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青岛建设攻势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浏览:96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新闻发布会。

去年以来,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联合牵头,组织各部门发起“平安青岛”建设攻势,为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为开启平安青岛建设攻势新征程,今天,我们召开平安青岛建设攻势专题新闻发布会。

特别邀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郝伟同志,市中级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田孝民同志,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杨光同志,市公安局副巡视员、宣传处处长王海安同志,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傅强同志,市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宗洲同志,上述几位发布领导到会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有上述单位相关业务部门,以及平安青岛建设攻势工作专班负责同志。

首先,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郝伟同志,介绍平安青岛建设攻势进展情况。

郝伟:尊敬的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一年来对平安青岛建设攻势的关心、支持和配合,下面受咱们平安青岛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的委托,我给大家发布一下2019年平安青岛建设攻势的进展情况。

平安青岛建设攻势打响以来,青岛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政治安全、扫黑除恶、基层治理、公共安全、信访维稳、服务发展六大领域,精心组织打好六场战役,努力建设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岛,确保了重大活动、重要时间节点的绝对安全,为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一、聚焦社会稳定节点,全力推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整体战

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竭力防范化解各类政治安全风险,不断增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凡“恐”必打、露头就打,始终保持对暴力恐怖活动严打高压态势,贯彻团结教育挽救绝大多数、依法打击极少数的基本政策,有效遏制邪教组织发展蔓延。提升网上意识形态斗争能力,牢牢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主导权,坚决维护网络主权安全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二、聚焦涉黑涉恶重点,全力推进扫黑除恶破袭战

按照党中央“一年治标、两年治根、三年治本”部署,2019年重点聚焦“打伞破网”“打财断血”“深挖根治”目标发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打掉涉黑社会性质组织15个、涉恶犯罪集团48个、其他犯罪团伙428个,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1541起,刑拘犯罪嫌疑人2907名;批捕涉黑涉恶案件152件367人,提起公诉100件433人;审理涉黑涉恶案件117件,审结80件288人;查封、扣押、冻结涉黑涉恶资产11.74亿元。摸排核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323件,查处案件117起347人,其中查处党员干部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和履职不力案件46起255人。我市扫黑除恶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针对涉黑涉恶案件暴露出的行业领域监管漏洞,纪检监察、法院、检察、公安机关发出监察、司法、检察、执法建议71条,各相关部门制定专项整治方案12个,完善行业、领域监管制度机制51项,治理突出问题69个。

深化拓展“莱西经验”,构建农村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对黑恶势力干扰渗透、党组织班子不健全、村干部受过刑事处罚等15种情形的605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整顿,从根本上铲除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土壤。

三、聚焦市域治理热点,全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阵地战

构建“网格+智防、心防、共防”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全省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推进会于2019年7月在青岛召开,青岛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网格化管理科学高效。按照国家标准,将全市科学划分为2.9万多个基础网格,统一编制确定编码,配备5.8万多名专兼职网格员,依托各级综治中心设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将党的建设、综合治理、城市管理等事项纳入一张网管理。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双星双优”主题活动,在区市、街镇两级综治中心和网格实行星级管理,推选优秀综治中心和干部、优秀网格和网格员,激发基层社会治理动能。健全“网格+网络”工作机制,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运用移动互联技术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

“心防”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把“心防”纳入社会治理整体规划,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实施“三四三”工程,搭建基层、行业、专业三大平台,运用科学化、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四种手段,健全正面引导、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三项机制。推广城阳区“瑞阳心语”和胶州市“敞亮工程”等先进经验,逐步建立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街道(镇)综治中心普遍建成心理咨询室,78%的中小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职工心理健康(EAP)服务体系不断拓展,打造了52个心理健康工作室,辐射职工群体80余万人。由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于2019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城阳举办,并永久落户青岛。

“智防”平台建设逐步强化。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推动“雪亮工程”提档升级,累计建成视频监控5.4万余处,电子卡口4700余处,人脸识别设备600余处,实现全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以及广场车站商圈和治安复杂区域等重点部位覆盖率达100%,联网率达到100%。优化“一村(社区)一警务助理”警务模式,规范380处社区警务室运行,为社区辅警、农村警务助理配备移动终端6500部,建成“技防村”5300多个。探索建设智慧社区、智慧商圈等治安防控实战应用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人脸识别四种算法的融合应用,日均解析人脸3000余万张、机动车2000余万辆。加强大数据技术运用,制定《智能感知设备数据汇聚应用技术规范》,通过技术手段排查城中村300余个、工业园区140余处、拆迁未拆除房屋3.2万处、闲置房屋59万处,筛查建筑行业、劳务市场等流动人口12.1万人,及时发现并整治影响社会安全的问题隐患。

“共防”机制日趋完善。积极推进“1+1+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健全人民调解、专业调解、律师调解、仲裁、公证以及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多元化手段,从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全市共建立26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00个特色品牌人民调解室,推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机制,设立联动调解组织217个,调解员464人,基本形成“警调联动、诉调联动、访调联动、裁调联动”多元联动工作格局。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按照每300-400户居民配备1人的标准核定总量,农村社区以“两委”成员为主配备社区工作人员。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和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将环卫工人、快递员、公交车驾驶员纳入平安志愿者队伍,全市登记平安志愿者14.8万人,群防群治力量达到30万人。健全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规范员额核定、招聘审核、离职备案工作机制,开展教育整顿专项行动,加强业务培训,累计参训人员达1.42万人次。

四、聚焦风险防范难点,全力推进公共安全突击战

坚持预防在前、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公共安全重大风险。

前置防线更加巩固。开展社会治安要素排查治理行动,加强“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完善“人、事、地、物、组织”等基础要素全面管控的长效机制。对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散装汽油等重点要素,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共采集标准地址536万处、新增30多万处,采集流动人口250多万人、新增50多万人,采集出租房屋20多万处、新增5万多处,实现社会治安基础要素动态排查、分级管理。健全社情反馈防线,通过政务服务APP、政务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主动解决群众诉求。完善风险评估防线,建立青岛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年内市级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率达到100%。

前端控制更加精准。加强枪支危爆等重点物品安全管理,排查相关制造、仓储、物流等单位1300多家,发现并整治安全隐患800多处。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评估工作。打好禁毒保民围剿战,破获毒品犯罪案件600余起,我市破获的毒品案件数、目标案件数、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缴获毒品数量等主要禁毒战果均列全省第一。

