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

浏览:52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工作的中心任务,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2288元,同比增长7.8%。居于全省首位及高于全国7.4%的增收。但是由于面临农民增收走弱,遇到了农产品价格,农民工不稳居高不下的挑战,农民收入增速已呈现明显的放缓的趋势,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今天就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进行发布。

  今天我们对《意见》进行一下解读,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领导有市农委主任由翠玉同志;市农委副主任张永昌同志;下面请由主任进行发布。

  由翠玉: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青政办发[2017]30号)(以下简称《意见》)。下面,就有关情况,我做个简要介绍,也非常愿意就促进农民增收有关情况与记者朋友们进行交流。

  一、《意见》出台背景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始终将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17年上半年青岛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288元,居全省首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726元、比全省高3772元。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玉米等主要粮食价格低迷,技能水平较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加大,支撑农民增收的传统动力逐渐减弱,对农民持续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巨大挑战,迫切需要拓宽新渠道、挖掘新潜力、培育新动能。为此,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

  二、《意见》主要内容

  针对当前形势,对标宁波等发达城市,《意见》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明确农业提质增效强基础、农民就业创业拓渠道、农村改革赋权增活力、农村社会保障固基本的总体要求,提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力争率先实现翻番计划,到2021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2:1。

  第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半年家庭经营净收入达到4829元、占39.3%,较去年同期增加320元。保持家庭经营经营性收入持续增长,关键在于培育新的增长点。为此,《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通过农业与二、三产业相加、相乘,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可以使农民通过农业生产获得一份收入,通过农产品加工获得一份产品升值收入,通过休闲农业、观光采摘等再获得一份旅游收入。从近几年发展来看,“新六产”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2016年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达到140多亿元,农民人均2000多元。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00多亿元,仅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就有20多万人,通过订单生产、合作分配、地租支付、务工支付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167亿元,是农民外出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

  《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使“新六产”挑起农民增收的大梁。一是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拓宽增收渠道。二是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健全完善生产、流通、加工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三是通过发展电子商务,解决好农产品产销衔接问题。力争到2021年,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农村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同时,要稳定农民增收基础,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200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70万亩,加快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奠定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通过打造绿色品牌农业,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个、“三品一标”1000个,整体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做到优质优价,使农民从价格上涨、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

  第二,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大头。对我市农民增收的贡献最大,上半年工资性收入7299元、占总数的59.4%,较去年增长541元,对增收的贡献率达到60.9%。针对农民转移就业难度加大的现状,《意见》从三个方面提出,支持农民就业创业,引导农民由“打工潮”向“创业潮”转变。在支持农民创业创新方面,着眼于提高农民创业成功率,提出建立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创业项目开发制度,对农民返乡创业,实行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对从事个体经营、创办企业、开设“网店”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使想创业的农民能够干得起来、干得下去。在拓宽农民转移就业渠道方面,《意见》提出对经工商登记注册从事电子商务的农民工,给予相关税费减免。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农村低保家庭和没有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家庭,开展“1对1”就业援助。在农民教育培训方面,《意见》提出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对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通过培训提高就业创业本领。到2021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以上。同时,将进一步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优化农民就业创业外部环境。

  第三,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在我市农民收入构成中比重最低,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也最小,上半年财产净收入133元、占总数的1.1%,转移净收入27元、仅占0.2%。可以说,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是我市农民增收的最大短板,也将是我市农民增收的最大潜力所在。

  为此,《意见》以补齐农民增收的最大短板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多点发力、多极增长的农民增收新格局,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对财产性收入,重点在确权赋能上下功夫,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让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发展成果。

  《意见》提出要按照“确权、赋能、搞活”的思路,全面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各项财产权益。一是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到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清产核资任务,202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通过把村集体的资产确权到户,实现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分配权利,让农民成为股民,提高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受益程度。二是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制度,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安置问题,使集体组织及其成员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三是积极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和引导农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获得财产性收入。四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鼓励通过资源开发利用、统一提供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异地置业等多种形式,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和分红能力。

  第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意见》提出要完善“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收入再分配解决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农村养老方面,重点是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逐步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范围。在农村医疗方面,重点是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适当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和个人缴费标准及受益水平。到2021年,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5%左右,农民个人实际医疗费用负担控制在30%以下。在农村救助方面,重点是加大临时救助投入,提高救助标准,构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大救助、大扶贫格局。

  第五,建立农民持续增长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建立健全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是关键。《意见》提出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完善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支持体系。

  重点是完善三大政策。

  一是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大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支持力度,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经济薄弱村建立股权扶贫和收益分享机制,促进村集体增收、农户受益。

  二是完善农村金融政策,加快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到2021年,主要种植作物保险承保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

  三是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给农民增收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从财税、信贷、保险、用地、项目、电信等方面,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发挥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

  下一步,市农委将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积极推动政策和措施落实,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由主任的介绍,下面可以提问。

  记者:你好由主任我是青岛记者,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要出台这个《意见》?

