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乡建设委2017年上半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浏览:96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今天主要向大家通报我市上半年的城乡建设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城乡建设委党委书记、主任陈勇同志,还有市城乡建设委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林丽萍同志,首先请陈主任介绍一下基本的情况。
陈勇: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下面我通报一下2017年上半年城乡建设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2017年上半年,市城乡建设委聚焦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战略目标,按照“三带一轴、三湾三城、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布局战略部署,着力“转动能、抓统筹、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建设宜居家园、打造品质青岛,上半年城乡建设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
一、转动能,加快推进城乡建设领域新旧动能转换
以“四新”“四化”为主攻方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行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起草完成《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科学发展研究报告》,从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着力培育特色小镇三大重点任务推进城乡建设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同时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城市建筑云(CBC)大数据平台”和“青岛鲁碧公司年产50万平方米装配及被动式房屋基地建设项目”等2个项目列入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项目储备库。
二、抓全局,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全力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特色小镇创建体系,李哥庄镇列入国家特色小镇,城阳区棘洪滩动车小镇等5个镇列入省级第一批特色小镇,推荐平度市南村家电小镇列入国家级第二批特色小镇,推荐黄岛区藏马山健康小镇等3个镇列入省级第二批特色小镇。黄岛区泊里镇被确定为山东省新生小城市试点镇、胶州市李哥庄镇、莱西市姜山镇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示范镇。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工作,平度、即墨垃圾焚烧处理场分别于1月、3月份投产运营,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
三、惠民生,加快推进棚改安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
1.棚改安居建设。截至6月底,全市已完成开工任务21851套(户),占年度计划45%,按照市里面的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我们还稍微有点慢。老旧住宅小区整治全面展开,开工项目136个、建筑面积406.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6.1万户,完成全年任务的50%。农村危房改造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改造开工300户。全面落实绿色建筑的政策要求,全市累计有61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星级标识,面积达782万平方米。
2.基础设施建设。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面展开,“双试点”全速推进。今年全市已建成海绵城市面积约8平方公里,我们开工建设约40平方公里,按照市政府报告的要求,今年全力完成海绵城市30平方公里的任务目标。今年上半年我市顺利通过2016年度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考核,在14个试点城市中位列第2名。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部委考评专家的较高评价,这个成绩现在一还没出来,我们知道是排在前面。全市结合区域开发和新建道路,继续拓展管廊敷设范围,目前已启动15个管廊项目建设,累计开工里程达到33公里,完成廊体工程9.4公里。今年我们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确定的目标是30公里,我们年底要争取完成。全力推进未贯通道路建设,十年未贯通的劲松八路已竣工通车,中海临安府等3条配套道路正在建设中,我们今年是6条未贯通道路,我们今年要进行完成的。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建成停车场9个,增加停车泊位约3000个(政府投资2090个,社会投资910个);积极推进禹城路地下车库等14个在建停车场项目,建成后增加停车泊位约1.1万个;加快推进智能停车一体化平台建设,对接重点区域停车场信息,累计接入公共停车场80处,停车泊位约3.6万个,并与新能源汽车充电管理平台实现对接。
3.推进公共服务项目建设。33个市级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图书馆等6个项目进入竣工收尾阶段;青岛大学医学教育综合楼等4个项目正在进行安装装修,预计年内竣工;24届省运会新建6处场馆加速建设,将按时服务于2018年省运会各项赛事。加快市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已开工建设新建小区配套中小学和幼儿园2所,主体封顶2所,2所在进行室内外装修。
四、补短板,突破解决水、生态修复、交通拥堵等热点难点问题。
1.抓好水和垃圾处理等工作。全力推进麦岛污水处理厂、白沙河水厂等9座污水、自来水厂工程改扩建项目建设工作。其中,已开工建设麦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灵山卫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张村河水质净化厂建设项目、中科成污水净化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升级改扩建工程等四项工程。截止6月底,已完成燃气管网建设92公里,占年度计划51%,新增集中供热面积完成131.3万平方米,占年度计划32.83%。全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成638万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可节约填埋土地630余亩。