前瞻治理更加精细。全市发起秋冬严打整治“雷霆”攻势,共查处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万余人,其中刑事打击5000余人,破获刑事案件3500余起,追回逃犯1000余人。完善街面治安巡防机制。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3.5%,命案破案率保持100%,逃犯下降率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公众安全感和市民对社会治安满意度均达到98.6%。

实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全民行动计划”,网络刷单预警系统和反电话诈骗预警系统已上线运行。全市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200余起,紧急止付和冻结资金2.8亿元;破获经济犯罪案件同比提高23%,挽回经济损失26亿元;查处涉黄涉赌案件15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4000多人。

加强重点行业治安管理,落实电信、网络、金融、住宿、客运等领域实名制和寄递物流行业“3个100%”制度,探索民宿、网约房等新兴住宿业态管理新模式,健全娱乐服务场所分级管理机制,加强散装汽油销售管理措施,确保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安全监管到底到边。

深入开展“百千万”强基护安行动,深化“走千村万户、访社情民意”活动。开展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排查帮扶活动,对65名贫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了救助帮扶。表彰见义勇为模范个人15名、模范群体4个19人,颁发奖金24.5万元,救助生活困难见义勇为人员8人,发放救助金10.5万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出资为居民购买“治安家庭综合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责任救助险”“治安志愿者意外伤害险”等,其中,“治安家庭综合险”居民家庭覆盖率达100%,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域统筹。

五、聚焦源头管控痛点,全力推进信访维稳攻坚战

坚持底线思维,健全指挥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风险防控,有效维护全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确保重大活动安全顺利。相继圆满完成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等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构建重点风险防控机制。对重点风险实施分类管控,对各类信访隐患和矛盾纠纷开展拉网式大排查,排查化解矛盾隐患1万多件(次)。

提前完成信访积案化解任务。全市信访形势明显好转,越级到省、进京集体访分别同比下降11%、13%,特别是进京上访数量连续4个月同环比“双降”。省委交办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91%,其中10年以上全部化解,提前一个季度完成省委确定的目标任务。

六、聚焦营商环境堵点,全力推进服务发展立体战

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围绕依法保障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营创法治营商环境等领域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召开全市政法机关营创法治营商环境誓师动员大会,聘请18名“法治营商环境监督员”,确定469名政法干部联系538家民营企业。积极推进“金安工程”建设,研发集监测、预警、研判等功能于一体的经济犯罪预警平台,深入组织开展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建立劳动仲裁与法院诉讼沟通衔接机制,有效化解劳动群体性矛盾纠纷,促进企业依法规范用工。政法机关在办案中严格区分企业经营活动中市场行为和经济犯罪界限,慎用强制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政法领域改革全面深化。以建设涉外法律服务大数据平台为引领,全面启动上合“法智谷”建设,倾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法务中心。全面深化政法机关“放管服”改革,完善“一次办好”机制建设,推进“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建设,“微警务”“微检务”“微法院”“微法律咨询”等一批信息化平台运转高效,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成1个市级、10个区(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38个镇街公共服务站,1400个社区均配备了法律顾问,覆盖了全市6400个社区村居,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事项3.2万余次,参与调处纠纷5600余次,为社区(村)治理提供法律意见5700余条,开展法治宣传5300余次。全市累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16万件,“12348”专线累计接听解答咨询7.6万余人次,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援尽援达到100%。

法治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建立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信用修复”机制,出台《关于发挥网格化综治平台作用协助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全年涉企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加强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修订《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出台《关于建立镇街重大行政决策重大项目合法性审查和行政执法指导监督机制的意见(试行)》。成立市、区(市)两级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11家,和解案件300多件。制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定》,建立开庭前报送、月度通报和季度报告等制度。平安青岛建设攻势发起之后,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逐月上升,10月达到100%,得到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同志的批示肯定。

创新跨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设立烟台、威海、潍坊巡回审判庭。聚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公共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保护等8个领域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办理诉前程序170多件,提起公益诉讼14件。在全省率先试点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向律师事务所购买服务,推进政府惠企政策落实,已有5家律师事务所为160多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深入开展金融、财税、资本市场和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秩序整顿,维护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发布完毕。

主持人:谢谢郝书记的介绍。下面是记者答问环节,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单位。

记者:领导好,我是《人民日报》海外网的记者,全市法院在提升办案效率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推广了要素审判、多元化解、网上办案等举措,2019年全市法院办结案件数量增加了31.7%,可以说成效明显。但是,我们也了解到“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中“告官不见官”问题一直是老百姓比较关注的焦点。在平安青岛建设攻势中,法院采取了哪些举措回应这方面的社会关切?

田孝民:首先感谢记者朋友们对法院工作的关心支持。

青岛两级法院主动履行审判职能的同时,积极探索通过审判流程再造和建立健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提升审判质效,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在行政审判工作中,青岛中院深入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自2019年5月起,市中院与市司法局共同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流程再造,打造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青岛经验”。2019年全年,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72.5%,其中10月单月高达100%。2020年一季度,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实现“每庭必出”。《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刊载文章介绍我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经验。

一、主要做法

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提出的要求,市中院主动提高站位,适时调整思路,打破部门分割现状,联合市司法局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进行全流程再造,有效整合资源,释放最大工作效能。通过联合印发《青岛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定》、定期提报负责人应诉情况专报、逐案发放出庭建议函、加大庭审观摩力度、共同举办应诉培训、协助健全考核机制、未出庭案件“一事一通报”、配合人大政协开展专项监督等八项举措,建立起上下贯通、部门互联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切实打通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难点和堵点。

二、工作成效

通过全流程再造,除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大幅度提升,呈现出“告官见官”的良好局面外,负责人出庭应诉在缓和矛盾、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优化工作流程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起投诉举报答复案件中,原告提起诉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被诉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工作态度冷横硬。该案出庭负责人当庭对此表达歉意并承诺开展调查,这一表态得到了行政相对人的认可,原告虽然败诉,但就此息诉罢访。近年来出现了大量以冒用身份信息为由诉请撤销工商登记的案件,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通过出庭应诉,认识到企业登记便利化背景下办理工商登记流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从而引入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对企业登记流程进行了优化,有效防范和控制了未来登记工作中的风险。

三、工作新进展

为更好地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助力平安青岛建设攻势,市委政法委组织市中院和市司法局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在行政诉讼中出庭、出声、出解、出治的实施意见》,目前已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今年3月27日正式向社会发布。

