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暨人口计生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浏览:198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新闻发布会,本场是今天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青岛市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暨人口计生工作进展情况介绍”。
今年是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的第四年,四年来社会各界对我市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和实施效果一直都比较关心。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青岛市卫生健康委杜维平副主任,向大家通报我市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展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市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妇幼健康处、宣传处等处室的有关负责同志,欢迎各位。
首先有请杜主任介绍有关情况,有请。
杜维平: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再次与大家见面。
去年12月30日,我市新组建了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赋予了我们做好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开展人口监测预警、研究提出人口与家庭发展相关政策建议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等职能。工作职能的转变,体现了事业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客观要求,意味着我们将更加加注重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重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今年是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的第四年,政策的实施情况一直是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的重要任务。借此机会,我简要通报一下全市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和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改革进展情况。
一、稳妥有序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扎实做好人口监测预警和形势分析,充分利用住院分娩、出生医学证明、接种防疫、公安落户等数据进行分析预警。参与创新建立市人口统筹创新发展联席会议,开展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生育率、老龄化研究,做好人口预测,实现公安、民政、统计等部门人口数据的共享共用。1—11月,全市户籍人口出生79892人,同比减少1220人,减少1.50%,跟2018年基本持平;其中二孩41368人,占比51.78%,全面两孩政策执行符合预期。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为民服务事项流程、减少审核关口、简化办理手续、删除部分申请材料、缩短办结时间,12项计划生育公共服务、行政给付事项全部实现“一次办好”,其中有4项实现“网上办理”。完成奖扶特扶金发放、一次性养老补助、再生育审批、婚育证明出具、独生子女证补办等6项流程再造。解决群众独生子女医药费报销数据差错、网上生育登记受理不畅等问题,对160例网办申请困难群众进行了回访指导。
三、做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完成了2019年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应落实人员的资格确认、信息录入、数据汇总、资金测算和监督管理等工作。2019年,全市为25.87万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发放扶助金2.55亿元;为1.62万名特别扶助人员发放扶助金1.11亿元;为39.73万独生子女家庭发放独生子女奖励费4523.63万元;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7.75亿元;为育龄妇女发放住院分娩补助4129.75万元。
四、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发挥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协调小组作用,全面落实信息通报、打击“两非”、出生直报、实名登记和信息共享制度,依法做好十四周以上终止妊娠审批工作。1—11月,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103.86,比省下达的108.88指标低5.02个比值。
五、加强妇幼健康服务管理。完善市、区(市)两级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网络。成功管控和救治危重孕产妇153例。推进妇幼健康服务便民惠民流程再造和“一站式”服务,区域妇幼健康医联体建设取得突破。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中心,创新建立覆盖全周期、全过程出生缺陷防治模式。推进孕产妇和新生儿筛查全覆盖,全市产前筛查7.7万孕妇,听力筛查8.2万活产儿,确诊遗传代谢病73例。两癌检查标准由109元/人提高到128元/人,乳腺癌筛查增加乳腺彩超项目。
六、推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落实国家、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要求,建立16个部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市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机构注册、标准落实、师资培训等情况开展摸底调查。加大婴幼儿照护机构“双招双引”,积极申报国家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项目试点,8个区市、16家企业参与申报,申报成功预计新增托位1290个。日前国家对第一批企业进行了批复,我们有6个区市8个企业获批,将新增托位670个。
七、推进母婴设施建设。推广“爱心妈妈小屋”建设模式,推进公共场所、用人单位母婴设施建设,全市投入使用各类母婴设施483处,总建筑面积达到5190㎡,配置率达到93.47%。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卫生健康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加强出生人口监测,深化服务管理改革,推动“放管服”改革,加大政策衔接落实,加快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母婴设施建设,促进人口家庭工作不断发展。欢迎媒体和广大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帮助和监督我们做好相关工作,共同推动构建生育友好型的社会环境。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杜主任,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在座的媒体朋友们,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媒体单位。