2.推进生态修复工作。全市14处黑臭水体,11处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基本完工,涉及铁路手续办理的其余3处黑臭水体因为安全问题,正在加快推进。李村河、张村河等河道等综合整治基本完工。完成30条道路绿篱建设25476延长米,新建改建绿地面积139.39公顷;已启动山头绿化整治6个,完成绿化面积12.24公顷;完成立体绿化41处,绿化面积24499平方米;栽植乔灌木78.38万株,铺栽地被82.01公顷;完成裸露土地绿化81处,绿化面积113.24公顷;实施植物景观工程67处,建设景观工程面积65.76公顷;开展铁路两侧环境整治,完成清运垃圾、栽植灌木、围墙砌筑铺装等工作。加大施工扬尘防治管理工作,制定建筑施工重污染天气分级应对措施,预拌砂浆使用量预计70余万吨,城市禁现率达到70%以上。
3.有序调度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制定了《全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方案》,持续推进交通秩序治理,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等方面综合施策,交通拥堵治理成效持续显现。一季度,我市在全国61个主要城市中交通拥堵排名第25位,二季度的数据还没有处理。
五、促发展,保持房地产和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1.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会同四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保持和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通知》。对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青岛市区购房作出限制,对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坚决抑制。制定了《规范整治全市房地产开发销售中介行为工作实施方案》,会同市国土房管局、市工商局、市物价局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不断规范了开发、销售及中介行为。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1-5月,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63.2亿元,同比增长10.3%。全市新开工房屋面积75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9.8%。房屋在建面积824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全市房屋竣工面积40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8%,我们这个数据是投资和建设的,和国土房产局的在线网签是两个数据,比如我们在建房屋8244.6万平方米,这实际上就告诉大家,我们在建多少套,我们在建就是8万套房子,是这么一个情况。
2.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制定扶持和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从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市场环境、强化创新驱动、提升人员素质、强化外向战略、强化施工管理、加大政策帮扶等八个方面全方位扶持建筑业转型发展。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起草了《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细则》,138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工程已落实或正在建设,占年度计划的44.5%。1-6月份,全市完成建筑业产值520.50亿元,同比增长2.2%;竣工面积1525.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22%;新开工面积170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
2017年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实施“互联网+”“标准化+”“国际化+”行动,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工作任务落实,加快推进城乡建设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在统筹上下功夫、在创新上求发展、在重点上求突破、在保障上添举措,为推动青岛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率先走在前列贡献力量。
我就把总体的情况和各位新闻界的朋友通报如下,感谢各区市对我们城乡建设委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新闻媒体对我们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陈主任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
提问:陈主任您好,今年上半年应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特色小镇的建设,因为目前全市也是特色小镇的建设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目前我们青岛在这个方面是进展如何?以及接下来会有哪些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优惠政策?谢谢。
陈勇:这个问题我们林丽萍同志主管特色小镇的工作,有请她来回答。
林丽萍:特色小镇,青岛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去年我记得专门发过一次特色小镇的新闻发布会,从市级层面来讲,我们是对全市的特色小镇按照产业布局的要求,按照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也做出了一个关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这么一个意见,可以说这一个意见是成为我市特色小镇建设的纲领性的文件也是指导性布局的文件。
关于特色小镇经过一年的培育、发展,刚才这位记者朋友问到进展情况,我想它是这样的,刚才陈主任大致说了说情况,我就从国家层面、省级、市级三个层面说一下进展情况。