在出庭方面,《意见》规定了建立事前通知、庭前联系、合理延迟开庭等制度,并明确根据规定需行政机关负责人参加庭审的案件,负责人必须出庭,出庭应诉率必须达到100%,不得出现“告官不见官”问题。在出声方面,《意见》要求行政机关负责人充分做好应诉各项准备工作,不得出现“出庭不出声”“答非所问”“问多答少”等现象。在出解方面,《意见》要求行政机关负责人全程参与行政案件处理的各个环节,通过讲方法、想办法、出解法,最大限度提高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的成功率。在出治方面,《意见》明确通过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进行全流程再造,促进行政机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用权,坚决防止出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有权就任性”问题,有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意见》同时要求,将反映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出声、出解、出治的应诉质量和应诉效果指标,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2020年,市中院将贯彻落实《意见》要求,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全面化解矛盾纠纷,提升政府各部门的公信力,为深化平安青岛建设攻势提供新助力。谢谢。

记者:领导好,我是《法制日报》的记者,据我了解,2019年青岛市检察机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落实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请具体介绍一下你们的做法?谢谢。

杨光: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

2019年,全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平安青岛建设攻势要求,全面履行检察职能,着力推进“六大战役”,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我们立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期间积聚的先发优势,着力解决制约制度运行的难点问题,构建起了以证据审查、不起诉权适用、值班律师权利保障、量刑建议为主要内容的检察主导标准体系,促进形成公检法司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深入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司法保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立足提升案件质量,制定并与公安机关会签了《重大敏感案件侦查机关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制度》《普通刑事案件证据收集与审查标准指引》《常见罪名证据标准指引》,发挥捕诉一体优势,向侦查人员有效传导证据标准,围绕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与侦查机关合力确保案件质量,防止案件“带病”进入起诉、审判环节。

二是立足促进司法资源合理配置,制定了《关于对部分犯罪情节轻微案件适用不起诉指导意见》,明确不起诉的标准和条件,统一执法尺度,同时配套下发《不起诉公开审查程序规定》,实行公开宣告制度,自觉主动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是立足值班律师履职保障,邀请高校专家学者、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律师协会代表等进行专题研讨,并牵头起草《关于落实值班律师制度的工作意见》,通过将共识形成制度推动值班律师权利实质化行使,提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司法公信力。

四是立足诉讼效率提升,推动全市两级检法及看守所建成便捷、高效的“远程提审”“远程出庭”系统,并试点研发外挂型、嵌入式“高效智能办案助手”,减少检察官的简单重复劳动,平均办案时间节省约40%,认罪认罚案件速裁程序适用率52.9%。这一自主研发的办案辅助系统获评高检院“2019智慧检务十大创新产品”。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充分释放出了认罪认罚从宽参与社会治理、减少社会戾气、促进社会和谐的制度效应。2019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认罪认罚案件10669件12221人,涉及127个罪名,适用比例达到77.58%,服判息诉率达到99.5%。适用率居全国、全省前列。在新型金融犯罪、职务犯罪以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等重罪案件中,我们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主导、创新证据规则、审查出示海量证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办案模式,因人施策,对认罪与不认罪的犯罪嫌疑人提出差异化量刑建议,促使犯罪嫌疑人从不认罪到全面认罪,办结的28件52人均认罪认罚不上诉。特别是对40余起民营企业负责人或关键岗位人员犯罪案件,通过综合评估其社会危害性、企业发展影响度等因素,我们依法提出宽缓的量刑建议并被法院采纳,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青岛检察机关的做法得到省检察院的充分肯定,并已经全省推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工作简报》全文转发,《检察日报》“聚焦”栏目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最高检、省院公众号予以刊发,并在全省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全省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进会暨扫黑除恶案件督办工作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青岛财经日报》的记者,自去年9月以来,市公安局全面发起了秋冬严打整治攻势,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谢谢。

王海安: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自2019年9月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王清宪书记亲自指挥主导下,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了秋冬严打整治的专项行动,这个行动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牵引,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为抓手,以平度为切入口和主战场,持续开展6次“雷霆”行动,取得丰硕战果。市公安局秋冬严打整治攻势指挥部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攻坚克难奖”先进集体。具体有以下突出特点:

这是一场忠诚之战,彰显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把秋冬严打整治攻势作为深化平安青岛建设的关键战役,全市共打击处理13650人,刑事打击同比提高58%,行政拘留同比提高1.1倍,刑事破案同比提高45.5%,逃犯下降率在全国32个大中城市中居第一位。

这是一场使命之战,体现了守护平安的责任担当。把秋冬严打整治攻势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深入开展“四个大起底”,2019年9月以来,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1%,全年刑事警情下降13.5%。

这是一场民心之战,践行了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把秋冬严打整治攻势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实践,破获了一大批尘封多年的命案积案,扫黑除恶战果居全省前列,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实现“两降两升”,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实现“零发生”。在市政府2019年度“三民”活动中,市民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98.6%,居19项调查领域第一位。

这是一场荣誉之战,树立了敢战能胜的铁军形象。把秋冬严打整治攻势作为磨练意志、改进作风、增强本领的练兵场,提升了高效集成的作战能力。在高强度、实战化的作战过程中,实现了参战人员“零事故、零伤亡”。经过这次战斗的洗礼,公安队伍焕发出崭新的生机活力。

攻势的成效建立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顶格推进机制,构建高效作战体系。各区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层层召开攻势动员部署会议和社会治理战役部署会,全力推进严打政治行动,公安机关以前方指挥部为战略支点,构建了战略推进模式,梳理提炼打法战法,战役推进模式,精心策划实施6次“雷霆”行动,综合运用作战令、嘉奖令、督办令和战报等作战制度,激发了全警的战力。

二、广泛深入宣传发动,营造强大舆论声势。一是深入开展大宣传。全市共悬挂横幅标语、发放相关通告和《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组织各级各类媒体跟进报道,形成了强大的声势,人民群众举报犯罪线索450多条,仅平度就有35名违法犯罪人员投案自首。

三、以打开路重拳出击,强化严打高压态势。牢牢把握扫黑除恶这个牵引,打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2个,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17个、涉恶团伙136个,扫黑除恶战果居全省前列。深度应用刑事侦查手段,破获案件502起,27起命案现案实现全破,成功突破平度“2006.2.6”入室抢劫杀人等6起重大命案积案,有力伸张了社会正义。全市追回逃犯1328人,是上年同期的2倍。针对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力打好攻坚战、歼灭战,实现了“两降两升”目标。

四、全面起底深入整治,夯实长治久安根基。深入开展违法犯罪人员大起底。全面摸排涉黑涉恶、涉恐涉毒等各类违法犯罪人员,大力整治横行乡里、欺行霸市的刁蛮人员。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起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567起。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隐患大起底,整治治安乱点4304处。整改火灾隐患4万余起。