记者:杜主任,您好,我是《齐鲁晚报》的记者,我想请问一下,青岛市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效果如何?以及今后几年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谢谢。
杜维平:谢谢,您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普遍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2016年1月1日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实施,到现在已经整整4年了。应该说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回应了社会的关切,也受到广大社会的欢迎,从实质性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话就是全面两孩政策落实平稳有序,整个政策的落实是平稳有序的;第二句话就是政策实施的效果符合预期。
所谓的平稳有序,主要就是在各方面、各个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由于我们准备的比较充分,无论是我们的妇幼保健能力经受住了考验,还是相关配套政策的有关制定衔接,以及新旧政策的衔接,应该说都经受住了考验,这几年执行情况来看,基本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所以我们的政策执行是比较平稳和有序的,这是第一。
第二就是政策实施的效果基本符合预期,主要是指出生人数。从政策执行的前两年来看,2016-2017年,这两年出生人数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增长,2016年全市的户籍人口增长88%,接近翻了一番。2017年的情况跟2016年的情况是基本一致的,基本上每年户籍人口出生是在11.5万-11.8万之间,这两年基本一样,出生是补偿性的高峰反弹的过程。
从2018年开始,出生人口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出生人口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落。2018年户籍人口出生较2017年下降了21%,下降的幅度还是比较明显,但是咱们要从原因来看,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这些年是在持续下降,大家都知道,我们不讲具体的数字,简单的讲参与生育的人群,过去参与生育的有一个生育高峰期的人群,过去是70后、80后,现在更多的是90后是生育的主力,70后、80后、90后本身的人群是下降的趋势,而且下降的趋势比较大,所以参与生育的人数少了,是造成出生人数减少,特别是一孩人数减少的主要的原因,分母小了,这是一个。
为什么下降的幅度这么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累计的势能到了,2018年开始释放趋缓了,过去多少年来累计的育龄人口集中在2016和2017年两年生育,到2018年是以正常的新增的为主,从2018年开始,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化的平稳的发展态势,这是跟2016-2017年相比是这样的,刚刚我也发布了,今年的情况,今年1-11月份是7.99万,接近8万人,这是11个月,预计我们今年到年底可能会达到8.7万人左右,可能更高一些,去年是8.9万人,我们说每个月最后的减少幅度,1-11月份减少了1000多人,年底生育人数会更多,1-12月份全年的情况最终数会跟去年数基本一致,保守预测是8.7万人左右,跟2017年基本持平。
这个数和2016-2017年相比下降的幅度比较大,同时我们还要看跟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前相比,大家可以回去以后看一下,我们2015年以前平均每年的出生人数是7万人左右,2015年可能是6万多人,平均下来可能有多有少,平均起来可能是7万人左右,今年8.7万人左右,接近2万人,可能这个幅度也要达到接近20%的幅度。我们跟2016-2017年相比是下降了,但是我们在育龄妇女人数每年减少10%-20%的基础上,出生人数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前还是增加的,而且增加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说综合来看,从我们青岛市本市的情况来看,我们说全面两孩政策的执行效果是基本符合预期的,青岛市的整体情况可能和全国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我们的情况还是基本符合预期的,谢谢。
记者:大家好,这里是来自新华网的提问。我想请问一下杜主任,今年市卫健委采取什么措施以保障基层群众能够真正享受到计划生育放管服工作带来的便利?
杜维平:谢谢。计划生育这项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为民服务的事项非常多,我们为民服务和行动给付事项有12项之多,我们每年要面对非常多的群众,每年要出生8-9万、10多万,还有很多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有关人员要办理各种证件,进行各种登记,所以做好这些事,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今年以来,我们不断的深化放管服的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一次办好的要求来确保所有的为民服务事项能够落到实处,主要是采取了五项措施:
一是要增强服务意识。群众的利益无小事,我们所有的事都是跟群众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真正的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只有我们做到这样,我们为群众办事最基层是在村级,还有乡镇、区市、市级都要面对群众,所以我们在面对群众的时候,我们面对群众堵点、难点问题的时候,我们只有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才能以解决问题的实效来取信于民,这是首先要做到的,这些年全面两孩政策以后,国家提出要逐步完善相关政策,要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际上一个方向就是怎么样更好的为群众服务,首先要解决思路和观念问题,这是第一点。
二是要提高服务能力。通过加强业务能力以及素质培训来切实提高各级工作人员的组织力和执行力,我们和其他的部门、其他的工作不太一样,我们涉及的层级比较多,我们所有的层级都有我们具体的工作人员,每个村居都有计划生育工作人员,镇街有乡镇计生办,区市有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涉及这么大的面,要想给群众做好服务,要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不仅仅要想办事、敢办事,更重要的是要会办事、能办事、干成事,这就需要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督导检查,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所以我们今年将一次办好的有关要求列到计划生育目标责任考核当中,市委市政府给各级党委政府签订责任书里面,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重点检查的内容就是一次办好的要求是否落实,通过“四不两直”等方式进行专项督导和暗查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要求各级按时进行整改。