我们目前来讲推荐的国家级的特色小镇批准的是一个,是李哥庄的特色小镇,在胶州。第二批推荐的是平度的南村特色镇,国家层面的特色镇是行政建制镇的范畴,省机的特色小镇目前我们是8个,名单过一会儿大家可以查询,比如即墨、蓝村跨境电商、城阳棘洪滩的动车小镇、莱西、平度都有,总共是8个,第二批我们又申报了几个,比如黄岛的藏马山,还有即墨大信,这是我们作为成果性推荐的特色小镇。
进展情况还包括特色小镇的培育,目前我们是按照全域统筹、规划引导、全面培育、重点突出这么一个路径来进行,尤其是在现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是产业聚集、升级转型的重要的引擎和路径。对此,我们也制订了相应的计划,那就是我们黄岛区17个产业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发展,我们全市范围内在2020年20个省市级的特色小镇的培育以及30个市区级特色小镇培育,目前各个区市对特色小镇的培育可以说是非常重视,是多规合一、新兴产业、产业聚集的引擎,可以说特色小镇的发展在我们青岛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目前我们也正抓紧按照新旧功能转换的要求,着力培养一批、发展一批、推出一批,这是进展情况。
第二个问题,是优惠政策。可以从市级层面来讲,规划是第一位的,我们按照市级的要求,区市都相应做了规划,对现有存量的产业园区以及目前特色小镇的布局都进行了多规合一的统一纳入。第二,存量的盘活,原有产业园的基础上各个区市也正在引进“四新”“四化”的要求引进新兴产业,壮大培育,着力发展内生动力足、劲比较结实的特色小镇,关于土地方面的优惠政策,特色小镇的土地如果说是按照规划,已经经过批准,它的土地指标是单列的及而且优先保证,关于人才方面,主要是特色小镇引进的相关人才青岛有一个青岛英才211计划。最后就是特色小镇的投融资,我们是两个渠道,一个是政府加强政府引导,我们做了一个特色小镇的引导基金,这个是政府层面的,市级层面有,区级层面也有,各个区是可以说是资金量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我们青岛市两亿资金,十亿的盘子,五十亿的规模。第二,投融资我们加大了社会资本的运用,PPP项目对于特色小镇基础设施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这么一个资金支持,谢谢这位朋友。
提问:您好,我想问一下今年的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整治是市民关注的事,今年建委在这方面有没有新的政策和推进方案可以让这个政策更好的惠及民生?谢谢。
陈勇:我简单说一下,今年棚改任务定4.8万户,目前说了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过半,我们才完成了2万多户,应该完成2.4-2.5万户,总归我们工作推进力度还是小了。各种原因是随着大家今年对房价的预期,过去大家都是希望拿现金走,货币化安置,现在咱们的居民要求就地安置或者是现房安置的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寻找土地盖安置房,这样就减缓了我们棚改的一些进度,详细情况徐强同志说一下各个区的详细情况。
徐强:大家好,我给各位媒体朋友通报一下老旧小区的相关情况,2017年我们青岛市老旧小区整治881万平米,涉及12.3万户,刚刚媒体朋友提到的我们采取什么措施,有什么新的政策,目前是执行山东省2015年5号文有一个关于老旧小区加快推进的政策,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采取了这种方式,一个是统筹协调,市级成立了老旧小区整治推进工作小组,也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各个区市政府也相应的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包括街道办,老旧小区工作就是由市里面小组牵头推进,责任主体是各个区市政府,具体实施单位是各个区市街道办,还有就是完善手续,老旧小区设计方案在形成之前各个区市都要充分征求居民的意见,达成一致效果之后再确定公示方案。
再一个,在审批过程当中,各个区市出台了相应的一些政策,压差审批,确保老旧小区高效推进。
第三,在推进过程当中我们也结合着海绵城市的做法,基础建筑节能改造的产业化的做法,确保老旧小区整治有序高效,而且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目前老旧小区整治的资金,2017年总投资8.6万亿元,由各个区市政府财力筹措,目前来看资金筹措情况相对不错,完成了开工率达到50%,按照资金需求情况现在已经各个区市财力也已经到位。
陈勇:棚改的资金到位率是什么情况?
徐强:今年棚改资金需求我们已经和国开行完成了200亿的棚改资金的授信额度,已经有30亿拨到市北区政府,我们和相应部门沟通了,取得了国家7.4亿的棚户区改造资金的支持力度,目前该项资金按照程序拨到各区市去了。
陈勇:棚户区改造我们都有任务清单,老旧小区改造也都是有详细的名单,资金情况现在也已经落实了,去年我们争取资金10.3亿,国家财政部、住建部争取的资金,今年我们争取了7.4亿,这也是推进了我们下一步工作有力的一个支持。
提问:我想问一下,海绵城市和地下管廊建设双试点工作是这两年我市推进的重点城乡建设工作,您刚才介绍的进展情况,离我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的目标任务,我感觉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下半年的任务应该也是比较艰巨,我们是想在哪一些方面进行突破?具体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促进项目的早开工、早落地、早实施?
于洋: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可能您看的很仔细,我们上半年的工作任务量离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个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我们基本上建设项目有这么一个特点,下半年的开工率和建设的速度往往会比上半年要快很多,因为一个是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再一个上半年办理手续下半年组织建设。今年下半年在海绵和管廊方面采取几个措施,一个是加大现场的督促和协调,咱们现在的试点任务都在辖区,我们将和辖区政府积极的配合、协调,帮助辖区政府加快工程建设的进度。第二,我们将在政府的配套方面加大力度,一个是海绵城市方面相应的出台一些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到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些政策,管廊方面因为今年下半年将是我们管廊建成投入运营的重点的时期,我们将加大管廊的监控平台的建设,为后续的管廊投入使用提供支撑和平台,谢谢。
提问:我想问一下,刚刚领导介绍了上半年我市城乡建设情况,其中我知道有一点关于节能保暖工程可能在这方面没有涉及到,今年上半年以来,咱们节能保暖工程的进展如何?还有就是市民比较关注这个问题,有一些人可能小区要进行节能保暖工程的安装需要怎样的审批程序和流程?