五、创新理念探索路径,扎实推进社会治理。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社会治理行动总体方案》和《基础信息数据治理实施方案》,建立11项社会治理制度体系,打造市级社会治理示范点4处,各区市打造示范点9处。二是夯实基层基础。扎实推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和“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推进社区警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固化经验做法、打法战法,认真谋划严打整治攻势战略方向和战役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春夏秋冬四场攻势,持续发起“雷霆”系列行动,固化完善“四个大起底”制度,常态化开展社会治安大清查,推动严打整治工作向全面优化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治安生态、营商环境、发展环境持续发力,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岛,我就通报这些,谢谢。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民主与法制社的记者,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法律服务需求,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我市在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平台规范化建设方面有哪些新进展?谢谢。

傅强:2019年,我市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加快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化、智能化建设,缩短服务半径,把法律服务延伸到城乡居民身边,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

一是有效提升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水平。推进法律援助网络化、智能化服务。依托山东政务服务网青岛站,实现法律援助申请网上办理。将法律援助申请纳入全市综合性政务服务自助办理体系,实现法律援助申请在各个自助服务终端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多渠道、多端口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市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引入自助服务终端,开启自助办理模式。“青岛小法”智能自助服务机器人正式上岗,服务设施和渠道越来越便民。畅通7*24小时服务的12348法律服务专线,专线实现全时段提供法律服务。建设“12348人民调解指挥分流平台”,依托专线形成民事纠纷快速调解处置机制。

二是规范“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探索建立街道(镇)、社区(村)和顾问单位“三方签约”模式,形成司法行政指导、镇街负责、社区为块、村居为点的基层法律服务新体系。创新法律顾问“AB角+统筹安排”工作制度,派遣有“专长”的法律顾问第一时间为群众服务。全市实现了存、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事项32860件次,参与调处纠纷5683起,为基层治理提供法律意见5782条,开展法治宣传5318次。

三是实施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以市委依法治市办名义印发《关于建立镇街重大行政决策重大项目合法性审查和行政执法指导监督机制的意见》,规定司法所对镇街的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协议和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指导监督,目前选取全市41个基层司法所进行先行试点并配齐配强服务力量,推行基层治理决策的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专项检查,督导全市138个司法所进行自查,组成5个检查组进行复查,目前沧口、姜山司法所成为全省首批新标识规范的司法所。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半岛都市报》的记者,我想请问信访局的领导,2019年我市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战是如何开展的?成效如何?谢谢。

王宗洲:首先感谢《半岛都市报》以及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对我市信访工作的关心。

2019年,全市信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平安青岛建设攻势部署要求,全力打好打赢积案攻坚战。

具体的做法有“三四五”:

“三”是实行三级领导接访包案,建立项目化运行机制,对国家、省信访局交办的信访积案,全部落实市、区(市)、镇(街)三级领导包案,实行联动处理、销号管理、一抓到底。同时坚持包案领导与当事人见面,与信访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解决问题,牵头协调、研究解决,切实做到真接访、真化解。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委会也多次研究信访积案化解,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多次做了批示,分管领导基本上每月专题调度一次会议。

“四”是四个专班统筹推进,构建协同攻治的攻坚格局。

1.工作协调专班集中抓落实。成立了专门的班子,基本上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坚持每日跟踪、每周调度、每20天分析通报。

2.联合攻坚专班牵头解难题。对基层难以解决的积案,如“三跨三分离”积案,提级解决,逐案组建联合攻坚专班,集体会诊,查找症结,靶向施策,推动28件10年以上历史遗留问题全部解决到位。

3.政策法规专班严把审查关。从人社、住建、司法等32个职能部门选调专业人员,加强信访积案化解合法性审查,对基层化解过程中适用法规政策难以把握的及时研究提出建议;对结案报告严把质量关。

4.依法处置专班精准抓打击。各区(市)成立依法处置工作专班,认真贯彻落实两高一部依法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指导意见,及时固定证据,依法精准打击违法信访行为。

“五”是五项保障措施:

一是多元化解,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主导的信访工作大格局的作用,把党委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的力量有机整合起来,完善联合接访、访调对接、多元化解的工作机制,形成信访联治、矛盾联调、工作联动的局面,同时我们还邀请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心理专家和学者等组成法律工作专家库,分类参与信访积案处理事项,2019年市区两级有1670余人次的律师、法律工作者参与接访和听证,这是五项措施之一。

二是源头预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广泛开展“三无”(无进京越级上访、无大规模集体上访、无因信访问题引发的极端恶性事件和舆论负面炒作)区(市)、镇(街)、村(居)创建活动,加强信访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形成长效机制。

三是强化“一次办好”。实施信访工作流程再造优化,打造“一站式受理、一张网办理、一次性办结”工作模式,完善接诉即办、首办负责、闭环管理,压缩受理办理周期,减少信访群众等待时间。实行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首办单位和责任人负责一抓到底。

四是强化政策解决。加强信访大数据运用,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民生领域新情况新需求,开展专题调研,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完善政策制度,推动问题批量解决。发挥信访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及时了解、真实反映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事项的意见建议。近年来信访部门通过广泛调研,协调推动办证难、困难职工社保费缴纳、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群众关注度高的社会问题得到批量解决。

五是强化跟踪督导。为推动积案化解责任落实,去年市委成立了两办督查室、纪委监委、政法委和信访部门参加的3个联合督导组,每月到基层督查督办。对积案化解率未按时达标的35个单位,进行了集体约谈。通过去年一年的化解攻坚,省上交办的6061件信访积案化解5516件,化解率91%,高于全省的平均数,其中10年以上全部化解,提前三个月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立的目标任务,通过攻坚化解,去年以来全市信访形势持续好转,群众越级来市、到省、进京走访同步下降,对信访部门和责任单位的满意率同比上升,去年中央信访工作联席办、省里信访工作联席办先后五次刊发相关的材料介绍我市的经验、做法和成效,以上是我的回答。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对我市信访工作的支持、关注和理解,谢谢。

主持人:感谢王局长,今天这场发布会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求可以联系台上的几位发布人,也可以联系市委政法委宣布处,联系电话是:0532-85912726。

平安青岛关乎人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平安青岛建设攻势的参战单位一边奋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一边儿也是倾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我市的平安青岛建设情况,市委政法委牵头编制了《平安青岛建设攻势进展情况白皮书(2019年)》,为便于传阅和传播,会后我们将以微信或者是电子邮件的形式向记者朋友们传送,请各位注意查收取用。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台上的六位发布人,也感谢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新闻发布会。