  由翠玉:欢迎这位记者同志的提问。为什么要出台这个《意见》。刚才我介绍已经做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农民增收一直是我们市委市政府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二五期间我市农民增收不断落实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使我市农民收入增长比高快,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价格不断提高,农民就业数量不断增加,工资不断提高,农业补贴不断增加,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所以十二五期间人均纯收入16740元,比2010年增长58.7%,年均增及增长11.7%,城乡居民可持续收入增效到2.3:1,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进入新阶段,农民增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影响农民增收主要因素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最近我们农产品价格走弱对农民收入增长比较明显。包括最近自然灾害影响也很大,近几年我们连续干旱青岛市实行了主要农作物保险,我们粮食作物的保险,保险公司赔偿了3个多亿。自然灾害对农民增收影响比较大。农业转移就业稳定性增长导致农民工资收入回调。所以农民增收已经呈现出明显放缓趋势。比十二五期间的增幅明显回落。增幅应该说降至两位数以下连续低于城镇居民,促进农民持续增长传统性动能逐渐减弱。所以农民增收也已经进入了一个爬坡的关键时期,在这么一个严峻的形成下,营造一个良好范围,引导各方面支持和参与农业农村发展,建立起带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维护农民权益和增加农民收入,所以根据国务院出台的以后规定以后,我们市农委多方调研基础上,征求各方面意见,出台了市政府的办公厅的《意见》,我想出台《意见》不是目的只是开始,关键下一步在农民增收按照《意见》的要求扎扎实实的抓好落实,真正以农民增收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谢谢记者。

  记者:你好我是智慧青岛的记者,现在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偏低,如何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

  张永昌:你好,我想这个问题国家多少年以来我们城市居民财产收入一直都是比农村居民财产收入高,这也是制约着我们农民增收很高的问题。也是我们青岛市农民收入增长的一种短版。很大一个问题我们农民好多财产没有明确权力。为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进改革的形势,改革主要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了关系的第一激活市场、第二激活要素、第三激活主体,通过改革把农民财产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这几年围绕着几个方面。推进农村土地出产颁证工作。我们基本完成了,也就是我们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物权我们要给他确权。他可以在市场进行流转。通过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第二方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置。党的十八大以后对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承包权和经营权。这样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并行,总的要求落实好具体的土地所有权,保护好农民承包全搞活土地经营权。农民承包土地可以自己不经营,可以转包给别人。转包给新型的经营主体。通过这三权分置改革实现我们农民土地承包权、财产权力给他实现了。

  我们到去年年底全市有246万亩实行了流转。有的农民进城打工了。流转给邻居了。一些工商企业通过承包土地形式发展现代农业。还有一种我们城镇居民退休以后到农村承包土地开展经营。主要还是以农民相互之间的流转为主,通过这种土地流转实现了农民财产收入的增长。

  第三方面改革我们重点推进农村积极产权制度改革。和我们老百姓没有多大关系。大家看得见摸不着。东西在那里摆着但是我们的收入广大老百姓真正分享到不多。我们要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把收益分配权落实下来。每个农民在集体资产中的份额保证它的收益权,在集体经济发展中的财产收入。我们现在青岛市已经完成了村庄是2800多个,今年我们启动了1980个村的改革,目前来看这1980个村进展很好的,已改制完成的50%以上的村已经完成改革任务。最近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

  第四个方面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我们实行产权改革,不是主要目的最终目的还要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发展壮大我们的集体经济在广大农民群众在发展过程中分享发展红利。包括发展一些物业的经济,通过合资合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壮大我们的集体经济,让农民情况从集体经济发展中得到应有的那块收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是最重要的方面,首先把权力给他,我们通过不断完善结构,健全我们的分配制度保证农民的收入,这是我们主要做的几个方面的工作,也是《意见》强调要解决的问题谢谢。主持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工作的中心任务,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2288元,同比增长7.8%。居于全省首位及高于全国7.4%的增收。但是由于面临农民增收走弱,遇到了农产品价格,农民工不稳居高不下的挑战,农民收入增速已呈现明显的放缓的趋势,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今天就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进行发布。