赵云峰:感谢这个记者关心我们节能保暖工程,应该说节能保暖工程师里面非常重视,特别是近两年这也是市政府的市办实事,是一项民生工程,过一项工作的实施,实际上可以使老百姓的房屋冬天的时候变得更暖和,有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今年全市的节能保暖工程工作任务是200万平方米,前期我们建委对各个区市进行了调研和督导,并且把这个工作计划进行了分解,市南区现在目前街道把所有的任务汇集到区政府,今年计划完成100平方米。市北区已经完成95万平方米,李沧区也是计划8月份开始开工,全年计划大约要完成79万平方米,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关于怎么样来申报?我们节能保暖工程主要采取的方式是由老百姓自主的选择实施主体,签订委托合同以后,由实施主体组织相当于建设单位,由他来组织申报,由区政府根据区里面的实际情况以及供热的情况,轻重缓急的思路进行受理,受理完成以后,实施单位进行了实施,进行委托设计、委托监理然后进行施工,竣工完成以后,我们市政府和区政府给予奖励模式进行实施,情况就是这样。
陈勇:我再补充说明一下,这两年节能保暖工程实际上是老百姓的需求非常大,目前我们政府说实话因为资金的问题,我们每年额定在200万平米,实际上老百姓的缺口比这个还大,大概需要每年350万平米,这是一个需求。
第二,我们现在由过去单一的节能保暖向1+N综合老旧小区的整治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和规划、区市携手一起来做这件事情,过去我们单一楼座改造,现在我们需要成片成线把它做成景观,从外立面到色彩到视觉上的效果,到青岛市的亮化美化需要一个统筹的工作来运作,下一步工作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我们希望在这方面做新的努力和尝试。
提问:领导您好,我想针对两个问题提问,一个是大项目,一个是小项目,大项目方面就是公共服务项目33个市级重点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了,大家都很关心今年年底到底有哪些项目能够竣工交付,现在这些项目进展的怎么样?另外,2018年省运会的新建场馆具体是哪一些赛事的场馆?大家也比较关心一些。另外还有一个小项目,大家比较关心的也说了老旧小区改造就是老楼加电梯,我们报社也接到很多关于市民的咨询,大家不大了解,虽然公布了咨询电话,但是也不了解老楼加电梯的详细流程,有一些市民确实是想加装电梯,不是不知道找哪个部门申请,有的时候找街道,需要社区那边儿出一个证明,但是街道没有接到相关的通知,现在老楼加电梯进展到什么程度了?谢谢。
李锋:谢谢,我回答一下前面的两个问题,一个是2017年是33个市级重点项目,根据计划2017年底有十个项目要达到竣工使用,目前来说已经有六个项目进行了首尾工程阶段,一个是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图书馆,以及民政局的优抚医院一期工程,还有地震局的鉴真方针中心,还有青岛中学三个部分,中学部、九年一贯制和幼儿园,这六个项目目前来说进入工程收尾阶段。另外四个项目青岛大学医学楼、老干部活动中心、儿童福利院、国家文物局的北海基地,这四个项目年底达到竣工,应急是没有问题的。目前来说工程进展、资金保障、工程质量都能够完全符合要求。
第二,2018年省运会在青岛举行,一共要新建六处场馆,一个是市民健身中心,第二个是在胶州的国家足球训练中心,这两处场馆基础建设已经完成了,现在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还有四处是体校综合体育馆,还有黄岛水上运动中心,平度奥体中心、即墨的射击中心,这四个中心完全可以在年底主体建设完工,完全可以完成2018年3月份的测试赛需求,回答完毕。
孙维珉:我回答一下老楼加装电梯的工作,这项工作不光是新闻媒体比较关注,老百姓确实非常关注的问题,应该说这项工作青岛市在我们省内也是最早启动的工作,从2014年就开始启动工作,在2016年以市政府的文件下发了加装电梯的实施意见,同步我们也下发了加装电梯的设计到则,今年4月份市建委和财政局联合出台了讲补政策,通过几个文件,从政策、技术、资金方面,这些政策应该来说比较完备,通过这些政策老百姓可以直接进入操作阶段。
第二,我们各个区市都设定了牵头部门,因为这项工作主要是在各个区市进行操作,我们也建立了月度的调度制度,也公布了各个区市的接待电话、咨询电话,目前应该说咨询的电话比较多,市南、市北、李沧包括崂山,咨询电话比较多,各个部门、各个区市做了认真的解答,有一些项目进行了现场的查勘。目前市内三区加崂山区有六七个项目进入前期的操作阶段,主要的程序,首先是老百姓要达到初步的意见,因为我们要求首先是整栋楼的三分之二,每个单元都是全部人员都要同意,现在的困难点就是低层的意见统一的问题,这是现在进度相对比较慢的一个根源,资金方面不是大问题,现在资金问题市级财政每一台电梯补贴十万元,我们要求区市配套不少于十万元,一台电梯可以补贴二十万元,总的来说一台电梯四五十万元,财政补贴可以达到一半的比例,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大家意见如何统一。主要的程序,一个是大家达成统一意见,然后到区市的牵头部门进行申报,当然区市的牵头部门组织区市的相关部门,规划、消防、环保等相关部门一起大家进行一个论证会,看看这个是不是可行,一个是意见统一,再一个是不是符合相关的条件,符合规划、消防的条件,能不能装,还有就是楼的结构形式怎么样,在这个前提下,如果通过论证会觉得这个可装,然后再进入下一步程序,进入方案的加装老百姓委托设计单位进行方案的制订,方案制订结束之后到规划进行报审,大体就是这个程序,现在主要的问题还是大家的意见统一的问题,根源就是在这儿,我简单汇报一下。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发布会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今天主要向大家通报我市上半年的城乡建设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城乡建设委党委书记、主任陈勇同志,还有市城乡建设委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林丽萍同志,首先请陈主任介绍一下基本的情况。
陈勇: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下面我通报一下2017年上半年城乡建设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2017年上半年,市城乡建设委聚焦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战略目标,按照“三带一轴、三湾三城、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布局战略部署,着力“转动能、抓统筹、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建设宜居家园、打造品质青岛,上半年城乡建设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