去年以来,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联合牵头,组织各部门发起“平安青岛”建设攻势,为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为开启平安青岛建设攻势新征程,今天,我们召开平安青岛建设攻势专题新闻发布会。

特别邀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郝伟同志,市中级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田孝民同志,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杨光同志,市公安局副巡视员、宣传处处长王海安同志,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傅强同志,市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宗洲同志,上述几位发布领导到会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有上述单位相关业务部门,以及平安青岛建设攻势工作专班负责同志。

首先,请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郝伟同志,介绍平安青岛建设攻势进展情况。

郝伟:尊敬的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一年来对平安青岛建设攻势的关心、支持和配合,下面受咱们平安青岛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的委托,我给大家发布一下2019年平安青岛建设攻势的进展情况。

平安青岛建设攻势打响以来,青岛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政治安全、扫黑除恶、基层治理、公共安全、信访维稳、服务发展六大领域,精心组织打好六场战役,努力建设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岛,确保了重大活动、重要时间节点的绝对安全,为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一、聚焦社会稳定节点,全力推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整体战

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竭力防范化解各类政治安全风险,不断增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凡“恐”必打、露头就打,始终保持对暴力恐怖活动严打高压态势,贯彻团结教育挽救绝大多数、依法打击极少数的基本政策,有效遏制邪教组织发展蔓延。提升网上意识形态斗争能力,牢牢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主导权,坚决维护网络主权安全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二、聚焦涉黑涉恶重点,全力推进扫黑除恶破袭战

按照党中央“一年治标、两年治根、三年治本”部署,2019年重点聚焦“打伞破网”“打财断血”“深挖根治”目标发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打掉涉黑社会性质组织15个、涉恶犯罪集团48个、其他犯罪团伙428个,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1541起,刑拘犯罪嫌疑人2907名;批捕涉黑涉恶案件152件367人,提起公诉100件433人;审理涉黑涉恶案件117件,审结80件288人;查封、扣押、冻结涉黑涉恶资产11.74亿元。摸排核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323件,查处案件117起347人,其中查处党员干部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和履职不力案件46起255人。我市扫黑除恶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针对涉黑涉恶案件暴露出的行业领域监管漏洞,纪检监察、法院、检察、公安机关发出监察、司法、检察、执法建议71条,各相关部门制定专项整治方案12个,完善行业、领域监管制度机制51项,治理突出问题69个。

深化拓展“莱西经验”,构建农村基层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对黑恶势力干扰渗透、党组织班子不健全、村干部受过刑事处罚等15种情形的605个村(社区)党组织开展整顿,从根本上铲除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土壤。

三、聚焦市域治理热点,全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阵地战

构建“网格+智防、心防、共防”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全省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推进会于2019年7月在青岛召开,青岛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网格化管理科学高效。按照国家标准,将全市科学划分为2.9万多个基础网格,统一编制确定编码,配备5.8万多名专兼职网格员,依托各级综治中心设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将党的建设、综合治理、城市管理等事项纳入一张网管理。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双星双优”主题活动,在区市、街镇两级综治中心和网格实行星级管理,推选优秀综治中心和干部、优秀网格和网格员,激发基层社会治理动能。健全“网格+网络”工作机制,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运用移动互联技术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

“心防”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把“心防”纳入社会治理整体规划,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实施“三四三”工程,搭建基层、行业、专业三大平台,运用科学化、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四种手段,健全正面引导、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三项机制。推广城阳区“瑞阳心语”和胶州市“敞亮工程”等先进经验,逐步建立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街道(镇)综治中心普遍建成心理咨询室,78%的中小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职工心理健康(EAP)服务体系不断拓展,打造了52个心理健康工作室,辐射职工群体80余万人。由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于2019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城阳举办,并永久落户青岛。

“智防”平台建设逐步强化。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推动“雪亮工程”提档升级,累计建成视频监控5.4万余处,电子卡口4700余处,人脸识别设备600余处,实现全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以及广场车站商圈和治安复杂区域等重点部位覆盖率达100%,联网率达到100%。优化“一村(社区)一警务助理”警务模式,规范380处社区警务室运行,为社区辅警、农村警务助理配备移动终端6500部,建成“技防村”5300多个。探索建设智慧社区、智慧商圈等治安防控实战应用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人脸识别四种算法的融合应用,日均解析人脸3000余万张、机动车2000余万辆。加强大数据技术运用,制定《智能感知设备数据汇聚应用技术规范》,通过技术手段排查城中村300余个、工业园区140余处、拆迁未拆除房屋3.2万处、闲置房屋59万处,筛查建筑行业、劳务市场等流动人口12.1万人,及时发现并整治影响社会安全的问题隐患。

“共防”机制日趋完善。积极推进“1+1+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健全人民调解、专业调解、律师调解、仲裁、公证以及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多元化手段,从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全市共建立26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100个特色品牌人民调解室,推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机制,设立联动调解组织217个,调解员464人,基本形成“警调联动、诉调联动、访调联动、裁调联动”多元联动工作格局。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按照每300-400户居民配备1人的标准核定总量,农村社区以“两委”成员为主配备社区工作人员。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和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将环卫工人、快递员、公交车驾驶员纳入平安志愿者队伍,全市登记平安志愿者14.8万人,群防群治力量达到30万人。健全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规范员额核定、招聘审核、离职备案工作机制,开展教育整顿专项行动,加强业务培训,累计参训人员达1.42万人次。

四、聚焦风险防范难点,全力推进公共安全突击战

坚持预防在前、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公共安全重大风险。

前置防线更加巩固。开展社会治安要素排查治理行动,加强“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完善“人、事、地、物、组织”等基础要素全面管控的长效机制。对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散装汽油等重点要素,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共采集标准地址536万处、新增30多万处,采集流动人口250多万人、新增50多万人,采集出租房屋20多万处、新增5万多处,实现社会治安基础要素动态排查、分级管理。健全社情反馈防线,通过政务服务APP、政务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主动解决群众诉求。完善风险评估防线,建立青岛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年内市级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率达到100%。

前端控制更加精准。加强枪支危爆等重点物品安全管理,排查相关制造、仓储、物流等单位1300多家,发现并整治安全隐患800多处。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评估工作。打好禁毒保民围剿战,破获毒品犯罪案件600余起,我市破获的毒品案件数、目标案件数、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缴获毒品数量等主要禁毒战果均列全省第一。

前瞻治理更加精细。全市发起秋冬严打整治“雷霆”攻势,共查处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万余人,其中刑事打击5000余人,破获刑事案件3500余起,追回逃犯1000余人。完善街面治安巡防机制。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3.5%,命案破案率保持100%,逃犯下降率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公众安全感和市民对社会治安满意度均达到98.6%。