  今天我们对《意见》进行一下解读,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领导有市农委主任由翠玉同志;市农委副主任张永昌同志;下面请由主任进行发布。

  由翠玉: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青政办发[2017]30号)(以下简称《意见》)。下面,就有关情况,我做个简要介绍,也非常愿意就促进农民增收有关情况与记者朋友们进行交流。

  一、《意见》出台背景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始终将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17年上半年青岛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288元,居全省首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726元、比全省高3772元。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玉米等主要粮食价格低迷,技能水平较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加大,支撑农民增收的传统动力逐渐减弱,对农民持续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巨大挑战,迫切需要拓宽新渠道、挖掘新潜力、培育新动能。为此,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

  二、《意见》主要内容

  针对当前形势,对标宁波等发达城市,《意见》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明确农业提质增效强基础、农民就业创业拓渠道、农村改革赋权增活力、农村社会保障固基本的总体要求,提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力争率先实现翻番计划,到2021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2:1。

  第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半年家庭经营净收入达到4829元、占39.3%,较去年同期增加320元。保持家庭经营经营性收入持续增长,关键在于培育新的增长点。为此,《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通过农业与二、三产业相加、相乘,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可以使农民通过农业生产获得一份收入,通过农产品加工获得一份产品升值收入,通过休闲农业、观光采摘等再获得一份旅游收入。从近几年发展来看,“新六产”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2016年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达到140多亿元,农民人均2000多元。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00多亿元,仅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就有20多万人,通过订单生产、合作分配、地租支付、务工支付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167亿元,是农民外出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

  《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使“新六产”挑起农民增收的大梁。一是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拓宽增收渠道。二是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健全完善生产、流通、加工环节的利益分配机制。三是通过发展电子商务,解决好农产品产销衔接问题。力争到2021年,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农村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同时,要稳定农民增收基础,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200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70万亩,加快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奠定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通过打造绿色品牌农业,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个、“三品一标”1000个,整体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做到优质优价,使农民从价格上涨、产品增值中得到更多实惠。

  第二,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大头。对我市农民增收的贡献最大,上半年工资性收入7299元、占总数的59.4%,较去年增长541元,对增收的贡献率达到60.9%。针对农民转移就业难度加大的现状,《意见》从三个方面提出,支持农民就业创业,引导农民由“打工潮”向“创业潮”转变。在支持农民创业创新方面,着眼于提高农民创业成功率,提出建立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创业项目开发制度,对农民返乡创业,实行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对从事个体经营、创办企业、开设“网店”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使想创业的农民能够干得起来、干得下去。在拓宽农民转移就业渠道方面,《意见》提出对经工商登记注册从事电子商务的农民工,给予相关税费减免。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农村低保家庭和没有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家庭,开展“1对1”就业援助。在农民教育培训方面,《意见》提出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对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通过培训提高就业创业本领。到2021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以上。同时,将进一步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优化农民就业创业外部环境。

  第三,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在我市农民收入构成中比重最低,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也最小,上半年财产净收入133元、占总数的1.1%,转移净收入27元、仅占0.2%。可以说,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是我市农民增收的最大短板,也将是我市农民增收的最大潜力所在。

  为此,《意见》以补齐农民增收的最大短板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多点发力、多极增长的农民增收新格局,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对财产性收入,重点在确权赋能上下功夫,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让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发展成果。

  《意见》提出要按照“确权、赋能、搞活”的思路,全面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各项财产权益。一是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到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清产核资任务,202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通过把村集体的资产确权到户,实现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分配权利,让农民成为股民,提高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受益程度。二是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制度,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安置问题,使集体组织及其成员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三是积极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和引导农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获得财产性收入。四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鼓励通过资源开发利用、统一提供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异地置业等多种形式,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和分红能力。

  第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意见》提出要完善“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收入再分配解决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农村养老方面,重点是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逐步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范围。在农村医疗方面,重点是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适当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和个人缴费标准及受益水平。到2021年,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5%左右,农民个人实际医疗费用负担控制在30%以下。在农村救助方面,重点是加大临时救助投入,提高救助标准,构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大救助、大扶贫格局。

  第五,建立农民持续增长保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建立健全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是关键。《意见》提出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完善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支持体系。

  重点是完善三大政策。

  一是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大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支持力度,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经济薄弱村建立股权扶贫和收益分享机制,促进村集体增收、农户受益。

  二是完善农村金融政策,加快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到2021年,主要种植作物保险承保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

  三是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给农民增收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从财税、信贷、保险、用地、项目、电信等方面,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发挥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

  下一步,市农委将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积极推动政策和措施落实,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由主任的介绍,下面可以提问。

  记者:你好由主任我是青岛记者,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要出台这个《意见》?