一、转动能,加快推进城乡建设领域新旧动能转换
以“四新”“四化”为主攻方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行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起草完成《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科学发展研究报告》,从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着力培育特色小镇三大重点任务推进城乡建设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同时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城市建筑云(CBC)大数据平台”和“青岛鲁碧公司年产50万平方米装配及被动式房屋基地建设项目”等2个项目列入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项目储备库。
二、抓全局,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全力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特色小镇创建体系,李哥庄镇列入国家特色小镇,城阳区棘洪滩动车小镇等5个镇列入省级第一批特色小镇,推荐平度市南村家电小镇列入国家级第二批特色小镇,推荐黄岛区藏马山健康小镇等3个镇列入省级第二批特色小镇。黄岛区泊里镇被确定为山东省新生小城市试点镇、胶州市李哥庄镇、莱西市姜山镇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示范镇。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工作,平度、即墨垃圾焚烧处理场分别于1月、3月份投产运营,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
三、惠民生,加快推进棚改安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
1.棚改安居建设。截至6月底,全市已完成开工任务21851套(户),占年度计划45%,按照市里面的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我们还稍微有点慢。老旧住宅小区整治全面展开,开工项目136个、建筑面积406.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6.1万户,完成全年任务的50%。农村危房改造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改造开工300户。全面落实绿色建筑的政策要求,全市累计有61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星级标识,面积达782万平方米。
2.基础设施建设。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面展开,“双试点”全速推进。今年全市已建成海绵城市面积约8平方公里,我们开工建设约40平方公里,按照市政府报告的要求,今年全力完成海绵城市30平方公里的任务目标。今年上半年我市顺利通过2016年度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考核,在14个试点城市中位列第2名。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部委考评专家的较高评价,这个成绩现在一还没出来,我们知道是排在前面。全市结合区域开发和新建道路,继续拓展管廊敷设范围,目前已启动15个管廊项目建设,累计开工里程达到33公里,完成廊体工程9.4公里。今年我们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确定的目标是30公里,我们年底要争取完成。全力推进未贯通道路建设,十年未贯通的劲松八路已竣工通车,中海临安府等3条配套道路正在建设中,我们今年是6条未贯通道路,我们今年要进行完成的。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建成停车场9个,增加停车泊位约3000个(政府投资2090个,社会投资910个);积极推进禹城路地下车库等14个在建停车场项目,建成后增加停车泊位约1.1万个;加快推进智能停车一体化平台建设,对接重点区域停车场信息,累计接入公共停车场80处,停车泊位约3.6万个,并与新能源汽车充电管理平台实现对接。
3.推进公共服务项目建设。33个市级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图书馆等6个项目进入竣工收尾阶段;青岛大学医学教育综合楼等4个项目正在进行安装装修,预计年内竣工;24届省运会新建6处场馆加速建设,将按时服务于2018年省运会各项赛事。加快市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已开工建设新建小区配套中小学和幼儿园2所,主体封顶2所,2所在进行室内外装修。
四、补短板,突破解决水、生态修复、交通拥堵等热点难点问题。
1.抓好水和垃圾处理等工作。全力推进麦岛污水处理厂、白沙河水厂等9座污水、自来水厂工程改扩建项目建设工作。其中,已开工建设麦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灵山卫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张村河水质净化厂建设项目、中科成污水净化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升级改扩建工程等四项工程。截止6月底,已完成燃气管网建设92公里,占年度计划51%,新增集中供热面积完成131.3万平方米,占年度计划32.83%。全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成638万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可节约填埋土地630余亩。
2.推进生态修复工作。全市14处黑臭水体,11处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基本完工,涉及铁路手续办理的其余3处黑臭水体因为安全问题,正在加快推进。李村河、张村河等河道等综合整治基本完工。完成30条道路绿篱建设25476延长米,新建改建绿地面积139.39公顷;已启动山头绿化整治6个,完成绿化面积12.24公顷;完成立体绿化41处,绿化面积24499平方米;栽植乔灌木78.38万株,铺栽地被82.01公顷;完成裸露土地绿化81处,绿化面积113.24公顷;实施植物景观工程67处,建设景观工程面积65.76公顷;开展铁路两侧环境整治,完成清运垃圾、栽植灌木、围墙砌筑铺装等工作。加大施工扬尘防治管理工作,制定建筑施工重污染天气分级应对措施,预拌砂浆使用量预计70余万吨,城市禁现率达到70%以上。