四是简化服务手续,群众办事的时候个别证明材料缺失,我们实行个人承诺制,同时我们还要建立部门信息共享的机制,更多的需要群众来提供的证明,我们由后台的工作人员通过各个部门的共享信息来核查,证明不需要群众提交,更多的责任交给工作人员。明年我们还准备跟相关部门进一步的沟通协调,进一步的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实现一证通办,持有关的身份证可以办理生育登记等有关的事项,这是我们明年需要努力的方向。
五是优化服务流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今年实施的流程再造,六项内容实行了流程再造,实施一站式服务,村居代办、首接责任、AB角工作和一次性告知制度。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要进行生育登记,大家很清楚,年轻人可能都遇到这些问题,过去需要工作时间要到乡镇或者是街道办事处的计生办到现场才可以办,现在通过放管服改革,通过落实一次办好的要求,现在要办理的证件可以通过到现场去,也可以委托他人办理,也可以委托村级工作人员代办,或者是年轻人网络操作比较熟悉,可以在网上办理,这样就减少了群众跑腿的时间,比如职工过去,只有在工作时间,只能请假,农民要放下农活,流动人口过去在这方面有很多的问题,流动人口要往返户籍地和居住地,多次往返还不一定能办成,现在在网上就可以实现有关出生登记和有关的网上办理证件的办理。
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让群众少跑腿、零跑腿、一次办好的要求。当然这一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我们每年也会接到群众这方面的咨询等问题,还有改进和进步的空间,下一步我们按照群众的需求,根据群众需求进一步的改进工作,把我们的工作搞的更好,谢谢。
主持人:感谢杜主任,时间关系,我们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求可以随后联系今天的发布嘉宾以及到会的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是一项复杂、庞大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希望媒体朋友们大力宣传我市在确保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以及人口计生工作转型方面的实践做法和成效,为推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做好舆论引导。
今天发布会的文字和视频实录请通过“青岛发布”的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和青岛新闻网首页的“新闻发布会”频道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杜主任,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新闻发布会,本场是今天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青岛市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暨人口计生工作进展情况介绍”。
今年是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的第四年,四年来社会各界对我市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和实施效果一直都比较关心。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青岛市卫生健康委杜维平副主任,向大家通报我市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展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市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妇幼健康处、宣传处等处室的有关负责同志,欢迎各位。
首先有请杜主任介绍有关情况,有请。
杜维平: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再次与大家见面。
去年12月30日,我市新组建了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赋予了我们做好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开展人口监测预警、研究提出人口与家庭发展相关政策建议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等职能。工作职能的转变,体现了事业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的客观要求,意味着我们将更加加注重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重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今年是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的第四年,政策的实施情况一直是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的重要任务。借此机会,我简要通报一下全市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和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改革进展情况。
一、稳妥有序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扎实做好人口监测预警和形势分析,充分利用住院分娩、出生医学证明、接种防疫、公安落户等数据进行分析预警。参与创新建立市人口统筹创新发展联席会议,开展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生育率、老龄化研究,做好人口预测,实现公安、民政、统计等部门人口数据的共享共用。1—11月,全市户籍人口出生79892人,同比减少1220人,减少1.50%,跟2018年基本持平;其中二孩41368人,占比51.78%,全面两孩政策执行符合预期。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为民服务事项流程、减少审核关口、简化办理手续、删除部分申请材料、缩短办结时间,12项计划生育公共服务、行政给付事项全部实现“一次办好”,其中有4项实现“网上办理”。完成奖扶特扶金发放、一次性养老补助、再生育审批、婚育证明出具、独生子女证补办等6项流程再造。解决群众独生子女医药费报销数据差错、网上生育登记受理不畅等问题,对160例网办申请困难群众进行了回访指导。
三、做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完成了2019年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应落实人员的资格确认、信息录入、数据汇总、资金测算和监督管理等工作。2019年,全市为25.87万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发放扶助金2.55亿元;为1.62万名特别扶助人员发放扶助金1.11亿元;为39.73万独生子女家庭发放独生子女奖励费4523.63万元;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奖励7.75亿元;为育龄妇女发放住院分娩补助4129.75万元。