实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全民行动计划”,网络刷单预警系统和反电话诈骗预警系统已上线运行。全市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200余起,紧急止付和冻结资金2.8亿元;破获经济犯罪案件同比提高23%,挽回经济损失26亿元;查处涉黄涉赌案件15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4000多人。

加强重点行业治安管理,落实电信、网络、金融、住宿、客运等领域实名制和寄递物流行业“3个100%”制度,探索民宿、网约房等新兴住宿业态管理新模式,健全娱乐服务场所分级管理机制,加强散装汽油销售管理措施,确保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安全监管到底到边。

深入开展“百千万”强基护安行动,深化“走千村万户、访社情民意”活动。开展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排查帮扶活动,对65名贫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了救助帮扶。表彰见义勇为模范个人15名、模范群体4个19人,颁发奖金24.5万元,救助生活困难见义勇为人员8人,发放救助金10.5万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出资为居民购买“治安家庭综合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责任救助险”“治安志愿者意外伤害险”等,其中,“治安家庭综合险”居民家庭覆盖率达100%,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域统筹。

五、聚焦源头管控痛点,全力推进信访维稳攻坚战

坚持底线思维,健全指挥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风险防控,有效维护全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确保重大活动安全顺利。相继圆满完成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等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构建重点风险防控机制。对重点风险实施分类管控,对各类信访隐患和矛盾纠纷开展拉网式大排查,排查化解矛盾隐患1万多件(次)。

提前完成信访积案化解任务。全市信访形势明显好转,越级到省、进京集体访分别同比下降11%、13%,特别是进京上访数量连续4个月同环比“双降”。省委交办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91%,其中10年以上全部化解,提前一个季度完成省委确定的目标任务。

六、聚焦营商环境堵点,全力推进服务发展立体战

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围绕依法保障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营创法治营商环境等领域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召开全市政法机关营创法治营商环境誓师动员大会,聘请18名“法治营商环境监督员”,确定469名政法干部联系538家民营企业。积极推进“金安工程”建设,研发集监测、预警、研判等功能于一体的经济犯罪预警平台,深入组织开展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建立劳动仲裁与法院诉讼沟通衔接机制,有效化解劳动群体性矛盾纠纷,促进企业依法规范用工。政法机关在办案中严格区分企业经营活动中市场行为和经济犯罪界限,慎用强制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政法领域改革全面深化。以建设涉外法律服务大数据平台为引领,全面启动上合“法智谷”建设,倾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法务中心。全面深化政法机关“放管服”改革,完善“一次办好”机制建设,推进“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建设,“微警务”“微检务”“微法院”“微法律咨询”等一批信息化平台运转高效,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成1个市级、10个区(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38个镇街公共服务站,1400个社区均配备了法律顾问,覆盖了全市6400个社区村居,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事项3.2万余次,参与调处纠纷5600余次,为社区(村)治理提供法律意见5700余条,开展法治宣传5300余次。全市累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16万件,“12348”专线累计接听解答咨询7.6万余人次,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援尽援达到100%。

法治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建立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信用修复”机制,出台《关于发挥网格化综治平台作用协助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全年涉企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加强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修订《青岛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出台《关于建立镇街重大行政决策重大项目合法性审查和行政执法指导监督机制的意见(试行)》。成立市、区(市)两级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11家,和解案件300多件。制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定》,建立开庭前报送、月度通报和季度报告等制度。平安青岛建设攻势发起之后,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逐月上升,10月达到100%,得到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同志的批示肯定。

创新跨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设立烟台、威海、潍坊巡回审判庭。聚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公共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保护等8个领域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办理诉前程序170多件,提起公益诉讼14件。在全省率先试点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向律师事务所购买服务,推进政府惠企政策落实,已有5家律师事务所为160多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深入开展金融、财税、资本市场和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秩序整顿,维护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发布完毕。

主持人:谢谢郝书记的介绍。下面是记者答问环节,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单位。

记者:领导好,我是《人民日报》海外网的记者,全市法院在提升办案效率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推广了要素审判、多元化解、网上办案等举措,2019年全市法院办结案件数量增加了31.7%,可以说成效明显。但是,我们也了解到“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中“告官不见官”问题一直是老百姓比较关注的焦点。在平安青岛建设攻势中,法院采取了哪些举措回应这方面的社会关切?

田孝民:首先感谢记者朋友们对法院工作的关心支持。

青岛两级法院主动履行审判职能的同时,积极探索通过审判流程再造和建立健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提升审判质效,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在行政审判工作中,青岛中院深入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自2019年5月起,市中院与市司法局共同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流程再造,打造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青岛经验”。2019年全年,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72.5%,其中10月单月高达100%。2020年一季度,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实现“每庭必出”。《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刊载文章介绍我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经验。

一、主要做法

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提出的要求,市中院主动提高站位,适时调整思路,打破部门分割现状,联合市司法局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进行全流程再造,有效整合资源,释放最大工作效能。通过联合印发《青岛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定》、定期提报负责人应诉情况专报、逐案发放出庭建议函、加大庭审观摩力度、共同举办应诉培训、协助健全考核机制、未出庭案件“一事一通报”、配合人大政协开展专项监督等八项举措,建立起上下贯通、部门互联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切实打通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难点和堵点。

二、工作成效

通过全流程再造,除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大幅度提升,呈现出“告官见官”的良好局面外,负责人出庭应诉在缓和矛盾、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优化工作流程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起投诉举报答复案件中,原告提起诉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被诉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工作态度冷横硬。该案出庭负责人当庭对此表达歉意并承诺开展调查,这一表态得到了行政相对人的认可,原告虽然败诉,但就此息诉罢访。近年来出现了大量以冒用身份信息为由诉请撤销工商登记的案件,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通过出庭应诉,认识到企业登记便利化背景下办理工商登记流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从而引入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对企业登记流程进行了优化,有效防范和控制了未来登记工作中的风险。

三、工作新进展

为更好地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助力平安青岛建设攻势,市委政法委组织市中院和市司法局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在行政诉讼中出庭、出声、出解、出治的实施意见》,目前已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今年3月27日正式向社会发布。