3.有序调度交通拥堵治理工作。制定了《全市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方案》,持续推进交通秩序治理,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等方面综合施策,交通拥堵治理成效持续显现。一季度,我市在全国61个主要城市中交通拥堵排名第25位,二季度的数据还没有处理。
五、促发展,保持房地产和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1.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会同四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保持和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通知》。对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青岛市区购房作出限制,对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坚决抑制。制定了《规范整治全市房地产开发销售中介行为工作实施方案》,会同市国土房管局、市工商局、市物价局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不断规范了开发、销售及中介行为。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1-5月,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63.2亿元,同比增长10.3%。全市新开工房屋面积75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9.8%。房屋在建面积824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全市房屋竣工面积40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7.8%,我们这个数据是投资和建设的,和国土房产局的在线网签是两个数据,比如我们在建房屋8244.6万平方米,这实际上就告诉大家,我们在建多少套,我们在建就是8万套房子,是这么一个情况。
2.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制定扶持和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从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市场环境、强化创新驱动、提升人员素质、强化外向战略、强化施工管理、加大政策帮扶等八个方面全方位扶持建筑业转型发展。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起草了《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细则》,138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工程已落实或正在建设,占年度计划的44.5%。1-6月份,全市完成建筑业产值520.50亿元,同比增长2.2%;竣工面积1525.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22%;新开工面积170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
2017年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实施“互联网+”“标准化+”“国际化+”行动,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工作任务落实,加快推进城乡建设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在统筹上下功夫、在创新上求发展、在重点上求突破、在保障上添举措,为推动青岛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率先走在前列贡献力量。
我就把总体的情况和各位新闻界的朋友通报如下,感谢各区市对我们城乡建设委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新闻媒体对我们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陈主任的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
提问:陈主任您好,今年上半年应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特色小镇的建设,因为目前全市也是特色小镇的建设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目前我们青岛在这个方面是进展如何?以及接下来会有哪些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优惠政策?谢谢。
陈勇:这个问题我们林丽萍同志主管特色小镇的工作,有请她来回答。
林丽萍:特色小镇,青岛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去年我记得专门发过一次特色小镇的新闻发布会,从市级层面来讲,我们是对全市的特色小镇按照产业布局的要求,按照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也做出了一个关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这么一个意见,可以说这一个意见是成为我市特色小镇建设的纲领性的文件也是指导性布局的文件。
关于特色小镇经过一年的培育、发展,刚才这位记者朋友问到进展情况,我想它是这样的,刚才陈主任大致说了说情况,我就从国家层面、省级、市级三个层面说一下进展情况。
我们目前来讲推荐的国家级的特色小镇批准的是一个,是李哥庄的特色小镇,在胶州。第二批推荐的是平度的南村特色镇,国家层面的特色镇是行政建制镇的范畴,省机的特色小镇目前我们是8个,名单过一会儿大家可以查询,比如即墨、蓝村跨境电商、城阳棘洪滩的动车小镇、莱西、平度都有,总共是8个,第二批我们又申报了几个,比如黄岛的藏马山,还有即墨大信,这是我们作为成果性推荐的特色小镇。