四、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发挥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协调小组作用,全面落实信息通报、打击“两非”、出生直报、实名登记和信息共享制度,依法做好十四周以上终止妊娠审批工作。1—11月,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103.86,比省下达的108.88指标低5.02个比值。
五、加强妇幼健康服务管理。完善市、区(市)两级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网络。成功管控和救治危重孕产妇153例。推进妇幼健康服务便民惠民流程再造和“一站式”服务,区域妇幼健康医联体建设取得突破。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中心,创新建立覆盖全周期、全过程出生缺陷防治模式。推进孕产妇和新生儿筛查全覆盖,全市产前筛查7.7万孕妇,听力筛查8.2万活产儿,确诊遗传代谢病73例。两癌检查标准由109元/人提高到128元/人,乳腺癌筛查增加乳腺彩超项目。
六、推动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落实国家、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要求,建立16个部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市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机构注册、标准落实、师资培训等情况开展摸底调查。加大婴幼儿照护机构“双招双引”,积极申报国家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项目试点,8个区市、16家企业参与申报,申报成功预计新增托位1290个。日前国家对第一批企业进行了批复,我们有6个区市8个企业获批,将新增托位670个。
七、推进母婴设施建设。推广“爱心妈妈小屋”建设模式,推进公共场所、用人单位母婴设施建设,全市投入使用各类母婴设施483处,总建筑面积达到5190㎡,配置率达到93.47%。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卫生健康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加强出生人口监测,深化服务管理改革,推动“放管服”改革,加大政策衔接落实,加快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母婴设施建设,促进人口家庭工作不断发展。欢迎媒体和广大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帮助和监督我们做好相关工作,共同推动构建生育友好型的社会环境。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杜主任,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在座的媒体朋友们,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媒体单位。
记者:杜主任,您好,我是《齐鲁晚报》的记者,我想请问一下,青岛市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效果如何?以及今后几年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谢谢。
杜维平:谢谢,您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普遍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2016年1月1日全面两孩政策正式实施,到现在已经整整4年了。应该说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回应了社会的关切,也受到广大社会的欢迎,从实质性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话就是全面两孩政策落实平稳有序,整个政策的落实是平稳有序的;第二句话就是政策实施的效果符合预期。
所谓的平稳有序,主要就是在各方面、各个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由于我们准备的比较充分,无论是我们的妇幼保健能力经受住了考验,还是相关配套政策的有关制定衔接,以及新旧政策的衔接,应该说都经受住了考验,这几年执行情况来看,基本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所以我们的政策执行是比较平稳和有序的,这是第一。
第二就是政策实施的效果基本符合预期,主要是指出生人数。从政策执行的前两年来看,2016-2017年,这两年出生人数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增长,2016年全市的户籍人口增长88%,接近翻了一番。2017年的情况跟2016年的情况是基本一致的,基本上每年户籍人口出生是在11.5万-11.8万之间,这两年基本一样,出生是补偿性的高峰反弹的过程。
从2018年开始,出生人口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出生人口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落。2018年户籍人口出生较2017年下降了21%,下降的幅度还是比较明显,但是咱们要从原因来看,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这些年是在持续下降,大家都知道,我们不讲具体的数字,简单的讲参与生育的人群,过去参与生育的有一个生育高峰期的人群,过去是70后、80后,现在更多的是90后是生育的主力,70后、80后、90后本身的人群是下降的趋势,而且下降的趋势比较大,所以参与生育的人数少了,是造成出生人数减少,特别是一孩人数减少的主要的原因,分母小了,这是一个。
为什么下降的幅度这么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符合全面两孩政策累计的势能到了,2018年开始释放趋缓了,过去多少年来累计的育龄人口集中在2016和2017年两年生育,到2018年是以正常的新增的为主,从2018年开始,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化的平稳的发展态势,这是跟2016-2017年相比是这样的,刚刚我也发布了,今年的情况,今年1-11月份是7.99万,接近8万人,这是11个月,预计我们今年到年底可能会达到8.7万人左右,可能更高一些,去年是8.9万人,我们说每个月最后的减少幅度,1-11月份减少了1000多人,年底生育人数会更多,1-12月份全年的情况最终数会跟去年数基本一致,保守预测是8.7万人左右,跟2017年基本持平。
这个数和2016-2017年相比下降的幅度比较大,同时我们还要看跟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前相比,大家可以回去以后看一下,我们2015年以前平均每年的出生人数是7万人左右,2015年可能是6万多人,平均下来可能有多有少,平均起来可能是7万人左右,今年8.7万人左右,接近2万人,可能这个幅度也要达到接近20%的幅度。我们跟2016-2017年相比是下降了,但是我们在育龄妇女人数每年减少10%-20%的基础上,出生人数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前还是增加的,而且增加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说综合来看,从我们青岛市本市的情况来看,我们说全面两孩政策的执行效果是基本符合预期的,青岛市的整体情况可能和全国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我们的情况还是基本符合预期的,谢谢。
记者:大家好,这里是来自新华网的提问。我想请问一下杜主任,今年市卫健委采取什么措施以保障基层群众能够真正享受到计划生育放管服工作带来的便利?