  由翠玉:欢迎这位记者同志的提问。为什么要出台这个《意见》。刚才我介绍已经做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农民增收一直是我们市委市政府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二五期间我市农民增收不断落实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使我市农民收入增长比高快,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价格不断提高,农民就业数量不断增加,工资不断提高,农业补贴不断增加,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所以十二五期间人均纯收入16740元,比2010年增长58.7%,年均增及增长11.7%,城乡居民可持续收入增效到2.3:1,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进入新阶段,农民增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影响农民增收主要因素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最近我们农产品价格走弱对农民收入增长比较明显。包括最近自然灾害影响也很大,近几年我们连续干旱青岛市实行了主要农作物保险,我们粮食作物的保险,保险公司赔偿了3个多亿。自然灾害对农民增收影响比较大。农业转移就业稳定性增长导致农民工资收入回调。所以农民增收已经呈现出明显放缓趋势。比十二五期间的增幅明显回落。增幅应该说降至两位数以下连续低于城镇居民,促进农民持续增长传统性动能逐渐减弱。所以农民增收也已经进入了一个爬坡的关键时期,在这么一个严峻的形成下,营造一个良好范围,引导各方面支持和参与农业农村发展,建立起带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维护农民权益和增加农民收入,所以根据国务院出台的以后规定以后,我们市农委多方调研基础上,征求各方面意见,出台了市政府的办公厅的《意见》,我想出台《意见》不是目的只是开始,关键下一步在农民增收按照《意见》的要求扎扎实实的抓好落实,真正以农民增收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谢谢记者。

  记者:你好我是智慧青岛的记者,现在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偏低,如何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

  张永昌:你好,我想这个问题国家多少年以来我们城市居民财产收入一直都是比农村居民财产收入高,这也是制约着我们农民增收很高的问题。也是我们青岛市农民收入增长的一种短版。很大一个问题我们农民好多财产没有明确权力。为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进改革的形势,改革主要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了关系的第一激活市场、第二激活要素、第三激活主体,通过改革把农民财产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这几年围绕着几个方面。推进农村土地出产颁证工作。我们基本完成了,也就是我们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物权我们要给他确权。他可以在市场进行流转。通过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第二方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置。党的十八大以后对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承包权和经营权。这样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并行,总的要求落实好具体的土地所有权,保护好农民承包全搞活土地经营权。农民承包土地可以自己不经营,可以转包给别人。转包给新型的经营主体。通过这三权分置改革实现我们农民土地承包权、财产权力给他实现了。

  我们到去年年底全市有246万亩实行了流转。有的农民进城打工了。流转给邻居了。一些工商企业通过承包土地形式发展现代农业。还有一种我们城镇居民退休以后到农村承包土地开展经营。主要还是以农民相互之间的流转为主,通过这种土地流转实现了农民财产收入的增长。

  第三方面改革我们重点推进农村积极产权制度改革。和我们老百姓没有多大关系。大家看得见摸不着。东西在那里摆着但是我们的收入广大老百姓真正分享到不多。我们要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把收益分配权落实下来。每个农民在集体资产中的份额保证它的收益权,在集体经济发展中的财产收入。我们现在青岛市已经完成了村庄是2800多个,今年我们启动了1980个村的改革,目前来看这1980个村进展很好的,已改制完成的50%以上的村已经完成改革任务。最近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

  第四个方面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我们实行产权改革,不是主要目的最终目的还要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发展壮大我们的集体经济在广大农民群众在发展过程中分享发展红利。包括发展一些物业的经济,通过合资合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壮大我们的集体经济,让农民情况从集体经济发展中得到应有的那块收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是最重要的方面,首先把权力给他,我们通过不断完善结构,健全我们的分配制度保证农民的收入,这是我们主要做的几个方面的工作,也是《意见》强调要解决的问题谢谢。主持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