进展情况还包括特色小镇的培育,目前我们是按照全域统筹、规划引导、全面培育、重点突出这么一个路径来进行,尤其是在现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是产业聚集、升级转型的重要的引擎和路径。对此,我们也制订了相应的计划,那就是我们黄岛区17个产业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发展,我们全市范围内在2020年20个省市级的特色小镇的培育以及30个市区级特色小镇培育,目前各个区市对特色小镇的培育可以说是非常重视,是多规合一、新兴产业、产业聚集的引擎,可以说特色小镇的发展在我们青岛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目前我们也正抓紧按照新旧功能转换的要求,着力培养一批、发展一批、推出一批,这是进展情况。
第二个问题,是优惠政策。可以从市级层面来讲,规划是第一位的,我们按照市级的要求,区市都相应做了规划,对现有存量的产业园区以及目前特色小镇的布局都进行了多规合一的统一纳入。第二,存量的盘活,原有产业园的基础上各个区市也正在引进“四新”“四化”的要求引进新兴产业,壮大培育,着力发展内生动力足、劲比较结实的特色小镇,关于土地方面的优惠政策,特色小镇的土地如果说是按照规划,已经经过批准,它的土地指标是单列的及而且优先保证,关于人才方面,主要是特色小镇引进的相关人才青岛有一个青岛英才211计划。最后就是特色小镇的投融资,我们是两个渠道,一个是政府加强政府引导,我们做了一个特色小镇的引导基金,这个是政府层面的,市级层面有,区级层面也有,各个区是可以说是资金量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我们青岛市两亿资金,十亿的盘子,五十亿的规模。第二,投融资我们加大了社会资本的运用,PPP项目对于特色小镇基础设施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这么一个资金支持,谢谢这位朋友。
提问:您好,我想问一下今年的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整治是市民关注的事,今年建委在这方面有没有新的政策和推进方案可以让这个政策更好的惠及民生?谢谢。
陈勇:我简单说一下,今年棚改任务定4.8万户,目前说了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过半,我们才完成了2万多户,应该完成2.4-2.5万户,总归我们工作推进力度还是小了。各种原因是随着大家今年对房价的预期,过去大家都是希望拿现金走,货币化安置,现在咱们的居民要求就地安置或者是现房安置的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寻找土地盖安置房,这样就减缓了我们棚改的一些进度,详细情况徐强同志说一下各个区的详细情况。
徐强:大家好,我给各位媒体朋友通报一下老旧小区的相关情况,2017年我们青岛市老旧小区整治881万平米,涉及12.3万户,刚刚媒体朋友提到的我们采取什么措施,有什么新的政策,目前是执行山东省2015年5号文有一个关于老旧小区加快推进的政策,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采取了这种方式,一个是统筹协调,市级成立了老旧小区整治推进工作小组,也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各个区市政府也相应的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包括街道办,老旧小区工作就是由市里面小组牵头推进,责任主体是各个区市政府,具体实施单位是各个区市街道办,还有就是完善手续,老旧小区设计方案在形成之前各个区市都要充分征求居民的意见,达成一致效果之后再确定公示方案。
再一个,在审批过程当中,各个区市出台了相应的一些政策,压差审批,确保老旧小区高效推进。
第三,在推进过程当中我们也结合着海绵城市的做法,基础建筑节能改造的产业化的做法,确保老旧小区整治有序高效,而且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目前老旧小区整治的资金,2017年总投资8.6万亿元,由各个区市政府财力筹措,目前来看资金筹措情况相对不错,完成了开工率达到50%,按照资金需求情况现在已经各个区市财力也已经到位。
陈勇:棚改的资金到位率是什么情况?
徐强:今年棚改资金需求我们已经和国开行完成了200亿的棚改资金的授信额度,已经有30亿拨到市北区政府,我们和相应部门沟通了,取得了国家7.4亿的棚户区改造资金的支持力度,目前该项资金按照程序拨到各区市去了。
陈勇:棚户区改造我们都有任务清单,老旧小区改造也都是有详细的名单,资金情况现在也已经落实了,去年我们争取资金10.3亿,国家财政部、住建部争取的资金,今年我们争取了7.4亿,这也是推进了我们下一步工作有力的一个支持。
提问:我想问一下,海绵城市和地下管廊建设双试点工作是这两年我市推进的重点城乡建设工作,您刚才介绍的进展情况,离我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的目标任务,我感觉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下半年的任务应该也是比较艰巨,我们是想在哪一些方面进行突破?具体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促进项目的早开工、早落地、早实施?
于洋: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可能您看的很仔细,我们上半年的工作任务量离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个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我们基本上建设项目有这么一个特点,下半年的开工率和建设的速度往往会比上半年要快很多,因为一个是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再一个上半年办理手续下半年组织建设。今年下半年在海绵和管廊方面采取几个措施,一个是加大现场的督促和协调,咱们现在的试点任务都在辖区,我们将和辖区政府积极的配合、协调,帮助辖区政府加快工程建设的进度。第二,我们将在政府的配套方面加大力度,一个是海绵城市方面相应的出台一些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到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些政策,管廊方面因为今年下半年将是我们管廊建成投入运营的重点的时期,我们将加大管廊的监控平台的建设,为后续的管廊投入使用提供支撑和平台,谢谢。
提问:我想问一下,刚刚领导介绍了上半年我市城乡建设情况,其中我知道有一点关于节能保暖工程可能在这方面没有涉及到,今年上半年以来,咱们节能保暖工程的进展如何?还有就是市民比较关注这个问题,有一些人可能小区要进行节能保暖工程的安装需要怎样的审批程序和流程?