在出庭方面,《意见》规定了建立事前通知、庭前联系、合理延迟开庭等制度,并明确根据规定需行政机关负责人参加庭审的案件,负责人必须出庭,出庭应诉率必须达到100%,不得出现“告官不见官”问题。在出声方面,《意见》要求行政机关负责人充分做好应诉各项准备工作,不得出现“出庭不出声”“答非所问”“问多答少”等现象。在出解方面,《意见》要求行政机关负责人全程参与行政案件处理的各个环节,通过讲方法、想办法、出解法,最大限度提高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的成功率。在出治方面,《意见》明确通过对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进行全流程再造,促进行政机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用权,坚决防止出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有权就任性”问题,有力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意见》同时要求,将反映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出声、出解、出治的应诉质量和应诉效果指标,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2020年,市中院将贯彻落实《意见》要求,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全面化解矛盾纠纷,提升政府各部门的公信力,为深化平安青岛建设攻势提供新助力。谢谢。

记者:领导好,我是《法制日报》的记者,据我了解,2019年青岛市检察机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落实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请具体介绍一下你们的做法?谢谢。

杨光: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

2019年,全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平安青岛建设攻势要求,全面履行检察职能,着力推进“六大战役”,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我们立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期间积聚的先发优势,着力解决制约制度运行的难点问题,构建起了以证据审查、不起诉权适用、值班律师权利保障、量刑建议为主要内容的检察主导标准体系,促进形成公检法司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深入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司法保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立足提升案件质量,制定并与公安机关会签了《重大敏感案件侦查机关听取检察机关意见制度》《普通刑事案件证据收集与审查标准指引》《常见罪名证据标准指引》,发挥捕诉一体优势,向侦查人员有效传导证据标准,围绕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与侦查机关合力确保案件质量,防止案件“带病”进入起诉、审判环节。

二是立足促进司法资源合理配置,制定了《关于对部分犯罪情节轻微案件适用不起诉指导意见》,明确不起诉的标准和条件,统一执法尺度,同时配套下发《不起诉公开审查程序规定》,实行公开宣告制度,自觉主动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是立足值班律师履职保障,邀请高校专家学者、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律师协会代表等进行专题研讨,并牵头起草《关于落实值班律师制度的工作意见》,通过将共识形成制度推动值班律师权利实质化行使,提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司法公信力。

四是立足诉讼效率提升,推动全市两级检法及看守所建成便捷、高效的“远程提审”“远程出庭”系统,并试点研发外挂型、嵌入式“高效智能办案助手”,减少检察官的简单重复劳动,平均办案时间节省约40%,认罪认罚案件速裁程序适用率52.9%。这一自主研发的办案辅助系统获评高检院“2019智慧检务十大创新产品”。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充分释放出了认罪认罚从宽参与社会治理、减少社会戾气、促进社会和谐的制度效应。2019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认罪认罚案件10669件12221人,涉及127个罪名,适用比例达到77.58%,服判息诉率达到99.5%。适用率居全国、全省前列。在新型金融犯罪、职务犯罪以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等重罪案件中,我们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主导、创新证据规则、审查出示海量证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办案模式,因人施策,对认罪与不认罪的犯罪嫌疑人提出差异化量刑建议,促使犯罪嫌疑人从不认罪到全面认罪,办结的28件52人均认罪认罚不上诉。特别是对40余起民营企业负责人或关键岗位人员犯罪案件,通过综合评估其社会危害性、企业发展影响度等因素,我们依法提出宽缓的量刑建议并被法院采纳,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青岛检察机关的做法得到省检察院的充分肯定,并已经全省推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工作简报》全文转发,《检察日报》“聚焦”栏目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最高检、省院公众号予以刊发,并在全省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全省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进会暨扫黑除恶案件督办工作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青岛财经日报》的记者,自去年9月以来,市公安局全面发起了秋冬严打整治攻势,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谢谢。

王海安: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自2019年9月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王清宪书记亲自指挥主导下,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了秋冬严打整治的专项行动,这个行动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牵引,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为抓手,以平度为切入口和主战场,持续开展6次“雷霆”行动,取得丰硕战果。市公安局秋冬严打整治攻势指挥部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攻坚克难奖”先进集体。具体有以下突出特点:

这是一场忠诚之战,彰显了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把秋冬严打整治攻势作为深化平安青岛建设的关键战役,全市共打击处理13650人,刑事打击同比提高58%,行政拘留同比提高1.1倍,刑事破案同比提高45.5%,逃犯下降率在全国32个大中城市中居第一位。

这是一场使命之战,体现了守护平安的责任担当。把秋冬严打整治攻势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深入开展“四个大起底”,2019年9月以来,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1%,全年刑事警情下降13.5%。

这是一场民心之战,践行了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把秋冬严打整治攻势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实践,破获了一大批尘封多年的命案积案,扫黑除恶战果居全省前列,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实现“两降两升”,较大道路交通事故实现“零发生”。在市政府2019年度“三民”活动中,市民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98.6%,居19项调查领域第一位。

这是一场荣誉之战,树立了敢战能胜的铁军形象。把秋冬严打整治攻势作为磨练意志、改进作风、增强本领的练兵场,提升了高效集成的作战能力。在高强度、实战化的作战过程中,实现了参战人员“零事故、零伤亡”。经过这次战斗的洗礼,公安队伍焕发出崭新的生机活力。

攻势的成效建立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顶格推进机制,构建高效作战体系。各区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层层召开攻势动员部署会议和社会治理战役部署会,全力推进严打政治行动,公安机关以前方指挥部为战略支点,构建了战略推进模式,梳理提炼打法战法,战役推进模式,精心策划实施6次“雷霆”行动,综合运用作战令、嘉奖令、督办令和战报等作战制度,激发了全警的战力。

二、广泛深入宣传发动,营造强大舆论声势。一是深入开展大宣传。全市共悬挂横幅标语、发放相关通告和《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组织各级各类媒体跟进报道,形成了强大的声势,人民群众举报犯罪线索450多条,仅平度就有35名违法犯罪人员投案自首。

三、以打开路重拳出击,强化严打高压态势。牢牢把握扫黑除恶这个牵引,打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2个,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17个、涉恶团伙136个,扫黑除恶战果居全省前列。深度应用刑事侦查手段,破获案件502起,27起命案现案实现全破,成功突破平度“2006.2.6”入室抢劫杀人等6起重大命案积案,有力伸张了社会正义。全市追回逃犯1328人,是上年同期的2倍。针对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力打好攻坚战、歼灭战,实现了“两降两升”目标。

四、全面起底深入整治,夯实长治久安根基。深入开展违法犯罪人员大起底。全面摸排涉黑涉恶、涉恐涉毒等各类违法犯罪人员,大力整治横行乡里、欺行霸市的刁蛮人员。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起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567起。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隐患大起底,整治治安乱点4304处。整改火灾隐患4万余起。