杜维平:谢谢。计划生育这项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为民服务的事项非常多,我们为民服务和行动给付事项有12项之多,我们每年要面对非常多的群众,每年要出生8-9万、10多万,还有很多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有关人员要办理各种证件,进行各种登记,所以做好这些事,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今年以来,我们不断的深化放管服的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一次办好的要求来确保所有的为民服务事项能够落到实处,主要是采取了五项措施:
一是要增强服务意识。群众的利益无小事,我们所有的事都是跟群众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真正的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只有我们做到这样,我们为群众办事最基层是在村级,还有乡镇、区市、市级都要面对群众,所以我们在面对群众的时候,我们面对群众堵点、难点问题的时候,我们只有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才能以解决问题的实效来取信于民,这是首先要做到的,这些年全面两孩政策以后,国家提出要逐步完善相关政策,要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际上一个方向就是怎么样更好的为群众服务,首先要解决思路和观念问题,这是第一点。
二是要提高服务能力。通过加强业务能力以及素质培训来切实提高各级工作人员的组织力和执行力,我们和其他的部门、其他的工作不太一样,我们涉及的层级比较多,我们所有的层级都有我们具体的工作人员,每个村居都有计划生育工作人员,镇街有乡镇计生办,区市有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涉及这么大的面,要想给群众做好服务,要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不仅仅要想办事、敢办事,更重要的是要会办事、能办事、干成事,这就需要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督导检查,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所以我们今年将一次办好的有关要求列到计划生育目标责任考核当中,市委市政府给各级党委政府签订责任书里面,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重点检查的内容就是一次办好的要求是否落实,通过“四不两直”等方式进行专项督导和暗查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要求各级按时进行整改。
四是简化服务手续,群众办事的时候个别证明材料缺失,我们实行个人承诺制,同时我们还要建立部门信息共享的机制,更多的需要群众来提供的证明,我们由后台的工作人员通过各个部门的共享信息来核查,证明不需要群众提交,更多的责任交给工作人员。明年我们还准备跟相关部门进一步的沟通协调,进一步的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实现一证通办,持有关的身份证可以办理生育登记等有关的事项,这是我们明年需要努力的方向。
五是优化服务流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们今年实施的流程再造,六项内容实行了流程再造,实施一站式服务,村居代办、首接责任、AB角工作和一次性告知制度。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要进行生育登记,大家很清楚,年轻人可能都遇到这些问题,过去需要工作时间要到乡镇或者是街道办事处的计生办到现场才可以办,现在通过放管服改革,通过落实一次办好的要求,现在要办理的证件可以通过到现场去,也可以委托他人办理,也可以委托村级工作人员代办,或者是年轻人网络操作比较熟悉,可以在网上办理,这样就减少了群众跑腿的时间,比如职工过去,只有在工作时间,只能请假,农民要放下农活,流动人口过去在这方面有很多的问题,流动人口要往返户籍地和居住地,多次往返还不一定能办成,现在在网上就可以实现有关出生登记和有关的网上办理证件的办理。
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让群众少跑腿、零跑腿、一次办好的要求。当然这一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我们每年也会接到群众这方面的咨询等问题,还有改进和进步的空间,下一步我们按照群众的需求,根据群众需求进一步的改进工作,把我们的工作搞的更好,谢谢。
主持人:感谢杜主任,时间关系,我们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深度采访需求可以随后联系今天的发布嘉宾以及到会的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是一项复杂、庞大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希望媒体朋友们大力宣传我市在确保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以及人口计生工作转型方面的实践做法和成效,为推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做好舆论引导。
今天发布会的文字和视频实录请通过“青岛发布”的微信公众号、“爱青岛”手机客户端和青岛新闻网首页的“新闻发布会”频道获取。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杜主任,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