赵云峰:感谢这个记者关心我们节能保暖工程,应该说节能保暖工程师里面非常重视,特别是近两年这也是市政府的市办实事,是一项民生工程,过一项工作的实施,实际上可以使老百姓的房屋冬天的时候变得更暖和,有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今年全市的节能保暖工程工作任务是200万平方米,前期我们建委对各个区市进行了调研和督导,并且把这个工作计划进行了分解,市南区现在目前街道把所有的任务汇集到区政府,今年计划完成100平方米。市北区已经完成95万平方米,李沧区也是计划8月份开始开工,全年计划大约要完成79万平方米,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关于怎么样来申报?我们节能保暖工程主要采取的方式是由老百姓自主的选择实施主体,签订委托合同以后,由实施主体组织相当于建设单位,由他来组织申报,由区政府根据区里面的实际情况以及供热的情况,轻重缓急的思路进行受理,受理完成以后,实施单位进行了实施,进行委托设计、委托监理然后进行施工,竣工完成以后,我们市政府和区政府给予奖励模式进行实施,情况就是这样。
陈勇:我再补充说明一下,这两年节能保暖工程实际上是老百姓的需求非常大,目前我们政府说实话因为资金的问题,我们每年额定在200万平米,实际上老百姓的缺口比这个还大,大概需要每年350万平米,这是一个需求。
第二,我们现在由过去单一的节能保暖向1+N综合老旧小区的整治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和规划、区市携手一起来做这件事情,过去我们单一楼座改造,现在我们需要成片成线把它做成景观,从外立面到色彩到视觉上的效果,到青岛市的亮化美化需要一个统筹的工作来运作,下一步工作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我们希望在这方面做新的努力和尝试。
提问:领导您好,我想针对两个问题提问,一个是大项目,一个是小项目,大项目方面就是公共服务项目33个市级重点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了,大家都很关心今年年底到底有哪些项目能够竣工交付,现在这些项目进展的怎么样?另外,2018年省运会的新建场馆具体是哪一些赛事的场馆?大家也比较关心一些。另外还有一个小项目,大家比较关心的也说了老旧小区改造就是老楼加电梯,我们报社也接到很多关于市民的咨询,大家不大了解,虽然公布了咨询电话,但是也不了解老楼加电梯的详细流程,有一些市民确实是想加装电梯,不是不知道找哪个部门申请,有的时候找街道,需要社区那边儿出一个证明,但是街道没有接到相关的通知,现在老楼加电梯进展到什么程度了?谢谢。
李锋:谢谢,我回答一下前面的两个问题,一个是2017年是33个市级重点项目,根据计划2017年底有十个项目要达到竣工使用,目前来说已经有六个项目进行了首尾工程阶段,一个是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图书馆,以及民政局的优抚医院一期工程,还有地震局的鉴真方针中心,还有青岛中学三个部分,中学部、九年一贯制和幼儿园,这六个项目目前来说进入工程收尾阶段。另外四个项目青岛大学医学楼、老干部活动中心、儿童福利院、国家文物局的北海基地,这四个项目年底达到竣工,应急是没有问题的。目前来说工程进展、资金保障、工程质量都能够完全符合要求。
第二,2018年省运会在青岛举行,一共要新建六处场馆,一个是市民健身中心,第二个是在胶州的国家足球训练中心,这两处场馆基础建设已经完成了,现在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还有四处是体校综合体育馆,还有黄岛水上运动中心,平度奥体中心、即墨的射击中心,这四个中心完全可以在年底主体建设完工,完全可以完成2018年3月份的测试赛需求,回答完毕。
孙维珉:我回答一下老楼加装电梯的工作,这项工作不光是新闻媒体比较关注,老百姓确实非常关注的问题,应该说这项工作青岛市在我们省内也是最早启动的工作,从2014年就开始启动工作,在2016年以市政府的文件下发了加装电梯的实施意见,同步我们也下发了加装电梯的设计到则,今年4月份市建委和财政局联合出台了讲补政策,通过几个文件,从政策、技术、资金方面,这些政策应该来说比较完备,通过这些政策老百姓可以直接进入操作阶段。
第二,我们各个区市都设定了牵头部门,因为这项工作主要是在各个区市进行操作,我们也建立了月度的调度制度,也公布了各个区市的接待电话、咨询电话,目前应该说咨询的电话比较多,市南、市北、李沧包括崂山,咨询电话比较多,各个部门、各个区市做了认真的解答,有一些项目进行了现场的查勘。目前市内三区加崂山区有六七个项目进入前期的操作阶段,主要的程序,首先是老百姓要达到初步的意见,因为我们要求首先是整栋楼的三分之二,每个单元都是全部人员都要同意,现在的困难点就是低层的意见统一的问题,这是现在进度相对比较慢的一个根源,资金方面不是大问题,现在资金问题市级财政每一台电梯补贴十万元,我们要求区市配套不少于十万元,一台电梯可以补贴二十万元,总的来说一台电梯四五十万元,财政补贴可以达到一半的比例,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大家意见如何统一。主要的程序,一个是大家达成统一意见,然后到区市的牵头部门进行申报,当然区市的牵头部门组织区市的相关部门,规划、消防、环保等相关部门一起大家进行一个论证会,看看这个是不是可行,一个是意见统一,再一个是不是符合相关的条件,符合规划、消防的条件,能不能装,还有就是楼的结构形式怎么样,在这个前提下,如果通过论证会觉得这个可装,然后再进入下一步程序,进入方案的加装老百姓委托设计单位进行方案的制订,方案制订结束之后到规划进行报审,大体就是这个程序,现在主要的问题还是大家的意见统一的问题,根源就是在这儿,我简单汇报一下。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发布会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