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一直是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改革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召开了农村改革座谈会,座谈会上指出,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今年青岛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化顶层设计,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根据市政府领导要求,今天我们召开发布会,向大家通报我市农村改革工作的情况。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到市农委副主任张永昌同志,市农委经管处处长韩启红同志向大家发布有关的内容,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首先我们请张主任发表有关消息。
张永昌:尊敬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交流沟通三农工作的情况,感谢大家多年来对农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推进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刚刚讲了中央和省、市委政府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大措施,牢固树立系统性思维,统筹谋划农村改革大局,农村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下面,我向大家通报我市农村改革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们以整建制创建“产城一体”型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将解决好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作为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推动农村改革蹄疾步稳。
一、加强组织保障,推动改革扎实落地
(一)坚持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像李群书记、张新起市长多次批示,要求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各项改革工作。先后召开30次农村改革现场会、调度会和专题会,研究解决问题,推动措施落实。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督查考核,
(二)完善政策体系。这几年围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先后出台28份文件,积极构建完善的农村改革政策体系,确保改有所进、改有所成。
二、明晰农村产权,夯实新一轮改革基础
应该说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是农村改革的一个基础。
(一)加快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步伐。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围绕“确实权、颁铁证”这个目标,历时3年多的时间,采用“确权确地”到户、“确权确股不确地”、“确权确利不确地”三种土地确权形式,分类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突出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确股不确地”工作试点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文件我们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按照法定内容和程序,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工作中,我们坚持试点先行,率先在全市7个区市21个村进行确权,对班子不健全的,先建班子,对产权归属不清的,先明晰产权。把握关键环节,突出抓好调查摸底、勘察测绘、权证发放等三个环节,做到环环紧扣、一环不落。截至目前,对4900多个村,400多万亩耕地进行了确权办证,我们也超额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权证的发放率达到100%,顺利通过省委、省政府检查验收并获优秀档次。
(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2014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积极探索开展试点,全面总结改革经验。在总结完善2014年改革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在2015年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两年的时间市委市政府出台两个政策性的文件,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从2015年开始,全市将改革的领域由原来的经营形资产扩大到村集体所有的资产,改革的范围由村集体净资产1000万元以上村庄扩大到所有村庄,充分保障所有村庄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在按资产价值折股量化的基础上,率先提出按成员所占份额折股量化,即“确份额不确金额”和“资源性资产确权到户、经营性资产量化到人、公益性资产探索集体统一运营管理”的政策设计,青岛市改革的做法也得到了中央政策研究室和中央全面深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全市2507个村(社区)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70万人,累计分红8.5亿元,量化集体资产65亿元,成立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031个。黄岛区获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5项试验任务,今年7月份顺利通过农业部中期评估。我们力争到2020年所有的村庄全部完成产权制度的改革,这项工作我们正在加快的推进。
三、运用确权成果,多项改革率先破题
(一)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按照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总要求,在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由区(市)政府为土地经营方颁发土地经营权证,稳定承包方和经营方流转关系,为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全市共为9.6万亩流转土地颁发了经营权证,并赋予土地经营权证抵押、担保权能,在全国率先取得突破。今年国务院下发了实行推进三权分置的办法,我们这项工作在前两年已经进行了试点,并且取得了成效。
(二)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瞄准农村产权抵押物缺失的“症结”,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四权”担保融资的意见》,率先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批示肯定,并要求以青岛的做法作为蓝本,假期起草国家级层面的意见。平度市获批国家农村承包土地抵押贷款试点县。全市土地经营权等“四权”抵押贷款余额3.6亿元,为农业现代化打通金融血脉。
(三)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围绕农村产权流转不畅、服务缺位、资源配置不佳的问题,在明晰农村各类产权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镇(街道)为基础、区(市)为核心的上下贯通、信息顺畅、功能完善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开展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为主的产权交易业务,完成交易2410宗,交易额达到5.12亿元,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1369宗,交易额1.71亿元。我们青岛市的产权交易明确要求,凡是村一级的集体资产的处置、资源的交易必须通过公开的市场进行交易,我们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文件,硬性规定,原来都是各个村自己私下可以交易,包括土地,包括一些经营性的资产,拍卖、发包、租赁的过程当中好多都是私下交易的,我们市场建立起来以后,我们要求这些资产必须纳入到公开的市场上来进行阳光操作,避免农村基层的腐败问题。
四、培育经营主体,厚植农业发展优势
(一)积极推进农户家庭农场适度发展,大力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为了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按照“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的15至20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粮食产业家庭农场适度经营规模标准,全市已培育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13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0家。通过家庭农场的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水平。
(二)促进农民合作社由单纯增加数量向提升发展质量转变,大力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以示范创建为抓手,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和管理规范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提高,提升了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到目前为止,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8200家,69.4万户农民入社,农户入社率48.5%,其中:市级示范合作社659家,省级示范合作社87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3家。
(三)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构建起粮食、蔬菜、水产品、肉鸡等八条百亿级产业链,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36家,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1300多亿元,年出口50亿美元、占全国7%、全省30%以上,位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一。
(四)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坚持在城市发展全局中整体布局农业产业,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促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活。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
五、释放政策效应,激发农业农村内生活力
(一)集体经济长远发展有保障。针对部分干部群众认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要吃“散伙饭”、“分钱分物”和“改制后集体经济就能立即得到发展”等误区,明确提出“效益决定分配”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积累与分配、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避免片面强调利益分配的错误倾向,为集体经济长远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去年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意见,也对保证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里面我们明确提出了土地征占用要给村集体留足建设用地,包括土地出让金也要留出一部分为集体经济发展,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二)乡村治理机制更加完善。探索“政经分开”运行模式,建立“三会”组织,即股东(代表)大会、董(理)事会、监事会。理事、监事候选人从现职村“两委”成员和现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中提名,经社员会议选举产生。当选理事的党支部书记兼任董(理)事长,实现党组织、自治组织和经济组织三套机构管理人员交叉任职,积极推行村级管理组织融合。
(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效益显现。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效应持续发力,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水平显著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效益显著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青岛市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唯独我们的农产品能够保证自给的,我们的粮食、蔬菜、肉、蛋、奶都可以保证自给。
(四)农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740元,同比增长8.7%,居全省之首。农村改革的政策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2千多个村子开展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确权办证工作,经过三年的时间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起集体上访,应该说我们这些改革工作,也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一个是群众积极参与、积极支持,同时群众也在改革过程当中确实得到了好处。2015年12月,青岛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检查验收各区(市)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开展情况,农民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今年省政府对青岛市的检查验收工作当中,是采取随机抽样形式,抽查完之后,省检查组的同志给我们反馈意见,群众还没有不满意的,都满意,他们随机抽的,其中抽到我们一个老的信访户,省检查组的领导问他,你对这个事满不满意?他说我对其他工作有意见,但是对土地确权办证工作没有意见,我们的工作应该说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也得到了群众的拥护,群众确实在农村改革当中得到了实惠。
六、下一步农村改革打算
总的看来,我市农村各项改革正在扎实开展,一些重要改革事项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群众是满意的。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农村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目标更加多元、影响因素更加多样、任务也更加艰巨。最近市委专门出台了关于农村综合改革的综合性实施方案,下一步我们要全面的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改革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三大任务,突出农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按照《青岛市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的要求,争取到2020年,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村金融体系更加健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规模化率、农业组织化率、农业服务社会化率和农业产业化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都要达到70%以上,这就意味着青岛市按照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就达到农业现代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各类所有制经济保护制度更加完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农村基层组织制度更加完善,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等方面率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再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农委工作的支持!谢谢大家。