,我们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是要打造智慧社区。我们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文件,今年底之前要完成6个社区和2个街区的试点任务,在总结试点任务的基础上,争取到2022年要达到40%以上,或者是我们争取到一半,都要建设成为智慧社区或者是街区。
    第五个目标,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和培育,今年上半年已经新增了100个,目前总数是505家,我们计划到2022年达到800家以上。
    第六个目标,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可能各位媒体朋友都清楚,轨道交通是青岛的一个特色之一,也更是阳区的支柱产业,在2019年全产业链的产值突破1千亿,我们计划到2022年突破到1300亿甚至更高一些,这是我们先定的一个小目标。
    第七个目标,我们要吸引品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刚才区长介绍的时候也介绍了,我们上半年新引进了1.02万人才,目前的人才总量21.5万,其中引进来的博士后达到了41名,我们计划到2022年底之前至少要达到50名以上。
    三年行动计划,区里面已经制定了任务书,确定了路线图,包括压实了责任,我们的想法这三年行动计划争取能够提前,并且在实施过程当中不断的丰富完善,因为新型基础设施也不可能三年之内完全完成,还需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来丰富完善,我先介绍这么多,谢谢。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中国改革报》的记者,城阳区是青岛市对外开放的前沿,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外贸、外资、商贸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请问城阳区是如何应对的?有哪些创新举措?效果怎么样?谢谢。
   
    江锐:首先感谢您的提问,城阳区在外贸外资包括对外开放方面,对城阳区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外贸外资、对外开放,城阳区一直是在全市的前列,在全市的位置当中比重很大。
    针对疫情的冲击,我们采取了首先在稳外贸方面主要是通过创新服务举措稳住外贸基本盘。
    一是建立防疫保供促生产机制。疫情初期,在外贸企业发起“防疫物资进口倡议书”,建立内外贸企业资源优势互补、精准对接的防疫复工机制。二是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第一时间制定帮扶中小外贸企业 “保经营稳发展”政策;成立12支服务小分队,配备商务、财政、金融、税务、海关辅导员,落实“稳外贸稳外资基本盘重点企业”扶持政策;加大信保支持力度,帮助企业申报短期出口信用险390余万元,引导企业通过海外买方资信调查政策,帮扶企业规避国际贸易风险。三是优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等方式,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贸易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四是顶格推进,为企业纾困解难。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顶格协调”铁路部门,为青岛三硕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出口产品首次开启中欧班列,解决了企业出口外运受阻难题。五是发展新经济新模式,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先后发布线上线下展会信息10次,引导企业主动抢抓国内外订单;组织企业参加直播带货秘籍、财税金融、人力资源管理等专题培训会10次;引导企业通过“中国制造网”、“线上广交会”等开展“云招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引导纺织服装、水产、饰品玩具、宠物用品企业通过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网红直播”、外贸企业进商超等新模式开展“外贸转内销”。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预计完成290亿元,同比增长10.7%。
    二、开展互联网招商,促进外资逆势增长
    一是采取网上洽谈、视频会议、在线签约等方式促进利用外资。通过“点对点” “屏对屏”方式,加强项目跟踪与服务。阳光七星项目参加“山东省重点外资项目视频签约仪式”,计划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以上,世界500强项目达能特殊营养品(青岛)有限公司落户城阳。二是建设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平台。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开门纳客,集会议、论坛、路演、招商、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云端客厅”同步启用,工商注册代理、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众创空间等配套服务平台投入使用,韩源新零售周末仓库等8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达2.7亿美元;中韩城市发展联盟青岛代表处、釜山经济振兴院等63家韩国机构、商协会和企业成功入驻;中韩电商(青岛)网红直播基地将建设柔性供应链中心、网红直播·短视频艺术培训中心、中韩商品直播中心以及电商运营服务中心落户揭牌,将带动中韩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中韩交流合作提质升级。
    上半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6亿美元,同比增长48.1%,完成市下达全年计划的88.2%,这应该列在全市的第一位。
    三、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全面激发消费潜力
    一是出台《促进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商圈培育、龙头批发企业引进、特色街区改造提升、零售电商发展。协调解决商贸批发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难点。上半年,正威供应链、诚开均和国际贸易、朗迪顺贸易、波尼亚营销合计拉动全区限上批发业增速68.1个百分点。二是通过发放1000万元电子消费券、打造网红商品,激发消费新动能。引导传统商超利用京东、天猫等网上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推动大润发“淘鲜达”、“利群网上商城”、“丽达优选”等网络平台销售,扩大市场消费增量;鼓励企业研发网红商品,青岛景园假日酒店推出的“古法熏烧鸡”等网红新品日销售近2万元,达到往日餐厅流水的35%,实现逆势增长。目前,全区262家限上批零餐企业全部复商复市,拥有600多家商户的城阳吕家庄夜市现在红红火火,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报道。三是繁荣夜经济,激发新消费。研究制定夜经济发展扶持政策,打造夜生活聚集区,推进建设“深夜食堂”特色餐饮,引导夜生活聚集区延长营业时间,发展“网红经济”;构建国货等六大商圈,打造三类九大夜间消费集聚区;鲁邦国际风情街建成中国(青岛)微电影基地,荣获2019年度青岛城市夜经济地标奖;华润影城、万达影院、西西弗书店等60余个品牌首次进驻城阳;先后引进21点酒吧、三秋酒吧、禾沐荟等原生态音乐酒吧、音乐餐厅等项目,发展时尚消费,促进消费升级。
    上半年,批零餐实现销售额228.3亿元,同比增长41.4%,可以说名列前茅。
    今后我们继续把“双招双引”做为对外开放的主战场,利用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推动出口转内销,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促进外贸稳增提质,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激发消费新动能,确保完成各项商务目标任务,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江局长的解答。
    由于时间关系,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求会后可以联系台上的发布人,也可以联系城阳区政府办。
    通过今天解区长以及三位局长的发布和解答,我们可以感受到城阳区正努力打造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正在全面起势,希望媒体朋友们能够把城阳区以保促稳、稳中求进的举措和成效宣传好,多引荐项目,多领取奖金,为即将进入“双铁时代”的新城阳加油鼓劲。
    今天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实录,可以通过“青岛发布”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青岛政务网、青岛新闻网首页新闻发布会频道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四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
    下周区市长系列新闻发布会还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这里举行,辛苦各位了,我们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