五、创新理念探索路径,扎实推进社会治理。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社会治理行动总体方案》和《基础信息数据治理实施方案》,建立11项社会治理制度体系,打造市级社会治理示范点4处,各区市打造示范点9处。二是夯实基层基础。扎实推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和“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推进社区警务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固化经验做法、打法战法,认真谋划严打整治攻势战略方向和战役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春夏秋冬四场攻势,持续发起“雷霆”系列行动,固化完善“四个大起底”制度,常态化开展社会治安大清查,推动严打整治工作向全面优化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治安生态、营商环境、发展环境持续发力,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岛,我就通报这些,谢谢。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民主与法制社的记者,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法律服务需求,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我市在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平台规范化建设方面有哪些新进展?谢谢。

傅强:2019年,我市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加快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化、智能化建设,缩短服务半径,把法律服务延伸到城乡居民身边,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

一是有效提升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水平。推进法律援助网络化、智能化服务。依托山东政务服务网青岛站,实现法律援助申请网上办理。将法律援助申请纳入全市综合性政务服务自助办理体系,实现法律援助申请在各个自助服务终端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多渠道、多端口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市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引入自助服务终端,开启自助办理模式。“青岛小法”智能自助服务机器人正式上岗,服务设施和渠道越来越便民。畅通7*24小时服务的12348法律服务专线,专线实现全时段提供法律服务。建设“12348人民调解指挥分流平台”,依托专线形成民事纠纷快速调解处置机制。

二是规范“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探索建立街道(镇)、社区(村)和顾问单位“三方签约”模式,形成司法行政指导、镇街负责、社区为块、村居为点的基层法律服务新体系。创新法律顾问“AB角+统筹安排”工作制度,派遣有“专长”的法律顾问第一时间为群众服务。全市实现了存、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事项32860件次,参与调处纠纷5683起,为基层治理提供法律意见5782条,开展法治宣传5318次。

三是实施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以市委依法治市办名义印发《关于建立镇街重大行政决策重大项目合法性审查和行政执法指导监督机制的意见》,规定司法所对镇街的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协议和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指导监督,目前选取全市41个基层司法所进行先行试点并配齐配强服务力量,推行基层治理决策的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专项检查,督导全市138个司法所进行自查,组成5个检查组进行复查,目前沧口、姜山司法所成为全省首批新标识规范的司法所。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半岛都市报》的记者,我想请问信访局的领导,2019年我市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战是如何开展的?成效如何?谢谢。

王宗洲:首先感谢《半岛都市报》以及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对我市信访工作的关心。

2019年,全市信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平安青岛建设攻势部署要求,全力打好打赢积案攻坚战。

具体的做法有“三四五”:

“三”是实行三级领导接访包案,建立项目化运行机制,对国家、省信访局交办的信访积案,全部落实市、区(市)、镇(街)三级领导包案,实行联动处理、销号管理、一抓到底。同时坚持包案领导与当事人见面,与信访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解决问题,牵头协调、研究解决,切实做到真接访、真化解。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委会也多次研究信访积案化解,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多次做了批示,分管领导基本上每月专题调度一次会议。

“四”是四个专班统筹推进,构建协同攻治的攻坚格局。

1.工作协调专班集中抓落实。成立了专门的班子,基本上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坚持每日跟踪、每周调度、每20天分析通报。

2.联合攻坚专班牵头解难题。对基层难以解决的积案,如“三跨三分离”积案,提级解决,逐案组建联合攻坚专班,集体会诊,查找症结,靶向施策,推动28件10年以上历史遗留问题全部解决到位。

3.政策法规专班严把审查关。从人社、住建、司法等32个职能部门选调专业人员,加强信访积案化解合法性审查,对基层化解过程中适用法规政策难以把握的及时研究提出建议;对结案报告严把质量关。

4.依法处置专班精准抓打击。各区(市)成立依法处置工作专班,认真贯彻落实两高一部依法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指导意见,及时固定证据,依法精准打击违法信访行为。

“五”是五项保障措施:

一是多元化解,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主导的信访工作大格局的作用,把党委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的力量有机整合起来,完善联合接访、访调对接、多元化解的工作机制,形成信访联治、矛盾联调、工作联动的局面,同时我们还邀请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心理专家和学者等组成法律工作专家库,分类参与信访积案处理事项,2019年市区两级有1670余人次的律师、法律工作者参与接访和听证,这是五项措施之一。

二是源头预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广泛开展“三无”(无进京越级上访、无大规模集体上访、无因信访问题引发的极端恶性事件和舆论负面炒作)区(市)、镇(街)、村(居)创建活动,加强信访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形成长效机制。

三是强化“一次办好”。实施信访工作流程再造优化,打造“一站式受理、一张网办理、一次性办结”工作模式,完善接诉即办、首办负责、闭环管理,压缩受理办理周期,减少信访群众等待时间。实行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首办单位和责任人负责一抓到底。

四是强化政策解决。加强信访大数据运用,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民生领域新情况新需求,开展专题调研,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完善政策制度,推动问题批量解决。发挥信访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及时了解、真实反映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事项的意见建议。近年来信访部门通过广泛调研,协调推动办证难、困难职工社保费缴纳、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群众关注度高的社会问题得到批量解决。

五是强化跟踪督导。为推动积案化解责任落实,去年市委成立了两办督查室、纪委监委、政法委和信访部门参加的3个联合督导组,每月到基层督查督办。对积案化解率未按时达标的35个单位,进行了集体约谈。通过去年一年的化解攻坚,省上交办的6061件信访积案化解5516件,化解率91%,高于全省的平均数,其中10年以上全部化解,提前三个月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立的目标任务,通过攻坚化解,去年以来全市信访形势持续好转,群众越级来市、到省、进京走访同步下降,对信访部门和责任单位的满意率同比上升,去年中央信访工作联席办、省里信访工作联席办先后五次刊发相关的材料介绍我市的经验、做法和成效,以上是我的回答。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对我市信访工作的支持、关注和理解,谢谢。

主持人:感谢王局长,今天这场发布会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求可以联系台上的几位发布人,也可以联系市委政法委宣布处,联系电话是:0532-85912726。

平安青岛关乎人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平安青岛建设攻势的参战单位一边奋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一边儿也是倾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我市的平安青岛建设情况,市委政法委牵头编制了《平安青岛建设攻势进展情况白皮书(2019年)》,为便于传阅和传播,会后我们将以微信或者是电子邮件的形式向记者朋友们传送,请各位注意查收取用。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台上的六位发布人,也感谢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